对羧基苯硼酸论文
苯硼酸基葡萄糖敏感胶束用于药物可控传递研究

苯硼酸基葡萄糖敏感胶束用于药物可控传递研究冯展;王雨蛟;从儒雅;林柏仲;赵丽【摘要】近年来,苯硼酸基(PBA)葡萄糖敏感材料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PBA 功能化纳米胶束因方便的制备方法和优异的葡萄糖敏感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PBA基葡萄糖敏感胶束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其制备方法.【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2页(P40,37)【关键词】苯硼酸;葡萄糖敏感;纳米胶束【作者】冯展;王雨蛟;从儒雅;林柏仲;赵丽【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并伴随着年轻化,对糖尿病的治疗迫在眉睫。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多采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的方法来持续调节血糖水平。
但频繁的注射带给患者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病人依从性差。
葡萄糖敏感胰岛素自调式传递系统可以依据血糖水平变化自动和持续地调节胰岛素的释放从而调控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这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的方法。
苯硼酸(PBA)及其衍生物在葡萄糖敏感药物传递系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
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葡萄糖敏感性,其稳定性好且可以进行多功能设计。
PBA基葡萄糖敏感纳米胶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1 PBA基纳米胶束的葡萄糖敏感机理PBA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成纳米胶束。
PBA疏水段形成胶束的内核,而亲水段形成胶束的外壳。
在水溶液中,PBA存在着相对疏水的平面三角形形式和相对亲水的电离四面体形式,这两种形式间存在着平衡。
当溶液pH 值高于PBA的pKa时(8.2-8.6),电离平衡向相对亲水的正四面体形式转移,而电离的正四面体PBA基团可以与葡萄糖形成稳定的苯硼酸酯[1]。
硫氮型苯硼酸酯制备与摩擦学性能(图5彩印)

硫氮型苯硼酸酯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图5彩印)张冠军1,衣守志1,张晨曦1,肖早早1,郜鹏2(1.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天津300457; 2.天津舜能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84)摘要:以二正辛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含S、N的长链醇作为中间体,再与苯硼酸反应合成一种硫氮型苯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中间体和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对合成产物的水解稳定性和在全合成基础油聚α烯烃(PAO)中的油溶性进行分析。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在PAO基础油中的极压性、抗磨性和减摩性能进行测试。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四球试验的钢球摩擦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水解时间超过180h,具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添加比例小于2.5%时,在PAO中完全溶解。
添加量2.5%时,最大无卡咬负荷(P B)值1100N,比基础油增加了181%;磨斑直径(WSD)最小,达到0.48mm,比基础油下降30.4%;平均摩擦系数0.087,比基础油下降21.6%。
说明硫氮型苯硼酸酯在PAO中表现出良好的极压性能、抗磨性能和一定的减摩性能。
摩擦面磨损显著下降,摩擦面形成了含S、N、B的复合保护层。
关键词:硼酸酯;极压抗磨剂;摩擦学性能;水解稳定性;全合成基础油中图分类号:U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S and N-containing Phenyl Borate EsterAbstract:A long chain alcohols with S and N was synthesized by di-n-octylamine and disulfide carbon as intermediate. Which reacted with benzene boric acid, a new type of nitrogen and sulfur containing phenylboronic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 was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mediate and the synthetic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was used to test the synthetic product. The hydrolysis stability and the oil solubility in the synthetic base oil (PAO) of the synthetic product were evaluated.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tic product which was added in the PAO was test by four-ball friction and wear testing machin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spectrometer (EDS) was used to analysis the friction surface of steel ball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time of hydrolysis was more than 180 h. The synthetic product could completely dissolved in the PAO when the additive ratio was less than 2.5%. When the adding proportion was 2.5%, the P B was 1100 N, increased by 181%. The WSD reached the minimum (0.48mm), which was reduced 30.4%. And the average friction coefficient was reduced 21.6% to 0.087. The synthetic product showed good anti-extreme pressure, anti-wear performance and anti-fric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ring of the friction surface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synthetic product was added. The friction surface formed by a composite coating which containing S, N, B.Key words:borate ester;anti-wear agent;Tribological performance;hydrolytic stability;synthetic base oilFoundation item:National students' progra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201510057031)硼酸酯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磨作用,还表现出其他优异的性能,比如:减摩、抗腐蚀、抗氧化、无毒无臭等[1-3],是公认的绿色环保型润滑油添加剂。
基于偶联法合成4-(1-萘基)苯硼酸

基于偶联法合成4-(1-萘基)苯硼酸苏雨;殷耀兵【摘要】以对溴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反应合成对溴碘苯,以1-溴萘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合成1-萘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和有机锂试剂法将对溴碘苯与1-萘硼酸逐步合成4-(1-萘基)苯硼酸.采用核磁共振、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各步产品的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每一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产品纯度达99.4%,四步反应总收率为20.5%,且反应操作简单,可较好地应用于工业生产.【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4【总页数】3页(P95-97)【关键词】Suzuki偶联反应;4-(1-萘基)苯硼酸;重氮化反应;格氏反应;丁基锂反应【作者】苏雨;殷耀兵【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7.31金属有机试剂参与的碳-碳键的形成反应在有机化学研究和有机化工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金属试剂[1]对水和空气敏感,反应条件苛刻且易燃易爆。
有机硼试剂[2-3](除了硼氢和硼卤化物外)在通常条件下对空气和水不敏感、无毒、安全,而且容易制备、保存方便,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
芳环硼酸是有机硼酸中的典型代表,各种取代芳环硼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及医药、农药中间体。
对于各种取代芳环硼酸的合成研究,最早起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此后对它们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
黄世文等[4]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多种芳环硼酸,其中苯硼酸分离产率48%,α-噻吩基硼酸分离产率55%。
安忠维,陈新兵[5]也报道了多环芳烃类单取代硼酸的“一锅”合成方法,产率达40%~60%。
Tatsuo Ishiyama.等[6]首次提出钯催化氧硼基化法制备芳基硼酸酯,产率可达60%~98%,并且反应物带有的各种官能团如硝基、氰基、酯基和羰基不受影响。
荧光法研究对羧基苯偶氮基杯[8]芳烃与诺氟沙星的作用
![荧光法研究对羧基苯偶氮基杯[8]芳烃与诺氟沙星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5ff265b84ae45c3b358c57.png)
引 言
杯芳烃是 由苯酚单元通过亚 甲基相连 的环状低 聚物 , 是
成 为临床基本 用药[ 。 3 ]
本文以C A P C为超分子探针,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其与 N I 之问的相互作用, F 实验表明, 主体分子 C A P c能通过
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新型主体分子, 它具有空腔可 超分子作用识别和捕集药物客体分子。 因此, 可以利用此类 调节, 构象可变换, 并易于化学改性和修饰等特点r 。 1 杯芳 超分子探针实时地探测光谱信息, ] 灵敏、 动态地指示药物与 烃的功能化修饰是主客体化学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根 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方式。 这对某些生命生理现象、 人类 的遗 据文献[ , 2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 , ] 通过芳香胺的重氮化一 偶 传变异、 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理解及药物开发等都具有重要理 联等方法, 将苯偶氮基团引入杯芳烃中, 构成具有色变识别 论 意义和应用 价值 。 功能 的新型主体分子 ( 见图 1 。 结构 ) 由于羧基 苯偶氮 基的引
存 和定点释控 。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l 超分子作用l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 芳烃; 8 3 诺氟沙星; 结合常数
中圈分类号 :0 5. 673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5 3 20 )10 0—5 0 00 9 (0 7 0 —180
药, 对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已
应合成 了 C A , P C 合成路线和结构式见 图 2 C A 。 P C为红黑色 固体 , 易溶 于碱性水 溶液 、 lS 和 D 。 D讧 O MF
诺氟沙星( 分子结构见图 1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合成抗菌 )
收稿 日期 : 0 50-8 修订 日期 : 0 6 1 9 2 0 -91 . 20- - 02 基金项 目: 江西省教委基金项 目( 2 0 —7 和江西省 自 J O6 ) J 0 然科学基 金项 目( 90 2 ) 9 20 4 资助
苯硼酸 基底 粘附力

苯硼酸(Phenylboronic acid,简称PBA)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硼酸化合物,常用于表面修饰和生物医学领域。
PBA分子中的苯环和硼酸基团可以通过与其他分子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表面修饰,从而增强其在生物材料、传感器、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PBA基底的粘附力是指PBA基底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PBA基底的粘附力主要取决于其表面化学性质和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
PBA基底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包括静电作用、氢键作用、范德华力等。
其中,静电作用是最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之一,其强度与PBA基底和其他物质之间的电荷性质有关。
此外,PBA基底的羟基(OH)和羧基(COOH)等官能团也可以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
因此,PBA基底的粘附力与其化学结构、表面官能团的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控PBA基底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可以实现对其粘附力的调节和优化,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题 目:对羧基苯硼酸-明胶纳米微球制备及抗肿瘤疗效研究
题目类别: □√ 论 文 □设 计 □ 创 作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 生物技术
入学时间: 2012 年 9 月
导师姓名: 王鑫 职称/学位: 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完成时间: 2016 年 6 月
安徽大学教务处 制
对羧基苯硼酸-明胶纳米微球制备及抗肿瘤疗效研究
摘 要
目标:以明胶为起始材料制备纳米微球,并在其表面修饰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小分子配体对羧
基苯硼酸。方法:利用不良溶剂法制备不同明胶纳米微球,利用对羧基苯硼酸的羧基与明胶微球表
面的氨基形成酰胺键制备靶向纳米微球。利用动态光散射研究了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以及在不同生
理条件下的稳定性。利用动态光散射纳米激光粒度仪测量了纳米微球在不同pH值下的表面电荷变
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来察看了纳米微球的表形特征。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并探究了载药纳
米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制备的明胶纳米微球及靶向纳米微球粒径在160 nm左右。稳定性实
验分析数据表明纳米微球在不同生理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明负载阿霉
素的纳米微球可以顺利的将药物释放出来,且释放行为具有一定的pH依赖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
载药纳米微球可以很好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对羧基苯硼酸;明胶;纳米微球;抗肿瘤
4-Carboxyphenylboronic acid - gelatin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and
antitumor efficacy research
Abstract
Objective: Gelatin was chosen as an initial material to prepare nanoparticles. 4-Carboxyphenylboronic acid
(4-CPBA) was then modified on the surface of gelatin nanoparticles to give tumor-targeting 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Methods: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two nanoparticles were measur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The micromorphology of nanoparticles 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TEM). Zeta potential of gelatin nanoparticles and 4-CPBA modified nanoparticles
was measured by DLS. The stability of these two nanoparticle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Drug release from nanoparticles were measured at pH 5.0, 6.0 and 7.4. Cytotoxicity of these
two nanoparticle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HCT cell line. Results: TEM images display that gelatin
nanoparticles and 4-CPBA modified nanoparticles are spherical like with a uniform diameter around 160
nm. Both tow nanoparticles display an extraordinary stability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DOX was
successfully loaded into NP1 and NP2, and DOX release rate from nanoparticl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hange of pH value from 7.4 to 5.0. The results of MTT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DOX-loaded
nanoparticles can efficie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HCT cells.
Key words: 4-Carboxyphenylboronic acid; Gelatin; nanoparticles; antit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