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孙盛君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1班2009301060042

摘要: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到底是香烟中的哪些物质在危害我们的健康?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大多人也没有一个准确而完整的答案。本文将对香烟中的主要化学物质的毒理作简要的阐述。希望本文对烟民和身边有烟民的朋友有些帮助。

关键词:香烟烟碱烟焦油重金属等

1香烟的结构

1.1卷烟纸

主要原料是漂白麻浆,也掺用部分漂白木浆或草浆,经高黏状打浆、加填(碳酸钙)和少量助燃剂(用以协调卷烟纸和烟草丝的燃烧速度),在长网造纸机上抄造后,切卷成盘。纸面上有罗纹印记(由机上水印辊或机外干压辊压成),以增加透气度和改善外观。

1.2滤嘴

滤嘴指接装在卷烟吸端上的任何空气均可渗透过去的物体(如:纸、棉花、软木、硅胶、海泡石、醋酸纤维等)。纸和醋酸纤维今天已被广泛用做滤嘴材料,他们经常与活性碳结合使用。纸与纤维有助于减少烟气颗粒物,碳能够吸收烟气气相物中的多种成分。

采用醋酸纤维滤嘴的香烟成本比较高,过滤效果好,对人体无害。而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将过滤嘴材料用聚丙烯代替,虽然它本身无毒,经过化学处理后拉成了纤维丝,看上去与醋酸纤维相似,但点

燃后,可能会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纤维丝在吸烟之时吸入肺里。“烟草企业员工”称,过滤嘴在连接香烟时,由于塑料容易粘刀,不好切割,香烟生产厂家就要求工人在刀片上涂抹硅油,这一系列的低成本生产线使原本有害健康的香烟变得雪上加霜,成为“剧毒烟”。

1.3烟丝

烟丝是指将烟叶切成丝状、粒状、片状、末状或其他形状,再加入辅料,经过发酵、储存的制品。可用专用的卷烟器将烟丝卷成香烟。

虽然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

烟丝中的辅料主要为各种香料、香精等,如有些香烟加入了丁香,目的是令吸烟者的口及肺部出现少量痳痹,从而产生轻微的快感。部分低价香烟会直接加入丁香的提取精华。此外,还可能添加防腐剂的,以利于香烟储藏。与饮料类似,决定香烟品质的主要是这少量的辅料(决定饮料品质的是水和白砂糖后面几位物质)。但是烟草业不想食品工业一样在产品上打上配料表,香烟配方是企业的高度机密。对烟草叶这方面的管理还有待加强。

2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2.1烟碱(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当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许多作用:如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如变得情绪稳定或精神兴奋),并促进血小板凝集,为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40~60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就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吸烟量较大并不中毒呢?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

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肌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瘾癖性,而使人嗜烟如命。

尼古丁也是烟瘾形成的原因:尼古丁能与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脑中的多巴胺增加,产生幸福感和放松感,最后可能会因吸食而有成瘾的现象。烟草燃烧产生的烟中包含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会分解单胺类神经传递物、多巴胺、正肾上腺素和血清素。这就使吸烟带来的幸福感更加持久。

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借由刺激内脏神经影响副肾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作用在烟碱酸乙酰胆碱接受器上,使之释放肾上腺素和正肾上腺素至血液中,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就像高血糖的情形一样。可替宁是尼古丁代谢的副产物,可在血液中存留48小时,可作为检验一个人是否吸烟的物质。

2. 2 烟焦油

烟焦油是指吸烟者使用的烟嘴内积存的一层棕色油腻物,俗称烟油。它是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苯并芘、镉、砷、β荼、胺、亚硝胺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致癌物质和苯酚类、富马酸等促癌物质作用的特点,虽其量极微,但具有经常、反复、长期的积累作用。

焦油中的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能直接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

使其分泌物增多、纤毛运动受抑制,造成气管支气管炎症;焦油被吸入肺后,产生酵素,使肺泡壁受损,失去弹性,膨胀、破裂,形成肺气肿;焦油粘附在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积存过多、时间过久可诱发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癌症。美国癌症协会指出:每天吸烟少于10支的吸烟者患肺癌的机会是不吸烟者的5倍,若每天吸烟多于2包,则是20倍。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癌者高达100万人,其中90%是由吸烟直接引起的。

以下以苯并芘作主要有机致癌物代表,以镉、砷、铅等做主要重金属代表介绍烟焦油的有害化学组分,顺带介绍香烟中的放射性来源。

2.2.1 苯并芘(有机致癌物)

苯并芘又称苯并(а)芘,英文缩写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3,4-苯并芘释放到大气中以后,总是和大气中各种类型微粒所形成的气溶胶结合在一起,在8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尘粒中,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BaP进入机体后,除少部分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外,一部分经肝、肺细胞微粒体中混合功能氧

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羟基化合物或醌类者,是一种解毒反应;转化为环氧化物者,特别是转化成7,8-环氧化物,则是一种活化反应,7,8-环氧化物再代谢产生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苯并[a]芘,便可能是最终致癌物。这种最终致癌物有四种异构体,其中的(+)-BP-7β,8α-二醇体-9α,10α-环氧化物-苯并[a]芘,已证明致癌性最强,它与DNA形成共价键结合,造成DNA 损伤,如果DNA不能修复或修而不复,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其它三种异构体也有致癌作用。动物试验包括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出现致癌。许多国家相继用9种动物进行实验,采用多种给药途径,结果都得到诱发癌的阳性报告。在多环芳烃中,BaP污染最广、致癌性最强。BaP不仅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较稳定,而且与其它多环芳烃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为大气致癌物的代表。

科学家已检测到的烟焦油中的致癌物质57种如以下,由于篇幅有限,不做全面介绍。

(1)苯并芘(Benzopyrene)

(2)7,12—苯蒽甲酯(7,12—Dimethylbenzoanthracene)

(3)2—萘胺(2—Naphthylamine)

(4)4—氨基联苯(4—Aminobiphenyl)

(5)镉化合物(Cadmium compounds)

(6)镍化合物(Nickel compounds)

(7)钋—210(Polonium—210)

(8)砷(Arsenic)

(9)奈(Naphthalenes)

(10)苯酚(Phenol)

(11)苯胺(Aniline)

(12)苯蒽(Benzoanthracene)

(13)γ—丁内酯(γ—Butyrolacfone)

(14)儿茶酚(Catechol)

(15)~(57)43种亚硝胺(Nitrosamines)

2.2.2 重金属

香烟中的重金属种类较多,危害比较重的有Cd、Cr、As、Pb。主要危害如下:

镉Cd:可在人体中积累引起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可使人呕血、腹痛、最后导致死亡,慢性中毒能使肾功能损伤,破坏骨胳、致使骨痛、骨质软化、瘫痪。

铬Cr:对皮肤、粘膜、消化道有刺激和腐蚀性,致使皮肤充血、糜烂、溃疡、鼻穿孔,患皮肤癌。可在肝、肾、肺积聚。

砷As:慢性中毒可引起皮肤病变、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系统障碍,有积累性毒性作用,破坏人体细胞的代谢系统。

铅Pb:主要对神经、造血系统和肾脏的危害,损害骨胳造血系统引起贫血,脑缺氧、脑水肿、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

我国香烟重金属超标问题令人担忧,以下是中国和加拿大香烟的重金属含量比较

烟草中的重金属来源主要不是加工过程,而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来源为化肥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一事实使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检测体系进行反思。

2.3 气体污染物

除了以上七种致癌物质外,香烟的烟雾中还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一氧化碳、丙烯醛、氢氰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丙酮、硫化物、氨、酚、乙醛等。

其中前5种是毒性极强的物质。例如,二氧化氮气体可以引起咳嗽和肺炎。香烟的烟雾中二氧化氮气体的浓度,比被严重污染的空气还要高200倍左右。但是其中最有害的物质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氧化碳,在香烟的烟雾中,一氧化碳大约占4%。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巨毒气体。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可以麻痹中枢神经,使人因窒息而死,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煤气中毒。香烟的烟雾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工业卫生标准所规定的安全量的640倍。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有何害处呢?我们知道,人的生命离不开氧气。氧气吸入肺里后,便和血液中的红血球所含的血红素结合,然后便被血液送到身体中各个需要氧气的部位。但是,一氧化碳一旦进入体内,便与氧气一样同血红素结合在一起,而且其与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气大200倍以上。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所生成的物质叫做一氧化碳血红素。如果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大量的血红素便会被

一氧化碳夺去,使血液运送氧气的功能减低,这时体内组织便得不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当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红素的含量达到6%时,心肌内的供氧量将会大幅降低。吸烟人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红素的含量经常是在4%—15%,这比不吸烟人高出十几倍。所以,吸烟人易发生心律不齐、心绞痛等疾病,长期吸烟还会造成心肌梗死。

动物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可以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更易沉淀在血管壁上,从而造成动脉硬化。

香烟的烟雾中还含有大量的氨、挥发性酸、乙醛和酚等刺激性物质。他们刺激气管的粘膜和肺,从而增加气管的分泌物——痰。痰一多,便自然而然地要咳嗽,以便将痰排出体外,这便是通称的“烟咳”。这种慢性的咳嗽和不正常的多痰侵害了支气管和肺的功能,进而引起多痰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

2后记:吸烟有害健康

结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吸烟对健康的巨大危害。所以,为了你和身边人的健康,请戒烟或劝身边的人戒烟、少抽烟。

如果实在要抽烟,推荐电子烟。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主要是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电子烟又是一种非燃烧的烟类替代型产品,它与普通香烟的某些特点相似,能够提神、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和多年养成的使用习惯。但又与普通香烟有着本

质上的不同,电子烟不燃烧、不含焦油、不含普通烟燃烧时产生的会导致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460余种化学物质,从而去除了普通烟中的致癌物质。不会对他人产生“二手烟”的危害及污染环境。

一只烟的长度(84毫米),黄金分割处是最佳的吸食位置,也就是说只抽烟的大约三分之一处,剩下的三分之二就不要再吸了,这样对健康最有利。因为烟在吸前三分之一时,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烟支也在起着过滤作用,随着烟支的缩短,有害物质会不断增加,烟的味道也变得越来越差。

如果以上皆做不到,那就选择焦油量底的混合型烟。总之记住用一切方法尽量降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香烟、滤嘴等多条词条

2. 邓小华等不同焦油量烤烟化学成分差异湖南农业大学 2011.2

3. 周冀恒等不同品种烤烟主要品质和安全性指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 2008.12

4. 李妍国产香烟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也超高中国经济周刊 2010.11

5. 吴潇等卷烟焦油危害研究进展昆明理工大学 2010.11

6. 陈庆华等吸烟过程中的重金属来源解析及预防西南农业大学 2005.10

7. 朱坐峰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性的探究陕西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 2010.12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孙盛君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1班60042 摘要: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到底是香烟中的哪些物质在危害我们的健康?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大多人也没有一个准确而完整的答案。本文将对香烟中的主要化学物质的毒理作简要的阐述。希望本文对烟民和身边有烟民的朋友有些帮助。 关键词:香烟烟碱烟焦油重金属等 1香烟的结构 1.1卷烟纸 主要原料是漂白麻浆,也掺用部分漂白木浆或草浆,经高黏状打浆、加填(碳酸钙)和少量助燃剂(用以协调卷烟纸和烟草丝的燃烧速度),在长网造纸机上抄造后,切卷成盘。纸面上有罗纹印记(由机上水印辊或机外干压辊压成),以增加透气度和改善外观。 1.2滤嘴 滤嘴指接装在卷烟吸端上的任何空气均可渗透过去的物体(如:纸、棉花、软木、硅胶、海泡石、醋酸纤维等)。纸和醋酸纤维今天已被广泛用做滤嘴材料,他们经常与活性碳结合使用。纸与纤维有助于减少烟气颗粒物,碳能够吸收烟气气相物中的多种成分。 采用醋酸纤维滤嘴的香烟成本比较高,过滤效果好,对人体无害。而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将过滤嘴材料用聚丙烯代替,虽然它本身无毒,经过化学处理后拉成了纤维丝,看上去与醋酸纤维相似,但点

燃后,可能会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纤维丝在吸烟之时吸入肺里。“烟草企业员工”称,过滤嘴在连接香烟时,由于塑料容易粘刀,不好切割,香烟生产厂家就要求工人在刀片上涂抹硅油,这一系列的低成本生产线使原本有害健康的香烟变得雪上加霜,成为“剧毒烟”。 1.3烟丝 烟丝是指将烟叶切成丝状、粒状、片状、末状或其他形状,再加入辅料,经过发酵、储存的制品。可用专用的卷烟器将烟丝卷成香烟。 虽然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 烟丝中的辅料主要为各种香料、香精等,如有些香烟加入了丁香,目的是令吸烟者的口及肺部出现少量痳痹,从而产生轻微的快感。部分低价香烟会直接加入丁香的提取精华。此外,还可能添加防腐剂的,以利于香烟储藏。与饮料类似,决定香烟品质的主要是这少量的辅料(决定饮料品质的是水和白砂糖后面几位物质)。但是烟草业不想食品工业一样在产品上打上配料表,香烟配方是企业的高度机密。对烟草叶这方面的管理还有待加强。 2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烟碱(尼古丁)

烟草成分

香烟的成分 卷烟烟气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截止1988年(据Roberts,1988Tobacco Reporter报道)已经鉴定出烟气中的化学成分已达5068种,其中1172种是烟草本身就有的,另外3896种是烟气中独有的。 烟气粒相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脂肪烃低分子量的脂肪烃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烟气中,烟气粒相物中脂肪烃的分子量要高一些,主要来源是烟叶中C25到C34的蜡质。有人定量分析了烟气中C12到C33的饱和烃,发现香料烟烟气粒相物中的烷烃含量高达1.56%,马里兰烟为1.12%,烤烟为 0.92%,白肋烟为0.67%。烟气中的烯烃和炔烃含量比烷烃少,约为粒相物的0.01%。 芳香烃烟气中的芳香烃以稠环芳烃居多,它们在烟叶中含量少,大部分是由纤维素、高级烷烃等烟叶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是烟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 萜类化合物烟叶中存在不少萜类化合物。如西柏烷类、胡萝卜素类和赖百当类都属于萜烯的衍生物。但由于这些物质的分子量较大,直接转入烟气的量很少,主要以其降解物及其衍生物的形式存在于烟气中。烟气中发现的有香叶烯、罗勒烯、α-蒎烯等单萜,是烟气的重要香味成分。 羰基化合物烟气中的羰基化合物如紫罗兰酮、大马酮、茄尼酮以及柠檬醛、香草醛等,是形成烟气香味、香气的重要成分。 酚类化合物卷烟烟气粒相物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莨菪亭、绿原酸、儿茶酚、间苯二酚等,有的是烟叶中原有的,有的则是燃烧中形成的。在这些酚类化合物中以儿茶酚的含量最高。酚类化合物对卷烟的香气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引起人们更多重视的是对人的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有不良的刺激作用。儿茶酚等还有一定的促癌作用,是烟气中的有害物质。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烟叶中的碳水化合物。 有机酸烟气中的挥发酸主要有甲酸、乙酸、丁酸、正戊酸、异戊酸、β-甲基戊酸、正己酸、异己酸等。非挥发酸主要有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还有少量游离氨基酸,如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 氮杂环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烟气粒相物中的碱性部分,而碱性物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烟碱。除此之外,烟气中还有吡啶、吡咯、吡嗪、吲哚、咔唑等许多氮杂环化合物,是卷烟烟气中的重要香气物质。 N-亚硝胺烟气中的N-亚硝胺种类很多,主要有亚硝基二甲基胺、亚硝基甲基乙基胺,亚硝基吡咯烷和亚硝基哌啶等。一般认为亚硝胺具有诱发肺癌的作用。 金属元素烟草中的金属元素,燃烧后绝大部分残留在灰分中,但也有极少量(0.01%~4%)进入烟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游离态金属和金属无机盐,另一种是有机金属。另外,卷烟纸也是烟气中金属元素的一个来源。 烟气气相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在主流烟气的气相物中,最主要的有氮、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这5种气体约占总气相物的90%,占总烟气释放量的85%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化学成分。 挥发性烃类烟气气相物中发现的挥发性烃类,除脂肪烃以外,还有不少的挥发性芳香烃。脂肪烃中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和脂环烃等。芳香烃有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联-

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一、烟草烟雾的有害成份 在烟草的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4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有69种致癌或促癌物质。烟草的主要有害物质有: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高度成瘾性物质,其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尼古丁可作用于吸烟者的大脑,使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依赖性,是导致烟草成瘾的主要成份。尼古丁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膜受损,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卷烟5-15毫克不等,内含多种致癌

物和促癌物。它可黏附在气管、肺泡的粘膜上,影响其功能,长期可以致癌,是引起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焦油还是吸烟者牙齿和手指发黄的原因。最新研究表明,所谓“低焦油含量”的卷烟并不安全,不会因为改吸这类卷烟而降低烟草导致的疾病风险。 其他包括:一氧化碳、多种有毒化合物(如苯丙芘、甲醛、氰化钾、丙烯、醛等)、放射性物质和多种有害金属(镉、汞、铅、砷、镍等)。二、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 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泻、结核、气管/支 气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泻外,其它六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有: 以上的肺癌因吸烟引起,吸烟者肺癌90%肺癌及多种恶性肿瘤: 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8倍。吸烟还可引起口腔癌、喉癌、食管癌、 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肝癌、白血病,以及女性宫颈癌、乳腺癌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烟雾中的烟焦油和其它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呼吸道,使吸烟者极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最后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吸烟者中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率比不吸烟者多3~ 5倍。吸烟量愈大、吸烟时间愈长、吸烟时烟草烟雾吸入气道愈深、开始吸烟的年龄愈早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愈大。 心血管病:烟草中的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多种有毒物质,可

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精)

第十章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提出,对卷烟烟气的形成机制和烟气理化特性的研究,已普遍开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烟支燃烧状态的测定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新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分离鉴定技术,为这些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研究烟气理化特性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对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以深入了解卷烟燃烧特性和烟气的化学组成,为探讨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刺激和影响提供线索。同时也只有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既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又保持充足的香味和适当的劲头,研制开发出把对健康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而又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 第一节烟支的燃烧 卷烟烟支主要是由烟草、添加剂、卷烟纸、滤嘴等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烟草。当烟支在高温条件下燃烧(或燃吸)时,内部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复杂变化,从而形成卷烟烟气。烟草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氧气供应量的不同,其燃烧机制不同,产生烟气的化学成分也不同。烟气中有数千种化合物,大约仅有1/3的化合物直接来自烟草,其余则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许多成分含量极微。 一、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 烟支被点燃后,首端立即生成炭,从而形成了卷烟的燃烧系统。燃烧部分的固体物质形成一个椎体——燃烧锥,燃烧锥与未燃烧卷烟之间有一条黑色的炭线。抽吸时椎体底部外围的烟草被燃烧掉,炭线后移,椎体变长。暂停抽吸时,椎体阴燃而变短,直至与空气达到热平衡为止。于是抽吸卷烟时有两种燃烧方式—吸燃和阴燃,由此相应地产生了主流烟气(mainstream smoke简写为MS)和侧流烟气( sidestream smoke,简写为SS) (见图10-1)。 烟支被抽吸时,大部分气流是从燃烧锥底部周围进入,烟支燃烧形成气溶胶,从烟支尾端冒出的烟气流,称为主流烟气。主流烟气进入吸烟者的口腔,用吸烟机吸烟时主流烟气进入吸烟机。主流烟气通过喉部吸入肺部,达到刺激神经、产生生理强度的作用。在进行卷烟内在质量评吸时,主要通过对主流烟气的鉴别,判断其香味、杂气、刺激性、余味等的优劣。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空气自燃烧锥周围上升,烟支进行阴燃,产生的烟气称为侧流烟气(也称支流烟气)。侧流烟气不进入吸烟者的口腔或吸烟机。动态抽吸时形成的主流烟气与静态燃烧产生的侧流烟气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有差异。 在点燃卷烟的过程中,当温度上升到300°C时,烟草中的挥发性物质开始挥发而进入烟气;到450°C时,烟草发生焦化;温度上升到600°C时,烟草就被点燃而开始燃烧。抽吸时最高温度可达到900°C,从点燃到最高燃烧温度只是一个瞬间的过程。 正在抽吸时,发生在燃烧锥底部周围的燃烧温度是最高的,大部分气流从这里通过,称为旁通区;而燃烧锥的中部却形成一个致密的不透气的炭化体,气流不易从这里通过,称为堵塞效应。因此,正在抽吸时,燃烧主要发生在旁通区,将进入的气流中的氧几乎耗尽。由于发生了有限度的燃烧,就导致了吸烟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新生化合物。可见,烟支在抽吸时氧化过程并不起主要作用,二氧化碳和水也不是唯一的产物。在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烟支内气流速度大大降低,燃烧主要发生在燃烧锥的周围,而且是在富氧的条件下燃烧,氧化反应才是主要的。

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性的探究

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性的探究 摘要: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呼吁广大烟民尽快戒烟。 关键词:烟雾 烟焦油 尼古丁 成瘾性 戒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烟雾中究竟含有那些有害成分,它们是怎样作用于人体,对人的健康构成的危害却知之甚少。看来,有必要把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情况介绍一下。 吸烟为什么对人体健康有这么大的危害呢? 众所周知,香烟是由烟草的叶经加工制作而成。军事医学科学院朱茂祥研究员证实,香烟在燃烧时,烟雾中含有5068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致癌、促癌物质达69种之多。其中,被认为对人体最为有害的是:烟焦油、烟碱、一氧化碳、醛类等。 1 烟焦油是烟雾中的致癌物质 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其中,具有强致癌作用的苯并(a )芘(简称BaP )是其代表。分子式为:C 20H 12,苯并芘结构式为: ,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aP 是由含碳物质燃烧时热解产生的,如生活和生产中的烟尘、汽车和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都有。动物实验表明,BaP 无论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都可能诱发肺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在燃烧的一包香烟中,可产生0.24-0.28μg 的BaP 。有调查表明,空气中的BaP 含量每增加1μg/1000m3,会使肺癌的发生率增加5%-15%。另外在烟焦油中还有联苯胺,它也是致癌物质,它也存在于烟雾中,联苯胺为无色晶体,与光或在空气中变为黄色或红褐色,微溶于水,稍溶于乙醇,有剧毒。所以,医学家们认为,烟焦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2 烟碱是烟草中的的特征性物质 烟碱,即尼古丁,是烟草中的特征性物质。分子式为:C 10H 14N 2,结构式 为: ,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变为棕色,溶于水和乙 醇。其毒性强度和速度与氢氰酸相似。尼古丁从吸入到传至大脑仅需7-10秒钟,使吸烟者达到一种愉快的感觉,它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可引起胃痛和胃病、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率不齐并诱发心脏病。尼古丁损害支气管,毒害脑细胞,可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病状,和促进癌的形成。一支香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里的尼古丁能够毒死一头牛;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吸20-25支香烟,其尼古丁的总量足以致人于死地,只是由于它们是逐步吸入的。在加上人体有一定的解毒能力,才幸免于难。 N N CH 3

最新关于吸烟有害的资料

一、吸烟导致血栓,引发各种心脏病 吸入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承受能力减弱,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心脏局部缺血(或心胶痛)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许多心脏疾病开始发生。 在30和49岁之间,吸烟者心脏发病的机率极高,是不吸烟者的五倍。戒烟者发现一年后他们心脏发病的机率下降一半。 二、吸烟对脑部的损害 吸烟会引致多种脑部疾病,会减低循环脑部之氧气及血液,引致脑部血管出血及闭塞,而导致麻痹、智力衰退及中风。中风原因是吸烟导致脑部血管痉挛,使血液比较容易凝结。吸烟者中风机率较非吸烟人士高出两倍。 三、吸烟对口腔的损害 吸烟可导致口腔癌和喉癌。香烟中的焦油及烟雾的热量会使唾液腺发炎,味蕾受损,口味和嗅觉能力大大减弱。接下来,就很容易导致口腔癌,大约2/3 的患者在发现口腔癌后仍可艰难地活下去。同时,烟气可使咽喉中的温度从37°C增加到42°C,引起里面的粘膜微度烧伤而产生慢性热创伤,最终则导致喉癌。 四、吸烟对肺部的损害 吸烟能引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变短和不规则及其和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性抵抗力,容易受到感染。吸烟会引致肺癌。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初期病徵不会被察觉,直至癌性细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吸烟亦会引致肺气肿,肺部支气管内积聚之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之空气正常呼出,令肺部细胞膨胀或爆裂,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 毋庸置疑,肺癌的第一元凶是烟草,研究发现,烟草及点燃的烟雾中至少有40种以上的致癌和促癌物质,其中3,4-苯并芘、煤焦油、尼古丁等的致癌作用已经得到了一致的公认。烟草中含有的化学致癌物在体内经代谢酶作用后激活,形成亲电子产物,从而损伤DNA,使基因发生变异,导致肺癌的发生。 研究还证实了吸烟与肺癌有剂量效应关系,每日吸烟量越大、吸烟的时间越长、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危险性就越高,吸烟指数(即每日吸烟支数乘吸烟年龄)在400以上或每日吸烟超过20支的45岁以上人群,均被认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烟草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是明确的,一个国家烟草消费量与肺癌的发生率也是同步平行上升的,随着烟草消费量的增加,肺癌发病率也在上升。调查表明约3/4肺癌病人有严重吸烟史,特别是年吸烟量400支以上的,致癌物质就会在肺部循环“逗留”。人一旦过度疲劳以及营养不良,

吸烟有害健康的探究实验

吸烟有害健康的探究实验 王仕杰 一、内容解读 本课题是按照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物质与健康”二级主题的要求进行展开的,要求学生知道三点,第一点是知道某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是有损害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体验和日常观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有害物质,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来感性认识这些有害物质的损害性。第二点要求学生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现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对待有害物质的思想和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酗酒等。第三点是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消除或减弱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引导学生对有害物质的防御提出一些建议或有效的措施。 1.课题目标 (1)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来了解香烟对人们健康带来的损害有哪些,分析香烟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2)通过实验来探究香烟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动物的影响,学会观察、记录、对比等一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背景描述 吸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每包烟上都标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明,但还是有许多人抽烟,可见人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吸烟的害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目前有3亿多烟民,烟草的消费量占全世界的31.6%。卷烟烟气中存在的有害成分比较多,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三种:烟碱(又叫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CO)。 (1)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很容易被机体吸收而进入体内。尼古丁有剧烈毒性,能够对人体和动物造成毒害作用。 (2)烟焦油:烟焦油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1.1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据测定,烟草烟雾中包含 4000 余种化学物质,其中 60 种具有已知的或可疑的致癌物。 1.1.1 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和剧毒物质,并且具有成瘾性。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尼古丁的致死量为40-60毫克,相当于27-40支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 1.1.2 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烟含20-30毫克。它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促癌物质和致癌引发剂。最新发现表明,低焦油含量的烟卷并不安全,不会因为改吸这类烟而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病率。 1.1.3 一氧化碳:每支卷烟可产生一氧化碳约20-30毫升。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60倍,还促进胆固醇贮量增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1.1.4 刺激性化合物: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刺激性化合物,如氰化钾、甲醛等,它们严重破坏支气管粘膜,使肺和支气管发生感染。 1.1.5 有害金属:烟草中含有砷、汞、镉、镍等有害金属。以镉为例,其危害为:蓄积体内,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引起肺气肿、哮喘、肺癌等。杀死精子,引起不育症。进入骨骼,引起骨骼脱钙、变形、变脆,极易发生骨折。 1.2吸烟的危害 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吸烟者患多种疾病的危险性和不吸烟者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 肺癌—15~50倍(每天吸烟量越高,危险性越大;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4~8倍 心脑血管疾病—2~3.6倍 消化道溃疡—3~7倍 胃炎—2倍 胃癌—3~4倍 胰腺癌—6~7倍 食管癌—3~4倍 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不孕症—女性吸烟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7倍,双方都吸烟的夫妻比不吸烟者高5.3倍 对胎儿的影响—孕妇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吸烟可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而且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胎儿听力障碍。另外,女性怀孕期间吸烟会损害她们女儿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女性绝经—提前约 1~3 年,并促进衰老。 女性骨质疏松—因骨质疏松引起股骨颈骨折,女性为男性的6—8倍 女性宫颈癌—女性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4.4倍,被动吸烟者高2.5倍 女性卵巢癌—2.8倍 1.3被动吸烟的危害 1.3.1被动吸烟的定义: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也称为“非自愿吸烟”,或“吸二手烟”。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烟)。二手烟主要来自吸烟者所呼出的主流烟及支流烟。支流烟比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其中一氧化碳,支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据计算,在通风不畅的场所,不吸烟者1小时内吸入的烟量,平均相当于吸入1支卷烟的量。 1.3.2二手烟对妇女的危害 二手烟对妇女的危害更大。(见上图) 宫外孕的发生率(主要是输卵管妊娠)增长了两三倍; 吸烟女性与不吸烟女性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要高出2.7倍。 妇女吸烟促进衰老 女性吸烟导致骨质疏松 吸烟损害老年妇女身体健康 1.3.3二手烟对儿童的危害 患婴儿猝死综合征而夭折的几率增加; 损伤肺功能,产生健康问题的风险更大;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作者:黄朝章, 李桂珍, 连芬燕, 苏明亮, 谢卫, 张国强, 刘泽春, HUANG CHAO-ZHANG,LI GUI-ZHEN, LIAN FEN-YAN, SU MING-LIANG, XIE WEI, ZHANG GUO-QIANG, LIU ZE- CHUN 作者单位:福建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工业区新阳路1号,361022 刊名: 烟草科技 英文刊名:TOBACCO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4) 参考文献(12条) 1.周春平;余苓;刘百战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指标的影响 2009 2.王世刚应用卷烟纸降低香烟焦油量的工艺措施 2005(03) 3.刘志华;崔凌;缪明明柠檬酸钾钠混合盐助燃剂对卷烟主流烟气的影响 2008(12) 4.谢剑平;刘惠民;朱茂祥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 2009(02) 5.李春;向能军;沈宏林卷烟纸对卷烟烟气有害物质的影响 2009(06) 6.谢兰英;刘淇卷烟纸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研究进展 2008(04) 7.王巨波;施正锐对国内卷烟纸生产的几点看法 1994(02) 8.金闻博;戴亚;横田拓烟草化学 2000 9.邵霁卷烟纸对卷烟降低焦油的作用和影响 2007(01) 10.梅志亮卷烟辅助材料研究进展 1999 11.李梁烟草工业用纸的发展现状 2006(03) 12.徐信国低焦油卷烟研制的理论与技术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白雪平.黄朝章.张建平.苏明亮.赵艺强.吴清辉.BAI Xue-ping.HUANG Chao-zhang.ZHANG Jian-ping.SU Ming-liang.ZHAO Yi-qiang.WU Qing-hui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造纸2010,29(12) 2.郑琴.程占刚.李会荣.蔡冰.王建新.龚淑玲.ZHENG QIN.CHENG ZHAN-GANG.LI HUI-RONG.CAI BING.WANG JIAN-XIN.GONG SHU-LING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烟草科技2010(12) 3.黄朝章.HUANG Chao-zhang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 4.宋振兴.李元实.乔跃辉.崔成哲.马林.王春利.SONG Zhen-xing.LI Yuan-shi.QIAO Yue-hui.CUI Cheng-zhe.MA Lin.WANG Chun-li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2) 5.范保奎.张鑫.徐大勇.李斌.刘朝贤.安毅.FAN BAO-KUI.ZHANG XIN.XU DA-YONG.LI BIN.LIU CHAO-XIAN.AN YI 烟丝在流动密闭阀内的输送特性[期刊论文]-烟草科技2011(4) 6.赵艺强.连芬燕.吴清辉.白雪平.苏明亮.黄朝章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 7.黄朝章.白雪平.苏明亮.连芬燕.张建平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影响[会议论文]-2010 8.刘明友.侯轶.徐程程.LIU Ming-you.HOU Yi.XU Cheng-cheng阻燃剂氢氧化镁在卷烟纸中的适用性[期刊论文]-纸和造纸2007,26(6) 9.何善君.林苗俏.邱龙英.HE SHAN-JUN.LIN MIAO-QIAO.QIU LONG-YING基于批次的制丝质量检验系统的设计应用[期刊论文]-烟草科技2011(4) 10.杨红燕.杨柳.朱文辉.杨继.吴亿勤.丁中涛.YANG Hong-yan.YANG Liu.ZHU Wen-hui.YANG Ji.WU Yi-qin.DING Zhong-tao卷烟材料组合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份释放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2011,17(1)

香烟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醉类、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很广,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 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0分钟,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吸一支烟以补充尼古叮。 1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只小白鼠。 25克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 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 一支香烟中尼古丁含量随烟叶质量和加工工艺而不尽相同,一般每支含—3毫克。吸烟时,约25%的尼古丁被燃烧破坏,5%残留烟头内,50%扩散到空间,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尼古丁只有20%,所以有的人一天吸一盒香烟也未出现中毒现象。但尼古丁对人体许多器官的刺激损害作用却与日增加。 尼古丁可引起胃痛及其它胃病; 尼古丁可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并诱发心脏病; 尼古丁损害支气管粘膜,引发气管炎; 尼古丁毒害脑细胞,可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尼古丁可促进癌的形成。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5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

假冒卷烟的危害性

假冒卷烟的危害性 一、损害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经济利益 1、损害国家利益 卷烟是一种高税商品,又是特殊商品,国家为满足具有这种特殊需求的消费者的需求,实行严格的生产总量控制。而假冒卷烟以非法手段生产,以非法渠道进入市场流通,逃避了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全部高额税收,以低成本价格牟取暴利,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严重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杠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损害合法经营生产企业的卷烟品牌这一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进行赤裸裸的偷窃和掠夺,而且由于市场假冒卷烟比合法企业生产的卷烟有着低得多的成本,加上合法生产经营企业为打假导致成本上升,从而非法制假企业有着高得多的生产利润,经销同牌号假烟所获利润往往可达经销正牌卷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严重损害合法生产经营企业的利润。 3、损害消费者利益 制售假冒卷烟者为获取高额利润,往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劣质产品假冒正牌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着的利益。 二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烟草行业正不断地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多种减害降焦的技术手段,提高吸烟的安全性。而假冒卷烟连基本的质量控制都没有,甚至没有符合标准的生

产环境和原辅材料,更谈不上降低和控制卷烟有害成分,极大地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在: 1、生产环境带来的危害 由于假冒卷烟属非法地下生产,为掩人耳目,制假窝点往往选择山洞、地下室等卫生条件极差的场所,地面和四周环境肮脏,原辅材料随意堆放,因此假冒卷烟严重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假烟中有害细菌等微生物指标往往超标。 2、劣质原料带来的危害 由于烟叶是烟草专卖品,制假者极难得到质量上乘的原料,往往以卷烟料、级外烟叶甚至霉变的劣质烟叶为原料,没有经过杀虫等良好的加工工艺处理,却使用有害化学物品如工业染料、硫磺、双氧水等进行脱色染色和熏烤处理,使之呈现高档卷烟烟丝所具有的金黄色。这些假冒卷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燃烧后焦油含量明显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含有二氧化硫、有害微生物(如烟虫虫卵等)更是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甚至生命构成了直接威胁。 3、劣质材料带来的危害 制假者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大量的工业香精进行加香加料处理,并使用伪劣的卷烟接装纸和滤棒,这使得假冒卷烟中含有大量的砷、汞、镉、镍、铬等重金属和钋等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蓄积,具有很高的潜在毒性,引起人体呼

浅谈烟草的化学成分

浅谈烟草的化学成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大国。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 12亿人中估计有3.2亿烟民(占世界吸烟人的1/4),其中男性3亿,女性2019万。我国烟草制品中最大的种类是卷烟,即纸烟、香烟。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家对香烟成份进行长期的研究指出,香烟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毒物,其中约有40种化学致癌物。截止1988年(据Roberts,1988 Tobacco Reporter 报道)已经鉴定出烟气中的化学成分已达5068种,其中1172种是烟草本身就有的,另外3896种是烟气中独有的。 烟草的化学成分与其他植物一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机化合物,一类为无机化合物。糖、淀粉、糊精、纤维、色素、有机酸、蛋白质、烟碱、氨基酸等属有机化合物;氯、钾、磷、钙、镁、硫等无机盐类属无机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 烟草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可溶性的糖和不可溶性的多糖。 (l)可溶性糖有单糖和双糖。 烟草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双糖。因为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CHO)又称醛糖,果糖分子中含有酮基(-C=O)也称为酮糖,醛基和酮基在碱性溶液中都能还原酒石酸铜,所以在烟草化学分析中,用这一性

质来检测烟草中单糖含量,单糖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烟草优劣的重要因素。 (2)不溶性的多糖 烟草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果胶等,多糖与单糖、双糖不同,它没有还原能力,但在酸性条件下和酶的作用也能水解成单糖。 淀粉在成熟的烟草中的含量为10%?30%。纤维素是构成烟草细胞组织和骨架的基本物质,烟草中含纤维素的量一般在11%左右,它随着烟草等级的下降而增加。果胶在烟草中含量为12%左右,果胶影响烟草的弹性韧性等物理性能,由于果胶的存在,当烟草含水份多时烟草的弹性韧性就增大,含水少时就发脆易碎。 2.烟草含氮化合物较多,主要有蛋白质、烟碱和游离碱。 (1)蛋白质:烟草中的蛋白质对烟草质量影响较大,在燃烧时产生一种臭鸡蛋味,其含量在5%?15%之间,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含量为16%,在检测烟草化学成份时不直接检测蛋白质,而是通过测得的氮元素来换算出蛋白质含量。 (2)烟碱:烟草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植物主要是因为含有烟碱。烟碱容易和酸进行化学反应,与草酸、柠檬酸作用,生成草酸盐和柠檬酸盐,与硅钨酸作用生成烟碱硅钨酸的白色沉淀。

一支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3339 一支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一支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995年4月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刊载一篇文章,列举一支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如下: 丙酮一种脱漆剂氨 用以生产地板清洁剂砒 霜剧毒品一 氧化碳有害气体 DDT杀虫剂,一种有机氯农药氰 化氢煤气中的毒素萘 樟脑丸中的致命成分焦 油只配用来铺马路的一种臭味物质尼 古丁杀虫剂据说,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

一支香烟里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吸20~25支香烟,就吸入了50~70毫克尼古丁。这些尼古丁本可以致人于死地,只是由于它们是被人体间歇式吸入,加上人体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吸烟人才免于死亡。 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肌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毒物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2.5倍。肺癌患者的90%以及各种病症的1/3是吸烟引起的。此外,吸烟还会引起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烟会使心血管病加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造成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研究者发现,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讲义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讲义 任课教师:保志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烟草质量与烟草化学成分 一、烟草质量(综合概念)烟草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 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安全性。 1、外观质量是指人体感官直接感触和识别的烟叶外观特性,即人体感官可以作出判定的烟叶外观质量因素,是以眼观、手摸、鼻闻等经验性感觉判定,是烟叶分级的主要依据。 2、内在质量是指烟叶燃烧时,吸烟者对香气、吃味的综合感受,包括香气、吃味、劲头、杂气、刺激性、余味等。评吸是鉴定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3、物理特性是指烟叶的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能,包括烟叶的填充性、抗碎性、吸湿性、燃烧性、弹性等。 4、化学成分包括烟叶化学成分和烟气化学成分。烟草品种特征由烟草的化学成分决定, 任何影响烟草化学成分的因素(包括烟草品种、种植、加工等)都会改变烟草的品种特征。因此对烟草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指导烟草的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安全性是指化学农药残毒和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状况等。(焦油、烟碱、亚硝酸盐、亚硝胺、CO、NO、NH2、HCN 等) 小结: 优质烟叶和烟制品:具有完美的外观特征、优良的内在品质(即香气和吃味)、完善的物理特性、协调的化学成分、无毒无害相对安全。烟叶和烟制品的质量概念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和适应性。 二、烟叶化学成分与烟草质量的关系 烟草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含量,是烟草化学研究的基础。烟草内在化学成分是烟叶品质的“ 内在” 标准,烟叶外观特征是内在化学成分的具体体现。 (一)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 1. 颜色 与光泽 烟叶的颜色是鉴别烟叶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烟叶中总氮量、烟碱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高时,烟叶的颜色较深。同时,一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烟叶颜色与光泽。 (1)烟叶生长过程产生的色素。如质体色素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色素在烟叶调制过程中绝大部分被分解。新鲜烟叶中色素的组成及总量随着烟草的品种类型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2)烟叶调制过程中形成的多酚类化合物。如芸香苷、绿原酸等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与蛋白质、氨基酸等反应生成的深色物质。——酶参与的棕色化反应。 (3)烟叶调制过程中形成的棕色化反应产物。美拉德反应,氨基酸与还原糖经过一系

烟中的有害物质

烟中的有害物质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被动吸烟 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学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妇后发现,当丈夫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其胎儿产前死亡率增加65%;吸烟越多,死亡率越高。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女人抽烟的危害 影响美容:吸烟女性要显得衰老,皱纹多,色泽带灰。 易患艾滋病:吸烟可使活化的免疫细胞CD4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吸烟可影响阴道、子宫颈和免疫系统,使免疫力下降。 降低生育能力:吸烟妇女易患女性不育症,不孕率为10-30%。 易引起流产:每天吸烟10支持下以上的孕妇,其流产率比不吸烟孕妇高一倍以上 分娩婴儿的畸形率明显增高:是不吸烟妇女的2-3倍,其中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为73%,患白血病的危险要高一倍。 减少乳汁分泌:吸烟能使乳汁分泌减少,尼古丁还可随血液进入乳汁。易患癌症:吸烟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比不吸烟妇女高40%,患宫颈癌的比不吸烟妇女高14倍,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高28倍。 易患中风:每天吸1-4支烟的妇女患中风的可能性比不吸烟妇女大1倍多。吸烟超过5支的则要大5倍多。

烟气危害成分

第十二章烟气危害成分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提出,卷烟烟气化学的研究已普遍开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烟支燃烧状态的测定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有数万项关于吸烟与健康方面的科研成果,在这些科技论文中,既有反对吸烟的科学依据,也有某些论点的争论,还有大量关于提高吸烟安全性的科研报告。虽然涉及吸烟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许多问题至今尚未真正解决,只有统计关系和一些理论性假设,而没有明确的最终答案,但是却促进了烟草科技的较大发展。 卷烟的抽吸方式决定了烟支燃吸是一种高温乏氧不完全燃烧的过程,最高温度可达900℃左右。抽吸时燃烧主要发生在燃烧锥底部周围,气流中的氧几乎耗尽,氧化过程不起主要作用。有限度的燃烧馏、干馏、热解、合成等反应同时发生,形成大量的新生化合物。卷烟烟气是一种气、液、固并存的复杂多相的气溶胶。据报道,仅卷烟烟气中的化学成分即达近4000种,比烟叶中还多1000多种。这些化学成分中既有提供烟草香气、吃味和生理作用的物质,也有产生杂气、刺激和不良吃味的物质,还有微量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如气相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焦油中的自由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卷烟烟气化学的深入研究对提高卷烟香吃味品质和降低有害成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T.C.Tso List Ullmann’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Weinheim,1996 共分成七类41种: 11种PAHs 4种氮杂-芳烃 7种氮-亚硝胺3种芳香胺 4种醛6种其它有机化合物 6种无机物 1 卷烟烟气气相中有害物质 1.1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它与血红蛋白的化学亲和力比氧气达200倍以上。这样,由于减少了红细胞所携带氧的总量,一氧化碳能导致组织缺氧。 研究表明,烟气中CO一部分由热解产生,一部分由烟草不完全燃烧产生,一部分由CO2还原而成。主流烟气中碳氧化物还受烟丝含水量、卷烟纸孔度、烟草配方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打孔滤嘴或带有纵向气槽滤嘴来稀释烟气可使主流烟气中CO有选择地减少。 1.2 苯 苯能引起神经衰弱、乏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神志不清、肌肉痉挛等。过去一直认为苯无致癌作用,但近年来正在被怀疑对造血系统有致癌活性。国外已有不少由于接触苯而导致白血病的临床病例报道,不过,

探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论文

平凉一中研究性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探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主导学科:生物 指导老师:雷涛 班级:高二(3)班 课题组成员:(组长)王建平 (组员)李韦龙、谢易轩、王连鹏、周 盼、范亚娜

平凉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平凉一中 研究性学习论文 烟雾杀手 ——探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班级:高二(3)班 课题组成员:王建平、李韦龙、谢易轩、 王连鹏、周盼、范亚娜相关科目:生物 指导老师:雷涛

烟雾杀手 ——探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摘要:为详细说明烟草中有害物质以及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对社会现状的讨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让人们更加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从而起到更好的引导人们放弃吸烟,走向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烟草尼古丁有害物质致癌青少年医学 在中国,13亿人中有4亿烟民;全世界有13亿吸烟者。每年因吸烟致死的有1000万人。在他们当中,有93%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旧每天一根一根地不间断的吸烟。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欲罢不能,又究竟是什么慢慢的残害着人们的生命呢?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等,范围很广,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0分钟,

卷烟包装材料中化学残留成分对卷烟的影响

卷烟包装材料中化学残留成分对卷烟的影 响

-----------------------作者:-----------------------日期:

浅析卷烟包装材料中化学残留成分对卷烟的影响 张志明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卷烟包装的形势和特点,分析了卷烟包装材料中所使用的印刷油墨及胶粘剂中的化学残留成分对香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印刷油墨胶粘剂化学残留卷烟包装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各种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出了越来越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食品包装领域更是如此。香烟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消费者在吸食过程中对气味十分敏感,烟草本身是极易吸收其它物质的,若对包装材料选用不当,会对烟草造成串味,从而严重影响香烟的内在品质,甚至会危害及吸烟者的健康,烟标的环保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化学成分残留”。本文旨在讨论包装材料中的印刷油墨和胶粘剂中的化学成分残留对香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卷烟包装的基本结构 一盒香烟首先是由内容物20支烟及容器包装材料构成。香烟又由滤嘴(接装纸、醋酸纤维丝束等)及烟支(烟丝、卷烟纸)包装材料(本文着重讨论纸盒包装)由里层铝箔纸、烟标纸(铜版纸、白卡纸)、外层BOPP膜构成。 1.1卷烟包装材料用化学物质 在卷烟包装材料中所涉及的化学物质大体有印刷油墨和胶粘剂两大类,具体又细分为:铝箔纸用油墨、接装纸用油墨、烟支用油墨、烟标用油墨及搭口卷烟胶、接嘴胶、粘盒胶、铝箔复合胶。

2 化学成分及残留对卷烟的影响 2.1印刷油墨对卷烟的影响 2.1.1烟支油墨 烟支油墨属溶剂型油墨是印刷在卷烟纸上的油墨,是参与烟支的燃烧过程,其印刷所用溶剂的残留通过卷烟纸直接渗透到烟丝,并被吸收。油墨干燥物参与烟支燃烧,燃烧产物进入烟气对卷烟品质有直接影响,目前大部厂家已不再使用该类油墨。 2.1.2铝箔纸用油墨 铝箔在香烟中的作用是保持香气、水份等,铝箔所呈色为银白色,但为了装饰效果,而把铝箔印刷成金色,目前所用的油墨大体可分为三类:水性、醇溶型、溶剂型。水性油墨一般采用有机胺成盐型丙烯酸树脂外加色料及水构成,此油墨中一般有由高沸点的助溶剂如正丁醇、乙二醇单甲醚和有机胺中和剂如一乙醇胺构成,此类物质在印刷时,残留量较大,特别是有机胺,而在卷烟贮存过程会扩散迁移到烟丝中,从而影响卷烟的品质。醇溶性油墨一般由酒精和无毒树脂加色料构成,印刷时会有残留的酒精,溶剂型油墨一般由乙醋乙酯和无毒树脂外加色粉构成,印刷时会有残留的乙酸乙酯存在。 2.1.3水松纸用油墨 水松树脂纸油墨一般由铁系颜料和无毒树脂、食用酒精构成,因为在使用时与嘴唇直接接触,因此要求成膜物与溶剂均无毒,而印刷残留物大部分为酒精,此外还应注意铁系颜料中重金属物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