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测定

合集下载

卷烟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卷烟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标准项目实验报告1.前言氮氧化物是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之一,被列入了Hoffmann名单[1]中。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卷烟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分析检测越来越引起了重视。

1.1氮氧化物性质、危害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主要是由烟草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生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等经氧化、高温热解(>620℃)形成的,NO X可通过激活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出大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氢过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2-3]。

新产生的卷烟烟气实际上只含一氧化氮及微量的氧化亚氮,不含二氧化氮[4]。

然而随着烟气的陈化,二氧化氮迅速形成,被空气稀释的烟气在数分钟内有一半的一氧化氮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和NO2。

NO可与卷烟烟气中的烃或二烯类等有机分子反应产生过氧化或烷基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加剧人体内的氧化和过氧化损伤程度,对机体各器官的组织的危害性较大。

NO2是剧毒性氧化剂,因为刺激性比较弱,所以能侵入到肺脏深处及肺毛细管。

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在吸烟时形成致癌性N-亚硝胺的主要前体。

而且,当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共存于大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和过氧酰基硝酸盐(PAN),即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强刺激性有害气体的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能使植物变黑直至枯死,人体接触后可引起气喘、慢性中毒,当浓度增高时,引起肺气肿、全身痛甚至死亡。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中NO含量范围为10~600µg/cig(µg/支)[1],混合型卷烟烟气中NO的释放量高于烤烟型卷烟,不同牌号的卷烟主流烟气里所含氮氧化物释放量差异较大,这与卷烟采用的烟叶原料、所加辅料、加工工艺等因素都有关[5]。

1.2氮氧化物检测技术综述1.2.1氮氧化物的收集相对粒相物的捕集,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物质的收集较难。

香烟中有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香烟中有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气中毒浓度。
一氧化碳主要破坏体内的血红蛋白,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 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
3、烟焦油 烟焦油是一种棕黄色具粘性的树脂,俗称“烟油子”烟焦油含多种致
癌物,和促癌物,且附在吸烟者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产生物理、 化学性刺激,损害人体的呼吸功能。 4、放射性物质 卷烟烟雾中含210铝,201铍两种放射性同位素,吸烟时被吸入肺并 沉积体内,它们不断放出射线,长期损伤肺组织。 5、有害金属 烟草中含砷、汞、镉等有害金属,以镉为例 镉可蓄积体内、引起喘哮、肺气肿。 微量的镉可杀灭精子,影响生育。 大量镉进入骨组织,引起骨骼脱钙、变形、变脆极易发生骨折。 6、其他有害物质 烟草中尚含有多种有害成份,如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胺、甲基乙基亚 硝胺、促癌物质有:甲醛茇醇,脂肪酸等,苯并芘对人体有强烈毒性, 可引起多种中毒性病变 。
(1)用标准盐酸滴定澄清石灰水,计算50毫升 澄清石灰水中钙离子的物质的量。
n= C(HCl )×V /(2 ×1000)
(2)CO2的定量测定 将第一个澄清石灰水换成 两个装有50ml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香烟燃尽后, 将两瓶过滤,酚酞做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滤 液。V1
2HCl + Ca(OH)2 = CaCl 2 + 2H 2 O
滤液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2×C(HCl )×V2/(2 ×1000)
烟中二氧化碳物质的量(2n-n’ )+ 2×C(HCl )×V2/(2
×1000)
(3)一氧化碳的定量测定 与2类推
注意事项:
香烟中有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香烟中的物质及其危害性。 了解CO、醛类等物质的特性。 了解香烟烟雾中几种有害成分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各有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亲身体会到吸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1.1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据测定,烟草烟雾中包含 4000 余种化学物质,其中 60 种具有已知的或可疑的致癌物。

1.1.1 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和剧毒物质,并且具有成瘾性。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尼古丁的致死量为40-60毫克,相当于27-40支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

1.1.2 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烟含20-30毫克。

它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促癌物质和致癌引发剂。

最新发现表明,低焦油含量的烟卷并不安全,不会因为改吸这类烟而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病率。

1.1.3 一氧化碳:每支卷烟可产生一氧化碳约20-30毫升。

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60倍,还促进胆固醇贮量增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1.1.4 刺激性化合物: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刺激性化合物,如氰化钾、甲醛等,它们严重破坏支气管粘膜,使肺和支气管发生感染。

1.1.5 有害金属:烟草中含有砷、汞、镉、镍等有害金属。

以镉为例,其危害为:蓄积体内,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引起肺气肿、哮喘、肺癌等。

杀死精子,引起不育症。

进入骨骼,引起骨骼脱钙、变形、变脆,极易发生骨折。

1.2吸烟的危害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

吸烟者患多种疾病的危险性和不吸烟者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肺癌—15~50倍(每天吸烟量越高,危险性越大;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4~8倍心脑血管疾病—2~3.6倍消化道溃疡—3~7倍胃炎—2倍胃癌—3~4倍胰腺癌—6~7倍食管癌—3~4倍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不孕症—女性吸烟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7倍,双方都吸烟的夫妻比不吸烟者高5.3倍对胎儿的影响—孕妇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孕妇吸烟可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而且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胎儿听力障碍。

另外,女性怀孕期间吸烟会损害她们女儿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女性绝经—提前约 1~3 年,并促进衰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四种致癌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四种致癌物
N B 的 测 定 方 法 , 将 其 用 于 中 国烤 烟 和 混 合 型 卷 烟 主 流 烟 气 的 分 析 。 卷 烟 主 流 烟 气 通 过 剑 桥 滤 片 捕 集 , 集 烟 A 并 捕
气后 的 滤 片 在 加 入 10 L氘 代 混 合 内标 后 用 l 0 o 0mL10mmo/ lL醋 酸 铵 水 溶 液 萃 取 , 取 液 过 水 相 滤 膜 后 直 接 进 萃
s o a o l c e n m b i e fle d a hen w a x r c e y m L 0 m m ol m ke w s c le t d i a Ca rdg t r pa nd t i s e t a t d b l 0 1 0 /L
行 L —S / C E IMS MS检 测 。选 用 A i n o b x E l s D — 1 gl tZ r a ci e X B C 8色 谱 柱 , 流 动 相 0 1 ( / ) 酸 水 溶 液 和 e p 以 .% v v 乙
01 (/ ) .% vv 乙酸 甲醇 溶 液 梯 度 洗 脱 , 谱 检 测 采 用 正 离 子 扫 描 , 反 应 监 测 模 式 。 N 质 多 NN、 NK、 A N N T和 N B 的 检 A 出 限分 别 为 0 0 9 00 2、.0 . 1 、. 0 0 0 8和 0 0 7 g L 回 收 率 为 8 . % ~14 5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 =8 为 2 9 % ~ .0 / , 49 0 . %, ) .6
摘 要 : 亚 硝 基 降 烟 碱 ( NN)4 ( 硝 基 甲氨 基 )l( - 啶 基 )1丁 酮 ( NK)N- 硝 基 新 烟 草 碱 ( A ) Ⅳ一 Ⅳ一 N 、一 亚 一一3 吡 一一 N 、 亚 N T和 亚 硝基 假 木 贼 碱 ( A 是 4种 广 泛 存 在 于 烟 草 和 烟 气 中 的 致 癌 物 , 确 测 定 其 含量 对 评 估 其 对 人 体 健 康 的影 响 有 N B) 准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采 用 液 相 色谱 一 喷 雾 串 联 质 谱 ( C E I / ) 术 建 立 了卷 烟 主 流 烟 气 中 N 电 L — S MS MS 技 NN、 N N T和 N K、 A

香烟危害的科学实验报告

香烟危害的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为了验证香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实验通过观察香烟烟雾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以及检测香烟烟雾中主要有害物质的含量,来评估香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0只,体重约20克。

2. 实验器材:香烟、烟雾发生器、空气采样器、气体检测仪、实验动物笼、计时器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瓶、注射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2. 实验操作:(1)实验组:将实验组小白鼠放入烟雾发生器中,使其暴露于香烟烟雾中,持续时间为30分钟。

烟雾发生器中的香烟数量为5根。

(2)对照组:将对照组小白鼠放入空气采样器中,持续时间为30分钟。

空气采样器中无香烟。

3. 实验检测:(1)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白鼠的行为、呼吸、皮肤、毛发等变化。

(2)采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白鼠呼吸中一氧化碳(CO)的浓度。

(3)采集实验组小白鼠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白鼠在暴露于香烟烟雾后,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红、毛发脱落等现象。

对照组小白鼠无明显变化。

2. 实验组小白鼠呼吸中CO浓度明显升高,对照组小白鼠呼吸中CO浓度无明显变化。

3. 实验组小白鼠血液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含量明显升高,对照组小白鼠血液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香烟烟雾对实验动物具有明显的危害作用,可导致实验动物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红、毛发脱落等现象。

2. 香烟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

3. 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与吸烟量、吸烟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吸烟是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2.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吸烟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提倡戒烟。

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测定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三种方法即烟碱测定法、氢氰酸测定法以及一氧化碳测定法,并分析了影响烟气有害成分测定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卷烟烟气;有害成分;测定方法前言:卷烟烟气直接决定了卷烟的品质,一般来说,烟气中的化合物不会对吸烟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但仍有部分成分如氢氰酸、烟碱、一氧化碳等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需掌握科学的有害成分测定方法,进一步明确不同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一、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测定方法(一)烟碱测定法烟碱是卷烟构成成分之一,也是决定卷烟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烟草生物碱中,烟碱的占比量高达95%。

现阶段,通过分析烟气烟碱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卷烟样品粉末的近红外光谱,研发出烟碱近红外分析技术,提高了烟碱测定的精准性,经对比发现,利用该方法测定出的烟碱含量与常规分析测定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相比,偏差不大于±0.3,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同时得出烟气烟碱含量与烟叶烟碱含量之间的关系即呈正相关。

当前作为常用的烟碱测定方法为色谱法,该种测定方法具备极强的分离性,不仅测定结果精确,还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测定分析的效率,被广泛应用于烟草行业中。

同时可以应用重量分析法、光分析法以及滴定分析法等实现对烟气烟碱的测定,还包括技术要求较高的气相色谱法(GCMS)与液相色谱法(HPLC)。

由于卷烟烟气中的样品多且复杂,还有很多成分无法被确定,因此在测定烟气中的烟碱或其他样品组分时,通常使用GCMS。

HPLC能够更为高效、高灵敏度的完成烟碱测定,且分离后的样品极易收集,测定的范围较广,通常被用于难挥发、稳定性差的烟碱测定中。

(二)氢氰酸测定法氢氰酸(HCN)是一种无色、轻微苦杏气味且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气体的液体,沸点为26℃,常温下HCN的形态为气体,极易被人体吸入,抑制人体中的呼吸酶,进而引发中毒。

卷烟烟气中,HCN的含量较少,通常由烟草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产生,此外还有甘氨酸、脯氨酸等。

香烟危害的研究实验报告

香烟危害的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香烟作为一种传统的消费品,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存在。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探究香烟烟雾中主要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分析香烟烟雾对动物生理指标的影响;3. 为预防和控制香烟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香烟:选取市场上常见的香烟品牌,确保实验数据的代表性;(2)动物:选用健康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3)实验仪器:烟雾分析仪、生理指标检测仪、通风柜等。

2. 实验方法:(1)烟雾中主要有害物质的含量检测:采用烟雾分析仪对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2)动物生理指标检测: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香烟烟雾环境下生活,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下生活。

定期检测两组小白鼠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肺功能等;(3)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评估香烟烟雾对动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烟雾中主要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烟雾分析仪检测,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苯并芘等有害物质。

其中,尼古丁含量最高,焦油含量次之,一氧化碳和苯并芘含量相对较低。

2. 香烟烟雾对动物生理指标的影响(1)心率:实验组小白鼠的心率普遍高于对照组,表明香烟烟雾对动物的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2)血压:实验组小白鼠的血压普遍高于对照组,说明香烟烟雾对动物的血压调节系统有干扰作用;(3)肺功能:实验组小白鼠的肺功能普遍低于对照组,表明香烟烟雾对动物的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动物的心脏、血压、肺功能等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

这说明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吸烟是导致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2. 建议(1)加强香烟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2)严格限制公共场所吸烟,降低二手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3)加强对香烟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减少香烟对社会的危害;(4)鼓励吸烟者戒烟,降低吸烟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卷烟烟气主要有害成分的分析

卷烟烟气主要有害成分的分析

卷烟烟气TSNAs测定过程
收集卷烟主流烟气
GC-TEA分析
二氯甲烷萃取 萃取液浓缩至5ml
氮气保护下浓缩至1ml 甲醇/二氯甲烷洗脱
碱性氧化铝柱层析
各种类型卷烟TSNAs含量比较图
TSNAs(ng/支)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平均值
O
H3C
CH3
Acetone
O
CH3
Crotonaldehyde
O
CH3
Butyraldehyde
O
H3C
CH3
MEK
羰基化合物——来源
烟叶中羰基化合物含量很低,在卷烟烟气中 有较高的含量(总量接近1mg/cig)
烟气中羰基化合物除了由烟草中羰基化合物 转移进入烟气外,主要来源是通过纤维素、 糖、果胶、蜡质、蛋白质、氨基酸和三甘油 酯热裂解产生的
N NO
CH3 N NO
CH2OH
N
iso-NNAL
OH
N
NO N
CH3
CH3 N NO
NNAL
COOH
N
iso-NAAC
烟草中TSNAs的形成
TSNAs在青烟叶中含量极少 TSNAs主要在烟叶调制过程中
烟草生物碱亚硝化形成
几种主要TSNAs的产生过程
N
N
CH3
Nicotine
O
N CH3
100% 定量方法:外标法
六、芳香胺的分析研究
烟草及烟气中的芳香胺
芳香胺类物质在烟叶和烟气中均有分布, 但烟气中的含量略高于烟叶中的含量, 烟支燃烧时,一部分能直接进入烟气, 大多数芳香胺具有不好的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做实验
我们从模拟人体吸烟为目标,各自采取了多种方法。其中一个同学用KMnO4 制取O2,通过燃着的烟丝,以求得烟气。实验中发现:烟丝不易点燃;O2流不 稳;好不容易燃着的烟丝有熄灭了;烟气产量低等等。将橡皮管接到尾气装置之 后,一位同学吸气,使烟气进入试管验证溶液之中。实验中发现,尽管大部分有 毒气体被吸收,而尾气中仍有难闻的气体,成了被动吸烟者。但这两种方案被淘 汰了。又经过反复实验,最后确定了二种模拟人体吸烟方案。 方法1:见图1,用橡皮管将注射器与香烟连接,点燃香烟,拉动活塞,即将 烟气“吸”入注射器,再将香烟取下改装导管,将烟气压入新鲜鸡血中,验证 CO的存在;或先在注射器内吸入20~30ml水(或洒精),再点燃香烟,拉动活塞 ,吸入烟气,震荡注射器,多次反复,制成烟气水(或洒精)溶液。或者将溶液 通过鉴定溶液中的反映,观察现象。此实验因为烟气量很少,不能用于单一鉴定 成分,而向一种试剂中检验。 方法2:见图2,用橡皮管将点燃香烟和导管相连,导管深入新鲜鸡血或水中 ,用洗耳球在具支试管支管处吸气。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快捷,一支烟仅半分 钟就“吸”完了。而这种方法能够连续用多种试剂一起鉴定,我们应该多采用这 种方法。 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鉴定:将烟气和纯CO2分别通入新鲜鸡血,颜色均变为褐色 ;再分别通入O2 ,后者鸡血恢复鲜红色,而前者仍为褐色,证明了CO有毒。在 鉴定尼古丁和醛时,也用了烟气的水溶液和烟气的酒精溶液作对比实验,后者现 象更明显,也说明尼古丁和醛在酒精中溶解度大。
1、课题简介 a、 资料部分(来源:相关网站) b、实验部分(在学校新建的实验内已完成) c、小结部分 d、心得部分(谈谈各自的体会)
2、资料汇总
据最新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利浦· 莫里斯公司生产 的“万宝路”等香烟畅销世界。该公司去年通过它的网站公开承认吸烟 危害健康,而且让人上瘾。烟草是否危害健康,菲利浦· 莫里斯公司同政 府和医学界已争论多年。有人预计,它的这次表态将唤起社会再次呼吁 政府采取措施,以限制香烟的生产和禁止儿童吸烟。就吸烟危害健康问 题,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调查研究。 两天后,大家带着资料,迫不急待地进行了交流,讨论的非常激烈。 最骇人听闻的资料来自于医院。我们走访了株洲市一医院、株洲市二医 院等四家医院,调查显示,肺癌患者中,48%的人吸烟,37%的人长期与 吸烟者生活或工作在一起;我们小组的成员为香烟烟雾中有害成分的种 类引起了争论,有的同学说200种,有的说500种,1000种,3000种…… 但共同之处,大家一致认为其中尼古丁,一氧化碳,醛类对人体危害最 大,我们就把这三种物质定为鉴定目标。尼古丁的毒性及成瘾性是我们 关注的焦点。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 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 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
关于香烟烟气中有害成分 的测定
株洲市二中15班研究性小组
唐漾、马坤、言雷、董剑波、汪振宇 四月十日
内容提要: 21世纪需要创造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培养的学生必 须具有创新能力。“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 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和观念,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 的实践。为了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一点贡献;为了提高全民 族的素质,我们开展了“香烟烟气中部分有害成分鉴定”的 研究性学习。这一过程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了我们的 实践能力。通过摸拟人体吸烟、对香烟烟气成分的鉴定、鸡 血抗凝的实验使我们能更科学、更直观地向大众宣传吸烟的 危害,呼吁人们——“珍惜生命,远离香烟”。
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 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 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 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 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 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 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 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就醉倒在 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 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 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 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 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 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那么为什么有些 人吸烟量较大并不中毒呢?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 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 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 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
关键词:创新实践 香烟烟气 成分鉴定 身心健康
一、课题的选定 针对目前全球因吸烟而引起的肺癌人数和现阶段逐渐增多的 高中生烟民呈日趋上升趋势,这是不容忽视不容乐观的现象。 基于本次课题的选取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学习中,所以我们选 取了关系全民健康问题中的重点,即:吸烟问题。进行探讨、 研究,终于制定了一个有研究价值、有难度的“香烟烟雾中部 分有害成分的鉴定”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香烟有害成分的鉴定”课题的研究,更科学、更数 字化地向大众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十八世纪英帝国主义,用 鸦片、大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曾一度沦为东亚病夫” 通过血的事实给人们敲响警钟,我们倡导:为了不让历史重演 ,清高抬贵手,放下你手中一根小小的烟吧!进而从科学论证 上、民族荣誉感等方面呼唤人们——“珍惜生命,远离香烟”。 三、研究程序: 课题简介——查寻资料——资料汇总——确定实验方案—— —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和小论文)
图1
图2
主要实验现象
硝酸汞反 应现象
酒精溶液的 变色现象
• 四、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本组研究性学习以实验为主理论为辅,先后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及 节假日共做了4次大规模的突验,向实验室共借了以下药品及仪 器:…… • 第一次实验可谓是探索性实验,面对一个较陌生的实验,化学知 识和经验不足的我们按照某化学奥赛书上“借”来的理论实验的 步骤按部就班的动手做,结果是“理论脱离实验”,因为该书上 的实验其实是一个理论实验,其最大缺点是气体流动的动力装置 行不通,烟几乎不能通过我们所摆设的一连串试管装置,所以第 一次实验我们以失败告终,这次实验以失败告终,原因大概为:1、 烟的自然燃烧慢,试管内氧气不足,产物气体不足。2、实验器材 庞大而混乱,造成气体损失过多。3、自身经验不足,对实验处于 初步探索阶段,仅仅为了解实验器材用法。但这次实验的失败打 击了我们当初想一次做成功的饶幸心理,但正是失败的痛,更加 坚定了我们向真理迈步的步伐,就更加激起我们求胜的信心,于 是就迎来了我们的第二次实验。 • 针对第一次实验出现的气体动力装置的问题,我们找了一个医用 型的未使用过的消毒注射器这次我们的方案是自己想出来的,用 注射器先吸取烟气再打入装置中,这次我们实验所预期的效果只 有银境反应失败了,但我们共同发现该实验出现的问题最根本还 是动力装置的问题,1°注射器容量太小,每次吸取的烟气实在是
• 太少了,毕竟,注射器容量有限嘛!其二,通入气体是间间断断的,不太连 续的,而且注射器是双向进气的,每次抽取烟气时必须将注射器从装置中取 下来,这样影响了气密性。 • 其三:银镜未成功 • 通过前2次实验,我们发现,如何解决气体动力装置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怎 样才能找到即可得到较大气流又能模拟人的呼吸的气体动力装置呢,几天过 去了,我们还是没有结果,最后我们看到炎帝广场上飘浮的气球后,我们得 到启发,为什么不能用打气球的气筒呢?于是我们组的马坤买来了气球打气 筒。随后,我们从生物老师龚老师那里得知人的呼吸频率约为16~18次/分, 所以我们在压入烟气时尽量接近这个呼吸频率,所以这次我们在动力装置上 已经较好地模拟好人的呼吸,实验做到这里,我们更加坚定:实验终于迈了 一大步,在新的动力装置下,我们所预计的实验结果逐渐明显,就第二次实 验,我们对“银镜反应”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成功地做成了 “银镜”! • 当我们高兴地将第三次实验交给指导老师吴老师看时,他皱皱眉头,说: “据我所知,烟类中还含有CO”,我们诚恳地接受了吴老师的建议,我们又 一次询问了生物老师龚老师,她指导我们说:“对CO的鉴定可以使CO通入新 鲜动物血液,会使血液颜色变深”得到这个信息后,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动物 血液,直到天助我也,恰逢高二年级生物中正在进行“关于‘DNA’的鉴定” 实验,恰好实验中要用到新鲜鸡血,这次,我们实验的鹇鸡血由生物实验室 提供,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在该实验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鲜红的鸡血涌 入足量烟气后,变成红褐色,这就验证烟中含有CO!
实验用品
实验装置
3、确定实验方案 a、CO的检验:我们最统一的意见是用CO还原CuO,现象明显,操作 简便。但是烟层中有没有O2?“有”。“那么CO和O2的混合气体遇热, 可能会“爆炸”。上述方案被否定了。接着我们一一罗列了CO的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最后焦点集中在CO的毒性上,确定用新鲜鸡血来验证: 将烟气通过新鲜鸡血,鸡血颜色变为褐色;再将O2通入此血液,褐色变淡 ,但不能恢复原来的鲜红色,并用纯CO2代替烟气做对比实验。但是鸡血 来源很困难,所以我们从最后、且最有经验的一次实验来验证CO。 b、尼古丁的检验:尼古丁又称烟碱,分子式为C10H14N2,它是烟草 内的特征物质。最大的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资料显示,它遇Hg(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可以鉴别之。 c、醛类物质的检验:我们决定用银镜反应或来鉴定。方案确定了,大 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可是新问题又出来了“烟从哪儿来?”,一个嘴快 的同学马上说:“用嘴吸”;“明知有毒,还能用嘴吸?”话音刚落,教 室里一片哗然,“如何模拟人体吸烟,收集到烟气”是遇到的又一个难题 ?用大号注射器、自行车打气筒或气球充气筒,大家都发表了各自的想法 。有的找来了注射器,有的找来了打气筒,准备边实验、边筛选、修订、 补充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