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新阳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新阳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新阳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新阳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我校是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我校在校生40%以上是进城务工子女,20%是父母上班,孩子一人在家,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学习,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使教师头疼,学校为难。学困生是一种普遍现象,转化学困生,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我校依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掌握、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转化指转变,改变。

学困生的转化,即是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在一定形式的辅导下,学习上有了好的改变。

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使学困生在学习成绩、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得到提高。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化模式。

1、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设计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2、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困生

3、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

四、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五、研究对象

新阳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2、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

3、个案分析法:把转化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总结经验。

4、行动研究法:全体参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成绩。

5、测试法:通过学习成绩检测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6、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2009.9—2009.11)

通过问卷调查,校讯通、家访等进行“学困生”的现状调查分析,确定“学困生”的成因,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成立课题组,进行合理分工,责任明确,措施有效。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09.11—2010.6)

课题组分工落实,开展实验,收集实验资料,撰写经验文章,转变教师育人观,课堂教学观。

第三阶段:理论总结与推广(2010.6—2010.7)

整理实验实录,提炼实验成果,撰写论文,编辑论文集,全校推广、验证,提升实验成果。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问卷调查表及分析

2、观察记录以及跟踪记录表

3、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4、课堂转化学困生的案例(或课堂研讨课)

5、结题报告和有关论文

6、学生实绩展览等

九、课题研究管理

1、加强组织管理

为了把本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实验教师由事业心、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及时交流,反馈问题,相互促进。

2、加强研究过程及档案资料管理

各成员认真开展研究活动,并做好各项记录,副组长及时收集研究资料,组织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及协调工作,定期召开研究情况交流、反馈座谈会。

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教师磨课实施方案

小学教师“磨课”活动方案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本学期将全面开展教师“磨课”活动,旨在深化有效教学流程的研究,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为使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保证本次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制订“磨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正确认识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研磨成功一节好课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作战能力,通过全程参与,共同感受成长的精彩,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15年9月——2015年12月,开展两轮磨课活动。 三、活动过程 “磨课”是本学年的工作重点,计划各学期开展两轮磨课活动。第一轮活动:第3周为活动启动周和“磨课”计划制订周,第3—10周为第一轮“磨课”(含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时间。第10周为总结反思周。第二轮磨课活动:第11周为活动启动周和“磨课”计划制订周,第11-18周为第二轮“磨课”(含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时间。第18周为总结反思周。两轮活动具体步骤: 1.制订“磨课”计划。(第一轮第3周;第二轮第11周) 以学科组为单位,组长负责,会同组内成员制订好本组活动的详

细计划。计划包括两轮“磨课”的主题、执教教师、教学内容、详细的时间和地点。 2.备课。(第一轮第4、5周,其中个人备课第4周,集体磨课第5周;第二轮第12、13周,其中个人备课第12周,集体磨课第13周。) 首先,各学科教师根据定好的教学内容每人撰写一份教案,再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执教教师的教案,对本节课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重点的突破、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打磨研讨,形成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案。该环节是“磨课”活动的中心环节,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备课的体会亮出自己的观点。 3.上课。(第一轮第6周;第二轮第14周) 执教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凝聚着同行智慧的“准精品课”,展示给大家,其余教师和名优教师或教研员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记录。 4.评课。(第一轮第7周;第二轮第15周) 首先每位教师在听课后写好评课稿。组长牵头开展评课活动,并邀请听课的名优教师或教研员参加。在评课过程中听课教师人人献计献策,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组长做好文字记录,汇总全组人的精华。执教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求形成“精品课”。 5.再上课、评课。(第一轮第8、9周;第二轮第16、17周)执教教师第二次把凝聚着同行智慧的“精品课”,展示给大家,

学校新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新课改工作实施方案Implementation pla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schoo l

学校新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 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参照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科研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制定我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新课程确立之后,如何才能达到“理念转变成实践”, 教师的素质、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就成了课改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主要有市教研室组织的知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全校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中级培训,对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如何整

合进行指导和研讨;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把旧教材、新大纲与新教材、课程标准相对照,明确课程标准与新大纲的异同。明确如何进行新教材的实验?如何达成学校课改方案提出的实验目标和任务? 随着课改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要有意识地抓住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通过开展案例研究、以课代培、派教师参加各地的课改学习交流,通过这些确实有效的培训和学习,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立机构,制定措施 这次的课程改革实验是我国基础教育一次力度最大的全新实验,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作为实验校,我们理应抓住机遇,摸石过河。为了使我校的实验能够得到科学、顺利的实施,实验伊始,成立了由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实验年级段成员组成的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认真钻研,仔细推敲,确定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健全、严密的课改工作制度,保证学校课改实验工作走上正常、有序的运行轨道。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课程改革是事关我国基础教育全局的一项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通过家长会、举办有家长参与的

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篇一: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和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本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教大的提高,努力成为“现代型、科研型”的教师。 (二)具体要求 1、提高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 3、努力培养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训容与形式: (一)培训容

培训容着重体现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突出学校实际和教师要求,坚持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按主题组织,主要有4个专题组成: 1、师德培训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习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洋思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1)、通识性培训。通过在县、街道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能自觉地以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模式、方法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使之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

研课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研课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国培计划和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决定开展研磨课教研活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为目的,积极开展研磨课校本教研活动。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使我校涌现出一批新型的骨干教师,做学科的带头人。 二、建立机构 组长:周立军 副组长:韩国辉刘国峰 语文科组长:徐长清 \ 数学科组长:唐玉兰 英语科组长:黄成娜 理化生组长:赵振宇 政史地组长:刘冬梅 三、建构模式

1、各教研组围绕“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研主题,组织全体组员历时三周打磨时间,历经“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和结课”六个打磨环节,使教师某节课的教学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取得系列研究成果。②学课。是指学习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集或论著、信息技术资料等。学课要注意吸取精华,改造创新,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③说课。是指说重要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及其分析,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分析等。④研课。是指设计制作教学方案。以磨课教师为“主角”,同学科教师协同合作,确定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所必需的思想理念、设计制作课件等。⑤讲课。是指磨课教师上公开课。课上听课教师分组进行全程记录,课后让磨课教师准确地研究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⑥议课。是指大家对公开课做认真的分析、思考、讨论。做课教师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或做好记录。⑦结课。是指磨课教师根据讲课、说课、议课等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成研究文章,形成个人教研成果。 2、操作模式 “研课磨课”校本教研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周:资料研磨:从“自创课”到“准精品课”。形式:学课、说课、研课内容:

新课程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划要求,我省将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精神和《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实施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全体教职工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探索高中新课程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校本培训机制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掌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本特点,掌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必修、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等。同时推进校本培训,实施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从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 (五)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 通过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实际的管理体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三、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新教育”实施计划方案

xxxxxx “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实施上级新教育实验方案,将新教育实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实验提升师生品质,提咼教育质量。 二、目标任务 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深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管理改革,实现教师发展方式、学生生存状态、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范式的转变,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主要实验项目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建理想课堂 6.推进每月一事 7.建设“数码社区” 8.缔造完美教室 9.研发卓越课程 10.家校合作共育 四、具体实施办法 (一)营造书香校园 以学校“德韵”文化为中心,把握“与经典为友;与圣贤同行;与道德同在”的师生培育方向,营造书香校园。 1.班级文化创建 (1 )每班配备图书柜,创建班级图书角,可取书海拾贝、读书台、悦读角等生动的名字,专门配备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2)教室门口布置班主任或学生的个性阅读宣言。 (3 )各班班主任制定《创建书香班级方案》,要求有自己班级特色。(建立,然后根据自己的班名进行了班级的装饰,缔造完美教室)。班主任简介、班级个性化班名,班风,和班号等内容在教室墙面展示。各年级将分别评选出一一个最佳书香班级创意奖。 2.班级读书活动

2019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2019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20xx小学教师培训方案范文1 为了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素质和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省教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川教函[20XX]386号)以及绵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绵阳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绵教发[20XX]14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班主任培训旨在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全面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实施班主任培训计划,对于从整体提高全县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深化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实施步骤

20XX年起全面启动班主任培训工作。工作启动后,各学校要将班主任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或教务处具体实施。同时各校要将班主任逐一统计,摸底造册,并将班主任花名册于20XX 年4月底报教育局政工股和教师进修校。每年按1/3的比例,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力争三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20XX年1月底之前已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未参加过班主任专题培训的教师,在近三年内完成30学时的专题培训。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和上岗后半年内均需接受30学时的专题培训。 三、培训要求 按照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提出的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学段的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培训内容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集体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专题。 五、培训管理 凡中小学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班主

研课磨课方案

柿子元乡实验小学 “三周磨一课”磨课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决定开展“三周磨一课”磨课教研活动。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三周磨一课”教研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为目的,积极开展“三周磨一课”校本教研活动。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 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使我校涌现出一批新型的骨干教师,做学科的带头人。 二、建立机构 组长:寇桂荣 副组长:刘生民李瑞娜 语文科组长:张朝珍 数学科组长:赵月香 综合科组长:李瑞娜 三、建构模式 1、概念界定 ①“三周磨一课”。是指教研组围绕某一教研主题,确定磨课课题,组织全体组员历时三周打磨时间,历经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和结课六个打磨环节,使教师某课的教学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②学课。是指学习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集或论著、信息技术资料等。学课要注意吸取精华,改造创新,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

③说课。是指说重要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及其分析,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分析等。 ④研课。是指设计制作教学方案。以磨课教师为“主角”,同学科教师协同合作,确定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所必需的思想理念、设计制作课件等。 ⑤讲课。是指磨课教师上公开课。课上听课教师分组进行全程记录,课后让磨课教师准确地研究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撰写教学实录和案例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⑥议课。是指大家对公开课做认真的分析、思考、讨论。做课教师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或做好记录。 ⑦结课。是指磨课教师根据讲课、说课、议课等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成研究文章,形 成个人教研成果。 2、操作模式 “三周磨一课”校本教研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周:资料研磨:从“自创课”到“准精品课”。 形式:学课、说课、研课 内容:磨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确定“磨课”的课题,收集相关资料,灵活整理,事先写出“磨课”课题的“自创课”教案或说课稿,进行现场说课及研磨。同 学科教师根据事先收集相关资料及个人反思,从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链接、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材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应用和试练试讲等方面,与磨课教师一起讨论,提出各种思路,供磨课教师选用,初步研制“准精品课”。 第二周:做课研磨:从“准精品课”到“精品课”。 形式:讲课、议课

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上级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我校按照上级教育课程改革的步骤和实施办法,特制定我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验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在我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探索课程实验的规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检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大钟地区的适用性,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材资源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2、构建适应大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在完善国家课程的同时,总结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总结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课程意识的干部教师队伍,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 4、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大钟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5、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 6、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机制。 7、创设全社会(或社区)共同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形成家长和社区公民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积极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的和谐环境。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一年级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性实验。对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实施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验证并修订各科课程标准,为国家正式颁发各学科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做

【最新2018】新教育实施方案3篇-范文word版 (11页)

【最新2018】新教育实施方案3篇-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新教育实施方案3篇 本文目录 1.新教育实施方案 2.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3.创新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新教育共同体行动纲要 ##县教育局 为了构筑##县教育质量发展新模式,促进全县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和谐共赢,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县教育局决定进一步加大新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力度,建立网络学科、新教育实验项目专业工作室,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新生活,使新教育共同体真正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教育科研品牌。 目标任务: 一、加强学习交流。新教育共同体应以课题研究为旗帜、为抓手、为载体,不断放大它的实力、活力和魅力,定期组织各实验学校教师参观学习、研讨交流,学期中要交流、检查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落实情况,明确存在问题,优化推进策略,在期末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下学期建设工作酝酿新的思路,以达到示范引领、实践反思、互动分享,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提供支持服务。组织联络新教育实验学校开展活动,通过对各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引领,以及对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优秀教师个体持续不断地学术支持和培训,推动全县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理想课堂实施的路径。发挥共同体成员教学骨干示范引领,细述解读各科范式,明晰方向,有效指导;深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从三维目标、教学资源、学程预设、导航策略、作业设计、调整反思等环节,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备课范式,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实施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改变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明确课堂组织流程,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和教学范式确保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打造榜样品牌。各项目共同体要紧紧围绕教育局整体工作思路和教研室制订的学科建设规划,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订好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和

3篇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3篇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把学校建设成新型学习型学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培训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篇一: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和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本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教大的提高,努力成为“现代型、科研型”的教师。 (二)具体要求 1、提高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 3、努力培养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着重体现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突出学校实际和教师要求,坚持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按主题组织,主要有4个专题组成: 1、师德培训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习内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洋思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1)、通识性培训。通过在县、街道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使理论与教

开展“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按照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各学校在“抓规范创特色,抓内涵促发展”的同时,以学科组为单位大力开展“磨课活动”,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开发区《教学及管理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根本,开展磨课教研活动,让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促进听课者与授课者以及备课参与人员的多向交流与互动,确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参加人员 全体任课教师 三、时间安排及活动方式 每学期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为“磨课”活动时间。先以教研组集体活动,然后与学校、联校公开课、优质课等评比活动相结合,开展“同课异构”教研观摩活动。 四、磨课步骤与要求 (一)学习与宣传发动 1、认识磨课。什么是磨课?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

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叫“磨课”。通俗地说是教师用心思考、深入探究、反复推敲、细致“打磨”一堂课,就是把一节普通的常规课打造成一节优质精品课的过程;是聚焦课堂、观摩课堂、反思教学、提升技能的过程。 磨课的形式一般采用“多人一课”式磨课活动。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它磨出的是对理念的不断更新,磨出的是对教材的深度把握,磨出的是对设计的不断优化,磨出的是对生成的灵活引导;磨课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课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掌握重点。“磨目标”——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磨教材”——课堂需要怎样的文本?“磨环节”——怎样设计教学活动?“磨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磨细节”——该设计什么问题,如何反馈?在这“五磨”中,磨教材是关键,因为教材可以上通目标,下达学生。 3、研究方法。确定磨课内容,制订个人磨课计划,按照本教研组的活动计划,有条不紊地参加“磨课”教研活动;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教育信息材料,多方面收集与“磨课”课题教学密切相关的资料,吸取精华和教训,完善备课;“磨课”时各环节都要进行精心准备,在观课中进行反思,积极听取教研组内老师的意见,调整设计,实现在“磨课”中成长。 4、教研组负责安排具体磨课时间和人员顺序表。

小学新课改实施方案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5、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

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含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3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实施方案(最新整理)

榆中县萃英学校新教育之师生共写随笔 实施方案 一、项目内涵 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生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助成长。之所以要师生共写随笔,是因为教育随笔(日记)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重要形式,是“批判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行为、倾听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大量自由灵活的练笔,使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会表达,乐读书,提高欣赏及写作能力。充盈师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积累生命的点滴感悟与体验。 2.锻炼师生的意志和毅力,养成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认识,自我鞭策,从而向善、求真、尚美。 3.在师生坚持写随笔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育随笔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用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实现“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三、项目实践的策略 1.以读促写策略 教育随笔的作用,不能单独来看。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要有文化底蕴,要多读书,写随笔,是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后,教师就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与新的探索。因此,读书是准备,实践

是探索,写作是反思与提高。 2.反思促写策略 外显的文字是反思的成果。表达的停滞,往往来自于反思的停歇。但是,由于责任心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反思。反思的成果从来都不会轻而易举,它包含着艰苦的孕育和痛苦的分娩。假如你把事业当作使命,你就不会放弃反思的责任。一切变革都以反思为基础。反思的深入,必然带来文字的深刻。我写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3.以恒治懒策略 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行的。随笔写作的“不想写”、“写不出来”,其实多为懒惰的遁词。人太容易做懒惰的俘虏了。治懒唯有用恒。拥有恒的感觉,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但在教育随笔写作的高原期,进行必要的休整也是需要的,但调整的方法是加强读书、思考与实践、研讨,并对读书、思考的中的困惑通过教育随笔的方式加以必要的记录,真正实现教育随笔的教育学意义,以给后来者以更多更好的启迪,从而实现教育随笔社会价值的有效提高。 四、具体内容 (一)教师要求 1.撰写随笔。每学期至少读1本教育专著,可边读边批注,并写出读书笔记。每学期与学生确定1本共读图书,师生共同写读书笔记,共同检阅、互相点评。每周至少撰写1篇随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设想及反思;对学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当前新教育实验提出理性思考等,逐步过渡到每天写随笔。 2.撰写书信、便签、寄语等。坚持走进学生心里,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对所写材料分类整理、形成系列,每位实验教师每学年至少就某一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docx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是关于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海林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xx”规划纲要》、《海林市“xx”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xx”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市教委提出的“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的培训工作方向,和我校“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工作理念,“xx”期间,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将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面向需求、培育特色、优化品质、提升效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为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队伍建设的保障。 我校“xx”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为: (一) 集聚培训资源。 以海林市教师教育资源,以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力量,建设能适应、引导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培训资源。 (二) 强化服务管理。 进一步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加强服务和管理,改善培训模式。探索教师自主自律、持续发展的研修方式、以及市管理的新体制、新途径。形成市、校统筹协调的管理服务系统,形成教研、师训、科研、德育有机整合的大师训格局,深化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和校本研修课程建设,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高质量的研修机会,形成既开放灵活又有序高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三) 改善培训环境。 以探索在职人员带薪继续教育假制度和骨干教师学术假制度、实施新任教师

新课程实施方案和标准

新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标准 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并即将实施,是因为希望能够彻底改变这样一种应试机制,还学校教育的“本源”“本真”;所谓忧虑最多,是因为太害怕又来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走台”和“运动”了。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出台后,学校该如何作为?实际上,在当前顶层设计和环境、条件、资源的支持下,学校学校最需认清三重背景、把准两个关键导向、处理好四组关系,从而使忧虑无存、期待成真。 一、认清三重背景 学校教育不是孤岛,教育始终应该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关联、相适应。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势在必行。 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将师生、学校乃至社会的神经绷到了极点。它以一种严重扭曲了教育质量观的、用简单的“一卷定终身”的现象公平,掩盖了人才成长的本质问题,既不合常理又违背规律。 伴随着互联网引发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如破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重新书写。但人工智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相较于它们,人类的优势在哪儿?人类该如何主动作为,才能与人工智能共存且立于不败之地?一条可行的路径是:坚守并发展人性的优势,学习和借鉴人工智能的智慧及其获取智慧的方式,如创新思维、理性精神、

跨界学习、整合优化和增值再生等,这些是当下应试教育给不了的,亟须改变。 国际教育在这些方面早已作出积极的应对。2013年7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提出学生核心素养概念;2017年6月推出《反思教育》研究报告;201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全球素养框架》。这些对于全球教育改革发挥导航作用的重要文献,正是基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大趋势,一律将未来教育方向瞄向学生素质的本质和核心层面,如思维、人文、创新、合作、自主等;而北欧一些发达国家也早已顺应这样的潮流,在课程教学领域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和突破,如有的国家试行学生每周到校2.5天学习制。这与我国一些区域的学校仍将应试与升学作为学校教育主要追求甚至是唯一目标的做法,差距何止霄壤! 认清这样的背景,就很好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紧锣密鼓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行动,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于教育转型的高度重视与志在必成的信念和信心。可以相信,在未来的5至10年,像梦魇一般纠缠中国学校20余年的应试之风必将逐渐退去。认清这样的趋势,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就能够从现代教育、国家战略、民族未来的高度来清醒理解这一场改革的重要和急迫。 二、把准两个关键导向 有了这样的背景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本次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实际上是要着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在这一问

2020最新教育培训机构复工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020最新教育培训机构复工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作为一家培训机构,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举国之力共克时艰的大背景下,当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着对学生自身身体健康、学业前途及教师的健康安全负责,为做好学校开学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防止和阻断疫情进入****高考全日制班,特制定此方案,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在此对家长及学生做出重要要求。 一、居家科学防护,严格健康隔离,准备开学必需品 1. 坚持体温检测,如实填写申报 1.1家长监督,学生配合,每天进行体温检测。若体温高于37.3度者,学生家长应及时告知****负责老师(秦老师、杨老师、朱老师、东老师都可),不得隐瞒、谎报病情。 1.2开学前(初步3月29开始)全日制学生及对应老师不得外出,居家进行开学前自我隔离14天。 1.3开学前两天,请按照****要求,签字确认《学生健康卡》(见附表)所填内容属实。 2.注意科学防护,锻炼增强体质 2.1家长上班、外出要全程佩戴口罩,家人经常洗手保持卫生,注意家居清洁、消毒、通风。

2.2家长及孩子在开学前隔离期杜绝家庭社交活动及减少不必要的外部活动,家长在外必要活动保证佩戴口罩和保持安全距离(2米以上)。 2.3保证孩子居家健康。督促孩子进行个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 2.4牢记“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 2.5安排合理膳食,家长工作不能解决孩子在家饮食问题,孩子优先自己做简单的食物,如需要外卖要进行外包装酒精喷洒消毒,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通过微波炉加热3分钟或者回锅加热5分钟以上,不点水果及生食品。 3.开学防护必须品准备 3.1 口罩准备(医用或者kn95防护口罩)20片。 3.2 可微波加热餐具(非金属,塑料制品用5号塑料,陶瓷)。 3.3 非之前住校学生准备被褥等床上用品及洗漱用品(开学两周不放假,全员住校)。 3.4 换洗衣物及生活必须品带够2周所需量,被子可厚一些。 3.5 75%消毒酒精(****教育准备)。 3.6 紫外消毒灯进行口罩及教室、宿舍(无人时)进行消杀(****教育准备)。 3.7 微波炉(每餐进行加热消杀)(****教育准备)。 3.8 红外测温温枪(****教育准备)。

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1~5篇)

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篇1~5) 篇一: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教师业务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为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统一部署,把教师业务培训作为20XX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结合实际,特制定《青云镇中心小学教师业务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纽带,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员,立足岗位,注重实践,通过以训导练,以练促学,赛评结合,学用结合,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二、培训原则 1、引领性原则 为使培训有实效,要充分发挥中心小学教研员及完小教导主任的专业引领作用,同时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带头作用。 2、全员参与性原则 教师业务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每位教师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都必须经常学习,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夯实教学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全员参与培训并积极投入训练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主性原则 学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载体,为了夯实教师业务培训,

学校必须加强自主培训的力度,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师业务培训。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实际、课堂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培训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培训活动充满活力,是培训工作持久开展的关键。 5、实效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师业务培训的基本要素,结合教师教学需要,结合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开展校本培训、“国培”,使培训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实效性。 三、培训内容与目标 1、培训内容 教师全员培训 ①新课程教学理念培训。主要内容为学科《课程标准》。 ②新课程教材培训。具体内容为教材编排解读和教材处理培训。 ③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内容为导入、提问、教法使用、学法指导、评价、结课等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④教师教科研能力培训。主要以课题研究和专题研究为载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⑤教师基本功培训。具体可通过普通话训练;粉笔字、书法与板书训练;教学简笔画训练;教案设计与编写、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训练;课件教具制作训练;教育技术(含计算机及试验演示技术)能力训练等,促使教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⑥教师师德培训:带领广大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先进教师的师德事迹,通过培训,是广大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干培训

三觉学区 “研课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三觉学区“研课磨课”活动实施方案针对我学区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我县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下,经研究决定,在全镇中小学范围内开展“研课磨课”活动。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一教研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心,引领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活动目的 1、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足够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带动教师集体备课,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三、实施步骤 1、概念界定: ①磨课。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为目标,由学校组织的集体性的推敲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行为的校本教研活动。磨课过程包括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和结课六个打磨环节,使教师某堂课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②学课。是指学习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包括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信息技术资料等。学课要注意吸取精华,改造创新,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 ③说课。是指说重要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及其分析,说教学过程中的疏漏及其原因分析等。 ④研课。是指设计制作教学方案。以磨课教师为“主角”,同学科教师协同合作,确定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所必需的教育理念、设计制作课件等。 ⑤讲课。是指磨课教师上公开展示课,课上听课教师进行全程记录,便于课后磨课教师准确地研究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撰写教学实录和案例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⑥议课。是指大家对公开课做认真的分析、思考、讨论。做课教师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并做好记录。 ⑦结课。是指磨课教师根据讲课、说课、议课等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成研究文章,形成个人教研成果。 2、操作步骤 (1)资料研磨。 形式:学课、说课、研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