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敦虎:研制纳米硒造福大农业

合集下载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5届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记者:农业是传统产业,乍一看与新质生产力完全不沾边。

我们为什么要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毛世平(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农业可以而且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紧平衡〔注〕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导致我国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与非农产业相比,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

同时我国农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还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

因此,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

记者: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质"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林青宁(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蓝图、新的生产要素、新的装备产品4个方面。

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人工智能设计等前沿育种技术融合发展,催生具有颠覆性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实现性状的精准定向改良发展,这就是新的科学发现。

新的技术蓝图是一种在原理、实现路径等方面与当前技术蓝图有着本质区别的创新方式。

以生物制造技术为例,这一新兴的技术正逐步推动未来食品产业的快速迭代,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加健康、营养、可持续的食品产品。

新的生产要素尤其需要重视数据的应用。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变革,将催生新质生产力。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农用北斗终端等农业机器则属于新的装备产品。

王晓君(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大变革。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助力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借助传感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工具,可以实现对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纳米缓释技术可大幅减少农药用量

纳米缓释技术可大幅减少农药用量
课题组科研 人员以可溶性 淀粉 为模 板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多孔碳酸 钙微 球 ,并 以此 为载 体研 制 出纳 米缓 释农 药。该农 药表现出 良好 的缓释行为 ,可 以有效控 制农药分 子在环境 中的迁移 , 提高农 药利用率 ,降低农药对环境 的污 染 风险。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 、效率高 、环境 友好等优势 ,为农药减施增效提供 了有 效技术支撑 ,为培育环保农药新产业提 供 了新途径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为加 快推进畜牧业 转型升级 ,农业 部将启动现代 化示 范牧场创 建 ,推进 现 代畜禽种业振兴 ,提升中小养殖场 (户 ) 的生产经 营水平 ,健全饲料 质量安全保
出一种 以多孔碳酸钙为载体的纳米缓释 农药 ,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 ,减少农 药用量 ,降低使用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 污染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 意 义 。
农 业 部 将 继 续 实 施 整 县 推 进 粪 污 资 源化利用项 目,增加资金投人 ,扩大覆 盖范 围 ,支持 200个左右畜 牧大县开展 集 中整治 ;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创 建活动 ,新增 50个示 范县 ,示 范引 领畜禽 粪污资 源化利用 工作全 面铺开 。 同时 ,以 “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 主产区为重点 ,扩大粮改饲政策覆盖面 和实施 规模 ,完成 粮改 饲 1200万 亩以 上 ;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 ,集成推广 牧草丰产栽培技术 ,建设一批标准化牧 草丰产栽 培示范基地 。
技 术 生 物 所 吴 正 岩 研 究 员 课 题 组 ,研 制
针对我 国畜牧业结构 中农牧结构上 种养分离 、区域结构上与■资- 源■环■ ■境 匹配 度差 、畜种结构上 “一猪独大 ”的耗粮 型结构特征 明显 、产 品结构上高端产 品 和特色产 品生产跟不上市场需求 、功能 结构 上生产 强生态 弱等不平 衡的 问题 , 农业部 日前提 出重构新型种养关系 、支 持畜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打造畜牧 业 发 展 新 模 式 。

菝葜与菝葜纳米硒体内、外抗U_(14)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菝葜与菝葜纳米硒体内、外抗U_(14)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小 鼠腹水 . 以无 菌 生理 盐 水 稀 释 . 调整 细 胞 数 约 1 ×
1 . 实验 仪器 .1 1
H 4智 能 数 显 恒 温 水 浴 锅 、 H一
lY l O m ,在 每只 小 鼠右前 肢皮 下 注射 02 l 液 . . 瘤 m 制 成 实体 型荷瘤 小 鼠模 型
P 0 H A型 培养 箱/ 燥箱 、 提 压力 式 蒸 汽灭 菌器 、 干 手
1 .4 动 物取 材 从 给药 第 1 .1 2. 天开 始计 算 .第 5
天 称重 一 次并 于第 1 O天 对 小 鼠进行 称 重 并拉 椎 处 死, 解剖剥 离 瘤体 , 重并 量体 积 , 后按 I (一 / 1 称 然 t 1 TC =
x 0 %计 算其 抑瘤 率 : 10 给药组 的平 均瘤 体重 量 , : C 对照 组 的平 均瘤 体重 量1 ,并 同时摘 取小 鼠的心 、 脾
11 U .. 瘤 株 从 上 海 科 学 院药 物 研 究所 引进 , 5
由江西 中 医院病理 教研 室定期 传代保 存
1 实验 方法 . 2
1 . 体 内实 验 .1 2
用口/ -。菝葜 中富 含有菝 葜皂 甙 B与少 量 的菝 葜皂 甙 3
A、 具 有抗 肿瘤 活性 。 C, 上世 纪 中医常用 菝 葜治疗 胃
癌 、 管癌 、 食 直肠 癌 、 腺癌 、 咽癌等 。其 中 以治 胃 乳 鼻
癌、 食管 癌 效果 较 好 。本 实 验研 究 菝葜 液 体 内 、 外 的抗 肿瘤 f 作用 。并 同时探 讨菝 葜 辅 以红 色纳 米 U4 )
硒阎 对肿 瘤 的抑制作 用 后
1 材料 与方 法 11 材料 .
1 .. 动物分 组 取 雌性小 自鼠 5 . 11 2 O只 . 随机 分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项目公告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项目公告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项目公告
1
2004农-2-001
“京”字号系列早熟葡萄品种育种与推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李绍华杨美容黎盛臣范培格
张映祝王利军吴本宏程红焱
钟静一
2
2004农-2-002
高产小麦品种中麦9号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石社民马志强肖世和张秀英
李登春张秋芝祖茂堂朱光
王海兰
12
2004农-2-012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研究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市气候中心
谢璞王迎春周晓平张小玲
程丛兰张明英刘伟东徐晓峰
李青春
13
2004农-2-013
野生动物血液细胞学图谱的研究
北京动物园
杨明海赵京普天春卢岩
罗毅夏茂华龚光建刘金鹏
张成林
14
2004农-2-014
赵斌
44
2004医-2-021
基底膜带相关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突变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朱学骏陈喜雪吴艳姜薇
杨勇马彦
45
2004医-2-022
颌骨骨折及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坚强内固定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张益孙勇刚张震康俞光岩
章魁华张建国何冬梅刘林
潘瑾
46
2004医-2-023
艾滋病性病预防与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的评价研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张建时勘华琦高晶
杨莘吴昊王向群黄蔚
刘朝晖
34
2004医-2-011
嗅觉转导机制及嗅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2018年度河北省山区创业奖评审结果表

2018年度河北省山区创业奖评审结果表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承德市科技局
三等
38
2018LY077
经济林下合理间作模式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金铁娟,耿金川,耿睿,刘全国,张春博,张成刚,薛华超
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承德市科技局
三等
39
2018LY098
乔冠梨树转形改良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郝宝锋,徐金涛,徐丽霞,张海娥,高丽娟,李龙飞,商贺利,常如彬,裴巧艳,冉辛拓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博亚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省教育厅
三等
34
2018NY079
珍贵南方药用植物金线莲品种引进、林下种植及示范推广
关常革,吴松海,林一心,曾日秋,刘文智,郑家祯,张学忠
邢台古寨英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邢台市科技局
三等
35
2018NY049
冀北山区棚室蔬菜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示范、推广
许志兴,赵鹏飞,张毅,杨志伶,刘莉,徐丽娜,马秀英,张红梅,李淑静,吴景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昌黎县科学技术局
秦皇岛市科技局
三等
40
2018LY026
核桃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李瑞平,李维泉,张东风,杨焕金,黄素芳,宋立功,刘淼,李建华,李建队,赵金玲
保定市林果技术推广站
保定市科技局
三等
41
2018LY051
冀南山区苹果节水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董秀强,于忠胜,翟卫军,魏庆杰,吴佩强,管新国,宋兴治,刘显军,吴振岩,赵艳丽
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承德隆熙水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省水利厅
三等
22
2018LY034
抗病性枣优良新品种选育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二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二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二年第一批
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2.02.24
•【字号】青科发规〔2022〕9号
•【施行日期】2022.0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二年第一批科技计
划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青海省二〇二二年结转科技项目经费计划》《青海省二〇二二年新开科技计划项目》下达给你们,本批计划包括科技项目228项,本年度拟资助经费34391.26万元。

其中,结转科技项目132项,当年资助14688.74万元;新开科技项目96项,当年资助19702.52万元。

请接此通知后,加快推进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按已下达的经费预算于30日内完成项目合同书签定,逾期未签定合同将予以撤项。

附件:1. 青海省二〇二二年结转科技项目经费计划
2. 青海省二〇二二年新开科技计划项目
附件
1.青海省二○二二年结转科技项目经费计划。

大国农业的守护人

大国农业的守护人

大国农业的守护人作者:王琦琪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0年第3期本社记者王琦琪在201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现场,H7N9病毒高效疫苗研发者陈化兰、农产品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者王静、耐密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培育者黄长玲、家畜养殖智能饲喂装备创制者熊本海、韭蛆绿色防控技术创新者张友军、茶叶残留国际标准制定者陈宗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科普者赵广才这七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表彰。

大厅闪亮的灯光照在每个人身上,平日在田地里风吹日晒、在实验室里眉头紧皱的他们,此时有一丝的舒展和羞涩。

在2017年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作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的重要指示。

正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七位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使命,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数十年如一日,用躬耕不辍坚定心中三农事业的信念,用杰出的创新性成果引领大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春播从茶山到麦田,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清明节前的一个清晨,薄雾笼罩着北纬30。

的一座茶山。

茶山上孕育着上好的茶叶,这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金山银山。

不仅是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全国主要茶叶产区,都有茶学界第一位院士陈宗懋留下的脚步。

茶是古今公认的健康饮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但对茶叶农残超标的议论曾经甚嚣尘上,究其原因还是缺少茶叶管理标准和国际规则。

“茶农的茶卖不出去,喝茶的人也不放心,解决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残留问题,我们的茶产业才能变好。

”陈宗懋说。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一片空白上建立茶学质量安全与绿色防控的研究体系。

他们陆续开展了茶叶中残留农药的沉积消解规律研究,建立茶园农药安全分级评价和选用技术,提出了六六六等药物的禁限用建议;制定了茶叶中490种化学品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并在我国主要产茶省应用,为后来的茶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2006-2007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成果名单

2006-2007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成果名单
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局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方勇军王一风蒋学辉陈勇兵王强宋大荣李振梁帝允张学郎王培楷
16
优质高产高抗芝麻新品种郑芝97C01及其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郑永战张体德任春玲毛建平梅鸿献燕宁高桐梅
10
鱼类营养及饲料配制技术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雍文岳文华廖朝兴王道尊杨国华田吉顺游文章戴祥庆吴建开蒋明
11
绍兴鸭配套系优质、安全、高效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绍兴市绍鸭原种场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浙江武义田歌实业有限公司杭州萧山玉泉家禽有限公司
边少锋任军王立春崔金虎刘武仁金明华鲁新朱平马兴林何萍晋齐鸣吴春胜赵兰坡郑金玉谢佳贵
18
高配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18-599、156选育及应用
四川农业大学
潘光堂杨克诚柯永培黄玉碧赖仲铭谭登峰牟锦毅王帮武牛应泽胡尔良肖小余袁继超林勇唐祈林周伦理
19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和分级生产线
浙江大学杭州杭挂机电有限公司
2
盐碱地水产养殖开发关键技术和规模化养殖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河北省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省黄骅市科技局河北省海兴县畜牧水产局
王慧来琦芳房文红庄平王淑英韩炳村李国超杨树娥周凯么宗利黄宁宇王建钢夏连军靳文涛王艳艳
3
秦川牛规范化饲养及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体系建立与示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秦川肉牛良种繁育中心西安计算机软件产业推进中心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河南省畜禽改良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吴敦虎:研制纳米硒造福大农业
作者:高茜 钟春霞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7年第09期

吴敦虎,大连交通大学的一名老教授,在硒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探索,不断耕耘,他参
与研究硒与环境、健康课题40余年,发表论文150余篇;参加了国家第七、第八个五年规划
的攻关课题《改良低硒环境、防治克山大骨节病示范区建立及效果研究》;获国家级、省部级
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个,其中无机硒
专利2个、有机硒3个、纳米硒8个、其他2个;他首次把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生物纳米硒”技
术,应用在农业的种植、养殖上,是富硒牛奶、富硒鸡蛋、富硒蜗牛、富硒鲍鱼、富硒蔬菜等
产品的首创人;2016年7月首创的纳米硒SOD小龙虾创下全国的“虾皇”称号。

纳米技术出现是“硒”研发的新契机
据吴教授介绍:“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无机硒,主要的形式是亚硒酸钠,用
于给农作物补硒。因为亚硒酸钠有毒素,生产的肥料在有毒无毒之间无法控制边界定量,所以
目前已经停止使用。

在无机硒后又出现了有机硒,主要是硒和蛋白质的结合,称为硒蛋白质,它是硒和氨基酸
进行结合,毒性降低,人体可以吸收,但因造价较高,农业负担大,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

90年代以后,随着纳米技术的确认和成熟,研究者慢慢地将纳米技术和硒元素提取融
合,研制出纳米硒。纳米硒的诞生,解决了这一世界级硒应用难题,既保证了硒元素的生物活
性,便于机体迅速吸收,又能发挥有机硒、无机硒特有的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最重
要的是,它具有无机硒、有机硒没有的低毒性,是比较安全的硒制品,也是纳米科技带来的产
物。”

据了解,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临床医
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当下,纳米硒大多数被用于
保健品和医药行业,而吴敦虎教授选择了通过另外一种技术途径,实现了硒产品高品质、低价
格,为农业、种植业发展做出贡献。

他研制的第一代纳米硒营养液——“生物纳米硒植物营养液”,主要用做饲料、肥料添加
剂,既降低了成本,又利于土壤提质增效。这项专利已于2011年得到国家批准。

“纳米硒营养液做好后,颜色呈现红色,气味微酸,一公斤纳米硒营养液能够混合2.5吨
饲料,比如经混合的饲料饲养鸡,它们就能产出富硒鸡蛋,性价比很高。”吴敦虎说道。

参与“改良低硒环境建立防治大骨节病示范点区及硒防治效果的研究”这一项目的吴敦虎,
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项目贡献奖。由于当时大骨节病有蔓延趋势,吴敦虎等人经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究得出结论,农田施用硒肥是防治大骨节病的一项新方法。其创新点是从改良大骨节病产生的
低硒环境入手,对贫硒土壤施以硒肥,提高粮食中的硒含量,以供人体吸收,有效预防大骨节
病。

现在土壤酸碱化严重,东北的黑土地受到严重破坏,如果像土地日常施用的有机肥,每亩
地要300到500斤,有数据表明,若使土壤增加有机质1%,那就需要用有机肥3.3吨,成本
很高。

“我研制出的纳米硒营养液,在市场上售价是10元一斤,种植蔬菜,一斤营养液喷洒一亩
地,那么一斤蔬菜,比如白菜的成本只增加2厘左右,像比较困难的农户来买营养液,那价格
还会再降一些。”吴敦虎说。

目前吴敦虎教授已经研制出第二代产品——“酵素生物纳米硒”,主要运用生物技术、纳米
技术和酶工程这三种技术,纳米硒毒性减小,可降低农药残留,应用领域广泛,正在准备申报
专利。如果采用吴敦虎教授研制的第二代融合生物、酵素技术的“酵素生物纳米硒”,相比之下
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土壤质量。

走“纳米硒”安全可靠的产业化之路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实现技术成果转化至关重要,但是吴敦虎对合作的伙伴有自己的选
择标准。

吴敦虎作为山东大学聘请的研究生导师,带学生一起参与了研发富硒产品相关课题,正赶
上山东省菏泽市和山东大学合作——在菏泽市东明县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富硒小麦的公司,属
于自产自销型企业,他们选用与农科院合作研制的小麦种子,在所施肥料中添加纳米硒,生产
加工出的面粉,可做富硒挂面、面包、饼干等不同种类食品进行销售。

在辽宁省本溪县,国秀药业的木耳基地入选为当地富硒农产品的首批试验点之一。国秀药
业负责人杨国清说:“让木耳成为富硒产品的途径主要是向菌棒喷洒含硒营养液,营养液原料
由吴敦虎教授提供,然后我们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按比例稀释、喷洒,果然产生了
意想不到的效果。平常情况下生产的黑木耳,一个菌棒产量能达到一两左右,最好的能达到一
两二钱。而喷洒营养液后木耳品质、产量增加,达到一两半还要多,成本虽然增加了,但是相
比较,获得利润更多,富硒木耳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纳米硒SOD再生稻、虾稻共作生态农业产业项目由纳米硒研发人员吴敦虎教授出任项目
技术总指导,大连老教授协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核心品种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生产的纳米硒
SOD再生稻和小龙虾不仅硒含量丰富、生态健康,效益将是传统农产品的2至3倍。开展纳米
硒SOD再生稻、虾稻共作生态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对于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打造当地“虾
稻”、“稻虾”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了富硒小麦、富硒木耳、纳米硒SOD小龙虾外,吴敦虎教授研发的纳米硒营养液还有
许多技术转化的成果,像富硒海带、富硒鲍鱼、富硒牛奶和富硒蔬菜等。

“第一讲安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农药残留得降下来;第二讲营养,增强人们的健康体
质也很重要。”吴敦虎说道。

寻求力量解决“纳米硒”推广难题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人体适量补充硒元素可增强免疫
力,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硒还是重金属的解毒剂,
能与铅、镉、汞等重金属结合,使这些有毒的重金属不被肠道吸收而排出体外等。因此,应该
像日常补充维生素一样,每天摄入足够量的硒。然而,据地质学家考证,中国72%的地区属于
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所以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天,明显低于中
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每日50微克和60微克的最低推荐值。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补硒量每日在50微克到200微克左右。药物补硒,价格太贵,一般消
费群体承受不起。人们可以通过食用富硒农产品来补硒,变药补为食补,既安全又经济。

据吴敦虎教授介绍说:“从整个产业发展来讲,国家目前对纳米硒用于生产这一领域,还
没有统一的标准,像省一级或者行业已经制定了各自的相关标准,虽然对当地有益处,但是这
种标准还是具有地域的局限性,缺乏国家权威的认证标准。”

“前不久,在黑龙江又发现两块富硒土地,但从全国情况来看,土地普遍缺硒,问题在
于,富硒产品现在没有实现全国推广,人们还不是很了解,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
敦虎说,他希望有中间力量来搭建起企业和研发成果之间的桥梁,让这项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生
产,惠及农业、农民,让人们吃到营养安全的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