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硒一种新型的硒
“抗癌之王”纳米硒可望实现肿瘤精准治疗

“抗癌之王”纳⽶硒可望实现肿瘤精准治疗原创2021-08-10 16:48·科技导报硒是⼈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命的⽕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
功能化纳⽶硒作为⼀种新型单质、元素硒,与⽆机硒等其他硒形态相⽐具有更⾼的⽣物利⽤度、更好的⽣物活性和更⾼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
本⽂概述了纳⽶硒在⽣物医药中的应⽤,纳⽶硒的功能化和靶向修饰增强抗肿瘤效果,含硒纳⽶材料在抗肿瘤中的应⽤,介绍了纳⽶硒制剂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前景。
⽣物技术和纳⽶技术的结合引发了癌症纳⽶技术的发展,可以应⽤于靶向治疗、分⼦诊断和分⼦成像。
硒是⼈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
硒作为药物⽤于肿瘤治疗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但硒化合物作为⼀种有机硒制剂,其毒性较⾼,靶向性较差。
纳⽶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作为⼀种新型单质、元素硒,具有更⾼的⽣物利⽤度、更强的⽣物活性和更低的毒性,作为“治疗性药物载体”,具有⽣物相容性好、负载率⾼、毒性低、易合成、易储存等优点。
纳⽶硒在多模态肿瘤诊断与治疗上的应⽤纳⽶硒以及含硒纳⽶材料在⽣物医药中的应⽤硒⽤于化疗增敏尽管化疗已被⼴泛应⽤于癌症的治疗,但如何最⼤限度提⾼其治疗效果,最⼤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仍是⼀个挑战。
多功能复合纳⽶材料与传统的药物制剂相⽐具有诸多优势,可有效提⾼纳⽶粒⼦对肿瘤的诊疗效果。
化疗和光热联合治疗已成为⼀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法。
然⽽,精确递送的复杂性和在特定肿瘤部位启动药物释放的能⼒仍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陈填烽课题组设计并成功合成了双靶点多肽负载阿霉素和吲哚菁绿的功能化硒纳⽶颗粒SeNPs-DOX-ICG-RP。
双靶向设计增加了细胞摄取,延长了循环时间,提⾼了化疗和光热联合治疗的效率。
Wang等研究制备的多刺激肿瘤靶向药物载体Se@SiO2-FA-CuS/DOX纳⽶复合材料,在体内外均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长,甚⾄完全消除肿瘤,且治疗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红色单质硒、有机硒、无机硒的对比情况

红色单质硒(纳米硒)优点:传统硒的特点是营养剂量与毒性之间的范围比较窄,而硒的有益生理作用往往依赖于较高的摄入量,因此探索高效低毒的硒制品成为研究的焦点。
高效、低毒的红色单质硒(纳米硒)的出现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经国家微分析中心测定硒旺胶囊所含硒纳米粒子颗粒直径在20-60纳米之间,平均粒径36纳米。
纳米技术魔术般改变了硒形态,使红色单质硒(纳米硒)具有高生物活性,机体可迅速地吸收,同时避免了硒带来的副作用。
对比试验1、红色单质硒(纳米硒)的生物活性比有机硒和无机硒高【清除自由基方面】电子自旋共振试验证实:红色单质硒(纳米硒)清除羟自由基效率是亚硒酸钠的5倍。
【抑制肿瘤方面】对比试验证实:在较低硒剂量补充条件下,亚硒酸钠不显示抑制肿瘤作用,但是,红色单质硒(纳米硒)能有效抑制肿瘤。
【免疫调节方面】对比试验证实,在较低硒剂量补充条件下,亚硒酸钠不显示免疫调节作用,但是,红色单质硒(纳米硒)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2、红色单质硒(纳米硒)是已知硒制品中安全性最高的【急性毒性】红色单质硒(纳米硒)安全性高,亚硒酸钠急性毒性约是纳米硒的7-22倍,硒酵母急性毒性约是纳米硒的4-22倍。
【慢性毒性】红色单质硒(纳米硒)与无机硒化合物(亚硒酸钠)、有机硒产品(硒蛋白)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动物体重、血液学、生化指标、脏器、病理组织学等,结果:所有实验观察指标空前一致的表明,红色单质硒(纳米硒)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注:安全性检测单位为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
注:红色单质硒称为Nano-Se(纳米硒)陈君石院士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对比试验2003年,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亲自设置方案和直接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进行了亚慢毒性研究实验,硒旺(红色单质硒,Nano-Se)同无机硒(亚硒酸钠)和有机硒(硒蛋白)一起比较,实验结果证实,纳米硒是最安全的硒制品,证实长期服用纳米硒的安全性。
2023年纳米硒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纳米硒行业市场前景分析纳米硒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材料。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纳米硒市场的前景也日益广阔。
下面从产业链、应用领域和市场趋势等方面分析纳米硒行业市场前景。
一、产业链分析纳米硒产业链包括硒矿开采加工、硒化物制备、纳米硒制备、纳米硒加工、纳米硒制品及应用等环节。
目前,硒矿开采和加工主要集中在国内,硒化物制备和纳米硒制备技术相对成熟,但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制品加工和应用成熟度较低,市场规模有待扩大。
二、应用领域分析1.保健品领域硒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纳米硒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和渗透力,能有效改善人体免疫力,并具有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纳米硒保健品的市场逐渐扩大。
2.多肽类化妆品领域纳米硒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功效,并对皮肤有一定的渗透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尤其是在护肤品的固色化妆品中,纳米硒的应用更是深入人心。
3.养殖业领域纳米硒可有效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
在动物营养方面,纳米硒能促进动物生长、增加繁殖性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饲料添加方面,纳米硒也更容易被动物吸收利用。
4.医药领域纳米硒对于减少辐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伤有很好的作用,并在抗肿瘤、预防癌症、抗肝病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因此,纳米硒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三、市场趋势分析1.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服务的提升,纳米硒在保健品、化妆品、养殖业、医药等行业的应用需求将不断增长。
2.技术创新纳米硒制备和应用技术将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创新,同时逐渐朝着多功能、多领域、高效性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3.产品质量随着纳米硒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优质、高效、环保的产品将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4.行业整合随着市场的发展,行业内将出现整合和并购的趋势,较小规模的企业将不断退出市场,整合后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纳米硒质量标准

纳米硒是一种具有很高生物活性的新型硒源,其尺寸小于100纳米,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纳米硒的质量标准是确保其安全、有效和可控使用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纳米硒的一些主要质量标准:
1.外观和形态:纳米硒应为黑色或深棕色粉末,无异味,无杂质。
纳
米硒的形态应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应在10-100纳米之间。
2.纯度:纳米硒的纯度应达到99.9%以上,其中硒的含量应在98.0%以
上。
高纯度的纳米硒有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3.溶解性:纳米硒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达到10毫
克/升以上。
良好的溶解性有助于纳米硒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4.稳定性:纳米硒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不同pH值、温度和光照条
件下,其化学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应保持稳定。
稳定性是纳米硒长期
储存和使用的关键因素。
5.生物学活性:纳米硒应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能够有效地发挥抗
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效应。
生物学活性是衡量纳米硒质量和
效果的重要指标。
6.安全性:纳米硒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安全性是纳米硒推广应用的前提和保障。
7.检测方法:纳米硒的质量标准应采用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如
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是确保纳米硒质量标准实施的基础。
总之,纳米硒的质量标准涉及其外观、形态、纯度、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学活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质量标准,才能确保纳米硒的安全、有效和可控使用,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纳米硒——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区别

纳米硒——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区别纳米硒——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区别纳米硒----国际的首创传统硒的特点,即其营养剂量和毒性之间范围比较窄,而硒的抗癌等有益生理作用往往依赖于较高的摄入量,因此探索高效低毒的硒成为研究的焦点,仅美国的Schwarz研究组就研究了八百多种硒形式。
但是都没有找到具有应用价值的高效低毒的硒制品,而纳米硒的诞生解决了硒应用这一世界级难题。
1997年,经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成果在硒的研究和应用上均有所创新,并有巨大的、潜在的市场和经济价值。
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9年,经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评审,"该成果属于国内外首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水平检索报告《以纳米硒为原料制备硒旺胶囊》的检索结论"经文献分析对比,该成果在红色纳米硒粒子制备方面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纳米硒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硒制品。
1997年,该成果即申请了发明专利。
1998年,该专利产业化的产品"硒旺胶囊"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一九九八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2002年,"硒旺胶囊"被上海市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03年,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研究所进行了慢性毒性的实验,证明了纳米硒比有机硒、无机硒安全性更高。
经国家微分析中心测定,硒旺胶囊所含硒纳米粒子直径在20-60纳米之间,平均粒径36纳米。
纳米硒具有生物活性和高安全性的特殊功效,机体可迅速地的吸收,同时避免了硒带来的副作用。
对比试验高生物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自由基。
抑制肿瘤、免疫调节:在较低硒剂量补充条件下,亚硒酸钠不显示抑制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纳米硒能有效抑制肿瘤、有效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高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急性病毒方面,纳米硒比无机硒下降了7倍,比有机硒下降了3倍。
纳米硒用途

纳米硒用途
纳米硒是一种将硒粉末制备成的超细颗粒,其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纳米硒的使用范围较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补充:人体对硒的需求量较小,但缺乏硒会影响人体免疫力和生殖能力。
纳米硒能被更快更全面地吸收,可用于口服补充剂或添加到食品中。
2. 医学应用:纳米硒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
例如,可作为癌症治疗药物的辅助剂或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3. 食品保鲜:纳米硒可应用于肉类、海产品、果蔬等食品的保鲜处理,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4. 化妆品:纳米硒可以改善皮肤状态,具有抗氧化、保湿、抗皱等功效。
因此,可应用于化妆品中。
5. 环境治理:纳米硒可用于水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纳米硒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仍在研究中,需要尽可能降低使用量和避免大规模使用。
红 色 纳 米 硒 简 介

红色纳米硒简介纳米硒是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硒的自然物理尺寸变成纳米尺寸。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当硒的物理尺寸变成纳米尺寸时,其硒的原有物理、生化及生物学特性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与其它形式硒相比,红色纳米硒显示出低毒、高效特征。
与无机硒和有机硒相比,红色纳米硒有更高安全优势、更高的吸收率,多项生理生化指标优于无机硒和有机硒:1、以往硒的存在形式是无机硒、有机硒,这种物质既有利又有害,且吸收率低,有毒性。
采用纳米技术,使硒的物质结构由原来分子态的化合物变成了纳米态的零价物质。
在急性毒性(LD50)方面,无机硒为15mg/kg,有机硒为30—40mg/kg,纳米硒则113mg/kg,安全界限大幅提高。
纳米硒不仅低毒,还具备较好的生物活性,使人体能充分吸收硒。
2、在亚慢毒性方面,饲料中无机硒或有机硒的含量在4—5ppm时,即可导致大鼠体重下降和肝硬化;纳米硒含量在6ppm时,也不发生上述现象。
3、在生物功效方面,纳米硒有一个新的特点,它能直接清除自由基,也就是说纳米硒碰到自由基能把它还原。
红色纳米硒体外清除羟自由基效率为无机硒的5倍,为有机硒的2.5倍。
红色纳米硒在很低剂量下即显示出抑制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4、用红色纳米硒在防肺癌实验和免疫实验中,发现与其它硒相比更具活性,红色纳米硒的功效得到营养和医学研究专家肯定。
由营养、药理、毒理、化学及硒研究等方面的顶级专家对纳米硒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抑制肿瘤、保护肝脏等多方面生物学作用。
中国工程院士、卫生部首席预防专家陈君石教授称:“纳米硒是跨时代的创新”。
本品使用的纳米硒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研发的专利产品,纳米尺寸:28 —— 60nm。
主要成分为:单质纳米硒、维生素C、氨基酸、单糖,具有生物活性,纯度高、品质稳定。
纳米硒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第1期(总第373期)2021年1月No.1 JAN文章编号:1673-887X(2021)01-0066-03纳米硒复合物的研究进展王超,王威威,张文夷,昝丽霞,李新生,付静,曲东(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硒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然而,硒的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范围极窄,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纳米硒是一种新型硒制剂,具有低毒性和较高生物活性,但纳米硒不稳定。
近年来,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硒的稳定和功能改善。
文章对纳米硒复合物的稳定体系及活性进行介绍,对纳米硒复合物的发展与前景提出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纳米硒;稳定体系;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Q946.9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1.01.027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selenium ComplexWang Chao,Wang Weiwei,Zhang Wenyi,Zan Lixia,Li Xinsheng,Fu Jing,Qu Dong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Selenium i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in the organism,and has antioxidant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However,the range of effective dose and toxic dose of selenium is extremely narrow,which limit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Nano-selenium is a new type of selenium preparation with low toxicity and high biological activity,but nano-selenium is unstable.In recent years,natural bioac‐tive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ability and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nano-selenium.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ble system and activity of nano-selenium composites,and puts forward prospec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 nano-selenium composites.Key words:nano-selenium,stable system,biological activity1957年科研工作者第一次证明了[1]元素硒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其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是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纳米硒,从化学上来讲,就是元素硒或零价硒。
一般来讲,零价的元素进入人体后是不会被吸收和利用的。
但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硒,尽管还是零价硒,不仅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还能发挥硒的生物学和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毒性低于其他硒化合物。
安全、高效
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硒和钙、钾、维生素C不一样,它的毒性比较大,它的有效量和毒性量之间,即安全范围比较窄,容易造成过量。
而纳米硒与其他硒化合物比较,最大优点是毒性低,即安全性比较高。
最近的科学进展表明不少微量营养素在较高的摄入量时具有预防营养缺乏以外的功能;如,大剂量维生素C有利于控制感冒,较大量(400微克)叶酸可以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大剂量维生素E有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等。
同样,硒的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特别是对抗肿瘤病人放化疗的副作用,需要比预防硒缺乏(50微克)更高的剂量。
而且,这些功能都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出来。
因此,毒性较低的硒就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医学实验的依据
我的同事们做过两次3个月的大鼠毒性实验。
他们把纳米硒同无机硒(亚硒酸钠)、有机硒(硒蛋白)加入饲料中进行比较。
两次实验的结果都证实,纳米硒的毒性要比亚硒酸钠的硒和硒蛋白的硒,在同样水平下,对身体(主要是肝脏)的损伤程度显著的低。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的硒化合物不安全,而是说纳米硒是比较安全的。
纳米硒得到政府部门批准作为保健品的主要依据也是其安全性。
硒让您的呼吸更顺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教授陈小东
硒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密切,能够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肺病、肺癌等。
哮喘
硒具有较强的分解过氧化物和免疫调节能力。
研究发现,人群中硒的摄入量越少,哮喘发病率越高。
合理摄入微量元素硒能够有效地缓解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
通过补硒,哮喘患者血硒水平升至正常值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均有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肺内哮鸣音减少或消失,肺功能改善,且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也明显降低。
呼吸道感染
研究证实,给100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补硒,补硒后其呼吸道感染率降低,健康水平
提高。
而且,每日适量补硒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较未补硒者,肺功能也有所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此外,专家用硒联合抗痨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结果疗效优于单纯抗痨药治疗,且硒有保肝作用。
肺癌
肿瘤的发生与“硒”具有高度相关性,缺“硒”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是高硒人群的2—6倍。
研究发现,每日补充200微克硒,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其中,肺癌发病率降低可达50%以上。
另外,放化疗的肺癌者服硒可减少放化疗所致的副作用。
硒心脏的“守护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教授罗心平(博士)
硒与冠心病的关系有三方面:硒的摄入量越少,冠心病的死亡率越高。
美国学者指出:老年人心脏病发病率,缺硒的地区比富硒地区升高67%。
其次,冠心病患者血硒及头发内硒含量较正常人群降低,而且硒还能稳定细胞膜结构,推迟不可逆损伤的发生并具有减轻心肌梗死时心肌损伤的程度、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肌修复等作用。
缺硒对心血管的危害
缺硒对心血管危害主要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
在人体血硒水平正常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清除体内的过氧化物和环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如缺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久之造成人体内过氧化物和环氧化物堆积,对细胞产生毒性损伤,引发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补硒的诸多益处
硒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减少脂质在动脉管壁的沉积、保护血管壁上内皮细胞膜的完整性、减轻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
总之,定量补硒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性能,保护心脏的缺血、缺氧性损伤。
硒还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补硒筑起防治糖尿病的坚固“防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
缺硒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诱因之一,会导致一系列糖尿病症状及并发症出现。
补硒:控制糖尿病病情
给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病情本身的控制,可防止病情加深、加重。
硒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胰岛,起到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维持正常分泌功能的作用。
硒还能增强脂肪、肌肉等周围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抑制肝糖原异生和分解,增加肝糖原的合成,
既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同时又保证细胞的能量代谢。
补硒: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给糖尿病患者补硒,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1.清除自由基。
硒可以激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2.增强患者自身抗病能力。
补硒可增强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整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患者在补硒过程中,要注意用量的把握,才能真正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良好效果。
硒肝病的天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教授周小寒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令人生畏的肝病发展三部曲。
微量元素硒是肝病的天敌,对三部曲有良好阻断效果。
补硒:减轻肝炎症状病毒(包括肝炎病毒)对人类产生危害,有三个基本过程。
第一要逃过人体免疫防御进行入侵。
第二是摧毁人体抗氧化防御造成损伤。
第三在人体内繁殖时产生变异,有些变异形成了攻击性更强的新病毒。
补硒可减轻肝炎症状,并能够阻断肝炎向肝癌发展。
补硒:阻断肝纤维化肝坏死和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基础。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营养学家施瓦茨在研究肝坏死过程中发现,含硫氨基酸(因素1)和维生素E(因素2)可保护肝脏,还有一种效果更好的因素3。
一位同事提醒因素3的气味很像吃了高硒饲料牛呼出的气味,建议测定因素3中有否硒。
果然,因素3为含硒物,从而建立了缺硒可导致肝坏死的概念。
补硒:预防肝癌经过中国医学科学院的8年补硒实验,服硒组肝癌发生率较对照组平均降低49%。
美国Roswell park癌症研究中心用超大剂量硒(2000微克/天)与抗癌药依力替康联用,大大提高了后者的疗效。
大剂量补硒对减少因化疗而引起的毒副反应有重要帮助。
经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检测发现,与亚硒酸钠及硒蛋白相比,纳米硒具有更好的安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