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罐基础拟计算

水泥罐基础拟计算
水泥罐基础拟计算

水泥罐基础拟采用独立基础或者桩基础。

(1)桩基础拟采用直径为0.8m的4根C25混凝土摩檫桩。

桩径根据罐脚下预埋的600×600mm的钢板取值,直径为0.8米;摩檫桩的桩长未定。

(2)独立基础拟采用4m×4m×0.8m的C30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的长和宽根据水泥罐的直径为 2.8米,同时需在罐脚下预埋的600×600mm的钢板,故拟定为4m×4m;

深度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第9.1.2条

H0≥(b-b0)/2tgα

H0≥(4-2.85)/2=0.575 所以深度拟取值为0.8米。

四、独立基础验算

1、荷载计算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4.3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1.43Mpa。

(1)恒荷载

基础自重:F1=4.0×4.0×0.8×25=320kN,水泥罐空载时自重F2=86KN,水泥罐满载时自重F3=1000KN。

(2)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 k=βz·μz·μs·ω0

其中βz--风振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采用:βz=1.60;

ω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采用:ω0 = 0.5 kN/m2;

μ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采用:μz= 1.28;

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取值为0.5;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

W k = 1.60 ×0.5×1.28×0.5 = 0.512 kN/m2;

受风面积S=0.5×π×d×H=0.5×3.14×2.8×15=65.94m2(d为罐身直径,H为罐身高度),则风荷载F

=S× W k=1.4×65.94×0.512=47.3KN,风荷载产生弯距M=F风×h=47.3×(15/2+3)=496.65KN.m(h为风荷载作用点离基础底面的距离)。

2、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位置地基土为夯实的杂填土,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下面的验算要求。

受偏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的压力应满足(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第6.2.1和6.2.2条):

P k≤f a

P kmax≤1.2fa

式中:P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f 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P k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P k=(F+G)/A=(320+86+1000)/(4.0×4.0)=87.9KN/m2。

P kmax=(F+G)/A+M/W=87.9+496.65/(4.0×4.0×4.0/6)=134.5KN/m2

f a=P kmax/1.2=112.1KN/m2;

所以要求夯实后的杂填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2.1KN/m2。

3、抗冲切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第9.2.7条。

验算公式如下:

F

l ≤0.7β

hp

f

t

a

m

h

式中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 取1.0,当h大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故βhp=1.0。

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f

t

=1.43N/mm2;

h

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为h

=(800-25)=775mm;

a

m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

m =(a

t

+a

b

)/2

a

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

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故a

t

=800mm。

a 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计算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

a b =0.8+2×0.775=2.35。

故 a m =(0.8+2.35)/2=1.575m 。

P j ──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

位面积净反力: 基础受偏心作用,P j = P kmax =134.5KN/m2

A 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A l =(0.5+0.8+0.5)×(0.5+0.8+0.5)=3.24;

则实际冲切力为F l =P j × A l =134.5×3.24=435.78KN

允许冲切力:0.7βhp f t a m h 0=0.7×1×1.43×1575×775=1221.8KN >411.48KN 实际冲切力小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所以抗冲切能满足要求。

4、基础抗弯验算

基础面最大弯距按下式计算:M 1=ql 2/8-qa 2/2

基础底最大弯距按下式计算:M 2=qa 2/2 式中:l —水泥罐脚间距;取l=2850 mm; a —钢混凝土基础底板边缘至水泥罐脚边缘长度;取a=(4000-2850)/2=575mm; q —相对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地基单面积净反力,取去q= P kmax =134.5KN/m 2;

M 1=134.5×2.852/8-0.5×134.5×0.5752=114.3kN ·m

M 2=0.5×134.5×0.5752=22.2kN ·m

由M 1>M 2, 取M=M 1=114.3kN ·m ;

配筋面积计算:201bh f M c s αα=

s αξ211--=

2/1ξγ-=s

y

S s f h M A 0γ= 式中α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 c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

──基础的计算高度。

经过计算得α

s

=114.3×106/(1.00×14.3×4.0×103×7752)=0.0033

ξ=1-(1-2×0.0033)0.5=0.0033

γ

s

=1-0.0033/2=0.9984

A

s

=114.3×106/(0.9984×775×300.00)=492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ρ

m i n

=0.15%,最小配筋面积为

A

s

=0.15%×800×4000=4800mm2

故上下对称配筋16Φ20@250,A

s

=5026mm2,满足要求。

5、抗倾覆验算

把水泥罐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为了保持基础的稳定状态,基础上的稳定力矩与倾覆力矩之比应大于1.5,即:

K=M

k /M

p

>1.5

式中K――基础抗倾覆安全系数;

M

k

――基础的稳定力矩;

M

p

――作用于基础上的倾覆力矩;

水泥罐空载时为倾覆最不利状况:

稳定力矩是罐身自重和基础自重对基础底板边缘的力矩,而倾覆力矩则为风力对基础底板边缘产生的力矩,即:

M

k =(F

1

+F

2

)×L=(320+86)×2.0=812 KN.m

M

p =M

=496.65KN.m

M

k =812KN.m >1.5M

p

=744.975KN.m,满足要求。

五、桩基础验算

桩基所处的地质情况:主要为基坑中<5N-2>和<6>两种地层的回填土,为粉质粘土或泥质粉砂。

1、荷载情况

(1)恒荷载

桩基础自重未知(桩长未定),水泥罐空载时自重F2=86KN,水泥罐满载时自重F3=1000KN。

(2)风荷载情况见独立基础风荷载计算。

2、桩身计算宽度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表10.2.19-3可得 b 0=0.9(1.5d+0.5)=0.9×(1.5×0.8+0.5)=1.53m

3、单桩桩顶截面所受外力

竖向力:N 0=(F 2+F 3)/n=(86+1000)/4=271.5KN

水平力:Q 0=F 风/n=47.3/4=11.825KN

弯矩:M 0=M/n=496.65/4=124.16KN.m

4、桩基承载力计算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第10.2.3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

p pa i sia a A q l q u R +=∑

式中q sia ——第i 土层桩侧摩阻力特征值,无试验参数时可按规范中表10.2.3-1取值;

q pa ——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无试验参数时可按规范中表10.2.3-3至表10.2.3-6取值;

u ——桩身截面周长;

l i ——第i 层土层厚度;

A p ——桩身截面面积。

4/8.014.3350814.32??+??=+=∑l A q l q u R p pa i sia a

若桩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则N 0<R a ,则

L >(271.5-350×3.14×0.82/4)/(3.14×8)=3.81m

所以桩长取为4米。

(2)按桩身材料的强度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轴向受压时的截面强度验算公式:

)//(''s g g c a b j A R AR N γγ?γ+≤

先不考虑钢筋的作用进行验算,

桩的纵向弯曲系数=0.97 桩的工作条件系数=0.95

混凝土抗压设计强度为R a =25000kpa 混凝土安全系数

=1.25 桩身截面面积A=0.503m 2 ?b γc γ

水泥罐基础计算书

水泥罐及粉煤灰罐基础计算书 1、千灯湖站地层情况 自上而下分布如下:杂填土:0~;粉细砂层:0~;粉砂岩:0~。 该地层经过了φ550@400 深约14m的深层搅拌桩加固。 2、荷载分析 静荷载:支架;水泥罐装水泥60t; 粉煤灰可装40T。 动荷载:施工不考虑; 风荷载:根据气象资料,按10级台风计算。 3、水泥罐及粉煤灰罐基础设计 承台砼为C30,承台尺寸为:8900mm×4400mm×600mm。 4、受力及变形验算 (1)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 静荷载: V=405+1000=1405kN G =×××25= 式中 V—为水泥罐自重 水泥罐空壳及支架自重,水泥罐可装60T水泥,粉煤灰可装40T; G—为基础重量;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f——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spk m——面积置换率,桩的截面积除以设计要求每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p A ——桩的截面积(2m )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差值大时取低值;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差值大时或设置褥垫层时均取高值; 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a R 可按下列二式进行估算,由水泥强度确定的a R 宜大于地基抗力所提供的a R 。 1P n a p si i p i R u q l q A α==+∑ ① a cu P R f A η= ② 式中: p u ——桩的周长(m ); n ——桩长范围内的土层数; si q ——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淤泥可取4~7kpa ;淤泥质土可取6~ 12kpa ;软塑状的黏性土可取10~15kpa ;对可塑状的黏性土、稍密 中粗砂可取12~18kpa ;对稍密粉土和稍密的粉细砂可取8~15kpa ; p q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可按现行广东省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有关规定取值; i l ——第i 层土层的厚度(m ); 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承载力高时取低值; η——桩身水泥土强度折减系数; cu f ——桩身水泥标准抗压强度;

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罐基础设计

100t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 某大型工程混凝土搅拌站采用100t水泥罐,水泥罐直径,顶面高度20m。水泥罐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扩大基础,基础断面尺寸为×+×。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三、荷载计算 1、水泥罐自重:8t;满仓时水泥重量为100t。 2、风荷载计算: 宜昌市50年一遇基本风压:ω0=㎡, 风荷载标准值: ωk=βzμsμz ω0 其中:βz=,μz=,μs=,则: ωk=βzμsμz ω0=×××= kN/㎡ 四、水泥罐基础计算 1、地基承载力验算 考虑水泥罐满仓时自重荷载和风荷载作用。 水泥罐满仓时自重荷载:G k =1000+80=1080kN

混凝土基础自重荷载:G ck=(××+××)×24=407kN 风荷载:风荷载作用点高度离地面,罐身高度15m,直径。 F wk=×15×= 风荷载对基底产生弯矩:M wk=×(+2)=·m 基础底面最大应力: p k,max= G ck+G k bh+ M wk W= 错误!+ 错误!=。 2、基础配筋验算 (1) 基础配筋验算 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Φ16钢筋网片,钢筋间距250mm,按照简支梁验算。 混凝土基础承受弯矩:M max=×(1 8×207××=362kN 按照单筋梁验算: αs= M max f c bh02= 362×106 ×3200×8502= ξ=1-1-2αs=1-错误!=<ξb= A s=f c bξh0 f y= 错误!=1403mm 2 在基础顶部及底部均配筋13Φ16,A s 实=13×201=2613mm 2 > A s=1403mm2,基础配筋满足要求。 (2) 基础顶部承压验算 考虑水泥罐满仓时自重荷载和风荷载作用。 迎风面立柱柱脚受力:

111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吉林化工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处理量为31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12 月 5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550~32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0℃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洗涤除去其中的SO 2入塔的炉气流量为310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率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5%。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2、工艺操作条件: (1)操作平均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t=20℃ (3)选用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 3、设计任务: 完成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处理量为31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2011年11月

目录 摘要.................................................................................................................................IV 第一章绪论. (1) 1.1 吸收技术概况 (1) 1.2 吸收设备发展 (1) 1.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第二章吸收塔的设计方案 (4) 2.1 吸收剂的选择 (4) 2.2 吸收流程选择 (5) 2.2.1 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2.2 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 2.3 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7) 2.3.1 吸收塔设备的选择 (7) 2.3.2 填料的选择 (8) 2.4 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10) 2.5 操作参数的选择 (11) 2.5.1 操作温度的确定 (11) 2.5.2 操作压强的确定 (11) 第三章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2) 3.1 基础物性数据 (12) 3.1.1 液相物性数据 (12) 3.1.2 气相物性数据 (12) 3.1.3 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12) 3.2 物料衡算 (12)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3)

水泥罐基础验算

水泥罐基础验算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集料拌和站基础及立柱设计计算书 汉十铁路客运专线HSSG-6标段一工区砼拌和站设置两台HZS-180型拌合机,每台拌合机配备6个罐,共4个水泥罐,每个拌和站的两个水泥罐基础联体设置。 一、设计资料 (1)每个水泥罐自重8t,装满水泥重100t,合计108t;水泥罐直径。水泥罐基础采用C25钢筋砼条形承台基础满足两个水泥罐同时安装。6个罐放置在圆环形基础上,圆环内径7米,外径米,基础高,外露。基础采用φ18@300mm×300mm上下两层钢筋网片,架立筋采用φ18@450mm×450mm钢筋双排双向布置,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 (2)水泥罐总高米,罐高米,罐径米,柱高5m,柱子为4根正方形布置,柱子间距为米,柱子材料为厚度8mm的钢管柱。 施工前先对地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现场检测,测得地基承载力超过350kpa。 二、水泥罐基础计算书 1、计算基本参数 水泥罐自重8t,装满水泥共重108t。 水泥罐总高米,罐高米,柱高5m。 2、地基承载力计算 水泥罐基础要求的承载力

1)砼基础面积:S=; 砼体积:V=×=; 底座自重:Gd=×2500×=(砼自重按2500kg/m3); 2)装满水泥的水泥罐自重:Gsz=6×108×=; 3)总自重为:Gz=Gd+Gsz=+=; 4)基底承载力:P=Gz/S==102kpa; 5) 基底经处理后检测的承载力P’≥140kpa; 6) P≤P’ 经验算,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水泥罐基础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则主机也同时满足承载力要求。 3、抗倾覆计算 抗倾覆计算以空罐计算,空罐计算满足则抗倾覆满足。 由于水泥搅拌机属于受风敏感且筒体高度较大,为确保筒体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根据《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2006以下简称高规),应考虑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1)风荷载强度计算:跟全国风压表,枣阳地区最大风荷载取值为㎡。 2)风力计算: 平均作用高度为:H=2+5=; 单根水泥罐的风力大小为F=A×W=××=; 1个水泥罐的叠加倾覆力矩

100t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

3.8m*3.8m*120k n/m 2 =1732.8kn J01 地面标高3.5m ① 素填土 0.88m J02 地面标高3.5m ① 素填土 0.44m J03 地面标高3.5m ① 素填土 0.41m ③ 淤泥质粉质粘土 ③ 淤泥质粉质粘土 ③ 淤泥质粉质粘土 -5.79m 粉土 loot 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 1、 水泥罐自重 G1: 200kn (20t)估 2、 水泥自重 G2: 1000kn (100t) 3、 基础承台自重 G3: 3.8m*3.8m*1.2m*26=451kn 4、荷载组合:(G1+G2+G3)*1.2 (分项系数)=1981.2kn 、受力分析 1、承台地基承载力:按12t/m 2估算,承台地基承载力为 2、桩承载力需达到 1981.2k n-1732.8k n=248.4kn 三、单桩承载力计算 1、土层极限侧摩阻力系数 -1.72m -4.76m ④ 粉土 粉土 根据上述柱状图,打入桩范围内平均层厚:素填土 2.92m 、淤泥质粉质粘土 4.67m 、 荷载

粉土1.41m。打入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为:20Kpa、14Kpa、30Kpa,故打入桩桩身范围内(9m) 土层平均极限侧摩阻力为:(2.92m*20+4.67m*14+1.41m*30) /9m=18.45Kpa 2、单根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的容许承载力为:[P]=1/1.5*( U* a *H* T)(不计桩端承载力) 式中:[P]------沉桩容许承载力 U ----- 桩周长, a——震动沉桩影响系数,锤击沉桩取1.0 H——桩入土深度,9.0m T -----桩侧土的极限摩阻力,取18.45Kpa; ①如采用直径 273钢管桩,则单桩的 容许承载力为:[P]=1/1.5* ( U* a *H* T) =1/1.5*0.273*3.14*1.0*9*18.45=94.89kn,需打入的根数为248.4kn/94.89kn=2.61 根,取3 根, 布置如图: 3.8m ②如采用直径 630钢管桩,则单桩的 容许承载力为:[P]=1/1.5* ( U* a *H* T)

150吨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书教案资料

一、水泥罐基础设计 盾构区间砂浆拌合站投入一个100t 型和一个150t 型两个水泥罐,100t 型水泥罐直径3m ,支腿邻边间距2.05m ;150t 型水泥罐直径3.3m ,支腿邻边间距2.2m 。根据以往盾构区间砂浆拌合站施工经验、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承台基础满足两个水泥罐同时安装。基础尺寸8m (长)×4m (宽)×0.8m (高),基础埋深0.6m ,外漏0.2m ,承台基础采用Φ16@150mm ×150mm 上下两层钢筋网片,架立筋采用450mm ×450mm φ12钢筋双排双向布置,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具体布置见下图: . 水泥罐平面位置示意图

二、水泥罐基础计算书 1、计算基本参数 水泥罐自重约20t ,水泥满装150t ,共重170t 。 水泥罐支腿高3m ,罐身高18m ,共高21m 。 单支基础4m ×4m ×0.8m 钢筋砼。 2、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时按单个水泥罐计算 单个水泥罐基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为: δ1= 21700 +0.825106.3+20126.3k /m 0.1344 N MPa ?===? 根据资料可知:原设计路面按汽一超20级设计,汽一超20级后轴标准荷载为130KN,单轴轮胎和路面接触面积为:460mm ×200mm ,通过受力计算,其地基承载力为: δ2= ()1301000 1.413460200MPa ???=????? 因δ1≤δ2,即地基承载力复核要求。 3、抗倾覆计算 武汉地区按特大级风荷载考虑,风力水平 荷载为500N/m 2, 抗倾覆计算以空罐计算,空罐计算满足则抗倾覆满足。 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0.5 3.3182+3=356.4KN M =???÷(18)?M 水泥罐空罐自重20t ,则基础及水泥罐总重为:

吸收塔基础设计计算书.

吸收塔基础设计计算书 1.设计基本参数:1吸收塔高度H=34.852吸收塔直径D=163基本风压:Wo=0.54恒总重量 4.1石灰石浆液重量mL26000004.2吸收塔壳体重量3730004.3内部件重量 4.3.1除雾器(包含在塔体内) 重量 4.3.2喷淋层(包含在塔体内) 重量 mmkn/㎡KGKG(提资)(提资) 风速2/1600(地勘资料)(提资)(提资) 恒总重量=3184008Kg5吸收塔周圈活荷载 (容重)350kg/㎡16.000(长度) 5m(圈) 重量87920Kg6吸收塔顶雪荷载 (容重)65kg/㎡ 重量13062.4Kg2.荷载力计算2.1风荷载计算 计算公式:Wk=βzμsμz Wo(考虑B类场地) Wo=0.5kn/㎡基本风压: 将吸收塔沿高度方向分成6份,各段高度分别为(m): 5.811.617.423.22934.85 由壳体每段高度查表(荷载规范7.2.1)得风荷载高度系数Uz分别为:(内插法) 11.041.191.31.41.4920.718由UzWod=115.2和H/d=2.1,查规范7.3.1得风荷载体型系数Us= βz计算:计算公式:βz= ξν? 1+ μz z

荷载规范7.4.2 取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根据荷载规范附录:E 1.2.1 75.91≤700H2/D0= T1=0.410.35+0.85x10-3*H2/D0= 1.83(荷载规范表7.4.3) 脉动影响系数V=0.5(荷载规范表7.4.4-3) ?z查表F1.3振形系数分别为: 0.0460.170.3380.5460.8131βz分别为: 1.041.151.261.381.531.61 Fi=D*5.8*βz*μs*μz *Wo各段作用于壳顶各段的风荷载P分别为(KN): 34.7239.8349.9559.9571.4280.12∑=336.00 注:基础高度1.8(基础高1.5+0.3)] [h=19.23 6459.54M=kN.m 2.2地震荷载计算 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2.2.1 由地质资料,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82g,设计地震第一组特征周期Tg(s)=0.45查表得αmax=0.082(地勘资料)取α1=αmax=0.082 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力和罐底弯矩2.2.2 (抗规5.2.1-1)计算公式FEK=α1Geq 计算公式M=FEKhw 故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2682.98kN 注:基础高度1.8(基础高1.5+0.3)][h=11.00 29512.79056M=kN.m 2.3烟气产生内压推力 (提资)进烟道F=279kN 基础高度1.8(基础高1.h=16.05m M=4478.0kN.m (提资)出烟道F=110kN 基础高度1.8(基础高1.h=33.05m M=3635.5kN.m 2.4浆液管产生内力 C1(循环泵入口)F=540kN

吨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水泥罐基础设计 盾构区间砂浆拌合站投入一个100t 型和一个150t 型两个水泥罐,100t 型水泥罐直径3m ,支腿邻边间距2.05m ;150t 型水泥罐直径3.3m ,支腿邻边间距2.2m 。根据以往盾构区间砂浆拌合站施工经验、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承台基础满足两个水泥罐同时安装。基础尺寸8m (长)×4m (宽)×0.8m (高),基础埋深0.6m ,外漏0.2m ,承台基础采用Φ16@150mm ×150mm 上下两层钢筋网片,架立筋采用450mm ×450mm φ12钢筋双排双向布置,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具体布置见下图: . 1 单支基础4m ×4m ×0.8m 钢筋砼。 2、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时按单个水泥罐计算 单个水泥罐基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为: δ1=21700+0.825106.3+20126.3k /m 0.1344 N MPa ?===? 根据资料可知:原设计路面按汽一超20级设计,汽一超 20级后轴标准荷载为130KN,单轴轮胎和路面接触面积为:460mm ×200mm ,通过受力计算,其地基承载力为: 水泥罐平面位置示意图

δ2= ()1301000 1.413460200MPa ???=????? 因δ1≤δ2,即地基承载力复核要求。 3、抗倾覆计算 武汉地区按特大级风荷载考虑,风力水平 荷载为500N/m 2, 抗倾覆计算以空罐计算,空罐计算满足则 抗倾覆满足。 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0.5 3.3182+3=356.4KN M =???÷(18)?M 水泥罐空罐自重20t ,则基础及水泥罐总重为: 抗倾覆极限比较: 即水泥罐的抗倾覆满足要求,水泥罐是安全的。 4、基础配筋 基础配筋属于构造配筋,配筋率必须满足§≥ 0.15%,经计算断面配筋, @150Φ16钢筋满足要求。

水泥罐基础方案

.. . .. . .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基础设计 (3) 一)、基础 (3) 二)、防雷接地 (4) 四、土方开挖、基础施工 (5) 五、基础计算书 (6) 一)、荷载计算 (6) 二)、基础验算 (7) 三)、基础配筋验算 (11) S. . . . . ..

水泥罐基础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 15-31-2003); XXXXXXX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参《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水泥罐厂家提供资料 二、工程概况 拟建XXXXXXX工程场地位于市金湾区红旗镇红旗中学北面,场地南侧为白藤二路,西侧为“美景新村”住宅小区。三期工程场地围共布置建筑物14栋,分为A、B区。A区拟建6栋7F建筑(22-27栋)和4栋17F建筑(36-39栋),B区拟建4栋33F建筑(50-53栋)。 其中基坑支护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桩)、双管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冠梁及支撑、喷砼护面等支护方式。双管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材料为pc32.5、pc42.5硅酸盐水泥,拟在现场设5-6个水泥灰罐安放场地,确保覆盖全场周围,具体位置见详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每个安放场地设1个50-60T的散装水泥罐,水泥罐四角部位长宽为 2.7M*2.7M,高约8.2m,按厂家提供的尺寸定位图设计基础图。

三、基础设计 查阅地质勘察报告,水泥灰罐选址所参考的勘探孔为ZK2、ZK19、ZK38、ZK67、ZK89,地表以下有层厚5.8~7.9m的人工填土,因场地开挖平整,后测取填土平均值为4.8m。 地质勘察资料中各土层特性指标建议值如下表 根据详勘报告柱状表中显示,填土下为淤泥,但结合整个场地地质特点,验算时需按有软弱下卧层考虑。 注 的影响。 2)抗剪强度为直接快剪指标 水泥罐定位时,已现场查看,尽量避开回填区。在开挖基础时,若发现地质松软或有垃圾等杂物时要求换填石粉,并用机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400㎜。 一)、基础 结合本公司以往项目的成功经验,及厂家提供的相关数据,水泥罐顶离地面高度为8.2米,拟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为4米x 4米,基础布置拟采用2排

100t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

100t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 一、荷载 1、水泥罐自重G1:200kn(20t)估 2、水泥自重G2:1000kn(100t) 3、基础承台自重G3:3.8m*3.8m*1.2m*26=451kn 4、荷载组合:(G1+G2+G3)*1.2(分项系数)=1981.2kn 二、受力分析 1、承台地基承载力:按12t/m2估算,承台地基承载力为3.8m*3.8m*120kn/m2=1732.8kn 2、桩承载力需达到1981.2kn-1732.8kn=248.4kn 三、单桩承载力计算 1、土层极限侧摩阻力系数 J01 J02 J03地面标高3.5m 地面标高3.5m 地面标高3.5m ①素填土①素填土①素填土 0.44m 0.41m 0.88m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③淤泥质粉质粘土③淤泥质粉质粘土 -1.72m -4.76m ④粉土-5.79m ④粉土④粉土 根据上述柱状图,打入桩范围内平均层厚:素填土2.92m、淤泥质粉质粘土4.67m、粉土1.41m。打入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为:20Kpa、14Kpa、30Kpa,故打入桩桩身范

围内(9m)土层平均极限侧摩阻力为:(2.92m*20+4.67m*14+1.41m*30)/9m=18.45Kpa 2、单根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的容许承载力为:[P]=1/1.5*(U*а*H*τ)(不计桩端承载力) 式中:[P]------沉桩容许承载力 U--------桩周长, а-----震动沉桩影响系数,锤击沉桩取1.0 H------桩入土深度,9.0m τ-----桩侧土的极限摩阻力,取18.45Kpa; ①如采用直径273钢管桩,则单桩的容许承载力为:[P]=1/1.5*(U*а*H*τ)=1/1.5*0.273*3.14*1.0*9*18.45=94.89kn,需打入的根数为248.4kn/94.89kn=2.61根,取3根,布置如图: 3.8m 0.650m 2.5m 0.650m 3.8m ②如采用直径630钢管桩,则单桩的容许承载力为:[P]=1/1.5*(U*а*H*τ)=1/1.5*0.63*3.14*1.0*9*18.45=218.99kn,需打入的根数为248.4kn/218.99kn=1.1根,取2根。

水泥罐基础方案

水泥罐基础方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广州市东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广东省华南工程物探技术开发总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州市东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市菠萝山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施工总承包二标(即中区)属“广州市菠萝山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的一部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沐陂西路以北,科韵路以东,岑村龙船头菠萝山地段。 本工程由7栋公租房(G-1至G-7)、7栋廉租房(L-1a至L-7a),公租房(G-1至G-7)负一层地下室,C-8垃圾房及部分公建组成。总建筑面积175771.9平方米,其中地下:16509.5平方米,地上:159262.4平方米。 G1-G3栋现场需要安装两个水泥罐储备水泥。水泥罐安装位置如附图,水泥罐容量为50吨,空载时毛重2吨,满载时52吨。水泥罐全罐露出地面高9米,直径 2.5米,卸料口离地面0.8米。 二、水泥罐基础做法

水泥罐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平面尺寸为2.6m×2.6m,基础底板厚度300mm,配筋为双层双向φ12@200。水泥罐基础放在地下室顶板面上,对地下室顶板用方法进行回顶加固。 基础周边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积水。 水泥罐四个柱脚采用埋件预埋螺栓在基础内,水泥罐吊装定位后将螺栓收紧,每个柱脚螺栓采用4φ25,如附图。 螺栓安装前请与水泥罐提供厂家的图纸核对确认无误方可安装埋件。 砼强度达到75%方可安装水泥罐,并及时做好防雷接地(≤4欧)施工和验收。 三、基础计算书 水泥罐可满载50吨水泥,因水泥罐基础位置为地下室顶板面上,承载力较好,基础按水泥罐装载水泥50吨进行验算。 计算相关数据: 水泥罐空载时重量:2吨 水泥罐满载时重量:2+50=52吨 水泥罐高度:9米 水泥罐卸料口高度:0.8米

填料吸收塔设计

山东农业大学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清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09级 学生姓名XXXX 学生学号20095539 指导教师孙老师 2011年12月28 日

第一章前言............................................................................................................... - 1 - 第一节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 - 1 - 第二节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 - 1 - 第三节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 2 - 第二章吸收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 2 - 第一节吸收剂选择 ............................................................................................. - 2 - 第二节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 2 - 第三章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 3 -第一节基础物性数据.......................................................................................... - 3 - 一、液相物性数据.......................................................................................... - 3 - 二、气相物性数据.......................................................................................... - 3 - 三、气液相平衡数据 ...................................................................................... - 4 - 第二节物料衡算................................................................................................. - 4 - 第四章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 5 - 第一节填料塔直径的计算 ...............................................- 5 - 一、确定空塔气速........................................................................................ - 5 - 二、塔径计算: ............................................................................................. - 6 - 三、塔径校核................................................................................................. - 6 - 第二节传质单元的计算........................................................................................ - 8 - 一、传质单元数计算 ...................................................................................... - 8 - 二、传质单元高度计算................................................................................... - 8 - 第三节高度的计算..............................................................................................- 11 - 一、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1 - 二、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2 - 第四节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 12 - 第五章塔内件设计 ............................................................................................- 14 - 第一节液体分布器计算 .....................................................................................- 14 - 一、液体分布器 ............................................................................................- 14 - 二、布液孔数................................................................................................- 14 - 第二节填料塔内件的选择..................................................................................- 14 - 一、液体分布器 ............................................................................................- 14 - 二、液体再分布器.........................................................................................- 15 - 三、填料支撑板 ..........................................................................................- 15 - 四、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 16 - 五、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16 - 主要参考文献 ..............................................................- 16 -附录一: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 .............................................- 17 -附录二:主要符号说明................................................................................................- 18 - 附录三:二氧化硫填料塔设计图(单位:mm).............................................................- 20 -

水泥罐混凝土桩基础设计计算书-30m

水泥罐桩基础计算书 1.水泥罐基础设计 拌合站投入8个200t 型水泥罐,水泥罐直径4.8m ,支腿临边间距3.395m ,每4个为一组,见图附1。根据以往砂浆拌合站施工经验、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基础采用8根C30混凝土灌注桩桩基础,钢筋笼见附图4。桩直径1.2m ,桩长30m ,平面布置见附图1。基础承台厚0.8m ,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承台采用Φ14200mm ×200mm 上下两层钢筋网片。架立筋采用2000mm ×2000mm φ14钢筋双排双向布置,平面图见附图2,立面图见附图3。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 承台及单桩工程量见附图5。 2.计算基本参数 单个水泥罐自重约20t ,水泥满装200t ,共重220t 。 桩直径1.2m ,桩长30m 。 水泥罐罐身高18.6m ,总高21m 。 基础承台0.8m (高)。 3.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计算 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为: q A l q r p i n 1i ik μ21R + =∑=a 上式中q r 为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 []kPa 5.478)330(195.118072.07.0)(=-??+??=-+=3h λγK f m q 2 2a0 r u ---桩身周长(m ); A p ---桩端截面积(m 2); n ---土的层数 l i ---承台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m ); q ik ---与l i 层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侧摩阻力标准值(kPa ); q r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f a0]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 ); h ---桩端的埋置深度(m ),h>40时按40计算;

吸收塔设计实例

一、吸收的基本理论 (2) 1、吸收的定义 (2) 2、吸收过程对吸收剂的要求 (2) 3、影响吸收效果的主要因素 (3) 二、吸收设备 (4) 1、吸收过程对吸收设备的一般要求 (4) 2、填料塔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作用 (4) 3、吸收塔中填料的作用种类及选型 (4) 三、吸收过程中的气液流动方向 (5) 四、基础性数据的计算 (6) 1、液相物性数据 (6) 2﹑气相物性数据 (6) 3﹑气液相平衡数据 (6) 五、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7) 六、吸收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8) 1、塔径计算 (8) 2、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9) 七、填料层压降计算 (12) 八、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2) 2、分布点密度计算 (12) 3、布液计算 (14) 九、吸收剂输送泵的选型 (15) 1、填料塔高度的计算 (15) 2、泵的扬程计算 (15) 3、泵的选择 (15) 十、设计数据汇总 (16) 十一、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17)

我国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已达45000个品种。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加之采用高消耗低 效益粗放型生产模式对环境构成了压力。所以近几年来国家提出了清洁生产这个概念。它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其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的健康,促进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应改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限制污染排放。推行原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替换和更新导致严重污染的落后的生产流程技术和设备开发清洁产品鼓励绿色消费。众所周知化工行业是个耗能大户。由一般组数据显示199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为12.3亿吨标准煤,而化工行业就占1.05亿吨标准煤。在煤的燃烧和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气体,目前SO 2已成为大气污染中的重要原凶之一。SO 2 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密度为1.4337 kg/ m3,熔 点-72.4℃、沸点-10℃,在25℃下溶解度为9.4g/ml。SO 2 存在于大气中,可形成酸雨。而酸雨会腐蚀金属石材表面对纸制品皮革制品等造成损伤,更有甚者会给生态系统以及农业 森林水产资源带来毁灭性打击。在工业生产中人如果接触了SO 2 对眼及呼吸系统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的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声带痉挛而导致窒息。长期低浓度接触会有头痛 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的现象。因此为了减少SO 2排放对人类的危害,在工业生产我们应对含有SO 2 的废气进行吸收处理而在化工行业更应该如此。 这次我做的毕业设计课题是矿石焙烧炉尾气中SO 2 的清水吸收,处理量为3200m3/h尾 气中SO 2的含量为4﹪要求SO 2 的吸收率为95﹪。 一、吸收的基本理论 1、吸收的定义 吸收是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物理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不同而将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在化工原理中对吸收的定义是:当混合气体与一定量的液体相接触时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该液体中,不能溶解的组分仍然保留在气相中借助于这种方法可以使原气体中混合物得以分离。吸收操作的本质是溶质分子由气相穿过气液界面进入液相的单向传质。 在吸收过程中,如果溶质与溶剂间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溶质只是单纯溶解于液相中,该吸收过程称为物理吸收;如果溶质溶解于液相的同时溶质中的某组分与溶剂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化学吸收过程。 2、吸收过程对吸收剂的要求 吸收操作是气液两相之间的接触传质过程,吸收操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序上决定于溶剂的性质,特别是溶剂与气体混合物之间的相平衡关系。因此吸收过程中对吸收剂的要求有: ①溶解度。吸收剂对于溶质组分应具有较大的溶解度这样可以提高吸收速率并减少吸收剂的消耗量。当吸收剂与溶质组分之间有化学反应时溶解度可大大提高,但若要循环使用吸收剂则化学反应必须是可逆的。对于物理吸收也应该选择溶解度随着操作条件改变而有显著差异的吸收剂以便回收重新利用。

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书

水稳拌合站投入两个100t 型水泥罐,100t 型水泥罐直径3m ,支腿邻边间距2.05m 。根据以往水稳拌合站施工经验、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承台基础满足两个水泥罐同时安装。基础尺寸8m (长)×4m (宽)×1.5m (高),基础埋深1.2m ,外漏0.3m ,承台基础采用Φ16@250mm ×250mm 上下两层钢筋网片,架立筋采用750mm ×750mm φ12钢筋双排双向布置,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具体布置见下图: . 架立筋-1号 11 1-1剖面1号 3号 50700 50 基础配筋图 2号8000 4000 35 450 2050 ?320罐支脚 8000 4000 22 00 60 600 ?3300 3700 水泥罐平面位置示意图

1、计算基本参数 水泥罐自重约20t ,水泥满装150t ,共重170t 。 水泥罐支腿高3m ,罐身高18m ,共高21m 。 单支基础4m ×4m ×0.8m 钢筋砼。 2、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时按单个水泥罐计算 单个水泥罐基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为: δ1= 21700 +0.825106.3+20126.3k /m 0.1344 N MPa ?===? 根据资料可知:原设计路面按汽一超20级设计,汽一超20级后轴标准荷载为130KN,单轴轮胎和路面接触面积为:460mm ×200mm ,通过受力计算,其地基承载力为: δ2= ( )1301000 1.413460200MPa ???=????? 因δ1≤δ2,即地基承载力复核要求。 3、抗倾覆计算 武汉地区按特大级风荷载考虑,风力水平 荷载为500N/m 2, 抗倾覆计算以空罐计算,空罐计算满足则抗倾覆满足。 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0.5 3.3182+3=356.4KN M =??? ÷(18)?M 水泥罐空罐自重 20t ,则基础及水泥罐总重为: 风荷载(500N/m2)

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罐基础设计

1 0 0 t 水泥罐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某大型工程混凝土搅拌站采用loot水泥罐,水泥罐直径2.7m,顶面高度20m 水泥罐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扩大基础,基础断面尺寸为 4.2mx 0.5m+3.2m x 1.0m。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4、《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三、荷载计算 1、水泥罐自重:8t ;满仓时水泥重量为100t。 2、风荷载计算: 宜昌市50年一遇基本风压:①°=0.3kN/ m2, 风荷载标准值:3 k= B z [1 s卩z 3 0 其中:B z=1.05 , 1 z=1.25 , 1 s=0.8,贝U:

3k=B z1s1z 30=1.05x0.8x1.25x0.3=0.315 kN/ m 四、水泥罐基础计算 1地基承载力验算 考虑水泥罐满仓时自重荷载和风荷载作用。 水泥罐满仓时自重荷载:G =1000+80=1080kN 混凝土基础自重荷载:G Ck= (3.2 X3.2 X 1. 0+4.2 X3.2 X 0.5 )X2 4=407kN 风荷载:风荷载作用点高度离地面12.5m,罐身高度15m直径2.7m。 F wk=0.315 X 15X 2.7=12.8kN 风荷载对基底产生弯矩:M Wk=12.8 X( 12.5+2 ) =185.6kN ?m 基础底面最大应力: G k+G M Wk 407+1080 185.6 i bh W 4.2 X3.2 9.408 2、基础配筋验算 (1)基础配筋验算 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①16钢筋网片,钢筋间距250mm按照简支梁验算。 1 2 混凝土基础承受弯矩:ML=1.2 X( X 207X3.2 X 1.9 12)=362kN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