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是某慈善组织做了一批针对某流行病疫苗捐给非洲某国,但他们不知道做疫苗用的黑猩猩携带有艾滋病毒。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

工控机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工业计算机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如今,工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论述工业计算机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词】工业计算机起源发展产业 一、计算机起源 说到工业计算机,首先得了解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制造的,用于计算弹道。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50千瓦的电力。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非常不便。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体积也大大减小。1959年出现的则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计算机已遍及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二、工业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正式使用以来,数字计算机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推广,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控制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现代控制理论以及各种新型控制规律和组合控制规律的发展又给自动控制系统增添了理论支柱。经典的和现代的控制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出现了新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计算机的运算和逻辑功能可以有效地满足当代复杂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专门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计算机,通常称为生产过程控制用计算机系统,也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或工业计算机(简称工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单片机、ARM、PLC、PC机、工控机等)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顾名思义,计算机控制系统强调计算机是构成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 从美国工控机的发展和应用来看,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5年以前是试验阶段。早在1952年,化工生产中实现了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1954年,开始使用计算机构成开环系统。1957年,由计算机构成的闭环系统开始应用于石油蒸馏过程的调节。1959年,在美国一个炼油厂建成第一台闭环计算机控制装置。1960年,在合成氨和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计算机监督控制。 1965-1969年是计算机控制进入实用和开始逐步普及的阶段。小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可靠性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计算机在生产过程的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但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的仍然是集中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经验证明,在高度集中控制条件下,若计算机出现故障,则整个生产装置和整个生产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多机并用的方案可提高集中控制的可靠性,但这样要增加投资。 1970年以后是大量推广和分级控制阶段。现代工业的特点是高度连续化、大型化,装置与装置、设备与设备之间联系日趋密切。因此,要降低能量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仅仅实现局部范围的孤立的控制,是难于取得显著效果的。为了实现对现代化工业的综合管理和最优控制,目前已经出现运用工程学的方法来实现大规模综合管理的系统。这种控制系

预防艾滋病作文600字

预防艾滋病作文600字 艾滋病,人人闻之色变的恐怖字眼。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对艾滋病患者怎么看?我恨恨的说,他们活该。是啊,他们会被感染,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不检点的行为和堕落的行径害了他们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转而一想,也有一部分的人是不幸被感染的,那么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 也许就是基于害怕被歧视的原因,很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都不敢声张,也不敢去医院接受治疗,任由病毒在体内肆意的蔓延,本该充满希望的生命就这样一点点枯竭了。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不管他们是在何种情况下被感染,不管他们曾经是否犯下过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都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看着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看着一幕幕凄凉的画面,试问人情冷暖,到底是将他们遗弃还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你如何抉择? 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又要饱受精神上的摧残。他们走到哪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身体被隔离,或是被社会遗弃。亲人的遗弃,朋友的逃离,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

我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的,肉体的折磨远不及心灵上的摧残。他们最害怕的不是病魔的一步步逼近,而是被这个社会排斥,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亲人和朋友,最终将他们遗弃在无人的黑暗角落。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关于一对夫妻照料不幸感染艾滋病的朋友直至离开。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深深折服。试问,在这个视艾滋病犹如洪水猛兽的世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作文 人人平等,生命无价。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在倡导人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去关注那些同病魔抗争的人们,艾滋病患者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金钱有价,义无价。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共用马桶,共用床单、衣被,共用游泳池,公共交通工具,钞票、钱币,共用电话机、办公用品、劳动工具,咳嗽、打喷嚏以及蚊子叮咬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倡导人人都来关爱艾滋病患者,为他们建设一片美好的蓝天。 更多热门文章: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 称HIV)所致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及血液、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传染。HIV能特 异性侵犯T.淋巴细胞(CD+),引起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严重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顽固感 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并对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造成致命的损害,是当今世界 头号性传播疾病,也是头号传染病,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中医过去无艾滋病的研究资料,本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出现后,特别是1985年在 国内出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有关的研究已系统展开。目前除国内外,美国、日本、南韩及非洲援外的中国医疗机构都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艾滋病就其性质来讲,属于 “疫疠”、“虚劳”的范畴,就其临床疾病的演变来讲,属于正虚邪犯,是一个正气渐虚、 邪气渐盛的过程,依据中医诊疗的核心一一辨证施治,并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辨病选药

遣方,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都会大有作为。 [病因病机] 根据艾滋病由艾滋病毒侵犯人体的基本原因来看,中医审症求因,其因当为邪毒外 袭和正气不足,特别是肾不藏精,肾亏体弱,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邪毒当属 疫疠之气,正如《温疫论》所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 有一种异气所感.”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即“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 似”(《素问.刺法论》)。不过艾滋病这种疫疠不是以呼吸道、消化道这些常见途径传播, 而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及其制品、母婴接触及垂直传播传染的,又具有特殊性。由于肾 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是先天之根,元气之所在,人的一身之根本,卫气之 所依,营气之所系.合其他脏腑及肌肤皮毛共司卫外固内之作用。大凡由性接触传染者, 多为嫖娼、同性恋、肛交、滥交伐精纵欲者,其肾精处匮乏状态易为邪毒之所入;而凡 吸毒者均用兴奋致幻之品,令人异常亢奋,性欲亢进(暂时),心神恍惚,不能自恃,为

艾滋病的起源

艾滋病的起源 艾滋病病毒(HIV)来自何方,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人体并感染人类的等等,一直让入迷惑不解。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推理,终于对其中的一种假说给予了更多的肯定,而且艾滋病的发展也出现了种种新的迹象。 起源与假说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道,洛杉矶地区5名健康的男同性恋者患了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后来美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相似的病人,CDC重新谨慎地评估这种疾病后,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疾病在流行。到1982底,仅美国就有30多个州报道了800多名类似的病例,相关的症状还包括卡波济肉瘤(KS)、黏膜白色念珠菌病和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此后这种新疾病在全球蔓延,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免疫系统尤其是胸腺T淋巴细胞受到严重破坏。直到1982年,专业人员才把这种主要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因HIV破坏人体免疫力造成各种临床症状。 HIV起源何方?主要有三种假说,即自然说、医源说和人为说。自然说认为,HIV是自然演变而产生的,在偶然的机会感染了人类。比较流行的观点是HIV 来源于非洲的黑猩猩或绿猴等,医源说认为,人类在生产小儿麻痹症疫苗时使用了被污染的黑猩猩器官组织,在疫苗接种时被感染。人为说又有几种观点,一是认为HIV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制造的生物武器,二是认为它是基因工程带来的灾难,三是认为HIV是纳粹的残渣余孽或者某个疯狂的科学家企图进行种族灭绝、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产物。 但是,随着研究和调查的深入,专业人员否认了后两种说法,而肯定前一种说法。在HIV是自然演化的假说中,研究人员又认为HIV—1来自于非洲黑猩猩,而HIV-2来自于非洲黑白眉猴。 起源时间与HIV-2 被HIV感染的人类早期标本一共有三个。它们是1959年收集的一位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成年男性的血浆,1969年收集的在美国圣·路易斯死亡的一位非洲后裔的人体组织标本,还有一位是1976年死亡的挪威海员的人体组织标本。 1998年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领导的阿伦·戴蒙艾滋病研究中心对1959年采集的血浆标本进行了研究分析。他们认为,在这位生活在非洲班图部落的男性体内所发现的HIV是目前在全世界传播的HIV亚型的祖先。从它的进

艾滋病论文

电子信息学院闫光绪2013301220049 我所了解的艾滋病 在高中生物课上,我有了解过艾滋病。并且那时已经知道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措施。但是高中生物里面艾滋病只是作为生物稳态免疫部分的一小节介绍性内容,不是特别详细。通过这几个星期的学习,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增加了不少。获得知识真的是一种乐趣!在此,我把这几个星期所学到的内容中我记忆最深的内容总结一下,写成《我所了解的艾滋病》一文。本文主要介绍了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一、AIDS发病机理 艾滋病是英语"AIDS"音译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HIV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就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人体内一些像癌细胞之类的不正常细胞,也会迅速生长、繁殖,最终发展成各类癌瘤。在免疫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即使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感染,比如小伤口或普通感冒,也可以对艾滋病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由于艾滋病人免疫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因此极易感染正常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HIV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因此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应当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二、AIDS的传播及其预防 虽然在目前来说艾滋病还不能够治愈,但确是可以预防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我们应当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杜绝吸毒和性滥交,以切断传播途径;建立HIV感染和AIDS的监测网络,掌握流行动态;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确保输血及血制品的安全。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应注意隔离,避免医源性传播。以下详细介绍各种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1.AIDS通过性传播的预防 ①青少年和未婚者不要有婚前性行为或滥交。 ②已婚者不要有婚外性行为。 ③绝对不能参与危险的卖淫嫖娼活动。 ④同性恋者必须停止多性伴的性乱行为,即使选定一个固定性伴,也必须非常了解这个人的性行为和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 ⑤独身者必须在性行为上作严格的自我约束。 ⑥任何人都不应参与性乱活动。 2.控制吸毒传播

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

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 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发现5名年轻男性,因患少见的肺囊肺炎而死亡;几乎同时,纽约也发现20名因少见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轻男性。后来经美国国立疾病管制局(CDC)研究并证实:他们均死于一种免疫系统机能丧失的同一类症候群,并于1982年将 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为A(Acquired后天)I(Immune免疫)D(Deficiency缺乏)S (Syndrome症候群),简称为AIDS。 会因为爱滋病死亡,主要是感染了一种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丧失的病毒─H(Human人类)I(Immunodeficiency免疫)V(Virus病毒),HIV即是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俗称爱滋病毒;这些病毒会攻击身体的免疫系统,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爱滋病)则是感染人类免疫 缺乏病毒的末期表现。 为了保障日益增多的爱滋感染者的人权,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元月全球高 峰会议中提出了「爱滋病防治方案」,并且明订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爱滋病日」, 协助世界各国发展爱滋疫情防治策略,同时每年订定一个宣导主题,提出对爱滋人权的呼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超过70%的爱滋感染者是经由异性间的性行为传染所致,另外10%则是由男性传染给男性,而男性比女性较少主动寻求健康咨询,也比较喜欢尝试些危险行为,其中尤以酗酒、药物滥用及嫖妓等,都是导致本身或是他们的性伴侣成为爱 滋病毒高危险群的主要原因;所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爱滋病日宣导主题定为「Menmakeadifference」,期望男性应主动避免各项高危险性行为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以降低爱滋病对全人类的威胁。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流泻的月光,笼罩着浓浓的思念,倾泻了一地的氤氲,洁白的光辉,是我真切的祝福,轻轻洒落在你的四周,愿平安,好运包围着你,愿快乐,幸福伴随着你。

艾滋病论文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本文主要从艾滋病的概念、我国艾滋病现状、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字:艾滋病、现状、传播、预防 1.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主要致病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HIV-1型是艾滋病主要的流行型。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有CD4受体的淋巴细胞,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 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造成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缺陷。 2.我国艾滋病现状 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在美国1981首次发现艾滋患者后,艾滋病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根据联合国最新公报指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第四号杀手。截止2003年12月。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高达4000 万人,包括25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2003年估计全球有500万新感染者和300万人死于艾滋病。全球受肆虐最严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它最新感染人数超过300 万。同时死于艾滋患者数有230万。比10年前艾滋患者数高出50%以上。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中国与1985 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到目前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1985 ~ 2000年底的15年间艾滋病死亡人数496例。2001 ~ 2002 年艾滋病发患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1742例和716例,2002 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比2001年增长44%。尽管承认总人口感染率不到0.01%,但疫情已波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吸毒、卖淫嫖娼、性乱,在我国都存在迅速蔓延的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姓名: 学号: 专业: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目前,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各地传播。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至2000年底全球约有5 790万感染者,其中已死亡2 180万,每天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约有16 000人,其中90%在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最为严重,亚洲其次。据国际组织专家预计,如果亚洲目前不抓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将会在本世纪的前10年超过非洲。由于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国际上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问题,许多国家把艾滋病问题列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8国首脑会议均讨论了艾滋病的议题,今年6月联合国召开特别联大会议讨论艾滋病,许多国家派首脑参加了这一重要会议。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已经经历了传人期、扩散期和增长期3个阶段,疫情逐渐蔓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01年3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3 90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56例,死亡503例,是HIV亚型最多国家之一,艾滋病病毒的3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一我国艾滋病的现状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涉及范围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现感染者。二是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经常性接触、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三是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分布在农村,例如,因非法采供血传播的感染者几乎100%分布在农村,而且大多在贫困地区。四是局部地区面临发病、死亡高峰。五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不安全性行为在男性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在吸毒人群中普遍存在。 二、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域广阔,边境口岸众多改革开放加速,国际交往剧增,面临国际艾滋病大流行的态势,稍有疏忽,将有可能控制不住艾滋病的急剧传播,因此,下列情况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国际交往日渐频繁 目前国际上巳有1740万人感染了HIV,而我国每年出入境人数又处于逐年增多的态势。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表时间:2018-09-28T10:02:34.25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下作者:狄丹 [导读]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近些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山西运城 044100 摘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近些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加之“中国梦’的引导,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会走向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相信通过我们的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自动化技术一定能够取得更加长足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1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形成、局部自动化以及综合自动化。现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处于局部自动化向综合自动化迈进的过程,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机械加工、电力控制、航空航天、交通系统、采矿冶炼、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军工科研、办公服务等诸多领域,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在工业生产领域,自动化技术已经取代单一的人工操作,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机械统一流水线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准度,很多生产环节已经能够实现“无人工厂”的目标。不仅在机械生产中,自动化技术中的控制系统还频频出现在飞行器以及交通设备的控制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飞行器的速度已经远远不能依靠人脑进行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大大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同时自动化技术还在于越来越多的学科相互交融,朝着更多的领域延伸,例如环境系统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性的大课题,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环境,自动化技术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1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安全高效的优点在大多数工业企业中有广泛地应用,工业生产过程使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高度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运行成本,增强了生产的可靠性,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2自动化系统操作及维护简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机器按照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完成相应的指令,将工人从繁琐的人工重复单一操作中解放出来,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通过控制系统使得机器完成更加复杂、灵活、精确地指令性任务。在机器生产过程中,仅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检测以及日常机器的维修保养工作就能够实现长时间高效率运行。 2.3管理应用模式落后 各个领域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主要局限在仅仅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运行,新旧机制之间存在很多不匹配的地方,使得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对于管理问题不够重视,管理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会直接导致企业仅仅机械的应用自动化技术,而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 2.4人才资源缺失 自动化技术虽然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同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种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实际的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经营及管理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工业企业中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缺失,对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过于强调理论,简单追求会用购买的设备和技术即可的最低目标。人才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而通过工业生产实践总结经验改进设计更是改善设备的重要途径。但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目前过多的追求理论化效果而忽略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给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高度集成自动化 集成自动化是指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改进,从单一的机器操作到整体机械设备的加工制造过程的统一具体化操作。未来的自动化技术书会采用高度集成化的CPU、芯片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以及软件硬件的运行速度,同时也会更多的采用LED平板显示技术来提高显示器的性能,能够实现超大尺寸的显示。同时也会更加全面的应用先进的封装技术和互连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数量来降低产品的价格,改进产品的性能,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扩大系统的应用范围。 3.2智能自动化 这里所说的智能自动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对自动化技术进行的改进和完善,未来会不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提高自动化生产中设备生产数据的收集和科学分析能力,更加全面具体的掌握生产情况,替代一部分的人工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能够节约一部分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同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3管理更加系统化 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用机械设备来取代人力作业,这个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在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与时俱进作出改变。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目标再结合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一方面,向相关行业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先进的国内外企业学习,不论是先进的自动化管理应用模式还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应当进行学习引进;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发展制定一套长远的发展战略,把目光放的尽可能长远一些,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持续为企业经济效益贡

艾滋病的来源和起因

有人说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人工研究出来的一种病毒;也有人说是日本人研究出来的;还有人说是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性乱而使之降临的人类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大部分是没有实质根据的。了解人类对于艾滋病发展的历史,其实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有助于人类预防并攻克爱滋病。最近,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见曾毅:爱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6年1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共同发布2006年艾滋病全球流行的最新情况。该报告显示,全球艾滋病流行仍呈增长态势:目前共有395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比2004年增加了260万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感染人数达到230万。2006年全球共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1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38万;同年还新增了430万感染者,其中65%(约280万人)出现在南撒哈拉非洲。呼吁各国政府对防止艾滋病蔓延予以充分重视,以防止这一状况进一步恶化。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预防艾滋病的论文(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正确认识艾滋病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HIV本身不会引起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艾滋病的发展 艾滋病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头号杀手,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正是由于艾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人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并且终身都具有传染性,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个人卫生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许多社会问题日趋突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医

疗分布不均,疾病谱与健康谱的改变等,艾滋病也在我国人群中变得活跃起来,某些地区甚至可以用“泛滥”二字来形容。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相对较低,防治意识较差,不同的人群差异又较大。根据湖北省疾控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6类主要人群中居然倒数第二(略高于民工),特别是中小学生知晓率更低。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旨在加深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形势刻不容缓。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染的重要方面,可见消除社会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歧视不仅仅是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与工作,需要付出比宣传传播知识更大的努力。应该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方面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减少由于误解和认识模糊而产生的歧视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HIV感染者/AIDS患者态度和行为,为消除歧视做出努力。实践证明,提高全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倡导良好的健康行为,给予艾滋病人群更多的包容和关怀,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地有效办法。艾滋病的现状 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性态度,甚至部分中学生已经发生

(完整word版)艾滋病知识题库

郫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参考题库 一、选择题 1、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A) A、HIV B、AIDS C、HAV D、HBV 2、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B)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毒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动物免疫缺陷病毒 4、成都市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A、性接触 B、母婴传播 C、输血 D、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5、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6、下列哪项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A ) A、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B、拒绝毒品 C、到正规医院拔牙 D、不与人共用牙刷 7、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B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D、艾滋病期 8、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血液中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什么期( D ) A、急性感染期 B、无症状感染期 C、临床症状前期 D、窗口期 9、HIV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 D ) A、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B、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C、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D、以上都是 10、我国现阶段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D ) A.打击卖淫嫖娼 B.禁止同性恋 C.应用疫苗 D、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自动化的起源教学文案

自动化技术简要发展史 广义的自动化,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一切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装置和策略,使得仅用较少的人工干预甚至做到没有人工干预,就能使系统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从而减少和减轻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益和效果。由此可见,自动化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因此,自动化是人类自古以来永无止境的梦想和追求目标。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工匠、技术化、理论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等 几个阶段。 一、工匠阶段 人类很早就进行了简陋自动化装置的探索,留下了许多记载与传说,但由于技术与理论都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直至1788年之前,都未能有重大的突破。这里列举几个较为著名的古代自动化装置。中国的指南车是广为传说与记载的古代发明,它始于西汉甚至更早,现已有复制品,但可能由于其自身的固有缺陷或是有了更为方便的指南工具,指南车没有真正得到使用。除了指南车外,还有记里鼓车,著名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发明的混天仪、水运气象台等。公元3世纪,希腊人发明了水钟。另外,古代传说中的在重要位置安放的各种暗算机关,也是早期的自动化装置的尝试。据说,达·芬奇为路易十二制造过供玩赏用的机器狮,这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机器人。 二、技术化和理论化阶段 标志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开始的是瓦特于1788年发明的蒸汽机,它同样也标志着自动化领域技术化和理论化阶段的开始。具有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也是蒸汽 机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瓦特之前,已有人发明过各种各样的蒸汽机及相关控制装置,但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有蒸汽的进气和排气是手动操纵的,转速不稳定等。瓦特的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其蒸汽机的转速调节系统原理如图1-10所示。

2017艾滋病、性与健康智慧树期末考试90分

艾滋病、性与健康教程考试 名称艾滋病、性与健康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01-08 23:59 题目数50 总分数10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0 1 【判断题】(2分) 各地设立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能够提供资源咨询检测服务,且完全保密受检者的个人信息及检测结果。 A. 错 B. 对 2 【判断题】(2分) 在婚姻的前提下,成熟的性行为允许未经一方同意的强行性行为。 A. 错 B. 对 3 【多选题】(2分) 性别由哪些因素可以决定?

A. 第二性征 B. 社会行为 C. 基因 D. 心理特点 E. 社会文化 F. 性器官 4 【多选题】(2分) 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A. 口腔期 B. 两性期 C. 性器期 D. 婚恋期 E. 潜伏期 F. 肛门期 5 【多选题】(2分) 性侵害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A.

刑事责任 B. 违宪责任 C. 行政责任 D. 民事责任 6 【单选题】(2分) 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 B. 以同性传播为主 C. 以异性传播为主 7 【多选题】(2分) 以下样品中,可以用于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有: A. 唾液 B. 汗液 C. 血浆 D. 全血 E. 尿液 F. 血清 8

【多选题】(2分) 现代社会性别中男女共有的性别内容特点? A. 善解人意 B. 刚强 C. 温柔 D. 独立 E. 智慧 F. 细腻 9 【判断题】(2分) 性行为带来的后果,仅与性行为相关者的健康有关,不会涉及其他方面。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2分) 血液中的CD4+淋巴细胞低于500/微升是HIV感染者已经发病的标志。 A. 错 B. 对 11 【判断题】(2分) 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实施的一些间接的性骚扰,不属于性暴力。 A. 对

预防艾滋病作文800字

作文网XX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应用文| 散文| 美文 爱滋病目前是一种不治之症,又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作文网XX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预防艾滋病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预防艾滋病作文800字 你,如同一粒尘土,悄悄地侵临在不幸者的身上; 你,如同一个恶魔,凶恶地使不幸者悲痛绝望; 你,如同一位死神,无情地剥夺了绝望者的灵魂。 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都称它为“魔鬼”。那么,艾滋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魔鬼”?通俗的讲,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1998年全世界有超过300万的儿童和青年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包括59万15岁以下的儿童和250万15-24岁的青年人。据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约有一半的人在15-24岁期间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而且12-19岁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在不断地上升。 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而且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和性的萌动,而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青少年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并尝试各种想法、观念和行为,其中也包括一些与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行为,如性行为和吸毒等。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青少年不仅仅只是一个易感人群,他们更是一种资源和力量,他们不仅是世界的未来,他们还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青少年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最好阶段,在此期间,如果他们能够获取必要的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技能,就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从而可以避免一些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当一部分青少年掌握了正确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后,将会成为很好的信息传播者,使周围人受益。如果给青年人机会,让青年人直接参与艾滋病的防治活动,是有效地动员社会防治艾滋病的策略。 艾滋病威胁着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在这场无硝烟的、残酷的战争中,我们要明白,想要彻底打败它,必须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意识为前提,必须挽救正在堕落的人们,而且为粗心者敲响警钟。是的,我们始终相信最后是以它的灭亡而告终,但同时,我们也要呼吁所有人清醒地看待它,这样既不会堕落和疏忽,也不会被它所吓倒,即使你的名字叫艾滋病。 让我们预防艾滋,珍爱生命,相信胜利曙光的来临已不再遥远。 篇二:预防艾滋病作文800字 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目前,我国的毒pin和艾滋病形势非常严峻,学校是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阵地。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

艾滋病背景知识

艾滋病(AIDS)的定义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值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词AIDS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病毒侵入后,人体即丧失免疫功能,容易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一般通过性接触、静脉注射及输血等途径传染。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 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区别 HIV (艾滋病病毒)代表人类免役缺陷病毒。一个人感染了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役系统,人体免役系统的一个功能是击退疾病。经过几年,HIV 削弱了免役系统,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艾滋病(AIDS )代表获得性免役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征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区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这一时期叫做潜伏期,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2年不等,少数可达20年以上。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6年。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艾滋病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有人说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人工研究出来的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一)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一) 【关键词】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近27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已经波及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者总数已超过6000万,20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众多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而成为了与气候改变和极度贫困等同的非传统威胁。由于该病潜伏期长、隐蔽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化、病死率高,目前即无能治愈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预防,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严重困难。 1艾滋病的病原学特点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这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几乎达100%。 2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截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76335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2322例,死亡38150例;2008年报告HIV45572例,AIDS14509例(其中由HIV发展为AIDS3844例),死亡9748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约3800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IV感染者。在我国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2.1时间分布特点 我国HIV/AIDS的流行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1985~1988年被称为输入散发期,病例多数为境外输入性。1989~1994年被称为局部流行期,以云南省德宏州的瑞丽等个别地区发现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为标志。1995年至今被称广泛流行期,其特征是: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四川等更多的地区出现,快速发展到大部分省;以中部数省为主的非法采供血人群中发生HIV感染,并经人口流动和二代传播扩散至更广大的地区;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乱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目前,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措施,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法采供血行为,用血安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但是经静脉注射吸毒和经性传播HIV的势头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又以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主,而且在一些地区已出现HIV感染者的第二代传播(母婴传播、家庭内性传播等),对全国HIV/AIDS的流行蔓延无疑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 2.2地区分布特点 艾滋病疫情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2000年报告HIV感染者最多的4个省份: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合计报告人数占全国报病总数76.7%(3989/5201),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HIV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而海南、福建等南部及东南沿海省份,以性传播为主。河南、山西、安徽等中部地区,感染者主要为有偿采供血人员及流动人口,感染途径多不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