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规范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规范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规范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规范

(一)机房工作制度

(1)非经批准或有专职人员陪同,外人不得进入制氧机房。

(2)制氧机房严禁烟火,所有的氧气部分管道禁火、禁油、禁漏。更换或添加空压机机油时,如果油污洒落地面,工作结束后要立即清除干净,不得使用带有油污的抹布擦拭氧气管道。

(3)每日用拖把拖地面1次,保持室内清洁,时刻保持走道畅通,通风、照明良好。每周对设备做1次清洁,包括清洗空压机进风过滤网、室内进风口百叶窗和过滤纱网,用压缩空气吹洗空压机进风风隔。

(4)制氧机房内温度控制在5~49℃,室外空气不得有尘土、油烟、油雾。

(5)值班人员要学会采用听、闻、看、摸的方式熟悉系统的运行情况,如遇到某单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该设备的运行,记录好异常现象,并马上拨打售后服务电话。

(6)遇到突发事件,沉着处理,立即截断总电源,关闭氧气储罐进出口和进入医院管道的总阀门,关闭汇流出口的球阀,及时汇报,组织人员协作,保证医院氧气正常供应。

(7)工作人员要熟悉保养常识,保管好维护备件,按照维护保养准则,按时逐项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二)操作安全要求

1. 通用安全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

(1)氧气站(含制氧中心和氧气瓶存放处)所有电器设施应按防爆要求安装和管理。

(2)地面及墙面应确保具有防静电基本功能。

(3)远离高温、明火、强辐射、高压电源。

(4)远离建筑群和人员聚集处;远离气体易燃易爆物品(含气体)存放处。

(5)制氧站周围应有完善的安全隔离和防范设施,并有鲜明的安全标识、提醒;有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人并公示。

2.氧气瓶管理要求

(1)分类存放各类气瓶,不同气质气瓶不得混放,好、坏、空、实瓶应分别存放。

(2)存放气瓶时,应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出通道。气瓶空放时,应设有防倒装置,严禁敲击、碰撞。卧放时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堆放气瓶垛高,不宜超过5层。

(3)储瓶间内不宜有地沟、暗道,室内通风、干燥。远离明火,避免阳光直射。

(4)气瓶的颜色和标记应严格执行GB7144—1999规定。

(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6)氧气瓶气阀冻结时,应用洁净水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3. 集中氧气存储罐要求

(1)符合通用安全要求;建立固定巡查制度和专人专管制度。

(2)氧气罐应符合压力容器特种设施管理要求,定期报专门机构有效检测并获得合格证明。

4.氧气集中传送管网安全管理要求

(1)应定期进行对集中输氧管网及中段分流、科室减压、末端快接装置等的安全巡查。

(2)确保各区域泄气报警装置的完好,保持24 h 内有效运行。

(3)保持与各使用端的有效联系,随时对供气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及时处理损坏或故障。

(三)制氧中心值班要求

(1)应建立切合现场管理的制氧中心值班管理制度,并公示。

(2)制氧中心值守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主要要求:

①值班人员应提前15min到达值班岗位,按交接班程序进行交接班。

②坚守岗位,不得串岗,严禁酒后上岗,不得做与值班无关事情。

③未经批准,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④经常保持机房环境卫生及机器设备外壳清洁无灰尘。

⑤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如遇突发事件,应按应急预案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⑥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和巡查记录,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8483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 Model of medical ga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瓶装气体 (一)、各类气瓶必须认真按规定注上不同颜色的图案和标记,要保持放置场所清洁卫生。 (二)、以预防为主,氧气瓶的安全帽,防震胶圈应完整。 (三)、严禁氧气瓶和可燃气体及带油物混杂存放在一起。 (四)、氧气瓶不准与易撞击物堆放在一起,也不得放在日光曝晒及火源、电源的近处,并要有充分的自然通风。 (五)、开闭氧气瓶要小心谨慎,应慢开慢闭,人应站在侧面,阀门坚固打不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氧气瓶,操作者使用工具均不得沾有油脂。 (六)、各类气瓶应分开运输和存放,严防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 二、分子筛制氧系统及供氧管道系统

(一)、严格比选具有《特种设备生产和安装许可证》资质的生产企业或安装公司。 (二)、医院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如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生产厂家前来解决或远程控制解决。 (三)、操作人员必须参加生产厂家提供的规范操作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四)、医院委托分子筛制氧机组生产厂家(签约合同)保证对分子筛制氧机组及安全附件,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医院严格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规范(安全阀、压力表、流量计、管道、接头和阀门等)定期进行检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一份,留存设备科备查。 (五)、保持制氧机房的安全运行和质量合格的环境标准。 三、负压吸引中心及管道系统 (一)、严格比选具有《特种设备生产和安装许可证》资质的生产企业或安装公司。 (二)、医院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负压

医院气体设计规划介绍(液氧)

/* 一.概述 1、本方案具有下列特点: ◆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外医用气体系统先进设计理念及国内知名医院设计模 式; ◆设计的动力设备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率较高,运行性能良好,经济合理; ◆设计规范在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前提下,又参照 了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用气体篇》要求。 ◆大楼内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主管管道设计十路作为大楼内所有病区 的供气主管。第一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小手术室、ICU区域,第二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三路供往连廊楼手术部区域,第四路供往连廊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五路供往2#外科楼手术部区域,第六路供往2#外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七路供往3#内科楼手术部、ICU区域,第八路供往3#内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九路、第十路备用。 ◆保证系统今后的扩展性,氧气、吸引、压缩空气机房总管出口处预留阀门, 可连接今后其它大楼的用气连接之用。 2、项目概况: 临沂市人民医院本次医用气体系统工程合计4328 套用气单元,其中包括:(1)、手术部区域:重大手术室48间,麻醉诱导15床,术后恢复苏醒33床; (2)、重症监护区域:ICU、CCU 142床,血透90床 (3)、病房区域:普通病房4000床 (4)、35人位高压氧舱。3、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要点: (1)、解决全系统的最佳气体流量及压力分配问题: ①根据整幢大楼的总用气点流量,从主管、横管、支管进行一系列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计算,确定最佳管径保证了用气点的气体流量。 ②为保证压力符合使用要求,氧气、空气每层均有流量调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并能根据需要调节使用压力。 (2)、解决全系统的密封性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密封性,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检验均严格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186-0187-94《医用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中心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均设计脱脂紫铜管,连接均采用标准的医用紫铜管件连接金属密封后银钎基焊接,保证了大楼医用气体工程整个系统的气密性。 (3)、解决全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问题: ①为了保证系统整体寿命,除所选用的产品均是国内知名品牌浙江海亮产品外,另外从脱脂紫铜管的连接采用金属管件密封,系统中无非金属密封材料,避免了系统的老化,且铜元有杀菌抑菌功能。从而保证整套管路系统使用寿命超过30年。 ②供氧整个系统中氧气、压缩空气部分的所有减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一路使用一路备用。且每个减压装置中均设有一套安全阀,当减压装置故障出口压力高于最高使用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开启并进行卸压,从而避免了氧气终端、压缩空气终端出现超出使用压力的危险情况。

医用气体系统学习资料

医用气体系统学习资料 第一章医用气体系统流程图 第二章中心供氧系统 一、中心供氧站 1.医用制氧机供氧站房

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原料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提供,符合制氧机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 空气净化系统:由专用空气储罐、过滤器、空气纯经干燥机组成。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和微量乙炔及其它杂质,为制氧系统提供纯净干燥的原料,保证了系统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制氧机的主要组件:由吸附塔、阀门、仪表、控制系统和管路等组成,经过变压吸附的作用,实现氧氮分离,系统中设置两个附塔一塔吸附产氧,一塔脱附再生,循环交替,连续产出氧气。 氧气净化增压系统:由增压机、氧气储罐及控制系统组成,经过除菌、除尘过滤器后输出符合医用标准的氧源。 备用氧系统:由汇流排、氧气钢瓶及仪表组成,确保用户的不间断用氧要求。

医用制氧机是运用"PSA"变压吸附原理,分离空气生产高纯医用氧气的高科技产品。经过纯化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进入吸附塔底部,塔内装填沸石分子筛,在变压吸附的作用下,实现氧氮分离。由于该分子筛选择吸附氮气的特性,氮在沸石分子筛内被吸附,氧在气相中得到富集,作为产品输出。本系统设置两个吸附塔,一塔吸附产氧,一塔脱附再生,循环交替,连续生产氧气。医用制氧机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289-1998的要求,完全满足各类医院自己制取氧气,可为医疗、保键部门提供可靠的氧气,如集中供氧,高压氧舱及氧吧等用氧。 技术特点 压缩空气配置了空气纯化干燥处理设备。洁净的空气,有利于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采用新型气动截止阀,启闭速度快,无泄漏,使用切换寿命长,能满足变压吸附工艺频繁使有,可靠性高完善的流程设计,新型分子筛的选用。 采用制氧新工艺,不断优化装置设计,降低能耗和资本投资。 设备结构设计紧凑,减少占地面积。设备性能稳定,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全自动操作,年运行故障低。氧气产量和纯度可在适当范围内调节。 0米标高和80%的相对湿度为设计基准。 安装场地为室内非防爆区,环境温度3-45℃,通风良好。 装置要求电源:220V/380V,50Hz,氧气压力要高于0.5Mpa可增压至用户所需压力。 本表中装机功率指压缩机的装机功率,其他所需功率另加。 所有数据如有变动,按以后提供数据为准 医用变压吸附式制氧机优点 使用简便开启方便,只需开启操作面板上的按钮便可实现设备开机、停机、操作简便有效。 启动迅速开机30分钟内便可达到设计要求的氧气产量和纯度,制取氧气的方便快速是其它制氧方式无法比拟的。 故障率低系统选用国际一流品牌的空气压缩机、配件及材料,确保制氧过程中连续产出氧气,供给临床使用,保证设备低故障。 设计合理可根据临床对用气量的需要,系统自动开启、关闭相应机组,达到节约能源目的,设计充分考虑临床连续供氧的行业特点,备用氧源保证供氧万无一失。 医院选配根据临床用气量选择制氧机的方法: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题含答案

宁都县妇幼保健院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以下哪类人员负责对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A 医疗组长 B 护士长 C 科主任 D 院感小组成员 2、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 A 1.2m B 0.6m C 0.8m D 1m 3、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 A.提前5分钟配液B.现用现配C提前十分钟配液D提前半小时配液 4、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A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B 医务处 C 护理部 D 医院办公室 5、使用中的30W 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 的253.7nm 强度不得低于多少?() A 90μ/cm 2 B 80μW/cm2 C 70μW/cm2 D 60μW/cm 6、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照射时间不少于多少?() A 30min B 60min C 90min D 20min 7、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A 医用防护口罩 B 外科口罩 C 纱布口罩 D 普通医用口罩 8、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A 可以不戴手套 B 无菌手套 C 一次性PE 手套 D 清洁的橡胶手套 9、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应穿() A 隔离衣 B 防护服 C 清洁的衣服 D 医生服或护士服 10、下列情况应戴帽子() A 医生查房时 B 门诊接触病人时 C 进行无菌操作 D 护士进行晨晚间护理时 11、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 A 清洁手套 B 乳胶手套 C 无菌手套 D 检查手套 12、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A 消毒方法 B 灭菌方法 C 清洁处理 D 先清洁后消毒 13、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 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A 高度危险性物品 B 中度危险性物品 C 低度危险性物品 D 中、高度危险性物品 1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15、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 A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B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C. 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D 以上都是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4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区ward area 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佳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3.2 病室(房)inpatient room 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3.3 床单元bed unit 病室(房)内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 管理要求 4.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4.1.1 要求 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 4.1.2 人员构成 4.1.2.1 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4.1.2.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 4.1.2.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宜为病区内相对固定人员,医师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4.1.3 职责 4.1.3.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3.2 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4.1.3.3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应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白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院气体设计说明液氧

医院气体设计说明 液氧

一.概述 1、本方案具有下列特点: ◆充分结合了当前国内外医用气体系统先进设计理念及国内知名医院设计 模式; ◆设计的动力设备当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率较高,运行性能良好,经济合 理; ◆设计规范在按照GB50751-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前提下,又参照 了GB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用气体篇》要求。 ◆大楼内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主管管道设计十路作为大楼内所有病 区的供气主管。第一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小手术室、ICU区域,第二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三路供往连廊楼手术部区域,第四路供往连廊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五路供往2#外科楼手术部区域,第六路供往2#外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七路供往3#内科楼手术部、ICU 区域,第八路供往3#内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九路、第十路备用。 ◆保证系统今后的扩展性,氧气、吸引、压缩空气机房总管出口处预留阀 门,可连接今后其它大楼的用气连接之用。 2、项目概况: 临沂市人民医院本次医用气体系统工程合计4328 套用气单元,其中包括: (1)、手术部区域:重大手术室48间,麻醉诱导15床,术后恢复苏醒33床; (2)、重症监护区域:ICU、CCU 142床,血透90床 (3)、病房区域:普通病房4000床 (4)、35人位高压氧舱。 3、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要点: (1)、解决全系统的最佳气体流量及压力分配问题: ①根据整幢大楼的总用气点流量,从主管、横管、支管进行一系列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计算,确定最佳管径保证了用气点的气体流量。 ②为保证压力符合使用要求,氧气、空气每层均有流量调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并能根据需要调节使用压力。 (2)、解决全系统的密封性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密封性,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检验均严格按照GB50751-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186-0187-94《医用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中心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均设计脱脂紫铜管,连接均采用标准的医用紫铜管件连接金属密封后银钎基焊接,保证了大楼医用气体工程整个系统的气密性。 (3)、解决全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问题: ①为了保证系统整体寿命,除所选用的产品均是国内知名品牌浙江海亮产品外,另外从脱脂紫铜管的连接采用金属管件密封,系统中无非金属密封材料,避免了系统的老化,且铜元有杀菌抑菌功能。从而保证整套管路系统使用寿命超过30年。 ②供氧整个系统中氧气、压缩空气部分的所有减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一路使用一路备用。且每个减压装置中均设有一套安全阀,当减压装

三甲医院气体系统方案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医院医用气体设施购置

一、总则 1.工期:12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试运行、验收。 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安装地点。 二、项目基本要求: 1、设备选型和施工技术要求 设备选择和施工应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先进性、高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配套设施齐全。 以下中国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1)(YY/TO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YY/TO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 4)(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GB50333-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6)(GB8982)《医用氧气》 7)(GB150)《钢制压力容器》 8)(GB1527)《拉制钢管》 9)(GB2270)《不锈钢无缝钢管》 10)(GB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12)GB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13)GB9706.1《医用电气》 14)(GB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5)(GB11618)《钢管、配件及焊接材料标准》 16)GB5023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17)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8)GB5004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9)(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22)国家、地方颁布的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 2、项目概况 雅加达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本工程位于门急诊医技住院部,大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共计10层。 地下一层为静脉配置中心,层高6米,梁下净高5.2米; 第二层为消毒供应中心,层高5米,梁下净高4.3米; 第三层为眼科门诊手术部,层高5米,梁下净高4.2米; 第四层为洁净手术部、ICU,层高4.5米,梁下净高3.8米; 第十层为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烧伤病房以及血液科病房,层高4米,梁下净高3.3米; 静脉配置中心、中心供应室的空调设备放置在同层机房;眼科门诊手术部 的空调设备放置在四层;洁净手术部和ICU的空调设备放置在五层设备机房, 层高3米,梁下净高2.3米。 3、中心供氧系统 中心供氧系统由氧源部分、氧气恒压监视装置、氧气减压装置、氧气输送管道及氧气终端五个部分组成。 1)氧源部分: 供氧能力:各用气终端连续供氧,出口流量不低于2*150Nm3/h,额定出口压力为0.8MPa. 根据医院用氧量的需求,我们选用2台10立方的液氧贮槽(知名品牌)作为供氧源,储存在液氧贮槽内的液氧经过汽化器汽化后通过减压装置减压至 0.4~0.6MPa后,分别送入病房楼的各主管道、副管道等。 2)主要设计参数 中心站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供氧能力:各用气终端连续供氧,出口流量不低于2*150Nm3/h 管道设计压力:0.8MPa 氧源压力:0.6MPa(可调) 出口压力:0.4~0.6MPa(可调) 氧气日最大消耗液氧量为0.5m3 站内温度控制:10~38℃ 站内氧气浓度控制:<23%

医院气体设计说明(液氧)

一.概述 1、本方案具有下列特点: ◆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外医用气体系统先进设计理念及国内知名医院设计模 式; ◆设计的动力设备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率较高,运行性能良好,经济合理; ◆设计规范在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前提下,又参照 了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用气体篇》要求。 ◆大楼内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主管管道设计十路作为大楼内所有病区 的供气主管。第一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小手术室、ICU区域,第二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三路供往连廊楼手术部区域,第四路供往连廊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五路供往2#外科楼手术部区域,第六路供往2#外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七路供往3#内科楼手术部、ICU区域,第八路供往3#内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九路、第十路备用。 ◆保证系统今后的扩展性,氧气、吸引、压缩空气机房总管出口处预留阀门, 可连接今后其它大楼的用气连接之用。 2、项目概况: 临沂市人民医院本次医用气体系统工程合计4328 套用气单元,其中包括:(1)、手术部区域:重大手术室48间,麻醉诱导15床,术后恢复苏醒33床; (2)、重症监护区域:ICU、CCU 142床,血透90床 (3)、病房区域:普通病房4000床 (4)、35人位高压氧舱。3、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要点: (1)、解决全系统的最佳气体流量及压力分配问题: ①根据整幢大楼的总用气点流量,从主管、横管、支管进行一系列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计算,确定最佳管径保证了用气点的气体流量。 ②为保证压力符合使用要求,氧气、空气每层均有流量调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并能根据需要调节使用压力。 (2)、解决全系统的密封性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密封性,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检验均严格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186-0187-94《医用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中心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均设计脱脂紫铜管,连接均采用标准的医用紫铜管件连接金属密封后银钎基焊接,保证了大楼医用气体工程整个系统的气密性。 (3)、解决全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问题: ①为了保证系统整体寿命,除所选用的产品均是国内知名品牌浙江海亮产品外,另外从脱脂紫铜管的连接采用金属管件密封,系统中无非金属密封材料,避免了系统的老化,且铜元有杀菌抑菌功能。从而保证整套管路系统使用寿命超过30年。 ②供氧整个系统中氧气、压缩空气部分的所有减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一路使用一路备用。且每个减压装置中均设有一套安全阀,当减压装置故障出口压力高于最高使用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开启并进行卸压,从而避免了氧气终端、压缩空气终端出现超出使用压力的危险情况。

最新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科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呼吸道感染患者就诊时护士应发放 B 口罩 A一次性医用口罩 B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C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 D一次性N95口罩 2、经预检分诊预检为需要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应将患者分诊C A 急诊内科 B急诊儿科 C发热门诊 D感染性疾病科 3、门急诊每间诊室均应设置手卫生设施,包括: A流动水洗手设施 B洗手液 C肥皂 D干手设施或速干手消毒剂 4.属于低度风险区域:ABC A门急诊办公室 B门急诊药房内部C挂号室内部 D感染性疾病科 5、属于中度风险区域: ABC A门急诊大厅B候诊区C普通诊室D发热门诊 6、属于高度风险区域:ABCD A注射室、B耳鼻喉科诊室C发热门(急)诊D口腔科 7、关于强化清洁与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应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

|3-内酰胺酶 (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应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C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消毒剂的浓度。 D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二、填空:每题5分 1、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 1米以上距离。 2、预检、分诊点(处)应配备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等,以便随时取用。 3、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患者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有效的措施。 5、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WS435-2013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系统_WORD版

ICS 11. 020 C 05 WS 中华人民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435-2013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 for hospitals 2013-09-08发布 2014-02-01 实施 中华人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4.1. 8.4.6.2.5.3.2.5.6.2.5.7.2.5.7.3.5.8.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黄世清、磊、叶枫、王晓蓉、郭涛、翠玲、先智、波、杜栩、栋良、唐昭斌、建、王育珊、白春雷、麟、宋文洁、田美蓉、庄明轩、袁向东、于爱平、志连、何斌、许家穗、时久勤、周政、平、明健、伟。 引言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将采用集中供应的医用气体系统,对医用气体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医用气体种类较多,有的医用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医用气体事故也时有发生。作为医院支持系统的核心之一的医用气体系统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医院的安全。为了加强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规医院医用气体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力,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制定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的管理标准十分必要。 本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研究分析医院医用气体运行及供应特点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医用气体工程交付使用以后,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医用气体从业人员在设备运行操作、维护保养、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的运行管理,有类似医用气体系统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912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 0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 GB 50030 氧气站设计规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 JB 6898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 JGJ 4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 TSG DOOOI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医用气体系统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指引

第五章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安装 医用气体系统由医用气源站、管道系统、监控报警系统、供应末端部门组成,其性能不仅取决于规划和设计,系统工程的施工安装也至关重要。由于医用气体系统既是医疗设备安装工程,也是机电安装工程,其系统最终性能的优劣与系统工程在安装过程中的材料设备投入、施工机具配备、安装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等因素息息相关,项目安装过程控制尤为重要,本章将从以下方面对医用气体工程的施工安装管理与控制进行阐述。 第一节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准备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准备,是贯穿整个工程的工作,从招投标开始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止,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等关键要素。本节将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进行阐述,对于工程安装阶段专有的准备工作将在后续各节进行介绍。 一、施工人员准备 施工单位要充分研究和分析项目的工程量的大小、工期规定、施工内容的复杂程度及项所在地特点等因素,成立医用气体工程项目部,配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施工员和资料员等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按照各施工阶段配置不同的施工班组(如管道班组、供应末端设备施工班组、电工班组、气源站施工班组等),且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二、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机具是完成项目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施工单位应配备与工程相适应的专业施工机具和设备,并在进场前进行检查、维护、校验和安装调试,使其完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 表5-1为医用气体工程必备的施工机具,施工单位依据项目规模配置合理的数量。 表5-1医用气体工程必备常用的施工机具

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doc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 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 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医用气体站设计

医用气体站设计 气站位置的选择 医院的气站一般可分为中心气站和手术部专用气站两部分。 中心气站一般包括氧气站、压缩空气站和吸引站。因为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不仅手术部需要,医院的其他病房、其他科室也需要,因此气站的供气能力要强。这些气站的设备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有噪声、振动、防火、防爆等问题,因此常采用集中建站、集中管理、集中供气的方式。 《氧气站设计规范》规定 (1)有噪声和振动机组的氧气站有关建筑,对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的其他建筑之间的防护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氧气站等乙类生产建筑物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3)氧气站应设在可燃气体源或烟尘散发源全年风频率最小的下风侧。 (4)制氧站房、灌氧站房或压氧站房、液氧气化站房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5)当氧气实瓶的储量小于或等于1700个时,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可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彼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非燃烧体隔墙隔开以及通过走道和丙级防火门相通。 (6)当氧气实瓶的储量超过1700个时,应当将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布置在两座独立的建筑物内。 (7)输氧量不超过60m3/h的氧气汇流排间可设在不低于三级耐火等级的用户厂房内靠外墙处,并采用高度为2.5m、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与厂房的其他部分隔开。 (8)输氧量超过60m3/h的氧气汇流排间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当与其他用户厂房毗连建造时,其毗连的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无门、窗、洞的墙与该厂房隔开。 医用气体站设计的一般要求 (1)医用气站工作期间应保证连续、足量供气。供气质量和供气压力应符合使用要求。 (2)储存医用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气源,应有不少于3日的储备量。(3)气瓶、储气(液)罐、制气装置等关键设备应分为两组,两组间可进行手动和自动切换,以保证连续供气。 (4)为调节用气量与产气量之间的不平衡,宜采用中压或高压储气罐。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 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 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 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 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 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类人员负责对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A医疗组长B护士长C科主任D院感小组成员 2、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 、新建、改建病房(室)宜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 A3床B5床C6床D4床 4、新建、改建病房(室)宜病室床位数双排不应超过() A8床B6床C10床D4床 5、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A医院感染管理部门B医务处C护理部D医院办公室 6、使用中的30W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强度不得 低于多少?() A90μ/cm2B80μW/cm2C70μW/cm2D60μW/cm 7、测定普通直管紫外线灯的强度时,在灯管下垂直距离为多少?()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照射时间不少于多少?() A30minB60minC90minD20min 9、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A医用防护口罩B外科口罩C纱布口罩D普通医用口罩 10、进行胸穿、腰穿操作时应戴() A清洁手套B乳胶手套C无菌手套D检查手套 1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A可以不戴手套B无菌手套C一次性PE手套D清洁的橡胶手套 12、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穿() A隔离衣B防护服C清洁的衣服D医生服或护士服 13、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应穿() A隔离衣B防护服C清洁的衣服D医生服或护士服 14、下列情况应戴帽子() A医生查房时B门诊接触病人时C进行无菌操作 D护士进行晨晚间护理时 15、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A清洁手套B乳胶手套C无菌手套D检查手套 16、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A消毒方法B灭菌方法C清洁处理D先清洁后消毒 17、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是什么消毒剂?()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效消毒剂D中、高效消毒剂 18、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达到消毒要求的是什么消毒剂?() 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消毒剂D中、高效消毒剂

医院气体运行管理规范范文

卫生行业标准(WS)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近似词条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医用气体 ?医院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 ?>>更多相关词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前言 4. 引言 5. 1 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 3 术语和定义 8. 4 基本要求 1. 4.1 一般原则 2. 4.2 管理机构 3. 4.3 管理职责 4. 4.4 人员要求 5. 4.5 管理制度 6. 4.6 档案管理 1. 4.6.1 内容 2. 4.6.2 保管部门 3. 4.6.3 保存时间 7. 4.7 维修工作许可证管理 8. 4.8 系统验收、测试和试运行

9. 5 主要设备运行管理要求 1. 5.1 基本要求 2. 5.2 医用氧气供应源 3. 5.3 医用空气供应源 4. 5.4 医用真空汇 5. 5.5 其他医用气体汇流排系统 6. 5.6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 7. 5.7 医用气体监测和报警系统 8. 5.8 气瓶管理 10. 6 应急管理 11. 参考文献 12. 相关文献 [返回]拼音 WS 435-2013 yī yuàn yī yòng qì tǐ xì tǒng yùn xíng guǎn lǐ [返回]英文参考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 for hospitals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435-2013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 for hospitals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9月6日发布发布,自2014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4.1.8、4.6.2、5.3.2、5.6.2、5.7.2、5.7.3、5.8.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黄世清、谢磊、叶枫、王晓蓉、郭涛、刘翠玲、陈先智、杨波、杜栩、张栋良、唐昭斌、刘建、王育珊、白春雷、孙麟、宋文洁、田美蓉、庄明轩、袁向东、予爱平、刘志连、何斌、许家穗、叶久勤、周政、陈平、刘明健、张伟。

三甲医院气体系统方案

三甲医院气体系统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医院医用气体设施购置

一、总则 1.工期:12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试运行、验收。 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安装地点。 二、项目基本要求: 1、设备选型和施工技术要求 设备选择和施工应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先进性、高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配套设施齐全。 以下中国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1)(YY/TO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YY/TO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 4)(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GB50333-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6)(GB8982)《医用氧气》 7)(GB150)《钢制压力容器》 8)(GB1527)《拉制钢管》 9)(GB2270)《不锈钢无缝钢管》 10)(GB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12)GB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13)GB9706.1《医用电气》 14)(GB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5)(GB11618)《钢管、配件及焊接材料标准》 16)GB5023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17)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8)GB5004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9)(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与技术措施方案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管道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为综合门诊楼,医用气体管道采用不锈钢无缝管,氩弧焊接。阀门附件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 1、医用气体管道的施工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 ⑴、医用气体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⑵、管道氩弧焊接操作工艺: ①管道在焊接前应该使用四氯化碳进行脱脂处理(吸引管道除外),脱脂处理选择专业公司进行或者是采购经过脱脂的不锈钢管材。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②管材必须按设计图纸下料,坡口制作按GB50236-98 附录C 进行。坡口加工宜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加工方法。修磨管口使用专用砂轮片,预制安装不得用铁质工具敲击。组对时不得采用强力组装,接头壁必须齐平。在坡口两侧 200MM 围用碳水涂刷一遍。 ③点固焊,不得有气空、夹渣、夹钨、裂纹存在。为防止焊缝产出热裂纹,焊后可采用水冷强制冷却措施。

④奥氏体不锈钢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其运条方法角度与底碳钢焊接基本相同。 ⑤不锈钢管道的焊接采用氩弧焊封底,手工焊盖面、管腔充氩保护,使管侧焊缝不产生氧化,保证光洁,对于口径较小的不锈钢管,也可直接用氩弧焊封底和盖面。 ⑥不锈钢管道焊接时,不允许在焊口外的基体金属上引弧和熄弧,熄弧或更换焊条时,应在弧坑前方约20mm-25mm处引弧,然后在将电弧返回弧坑,同时注意焊接盖面在上一段焊缝10mm-15mm处开始。 ⑦为了防止焊接时飞溅物等落在管材上,焊接前应在焊口周围用阻燃带,白垩粉和石棉橡胶板进行保护,防止飞溅物落上管子上。 ⑧焊接层数及焊道数应根据壁厚选择。不锈钢焊接后,首先要除去溶渣和焊缝附近的污垢,然后进行钝化处理。 ⑨不锈钢管子管件组对的焊口,要便于施焊,减少横焊、和仰焊、焊接时采取防变形措施,减少固定焊口,力求做到整体预制安装。 ⑩当采用气焊时,其操作方法一般采用左焊法。焊距与焊件成40~50°。火焰中心与熔池距离不小于2MM为宜,焊炬不作横向摆动,一条焊缝一次焊完不得中断。 ⑶、管道氩弧焊接质量标准: 对接接头表面严禁有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 施焊前必须进行工艺评定并编制作业指导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