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归纳当代世界的与经济格局

高中历史的归纳当代世界的与经济格局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拿起历史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不同经济格局对当代世界的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通过归纳历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并提取出对当代世界的重要意义和启示。

一、古代世界的经济格局

古代世界的经济格局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在古代社会,农业是维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以奴隶制为代表的古代社会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繁荣,为古代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国家民众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以河流和海洋为交通纽带的贸易网络。

二、中世纪的经济格局

中世纪的欧洲经济格局主要以封建经济为核心。封建主义的兴起导致土地的私有化和封建主的统治,土地的所有权和劳动力的控制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封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土地所有权的集中、领主剥削农民等。贸易活动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了社会的进步。

三、现代世界的经济格局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现代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以市场经济和产业经济为主导,在经济领域实行自由竞争、私人所有制和利润追求。这种经济格局的发展带来了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四、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包括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破坏等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的学习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格局及其对当代世界的影响。通过对历史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以及当代世界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联系。这种对历史和经济的全面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代世界的经济挑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9·娄底市高三模拟]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由此推知,美国此举() 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B.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在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同时,需要购买美国物资并对美国敞开市场,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对苏联的遏制,排除。B项,题干体现了美国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不利于其他国家对欧洲商品的出口,不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援助并实行附加条件,反映了美国借机对欧洲的经济入侵,并非欧美合作,排除。 答案:D 2.[2019·惠州市高三模拟]1961年美国《对外援助法》出台后,肯尼迪政府通过出售、借贷和赠送等方式,向缺乏粮食的国家出售农产品。苏联也每年平均向这些国家提供6.83亿美元经济援助,3.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反映了()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C.美苏冷战局面的结束D.美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这说明美苏通过各种形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A项;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苏冷战局面结束于1991年,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3.[2019·菏泽市高三模拟]1969年2月,戴高乐接见英国新任驻法大使索姆斯,表示希望看到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在政治上和防务上加强合作,认为西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于北大西洋公约的防务。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西欧政治上的联合进一步加强 C.英法共同规划欧共体的发展 D.欧共体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戴高乐希望“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在政治上和防务上加强合作”,“有自己的独立于北大西洋公约的防务”,反映了法国希望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操控。这表明两极格局下美国与其阵营内部成员(如法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分化,因此A选项正确。这是戴高乐的个人意见和希望,不能说明西欧政治上的联合进一步加强成为现实,也不能代表欧共体的态度,B、D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国的要求,并未体现英国的态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此时并未与法国共同规划欧共体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答案:A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 全球化第一波(1492-1800) 肇始于哥伦布远航开启新旧世界间的贸易。 动力性因素:国家和实力。也就是说,当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取决于一国的实力以及其应用形式,即一国有多少人力、马力、风力和后来蒸汽动力。在这一时期,受到宗教影响或帝国主义影响(或两者的结合),国家和政府利用暴力推倒壁垒,将世界的各个部分合并为一。核心的问题:我的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我如何走出国门,利用我的国家的力量和其他人合作? 全球化第二波(1800-2000) 中间曾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 动力性因素:跨国公司。 前半阶段:铁路和蒸汽机,运输成本下降。 后半阶段:电话、电报、电脑、卫星、光纤电缆和互联网,通讯成本下降。 全球经济诞生和成熟,各国之间有充足的商品和信息的流动,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套利。 主要的问题:我的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它有哪些机遇可以利用?我怎样通过我的公司同他人开展合作? 全球化第三波(2000-) 动力性因素:个人的能力。 之前的全球化都是以欧洲和美国的人和公司作主体的。虽然中国在18世纪的时候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塑造者却是西方国家、公司和探险者。未来的全球化则将越来越多地不仅是被个人驱动,而且是被 各种各样的人所驱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西方人和白种人。 全世界每个角落、各种肤色、各个人种都可以参与其中。 主要的问题:在当今全球竞争机会中我究竟处在什么位置?我可以如何与他人进行全球合作? 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主要讲授三个问题: 一、冷战后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布雷登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 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 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为: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 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网络构建 1.二战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世界金融贸易向着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2.二战后,随着西欧走向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增多。 3.由于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跨国公司的推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 (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起来。 (2)原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大发横财。

2.第二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 (1)概况: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 3.第三阶段(80年代末以来) (1)概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作用明显。 (2)原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下表是1955年和1976年美国、西欧、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50至70 B. 体现了市场经济模式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动 C. 欧洲联合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冲击 D. 世界经济由50年代美欧两强变为70年代三足鼎立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反映的西欧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的提高来看,欧洲联合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冲击。故答案为C 项。表格给出的是所占比例,数据变小不能说明经济衰退,排除A 项;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程和平原创 | 2010-02-06 16:58 | 收藏 | 投票 关键字:世界经济特点演变当代政治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大国冷战后对外战略的调整。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把握时代主题,认清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发展大势,尤为重要。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世界经济的形成 2、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 (2)60年代到80年代 (3)90年代以来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扩散和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和现象。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1)、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果为先导,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加

深和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2)、生产、投资、贸易、金融真正成为世界性的。 以金融全球化为例,伴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空前活跃,瞬间内大量的资金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移。全球外汇交易额的比率从1983年的10:1跃升到1995年的60:1,日交易额从1992年的8800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5万亿美元。 (3)、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并向世界各地扩散。 3、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1)、冷战结束为全球经济的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科技革命和全球竞争加剧促使各国加速进行结构调整; (2)、经济活动国际化,改革开放成为各国共识; (3)、发展中国家采用自己的发展模式促使经济获得发展,日益深入参与全球化。 (二)综合国力竞争加剧 1、综合国力的概念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满足国民需求、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根本上决定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综合国力是相对的。纵向,相对于国家自身不同的历史时期;横向,相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国际体系中的其他国家。例如,20世纪的英国较之处于世界颠峰时的维多利亚时代拥有更多的财富,却沦为二流国家,原因是不少西方国家的实力超过了英国。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比较是很复杂的。根据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课题组”发表的《综合国力评估系统(第一期工程)研究报告》分析,目前,在美、日、中、俄、德、法、英7国中,美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其综合国力值遥遥领先于其他

2021届高考历史考点突破练习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含答案】

2021届高考历史考点突破练习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 局的发展趋势【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共有10小题) 1.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以此为依据,美国政府拒绝为部分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济。根据时间信息“1947—1948年”可知,当时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态势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内政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权结构,A项错误;美国执政者依然奉行资本主义的治国情神,并未改变和重塑,C 项错误;材料中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援助,并未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项错误。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错在“苏俄”;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故排除B项;C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 3.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A 【解析】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时,西欧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排除D。 4.(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说明不是为了争取国内黑人选民

专题12 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

[考纲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的加入。 考点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 极格局的框架。 (2)两个原因 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 张产生矛盾。 ②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三个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对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 委员会对抗;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基础;“铁幕” 演说,发出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 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五个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 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 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 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 1.从1962年10月22 日到12月14日间,肯 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 来往的信件就有25 封,……在这些信件 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 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 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 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 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 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 望。 “这场危机”指的是 什么危机?

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答案 古巴导弹危机。 2.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恢复正常。 美国实施该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 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3.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 “还有一个部分”指的是哪部分? 答案 第三世界国家。 20世纪50年 代后期至80 年代末90年代初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 (2)影响 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至今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 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归纳总结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 (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案➊教学目标 一、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知道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动力及影响 二、了解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与辩证统一的关系 ➋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二、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➌教学过程设计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背景: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消失 概况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2001年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发动“911”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随即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仅作了 解)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彻底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仅 作了解) 两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沉重负担 欧盟 1993年欧共体升级为欧盟,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2013年欧盟成员国扩展到28个(多数为发 达国家)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 度最高) 俄罗斯拥有庞大核武库,自然资源丰富,在国际事务中仍发挥举足轻重作 用 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开展多边外交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日本保持经济大国同时,追求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 发展中国 家 总体实力增强(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伊朗·仅作了解)当今世界格局仍为一超多强,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1、经济全球化进程 (1)兴起: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 (2)形成:两次工业革命 (3)发展:二战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制度化)(4)加快:两极格局结束后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源) (2)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扫清障碍)(3)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前身为关贸总协定)

当代世界的格局和经济发展

当代世界的格局和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快速变化和不断演进之中。全球化的进展、科技的 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转移,都在塑造着当代世界的格局和经济发展。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探究当代世界的格局以及经济发展的 趋势。 一、全球化的推进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格局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随着信 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国家之 间的联系和依赖也日益加深。全球化使得资本、人员、技术和信息等 要素得以自由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扩张,并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 形成。 全球化的推进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减 少贸易壁垒,加速了跨国企业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其次,随着 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互相依存度加大,同 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再次,文化交流和流行文化的传播促进 了文化多样性和全球文化的融合。最后,全球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也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 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在当代世界的格局中,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崛起,使得全球力量的平衡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地区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 进展。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源于多种因素。首先,人口红利使得这些国家拥 有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政府的 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措施促进了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再次,科技 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国 家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基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同时,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也在增加,与传统大国之间 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三、技术革命的影响 当代世界的格局和经济发展还受到技术革命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的 运营方式和经济结构。 首先,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速了全球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推动 了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模式的 出现,使得传统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自动化和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制造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领域 的生产和就业方式。

高中历史必修下 (教案)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此节课的内容较之以往容量大、难度大,处理起来比较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需要言简意赅的对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做个交代,更多的使学生对此趋势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讲解要与现实结合,更能讲的透彻。【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高一学生对这些知识相对比较熟悉,因此利用学生熟知的国际大事拉近学生对新知的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如何探究世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多极化呈现“一超多强”局面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原因、表现;世贸组织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主要全球性问题。了解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借助图文,汲取历史信息、沟通历史与现代,构建历史时空意识,逐步形成以辩证、发展的眼光解释多极化发展的根源,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 3.感悟经济全球化的不可抗拒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面对全球问题,中国所发挥的大国作用。 【教学重点】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全球性问题与全球化治理机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以日常生活引出本课主旨。 师:2018年,注定不平静的一年。中美贸易战成为本年度最热门的话题,中美双方都出招你来我往。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越发严重。其实中美贸易战的阴云一直未散,现如今中美贸易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5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5日就全面贸易战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风险提出警告,称美国与

高中历史知识点之复杂多变的当代世界

高中历史知识点之复杂多变的当代世界 复杂多变的当代世界知识点一: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复杂多变的当代世界知识点二: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④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经过: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两大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中,世界的政治与经济格局也在不断演变中。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是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美国夺取世界经济霸权,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美国也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提供“两个安全网”(“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推行“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并且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第二,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第三,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各国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这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演化成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

当代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当代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当代世界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好其中的知识点。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当代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当代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两者的关系: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欧洲联盟 (1)欧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 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欧盟建立的意义: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 过渡。) (3)影响: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欧元形成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4.北美自由贸易区 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生效。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5.亚太经合组织 (1)正式成立: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6.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 (1)依据:乌拉圭回合 (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7.中国入世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入世的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7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重难知识记忆】 一、理解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一)原因 1.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因素:美国、苏联的相对衰落;欧共体、日本、中国的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二)过程 1.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中国日益振兴,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2.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 3.现状: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发展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的国际政治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全面理解经济全球化 (一)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资本的推动、发达国家的推动、信息流动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推动、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二)特点:世界贸易呈现体量巨大、增长乏力;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规则之争”更加显著。 (三)表现 1.从生产国际化走向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2.从流通国家化走向贸易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 3.全球金融市场联网和各国货币国际化形成金融市场一体化。 4.世界经济增长中心走向多元化。 (四)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深刻影响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普遍的生产模式;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影响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加剧世界不平衡与不平等。 (五)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对策 1.中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2.中国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国内高标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 如履薄冰——近现代世界经济运作机制调整与全球化

专题十二如履薄冰——近现代世界经济运作机制调整与全球化 微点1 双重瓜分——西方殖民扩张与经济格局的演变 1.西方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 2.近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 ①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和完成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确立;建立海上殖民霸权;实行自由贸易和“炮舰”政策。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时代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形成了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被削弱。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经济衰退。 ③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美国、西欧、日本集团竞争更趋激烈;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迅速崛起。 3.发展中国家力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不断完善: (1)各国对其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享有并行使永久主权。 (2)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地位和条件。 (3)增加向发展中国家资金转移、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 (4)改善转让条件,争取发达国家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5)保护海洋资源和争取海运权。 (6)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7)世界经济结构的改革。 微点2 整体世界——全球化下的贸易和世界经济秩序 1.经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 (1)探险时代(1500~1750年) ①经济上出现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及商贸中心转移,商贸制度创新。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并扩展。 ②国际关系上一个以近代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不具有全球性。 ③全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宗教、革命等思想在新旧大陆之间传播。 ④全球联系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全球性交往的紧密性和普遍性较低。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_高中地理_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知识架构 本节内容乍看上去,好像完全是历史知识。但其主旨是要求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世界近现代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课本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世界政治地图为依据分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说明了当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新趋势及其特点。“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多极化”就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果和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是“多极化”在当代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教材用案例的形式说明了在新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下,地缘合作是必要的,而冲突也是必然的。这三部分内容看似离散,其实联系十分紧密。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这条主线把课本中的历史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另外,课本上关于阿以冲突的案例,可以对指导学生分析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具有示范意义。 2.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了解当代世界政治地图形成和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历史知识,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政治地理学的方法分析当前地区合作或冲突事件。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努力培养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2)难点:分析国际政治地缘合作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教学思路设计 1.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涉及到很多历史知识,如一二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等。在目前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只学习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内容,其他内容尚未涉猎。所以在从地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必须适当补充未学的历史知识。阿以冲突是世界的热点问题,课前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途径搜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根据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言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地缘合作和冲突的原因。 2.课前学生准备:把全体学生分为三组搜集资料,“两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各一组。 3. 教法设计 除了让学生广泛的收集有关资料外,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本堂课的知识架构,绘制大量图表,搜集一些历史图片,充分利用powerpoint、mapinfor、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系统,把抽象的知识用直观的图像表示出来,把枯燥的内容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充分利用时事信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会学生怎样从地理学角度来审视研究历史政治问题。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powerpoint、mapinfor课件,历史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对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比较了解的。两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之多,卷入人数之众,给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之重都是史无前例的,对当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和影响至今起着决定性作用。 讲授新课 【板书】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课前提示】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之前,必须先了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演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其实,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就是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下文以及5.2世界经济全球化做好铺垫) 大家在学习本课之前心中要有一条内容主线,就是本节课的历史知识都是按照“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而展开的,学习时要时刻注意。

高中历史现代史政治经济总结

高中历史现代史政治经济总结 高中历史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1、战后20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雄厚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政府进一步干预和调节市场;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刺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加剧 目的:战时经济顺利转轨;稳定国内社会生活;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内容:制定充分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扶植农业;扩大联邦 政府对教育的援助 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共和党控制了参 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杜鲁门提出的许多法案没有通过;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国家的经济得以保持并继续扩大 结果及其原因: 结果:成效不大,主要限于建造廉价住房,清理贫民窟,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很多目标未能实现

原因:国会特别会议中,议员们惊慌失措,通过了70多项法案; 统治集团内部策略上的分歧、利害上的冲突对公平施政起制约作用; 杜鲁门在政治上保守,在经济改革上却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二者的矛盾使得他的经济社会改革难以推行;组织策略上,杜鲁门不能包容改革派人士,搞宗派主义,形成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密苏里帮;外交路线上,推行霸权主义,搞侵略扩张,巨额支出对外,推行国内的社会福利改革难免捉襟见肘 3、西欧经济的恢复: 英国: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稳定了战后英国衰败的经济; 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充实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了金融市场; 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设施转为民用设施,促进了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 受战争抑制的固定资产更新加快,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战后初期有利的贸易环境 法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四共和国进行国有化改革,推进法国式的计划经济,实施著名经济学家莫内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无偿使用德国战俘劳动力,以弥补法国劳动力的不足,是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马歇尔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食品

高中人文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

高中人文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Ⅰ.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⑴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914~1918): ①大战原因: 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②大战结果: 协约国(英法俄)胜利;同盟国(德奥意)战败;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战果:德日意结成轴心集团----战败;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 美国和苏联强大,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分裂,东部国家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国和苏联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亚非拉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Ⅱ.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⑴.社会主义阵营从50年代未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未解体。 ⑵.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⑶.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一分二)、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一分六)、苏联解体(一分十五)。 ⑷.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经济力量中心。(一超多强格局)。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①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局部不稳定,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和平和发展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主题,合作和冲突是国家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 ②地缘合作——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双基巩固学考突破 一、选择题 1.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出席西点军校毕业典礼时发表演讲,他表示,美国打算成为“未来100年内的世界领袖”。这说明( ) A.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美国力图构筑单极世界 C.两极格局遭遇严重挑战 D.霸权主义不复存在 答案:B 2.日本前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意图( ) A.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摆脱美国的控制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日本要求建立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秩序,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B项正确。 3.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答案:B 解析:进入21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多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成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4.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反映了( ) A.反对霸权主义的时代主题 B.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力量崛起 答案:C

解析: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是某一区域内国际合作加强的表现,反映出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 5.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水平差距过大,很难结成经济集团。突破这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是( ) A.欧共体的建立 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答案:B 解析: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欧共体是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故B项正确。 6.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非常迅速,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外,跨国公司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全球贸易的扩X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C.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