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序号内容知了理应 道解解用 第一章第一节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等概念 元素周期表 2、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 律间的关系 3、通过对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的 ? 探究,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以及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相互关系, 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 递变性 4、原子核结构,理解质量数的含义, ?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元素、核 素、同位素的涵义 第二节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20 ? 元素周期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最外 律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 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 ? 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元素和?A族,?A族元素为 ? 例,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 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 步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 ? 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学会 运用周期表

第三节 1、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 ? 化学键的形成,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构成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 能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书写常见简单化合物、单质的电 ? 子式;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物质的形 成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 1、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生成化 ? 化学反应化学能与学键要放出能量 与能量热能 2、化学能和热能是相互转化的,并 ? 且符合能量守恒 3、什么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 ? 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放热反应和吸热 反应,记住常接触的化学反应中哪些 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4、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普遍存在 ? 的,它们符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 律 第二节 1、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 ? 化学能与 电能 2、原电池的原理 ? 3、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 ? 电能的关键 4、通过对原电池装置的分析,掌握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5、通过原电池装置来判断金属的活 ? 动性顺序 6、几种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 7、学会自己设计原电池 ? 第三节 1、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及表示方法, ? 化学反应并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的速率和2、浓度、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催 ? 限度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 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 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 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 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 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 二学习过程 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最新六年级语文期末命题试卷(附意图、答案、双向细目表-可直接打印)

最新六年级语文期末命题试卷(附意图、答案、双向细目表-可直接打印) 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30分)习作(3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5分) jiān jùn yùn xiān yì ( ) 苦( )工( ) 含( )起()力 ( ) 灭险( ) 音( ) ()维()立 【意图:区别同音字. 】 2、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先把错别字画上“о”,再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4分) 莫明其妙()再接再励()自做自受()眼急手快() 德高忘重()穿流不息()兴高彩烈()愤不顾身() 【意图:检查对汉字掌握情况.】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⑥绝对 伯牙绝弦( ) 斩尽杀绝( ) 绝无此意( ) 美妙绝伦( )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 【意图:检测对多义字的掌握. 】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追日,_____________(守株待兔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_____________(坚持不懈直言不讳),是_____________(艰苦卓绝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意图: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辨析能力.】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1+1+4=7分) (1)、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意图:检查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 (2)、生活在海边农村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图:检查抓住句子主干的能力.】(3)、叔叔对我说:“等到了秋天,我请你到我家的果园摘桃子.”(改为转述句)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教学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分,每空 分) 、在下面的( )里分别填上适当的分数。 ?分 ( )小时 ???毫升 ( )升 、2 9 里面有( )个 1 9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 数。 、在2 9 、 3 7 、 21 12 、 15 10 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 、 ÷ ?8 () () 40 () 64 、把 米长的的绳子,平均截成 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和 的最大公因数是( ),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 ?次发射,其中只有 次发射失败,发射成功的占总数的( )。 、在○里填上“﹥”、“﹤”或“ ”。 5 3 ○ 5 4 1 2 ○ 4 7 、用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都是 ???高 ???至少需要铁丝( )???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 )??

?、用( )个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紧挨在一起排成一排,全长( )米。 ?、在 ???????????????????????????? ?????这几个数据中,众数是( ),中位数是( )。二、判断( 分) 、因为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甲数( )。 、两段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段剪下4 7 米,第二段剪下全长的 4 7 ,那么两段剪下 的一样长。( )。 、 5 1 8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 、如果一个长方体,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棱长是 ??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三、选择( 分) 、一个长是 ??,宽是 ??,棱长总和是 ???的长方体,它的高是( )??。 ???? ??? ??? ??? 、下面的平面图形中( )不能折成正方体。 、下面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 5 8 ?? 8 15 ?? 7 20 ?? 1 8 、张师傅 小时做 个玩具,李师傅 ?小时做 ?个玩具,做得快是( )。 ??张师傅 ??李师傅 ??一样快 ??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最全考点全集(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巩固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提升应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是灵活应用盖斯定律. 【精确解读】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应用: a.利用总反应和一个反应确定另一个反应的热效应; b.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 3.反应热与键能关系 ①键能:气态的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既是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 放的能量, 也是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②由键能求反应热: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和形成生成 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为“-”)的代数和.即△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E反-∑E生 ③常见物质结构中所含化学键类别和数目:1mol P4中含有6mol P-P键;1mol晶体硅中含 有2mol Si-Si键;1mol金刚石中含有2molC-C键;1mol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mol Si-O 键. 【精细剖析】 1.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

①写出目标方程式; 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 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例如: ①Fe2O3(s)+3CO(g)=2Fe(s)+3CO2 △H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2 ③Fe3O4(s)+CO(g)=3FeO(s)+CO2(g)△H3 求反应FeO(s)+CO(g)=Fe(s)+CO2(g)△H4的焓变 三个反应中, FeO、CO、Fe、CO2是要保留的, 而与这四种物质无关的Fe2O3、Fe3O4要通过方程式的叠加处理予以消去, 先②+③×2-①×3先消除Fe3O4, 再消除Fe2O3, 得到④6Fe(s)+6CO2(g)=6FeO(s)+6CO(g)△H5, ④逆过来得到 ⑤6FeO(s)+6CO(g)=6Fe(s)+6CO2(g)-△H5, 再进行⑤÷6, 得到△H4=-; 2.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方向改变, 方向改变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 反;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可以同时改变倍数; ③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叠加, 叠加时, 物质和反应热同时叠加; ④当对反应进行逆向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反. 【典例剖析】己知:Mn(s)+O2(g)═MnO2(s)△H l S(s)+O2(g)═SO2(g)△H2 Mn(s)+S(s)+2O2(g)═MnSO4(s)△H3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H2>0 B.△H3>△H1 C.Mn+SO2═MnO2+S△H=△H2-△H1 D.MnO2(s)+SO2(g)═MnSO4(s)△H═△H3-△H2-△H1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配套练习(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配套练习(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第一章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解析:根据生成物总能量和反应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 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应的ΔH相同。 答案:C 2.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5 800 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 900 kJ·mol-1。 答案:D 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 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四)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C .K +、Mg 2+、NO 3- 、SO 42— D .Na +、Fe 3+、Cl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 是 ( )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1双向细目表 章节内容(知识点)知 道了 解 理 解 应 用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钠、氯气的物理性质√ 3、钠及其氧化物、氯气的化学性质。√ 4.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既简单计算√ 5.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简单计算,溶液稀 释时有关的计算 √6.气体摩尔体积及其简单计算√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8.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 关系及有关计算 √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 √ 2、分散系√ 3、丁达尔效应√ 4、胶体的渗析、胶体的吸附作用√

5.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6、离子共存、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7、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氧化剂、 还原剂等概念 √9.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3、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 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 4.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 环的影响; √ 5、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 NO 、NO2的性质; √ 6、NH3性质及制取、铵盐的性质及铵态 氮肥的使用问题; √ 7、HNO3的性质。 √

8、硫的主要性质; √ 9、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 10、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11、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及酸雨 的危害 √ 12、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13、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 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 途。 √ 14、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 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 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1、硅的存在及用途。√ 2、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硅酸的性质(弱酸性、水溶性、硅胶 的吸水性)及制备方法。 √ 4.硅酸钠(Na2SiO3)的性质、用途。√5.硅酸盐工业√6.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 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mol H 2(g)燃烧,生成1mol H 2 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 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一节燃烧热能源 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几种类型: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二、△H的计算方法=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15分)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如:H(g)+I(g)→H-I(g)+297KJ 即H-I键的键能为297kJ/mol,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mol H-I键需要吸收297KJ的热量。化学反应的发生可以看成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单位:kJ/mol) 键能键能键能 H-H 436 Cl-Cl 243 H-Cl 432 S=S 255 H-S 339 C-F 427 C-Cl 330 C-I 218 H-F 565 C-O 347 H-O 464 Si—Si 176 Si—O 460 O=O 497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CCl4的稳定性(填“大于”或“小于”)CF4的稳定性。 (2)结合表中数据和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QKJ/ mol;通过计算确定热化学方程式中Q 的值为②请写出晶体硅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物质稳定性的比较: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高越稳定 已知25℃、101KPa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B.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D.O2比O3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O2(g)==CO2(g);△H=+393.5kJ/mol B、2SO2+O2==2SO3;△H= —196.6kJ/mol C、H2(g)+1/2O2(g)==H2O(l);△H=—285.8kJ/mol D、2H2(g)+O2(g)==2H2O(l);△H= —571.6KJ 五、反应热△H大小的比较: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

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依据安徽 2011 年高考说明) 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程培红2011年 8月 31日 理综 题型 分类序 知识点内容 了解合 号解掌应 填空题 选择题 握用 物质 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的组 2 原子团的定义√ 成、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性质 4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和分 类 5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6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化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8 √√ 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学 基9 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化学 本 用语概 及常念 用计化 量学 基 本 理 论 溶液 物 质 结 构10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1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2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3 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 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14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 15 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 16 溶液的含义。√ 17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18 溶液的组成。√ 19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0 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1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原子构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22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试卷

灌南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可能用到的数据:H —1 O —16 Na —23 Fe —56 S —32 Ag —108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纯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干冰 B .冰醋酸、玻璃、硫酸钡、氢氟酸、乙醇 C .单甘油酯、冰水混合物、苛性钠、氢硫酸、三氧化硫 D .绿矾、漂白粉、次氯酸、氯化钾、氯气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铜,用铜作阳极 3. 在pH 都等于9的NaOH 和CH 3COONa 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 Amol/L 与Bmol/L ,则A 和B 的关系为 ( ) A .A > B B .A =10-4B C .B =10-4A D .A =B 4.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 A .NH 4+ +2H 2O NH 3·H 2O + H 3O + B .HCO 3- + H 2O H 3O + + CO 32- C .HS -+H +═ H 2S D .Cl 2+H 2O H ++Cl -+HClO 5. 25℃时,由水电离出c(H +)=1×10-9 mol/L 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Al 3+、NH 4+、SO 42-、Cl - B .Mg 2+、K +、SO 42-、HCO 3- C .K +、Na +、Cl -、SO 42_ D .Ba 2+、Cl -、Na +、SO 42- 6. 已知一种[H +]=1×10-3mol/L 的酸和一种[OH -]=1×10-3mol/L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 性,其原因可能是: ( ) A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 .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 .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7、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 Ag 2O + Zn + H 2O 2Ag + Zn(OH)2,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 B 、Zn(OH)2 C 、Ag 2O D 、Zn 8. 对于难溶盐MX ,其饱和溶液中M +和X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 + )× c(OH -) = K w , 存在等式c(M +)×c(X -) = K sp 。现将足量AgCl 的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 的溶解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放电 充电

自编小学数学期末测试题(内含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试卷分析表、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双向细目表姓名:谢xx 专业:xxxx 学号:xxxx

2011年度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填空题 1、1 42 45 3 2、15 35 3、89 99 191 4、40 8 136 80 5、912 12 16 18÷24 0.75 6、 53 7 4 4 7、10 12 14 (注意,此题答案位置不可颠倒,题干中已经说明) 8、50.24 9、> 10、78 二、选择题 1、 D 2、C 3、A 4、B 5、C 三、判断题 1、× 2、× 3、 × 4、 √ 5、 × 四、计算题 1、1 0 43 53 95 83 121 6 5 (注意:本题只需写出最后结果) 2、 43 2 20 7 5 (注意:本体需有一些解题过程) 3、920 57 710 15 (注意:此题需按照方程的标准求解步骤求解)

五、作图题 1、 注:该题比较开放, 答案并不唯一教师视情况, 可酌情给分。 2、注意:该题需要步骤,学生不能直接做出最后图形,须有过程。 六、应用题 1、12 2、 15 4 3、55(分钟) 4、480元 5、150.72平方米 6、本班学生的体重,整体情况趁较集中的趋势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不是特别大,整体水平稳定。

附三: 2011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试卷分析表

2011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 命题人:谢xx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 1、5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9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2、3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 () (,每段长) () (米。 3、分数单位是1 9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 4、一个长方体文具盒,已知它的长为10cm ,宽为4cm,高为2cm,那么,这个文具盒最大面的面积是( ),最小面的面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以及体积是( )。 5、3÷4=( )12 =12( ) =18÷( )=( )(填小数) 6、23 +1=( ), 2 - 14 =( ),84 +10 5 =( )。 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三个数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 ),( ),( )。 8、一个圆形的水池,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9、若在()里填上“>”、“<”或“=”。那么,当x=16 时, 15 -x ( ) 131 。 10、小红本学期5次数学诊断的成绩分别是:76,82,88,80,64。那么,小红本学期的平均 成绩是(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共5分,每题1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图形平移的是( )。 A 、转动着的电风扇 B 、扔出的铅笔 C 、山路上行驶的汽车 D 、笔直航行的轮船 2、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去呢,陆老师共有( )种不同的选择。 A 、4种 B 、5种 C 、6种 3、把两根分别长为45厘米和30厘米的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 )厘米。 A 、15 B 、5 C 、30 4、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4,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2 C 、无法确定 5、如果正方体的边长扩大3倍,那么他的面积将扩大( )倍。 A 、3倍 B 、6倍 C 、9倍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实验 目录 0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选修4,P4-P5) (2) 02锌粒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18) (2) 03不同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20) (3) 04不同温度下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比较(选修4,P21) (3) 05不同温度下I-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的速率比较(选修4,P21-P22) (4) 0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实验(选修4,P22) (4) 07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修4,P23) (5) 08重铬酸钾溶液中加酸或碱的平衡移动(选修4,P26-P27) (6) 09Fe3+、SCN-浓度对Fe(SCN)3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选修4,P27) (6) 10温度对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平衡体系的影响(选修4,P28) (7) 11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较(选修4,P40) (8) 12醋酸与饱和硼酸溶液酸性比较(选修4,P42) (8) 13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选修4,P50-P51) (8) 14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选修4,P57) (9) 15氢氧化镁沉淀在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选修4,P63) (10) 16氯化银、碘化银、硫化银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10) 17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11) 18双液锌铜原电池(选修4,P71) (11) 19电解氯化铜溶液(选修4,P79) (12) 20钢铁生锈原理(选修4,P85) (12) 21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选修4,P87) (1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 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 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选修4测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化学选修4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第I 、II 卷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卷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 、Ba 2+ 、NO 3— 、CO 32— B .Fe 2+ 、OH — 、SO 42— 、MnO 4 — C .K + 、Mg 2+ 、NO 3- 、SO 42— D .Na + 、Fe 3+ 、Cl —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3B=2C B 、A+3B=2 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 目录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节燃烧热能源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1章单元复习 第1章单元测试 第3节化学平衡 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2章单元复习 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3章单元复习 第3章单元测试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 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4章第1节原电池 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 第4章第3节电解池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

高二化学选修4 同步练习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 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 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 (一)绪言 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 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 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 (二)焓变和反应热 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2. 反应热的定义 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4. 反应热的表示 5. 有效碰撞 6. 活化分子 7. 活化能 8. 催化剂 能量 反应过程 E 1 E 2 反应物 生成物 活化分子 活化能 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 没加催化剂 加了催化剂 (三)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 2. 表示意义 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