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特训八

中考政治特训八
中考政治特训八

中考政治特训八

考点一: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为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③上级的任命;;;;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

3、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

①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4、我们应怎样评价那些不言代价和回报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人?

①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这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②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③他们这种不言代价和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考点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材料山东企业违规生产四轮代步车,事故频出:无需驾照的老年代步车、观光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山东的一些企业利用特种设备许可证,大肆违规生产四轮代步车,无人监管,事故频出。

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的。

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维护集体利益。

2、我们应该如何关爱集体?(我们应如何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关爱集体表现在哪里?)

①自觉,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④总之,集体是我们每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3、公民如何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①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③国家处在困难时期,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⑤热心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4、我们为什么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①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相互关爱的社会。

②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③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时,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我们的倡议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5、从责任的角度分析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何意义?

①参加志愿者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参加志愿者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帮助他人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创建一个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③参加志愿者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自己走向成熟,提升自我价值,有利于促进个人健康成长。

6、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②勇担过错,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③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自觉承担责任,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7、结合实际谈谈中学生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惑的人?

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能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②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③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结合热点,实战演练】

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

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

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吿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

“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

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逸夫说:“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硏究、传授学问、造福人

类。”

(1)面对上述材料,有网友认为“做慈善献爱心是企业家应该做的事,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无关”,请你对上述观点加以评价?

(2)有名为“上善若水”的网友认为高调行善不好,中国人习惯“为善不欲人知”,行善不是为了扬名获取回报,应低调!也有“大浪吹风”网友认为做慈善就应该高调,这样更能起到榜样作用,有利于改善目前的社会慈善风气,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慈善活动中来。请你站在其中一方的立场,用道德的有关知识说明支持其观点的理由。

(3)我国目前一些慈善组织存在募捐财产使用不公开、不透明现象,很多慈善捐款沿途大量“蒸发”,最后往往到不了需要的人手里。民众对慈善机构缺乏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向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考点三: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和。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和。

③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4、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的小康。

6、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美好理想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祖国建设的栋梁。

②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③青少年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认识到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努力培养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国家重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观点?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

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试牛刀】

材料一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2013年12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教育系统学习座谈会时要求把志愿服务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和评优升学的重要依据,扎实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1、结合材料一,简要阐述实现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

2、把志愿服务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作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我们应具备哪些知识或品质?

考点五、选择希望人生

材料惠州“渐冰人”陈斌慈母背上的大学梦。634分,这是“渐冰人”陈斌今年的高考成绩。这个分数的背后,是近7年时间里,母亲李惠云每天清早5点半起床,给他做饭、衣服,帮他按摩,协助他洗漱,接他上下学。“他的高考志愿是上中山大学心理学专业,他也想自己能帮助别人。

1、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理想有何作用?

①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理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

②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③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3、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①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②具体理想是发展变化的,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③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④需要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4、当今时代,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把自己造就成祖国需要的人才?

①青少年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责任;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③正确选择成才的目标,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④大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5、我们为什么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6、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①认识到所肩负的责任,从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②勤于实践,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把培养创新精神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③敢于、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

④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做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新型人才。

7、终身学习对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①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②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③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8、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希望的人生?

①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②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③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④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扬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迎接社会新挑战。

【答题技巧——图表题】

一、图表题的特点

1.文字阅读量小,信息量大,直观明了,便于考生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

2.图表之间联系紧密,可比性强。图表式论述题通常由2到3个图表组成,有的还加注解。表格之间有联系,图表与材料有联系,图表与注释有联系。

3.图表形式灵活多样。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两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的又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之别。

4.贴近实际,突出热点。图表题把时政热点和教材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当年国内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

5.连环设问,注重能力考查。图表题往往是一题多问,步步深入,要求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整合处理信息,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解答思路和方法

1.读懂材料,找准信息

(1)审清设问,明确题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①“是什么”,要求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②“为什么”,要求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怎么办”,要求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2)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一审标题。任何图表都离不了标题。图表标题即表头,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

二审内容,对图表逐项分析。图表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审内容就是要看在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还要注意理解特殊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

三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附注可以使图表的本意得到更全面、更彻底的表达,所以图表如果有附注,在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

(3)审联系。根据设问、结合各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把握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材料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并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所蕴含的道理。

2.多方联系,规范答题

三种政治规范语言的结合,一是教材语言即观点原理,二是材料语言,三是时政语言即党的方针政策。

规范答题,答题步骤化和答案语言的规范性,包括:按设问的先后顺序作答;理论与事实相结合。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解答政治图表题,往往多现象性描述,就“表”论“表”,缺少理论的分析。要求从图表的数字变化中找出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典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1)图表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什么基本国策?

(2)新时期,我国应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3)面临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青少年应怎样做?

2、【典例一】

材料一

注:然而,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些的地方却见到另一番景象:路渐堵,城渐囧,天渐灰,气渐浊,富起来的人们有时迷失在奢侈之风中……

材料二今天的扬州,天蓝、水清、地绿、城美、人更文明。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扬州市政府环保意识的增强几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对此,中学生小花认为:只要保护好环境,就能建成美丽扬州。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分)

(2)请针对材料二中小花的观点加以评价。(6分)

【家庭作业】辨析题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可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只对这些事情承担责任。

家长签名

2019-2020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1认识浮力课时训练(word版)(有答案)

9.1认识浮力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2.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乙液体中。h1等于10cm,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为0.8×103g/cm3B.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C.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8×104pa D.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8N 3.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4.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F4 B.F2﹣F3=F4﹣F1 C.F1=F2=F3=F4 D.G排=F2﹣F3,F浮=F4﹣F1 5.如图所示:主要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 ) A.同步卫星 B.飞机 C.风筝 D.氢气球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海滨游泳的人受到海水对他的浮力 B.在空中漂浮的氢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C.将一石块扔到水中,在其下沉过程中不受浮力 D.在水中升起的木块受到浮力

7.在不久前的海上阅兵中,中国正式向外界公开了094级战略核潜艇,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潜艇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A.浮力大于重力B.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变大D.浮力变小 8.目前,网络上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所示是网友提出的中国航母设想图.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D.压强增大,浮力减小 9.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1F B.2F C.3F D.4F 10.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

湘教版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三B卷

湘教版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三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对此,你的理解是() ①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②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我国还没真正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教育的关系④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统一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分)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上题中的道理告诉我们应该() ①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②发挥自己的优势 ③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比他人的生命更重要④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 (2分)当人们看到小偷行窃时,愤恨的情绪使人产生正义感,当看到自己的祖国遭到外敌侵入,就会产生无比的愤怒和激动的情绪,由此而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这说明()

A .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B . 情感源于情绪,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C . 情绪伴随着感情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D . 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4. (2分)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 A . 合作与发展 B . 和平与战争 C . 和平与发展 D . 战争与发展 5. (2分)初三学生兰兰临近毕业考试,感觉“亚历山大”,晚上经常失眠,作为同窗的你,可以这样开导她() ①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②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③考好考差都无所谓④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6. (2分)对于生产销售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人民群众要求从快、从严处罚的呼声很高。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做到() A . 有法可依 B . 执法必严

2019-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III)

2019-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III)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作为勾画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会议,这次会议引发全民关注。会议上涌现的“十三五”“贫困县全部摘帽”“绿色”“大数据”等热词、新词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这次会议指的是党的() A.十八届四中全会B.十八届五中全会 C.十八大D.十九大 2.下列能够体现“十三五”规划中五大发展理念的有() 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分)河南在校大学生小闫犯非法猎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半。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据此回答3﹣4题。 3.对此案不少人认为判得太重,这说明() A.他们没有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B.部分民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 C.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D.对伤害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的人,只进行批评教育即可 4.法律专家:很多人认为,或许小闫不知道猎捕的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于法律不了解,但法盲不是免责的理由。这给我们中学生带来的启示() ①要学法知法懂法 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尽快制定相关法律 ④要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分)xx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计生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 ①表明计划生育国策已经过时 ②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老龄化压力 ③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已经改变 ④是针对人口形势新变化而做出的适当调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6.修改后的计生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我国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至少要经历四个关键程序:第一,中共中央的决定;第二,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三,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四,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 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xx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明确表示,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要走向世界,对接国外当地的市场需求。这反映出我国实行了()国策,体现了实行这一国策的()的做法。 A.改革开放“引进来”B.改革开放“走出去” C.对外开放“引进来”D.对外开放“走出去” (6分)xx年9月,西藏自治区已成立50周年。回答8﹣10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从正式成立的1965年至xx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8.上述材料表明()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青春期

中考复习训练青春期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入初中后,小亮发现自己个子比别的同学矮,脸上还长了青春疸。面对这些状况,他应该() A. 在课堂上偷偷照镜子 B. 要求父母为他购买增高药 C. 立即到美容院整容 D. 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悦纳自己 2.青春是流动的小溪,是盛开的花朵。如何度过这美好的青春时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积极创新,敢于对行为负责 B. 青春有为,完善自我焕发精彩 C. 享受青春,无拘无束,快乐至上 D. 身体力行,践行青春勇于挑战 3.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呵护青春就要做到() ①要注意生理卫生②要学会进行“心理按摩”,缓解不良情绪 ③要注意生活有规律,积极锻炼身体④活得潇洒,随心所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4.不经意间,我们即将跨入青春期的大门,开始了人生最美丽的春天。对青春期理解正确的是() ①青少年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②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 ③担负更多责任的时期④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饶人。”这首诗告诉我们() A. 早晨的时间最宝贵,我们要珍惜 B. 青春期是最完美的,我们要抓紧时间享受 C.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宝贵和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努力 D. 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6.下列属于积极处理心理矛盾途径的是()①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②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却有的人误读了青春。下列行为中属于误读青春的是() ①自己情绪不好,对一切都讨厌,甚至要找同学打架②觉得父母、老师落伍了,为了扮“酷”,经常与父母、老师顶嘴 ③怕被别人说三道四而拒绝与异性交往④张扬个性,与异性同学交往密切,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

中考政治模拟试卷I.doc

2019-2020 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I) 一、选择题(共8 小题) 1.作为勾画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会议,这次会议引发全民关注。会议上涌现的“十三五”“贫困县全部摘帽”“绿色”“大数据”等热词、新词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这次会议指的是党的() A .十八届四中全会 B .十八届五中全会 C.十八大 D .十九大 2.下列能够体现“十三五”规划中五大发展理念的有() 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②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③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④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分)河南在校大学生小闫犯非法猎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半。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据此回答3﹣ 4 题。 3.对此案不少人认为判得太重,这说明() A .他们没有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B.部分民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 C.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D.对伤害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的人,只进行批评教育即可 4.法律专家:很多人认为,或许小闫不知道猎捕的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于法律不 了解,但法盲不是免责的理由。这给我们中学生带来的启示() ① 要学法知法懂法 ②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 尽快制定相关法律 ④ 要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分)2015 年 1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 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计生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 ① 表明计划生育国策已经过时 ② 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老龄化压力 ③ 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已经改变 ④ 是针对人口形势新变化而做出的适当调整。 A .①② B .③④C.②③ D .②④ 6.修改后的计生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我国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 子政策至少要经历四个关键程序:第一,中共中央的决定;第二,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 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三,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四,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对上述材料 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 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 电信等优势产业要走向世界,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明确表示,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对接国外当地的市场需求。这反映出我国实行了()国策, 体现了实行这一国策的()的做法。 A .改革开放“引进来”B.改革开放“走出去” C.对外开放“引进来”D.对外开放“走出去” (6 分) 2015 年9 月,西藏自治区已成立50 周年。回答8﹣ 10 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从正式成立的1965 年至2015 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元) 农牧民人均 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1965 3 241 175 565 2015 1026 32322 8244 25457 8.上述材料表明()

中考政治特训三(答案)

春季政治特训三 ?生命历程扬帆起航? 【理论思想】 1、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 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②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2、如何珍爱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①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肯定生命的价值,尊重、善待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③为国家、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延伸生命的价值,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3、人的生命独特性的表现: ①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②更多地表现在,每个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 ③要求: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4、让生命之花绽放: ①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的人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 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③提升生命的价值。 ?学会拒绝保护自我? 1、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交往作用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 (2)学会自我保护: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②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3)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③要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④要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2.我们应怎样抵制不良诱惑 (1)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真正识别真善美假,不为假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抵制不良诱惑,就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的心理,提高自控力。 (2)抵制不良诱惑的具体方法:联想前因与后果法;主动请人帮助自己;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3)只有逐步培养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我们才能享受科学、文明、健康、安全的中学生活,才能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面对不良诱惑,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应运用法律手段与其作坚决的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自己的成长环境。 3.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要求、基本方法与技能有哪些? ①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和自我保护的前提。 ②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要学会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应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直击热点】 材料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多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政府新闻办认定,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经公安部组织云南、新疆、铁路等公安机关和其他政法力量连续奋战,已于3月3日下午成功告破。现已查明,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三点即可) 暴力恐怖活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恐怖分子法律意识淡薄;其行为既是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也是不尊重他人的生命;恐怖分子的活动是对社会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课时训练(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感动中国人物”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高级技师,他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但他无憾无悔。这表明徐立平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②无私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④自立自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出通知,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必须全部关闭。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其地方利益,把国家政令当作耳边风,致使非法小煤矿屡关不尽,煤矿伤亡事故频频发生。这说明“国家意识”不可不强化。作为公民,强化“国家意识”就应该 ①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②对国家履行义务,不可强调自身利益 ③只强调个人利益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3.下图中的小民因为远房亲戚想通过他购买爸爸所掌管的某国企核心技术资料而烦恼。你认为小民应该

A.答应亲戚要求,因为应该热心帮助亲戚达成心愿B.答应亲戚要求,因为让亲戚得到这些资料无大碍C.拒绝亲戚要求,因为可以卖给比亲戚出价高的人D.拒绝亲戚要求,因为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4.俄国作家果戈理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决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 ②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及耐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邓小平曾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席,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启示我们 A.立志为国家献出生命B.要坚决捍卫国家利益C.断绝与任何国家往来D.要不断提高国防实力6.(题文)以下不能体现维护国家利益的事件是A.2017 年12 月16 日,港专学院暨香港专业进修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时,将两名在奏国歌时拒绝肃立、在胸前摆出交叉手势的毕业生逐出会场 B.2017 年11 月,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对在广告中未完整展示中国地图的当事公司做出罚款100 万元的处罚

2018年中考政治《辨析题》专题训练卷

2018年中考政治《辨析题》专题训练卷 1.2018年3月26日上午,海南全面部署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方责任,树立抓生态环境就是抓营商环境、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迎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和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此,初三某班同学在时事新闻报告中讲到“对于我们海南,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所以我省应该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推动海南进步发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2)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这一说法是正确的。①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保护环境才能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依据海南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保护环境能促进旅游发展,增强经济实力。④保护环境能提高海南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3)“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说法错误。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环保工作也是为经济服务的。③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断增强海南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④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①要把发展作为海南建设的第一要务;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②发展经济实力的同时,重视保护环境。 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是根据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客观实际作出的。此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们长期沿用了这一表述。围绕解决这对主要矛盾,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到2017年,改革开放已近40年,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新的表述。 对此,有同学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主要矛盾做了新的表述,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发生过了根本变化。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1)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的变化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②高端科技领域重大成果不断问世,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③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决定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唯一因素。所以并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就一定会改变。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仍然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所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每小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字母填在题后的刮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有人认为,“私有观念是从来就有的”,“人们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这种 观点() A、肯定了原始社会是没有自私自利的观念 B、肯定了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 C、否认了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社会 D、否认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我们的政党都是为了政权的组织,如果两党的 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使一个政党的执政转移到另一个政党就意味着根本变化,那就太危险了”这说明()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资产阶级的政党是代表全民意志的机构 C、美国的执政党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 D、美国的政党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3、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完成()

A、以冶金业中使用蒸汽机为标志 B、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 C、使资本主义第一次出现在欧洲 D、表明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 4、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堆积如山 B、生产盲目扩大,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了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 C、生产的相对过剩 D、资本主义制度 5、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第三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造成这次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江上游的森林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些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域发生洪水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这一事例说明() A、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不能一味地索取,否则将会受到它的惩罚 B、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 C、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资源开发战略 D、资源遭到破坏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原因之一 6、下列关于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属于古代社会 B、两个对抗性阶级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C、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D、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

中考政治特训二

春季政治技巧特训二 ?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一大型文化纪实栏目《大藏家》将于2013年9月7日开始,在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六晚十八点二十八分准时播出。每集专题介绍一位藏家,充分发掘了他们奋斗、寻宝的传奇人生故事。 材料二北京时间2月15日,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结束了女子1500米决赛的争夺。周洋滑出2分19秒140的成绩,成功卫冕,帮助中国军团夺得第3金。 【理论思想】 1、中华美德具有什么特点? 中华美德,与时俱进,具有、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2、什么是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族精神的意义如何?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崇高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民族精神是力量之源。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正是因为有民族精神的鼓舞,中华民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最终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4、为什么要建设和谐(先进)文化?(原因)(重要性) (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建设) 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 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有利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5、怎样建设和谐(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文化提建议) 宏观(国家):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

八年级语文课时特训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时特训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年级语文课时特训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做八年级语文课时特训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马虎一点就容易出错。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喂—出来【积累运用】1.shě... 做八年级语文课时特训的时候要认真做题,不能敷衍了事。马虎一点就容易出错。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喂—出来 【积累运用】 1.shěn;mu;mǎo;纭;婪;慨 2.莫衷一是;逍遥法外;心安理得;一视同仁 3.(1)源源不断 (2)不容置疑 (3)震耳欲聋 4.日本;星新一;微型 5.①现;②探;③填;④漏(出) 【阅读理解】 6.原子能反应堆废料、机密文件连同文件柜、做传染病实验的那些动物的尸体、无人认领的流浪者的尸体、订了婚的姑娘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各种犯罪证据等。

7.(1)"心安理得"是指自以为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了,因此显得很安心,表现了那些人虚伪、自欺欺人的一面。 (2)"慷慨大方"写出了这个洞很深,好像什么都能容纳的样子,和人们的无知自大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后文的漏洞形成了巧妙的对照。 8.人们陶醉在短暂的清洁和表面的美好之中,写出了人类的目光之短浅、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丝毫没有防备。 9."喂——出来"是年轻人在探洞时的呼叫,他想通过这声呼喊来打探洞内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结论;人们于是盲目地填洞,想要通过把垃圾都扔进洞里的方式换来世界的洁净;而到了故事结尾,随着一声"喂一...出来",可以想象,人们扔进洞里的东西又会依次从天而降。两次出现的"喂一一出来"构成了这个故事的巧妙的循环结构,让人类的结局不言而喻,含蓄而意蕴深刻。 10.气体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 11.汽车。微粒用来形容又小又多的东西,说明汽车已经泛滥成灾,严重破坏了地球环境。 12.侧面说明地球上的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这句看似幽默的话中隐含着作者对地球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深深的担忧。 13.以科幻的形象吸引读者;通过第三者谈,更能表明地球污染已严重到威胁人类自己的生存,使文章更有警示作用。 【课外拓展】 14.略 (二)

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时特训答案

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时特训答案 第1章生活中的水 第1节水在哪里 1.(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2)海洋水地下水 (3)冰 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4)不准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 水储量很小。 2.C 3.水水 4.(1)C (2)这种观点不准确,因为污 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 送④植物蒸腾 (2)水循环 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合缺水的环境。 第2节水的组成 1.固液气凝华熔化液化 2.右氧气淡蓝氢气氢和氧水 氢气+氧气 3.0℃ 0℃ 0℃ 4.物理化学 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水的密度 (一) 1.(1)1.5 1.5 (2)2 2 (3)略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5)正比 2.一定不同密度ρ 3.体积为1米3的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

1.小 2.质量体积密度 3.4743 4.B 5.C 6.C 7.汽油 8.(1)解: 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 (2)解: 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4千克 9.V=9米×6米×3.5米=189米3 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10.(1)10克 (2)11.25克 (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 31.25克 (三) 1.质量体积 2.能够 3.77.4克 30厘米3 2.58×103千克/米3 4.C 5.0.7×103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 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 9.(1)75.6 (2)铁

(完整版)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中考复习训练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A. B. C. D. 2.高中生王某曾因偷同学的小额钱物被学校处分,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终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 A. 王某持刀抢劫是刑事违法行为 B. 王某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 D. 王某偷同学的小额钱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3.某犯罪分子回忆自己走上犯罪的经历时说:从上幼儿园偷铅笔、橡皮开始得到家长默认后,长大偷手表、自行车,胆子越来越大,直到抢银行被抓。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A. 祸患积于微 B. 不良诱惑不可怕 C. 公德决定着私德 D. 有的人天生就是窃贼 4.五名无业人员在公共场所散发传单,散布世界末日来临的谣言,制造了社会恐慌。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依法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五名无业人员的行为( ) A.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 应受到刑罚处罚 C.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5.中学生李某从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发展到偷同学的钱包,被学校和家长批评教育。但他仍不悔改,与社会青年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与社会上的“哥儿们”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③违法一定会发展成犯罪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6.社会生活中违法的表现各式各样,下面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 ①拾得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②持刀拦路抢劫 ③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带人④用炸药在水库炸鱼无意把别人炸成重伤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初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doc

初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一、童年的朋友 一、xī liǔ chéng zhòu 疏耀鬃熄 二、diào tiáo pú fǔ 皱绉辫辩三、1.表现外祖母对密而长的头发现出烦恼和不满 2.写出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和年轻明朗的心态 3.揭示出外祖母乐观坚毅的个性 四、 1.动作描写。表现外祖母头发的浓密,写出了她身体的健康。 2.语言描写。既写出来外祖母对我的关爱,也写出了他和我之间朋友式的关系。 五、 1.我童年的朋友是我的外祖母。是因为他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关爱我,而且和我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他能像朋友一样尊重我,平等的对待我,他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她的乐观坚毅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2.用抒情式的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六、 1.首先写外祖母的笑,接着写她的 眼睛,最后写她可爱而又可笑的举动。 2.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艰难而却永远年轻乐观的老人。 3.将外祖母的语音比作鲜花。比喻恰当而又新奇,生动的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我对她的爱。 4.驼背而肥胖但轻快而敏捷。反映外祖母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和艰辛的生活。 5.叠字:牢牢字字句句圆

圆肥肥胖胖。作用:深化了语言的意境。 七、示例:高尔基(1886-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自幼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社会”大学课堂。代表作有自传体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长篇小说《母亲》等。 八、略 九、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十、1.照彻了我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 2.作者认为没有朋友,他将不能够生活到现在。第二问示例:持否定态度。在生活中,家庭和朋友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亲情友情会使家庭生活更加充实。 3.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 4.朋友给我的关爱是我过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我要将这些化作精神动力,满怀信心的去开创新生活 5.略 6.(言之有理即可)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写出了人自私的一面,但难免太过绝对,还会鼓励人们都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常常显露出大量的慷慨”且又不需要报答,也要看被帮助的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2一面 一1 duó 2 jǐ 3 hè 4 mǎng 5 zēng 6 suō 7 kāi 8 nüè 9 zì 10 jiǒng

2021中考政治题组训练详解二

六、材料分析 1. (1)示例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消防队员通过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爱岗敬业,出色履行工作职责,在平凡中闪耀伟大;他们抢险救灾,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值得尊敬。 示例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建筑工人通过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爱岗敬业,出色履行工作职责,在平凡中闪耀伟大;他们建设家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需要,值得尊敬。 示例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人民教师通过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爱岗敬业,出色履行工作职责,在平凡中闪耀伟大;他们传播文明,教书育人,值得尊敬。(6分) (2)作用:劳动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建议: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创造;要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参与各类具体创新活动。(6分) 2. (1)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引导人们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2分) (2)生命角度:要珍视生命、敬畏生命,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国家利益角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要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4分) 3.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需要;是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认识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等等。(4分)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开发文化遗产,在开发中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等。(4分) 4. (1)所举示例积极向上,与抗疫相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可。(2 分) (2)可从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敬业奉献、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克服困难、意志坚强、乐观向上,孝敬父母,师生交往等角度作答。 示例:①医生救死扶伤,尊重他人生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工人连夜加班,体现敬业奉献精神,勇于承担责任;③社区志愿者排查,不畏困难,乐观向上,关爱他人,服务社会。(6分) 5. (1)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添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有利于青年一代拥抱经典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激发青年一代建设文化强国的动力;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力。(6分) (2)通过视频、论坛等方式,了解和学习经典名著,陶冶情操;通过研读经典名著,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特训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特训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一、童年的朋友 一、xī liǔ chéng zhòu 疏耀鬃熄 二、diào tiáo pú fǔ 皱绉辫辩三、1.表现外祖母对密而长的头发现出烦恼和不满 2.写出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和年轻明朗的心态 3.揭 示出外祖母乐观坚毅的个性 四、 1.动作描写。表现外祖母头发的浓密,写出了她身体的健康。 2.语言描写。既写出来外祖母对我的关爱,也写出了他和我之间朋友式 的关系。 五、 1.我童年的朋友是我的外祖母。是因为他不但像一般的长辈那样关爱我,而且和我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他能像朋友一样尊重我,平 等的对待我,他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她的乐观坚毅 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2.用抒情式的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六、 1.首先写外祖母的笑,接着写她的 眼睛,最后写她可爱而又可笑的举动。 2.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艰难而却永远年轻乐观的老人。 3.将外祖母的语音比作鲜花。比喻恰当而又新奇,生动的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深 刻影响和我对她的爱。 4.驼背而肥胖但轻快而敏捷。反映外祖母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和艰辛的生活。 5.叠字:牢牢字字句句圆圆肥肥胖胖。作用:深化了语言的意境。 七、示例:高尔基(1886-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自幼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社会”大学课

堂。代表作有自传体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长篇小说《母亲》等。 八、略 九、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十、1.照彻了我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 2.作者认为没有朋友,他将不能够生活到现在。第二问示例:持否定态度。在生活中,家庭和朋友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亲情友情会使家庭生活更加充实。 3.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 4.朋友给我的关爱是我过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我要将这些化作精神动力,满怀信心的去开创新生活 5.略 6.(言之有理即可)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写出了人自私的一面,但难免太过绝对,还会鼓励人们都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常常显露出大量的慷慨”且又不需要报答,也要看被协助的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人民版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考试试卷(三)A卷

人民版2020年中考政治模拟考试试卷(三)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8题;共56分) 1. (2分)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这是因为() ①青春时节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②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 ③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④青春是人生事业最辉煌的时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2分)“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这句话说明() A . 适度的压力可以催人向上 B . 一切压力都可以催人向上 C . 压力不利于人们的成长 D . 压力是常有的事 3. (2分)儿子:“爸爸,您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 爸爸回答最恰当的是() A . “你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B . “你需要学会控制情绪。” C . “你需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D . “你需要学会自尊自信。” 4. (2分)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已走过整整10年。10年里那些你我身边萌发、舒展、跳动的中国故事,构成了属于这个时代、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诗”。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确保社会实现绝对公平 ③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民生问题 ④推动社会形成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 (2分)请看下边的漫画,漫画中是虚荣者的成功之路。它说明() ①虚荣的人是为了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 ②虚荣的人在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是此路不通的 ③虚荣的人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 ④虚荣的人常将名利作为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A . ①③④

中考阅读理解之政治经济文化类特训(含答案)

阅读理解之政治经济文化类特训 (一) Different gestures (手势) mean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Sometimes a gesture that is polite in one country is not polite in another and should not be used. Different meanings of gestures can also cause problems in understanding what another person is trying to say. A gesture that many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is one that uses the thumb. Most westerners will sometimes show that they like something by holding out a closed hand with the thumb lifting in the air. This is called give someone or something “the thumbs up”. Often, only one thumb is used, so it should be “the thumb up”. The usual explanation (解释) for the origin of this gesture is not really correct. It says that in ancient Roman times, when people were pleased with the way a gladiator (角斗士) had fought, they showed their thumbs up. When they were not pleased, they gave the thumbs down. When a gladiator was given the thumbs up, the emperor allowed him to live. When a gladiator was given the thumbs down, the emperor ordered him to be killed. The truth is, however, it was translated into a wrong meaning by mistake. If people wanted to save the gladiator, they put out their hands and hid their thumbs in their hands. If they wanted the gladiator to die, they pointed their thumbs straight at him. 1. Westerners lift their thumbs when they ________. A. want someone to die B. like something C. want to go to a playground D. want someone to live 2. Most people think that in ancient Rome, “thumbs up” meant that ________. A. the emperor could die B. the people wanted the gladiator to live C. the fighting could continue D. the people were not pleased 3. In fact, if people wanted a gladiator to live, they ________. A. hid their thumbs B. pointed their thumbs downw C. lifted their thumbs up D. pointed their thumbs at him 4. From the article we know that ________. A. different gesture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 a friendly gesture is always the sa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 the meaning of “thumbs up” is the same both now and the past D. we should often use the thumbs 5. The main idea of this article is about ________. A. gestures around the world B. closed thumbs C. gestures in ancient Rome D. the thumbsup gesture (二) The dragon (龙) is a great animal in Chinese culture. It brings the wind and rain. It is said that every year on the second day of the second lunar (阴历的) month, the dragon wakes up from its winter sleep and raises its head. Because of this, the day is called “Dragon Heads-raising Day” (Longtaitou). This year, it falls on Feb 27. Old people believed that after Longtaitou, there would be more rain. And rain is very important to farming. So Longtaitou was the start of spring and farming. People have many ways to celebrate the Longtaitou festival. The most popular one is to have a haircut. Many believe that a haircut during the first lunar month may bring bad luck to your uncles -mainly your mother’s brothers. They hope getting a haircut on Longtaitou gets rid of bad luck. Among Chinese people’s festival traditions, there is always a place for food. During the Longtaitou festival, people eat food named after dragons. Noodles are called dragon’s beard (胡须) (longxu). Dumpling are dragon’s ears (long er). And spring rolls are dragon’s scales (鳞片) (longlin). People also hold activities like dragon dancing on the day. In some pla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people make dragon lanterns (灯笼) too. Small reed (芦苇) boats go do wn the rivers and carry the lanterns, which stand for people’s best wishes and good luck. 1. What did old people think of Longtait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