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P26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P28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权衡取舍可以改变。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描述性的)

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规范性的)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学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交易的机会成本: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

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影响买者的变量: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其变动使需求曲线移动。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影响卖者的变量: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其他变量的变动将使供给曲线移动。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需求量的状态。

短缺:需求量>供给量的状态。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框架。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总收益: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

总收益=该物品的价格×销售量(P×Q)

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法

Ep>1 富有弹性曲线平坦降价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

Ep<1 缺乏弹性曲线陡峭提价销售才能增加销售收入

但是,由于同一条直线上弹性值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陡峭的曲线的上部,降价也能增加销售收入,反之,在平坦曲线的下部,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

Ep=1 单位弹性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动

Ep=0 完全无弹性一条垂线

Ep=∞完全富有弹性一条水平线

当粮食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时,也导致了销售量的增加。但因为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下降。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与卖者分摊了税收负担。在新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更多了,而卖者得到的更少了。

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相同的。唯一区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得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好的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买者的支付意愿—市场价格)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反映了经济福利。

成本: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卖者成本)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

总剩余:两者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买者的支付意愿—卖者成本)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到均衡数量之间的面积。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平等: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特性。

1)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給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支付

意愿来衡量。

2)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給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 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均衡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贸易的好处——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一旦征税,这些贸易就无法进行。无谓损失就是由于税收阻止了这些互利的贸易而引起的剩余损失。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由于供给和需曲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的反应程度,所以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随着税收规模提高,无谓损失的增加越来越快,且快于税收规模。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但最终由于高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也就减少了税收收入。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通行的价格。

自由贸易对出口国的影响:P188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坏;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自由贸易对进口国的影响:P190

当一国贸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对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国内市场向没有贸易时的均衡移动。P191

关税会引起无谓损失,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税。它扭曲了激励,并使稀缺资源配置背离了最适水平。P192

一部分是国内企业以高成本生产造成的无谓损失,一部分是消费不足的无谓损失。

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竞争,加强了思想交流。

第10章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外部性有负,也有正,前者增加别人的福利,后者减少别人的福利。

负外部性: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社会最适量小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征税

正外部性: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社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补贴

外部性的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矫正税(庇古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根据这两个特点,把物品分成了四种类型: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如国防、灯塔、知识、基础研究和反贫困。

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如清洁的空气和水、畅通的交通和野生动物。

自然垄断: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者问题的存在就使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确信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他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从而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

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平均税率: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

边际税率:增加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

定额税: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支付能力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

纵向平等: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

横向平等: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

比例税: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累退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累进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第13章生产成本

总收益: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例如:因为超过了劳动力与设备的最佳配比点,工人越多,每个新增工人的产量就越小。

固定成本(FC):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有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VC):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指原材料、能源和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总成本(ATC):总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固定成本(AFC):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AVC):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边际成本(MC):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平均成本告诉我们,如果总成本在所生产的所有单位中平均分摊,普通一单位产量的成本。边际成本告诉我们,多生产一单位产量引起的总成本变动。

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P285

1) 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2)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3)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有效规模)

短期成本是指至少有一个要素不变时期中的成本;P287

长期成本是指在所有投入要素都发生变化时期中发生的成本。长期中没有固定成本。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1.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2.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3.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那一部分。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第15章 垄断

垄断企业: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1.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

2.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

3.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当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理解图15-4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P322 图15-8垄断的无效率P327

垄断者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理解为什么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反而有助于增进经济福利?P323

供给曲线告诉我们,企业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选择的供给量。当我们分析作为价格接受者的竞争企业时,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但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问这种企业在任意一个既定价格时生产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同时确定价格。实际上,垄断者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可能与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开。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又决定了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在竞争市场上,可以在不了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分析供给决策,但在垄断市场上,这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从不谈论垄断者的供给曲线。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价格歧视能增加垄断者的利润,可能减少无谓损失。通过使一些本来不想购买的消费者得到物品而增加经济福利。

第16章垄断竞争

寡头: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1.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

2.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因此每个企业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3.自由进入和退出:企业可以无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因此,市场上企业的数量要一直调整到经济利润为零时为止。

垄断竞争:在完全竞争与垄断之间

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

寡头: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市场结构。

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

勾结: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

卡特尔: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

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

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其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对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

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1) 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2)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大量拥有的一种物品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一点称为最优点。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组合要使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支出于X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支出于Y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

正常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收入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替代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P478

劳动供给曲线。考虑替代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这就鼓励工人用消费替代闲暇。换句话说,替代效应使工人因为更高的工资而更勤奋地工作,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现在工人的状况变得比以前好了。只要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的消费和更大的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导致他的工作减少,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工作,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减少工作。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也可能向后倾斜。

(完整版)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04531《微观经济学》练习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经济物品是指 D A.节约能耗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C A.没有资源 B.资源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 D.用于购买货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A A.自然灾害 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D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D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 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 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D A.厂商的预期 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 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D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A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 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 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A A.向左下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 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以断定D A.市场不完全竞争 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 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串讲资料 P6 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P9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P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第四,分配理论。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 P13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P15 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二,事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第五,宏观经济理论 P26~P30 一,均衡分析二,边际分析三,归纳法和演绎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理解一下就可以) P45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三个要点:第一,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第二,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第三,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 P50 需求定力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这便是用文字表述的需求定理 P52 理解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和投机性商品的需求规律 P53 理解需求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P63 理解供给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 P70 市场经济具备的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第二,上次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第三,价格调节经济。 P7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第二,存在市场。市场是个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第三,市场竞争的而完全性与公平性。 P79 最高限价往往低于均衡价格 P81 最低限价往往要高出均衡价格 P87 三种需求弹性 :自身价格的需求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P95 理解弹性,MR和TR的关系(表3-2) P97 理解需求收入弹性和商品类别(表3-3) P101 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交叉价格弹性 P103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生产时期的长短。第二,生产的难易程

自考27378微观经济学最新知识分享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20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第7篇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导言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

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历年真题

201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4531) 一、单选题(40题×1分/题=40分) 1、经济物品是指[ ] A.节约能耗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 ] A.没有浪费B.自由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D.用于购买资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 ] A.自然灾害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厂商的预期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 ] A.下降B.上升 C.不变D.无法确定是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 ] A.向左下移动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断定[ ] A.市场不完全竞争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1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 ] A.需求函数的斜率B.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80,需求为[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性弹性D.不能确定 13、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D.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14、如果某商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益[ ] A.增加B.不变 C.下降D.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15、如果需求完全弹性,课税将[ ] A.全部向销售者征收B.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C.全部向消费者征收D.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16、小麦兼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将会引起[]

2007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2007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4531)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命题中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C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 000美元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D.完全信息 3.需求的弹性系数是指【 C 】 A.需求函数的斜率 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D.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4.对于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的商品而言,其需求【 C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无弹性 5.下列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D 】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成本的下降 D.互竞商品价格的上升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牛排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为【 A 】 A.牛排价格从每磅3美元上升到每磅3.5美元 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医生说多吃牛肉可能会感染疯牛病 D.汉堡包价格从每磅2美元跌倒每磅1.5美元 7.下列情况中,将引起大豆供给量变动的是【 A 】 A.大豆的市场价格提高 B.大豆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 C.增加20%的工资 D.大豆获得丰收 8.下列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D 】 A.如果供给下降,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 B.如果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均衡价格将下降 C.如果需求增加,供给下降,均衡价格将上升 D.如果需求下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9.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 B 】 A.在此价格上生产者无法收回生产成本 B.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C.消费者愿意在此价格上购买所有产品 D.在此价格上需求了大于供给量 10.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可变的是【 D 】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11.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B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12.若X和Y二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D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13.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14.蛛网模型的前提假定为【 B 】 A.需求量变动存在时滞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B 】 A.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C.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D.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增加 16.下列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D 】 A.大米 B.面粉 C.药品 D.化妆品 17.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C 】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18.假定以横轴度量X的量。以纵轴度量Y的量。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 D 】 A.商品X的价格上升 B.商品Y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收入下降 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 的价格上升

2017年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

2017年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一个消费者想要得到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 )。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 B.商品X的价格较低; C.商品X紧缺; 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 A.正确; B.错误; 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4.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 A.边际效用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总效用为零。 5.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 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

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 A.可以替代的; D.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9.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达饱和。(设X由横轴度量,Y由纵轴度量) A.商品y; B。商品X; C.商品X和商品y。 10.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1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r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们的( )。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12.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也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13.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14.从图1预算线AB可知,商品X的价格是2元, 商品y的价格是( )。 A.1元 B.2元; C.3元; D.5元。 15.预算线反映了( )。

2013年广东自考1月微观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3年广东自考1月微观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 04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理论B.就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公共产品理论 2.可以覆盖所有市场的经济分析称为 A.局部均衡分析B.静态分析 C.一般均衡分析D.动态分析 3.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 A.收入分配B.自由放任 C.经济增长D.国家干预 4.表明某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市场需求曲线B.个人需求曲线 C.供给曲线D.平均收益曲线 5.实际收入不变时,如果猪肉的价格下降而牛肉的价格不变,人们对猪肉的购买量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 6.当市场中的人口增加时,市场需求曲线会 A.向左移动B.按顺时针旋转 C.向右移动D.按逆时针旋转 7.如果自变量的变化率为2%,因变量的变化率为4%,则弹性系数为 A.0.5 B.2

C .3 D .4 8.已知一需求函数为Q=8-3P ,当价格为2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A .1 B .2 C .3 D .4 9.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零时,该商品是 A .收入中性品 B .正常品 C .劣品 D .奢侈品 10.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是指 A .总效用 B .基数效用 C .边际效用 D .序数效用 11.当消费2个馒头的效用为5效用单位,消费3个馒头的效用为9效用单位,则边际效用为 A .1 B .2 C .3 D .4 12.下列属于私人物品的是 A .灯塔 B .食品 C .立法 D .国防 13.设M=300元,元2元,4==K L P P ,则等成本线为 A .30024=+K L Q Q B .300=+K L Q Q C .30042=+K L Q Q D .3002=+K L Q Q 14.现有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有A,B 两种组合方式,两种组合方式可以达到相同的产量,A 组合使用6单位的资本,1单位的劳动,B 组合使用3单位的资本,2单位的劳动,则1单位劳动能够替代的资本数量是 A .1 B .2 C .3 D .4

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17

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17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需求(价格)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2.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3.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又称为边际产品或边际产出。 4.外在经济 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儿产生的 5.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指厂商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所取不同的价格,或在充分考虑生产、销售以及风险的变动后,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不相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共15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 A.如何在股市上赚钱 B.证明市场可以配置资源 C.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 D.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2.一国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技术水平提高 D.产品供求平衡 3.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曲线,a点为AB线段的中点,如图,则( B )。 A.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B.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C.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D.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 5. 若无差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 dY/dX = - 1/ 2 ,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 B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 B.2 C.1 D.1.5 6.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D )。 A. MUx/Px=MUy/ Py = MUz/ Pz=……=λ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MUn=λPn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8.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A )。 A.2 , B.1 , C.3 , D.5 。 9.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是( D )。 A.AC的最低点, B.等于MC, C.是AVC与AFC之和, D.以上都成立。 10.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B )。 A.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原有厂商退出了该行业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C )。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04531《微观经济学》练习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 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 或未涂均无分。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 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 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1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 1. 经济物品是指 D A. 节约能耗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 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 品 2.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 C A.没有资源 B.资源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 D.用于购买 货源的 货币是稀缺的 5.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D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 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 D.前者没有 价值 判断,后者有 6. 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D A.厂商的预期 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 D.物品价格变动 7.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 3 美元下降到 2.75 美元,则 厂商的总收 益将 D 8. 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A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 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9. 某地发生地震,企 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 A 10. 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以断定 D A.市场不完全竞争 B.当价格上涨时, 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 其弹性下降 3. 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 A.自然灾害 B.国外援助 资增加 4.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D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 民收入决定理论 A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投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价 A.下降 还是上 升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下降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 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A.向左下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 D.变化说不清楚

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新

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XX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需求(价格)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2.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3.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又称为边际产品或边际产出。 4.外在经济 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儿产生的 5.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指厂商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所取不同的价格,或在充分考虑生产、销售以及风险的变动后,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不相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共15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 A.如何在股市上赚钱 B.证明市场可以配置资源 C.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 D.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2.一国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技术水平提高 D.产品供求平衡 3.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曲线,a点为AB线段的中点,如图,则( B )。 A.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B.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C.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D.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 5. 若无差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 dY/dX = - 1/ 2 ,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 B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 B.2 C.1 D.1.5 6.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D )。 A. MUx/Px=MUy/ Py = MUz/ Pz=……=λ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MUn=λPn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8.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A )。 A.2 , B.1 , C.3 , D.5 。 9.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是( D )。 A.AC的最低点, B.等于MC, C.是AVC与AFC之和, D.以上都成立。 10.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B )。 A.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原有厂商退出了该行业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C )。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广东省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4531) 一、单选题(40题×1分/题=40分) 1、经济物品是指( D ) A:节约能耗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 C ) A:没有浪费B:自由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D:用于购买资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 A ) A:自然灾害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D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D )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D ) A:厂商的预期B:生产成本C:技术状况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 D )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是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A )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 A ) A:向左下移动B:向右上移动C:不变化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直线,那么可断定( C )向下倾斜 A:市场不完全竞争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1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 B ) A:需求函数的斜率B: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自考04531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华农内部白皮书答案

微观经济学 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 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资源配置: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4.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 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问题。 5.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 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6.内生变量:是指在某一理论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 7.外生变量:由这一理论(或模型)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 8.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 9.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 10.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1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指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 这些法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是什么”的问 题。 1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 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 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3.需求: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4.供给: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15.均衡价格:市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16.均衡数量:市场需求等于供给量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17.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或价格天花板,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18.支持价格:最低限价,又叫支持价格或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 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1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20.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 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21.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2.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变化率对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 个概念,它等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与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商。 23.欲望和效用: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感的 统一;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24.基数效用论:(P115)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 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 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自考27378微观经济学最新

自考27378微观经济学最新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20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第7篇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一般经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原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宏微观经济学)自考

1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货币必要量)。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3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4、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5、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6、利率水平的变动只能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要调整总供求的结构和趋向,需要(合理的利率结构)。7、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货币形式)。8、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让渡的权利是(资本的使用权)。 9、货币在(对外援助)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10、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发行政府债券)。11、国内没有金币流通,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本位币,这种货币制度称之为(金汇兑本位制)12、信用是(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13、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14、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15、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6、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实际利率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17、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和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银行信用)。18、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19、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折价)。20、西方国家中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是(美国)。21、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行业风险)。2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23、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活期存款) 24、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国际金融公司)。25、中央银行是对一国的(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督经管的机构。26、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称为(存款货币) 27、银行的性质是(特殊的企业)。https://www.360docs.net/doc/c8455110.html,c5R$_t ?0@ 28、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是(债券)。29、目前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是(总分行制) 30、下列属于传统中间业务的是(承兑业务)。31、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是专门办理以(私人储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3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的是(利率略低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33、《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8%)34、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通常被称作( 国库券)35、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先驱是(中世纪的货币经营业)36、具有最典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的国家是( 德国)37、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3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证券转让市场)。39、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信用中介)40、银行同业拆借期限一般不超(l 个月)41、下列指标不属于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的是(贴现率)。42、1845年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英国丽如银行在广州设立的分行)43、股票的流动性首先依赖于(转让市场的发达程度)。44、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影响最主要45、(经常工程)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工程。46、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47、下列工程中的(借贷工程)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48、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话, 49、在我国,收人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变动)50、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户部银行)51、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曾在(前联邦德国)实行过。52、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反比例)变化53、下列各项中,(传导机制)通常不包括在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中。(三要素: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政策工具)54、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正比)。55、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 56、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57、“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58、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稳定物价)。59、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但容易受到物价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60、经济货币化进程是(非匀速的)。61、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62、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利率)。63、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全64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内生性)65、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利大于弊)。66、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正比)。67、年通货膨胀率在10%一20%之间的通货膨胀称为(奔腾式通货膨胀)。(注:1%-3%为爬行式、3%-10%为温和式、超过20%为超级通货膨胀。)68、当代金融创新的(高收益低成本)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69、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70、“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 1.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 买方信贷)。 2.利率与社会资本规模具有相关性,所以它可以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但它作为杠杆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应是( 消费倾向)的大小。 3.由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发行、直接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称作( H股)。 4.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证券转让市场) 5.通知放款又叫( 短期拆借市场)。 6.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1694 )。 7.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但容易受到价格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8.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私人转移主要包括侨民汇款等,政府转移主要包括外交费用、政府间经济或军事援助、捐款、赠与、战争赔款等,它们都被列在( 经常工程)中。9.在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哪一层次的货币购买力最强,可以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Mo )。 10.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的价格上涨,导致了西方询:多发达国家产生了通货膨胀,单从这个角度考察,可以看出此次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四,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