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_420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_420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_420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八)(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高考适应性考试(八)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3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1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1 考研这事吧,感觉已经离我远去了,就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现在讲讲自己的考研感想和准备的过程,与考华师外院的学弟学妹们共勉。 其实考研这个想法要追溯到高中时代,那是完全不知道研究生为何物,只知道我想要学习好多好多的知识。到了大二才真正开始关注考研的事情,那时寝室里没有电脑,很多关于考研的东西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看来的,那时向往的是上外和复旦,那时有点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大三下学期,在华师和上外这两所学校中犹豫不决,最后梦想战胜了理智,我选择了上外。我怀念那次准备考研的过程,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梦而努力,怀念的是那时的纯粹。虽然最后没能考上,我一点也不后悔,即使败了,那也是我宝贵的经历。 这次选择考华师,因为华师外院有实力,也因为我想考上,不想再经历第三次考研。说实话,我讨厌考试,特别是强制性的考试,比如政治。感觉这次复习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太想考上了吧,感觉自己被一股力量驱使这往前走,想停下来也不行,十分讨厌这种状态,讨厌被控制。感想就说到这里,下面重点说复习嘿嘿。 初试 这次考研是从7月开始准备的,暑假在家里主要是把日语拿出来复习了。好久没看,忘得差不多了,假期主要是休息,因此看完了初级上和一半初级下。英语方面没有特别训练。每天在bbc的网站上听新闻,下了几个英文电影的剧本,权当热身运动吧。可以说整个暑假都是悠闲的复习。 新学期开学了才开始正式复习,学校9月11号才上课,新的学期有好些东西要准备,十一的时候BF来看我,事情很多。所以事实上十一过完了才安下心来好好学习。但是我这人爱好太多,冷不丁就走神了,整个考研过程也是我和音乐、小说、电影、还有闲逛斗争的过程。大家千万不要学我,适当的放松是应该的,但是像我这样一走神就是一两个星期就不好了。 我一直都在强调,华师的初试特别注重基础。基础这东西有点无形,并不是说看了某一本书就能有很大的提高,这是个积累的问题,而且是个长期积累的问题,让人不太好准备。幸好我一直都喜欢英语,从一上大学开始就没有给自己玩乐的机会,因为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我的整个大学时代好像基本都在学习,学得好不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自己学得远远不够,但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说得过去,跟积累有关吧。 华师的初试分为基础英语、翻译与写作。这两张试卷其实都是考基础,基础英语就不用说了,就是考基本功。翻译与写作是建立在基础只上的,基础好了,自然就好了。打基础是人让人郁闷的过程,因为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很茫然,大家一定要坚持。关于基础,我建议大家把听说读写译结合起来。 虽然初试不考听力,可是这5个环节相互作用,练习听力和阅读是个输入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 & 部分复试题目

★初试: ●2006——2012 中国地理 ▼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 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 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 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 中国地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15’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15’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15’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15’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30’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 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 ▼2009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3.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4.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1、2、3题,每题20分,第4题30分) 1.何谓两型社会?并对长江中下游发展两型社会说说你的对策和思路。 2.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3.黄淮海平原发展及农业治理与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农业结构 调整方向。 4.结合西北区的地理特征和西部大开发试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0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地表结构对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影响 2.结合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谈谈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方向 3.东北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4.新疆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自然优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 1.何谓低碳经济?结合中国能源及其能源工业特点,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 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20分) Seraph0708 2012整理出品祝考研成功!!!~ - 1 -

202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英语方面,我有新概念英语的功底,而且四六级都能一把过,分数还不低,我就找出新三,把每一篇文章都反复背诵,默写,把好的句子记住,每天两个小时,雷打不动。到了暑期,我是紧跟新东方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并且每个星期用一套真题做阅读测试,用一个星期去整理,消化,记忆。我在攻克阅读时通篇翻译,每篇文章逐句翻译,开始的时候是有难度的,往往都不知道在翻译什么,写的是不是人话,每篇文章翻译后对着标准译文分析,这是一个细致工作,但是确实很有效。虽然考试的时候很紧张,但是居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花了一个小时做完阅读理解和新题型。最后虽然只考了71分,有点惋惜,但还是可以接受。 政治我就考了67分,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肖秀荣值得推荐。我是十月份才真正开始的,后期也只看了考点预测和肖秀荣四套八套卷。我不知道今年会是什么情况,我当时听到不少“反押题”的声音,很多人犹豫到底背不背肖秀荣的卷子,有的一直在比较不同的版本的出入,居然一直到考前还在问我背的谁的卷子。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顾虑这些版本,但我知道,政治再不铁了心背,就真的来不及了。背的时候其实也有诀窍,一定要给答案条分缕析,标出答题点,这样就能抓住关键字词,线性记忆。 专业课成绩还不错,毕竟考的大综合,而且今年分数压得很低。我的袁本教材是买的盗版书,当然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所以我就一字一句仔细阅读,生怕出现错误,所以古代文学史我做的很细。除此之外,我还在笔记本上顺着教材进行梳理,卷、编、章、节顺序井然有序。尤其是明代文学部分,我都画了表格,注明先后之序。每一个小节都按照节前标目整理,然后将引文顺序单独列出,方便答题的时候引用。简而言之一句话,袁行霈四卷,我让它死去活来,我肢解了教材,又整合了教材。文学作品是一定要背的,我大二的时候就挨着背,后期差不多两三天可以滚一卷作品选,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背诵的时候要想这首诗历来如何评价,原文是怎么说的,出自谁口,见于何书何卷,并且要知道在答题的时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这首诗。如此就可以做到下笔之时,旁征博引,稍加自己的感受,就可以成为优质答案。做好了这些,古典文论,文学理论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至于语言学,就要对着目录记忆,答题要结合例句,关键的知识点要能阐释清楚,小知识点要会串联记忆。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_试题

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 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 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10分) 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0分) 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8分) 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8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方向: 一、简答题(共58分) 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10分) 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6分)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 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 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8分) 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 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20分) 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英语口语 完全版

1. 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we become more and more far away from the nature. 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prefer to live, the life in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 B. I believe that man and nature are one group, so man is an animal, naturally should include human. In nature there is a rule that the fittest survive, the weak perish. C. I think,nowdays the human is chang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eriously! Just like deforestation, building to enlarge the big cities ,whichoccupy the animal’s home. What do you think that too many people want to go to city for live ? D. I think the former offers more excitement and convenience while the latter offers a cleaner, quieter and often friendlier place to live. E. Yes, but , despite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town life, I prefer to live in a big city for several reasons. I believe! life in the city is more convenient. More goods are available and stores are open later. A. Ok, there is bett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so it is easier to get around. B. I can find almost anything I want easily in the city. There are more ways to spend leisure time in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places I can go to meet friends and have fun. C. For all of these reasons, I think I prefer to live in the city. Although I sometimes miss the fresh air and quiet life of a small town, nothing can make up for the opportunities that the city offers me. If one wants to be successful, I believe the best place to live is the city. D. yeah .My ideal house is one located in the countryside, and it would be just like an average house, nothing too fancy. I want to live close to the nature, I can enjoy fresh air and feel relaxed in that environment. Inside, there are a couple of cozy(舒适的) bedrooms, a bright living room, a well-furnished kitchen, and some bathrooms. In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这几天有好几个网友问考华师中文系的经验,如果有同学要考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中之一的,看看这帖子也许会有帮助,尤其是那些外校想考华师中文系研究生的同学。 1、坚定考华师中文研究生的决心 很多外校的考生都认为本校的考生考本校应该很好考,而且可以考很高的分。但事实并非如此,05,06年中文系的最高分并不是本校的应届毕业生。总体上来说华师中文系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好考的,每年招120多个,本校保送的有14个左右,(基本上是每个方向2,3个),本校考上本校研究生的有十几个。 华师的应届生考研也有很大的压力,暑假在武汉复习时天气太热,复习效果不好;9月到10月底要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而这段时间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考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考试前,老师们也不会透露专业课考试的任何信息。真正留给应届生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3个多月吧。(某些比较强的应届生可能会很早就着手准备复习,他们不在我所讨论的范畴之内,我所说的是大多数本校的应届生考研的复习时间安排。)本校的学生考本校的优势就在于有专业课笔记,有尽可能多的专业课真题(现在在研究生处只能买到近三年的真题),知道出题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如果外校的考生也有这些东东,加之认真复习,想不考高分都难。 2 、专业选择 华师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初试时考的试卷是一样的,即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这两门专业课,淡化专业背景。历年来,华师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专业很热,另外三个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初试完了以后,某同学的分数可能在现当代文学专业排第8名,在文艺学专业就排在第5名,如果他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专业,那他争取公费就很困难了,如果他报考的是文艺学专业,争取公费就比较容易了。除非你特别想做某一领域的研究,不要太在意热门专业。华师文艺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博导,硕导都很多,每年报考的人数都不是很多,06年上线人数不够,从外国文学,古代文学方向调剂了几个。民间文学,古典文献每年的上线人数也不够。 3、专业课初试 华师中文系的6个专业方向课初试时考两门专业课,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下面谈谈该怎样复习专业课。 A 文学理论分值150分 华师指定的参考书是: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个人认为重点是复习孙文宪的书,此书考点密布,每个地方都可能会出题,连注释都不要放过,教材中引用的资料最好能把它们都抄下来,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因为每年都会出两个材料题,谈其中包含的文学理论的思想。而这些材料往往一个是外国的,选自教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 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 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真题 2006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9、(待确定) 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每小题30分)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

华中师大《英语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英语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Ⅰ. True or false. Directions: Judg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Write a T in the brackets after a true statements and an F before a false statements. 1. Language is a logical system. 2. Language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new forms and meanings. 3. Minimal pair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differ only in one sound. 4. The ways in which words follow one another and are related to one another is called the syntagma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 dimension of “chaining” or “sequencing”. 5. In general, a rising intonation is seen as being more impolite that a falling one. 6. Conscious knowledge of rules does not help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Krashen. 7. The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produce over-users of monitor. 8. Krashen believes that adults are better language learners, while children are better language acquirers. 9. For Krashen, the affective filter is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0.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is presumed by Krashen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learned system, operating free of conscious grammar. 11. One function of a language can only be expressed by one structure. 12. A normal lesson should have the all the stages discussed in this unit and the stages should be in fixed order. 13. Usually a lesson should focus on practicing one single skill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develop that skill successfully. 14. The stages of a lesson overlap. 15. At each stage of the lesson, activities focus on all four skills. 16. Lesson plans are useful only before the lesson. 17. If the teacher uses the same techniques, some students may not have the chance to learn in the way that suits them best. 18. There is no one absolutely correct way to draw up a lesson plan and each teacher will decide what suits him or her best, but all good lesson plans give a clear picture of what the teacher intends to do in the lesson. 19. In order to keep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it is important to include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and techniques in the lesson. 20. It is enough to introduce a range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into a lesson to keep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21. A real good lesson plan should be long and complicated with detailed lesson notes. 22. Time can be saved by deciding on a format which suits you and then keeping a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生物氧化都能产生ATP B.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过程都直接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ATP都能直接用于主动运输 D.加热和加酶能加速反应进行的机理都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关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内产生C02的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人体内产生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 C.人体内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呼吸产生的CO2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3.某科研人员将蚕豆根尖(染色体数2n)放置于3H-胸腺嘧啶的介质中生长8小时(小于1个细胞周期),用放射自显影检测根尖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如图甲所示。然后转移至含秋水仙素的正常介质中,再次培养至有丝分裂中期,检测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分裂 B.依据甲乙可推断根尖细胞DNA的复制符合半保留复制 C.图乙对应的细胞分裂结束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被标记 D.若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n则可以确定发生2次DNA复制 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的是 A.催化DNA复制与RNA复制过程的酶不同 B.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核苷酸种类不同 C.RNA复制与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D.同一个体分裂细胞与分化细胞中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5.如图所示是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卷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in London?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These four London restaurants are as welcoming as they are wallet-friendly. ◆Barbican Kitchen at the Barbican Centre Europe’s largest multi-arts venue is home to cinemas, a theatre, a concert hall and galleries so there are plenty of ways for families to work up an appetite before refueling at the Barbican Kitchen. This ground floor restaurant serves a range of light bites, hot sandwiches and handmade pizzas and children under 12 eat free with every adult ordering a main meal. ◆Sticky Fingers, Kensington Sticky Fingers in Kensington is a rock n’roll restaurant that serves classic American dishes. The kid’s menu(for under 128)is just £ 7.95 for a meal, a drink and a dessert and if you visit on a Monday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Monday Madness” promotion for up to 50% off all main courses for adults. Don’t leave without exploring the Rolling Stones souvenirs including gold discs, guitars and photos of the band. ◆Jamie’s Italina, Various Locations Top British chef, Jamie Oliver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catering for children. There are often “kids cat free” promotions running during school holidays but the regular kids menu is only £6.50 for a main dish, a salad and a drink. Activity packs are available for kids and the 2-course lunch deal for grown-ups is a bargain at £11.95. ◆Vauxhall City Farm Café Combine a day with the animals and lunch with the family at Vauxhall City Farm, a community space home to horse, pigs, goats and camels, Enjoy lunch at the Old Dairy Caféwhich serves affordable sandwiches, soups, salads, cakes and dishes from a weekly specials menu. Half portions of everything are available for kids for around £2. 21.What are you expected to do before eating at Barbican Kitchen? A. Eat light food. B. Order a main meal. C. Enjoy art and entertainments. 22. Which restaurant can attract music fans?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面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面试试题 注:面试老师喜欢问关于自然地理的问题,把下面的题看一遍再把自然地理的教材看一遍就没问题了! 1,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2,极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3,我国南北走向山脉的名称及其东西侧的地势差异. 4,西南区地貌的主要特征. 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分析 6,大陆岛的形成愿意及我国大陆岛的分布. 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 8,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9,松嫩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及其意义. 10,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长江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我国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特点. 4,台风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5,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 6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 7何谓地形倒置 8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9地震的成因 10我国冬季风的成因 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建树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4,简述我国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5,简述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 6,简述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7,简述我国东南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资源与环境的特点. 8,简述我国新疆自治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9,我国广西地区大量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 10,论述自然景观分异规律在我国的表现. .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西南区的区域范围和地貌特征. 4,论述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5,以我国东部湿润区为例,论述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6,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7,简述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8,简述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常识部分试题以及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十八)古书的注解(讲授内容) 一、古书注解的概况和体例 1、汉代的注释传笺 2、唐代的注释疏正义《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 3、宋代的注释朱熹 4、清代的注释衍文脱文 二、旧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 2、谓 3、貌之貌 4、犹 5、之言之为言 6、读曰读为读若读如 1.名词解释:疏、正义、传、笺。(P672) “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2.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东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西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仪礼注疏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春秋左传正义晋.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东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北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北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北宋.孙奭疏 3.了解《诗经》、《史记》三家注、《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楚辞》等名著在唐代以前的名家注解。 ?战国策注,东汉,高诱。 ?吕氏春秋注,东汉,高诱。 ?楚辞注,东汉,王逸,宋洪兴祖补注。 ?老子注,魏,王弼,河上公;周易注,魏,王弼。 ?庄子注,晋,郭象,《世说新语》以郭象窃向秀之书。 ?国语注,吴,韦昭。 ?论语注,梁,皇侃。 ?荀子注,唐,杨倞。 ?管子注,唐,尹知章。 ?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隠,张守节正义。 ?汉书集注,唐,颜师古。 ?文选注,唐李善、五臣注。 ?三国志注,南朝宋,裴松之。 ?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南宋,朱熹。 ?论语正义,清,刘寳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判断对错10分 名词解释30分 分析题10分 赏析题10分 简答题70分 论述题20分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 (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

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 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 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 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 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 (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 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 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语音组合,语流音变。 句调,重音,节奏。 (三)现代汉语语汇 语汇、语汇学、语汇系统,语汇单位,语汇的规范。 单纯词、合成词,短语词、离合词,缩略形式和缩略词。 词义的性质和类型,词义的发展,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古语语汇、方言语汇、外来语汇,行业语、隐语和阶级习惯语,熟语。 新词创生的特点和方式,旧词的衰亡和复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