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2.“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3.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

B. 国家加强了对边疆的统一

C.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

D. 革除秦朝的弊病,沿用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4.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当时经济困难

C. 重视“以德化民”

D. 当时人心思安

5.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建立了张楚政权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诗作“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猪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张骞之所以成为千古名人,是因为他的两次出使西域 ( )

①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

③为西汉与西亚、非洲通商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广为流传。下列属于项羽事迹的是()

A. 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B. 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C. 发动大泽乡起义

D.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9.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

…………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 ) ①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 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基础 ④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11.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商周之后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灿若群星、百花齐放。下列有关秦汉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佛教在秦朝末年传入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民间 ④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12.“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 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B. 注重发展生产

C.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 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13.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 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D. 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14.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C.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D.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15.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的争论正确的是( )

A. 是解决王国问题的捷径

B. 是打击诸子百家的需要

C. 是汉朝大一统的需要

D. 是统一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

16.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⑥修建灵渠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17.“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有( )

A .南非

B .河西走廊

C .洛阳

D .辽东

18.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19.《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0.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州牧势力的膨胀

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 .王莽施政的危害

………订……………线……______

___

_

_考

号:_

_

_…

订…

………线……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7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分) 材料二 观察下面示意图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的哪一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2分)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四 他们以德化民,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 他雄才伟略,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订……线※※内※※答※※……订…… (3)你能说一说材料三称赞了哪一历史事件吗?“秦王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3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西汉帝王都有谁?分别说一说他们实行了怎样的措施,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3分)。 (5)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想和启示。(1分) 23.古老的丝绸之路,充满神秘色彩,令人向往。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地图”识路线】 材料一 (1)材料一是丝绸之路线路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路线填充完整: 从A_____出发,经B__________、今C__________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D___________。(2分) (2)西汉时期哪一人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两汉政府起了什么作用? (2分) 【“诗歌”论影响】 材料二高祖刘邦,统一华夏。建都长安,西汉盛大。极盛汉朝,经济繁华……纵贯西亚。沟通交流,丝绸献裟。传承技术,互通庄稼。葡萄番茄,苜蓿甘瓜。琵琶胡琴,舞蹈吉他。文学宗教,纺织日杂……开阔眼界,来往驼驾。 ——何朝东《丝绸之路》 (3)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哪一种宗教?根据诗歌内容,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2分) 【“时政”谋发展】 材料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4)据材料四,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1分) 【科技名人】

线…………○……线…………○……

(5)请分别写出上述东汉时期人物的科技成就。(一项即可)(3分) 【人物精神】 (6)从【“地图”识路线】【科技名人】中提到的人物的身上,你能继承和发扬哪些精神?(2分)

参考答案

1. D

2. D

3.C

4.B

5.A

6.B

7.A

8.B

9.C

10.A

11.C

12.C

13.D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D

21.【答案】(1)制度:分封制。(1分)影响: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西周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分,答出两条即可)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郡县制。(2分)

(3)推恩令。(1分)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

权收归中央。(2分)

22.(1)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

(2)毛泽东认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之后实行暴政导致亡国,是应否定的。特点: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

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5)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23.(1)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大秦(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力支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交通、贸易和丝绸之路进行管理、保护等。(3)佛教。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与沿线各国平

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5)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发明“麻沸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6)从张骞身上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从东汉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