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第二章: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副本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副本金凤蒋文可主编《军事理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的战争观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战争的性质、无产阶级对战争的态度和战争的最终目的等。
无产阶级战争方法论(1)遵循战争规律研究指导战争(2)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的一种方法坚持辩证的观点研究指导战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指导战争,是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
这种方法包括:着眼特点,具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发展,动态地研究战争;着眼全局,整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实际,客观地研究战争;着眼矛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战争。
综上所述,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所在二、人民军队思想人民军队的性质,指明我军必须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人民军队的宗旨,毛泽东提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战斗队任务、工作队任务、生产队任务;人民军队内部的三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人民军队的严格管理人民军队的顽强作风三、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人民军队建设、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法宝。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密切结合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创造一整套适应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简单地说,是指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
军事理论答案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名词解释:1。
国防: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2)2。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军事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P18)3。
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组成部分,由国家依据其军事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地理以及国际环境等条件制定.(P24)4。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或战时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P32)5.国防教育:是国家加强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因而也就是国家为增强军事实力而进行的长期持久的国防建设工作。
(P34)二、选择题1.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是(A ),属于( D )。
(P3)A积极防御B消极防御C扩张型国防D自卫型国防2.下列不属于国防目的的是( B )(P3)A捍卫国家的主权 B 欺凌弱小国家C保卫国家的统一D保障国家的安全3。
国防的主体是(A ),(C )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P3)A国家B军队C主权D人民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我国的国防对象是( B )(P3)A、恐怖分子B、侵略和武装颠覆C、邪教D、反华势力5.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的是( C )(P6)A、军事领导体制B、武装力量体制C、军事首脑会议D、兵役制度6.由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内容的国防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 D )(P13)A、国防规章B、国防法律C、国防法规D、国防法规体系7.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是( A )(P13)A军队领导B武装力量建设C国防建设事业D军事刑事8.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是( D )(P15) 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B预备役部队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D公务员9。
军事思想概述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9页]
![军事思想概述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9页]](https://img.taocdn.com/s3/m/431fe69a2b160b4e777fcf1d.png)
第二章军事思想学习目的:1.通过对军事思想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基本规律的学习,深刻领会军事思想的内涵与外延,重点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学会应用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2.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我国军队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国军队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战争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一级学科,内容丰富广博。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建设的理性认识。
人类自有阶级、有战争以来,在军事领域的一切问题,都是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
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明显的继承性,是古今中外一切军事斗争和军事问题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对战争实践和军队建设实践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指导作用。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思想卷》)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同时,军事思想又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在奴隶社会开始的,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并且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
军事思想也同样作用和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所揭第二章军事思想 55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所形成的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等方面。
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理论

第一章绪论【战争】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斗争。
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问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
【军事】一切与战争、国防、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
包括准备战争、实施战争、遏制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等。
【军事理论】关于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产生于军事实践,又指导军事实践,并受军事实践检验。
【军事思想】①关于军事领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
②研究军事思想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性:(1)阶级性(2)实践性(3)继承性(4)创造性(5)时代性军事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植根于军事实践二、随着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三、受阶级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制约四、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第二章中外古、近代军事理论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将领要求:智信仁勇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外国近代:马汉:海权论杜黑:制空权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孙子兵法思想精华:(一)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二)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战争认识方法(三)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四)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战争论的思想精华:(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二)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三)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攻(四)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五)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第三章现代外国军事理论美国战略理论:(一)杜鲁门遏制战略(二)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三)肯&约灵活反应战略(四)尼&福&卡现实威慑战略(五)里根新灵活反应战略(六)布什地区防务战略(七)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八)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九)小布什两个有效俄罗斯战略理论:斯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郝火箭核战略;勃全球进攻;戈合理够用;叶&普现实遏制日本战略理论:(一)缔结巩固军事同盟(二)以周边国家为现实或潜在的作战对象,实施全方位防御(三)从“被动防御”向“积极主动”转变(四)战略原则由“联合防卫”转向“联手”(五)当前日本战略理论的发展印度战略理论:地区威慑第四章马恩列斯军事理论马恩军事理论的创立及标志:《反杜林论》暴力论战争根源:私有制根本动因:经济利益的尖锐冲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军理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
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
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 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4. 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5. 中国近代的国防:了解如下对外反侵略战争(书P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民国时期的国防: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思考题: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
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2.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7.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8. 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

(1)美国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
(2)俄国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
(3)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
(4)印度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进”印度洋
(5)欧盟内统外扩,逐步走向世界独立“一级”
【7】国家周边安全环境:
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2】主要内容:
(1)人民武装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国防交通动员
(5)政治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任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
【4】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
【2】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正确指导战争的方法论内容: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4)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战争观即人民对战争的根本系统的看法和对战争的基本态度
(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2)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3)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4)传感器侦察技术
(5)其他侦察监视技术
军事上的应用:
(1)航空侦察
(2)航天侦察
(3)地面侦察
(4)海上侦察
【5】隐性武器:隐形飞机,隐身舰船,隐身导弹,隐身坦克
【6】精确制导武器
概念:采取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举例:导弹,精确制导弹药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