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和IPA模型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商展经济DOI:10.19995/10-1617/F7.2024.04.092基于网络文本和IPA模型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江苏无锡拈花湾小镇为例孔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摘 要:本文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通过对拈花湾小镇网络旅游评价的采集,提取旅游者对拈花湾小镇评价的高频词,分析旅游者对拈花湾小镇形象的感知。
同时,运用IPA模型对小镇旅游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提升和发展建议,旨在帮助拈花湾小镇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产品结构,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自身的旅游形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小镇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本;IPA模型;旅游形象;拈花湾小镇;文旅融合;旅游宣传;数字化升级本文索引:孔捷.基于网络文本和IPA模型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商展经济,2024(04):092-096.中图分类号:F592.7;U695.1+4 文献标识码:A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对旅游资源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特色旅游小镇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一大批特色文旅小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旅游特色小镇的出现是旅游者需求层次和文旅业态同步提升的结果。
无锡拈花湾小镇作为国内首创的禅意主题小镇,近年来获得旅游市场的认可。
伴随数字经济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迎来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时代。
不仅旅游者在互联网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体验,旅游研究学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开始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在线旅游企业、点评网站、问卷调查平台乃至线下旅游企业提供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旅游者高频词、语义、游客情感及态度等要素的分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既能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供参考和指导,又能为相关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本文以无锡拈花湾小镇为研究载体,以拈花湾小镇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其旅游形象感知及特征,力求为无锡拈花湾小镇的开发、管理、服务等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丽江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

[ 摘
要] 以 网络 游 记 为研 究样 本 , 结合 网络 内容分 析 法和 扎根 理 论 的方 法研 究 自助 游客 对 丽 江旅 游形 象
的感 知 。研 究发现 自助 游客 对 丽 江旅 游的 感知 多倾 向 于积极 方 面 , 而消极 感知 则主要 来 自于游 览体 验 、 旅 游设 施、 购物娱 乐及 旅 游服务 等 方 面。 同时 由于 丽 江在 旅 游 资源 开发及 整体 旅 游形 象推 广 中的不足 , 导 致其 辖 内各 景 区( 点) 发展 严重 失衡 。综合 各 类 消极 感知 , 提 出丽 江旅 游形 象推 广的 四点 建议 , 包含 特 色生 活方 式再 建构 、 旅 旅 游标 准化 管理 等 。 游
站, 揭示 出俄 罗斯 旅游 形 象在 两地 网络传 播 中 的差 异 式 、 时 间路 线安 排及 活 动 范 围等 方 面 与跟 团游 客有 显
性; [ 4 C h o i , L e h t o a 和M o r r i s o n ( 2 0 0 7 ) 基 于 网络 媒 体 著 不 同 , 前者 对 目的地 形象 的感 知 往往 更 具体 更真 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 观 以上 研 究 成 果 , 略显 不 足 的是 , 旅 游 目的地
在 国外学 者 的研 究 中, S t e p c h e n k o v a 和M o r r i s o n 形象 感 知 研 究 中都 是将 全 类 型 的游 客 看 作 同一 个 对 ( 2 0 0 6 ) 通 过 对 比分 析 美 国和 俄 罗 斯 两 国 的旅 行 社 网 象 , 而 事 实 上 自助 游 客 ( 以下 简 称 “ 游客” ) 在 旅 游 方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成都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CHINACOLLECTIVEECONOMY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成都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唐嘉罗梦婷夏雪李钦清李奕潞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关问题也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
文章以成都主城区为旅游目的地案例,运用ROST CM6软件对成都旅游体验感知的高频特征词进行分析,了解旅游者对成都旅游目的地的偏好,找出成都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成都旅游向好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本;旅游目的地;成都;形象感知—、前言在旅游研究领域中,随着旅游个性化体验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确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对于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o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享旅游攻略、发表游记的平台b论坛不断涌现o对于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潜在消费者可通过网络渠道获取,这些感知在一定程上被当作旅游地的真实,这着潜在消费者的认知和。
,城区为旅游目的地案例,选取相关网络游记作为资,ROST CM6对相游记 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于在城区旅游游论的网络,ROST CM6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网络游记文本的高频和取,游在城区旅游的验感知;,通对网络游记中提取出的网络分,分各的;,从旅游者的感和认知等方面来分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o(二)样本选择研究 、程、旅游网站中的成都相关游记为,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成都市区游玩的网络游记样本,共73o三、结果分析(一)游客感知的高频特征词分析通ROST CM6取于旅游形象的,现的到选取词频前50位的:进行分析,表1。
的性来,要、动词和。
中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要,%、武、、、)、旅游%火锅、担担);动要体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书写);均为指,是对地点、商家的指(这儿、这家)。
选取排十的词来,地点属性的词占七个,排第一的选的研究目的地,在表中可到,“都”的达846,b排的语差距较大。
基于网络文本的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

- 73 -市 场 论 坛MARKET FORUM旅游市场2020年第3期(总第192期)基于网络文本的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王若雨(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摘 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分析对于旅游相关部门对景区定位、规划、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疆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旅游资源要素丰富,旅游景观种类齐全,也是全国少有的拥有四季旅游资源的地区。
在全国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同时对我国全域旅游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微博是目前拥有最多活跃用户数量的社交平台之一,也是大众分享、获取旅游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利用软件对微博上带有“新疆旅游”话题的微博进行采集和分析,发现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以自然景观为主,游客偏爱自驾游、包车定制行程的出行方式,旅游线路以北疆为主,主要的旅游体验评价较为积极。
【关键词】新疆旅游 微博 旅游形象【中图分类】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777(2020)03—0073—06【收稿日期】2020—01—18【作者简介】王若雨(1992—),女,湖南人,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旅游经济。
一、引言新疆是我国少有的旅游资源涵盖四季的省区,幅员辽阔、山川壮美、各民族文化多元。
由于整体旅游资源要素丰富、种类齐全,新疆在全国全域旅游战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新疆自治区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并于同年8月召开了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在会上提出要大力实施“旅游兴疆”的战略,积极推动旅游业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迈进。
目前,新疆社会稳定红利持续释放,旅游收入增长呈现良好势头,入境旅游人次较去年有明显增长,但要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的转变,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就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着力推动从粗放低效的季节性旅游向高效高品质全区全时段旅游转变,从单纯景区景点向全域全疆旅游转变,实现全疆旅游供给侧改革,充分挖掘新疆旅游的巨大潜能。
210967496_基于网络文本与IPA_模型分析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构表 [16] 。
55
去哪儿网
总计
协商,重新进行编码。 将提取到的要素与相关材料
整理要素相结合,进行进一步的旅游形象感知要素
276
携程网
核对每一条网络文本的编码。 若编码不一致则讨论
用数字对旅游形象感知要素依次进行编序,以
Ⅴ ~ Ⅰ作为要素感知的评价等级,依次表示“ 满意、
653
知的分析,得到高频词汇、情感分析及网络语义分析图。 结合高频词汇与网络语义分析通过 IPA
模型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针对公园的游客旅游体验要素结构与体验质量评价结论。 结果表明,游客
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整体呈现积极的态度,各体验要素之间的分值存在差异。 公园可从保持现有
优势、改进设施管理水平、丰富活动、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共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优质
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杜依璠1,2 ,李东升1,2
(1. 河南科技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2. 洛阳市生态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在网络生活高速发展前提下,网络评论已经是获取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渠道。 利用网
络文本途径结合 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与 IPA 模型分析,展开对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
and network semantic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of tourism experience element structure and experience
quality evaluation for Gongqing Park was summari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ourists showed a posi-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香港为例

图1 样本游记语义网络分析图作者简介:张丹(199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国际事务接312019年1月下半月刊(二)认知形象感知1.地方美食。
从游记样本来看,游客来香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品尝香港的美食。
游客对香港美食的感知主要是早茶、特色美食、点心。
游客感知到的早茶主要有翠花猪仔包、莲香居的鸡爪和叉烧包;感知到的特色美食主要有云吞面、捞面;感知到的点心主要有农圃饭店的流沙包、红豆包、老婆饼和棋子饼。
此外,游客不仅对香港的地方美食感知度高,而且对店家的服务感知也比较高。
例如,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评价:“去吃了大名鼎鼎的莲香居,味道非常正宗,价钱也非常划算。
”2.地方景点。
通过整理107篇有效游记,笔者统计出香港高频特征词15个(表1),其中进入表1高频特征词前50的香港地方景点占比高达24%,排名第一的香港海洋公园是一座集海陆动物、机动游戏和大型表演于一身的世界级主题公园,也是全球最受欢迎、入场人次最高的主题公园,由此可知,香港海洋公园对于内地游客来说,感知最为强烈。
太平山顶、南丫岛、星光大道、中环、尖沙咀、维多利亚港和杜莎夫人蜡像馆属于现代都市景观,进入高频特征词前50。
很多人对重庆大厦没有印象,却能第一时间想起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而作为该电影拍摄地之一的重庆大厦也随之闯入了人们视野,成为了内地游客感知较高的旅游目的地。
有一位来自桂林的游客这样描述:“因为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一直都很好奇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重庆大厦,幻想着电影里的情节,沉浸其中。
”(三)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对样本游记的标题进行高频词分析,从而得出游客对香港的整体感知。
发现游客对香港的自由、繁华以及独有的情怀有一种向往;对香港这所繁华大都市的美食、便利的购物条件非常喜爱。
迪士尼作为首个进入中国的主题公园,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尽管上海已经有迪士尼乐园,但是很多人还是对香港迪士尼有一种独特的情怀。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杭州西湖为例

基于以上实践背景和理论研究,本文利用武
首先,在 2017 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客流量
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老师研发的内容挖掘系 排行榜上,杭州西湖以 2850.81 万人次的游客量
统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 6 对西湖游客 位居榜首。作为游客量第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
的点评和游记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词频分析 地,研究其游客感知形象要素可以为其他世界文
陈传康、王新军在《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 的角度分析西湖景区的旅游形象,以发现西湖旅
的形象策划》一文中提出,在旅游形象设计的实 游形象中隐含的独特识别点,进而提出西湖旅游
践中,要按照地方文脉进行形象设计导入,并将 地形象的优化建议。
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中。1998 年,吴必虎撰写了国内第一篇以旅游
量下降、物价水平升高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正 点如此巨大的客流量下,如何 筛选,筛选标准有两条:一是为保证样本的时效
保障西湖景区正常运转,如何结合游客对西湖的 性,选择 2018 年 5 月 10 日至 2019 年 5 月 9 日
二、案例介绍
地形象为主题的博士论文,并且在此基础上出版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 1 号,
了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的专著——《区 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 49 平方千米,汇水
域旅游规划原理》。1999 年,李蕾蕾出版《旅 面积为 21.22 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 6.38 平方
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这是国内 千米。西湖区域内有“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心理论——“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阐释 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西
了“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产生的原因,形 湖景区有 100 多处公园景点,60 多处国家、省、
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的安全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

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的安全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游的安全感知问题。
随着中马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马来西亚作为旅游目的地。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安全感知是影响其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从网络文本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游客对马来西亚旅游安全的认识和感受,以期为提升马来西亚旅游安全水平、优化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来说,本文将首先通过收集和分析中国游客在赴马来西亚旅游过程中发布的网络评论、游记、社交媒体帖子等文本信息,提取出游客对马来西亚旅游安全的感知和评价。
然后,运用文本挖掘和情感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文本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中国游客对马来西亚旅游安全的主要关注点、担忧和期望。
接着,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对游客的安全感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马来西亚旅游安全水平,增强游客的安全感知和满意度,进一步推动中马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旅游安全领域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对于促进中马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其中,马来西亚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活动的增多,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了解中国游客对马来西亚的安全感知,对于提升旅游安全管理和提高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安全感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安全的定义和分类上,认为旅游安全包括旅游环境安全、旅游交通安全、旅游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游客对旅游安全的主观感知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摘要 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催化了国民休闲意愿的日渐增强。而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说,都是以打造优质旅游形象作为己任的。因为旅游形象的提升有利于游客满意度的提高,所以一个优质的旅游形象是景区游客量的关键保障。随着网络数字时代渗入生活,与之而来的是游客和网络平台建立紧密的联系。个人在网站上传的“游记”、“攻略”等文字。因为网络平台的相对自由和开放并且没有强制性的特点,而使文字能够更直接、真实地表达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而且为潜在顾客提供了相关资讯。本文研究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来进行调查,通过前期在知名旅游网站上海量搜集所有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近一年来的游记,再筛查出有研究意义的整合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了解在大多数游客心中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度。 本文选取韶山为案例地,分析旅游者对韶山游形象的感知,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网络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知名旅游网站的游记进行搜集、筛选,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分词,并进行词频统计,根据词频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类,构建合适的二级类目,再规整到合适的一级类目。通过对韶山旅游形象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频次进行统计,再逐条分析,可以得出韶山旅游形象的哪种属性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是旅游者旅游满意度的保障。将重点放在韶山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上,对游客的消极评价进行概念化提炼。最后通过仔细研读每篇游记,进行归纳统计,可以得到关于游客客源地、旅游动机、逗留时间、交通工具选择等信息。 为提升旅游者对韶山旅游的体验评价,吸引更多旅游者来韶山旅游,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硬件形象要素的提升包括导游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纪念品规范化,建设民俗特色饮食街;软件形象要素的提升主要是地区加强和艺术表演院团合作,实行旅游与文化融合,增强感染力、影响力;旅游形象营销建议包括客源地市场宣传推介,以跟团游为突破口让韶山“二日游”成为主流,一对一促销。最后,结合文章的分析结果,为提升旅游者对韶山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形象感知;韶山;ROST Content Mining II
Abstract The willingness of the national leisure is increasing with the steady rise up of national income. And as to tourism destination,it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to building a high quality of tourism image. Because a high quality of tourism image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so a great tourism image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tourist volume of a scenic spot.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Internet Age,a close relationship already established between visitors and Internet.People can upload“travel notes”、“raiders”and other text in the website.Because the network platform is relatively free and open and has no mandatory characteristics,so that the text can be more direct and true to express the tourists' percep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and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the potential customers. This article try to use another method to survey tourism image.At first,collect travel notes about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among a year on some well-known travel websites.Then select travel notes tha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use qualified analysis method.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mag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n most tourists. This article selects Shaoshan as a case study,analyzes the tourists' perception of Shaoshan tourism image,and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network text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case study method and so on.After collecting and select ing travel notes,use Rost content mining to get words segmentation and word frequency count.Organizing and classifying the word frequency count,we could construct the sub categorys,and then consolidate the main categorys.After one by one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which parts of the Shaoshan tourism image left the most profound impression.By using grounded theory,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ourists can be abstracted.At last,carefully study every travel notes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ourist source region,tourism motivation,length of stay,transport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ourists' experience in Shaoshan and attract more tourists to here,following suggestions was puted forward.Improving hardware image elements include comprehensive quality promotion of tour guide,the close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tandardization of souvenirs,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characteristics of eating Street;Improving software image elements include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performing arts,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culture; Marketing suggestions of tourism image include market promotion of tourist source,making two III
day tour to become mainstream,one to one promotion. Keywords : Tourism image perception,Shaoshan,ROST Content Mining I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第1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 .............................................................................................. 1 1.2 选题意义 .............................................................................................. 2 1.2.1 理论意义 ................................................................................... 2 1.2.2 实践意义 ................................................................................... 2 1.3 研究综述 .............................................................................................. 2 1.3.1 旅游形象构成因子研究 ........................................................... 2 1.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 5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6 1.4.1 研究内容 ................................................................................... 6 1.4.2 技术路线 ................................................................................... 7 1.5 研究方法 .............................................................................................. 8 1.5.1 文献研究法 ............................................................................... 8 1.5.2 内容分析法 ............................................................................... 8 1.5.3 个案研究法 ............................................................................... 8 1.6 创新之处 .............................................................................................. 8 第2章 研究基础 ............................................................................................... 9 2.1 相关概念 .............................................................................................. 9 2.1.1 旅游形象 ................................................................................... 9 2.1.2 网络文本 ................................................................................. 10 2.1.3 内容分析法 ............................................................................. 10 2.2 关于旅游形象感知 .......................................................................... 11 2.2.1 旅游形象感知模型 ................................................................. 11 2.2.2 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 ......................................................... 11 2.2.3 旅游形象感知测量 ................................................................. 11 2.2.4 内隐记忆理论 ......................................................................... 12 2.3 韶山旅游发展概况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