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讲义

生理学讲义
生理学讲义

同步讲义全部讲义

细胞

考纲:

第一单元细胞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第三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是怎么穿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转运方向逆电-化学势差顺电-化学势差

转运效果使物质在膜两侧浓度差更大使物质在膜两侧浓度差变小

(一)单纯扩散

1.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

纯扩散。

2.转运物质:除O2、CO2、NO、CO、N2等气体外,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等。

3.特点:

①顺浓度差,不耗能;

②无需膜蛋白帮助;

③最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

(二)易化扩散

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扩散的过程。

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例子“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到组织细胞”

◇特点:

(1)载体蛋白质有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

◇例子:Na+、K+、Ca2+等都经通道转运。

Na+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

K+通道阻断剂——四乙铵。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

◇特点:

(1)相对特异性;

(2)无饱和性;

(3)有开放、失活、关闭不同状态。

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三)主动转运

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

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最典型的例子——【钠泵】

钠泵:细胞膜上的【Na+-K+依赖式ATP酶】。

【Na+-K+依赖式ATP酶】——钠泵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的高Na+,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

③它能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

——这种势能贮备是可兴奋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这也是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浓度差

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

4.主动转运的类型

(四)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过程。

◎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

被转运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膜蛋白耗能跨膜转运特点O2、CO2单纯扩散无需势能与浓度差正相关

K+、Na+、Ca2+、Cl-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

通道势能

“启闭”功能门控特

葡萄糖、氨基酸(血液中的G/AA进

细胞)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

载体势能顺电-化学梯度

Na+、K+、Ca2+原发性主动转运生物泵ATP供

逆电-化学梯度

葡萄糖、氨基酸(肾、肠吸收G/AA)继发性主动转运转运体势能逆电-化学梯度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膜泡转运(出胞和入细胞骨ATP供形成囊泡

全部讲义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和阈值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三)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阈电位的概念

(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一)兴奋和阈值

1.兴奋——刺激使组织或细胞发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过程。

2.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概念: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阈值高则兴奋性低

→阈值低则兴奋性高

【例题】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可出现A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快刀斩乱麻、四两拨千斤】

Na+内流——兴奋——去极化——动!

Cl-内流——抑制——超极化——不能动!

其它一律选——K+外流——静!

【例题】

A.K+

B.Na+

C.Ca2+

D.Cl-

E.H+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D 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B 生物电?——就是生物体产生的电!

生物电就是生物产生的电

生物电在哪产生的?——在细胞膜两侧!

生物电咋产生的?——带电离子的流动!

带电离子为啥可以在细胞膜两侧流来流去?

即——生物电产生的前提:

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外高Na+,胞内高K+;

2.细胞膜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离子有不同的通透性。

生物电产生的过程?机制?

噢~那么生物电长啥样啊?

(三)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阈电位的概念

1.根据膜两侧电荷分布状态:

极化:静息电位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

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

超极化:静息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2.阈电位——动作电位的开关!

概念:能使膜上Na+通道瞬时间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例题】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B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膜上任何一处产生动作电位,都将沿着细胞膜扩布称为传导。

1.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2.动作电位的传导特征

◇双向性;

◇不衰减性;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安全性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动作电位的传导特征

◇双向性;

◇不衰减性;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小结

※静息电位——极化——K+外流

※动作电位——去极化——Na+内流

※动作电位的引起——阈电位

※可兴奋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兴奋性的指标——阈强度(阈值)

※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全部讲义

第三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

兴奋-收缩偶联

※神经-肌-收缩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兴奋性: 2、动作电位: 3、血浆渗透压: 4、能量代谢: 5、主动转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血浆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谓() A、血浆渗透压 B、晶体渗透压 C、胶体渗透压 D、渗透压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3、肺活量等于() A、潮气量+补呼气量 B、潮气量+补吸气量 C、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 D、潮气量+余气量 4、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A、进食 B、肌肉活动 C、环境温度 D、精神活动 5、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错误的是() A、清醒 B、静卧 C、餐后6小时 D、室温25℃ 6、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是() A、皮层小脑 B、前庭小脑 C、脊髓小脑 D、脊髓 7、缓慢持续地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称为() A、腱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肌紧张 8、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 D、不能总和 9、小管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主要发生于() A、集合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10、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 B、只有近球小管可以吸收 C、是主动转运过程 D、近球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有一定限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个空,20分) 1、成为细胞生存和活动直接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主要由参与性止血、、 三部分。 3、心脏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谓心动周期。 4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是 mmHg,脉压是 mmHg。 5、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6、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7、血液对机体内环境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血液的功能主要由缓冲功 能;;;; 。 8、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来实现的。 9、成人每日吸收的铁约为 mg,食物中的三价只有还原成才可被 吸收。铁主要在被吸收。 10、经典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呼吸气体交换的动力及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3、胆汁的主要作用?

人体生理学补充资料(20120401)

人体生理学补充资料(20120401) 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新生儿溶血病) 安静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是通过(通道作用) 不能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是(醛固酮) 不引起胰液分泌的是(胃酸分泌减少) 不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支配内脏的所有传出神经) 不属于牵张反射的是(条件反射)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不包括(改变血液阻力) 大失血时尿量显著减少的原因不包括(容量感受器兴奋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胆盐的作用不包括(凝乳作用)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有(甲状旁腺激素) 动作电位表现,错误的是(衰减性扩布). 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是因为(自律性高) 对非特异投射系统叙述,错误的是(在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 对收缩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每搏输出量) 对心力衰竭病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增加后负荷)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不能引起(糖原分解增加) 肝素广泛用于临床防治血栓形成,其抗凝的主要机制是(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感染发热的病人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给家兔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其主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高) 给家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迅速减少,该动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肾血流量减少)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20%葡萄糖50ml,患者尿量显著增加,尿糖定性阳性。分析该患者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 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关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使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高)关于输血错误的是(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液会出现血型不合的表现) 关于突触传递过程,错误的叙述是(突触前膜去极化,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减少)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空腹时基本不发生) 关于育龄期女性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一般比同龄男性略低)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双向传递) 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常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 基础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体表面积) 激素的作用特点不包括(提供能量)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机制是(胆碱脂酶活性降低) 脊休克的表现不包括(动物失去一切感觉) 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粪尿积聚) 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的疾病是(呆小症)

电生理学发展简史

电生理学发展简史(一) 生物电活动是机体一种基本的生命现象,它产生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动的总和效应。从生物电现象的发现到如今对离子通道功能与结构如此深入的了解,电生理学走过了200 多年的历程。 一、生物电现象的发现 最初的实验研究是从18 世纪后叶开始的。当时没有任何测量电流的仪器,只是发现利用电容器(如雷顿瓶)的放电,或雷电发生时竖起一根长导线,引导大气中的电,都可以刺激蛙的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所以当时就用蛙的神经肌肉标本作为电流存在的标志。1791 年意大利解剖学教授Galvani L 发现,如果将蛙腿的肌肉置于铁板上,再用铜钩钩住蛙的脊髓,当铜钩与铁板接触时肌肉就会发生收缩。他把这个现象的发生归因于机体的“动物电”(animal electricity )。他认为神经与肌肉带有相反的电荷,肌肉带正电,神经带负电,金属导体的作用是把神经与肌肉之间的电路接通。同时代的意大利物理学家Volta A 不同意Galvani 的见解,他认为实验中发现的电现象,不是动物机体产生的动物电,而是由于实验中连接肌肉和神经的金属不同所致,是不同金属接触时产生的电流刺激了肌肉标本,如果用同一种金属作导体,收缩就不会发生。事实上,Volta 和Galvani 的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Volta 后来因此而发明了伏特电池;Galvani 则继续进行了一个出色的实验。在无金属参与的情况下,他将一个肌肉标本横断,又将另一个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干搭在横断肌肉上,并使之跨越肌肉的完好面和损伤面,结果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产生收缩,证实了动物电的存在。这成为第一次观察到生物电存在的电生理实验。但是直接测量到生物电的实验是在电流计发明之后。 1825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Nobili 发明电流计。 1837 年意大利物理学教授Matteucci C 用电流计在肌肉的横断面与未损伤部位之间,测量到电流流动,电流是从未损伤部位流向横断面的,所以横断面呈负电位。这是第一次直接测量到生物体内存在生物电的实验。 1843 年瑞士生理学家Du Bios-Reymond 用电流计观察到神经的损伤电位,也是损伤部位呈负性。1849 年,他又发现神经在活动期间出现负波动,即使用电流计从细胞外记录到的动作电位。 1850 年von Helmholtz H 测定了神经传导速度,证明蛙神经的传导速度仅20 ~ 30m/s 。此前人们认为既然电的传导速度等于光速,因而神经的传导速度可能也是光速。 二、早期对生物电发生机制的认识 1. Bernstein 的膜学说对于这种生物电现象的解释,当时提出了不同的学说。Du Bios-Reymond 认为,组织内带负电,外表带正电,是正常状态下存在的,即所谓“现存学说”(preexistence theory );而他的学生Hermann (Du Bios-Reymond )则认为,组织内的负电是被切割时组织损伤变质造成的,即所谓“变质学说”(alteration theory )。1890 年,著名的化学家Ostwald W 提出了膜的通透性理论,即如果在电解质弥散的途径上有一层半透膜,它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而带有相反电荷的另一种离子不能通过,就会通过静电作用限制透过膜的离子不能进一步弥散,如此,在膜两侧就会形成电位差,它的大小可按Nernst 公式计算。1902 年Du Bios-Reymond 的另一名学生Bernstein J 接受了Ostwald 通透性理论,在现存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膜学说”(membrane theory )。他根据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含较多的K +,而细胞损伤处电位较完好处为低的事实,推测静息时细胞内电位低于细胞外,并假定静息时细胞膜只对K +有通透性,由于胞内带正电荷的K +顺浓度差扩散到膜外,相应的负电荷仍留在膜内,使细胞膜呈现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形成静息电位。按照Bernstein 的设想,细胞的静息电位就等于K +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则是由于膜在一瞬间失去了对K +的选择性通透,变得对所有离子通透性一过性地升高,导致膜两侧电位差瞬间消失。1904 年,他又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实验,证实肌肉切断后断面的负电位在0.3 s 后即出现,并持续缓慢地减小而不是

病理生理学讲稿6

第九章休克 复习提要 一. 微循环的组成和生理特点 (一)微循环的概念 (二)微循环的组成 (三)微循环的基本功能 (四)影响微循环血流量的因素: 二、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一)休克的原因 (二)休克的分类: 1.按始动环节分类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 ②心源性休克 ③血管源性休克 ④神经源性休克 2.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①低排高阻型休克 ②高排低阻型休克 三、休克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 (一)休克I期 1.微循环变化特点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①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因素 ②不同器官血管对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的不同反应 ③参与缩血管作用的其它血管活性物质 3. 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①维持动脉血压 回心血量及循环血量的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增高 ②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的维持 ③代偿的临床意义

(二)休克II期 1. 微循环改变的特点 2.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①酸中毒 ②组胺释放 ③腺苷和K+的蓄积 ④内毒素 激活因子XII和激肽释放酶系统 激活补体系统 与中性粒细胞反应,释放炎性物质 ⑤其它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4. 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5. 主要临床表现 (三)休克Ⅲ期 1. 微循环的改变 2.休克晚期发生DIC的机制 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②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③组织因子释放入血 ④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⑤TXA2-PGI2平衡失调 3. 后果 4. 主要临床表现 四、休克时血液细胞流变学的变化 (一)红细胞的变化 1.红细胞变形力下降 2.红细胞聚集 ①血流速度减慢 ②红细胞比积增加 ③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 ④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 (二)白细胞粘着和嵌塞 1.壁切应力和切变率下降 2.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力增加 3.其他因素 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 ②血浆粘度增大

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

植物生理学 绪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命活动:从种子开始到形成种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生理活动。 植物生命活动形式: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过程、植物对环境的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实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信息转化、形态建成、类型变异 1 物质转化体外无机物[H2O、CO2、矿质(根叶)]→体内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 →体外无机物[CO 2 H2O]→植物再利用 2 能量转化 光能(光子)→电能(高能电子)→不稳定化学能(ATP,NADPH)→稳定化学能(有机物)→热能、渗透能、机械能、电能 3 信息转化 [1]物理信息:环境因子光、温、水、气 [2]化学信息:内源激素、某些特异蛋白(钙调蛋白、光敏色素、膜结合酶)[3]遗传信息:核酸 4 形态建成 种子→营养体(根茎叶)→开花→结果→种子 5 类型变异植物对复杂生态条件和特殊环境变化的综合反应 植物生命活动的“三性” v植物的整体性 v植物和环境的统一性 v植物的变化发展性 ?植物生命活动的特殊性 1 有无限生长的特性 2 生活的自养性 3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植株的再生能力强 4 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 5 植物对无机物的固定能力强 6植物具有发达的维管束植物生理学的内容 1、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生理﹕ 2、代谢生理: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生长发育生理:种子萌发、营养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衰老 4、环境生理(抗性生理)以上的基本关系 光合、呼吸作用→生长、分化 水分、矿物质运输发育、成熟 (功能代谢生理) (发育生理) ↖↗ 环境因子(抗性生理)(温、光、水、气)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16以前世纪) *甲骨文:作物、水分与太阳的关系 *战国时期:多粪肥田 *西汉:施肥方式 *西周:土壤分三等九级 *齐民要术:植物对矿物质及水分的要求 轮作法、“七九闷麦法” (1)科学植物生理学阶段 1.科学植物生理学的开端(17~18世纪) 1627年,荷兰 Van Helmont ,水与植物的关系 1699年,英国Wood Ward,营养来自土壤和水 18世纪,Hales,植物从大气获得营养 1771年,英国Priestley发现植物绿色部分可放氧2年,瑞士 De Saussure,灰分与生长的关系 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阶段(19世纪) ?1840年,德国Liebig建立矿质营养说。?1840年,Liebig的《化学在农学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问世 ?和他同时代的法国学者G.Boussingault 证明植物不能利用空气中的N2 Liebig和 G .Boussingault工作是植物生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标志?1859年,Knop 和W﹒Pfeffer 用溶液培养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营养。 ?19世纪后半期,植物生理学飞跃发展,光合、有机物形成、呼吸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1882,Sachs出版第一本《植物生理学讲义》 ?1902,弟子Pfeffer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奠基人: Sachs 。植物生理学两大先驱: Pfeffer ,Sachs (三)现代植物生理学阶段 从二十世纪至今,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及先进技术(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应用,从结构、功能、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对植物生理学的一些机理问题,有了新认识、新概念、新观点。 v 1958,Sterward细胞全能性实验论证 v 光合作用光、暗反应,光呼吸,C3、C4、CAM植物发现 v 钙调素研究 三我国植物生理学发展概况 (1)1949年以前 ? 1917年钱崇澍在国外刊物发表了《钡、锶及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的论文。其后在各大学讲授植物生理学,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 ?20世纪20年代末,罗宗洛、汤佩松、李继桐先后回国,分别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建立了植物生理学教学和实验室,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 (2)1949年至今--- 植物生理学发展快,有了专门的研究单位和刊物,有些方面在国际上研究较早和领先 殷宏章的作物群体生理研究 沈允钢证明光合磷酸化中高能态存在的研究 汤佩松等提出的呼吸途经多样性的论证 娄成后对植物细胞原生质的胞间运动研究等。 四、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特点 1 研究层次越来越宽广 ?微观﹕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原子 ?宏观﹕个体→群体→群落→生物圈 2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生理学教案、讲稿

教案

讲稿 第一章绪论 课堂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生理学。当我们接触一个新事物,首当其冲要明白3个W,what,why, how ,这3个W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1、what,什么是生理学,他是干什么的? 引入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生物体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重点是正常功能,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 我们要学习的人体生理学,又称医学生理学,通常简称为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的说,它研究我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活动、躯体活动、腺体分泌、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等功能活动,研究它们是怎样发生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相互间有无影响,与内外环境变化的关系等等。 2. why 我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自我是世界中无可替代的唯一,我们对自己的好奇心也往往更明显,为何危急时能爆发惊人潜力,为何心跳过快反而危险,,为何呼气比吸气更轻松,为何寒战过后会更温暖?这些都是生理学的内容。 从职业的角度看,一种药物如何起效,为何出现副作用,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都需要足够的生理学知识,所以在生理学成为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他是我们认识和干预纠正疾病异常的定心丸。 3. how 生理学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它的重要基础,生理学的学习研究的最基本过程是:实验-推理判断-再实验-验证修正推理判断-再实验-再验证修正,这是一个长期反复循环的严谨的过程。由于实验的损伤性及伦理等原因,目前,大多数生理实验是以动物为对象。为什么能用动物做实验来研究人体的功能活动呢?我们都知道,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和生物界其他动物具有同源性,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而且,动物实验还有些特别的优势。举例: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其直径最大可达1毫米左右,人的各种神经纤维直径为1—20微米,长度人几分之一毫米到1米左右,比如已知人体最粗的神经是坐骨神经,它的直径可以达到1厘米,但是坐骨神经是神经纤维束,内含大概20W根神经纤维,可想而知每根纤维的直径有多微小。),猫的防御反射,等等等等。当然,凡事都有利有弊。首先,动物和人类只是相似,所以并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简单直接对应到人体,尤其人类的情感情绪思考等高级意识活动基本无法以动物实验来进行研究。其次,一些人对动物实验的滥用,既丧失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基本的尊重。随着无损伤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直接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研究包括三个层面。 * 第一.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现象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如研究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 第二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如研究心脏的泵血功能、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 * 第三整体水平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研究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应激状态下人体功能的改变。。。。

《生理学》复习资料2

《生理学》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 呼吸、肺通气、肺换气、肺活量、氧离曲线、消化、吸收、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能量代谢、体温、排泄、渗透性利尿、神经递质、牵涉痛、瞳孔对光反射、暗适应、激素、月经。 呼吸:有机体利用氧气通过代谢分解有机化合物释放化学能的过程。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呼吸道是沟通肺泡与外界的通道;肺泡是肺泡气与血液气进行交换的主要场所;而胸廓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则是实验通气的动力。 肺换气:呼吸过程中,空气在肺中的循环叫做肺换气,将所谓肺的每分钟容量,即在一分钟内经过的空气量,作为肺换气的指标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氧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以氧分压(PO2)值为横坐标,相应的血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称为氧解离曲线或简称氧离曲线。 消化:.消化是机体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块的、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过程。 吸收: 物质从一种介质相进入另一种介质相的现象。 机械性消化: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

物排入消化管内。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主要依靠消化酶(参考消化酶药物:慷彼申,多酶片,酵母等)来完成。 能量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代谢是紧密联系着的。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体温、 排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渗透性利尿:近端小管液中某些物质未被重吸收导致小管液渗透浓度升高可保留一部分水在小管内,使小管液中的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因此,小管液和上皮细胞内的Na+的浓度梯度减小,从而使Na+的重吸收减少或停止,Na+的重吸收减少小管液中较多的Na+又通过渗透作用保留相应的水结果使尿量增加、Nacl排出量增多,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神经递质:神经末梢分泌的化学组分。如乙酰胆碱等,可使神经脉冲越过突触而传导。 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又称为光反射通路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为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瞳孔扩约肌。 暗适应、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20~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 月经: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

微生物生理学课件笔记整理讲课讲稿

绪论 微生物营养类型 微生物营养:指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以CO2作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养料的微生物 ?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只以适宜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 1.光能无机营养型:以日光为能源,以CO2为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2.光能有机营养型:以日光为能源,以外源有机物为碳源和供氢体合成细胞 内物质的营养类型 3.化能无机营养型:通过以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能量还原CO2成为细胞有机 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有机营养型: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1、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photolithoautotroph (1)不产氧光合作用 代表菌种:绿硫菌、紫硫菌 CO2+2H2S (CH2O)+H2O+2S (2)产氧光合作用 代表菌种:蓝细菌、藻类 CO2+H2O (CH2O)+O2 (3)嗜盐古细菌 以紫膜进行特殊的光能转化 2、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photoorganoheterotroph 在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时,需要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细胞物质,它们的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生长时大多需要外源的

生长因子,例如 红螺菌(Rhodospirillum) 3、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Chemolithoautotroph 化能自养型化能自养菌还原CO2而需要的ATP和还原力[H] 是通过氧化无机底物(NH4+、NO2-、H2S、H2和Fe2+等)来实现的。 化能自养细菌的能量代谢主要有三个特点: ①无机底物的氧化直接与呼吸链发生联系。由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的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后,直接进入呼吸链传递。这与异养微生物葡萄糖氧化要经过EMP和TCA等途径的复杂代谢过程不同。 ②呼吸链的组分更为多样化,氢或电子可从任一组分进入呼吸链。 ③产能效率即P/O比一般要比异养微生物更低。 4、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 Chemorganoheterotroph) 从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并以有机物作为主要碳源进行生长。又可根据它们利用有机物的特性分为腐生菌和寄生菌,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 上述营养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它们中间存在着很多过渡类型。例如:氢单胞菌,在完全是无机养料的环境中,通过氢和氧化获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营自养生活;当环境中有有机物时,直接利用有机物碳架物质而营异养生活。又如:红螺菌,在光照下能利用光能生长,在暗处有氧条件下,可通过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实现生长,表现为化能营养型。 为避免混乱,一般认为依据营养型分类以最简单的营养条件为根据,即光能营养型先于化能营养型,自养型先于异养型。 微生物的代谢特点(以及微生物研究生理的优点) ①代谢速率快(V/S大) ②代谢的多样性 ③代谢研究的易操作性 代谢途径:中间产物与中产物,直线代谢途径(一般为分解代谢)与分枝代谢途径(一般为合成代谢),两向代谢途径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稳态。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兴奋: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细胞的兴奋。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将具有抗凝血的血沉管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正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相对稳定是悬浮于血浆中,红细胞的的这一特性成为悬浮稳定性。 内环境: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随肝胆汁排到小肠后,约有95%的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体核温度: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为36.9-37.9℃。 肾糖阈: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60-180100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极限,此时的血糖浓度即为肾糖阈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 肺通气量:亦称为每分种通气量,是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静息时每分钟通气量是6~8L,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可达100L。 红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分比。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排泄:指体内新陈代谢的终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遗物和药物等,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代谢的最后一个环节。 心输出量:即心每分输出量,指心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于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瞳孔随光刺激的强弱而改变大小,吃东西时分泌唾液。 心率:是指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内分泌: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二:问答题 1、血型系统分类依据及其鉴定方法。 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 (1)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②试管法(2)凝胶微柱法,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2、什么是血液凝固?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血液凝固 ①凝血因子X激活成并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2分) 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2分) ③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3、什么是吸收?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备课讲稿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 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制的K+外流维持。 9.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0..动作电位特点:①全或无②不衰减性传导 11.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Na+内流)和下降支(K+外流)。 12.局部兴奋特点:①非全或无式②电紧张扩布③可以总和 13.刺激作用: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 14.后电位:膜电位在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以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相对缓慢的波动。 15.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信息传递实质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6.终板电位实际上是由一次动作电位所引起的囊泡释放产生的所有微终板电位的总和。

生理学资料重点内容

生理 名词解释: 1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成为动作电位。 2阈强度:将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测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阈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沉降率: 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4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5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血液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6直接动力:由肺内压的变化建立的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7血氧容量:在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血氧含量:Hb实际结合氧气量;8血氧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积的比值。 9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 10慢波: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的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负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基本电节律:慢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11食物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食物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产生的热量;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量与吸入O2的比值 12特殊动力效应: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13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指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14.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15.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滤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16.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为肾糖阈 17.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 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8.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19.清除率:两肾在1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其清除率 20.暗适应: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慢慢增高,能渐渐看见暗处的物体;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视野: 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使,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21..牵涉性痛: 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22.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或脑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23.脊髓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24.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25.去大脑僵直: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

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兴奋性:是指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阈强度:能够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 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 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在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三个方面达到某个最小值(阈值) 反应:细胞、组织或机体受到有效刺激后所出现的部代过程或外部活动的改变。反应有两种类型:兴奋和抑制。 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一.神经调节 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特点: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二.体液调节 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实现的调节功能活动的方式。 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 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负反馈: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意义:对机体功能活动及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转运形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阈电位:能触发细胞膜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 特点:①顺浓度差转运;②不耗能 1.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 转运物质:O2 ,CO2 单纯扩散的影响因素: ① 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② 两侧分子的浓度差 2. 易化扩散: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脂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 (1)载体运输:转运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载体运输的特点: ① 较高的结构特异性② 饱和现象③ 竞争性抑制 (2)通道运输转运Na+、K+等离子。 通道运输的特点: ① 通道开闭取决于膜电位或化学信号② 结构特异性③无饱和现象

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备课讲稿

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第二章: 局部电位有何特点和意义(简答): (1)无“全或无”,在阈下刺激范围内,去极化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一但达到阈电位水平,即可产生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必须过渡阶段。(2)不能再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在突触或接头处信息传递有一定意义。(3)可以叠加,表现为时间性总和或空间性总和。在神经元胞体的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静息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静息电位是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产生机制: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高K+ 细胞外高Na+,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对有机负离子小。K+外移使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K+外移的增加会阻碍K+进一步外移,从而达到平衡,最终形成静息电位。 第三章: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简答)。 血浆中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红细胞膜,水分子可自由透过,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 运用红细胞生成部位、原料、成熟因素及生成调节的知识,解释临床上常见贫血的主要原因。

(1)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2)造血原料如铁缺乏,或营养不良造成的蛋白质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3)红细胞成熟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4)胃液中内因子缺乏,将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5)肾病时,合成的促红细胞的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6)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脾性贫血。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 (1)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2)机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动,可迅速溶解所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3)正常血浆中存在着肝素、抗凝血酶Ⅲ等抗凝物质,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 (4)血流迅速,一旦血浆中某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迅速得到稀释,并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 第四章 心脏为何不发生强直收缩,而始终保持着自动的、有序缩舒活动?(简答) 心脏能自动地进行有节律的舒缩活动主要取决与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即自动节律、传导性和兴奋性。 心肌自动按一定顺序发生兴奋,这是由于心肌组织中含有自律细胞它们能在动作电位的4期自动去极化产生兴奋,即具有自律性,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

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 ■表皮之构造 皮肤的表皮层,从外侧起依序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角质层 1. 主要成份为角蛋白(为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的吸水 性强,约含7%脂质及15~20%水份。水份若低于10% 时,皮肤会呈现干燥;若高于25%,则皮肤易起瘢痒。 2. 健康皮肤的角化很规律,平均约21~28天。 □透明层 手掌和脚底分布最多,比其它部位结实。 □颗粒层 1. 细胞原形质中含有大量透明角质(晶样角质)颗粒。 2. 晶样角质能将光线强烈折射,但溶于碱性溶液的食盐 水。 □有棘层 1. 细胞层占表皮大部份(表皮最厚的一层),通常由数 层到十数层。 2. 下层细胞接近圆柱状,愈上层愈成横向多角形,各细 胞成幅射状放出刺状细胞突起,与邻接之细胞彼此连

络,负责输送营养。 3. 进行细胞分裂的重要层,连基底层称种子层。 □基底层 1. 位于表皮最底层,邻接真皮,由真皮乳头体中的毛细 血管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2. 平常产生定量麦拉宁色素,成颗粒状存在,可使强烈 阳光不透过身体内部,具保护皮肤、吸收并贮存热能,可保温及提高细胞的生活机能。 ■真皮之构造 皮肤的真皮层,主要由结合织纤维束形成,又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 □乳头层 富结合织纤维,乳头体中有毛细血管,藉而对表皮补给营养。 □乳头下层 负责乳头层与网状层之联络工作,最重要之工作乃储存丰富的水份。 □网状层 含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是非常强韧的一层,主要成份为胶原质和弹性硬蛋白。具有弹簧般的构造,能缓

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带给皮肤弹性,随年岁增长渐渐衰退,易生皱纹。 ■皮下组织 1. 结缔织纤维交错,含有脂肪球,其厚度取决于其中的 脂肪量,因人而大不相同,故称皮下脂肪。 2. 脂肪球能防止体温发散和保护身体。 3. 具有储存身体多余的卡路里与能量之功能。 4. 其多寡随季节而变化,适量可出现曲线点及皮肤张力。■皮肤的脉管系列及神经系 □脉管网 皮肤除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外,还有动脉网及静脉网脉管网伸出枝而连络外层的脉管网,从乳头下层动脉网伸出枝进入乳头体,在此形成毛细血管环,成为静脉性毛细管,连络乳头下层的静脉网。 □淋巴管 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所有细胞、纤维等间隙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交错。 □神经 1. 神经系沿血管而走,作成神经网而分布于皮肤。 2. 脑脊髓神经专司知觉,自律神经支配血管、起毛筋、

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内环境:人体每个细胞所浸浴的液体环境 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并不是一种凝固状态,而是各种物质在不停地转换中达到平衡状态,将内环境这种平衡状态及调节过程称内环境 反馈:效应器回输过程 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 正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 兴奋:在生理学中将组织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 兴奋性:组织受刺激后产生的能力 反应:当机体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内部代谢和外部表现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适应: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 动作单位:肌肉中的每一束肌纤维都接受来自脊髓的ɑ运动神经元的支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的全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纤维,从功能上看是一个肌肉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 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后,在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能实际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心动周期: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运动性心动徐缓:长期的运动训练会使心脏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心博量增大、最大心输出量增大等,其中最明显的是安静时和亚极量运动时的心率减慢,称之为运动性心动徐缓。 血液重新分配: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并非平均地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这一现象称血液的重新分配。其生理意义有两个:一方面通过减少不参与运动的器官的血流量,保证有较多的血液流向运动的肌肉;另一方面在骨骼肌血管舒张的同时,骨骼肌以外的器官血管收缩,使总的外周阻力不至于明显下降,从而保证了平均动脉压不会下降,这也促进了肌肉血流量的增加。 呼吸商: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食物热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 基础代谢: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能量连续统一体:指人体在运动中利用A TP的产生途径与完成体育活动类型的关系。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活性的有机物质。 允许作用:某种激素本身对某器官或细胞不发生直接作用,单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产生生物效应或作用加强的必要条件。 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 应急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不同刺激时,均可出现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的急剧增高和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应激反应: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饥饿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纤维之间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受体:指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中识别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并能与之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