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DOI:10.13546/ki.tjyjc.2021.02.029财经纵横0引言2019年,世界服务贸易额高达59851.8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86%,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服务出口国和进口国,是中国的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来源国。

从行业层面分析中美服务贸易状况,可为双边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识别各分行业比较优势变化、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1中国和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1.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1.1.1总体规模1999—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额、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1.17%、14.86%和13.36%。

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7498.67亿美元,同比下降1.24%。

其中,出口2443.59亿美元,同比增长4.62个百分点,进口5055.08亿美元,同比下降3.84%。

研究期内,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2019年有所收窄,逆差为2611.49亿美元,同比下降10.61%。

服务贸易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14.64%。

WTO 以总服务贸易衡量,中国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二位,占全球4.61%和8.59%。

1.1.2贸易伙伴表1表明了中国服务贸易区域结构。

中国服务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经济体。

逆差国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顺差国相对分散。

欧盟是最大服务贸易伙伴、最大服务出口目的国及第二逆差经济体。

美国是第二大贸易伙伴、服务进口和逆差第一大来源国。

中国香港对中国内地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日韩与中国双边贸易规模分列第四和第五,韩国与中国贸易相对均衡,日本是中国第三大逆差国。

1.1.3分行业状况1999—2019年,中国各分行业服务出口规模扩张惊人。

个人文娱、知识产权、电信计算机、金融分别扩张142.53、87.60、39.88和34.28倍。

2019年出口前三的为其他商业、运输和旅行,占比28.23%、18.90%、14.66%。

(资料帖)2018年中美分行业增加值比较及解读

(资料帖)2018年中美分行业增加值比较及解读

(资料帖)2018年中美分行业增加值比较及解读1、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国是美国的5.48倍,而当年两国总产出分别为16814.23亿美元和4556.6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3.69倍,说明中国增加值率高于美国。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相反,GDP=总产出-中间投入,这个中间投入就是农业生产所消耗的机械设备、油料电力等支出。

往往越原始,增值率越高,比如大清生产1亿公斤大米,5亿的总产出,可能增加值就4.5亿乃至4.8亿、4.9亿,因为他几乎没什么中间投入。

2、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国是美国的1.64倍,单纯制造业中国是美国的1.67倍。

3、出乎意料,中美比值差距最大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美国是中国的8.2倍,但尴尬的是,中国统计的19个行业唯独这个美国没有,而美国比较接近而又没有纳入其他18个行业的是“行政和废物管理服务”。

幸好,这个差额的绝对值不大,3.7万亿不到。

4、美国领先中国绝对额大于10万亿的有2个,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2.48万亿,房地产业10万亿。

后者在中国社会还算闻名遐迩,前面却默默无闻,其内涵是政府活动。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政府活动是政府出钱,那不扣减GDP都算好的,怎么还能统计为GDP?现在统计了,但大家看到了,我们的数字有多么小。

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美国领先中国均为8万亿。

前者在美国叫做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其中:法律服务2663亿美元(所以不要说美国律师GDP超万亿美元),计算机信息服务3509亿美元,其他杂项9292亿美元。

美国医疗GDP高与大家印象一致,门诊7522亿美元,住院6509亿美元,另外1338亿美元是社会救助。

6、批零贸易GDP美国领先中国6.5万亿,我很难理解。

包括餐饮的社零中国低于美国,但批零贸易GDP对应的是剔除了餐饮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啊。

7、另外几项美国领先中国的,与GDP整体领先幅度差不多,说明相关行业增加值占各自国家GDP的比例差不多,包括很多人以为美国大幅度领先的金融业,我判断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存贷利息差在主要国家里算比较大的,毕竟欧美日都有很大比例的负利率了。

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研究综述[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181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缺失目前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的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风险监管、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环境都属于电子商务定性研究。

而从统计方面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定性研究。

定量方面的研究较少,部分研究者对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和发展规模进行了测算,但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增加价值未能进行全面核算。

现将相关文献梳理如下。

11电子商务的定义颜晓珂(1998)认为电子商务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主的计算机上进行的一切经济和商业活动;李琪(2004)认为电子商务是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运用电子工具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杨坚争(2004)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庞淑萍(1999)认为电子商务是买卖双方利用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标准和协议所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吕兴焕(2004)认为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物流电子化和自动化工具,实现从企业生产、管理,到销售、服务,再到个人教育、娱乐和政府行为等所有现代意义的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综上研究可见,目前理论界对电子商务有很多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即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

其中,广义的电子商务是运用一切电子工具和电子技术所进行的与商务有关的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则仅指交易者之间依托因特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务信息、商务管理和商品交易等。

12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体系徐国祥、李宇海(2008)从电子商务支持水平、应用水平、安全水平、发展潜力水平等方面构建了上海市企业电子商务指标体系;刘敏、陈正(2008)从基础设施、资源投入、环境、交易规模、安全、发展潜力、对国民经济影响、对社会影响八个方面构建了电子商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中美服务业的对比分析及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中美服务业的对比分析及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理论与现代化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11-09 Sep,20112011年第5期NO.5,2011一、引言克拉克(1940)、库茨涅茨(1971)和钱纳里(1975)等人的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上升,并最终超过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而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得到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量经验数据的证实,服务业的比重和发达程度因此也成为人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我国而言,服务业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缓解就业压力都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服务业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目前我国的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总体发展水平都还不高,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相对较发达、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等诸多问题。

[1]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按照行业划分并将服务业结构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研究的还不多。

鉴于此,本文以美国(最大的发达国家)为参照,对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揭示中国服务业与美国存在的差距,找出中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瓶颈所在;另一方面则为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进行结构升级寻找突破方向,探索出一条与中国实际相符合、适合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道路。

二、概念定义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和各类企业的结合,一般地,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

按照我国2003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服务业划分为十五个类别,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中美服务业的对比分析及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考王硕摘要: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美两国服务业的行业数据,通过三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美两国服务业各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分行业测算

中美服务贸易分行业测算

中美服务贸易分行业测算
户艳辉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2()6
【摘要】文章基于1999—2018年中美双边服务贸易数据,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层面分析了双边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规模和贸易指数。

结果表明,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服务业整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但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相差不大。

现阶段各分行业中,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信息和保险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金融、维护维修和政府服务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旅行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决定了中美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格局。

【总页数】5页(P154-158)
【作者】户艳辉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燕山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42
【相关文献】
1.美元走弱对中美双边行业4分位产品贸易的影响:经验研究
2.中美双边金融服务贸易成本测算r——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应用
3.中美双边金融服务贸易成本测算——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应用
4.拓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届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会计业合作分论坛专题5.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美服务业比较研究

中美服务业比较研究
(3)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重视服 务人才的培养
美国的服务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源 于高素人才及其创新和管理能力,目 前我国服务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端服务 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第三产业 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就业岗位普 遍是低端的传统服务业岗位。发展新兴 服务业,对于就业人员的专业性、创新 性、知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高等 教育入学率,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除 此之外,拓宽人才渠道,重视人才的引 进与交流也十分重要。
美国经验于中国的启示 尽管制度及国情不同,但是美国等 发达国家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发 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 到一定程度以后,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 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服务业中从传统 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是产业结构转 变的规律。我国目前面临着艰巨的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主要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 (1)维护市场竞争,适度放松反垄 断政策 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降低,对外 开放水平也不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 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仍高于工业,服务 业领域管制颇多。比如银行、电信、保 险、民航和铁路等部门都有十分严格的 市场准入限制。缺乏竞争就会导师效率 的缺失,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创新
中美服务业现状对比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 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 尤其是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 长。另一方面,随着住房、医疗、教育 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服务消费支出 比重将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我国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2 年第四季度起, 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013 年中 国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 产业。2014 年,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 值的拉动为 3.5 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持 平。吸纳就业能力高居三大产业之首, 2014 年就业人数为 31364 人,远高于第 一产业 22790 人,第二产业 23099 人。 在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下行压力巨大的背 景下,服务业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 供了新的增长点。 美国是服务业大国,是全球服务经 济发展最好的国家。2014 年,我国服 务业占 GDP 总产值的 47.8%,而美国 服务业占其 GDP 的 78%。2014 年,美 国服务贸易总额为 11877.12 亿美元占 其贸易总额的 29.4%,服务贸易顺差 2310.76 亿美元。同年,我国大陆地区 的服务贸易总额是 6069.57 亿美元,占 贸易总额的 12.3%,服务贸易逆差 1600 亿美元。美国的服务业中,诸如运输 服务,建筑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占产 业比重较小,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 和专利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则占比较 大,2014 年,美国的专利服务占世界 同类服务贸易总出口的 41.7%。几乎占 据了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与之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低层次服务业 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不足 30%。

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比较

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比较

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比较2012-09-10内容摘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正确比较和评判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本文比较了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

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服务业的统计分类与美国《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关于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则小于美国。

按美国服务业统计口径调整后,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增加3~4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约增加0.5个百分点。

关键词:服务业,行业分类,统计口径服务业的规模与水平提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我国已经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

由于各国对服务业的分类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影响了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的正确比较和评判。

鉴于此,本文对中美服务业的统计分类和口径进行了比较,找出了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美国服务业统计分类美国产业分类经历了《标准产业分类体系》到《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的过程。

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1997年,美国所发布的经济调查数据是以联邦预算管理办公室开发和维护的《标准产业分类体系》作为产业分类的标准。

为了适应产业发展和国际可比性的需要,1997年,美国联邦预算管理办公室宣布用新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取代《标准产业分类体系》。

(一)本国的《标准产业分类体系》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央统计委员会[①1939年后,由美国联邦预算局(现美国联邦预算管理办公室的前身)负责产业分类体系的有关工作。

]设立了一个跨部门的产业分类委员会,力求开发一套可供多部门使用、加工和数据比较的标准产业目录。

1938年,产业分类委员会公布了制造业产业分类体系,第二年公布了非制造业(主要是服务业)产业分类体系。

1938~1939年公布的最初《标准产业分类体系》,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变化年,美国分别对制造业标准产业分类和非制造业标准产业1949年和1945进行了多次修订。

中美近三年财政支出及口径对比

中美近三年财政支出及口径对比

数据题:比较我国与美国财政支出口径有什么不同?以近三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两国各项目科类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首先,中美的财政支出的分类不同,每一项的归类也有差异,同时项目科类的详尽程度也不相同,这与两国的财政政策和体质有关。

二、中国近三年财政支出:2012年单位:亿元项目2011年2012年预算数为执行数预算数上年执行数的%一、一般公共服务1190.31 1230.61 103.4中央本级支出903.01 946.84 104.9对地方转移支付287.30 283.77 98.8二、外交307.73 342.31 111.2中央本级支出306.81 342.31 111.6对地方转移支付0.92三、国防5835.97 6503.11 111.4中央本级支出5829.62 6479.20 111.1对地方转移支付 6.35 23.91 376.6四、公共安全1695.47 1826.64 107.7中央本级支出1037.01 1142.89 110.2对地方转移支付658.46 683.75 103.8五、教育3248.60 3781.32 116.4中央本级支出999.05 1028.87 103.0对地方转移支付2249.55 2752.45 122.4 六、科学技术2034.06 2285.46 112.4中央本级支出1942.14 2234.40 115.0对地方转移支付91.92 51.06 55.5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415.88 493.84 118.7中央本级支出188.72 207.33 109.9对地方转移支付227.16 286.51 126.1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4715.77 5750.73 121.9中央本级支出502.48 570.63 113.6对地方转移支付4213.29 5180.10 122.9 九、医疗卫生1747.78 2035.05 116.4中央本级支出71.32 83.31 116.8对地方转移支付1676.46 1951.74 116.4 十、节能环保1623.03 1769.10 109.0中央本级支出74.19 63.44 85.5对地方转移支付1548.84 1705.66 110.1 十一、城乡社区事务142.90 87.25 61.1 中央本级支出11.63 6.95 59.8对地方转移支付131.27 80.30 61.2 十二、农林水事务4785.26 5491.45 114.8中央本级支出416.57 427.44 102.6对地方转移支付4368.69 5064.01 115.9十三、交通运输3298.59 3565.93 108.1中央本级支出331.11 434.65 131.3对地方转移支付2967.48 3131.28 105.5十四、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826.96 877.26 106.1 中央本级支出464.12 450.60 97.1对地方转移支付362.84 426.66 117.6十五、商业服务业等事务737.66 474.72 64.4中央本级支出26.93 23.14 85.9对地方转移支付710.73 451.58 63.5十六、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451.60 452.55 100.2 中央本级支出413.94 397.35 96.0对地方转移支付37.66 55.20 146.6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21.55中央本级支出对地方转移支付21.55十八、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431.84 475.99 110.2 中央本级支出231.68 193.54 83.5对地方转移支付200.16 282.45 141.1十九、住房保障支出1720.63 2117.55 123.1中央本级支出328.82 374.40 113.9对地方转移支付1391.81 1743.15 125.2二十、粮油物资储备事务890.62 974.19 109.4中央本级支出540.08 609.57 112.9对地方转移支付350.54 364.62 104.0廿一、国债付息支出1819.96 2093.68 115.0中央本级支出1819.96 2093.68 115.0对地方转移支付廿二、其他支出375.67 593.89 158.1中央本级支出75.00 408.46 544.6对地方转移支付300.67 185.43 61.7廿三、对地方税收返还5078.38 5188.55 102.2廿四、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 13017.93 15208.82 116.8中央本级和补助地方支出56414.15 63620.00 112.8中央本级支出16514.19 18519.00 112.1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39899.96 45101.00 113.0中央预备费500.00中央公共财政支出56414.15 64120.00 113.7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2.002013年单位:亿元项目2012年2013年预算数为预算数为执行数预算数上年预算数的%上年执行数的%一、一般公共服务1330.29 1350.58 109.7 101.5中央本级支出998.32 1011.08 106.8 101.3对地方转移支付331.97 339.50 119.6 102.3 二、外交332.41 357.36 104.4 107.5中央本级支出332.41 357.36 104.4 107.5对地方转移支付三、国防6506.03 7201.68 110.7 110.7中央本级支出6481.39 7177.29 110.8 110.7对地方转移支付24.64 24.39 102.0 99.0 四、公共安全1880.00 2029.37 111.1 107.9中央本级支出1183.46 1289.89 112.9 109.0对地方转移支付696.54 739.48 108.2 106.2 五、教育3781.52 4132.45 109.3 109.3中央本级支出1101.45 1121.65 109.0 101.8对地方转移支付2680.07 3010.80 109.4 112.3 六、科学技术2291.50 2529.91 110.7 110.4中央本级支出2210.44 2461.76 110.2 111.4对地方转移支付81.06 68.15 133.5 84.1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494.68 540.54 109.5 109.3中央本级支出193.56 236.89 114.3 122.4对地方转移支付301.12 303.65 106.0 100.8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5753.73 6550.81 113.9 113.9中央本级支出585.68 626.61 109.8 107.0对地方转移支付5168.05 5924.20 114.4 114.6九、医疗卫生2048.20 2602.53 127.9 127.1中央本级支出74.28 81.30 97.6 109.5对地方转移支付1973.92 2521.23 129.2 127.7十、节能环保1998.43 2101.27 118.8 105.1中央本级支出63.65 93.70 147.7 147.2对地方转移支付1934.78 2007.57 117.7 103.8十一、城乡社区事务445.43 193.83 222.2 43.5中央本级支出18.19 5.83 83.9 32.1对地方转移支付427.24 188.00 234.1 44.0十二、农林水事务5995.98 6195.88 112.8 103.3中央本级支出502.49 471.87 110.4 93.9对地方转移支付5493.49 5724.01 113.0 104.2十三、交通运输3969.22 3973.86 111.4 100.1中央本级支出863.57 486.44 111.9 56.3对地方转移支付3105.65 3487.42 111.4 112.3十四、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957.45 898.99 102.5 93.9 中央本级支出473.15 383.59 85.1 81.1对地方转移支付484.30 515.40 120.8 106.4十五、商业服务业等事务470.85 487.97 102.8 103.6 中央本级支出20.09 13.06 56.4 65.0对地方转移支付450.76 474.91 105.2 105.4十六、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56.39 215.41 47.6 84.0中央本级支出209.59 215.41 54.2 102.8对地方转移支付46.80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46.87中央本级支出对地方转移支付46.87十八、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477.61 430.68 90.5 90.2中央本级支出298.08 249.32 128.8 83.6对地方转移支付179.53 181.36 64.2 101.0十九、住房保障支出2601.60 2229.91 105.3 85.7中央本级支出410.91 370.23 98.9 90.1对地方转移支付2190.69 1859.68 106.7 84.9二十、粮油物资储备事务990.37 1236.63 126.9 124.9中央本级支出645.20 855.64 140.4 132.6对地方转移支付345.17 380.99 104.5 110.4廿一、国债付息支出2060.58 2294.47 109.6 111.4中央本级支出2060.58 2294.47 109.6 111.4对地方转移支付廿二、对地方税收返还5120.77 5052.79 97.4 98.7廿三、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14246.89 15820.43 104.0 111.0 廿四、其他支出91.47 632.65 106.5 691.6中央本级支出38.31 399.61 97.8 1043.1对地方转移支付53.16 233.04 125.7 438.4中央本级和补助地方支出64148.27 69060.00 108.6 107.7 中央本级支出18764.80 20203.00 109.1 107.7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5383.47 48857.00 108.3 107.7 中央预备费500.00 100.0中央公共财政支出64148.27 69560.00 108.5 108.4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4.152014年项目2013年2014年预算数为执行数预算数上年执行数的%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3.87 1245.15 102.6中央本级支出994.25 1003.40 100.9对地方转移支付219.62 241.75 110.1二、外交支出354.41 376.81 106.3中央本级支出354.41 376.81 106.3三、国防支出7201.97 8082.30 112.2中央本级支出7177.37 8054.49 112.2对地方转移支付24.60 27.81 113.0四、公共安全支出1932.38 2050.65 106.1中央本级支出1296.18 1389.15 107.2对地方转移支付636.20 661.50 104.0五、教育支出3790.01 4133.55 109.1中央本级支出1117.61 1195.00 106.9对地方转移支付2672.40 2938.55 110.0六、科学技术支出2456.15 2673.90 108.9中央本级支出2364.68 2580.41 109.1对地方转移支付91.47 93.49 102.2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9.00 512.29 109.2中央本级支出204.07 227.68 111.6对地方转移支付264.93 284.61 107.4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13.45 7152.96 109.8中央本级支出640.52 714.93 111.6对地方转移支付5872.93 6438.03 109.6九、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2640.45 3038.05 115.1 中央本级支出80.11 140.74 175.7对地方转移支付2560.34 2897.31 113.2十、节能环保支出1969.26 2109.09 107.1中央本级支出237.94 290.67 122.2对地方转移支付1731.32 1818.42 105.0十一、城乡社区支出127.79 122.77 96.1中央本级支出19.06 6.21 32.6对地方转移支付108.73 116.56 107.2十二、农林水支出5972.42 6487.47 108.6中央本级支出525.89 493.47 93.8对地方转移支付5446.53 5994.00 110.1十三、交通运输支出4133.90 4345.68 105.1中央本级支出722.96 630.17 87.2对地方转移支付3410.94 3715.51 108.9十四、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763.55 605.77 79.3 中央本级支出315.93 313.17 99.1对地方转移支付447.62 292.60 65.4十五、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53.51 366.69 80.9中央本级支出25.39 25.23 99.4对地方转移支付428.12 341.46 79.8十六、金融支出164.81 205.71 124.8中央本级支出164.19 205.71 125.3对地方转移支付0.62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9.35对地方转移支付9.35十八、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490.88 492.00 100.2 中央本级支出267.28 305.21 114.2对地方转移支付223.60 186.79 83.5十九、住房保障支出2320.94 2528.69 109.0中央本级支出404.73 378.85 93.6对地方转移支付1916.21 2149.84 112.2二十、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66.32 1393.96 110.1中央本级支出905.09 979.04 108.2对地方转移支付361.23 414.92 114.9廿一、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315.41 2693.60 116.3中央本级支出2315.41 2693.60 116.3廿二、对地方税收返还5056.90 5086.91 100.6廿三、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 16353.84 17953.85 109.8廿四、其他支出538.82 722.15 134.0中央本级支出338.68 502.06 148.2对地方转移支付200.14 220.09 110.0中央本级和补助地方支出68509.39 74380.00 108.6中央本级支出20471.75 22506.00 109.9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8037.64 51874.00 108.0中央预备费500.00中央公共财政支出68509.39 74880.00 109.3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64.38注:本表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小于“201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中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主要是“201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中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基本养老金和低保等转移支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转移支付、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在本表中分别列入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农林水支出科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