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432统计学真题2014年应用统计

华东师范大学432统计学真题2014年应用统计
华东师范大学432统计学真题2014年应用统计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统计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程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龚凤乾) 1.试针对统计学的三种任务各举一例。答:见授课题板。 2.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答:见授课题板。 3.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答: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如下 4.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 (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 (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 (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专业技术人员;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数。 5 根据上表指出: (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

次数(频数);(3)计算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1)连续型组距式分组;(2)连续型组距式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频率= i i f f / 6.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在此表的空白处添加以下数字:组距、组中值、频率、上限以下累计频数。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计算,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7.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 手机拥有量 B 商品库存额 C 市场占有率 D 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 G 人口出生率 H 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 EH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ABD ; (3)质量指标有: CFG ;(4)数量指标有: ABDEH ; (5)离散型变量有: ADE ;(6)连续型变量有: BCFGH 。 8.现在把某地区1999年末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个统计总体,设计了“1999年末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总数”和上述这个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总体的“1999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公斤公斤公斤公斤 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A.100% % % % 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着性 D.规范性 9.H 0:μ=μ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 的标准是() A.|Z|≥Z α B.|Z|-Z α 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 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A.y=125-10x =-50+8x =150-20x =-15-6x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统计学试题库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2、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3、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5、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6、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 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7、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8、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9、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 10、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1、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2、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 7、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 8、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 9、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 10、女性是品质标志。( ) 11、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 12、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 13、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最新432统计学真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0 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序号内)。 1.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 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2.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 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 称分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A. 95% B. 89% C. 68% D. 99% 3. 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量为64 的样本,则样 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A. 50,8 B. 50,1 C. 50,4 D. 8,8 4.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绝对包含总体均值 D. 绝对包含总体均值或绝对不包含总体均值 5. 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 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工U.二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2005 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着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C )。 A.仏:71- 40%真華 40% B.:7T>40%^I:7T<40% C.:7T<40% :7T>^0% D.40% , : 40% 6.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B )。 A对于自变童疋的一个给定值础,求出因变量『的平均值的区间B对于自变量兀的一个给定值%,求出因变量y的个别值的区I间 C.对于因变童『的一个给定值,(),求出自变童攵的平均值的区间D一对于因变量尹的一W定值卩尸求出自变重x的平均值的区间 7.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着,则意味着()。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着 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着 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着 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着 8. 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 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围是 。 7、设总体X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o M >e M

统计学试题库7

单选题 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之间的联系体现在() A. 相关关系普遍存在,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B. 函数关系普遍存在,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特例 C.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是两种完全独立的现象 D.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没有区别 2.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 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3. 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 { 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 4. 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 B.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5. 若估计标准误Syx等于因变量的标准差σy,则说明回归方程()。 ) A. 很有意义 B. 毫无价值 C. 计算有误 ` D. 问题不成立 多选题 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各有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 函数关系是一种不严格的相互依存关系 · B. 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精确表达

C. 函数关系中各变量均为确定性的 D. 现象相关为关系时,是有随机因素影响的依存关系 , E. 相关关系中现象之间仍然可以通过大量观察法来寻求其变化规律 2. 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 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 B. 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C. 因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 D. 因变量估计值可靠程度的指标 ) E. 自变量可靠程度的大小 3. 对于回归系b,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 B. b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 C. b越接近于零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越小 D. b与相关系数具有b=r·σy/σx,的关系 ¥ E. b满足Σy=na+bΣx

《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

I 浙江财经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2012年1月12日 适用专业、班级:09统计学、09信息与计算科学 (共三大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2、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杭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11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额最高的几 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5、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年 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60% B、120% C、40% 8、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9、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 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 10、某厂有两个车间,2009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2200元,乙车间为2300元;2010年,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4、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 元以上。则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750 B、500 和2750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00 元以下,1000~1500 元;1500~2500 元;2500 () C、800 和2800 D、750 和3000 30 %,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 D、17% 级班 业专年比2009年增长() A、37.5% B、125 % C、115% D、15% 7、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抽样属于()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6、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10年比2007年增长187.5%, 2009年比2007年增长150%,贝U 2010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习题60道

《统计学》课程习题 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 (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某车间按工人日产量情况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指出: (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 (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 (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8.某商贸公司从产地收购一批水果,分等级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试求这批水果的平均收购价格。 9.某厂长想研究星期一的产量是否低于其他几天,连续观察六个星期,所得星期一日产量为100、150、170、210、150、120,单位:吨。同期非星期一的产量整理后的资料为: 要求: (1)计算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2)计算非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3)比较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相对离散程度哪一个大一些。 10 要求: (1)比较两个单位工资水平高低; (2)说明哪一个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的变异程度较高。

统计学试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

编辑版word 统计学题库 一、 判断题 1、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 ) 2、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 ) 3、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 ( ) 4、众数和中位数均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稳健性。 ( )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加。 ( )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 ) 7、因为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所以实际计算总指数时通常运用综合指数。 8、样本指标的方差称为抽样平均误差。 ( ) 9、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 ) 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 ) 1、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 )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3、频率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实质意义上的权数。 ( ) 4、若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标准差乙甲、σσ存在乙甲σσ>,则乙总体变量的差异性较小。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 6、若现象的发展,其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1011q p q p ∑∑-表示因价格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8、抽样平均误差不受总体变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增加一倍将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 10、若0=r ,则X 与Y 不相关。 ( ) 1、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 2、离散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以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不需要前提假设。 ( ) 4、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比较大小没有实际意义。 ( ) 5、若某国GDP2003年比2001年增长15%,2006年比2003年增长20%,则该国GDP2006年比2001年增长35%。 6、若现象的发展,其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0001p q p q ∑∑-表示因产量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8、样本单位数n 越大,样本平均数的波动越小。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若要使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则必须使抽样单位数增加两倍。 10、若X 与Y 高度曲线相关,则r 必接近于1。 ( ) 1、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 ) 2、连续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所有变量值均减少一半,而所有权数均增加一倍,则平均数不变。 4、设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乙甲、X X 和乙甲、σσ,若存在乙甲X X <及乙甲σσ>,则乙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 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 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 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硕士4322016年复习经验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 学校:上海财经大学 专业课代码及名称:统计学(432) 适用学院、专业: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统计专业 计划制定人:

目录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3)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 (3) 2、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 (3) 3、冲刺阶段(16年12月-16年12月) (3) 二、专业课参考资料 (3) 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 (3)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3)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3) 3.真题的使用方法 (4) 四、专业课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4)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 (4)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 (8) (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9) (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15)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6年11月-16年12月) (16) 五、经验分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6)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6年12月-16年12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二、专业课参考资料 1、教材:《统计学》(贾俊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 2、配套习题:《MAS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统计学学习指导书》 3、上财历年432真题、其他30所高校432真题 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四川大学《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8年06月12日09 点24分说明:每道 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 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 共56.0 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 品质标志,()。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在每小题 因此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6.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7.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 年1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8.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的置信区间为(11.8,13.4) 附: 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179005 1 2 =∑=i x i 1043615 1 2 =∑=i y i 424305 1 =∑=y x i i i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0.567 =-= ∑∑n x n y ββ 1 0144.2 – 0.567×58=111.314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111.314+0.567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22 212 2 ()0.56710800.884392.8 () x x R y y β-?= ==-∑∑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 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 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7.1% 。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 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 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 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 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 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 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 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 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 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 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