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题: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班级:13 机设一班

姓名:李特

学号:1 3 1 0 1 0 0 5 1 0 !

·

液压设计任务说明:

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研究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加工对象为变速箱体孔,加工动作循环为:动力滑台快速趋进工件—>工进I—>工进II —>加工结束快退—>原位停止。

液压系统的原始数据:

工进I时的轴向阻力为F1=16500N,速度为(80--100)mm/min;工进II时轴向阻力为F2=9000N,速度为(30--50)mm/min;快进、快退速度为min,加减速时间为;滑台运动部件质量为560Kg,全行程为305mm(快进为200mm,工进I为100mm,工进II 为5mm)。滑台导轨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动摩擦系数为,要求工作性能可靠、平稳,液压缸效率取值。夹紧时间为,夹紧行程为40mm,夹紧力为2000N并要求可调,工作环境温度为25°。

二、设计任务

1、液压传动系统方案的对比、选择和工况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的拟定,完善。

2、液压元件(包括液压辅助装置)的计算或设计。

'

3、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4、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的绘制。

5、液压部件装配图的绘制。

6、液压说明书的编写。

三、设计要求

1、图形符号符合的液压原理图一张。

2.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并满足题目要求的液压缸装配图一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

@

[

/

课程设计任务书

引言 (6)

第1章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7)

第2章负载与运动分析 (7)

工作负载FW (8)

阻力负载f F (8)

惯性负载 (8)

^

第3章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9)

第4章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11)

确定液压缸工作压力 (11)

计算液压缸主要结构参数 (12)

第5章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15)

选用执行元件 (15)

速度控制回路的选择 (15)

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 (16)

^

速度换接回路的选择 (17)

组成液压系统原理图 (18)

系统图的原理 (18)

夹紧 (19)

快进 (20)

工进Ⅰ (20)

工进Ⅱ (20)

快退 (20)

\

工件松夹......................................................... (21)

第6章液压元件的选择 (21)

确定液压泵 (21)

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21)

计算总流量 (22)

确定其它元件及辅件 (22)

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 (22)

确定油管 (24)

;

第7章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25)

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25)

工进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和小流量泵压力的调整 (25)

快退时压力损失验算及大流量泵卸载压力的调整 (26)

沿程压力损失λp ?∑ ................................. 26 局部压力损失 ...................................... 27 发热温升验算 ......................................... 29 设计小结 (30)

参考文献 (31)

引言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部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越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部门就越多。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来传递能量的,液压传动有以下优点:易于获得较大的力或力矩,功率重量比大,易于实现往复运动,易于实现较大范围的无级变速,传递运动平稳,可实现快速而且无冲击,与机械传动相比易于布局和操纵,易于防止过载事故,自动润滑、元件寿命较长,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液压传动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液压介质来传递能量,而液压介质的能量是由其所具有的压力及力流量来表现的。而所有的基本回路的作用就是控制液压介质的压力和流量,因此液压基本回路的作用就是三个方面:控制压力、控制流量的大小、控制流动的方向。所以基本回路可以按照这三方面的作用而分成三大类:压力控制回路、流量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

第1章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研究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加工对象为变速箱体孔,加工动作循环为:动力滑台快速趋进工件—>工进I—>工进II —>加工结束快退—>原位停止。

液压系统的原始数据:

工进I时的轴向阻力为F1=16500N,速度为(80--100)mm/min;工进II时轴向阻力为F2=9000N,速度为(30--50)mm/min;快进、快退速度为min,加减速时间为;滑台运动部件质量为560Kg,全行程为305mm(快进为200mm,工进I为100mm,工进II 为5mm)。滑台导轨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动摩擦系数为,要求工作性能可靠、平稳,液压缸效率取值。夹紧时间为,夹紧行程为40mm,夹紧力为2000N并要求可调,工作环境温度为25°。

第2章负载与运动分析

负载分析中,暂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液压缸的密封装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因工作部件是卧式放置,重力的水平分力为零,这样需要考虑的力有:夹紧力,导轨摩擦力,惯性力。

在对液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时,本设计实例只考虑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所受到的工作负载、惯性负载和机械摩擦阻力负载,其他负载可忽略。

工作负载FW

工作负载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器特定的工作情况而产生的负载,对于金属切削机床液压系统来说,沿液压缸轴线方向的切削力即为工作负载,即

Ft1=16500N

Ft2=9000N

阻力负载f F

阻力负载主要是工作台的机械摩擦阻力,分为静摩擦阻力和动摩擦阻力两部分。导轨的正压力等于动力部件的重力,设导轨的静摩擦力为f F ,

则:静摩擦阻力fs F F ==*560*= 动摩擦阻力fd F F ==*560*= 惯性负载

最大惯性负载取决于移动部件的质量和最大加速度,其中最大加速度可通过工作台最大移动速度和加速时间进行计算。已知启动换向时间为,工作台最大移动速度,即快进、快退速度为min ,因此惯性负载可表示为

N N t v F 33.1632

.0605.3560ΔΔm m =??=?

= 如果忽略切削力引起的颠覆力矩对导轨摩擦力的影响,并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w η=,根据上述负载力计算结果,可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况下所受到的负载力和液压缸所需推力情况,如表1所

表1 液压缸总运动阶段负载表(单位:N)

12211221112

m 2m 310286.72

8.039.08

.170482211-∧?=-

=-=p p F

A m

ηcm

A D 63.9π41==22

154.784πcm D A ==2

22206.404-πcm d D A ==)(()min 544.11v -121L A A q =?=

快进min 018.12v q 32L A =?=快退

()()

2

1

2'1A A p

A F p -?+=()121v A A q -=q

p P 1=p p p ?+=12

()1

221'A A p F p +=21v A q =q p P 1=

()2

121'A A p F P +=32v A q =

m F D m 5.50πP 4==夹221625.194πcm D A ==222245.94-πcm d D A ==)(1

t 2t s 1.103/60*305.03/60*2.0v /l v /l 44111=+=+=

)()(t s 66v /l 33222=+=v l t 1

2t t

回路 b.速度换接回路

图4 换向和速度切换回路的选择

组成液压系统原理图

选定调速方案和液压基本回路后,再增添一些必要的元件和配置一些辅助性油路,如控制油路、润滑油路、测压油路等,并对回路进行归并和整理,就可将液压回路合成为液压系统,即组成如图5所示的液压系统图。

图 5 液压系统图

为便于观察调整压力,在液压泵的进口处,背压阀和液压腔进口处设置测压点,并设置多点压力表开关,这样只需一个压力表即能观察各压力。

要实现系统的动作,即要求实现的动作顺序为:启动→加速→快进→工进Ⅰ→工进Ⅱ→快退→停止。则可得出液压系统中各电磁铁的动作顺序如表5所示。表中“+”号表示电磁铁通电或行程阀压下;“—”号表示电磁铁断电或行程阀复位。

表4 电磁铁的动作顺序表

1YA2YA3YA4YA行程阀快进+--+-

系统图的原理

夹紧

(1)先定位:

压力油→单向阀2→减压阀13→顺序阀14→电磁阀15→定位缸无杆腔20;

(2)再夹紧:

工作定位后,压力油升高到单向顺序阀的压力,单向顺序阀开启,压力油→单向顺序阀→夹紧缸无杆腔19;

回油:夹紧缸19有杆腔→电磁阀→油箱。

快进:

1YA通电,电液换向阀左位工作

进油路:大泵→单向阀2→换向阀→行程阀10→主缸的有杆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换向阀→单向阀5→行程阀10→主缸有杆腔,以此形成差动连接。

工进Ⅰ

行程阀通电,切断差动油路

快进行程到位,挡铁压下行程阀10,快进转工进,液压系统升

高到溢流阀的压力,进油路高压切断单向阀5的供油路,压力油升高到溢流阀的压力,大泵卸荷。

进油路:大泵→换向阀→调速阀7→电磁换向阀4→主缸有杆腔。

回油路:主缸无杆腔→换向阀→顺序阀4→背压阀3→油箱。工进Ⅱ

3YA通电,大泵卸荷;

进油路:小泵→换向阀→调速阀7→调速阀8→液压缸有杆腔。

回油路:液压缸无杆腔→换向阀→顺序阀4→背压阀3→油箱。快退

2YA通电,工进结束,液压缸碰上挡铁,压力升高到继电器的调定压力,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2YA通电,1YA,3YA断电;

进油路:大泵→单向阀2→换向阀→液压缸无杆腔;

回油路:液压缸有杆腔→左侧单向阀→换向阀→油箱。

工件松夹

4YA断电

主油路:压力油→减压阀13→顺序阀14→定位和夹紧缸的有杆腔→顺序阀→油箱。

当滑台退回到原位时,挡块压下原位行程开关,发出信号,使2YA断电,换向阀处于中位,液压两腔油路封闭,滑台停止运动。这时液压泵输出的油液经换向2直接回油箱,泵在低压下卸荷。

第6章 液压元件的选择

确定液压泵

本设计所使用液压元件均为标准液压元件,因此只需确定各液压元件的主要参数和规格,然后根据现有的液压元件产品进行选择即可。

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由于本设计采用双泵供油方式,根据液压系统的工况图,大流量液压泵只需在快进和快退阶段向液压缸供油,因此大流量泵工作压力较低。小流量液压泵在快速运动和工进时都向液压缸供油,而液压缸在工进时工作压力最大,因此对大流量液压泵和小流量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分别进行计算。

根据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计算方法,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可表示为液压缸最大工作压力与液压泵到液压缸之间压力损失之和。

对于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p 0.8MPa ∑?=,同时考虑到压力继电器的可靠动作要求压力继电器动作压力与最大工作压力的压差为,则小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可估算为

()MPa

MPa P p 12.45.08.0820.21=++=

大流量泵只在快进和快退时向液压缸供油,图4表明,快退时液压缸中的工作压力比快进时大,如取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则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MPa MPa P p 874.15.0374.12=+= 计算总流量

表3表明,在整个工作循环过程中,液压油源应向液压缸提供的最大流量出现在快进工作阶段,为min ,若整个回路中总的泄漏量按液压缸输入流量的10%计算,则液压油源所需提供的总流量为:

min 22.13min 018.121.1L L q p =?= 工作进给时,液压缸所需流量约为 L/min ,但由于要考虑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溢流量3 L/min ,故小流量泵的供油量最少应为min 。 据据以上液压油源最大工作压力和总流量的计算数值,因此选取YB14/10型双联叶片泵

由于液压缸在快退时输入功率最大,这时液压泵工作压力为、流量为min 。取泵的总效率0.75p η=,则液压泵驱动最大功率为,额定转速为1450r/min ,其大泵和小泵的排量分别为10ml/r 和4ml/r ,若取液压泵容积效率为,则当泵的转速n=1450r/min 时,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m in /27.1845.1*9.0*104q p L =+=)(能满足液压系统要求流量。

则液压泵驱动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kW kW q p P p

p

p 55.075

.06022

.13874.1=??=

=

η

根据上述功率计算数据,此系统选取J02-32-6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kW P n 2.2=,额定转速m in 1450r n n =。故min /215.1*14q p L ==。 确定其它元件及辅件 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

根据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类元件及辅件的实际流量,查阅产品样本,选出的阀类元件和辅件规格如表6所列。

表6 液压元件规格及型号

*注:此为电动机额定转速为1450r/min时的流量。

确定油管

在选定了液压泵后,液压缸在实际快进、工进和快退运动阶段的运动速度、时间以及进入和流出液压缸的流量,与原定数值不同,重

新计算的结果如表7所列。

表7 校正后输入输出流量

)

根据表中数值,当油液在压力管中流速取3m/s 时,可算得与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相连的油管内径分别为:

()()()mm mm v q d 41.176********.422236=?????==ππ 取标准值18mm ;

()()()mm mm v q d 19.126010*********=?????==ππ 取标准值15mm 。

因此与液压缸相连的两根油管都按 GB/T2351——2005 选用内径φ15mm ,外径φ18mm 的 冷拔无缝钢管。。如果液压缸采用缸筒固定式,则两根连接管采用无缝钢管连接在液压缸缸筒上即可。如果液压缸采用活塞杆固定式,则与液压缸相连的两根油管可以采用无缝钢管连接在液压缸活塞杆上或采用高压软管连接在缸筒上。

油箱

油箱容积估算,取经验数据ζ=7,故其容积为:

V=p q ξ=7*21L=147L

按照 GB/T7938——1999 规定,取最靠近的标准值 V=160L 。

第7章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工进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和小流量泵压力的调整

工进时管路中的流量仅为min /9.1L ,因此流速很小,所以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都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是进油路上仅考虑调速阀的压力损失Pa p 51105?=?,回油路上只有背压阀的压力损失,小流量泵的调整压力应等于工进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1p 加上进油路压差1p ?则

Pa Pa p p P p 55111074.37105?=?+?+=

即小流量泵的溢流阀12应按此压力调整。 快退时压力损失验算及大流量泵卸载压力的调整

因快退时,液压缸无杆腔的回油量是进油量的两倍,起压力损失比快进时要大,因此必须计算快退时的进油路与回油路的压力损失,仪表确定大流量泵的卸载压力。

已知:快退时进油管和回油管长度均为m l 2=,油管直径

m d 31015-?=,通过的流量为进油路s m L q /10333.0m in /20331-?≈=,回油

路s m L q /10667.0m in /40332-?≈=。液压系统选用N32号液压油,考虑最低工作温度为15℃,由手册查出此时油的运动粘度s cm st v /5.15.12==,油的密度3/900m kg =ρ,液压系统元件采用集成块似的配置形式。 确定油流的流动状态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广西科技大学 液压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机自Z111班 学生姓名:韦宇新 指导老师:丁黎光 设计时间:2014年1月6日-15日上午

一、前言 (3) 二、课程设计题目 (4) 三、原始资料 1、液压系统图 (4) 2、额定流量 (5) 3、油口符号 (5) 4、液压站简介 (5) 四、设计内容 1、设计前了解集成连接装置 (5) 2、分析集成块 (6) 3、介绍问题 (7) 4、差动连接回路集成块图纸说明 (7) 5、集成回路底板和顶盖介绍 (8) 五、结束语 (9) 六、参考文献 (11)

本次气液压课程设计是液压站集成回路及集成块设计。每位学生都是根据液压系统图设计集成块,但设计的内容不一样。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已经气液压相关知识,对气液压传动有一定的了解,可自行分析气液压传动回路图了。老师也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把课程设计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了。 学生要通过思考,查阅资料,选择零件,设计,动手来完成本次的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液压传动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育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液压系统图,用集成块单元回路表示出来,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设计任务如下: 1、把液压系统图分解成集成块单元回路图; 2、图纸画出其中一个集成块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后视图、主视图的三个剖面图; 3、图纸画出集成块的外观图; 4、图纸画出集成块的单元回路图; 完成的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集成块各视图(A1纸绘出)

一、课程设计题目: 液压站集成回路及液压缸集成块设计 液压缸差动连接回路 集成块型号:JK63 三孔 尺寸:155×140×112 (长×宽×高) 二、原始资料 1、液压系统图:

课程设计7模型

一、ISD模型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它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知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从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问题的提出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是促进学习的有目的行为,它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出来或是在学习前预先设计出来。为此,罗兰德(G o r d o n R o w l a n d)提出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个概念,即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材料与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是用系统的方法对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创建、执行和评价。随着学习心理学和认识论与教学设计的整合,教学设计理论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教学设计理论得到了检验、修正和优化,并形成当今在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盛行的迪克——凯瑞模型(Dick and Carey model)。最终形成并完善了集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与技术为一体的ISD理论与ADDIE模型[。该模型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3]开发(Development),执行(Implementation)与评估(Evaluation)几个环节。教学设计理论已经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 操作步骤 模型示意图

二、HTP模型 HPT模型是以一种结构化(而不是线性的文字描述或列表)的形式,为提高人类绩效提供指南。绩效技术模型在于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绩效技术模型的构成要素:系统方法和绩效问题。 HPT模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HPT模型的工作流程为

(完整版)液压与气压传动毕业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班级机设 0821 姓名黄俊 小组其它成员纪堃、韩点点、胡俊、田严华

目录 题目部分 (1) 设计、计算部分 一、负载分析 (2) 二、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3) 三、液压系统的参数计算 (5) (一)液压缸参数计算 (5) (二)液压泵参数计算 (8) 四、液压元件的选择 (10)

五、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1) (一)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1) (二)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4) (附)六、液压阀块的设计 (一)液压阀块的三维效果图 (15) (二)液压阀块的二维效果图 (17)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某卧式单面多空钻孔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题目部分 一、设计课题 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有三个液压缸,分别完成钻削(快进、工进、快退)、夹紧工件(夹紧、松开)、工件定位(定位、拔销)。其工作循环为:定位→夹紧→快进→工进→快退→拔销松开,如图1所示。 二、原始数据 1、主轴数及孔径:主轴6根,孔径Φ14mm; 2、总轴向切削阻力:12400N; 3、运动部件重量:9800N; 4、快进、快退速度:5 mmin; 5、工进速度:0.04~0.1mmin;

6、行程长度:320mm ; 7、导轨形式及摩擦系数:平导轨,f 静=0.2,f 动=0.1; 8、夹紧、减速时间:大于0.2秒; 9、夹紧力:5000~6000N ; 10、夹紧时间:1~2秒; 11、夹紧液压缸行程长度:16mm ; 12、快进行程230mm 。 三、系统设计要求 1、夹紧后在工作中如突然停电时,要保证安全可靠,当主油路压力瞬时下降时,夹紧缸保持夹紧力; 2、快进转工进时要平稳可靠; 3、钻削时速度平稳,不受外载干扰,孔钻透时不气冲。 设计、计算部分 一、负载分析 负载分析中,暂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液压缸的密封装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工作液压缸的负载情况。因工作部件是卧式放置,重力的水平分力为零,这样需要考虑的力有:切削力,导轨摩擦力和惯性力。 导轨的正压力等于运动部件的重力,设导轨的静摩擦力为F 静,动摩擦力为F 动, N N Fn f F N N Fn f F 98098001.0196098002.0=?=?==?=?=动动静静 加速减速的时间大于0.2秒,选定其为0.25秒,则惯性力

液压课程设计(理工大学)

目录 0.摘要 (1) 1.设计要求 (2) 2.负载与运动分析 (2) 2.1负载分析 (2) 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 (3) 2.3液压缸F-t图与v-t图 (3) 3.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4) 3.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4) 3.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4) 3.3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5) 4.拟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7) 4.1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7) 4.2原理图分析 (8) 5.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8) 5.1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 (8) 5.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 (10) 6.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0) 6.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10) 6.2系统发热与温升验算 (11) 7.课设总结 (12)

0.摘要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与微电子、计算技术结合,使液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电、液、气一体是当今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在数控加工的机械设备中已经广泛引用液压技术。作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初步学会液压系统的设计,熟悉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的方法,掌握液压元件的作用与选型是十分必要的。 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各部门采用液压传动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例如,工程机械、压力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是取其结构简单、输出力大;航空工业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取其重量轻、体积小;机床上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则是取其在工作过程中能无级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实现换向频繁的往复运动等优点。 关键词:钻孔组合机床卧式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如下工作循环式: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机床的切削力为25000N ,工作部件的重量为9800N ,快进与快退速度均为7m/min ,工进速度为0.05m/min ,快进行程为150mm ,工进行程40mm ,加速、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2s ,动力平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 。要求活塞杆固定,油缸与工作台连接。设计该组合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 2.负载与运动分析 2.1负载分析 (1)工作负载: T F =25000N (2)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Ffs = 0f ?G=1960N 动摩擦阻力:Ffd =d f ?G=980N (3)惯性负载:Fa = t v g G ??=500N (4)液压缸在个工作阶段的负载。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cm η =0.9,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示。 表1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 工况 计算公式 外负载F/N 液压缸推力 F0= F / cm η/N 启动 F=Ffs 1960 2178 加速 F=Ffd +Fa 1480 1644 快进 F=Ffd 980 1089 工进 F=Ffd +T F 25980 28867 反向启动 F=Ffs 1960 2178 加速 F=Ffd +Fa 1480 1644 快退 F=Ffd 980 1089

TRIZ创新方法课程设计报告

TRIZ创新方法课程设计报告创新案例——自动吸尘器

1.1TRIZ概述 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TRIZ有9大组成部分,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TRIZ理论也可大致分为3个组成部分: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而知识数据库则是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决方法等等。 学习、研究、应用、推广TRIZ理论可以大大缩短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的创新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1.2问题领域以及现状 优雅完美的居室,必须悉心打理,才可保持舒适整洁,有条不紊。吸尘器理想的设计与卓越的科技,令家居清洁工作倍添轻松、快捷,并满足您对每一项清洁要求。它以先进的吸尘鸽、多用途的附件、超强劲的吸力,吸尽每一角落的尘埃,清理难接触的墙角落、天花板、沙发底下到橱柜之间的缝隙,无微不至,令全屋显得干净无暇。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新的追求。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取代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吸尘器将要成为我国每一个家庭的必需品,它给许多忙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吸尘器是一种利用风机和电动机的装置清除室内灰尘的一种家用电器。长期以来,吸尘器都跳不出需要人为管理和充电的使用模式,所以要找准设计定位,自主创新,运用TRIZ(Theory of l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指导吸尘器的创新设计,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吸尘器产品。 2.1初始问题情境描述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功能多样、自动吸尘、自动获取能量、无需管理、造型简约、美观、具有装饰效果的吸尘器比较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功能多样、造型简约、美观、具有装饰效果比较容易做到,问题是如何做到自动吸尘、自动获取能量、无需管理。因此可以推出概念化如机器人一样获取太阳能或电磁场能周期性自动吸尘器。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刘明辉

一、液压课程设计的题目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3)。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2 上料机示意图

4.1 一、工况分析及参数确定 1.1 方案的拟定 1)供油方式 从系统速度相差很大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慢上时流量变化很大,因此可以选用变量泵或双泵供油。 2)调速回路 由于速度变化大,所以系统功率变化也大,可以选容积调速回路或双泵供油回路。 3)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系统各阶段对换接的位置要求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速度的换接。 4)平衡及锁紧 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和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必需设置平衡及锁紧回路。 根据上述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1)用变量泵供油和容积调速回路调速,速度换接用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平衡和锁紧用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背压阀。系统的机械特性、调速特性很好,功率损失较小,但是系统价格较贵。 (2)用双泵供油,调速回路选节流调速回路,平衡及锁紧用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背压阀实现。系统的机械特性、调速特性不及第一种方案,但其经济性很好,系统效率高。

1.2方案的确定 综上所述,考虑到系统的流量很大,变量泵不好选,第二种方案的经济性好,系统效率高,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的、供油方式不太适,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所以选第二种方案。 1.3负载分析 1)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等于工作台自重加上物料的重量即 L G F F ==(5800+1400)N=7200N 2)摩擦负载 /sin 2 f N F fF α = 由导轨的角度与间隙计算平均摩擦 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升,垂直作用于导轨的预紧力F=60N,取f s =0.2,f d =0.1则有 静摩擦负载 F fs =(0.2×60/sin45°)N=16.96N 动摩擦负载F fd =(0.1×60/sin45°)N=8.458N 3)惯性负载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报告书

液压气动课程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1机工A1 姓名:欣 学号: 完成日期: 2014.1.2

目录 一、工况分析····························· 二、液压缸参数确定·························· 三、液压系统原理图·························· 四、液压缸装配图··························· 五、系统工况图与电磁铁工作表····················· 六、液压动力元件选择························· 七、液压控制元件选择及计算······················ 八、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九、控制电路····························· 十、集成块设计····························十一、个人小结····························十二、参考文献····························

设计要求:设计一台铣削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要求其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工作台快退→工作台停止。运动部件的重力为25000N,快进、快退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为100~1200mm/min,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180mm, 最大切削力为18000N,采用平面导轨,其静摩擦系数f s =0.2,动摩擦系数f d =0.1。 一、工况分析 ⑴负载分析 计算液压缸工作过程各阶段的负载。 1、切削负载F l (已知)18000N 2、摩擦负载F f 机床工作部件对动力滑台的法向力为 F n =25000N 静摩擦负载 F fs = F n ·f s =25000×0.2=5000N 动摩擦负载 F fd = F n ·f d =25000×0.1=2500N 3、惯性负载 F m =ma=(25000/9.8)×(5/60/0.2)=1062.9N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各工作阶段的液压缸负载如表所示: 表1 液压缸各工作阶的负载F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卧式组合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x班 姓名陈瑞玲 学号20141032100 地点教学楼B301 时间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22日成绩:指导老师:蓝莹

目录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概述 (4)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4) 2. 液压系统设计 (4)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4) 2.1.1设计要求 (4) 2.1.2 负载与运动分析 (5) 2.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7)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1.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一项全面的设计训练,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疑难问题,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 (3) 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与创新的关系。任何设计都不能凭空想象出来,利用已有资料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同时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保证。另外任何新的设计任务又总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具体工作条件。 (4) 学生应按设计进程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2. 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组合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2.1.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宋超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宋超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 题目:卧式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4春本科 723 姓名:宋超 指导老师:徐昌辉 摘要 液压系统的作用为通过改变压强增大作用力。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一个液压系统的好坏取决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系统元件性能的的优劣,系统的污染防护和处理,而最后一点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国内液压技术有很大的提高,不再单纯地使用国外的液压技术进行加工。

一个液压系统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元件性能的的优劣,还因系统的污染防护和处理,系统的污染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元件的使用寿命,据统计,国内外的的液压系统故障大约有70%是由于污染引起的。 目前我国液压技术缺少技术交流,液压产品大部分都是用国外的液压技术加工回来的,近几年国内液压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如派瑞克、威明德液压等公司都有很强的实力。 关键词:液压缸,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工作循环。 目录 1 题目 (5) 3 工况分析 (5) 4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6) 确定供油方式 (6) 调速方式的选择 (6) 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6) 5 液压系统的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7) 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7) 工作压力P的确定 (7)

计算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 (7) 计算在各工作阶段液压缸所需的流量 (8) 确定液压泵的流量、压力和选择泵的规格 (8) 泵的工作压力的确定 (8) 泵的流量确定 (8) 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9) 与液压泵匹配的电动机的选定 (9) 液压阀的选择 (10) 确定管道尺寸 (10) 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10) 6 液压系统的验算 (10) 压力损失的验算 (10) 工作进给时进油路压力损失 (10) 工作进给时回油路的压力损失 (11) 变量泵出口处的压力Pp (11) 快进时的压力损失 (1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 新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作为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专业学校,土木工程是其中重点专业之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又是土木工程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因此研究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4 前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的重大国策,只有发展好了教育,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是建筑类专业学校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从事土木工作的人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实际教学中仍多采用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很有必要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

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 1.在课程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倡使用现代化、科学的教育体制来教导学生,在新的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因此各个学校当前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加了解学生、如何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围绕这些目的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因此,建筑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必须要抛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旧模式,深刻地认同把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时把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在课程设计时更有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效果才更好。其次,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设计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把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2.重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案例的多样化,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相关教学内容的生动展现,教学案例选择的是否成功,与最终的教学质量优劣密切相关。所有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注意科学性、合理性,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

液压集成回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液压集成回路及集成块设计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液压站 二、集成块连接装置 1、通用集成块组结构 2、集成块的特点 3、集成块装置设计步骤 4、集成块设计注意事项 5、过渡板 三、液压集成块设计 1、底板及供油块设计 2、底盖及测压块设计 3、中间块设计 4、集成块零件图的绘制 四、设计任务 五、心的体会 六、参考资料

一液压站 液压站是有液压油箱、液压泵装置及液压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液压油箱装有空气滤清器、滤油器、液面指示器和清洗孔等。液压泵装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液压泵、驱动电机及其它们之间的联轴器等。液压控制装置是指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阀元件及其联接体。 机床液压站的结构型式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型。 二集成块连接装置 1 通用集成块组结构 集成块组,是按通用的液压典型回路设计成的通用组件。它由集成块、底块和顶盖用四只长螺栓垂直固紧而成。 液压元件一般安装在集成块的前面、后面和右侧面、左侧面不安放元件,留着连接油管,以便向执行元件供油。为了操纵调整方便,通常把需要经常调节的元件,入调速阀、溢流阀、减压阀等,布置在右侧面和前面。 元件之间的联系借助于块体内部的油道孔。根据单元回路块在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调压、换向、调速、减压、顺序等若干种回路。每

块的上下两面为叠积结合面,布有公用的压力油孔P、回油孔O、泄漏油孔L和连接螺栓孔。 2 集成块的特点 从集成块的组成原理图可以看出,集成块由板式元件与通道体组成,元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任意选择,因此,集成块连接装置广泛地应用在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中,其工作压力为0.3×106~3.5×107Pa,流量一般在30~60l/min,集成块与其它的连接方式相比有以下特点: (1)可以采用现有的板式标准元件,很方便地组成各种功能的单元集成回路,且回路的更换很方便,只须更换或增、减单元回路 就能实现,因而有极大的灵活性。 (2)由于是在小块体上加工各种孔道,故制造简单,工艺孔大为减少,便于检查和及时发现毛病。如果加工中出了问题,仅报废 其中一小块通道体,而不是整个系统报废。 (3)系统中的管道和管接头可以减少到最少程度,使系统的泄漏大为减少,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装配与维修方便。 (4)由于装在通道体侧面的各液压元件间距离很近,油道孔短,而且通油孔径还可选择大一些,因而系统中管路压力损失小,系 统发热量也小。 (5)有利于实现液压装置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能组织成批生产。由于组成装置的灵活性大,故设计和制造周期大为缩短,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广播电视大学汽修工作站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液压气动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62 姓名余德伟 指导老师宇红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

目录 一.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计算 (2) 二.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7) 三.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2) 四、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4) 参考文献 (16)

一.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计算 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其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主要参数:轴向切削力为30000N,移动部件总重力为10000N,快进行程为150mm,快进与快退速度均为4.2m/min。工进行程为30mm,工进速度为0.05m/min,加速、减速时间均为0.2s,利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要求活塞杆固定,油缸与工作台联接。设计该组合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 一工况分析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绘制运动部件的速度循环图(图1-1): 图1-1 速度循环图

其次,计算各阶段的外负载并绘制负载图,根据液压缸所受外负载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启动时:静摩擦负载 0.210002000fs s F f G N ? ==?= 加速时:惯性负载 10000 4.2350100.260a G v F N g t ??= ?==??? 快进时:动摩擦负载 0.1100001000fd d F f G N ? ==?= 工进时:负载 10003000031000fd e F F F N =+=+= 快退时:动摩擦负载 0.1100001000fd d F f G N ? ==?= 其中,fs F 为静摩擦负载,fd F 为动摩擦负载,F 为液压缸所受外加负载,a F 为 运动部件速度变化时的惯性负载,e F 为工作负载。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列出各工作阶段所受外载荷表1-1,如下: 表1-1 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外负载 根据上表绘制出负载循环图,如图1-2所示: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1、1题目: 设计一台汽车变速箱体孔系镗孔专用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要求该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夹具夹紧工件~工作台1快进~工作台2工进~终点停留~工作台快退~工作台起点停止~夹具松开工件。该组合机床运动部件的重量(含工作台基多轴箱)为20000N,快进、快退速度为6m/min,一工进的速度为800~1000mm/min,二工进的速度为600~800mm/min,工作台的最大行程为500mm,其中工进的总行程为300mm,工进是的最大轴向切削力为20000N,工作台采用山字形~平面型组合导轨支撑方式,夹具夹紧缸的夹紧行程为25mm,夹紧力在20000~14000N之间可调,夹紧时间不大于一秒钟。 依据以上题目完成下列设计任务: 1)、完成该液压系统的工况分析,系统计算并最终完成该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的工作; 2)、根据已完成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3)、对上述液压系统钟的液压缸进行结构设计,完成液压缸的相关计算何部件装配图设计,并对其中的1~2个非标零件进行零件图设计。 1、2明确液压系统设计要求 本组合机床用于镗变速箱体上的孔,其动力滑台为卧式布置,工件夹紧及工进拟采用液压传动方式。 2、夹紧时间不大于一秒钟,按一秒计算。 3、属于范围数值取中间值。 二、工况分析 2、1 动力滑台所受负载见表2-1,其中 静摩擦负载:= Ffsμ×20000N=3600N s ? =G 动摩擦负载:= Ffdμ×20000N=2400N d ? =G

F /KN 惯性负载: N N t v g G F 10202 .01 .08.920000=?=??= α 式中 s μ、d μ,分别为静、动摩擦因数,考虑到导轨的形状不利于润滑油的储存,分别取s μ=、d μ=。 v ?,启动或者制动前后的速度差,本例中v ?=s t ?,启动或者制动时间,取t ?= 2、2 由表1-1和表2-1可分别画出动力滑台速度循环图和负载循环图如图2-1和2-2 6 图2-2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模板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 程设计

液压气动课程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1机工A1 姓名:孙欣 学号: 4812079 完成日期: .1.2

目录 一、工况分析·····························二、液压缸参数确定·························· 三、液压系统原理图·························· 四、液压缸装配图···························五、系统工况图与电磁铁工作表····················· 六、液压动力元件选择························· 七、液压控制元件选择及计算······················ 八、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九、控制电路·····························十、集成块设计····························

十一、个人小结···························· 十二、参考文献···························· 设计要求:设计一台铣削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要求其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工作台快退→工作台停止。运动部件的重力为25000N,快进、快退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为100~1200mm/min,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180mm,最大切削力 为18000N,采用平面导轨,其静摩擦系数f s =0.2,动摩擦系数f d =0.1。 一、工况分析 ⑴负载分析 计算液压缸工作过程各阶段的负载。

创新建筑模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创新建筑模型制作开放实验 课程代码: 8501671 题目:田园别墅 学院(直属系)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2008级建筑工程2班 学生姓名:何林 学号: 312008********* 指导教师:郑树奎老师 开题时间: 2010 年 6 月 28 日 完成时间: 2010 年 7 月 2 日

目录 1.摘要 (2) 2.引言 (3) 3.任务与分析 (4) 4. 正文………………………………………………………………………………………5-10 5.结论 (11) 6.致谢 (12) 7.参考文献 (13)

摘要 本模型以简约为主,简约而不简单。通过各个景物的相互映衬,体现出平凡中的不平凡,各个景物的安排都是设计的独具匠心的体现。贴近自然是本模型的另一个特点,来源于自然更融合于自然,让居住者心旷神怡。在追求自然、环保、经济、实用,节能等方面的基础上追求在室内环境上给人一种新颖的特色美,较强的亲切氛围。 关键词:简约,自然

引言 建筑模型设计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对室内设计学的原理、法则的具体应用,学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会有创新。设计作品应给人以高雅、不落俗套的感觉,对于设计的基本原理、法则的把握应恰到好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刻意求新,从而掌握规律,总结经验,提高审美水平,开阔视野。为了增加我们对建筑模型设计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故我们做了此次建筑设计及的模型,简约和自然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住宅不是艺术品,它首先是人们赖以栖身的地方,因此应以实用和舒适为第一目标。人每天都要在自己的住宅里活动、生活,装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让人一进入住宅就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感觉似乎是很平常很一般的要求,但也恰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 题目名称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及其有关装置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8级机电(6)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2 月18 日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及其有关装置 题目名称 设计 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8机电6班 姓名柳展雄 学号3108000566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综合应用已学的课程,完成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的原理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元部件的选择、液压基本回路的实验验证、液压集成油路的设计、液压集成块的设计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机床系统应实现的自动工作循环 (手工上料) →(手动启动) →工件定位(插销)→夹紧工件→动力头(工作台)快进→慢速工进→快退→停止→工件拔销→松开工件→(手工卸料)。 要求工进完了动力头无速度前冲现象。工件的定位、夹紧应保证安全可靠,加工过程中及遇意外断电时工件不应松脱,工件夹紧压力、速度应可调,工件加工过程中夹紧压力稳定。 2.工件最大夹紧力为F j;工件插销定位只要求到位,负载力小可不予计算。3.动力头快进、快退速度v1;工进速度为v2可调,加工过程中速度稳定;快进行程为L1,工进行程为L2;工件定位、夹紧行程为L3,夹紧时间t=1s。 4.运动部件总重力为G,最大切削进给力(轴向)为F t; 5.动力头能在任意位置停止,其加速或减速时间为△t;;工作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f s,动摩擦系数为f d。

设计参数表 序号 F j (N) F t (N) G (N) v1 (m/m in) v2 (mm/mi n) L1 (mm ) L2 (mm ) L3 (mm ) △t (s) f s f d 1 4 600 300 00 5500 6 30~ 1000 140 60 40 0.1 2 0.2 2 0. 1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一) 液压系统设计 根据设备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进行工况分析,拟定合理、完善的液压系统原理图,需要写出详细的系统工作原理,给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再经过必要的计算确定液压有关参数,然后按照所得参数选择液压元件、介质、相关设备的规格型号(或进行结构设计)、对系统有关参数进行验算等。 (二)系统基本回路的实验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回路,经老师确认后,由该组成员共同去液压实验室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验证。该部分说明书的撰写格式可参考液压课程实验报告,实验过程要拍一定数量的照片。 (三)液压装置结构设计 由指导老师选出其中一个小组成员的设计方案和数据,由该组成员共同完成该方案液压系统的集成块组的结构设计,尽量做到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其中的一个集成块的设计。集成块之间必须考虑到相互之间的连通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的集成块。 (四)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1. 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实用文档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 学号2010516007 指导老师邬国秀

实用文档 目录一、设计题目............................................. . (3) 二、负载分析............................................. . (3) 2.1 负载与运动分 析............................................ .. 3 2.2 负载动力分析.......................................... (3) 2.3 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 三、设计方案拟定 (5) 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 3.2 液压系统原理 图......................................... . 5 3.3 液压缸的设计.......................................... (6) 四、主要参数计算................................................. ...7 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 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 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 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 五、液压元件选择................................................. ..11 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 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 5.3 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 ... 13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 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 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题目:海之魂模型制作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03 姓名:金颖 学号:110940312 2014年5月28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模型的实物照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型制作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工艺》课程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 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的感受力和各种材质肌理、触感及对作品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的互相调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去设计和制作模型,以加深对模型制作的各种工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一定的评价能力、鉴赏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 在给定的模型材料及题材范围内,要求同学选定一个题材设计并制作一模型。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 1.内容 (1)石膏(或油泥、综合)模型的设计制作 在给定的模型材料及题材范围内,要求同学任选一个题材设计并制作这一模型(其中包括模型的效果图、平面图、模型实体及照片。) 注:对小型模型(石膏或油泥模型)要求每人一件,对较大的综合模型可2-3人为一组进行。 (2)写一篇关于模型制作工艺及心得方面的报告(1500字左右)。内容要求包括该款产品的介绍、模型的选材、制作的工艺过程及心得等。 2.时间安排 第11、12周 三、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除了必须制作一模型外,要求有设计说明书。 1.说明书的内容涵盖如下内容: (1)目录(标题、页次); (2)设计任务书 (3)设计方案(包括模型的平面图、效果图) (4)模型的实物照片(要能从多角度反映你所做的模型)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作者: ————————————————————————————————日期: ?

广西科技大学 液压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机自Z111班 学生姓名: 韦宇新 指导老师: 丁黎光 设计时间:2014年1月6日-15日上午

一、前言.............................................. (3) 二、课程设计题目.........................................4 三、原始资料 1、液压系统图........................................4 2、额定流量...........................................5 3、油口符号...........................................5 4、液压站简介.........................................5 四、设计内容 1、设计前了解集成连接装置.............................5 2、分析集成块.........................................6 3、介绍问题...........................................7 4、差动连接回路集成块图纸说明...................... (7) 5、集成回路底板和顶盖介绍.............................8 五、结束语............................................ (9) 六、参考文献.............................................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