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

二、资料: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小轿车一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价款200000元,全部款项开出转账支票付讫。小轿车已交付公司行政科使用。

初始成本=20×(1+17%)=23.4(万元)

借:固定资产——小轿车(行政部门)2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2)购入需要安装的乙设备一套,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价款78000元,包装费5000元,运杂费3000元,价税款尚未支付;包装费、运杂费开出转账支票付讫。乙设备投入安装,领用原材料实际成本10000元,领用产成品实际成本10000元,售价18000元,安装人员工资5000元(职工福利费按14%比例提取)。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购入设备:

借:工程物资——乙设备8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260

贷:银行存款8000

应付账款——×××91260

设备投入安装:

借:在建工程——乙设备安装工程114760

贷:工程物资——乙设备86000

原材料——×××10000

库存商品——×××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5000

——应付福利费700

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

乙设备初始成本=86000+10000+10000+3060+5000+700=114760(元)借:固定资产——乙设备114760

贷:在建工程——乙设备安装工程114760

三、要求:分别计算小轿车、乙设备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练习二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二、资料:某企业有一辆生产用卡车,价值200000元,使用年限5年,估计有效行驶总里程为300000公里,净残值率为5%。

三、要求:(1)使用直线法计算年、月折旧额和折旧率。(2)使用工作量法计算第三年全年的折旧额(第三年全年行驶有效里程25000公里)。

(1)直线法

年折旧额=20×(1-5%)÷5=3.8(万元)

月折旧额=3.8÷12=0.3167(万元)

年折旧率=3.8÷20×100%=(1-5%)÷5×100%=19%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平均折旧额=20×(1-5%)÷30=0.6333(万元)

第三年折旧额=2.5×0.6333=1.5833(万元)

练习三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二、资料:某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150000元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

三、要求:分别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和折旧率。

(1)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折旧额=2÷5×150000=60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5×(150000-60000)=36000(元)

第三年折旧额=2÷5×(150000-60000-36000)=21600(元)

第四、五年折旧额=(150000-60000-36000-21600-5000)÷2=13700(元)(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5+1)×2÷5=15

第一年折旧额=5÷15×(150000-5000)=48333(元)

第二年折旧额=4÷15×(150000-5000)=38667(元)

第三年折旧额=3÷15×(150000-5000)=29000(元)

第四年折旧额=2÷15×(150000-5000)=19333(元)

第五年折旧额=1÷15×(150000-5000)=9667(元)

练习四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二、资料:海山公司本期发生有关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如下:

(1)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买价30万元,增值税款51000元,另支付包装费4000元,运杂费50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投入安装,领用原材料实际成本50000元,领用产成品实际成本35000元,该批产品售价50000元。该企业材料、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购入设备:

借:工程物资——××设备30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

贷:银行存款360000

设备投入安装: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402500

贷:工程物资——××设备309000

原材料——××材料50000

库存商品——××产品3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设备(××车间)402500

贷: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402500

(2)接受捐赠设备一套,发票列明价款80000元,增值税款136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2000元,包装费2000元。设备交付使用。该企业所得税税率30%。

设备成本=80000+2000+2000=84000(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车间)8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5520

递延所得税负债28080

银行存款4000

(3)接受某单位投资设备一套,投资单位账面原值15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投资双方评估确认价值100000元。设备已交付使用。

设备成本=100000(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车间)100000

贷:实收资本——××公司100000

三、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练习五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

二、资料:从某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旧设备一台,卖出单位该设备账面原值12000元,其中安装调试费2000元,已提折旧4000元。双方作价9000元,价款尚未支付。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1000元,安装调试费3000元,设备以交付使用。

三、要求,根据该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购入设备:

借:工程物资——××设备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10530

银行存款1000

或:

借:工程物资——××设备10000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10000

银行存款1000

投入安装: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13000

贷:工程物资——××设备10000

银行存款3000

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设备(××车间)13000

贷: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13000

练习六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建造的核算。

二、资料:2003年5月15日,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一项(假设该项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不允抵扣)。

(1)购进设备一套买价20万元,增值税款34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借:工程物资——××设备234000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234000(2)购进工程材料一批,买价10万元,增值税率17%;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

借:工程物资——××建筑材料117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3)工程领用设备,并领用工程材料105300元。

借:在建工程——××建设工程339300

贷:工程物资——××设备234000

——××建筑材料105300(4)工程领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50000元,原材料增值税率17%;领用产成品一批,生产成本50000元,市场售价80000元,产品增值税率17%。

借:在建工程——××建设工程122100

贷:原材料——×××50000

库存商品——××产品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

(5)工程人员工资50000元,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14%。

借:在建工程——××建设工程57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50000

——应付福利费7000

(6)盘点工程材料物资,盘亏1170元,计入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建设工程1170

贷:工程物资——××建筑材料1170

(7)工程建造期间支付为工程借入的长期借款利息10000元。

借:在建工程——××建设工程10000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利息)10000(8)2004年6月10日,工程竣工办理决算并交付使用。

设备成本=339300+122100+57000+1170+10000=529570(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车间)529570

贷:在建工程——××建设工程529570(9)未用完的工程材料转入原材料。

未用完的工程材料=117000-105300-1170=10530(元)

存货成本=10530÷(1+17%)=9000(元)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维修材料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

贷:工程物资——××建筑材料10530

三、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练习七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建造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仓库一幢,由A公司承建。承包合同规定,工程价款总计150万元,按65%预付,余款在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一次付清。

三、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预付工程款=150×65%=97.5(万元)

借:预付账款(或在建工程——××工程预付款)975000贷:银行存款975000结算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工程1500000贷:预付账款(或在建工程——××工程预付款)975000银行存款525000工程完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1500000贷:在建工程——××工程1500000

练习八

一、目的:练习融资租赁取得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资料:金山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一项,直接交付使用。租赁合同规定,租赁费200000元(不考虑利息)按月支付,租赁期40个月,租赁到期无偿转让给承租人。该项固定资产用于生产经营,采用直线法折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租入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2000元、途中保险费1000元。

三、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租赁日: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03000

贷:长期应付款——*** 200000

银行存款3000资产负债表日:

借:长期应付款——*** 5000

贷:银行存款5000月折旧额=(203000-5000)/(5*12)=3300(元)

借:制造费用3300

贷:累计折旧3300租赁到期:

借:固定资产——*** 203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入固定资产203000

练习九

一、目的:练习接受捐赠取得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1998年5月13日接受一单位捐赠生产设备一套,发票价款150000元,增值税款25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4500元,当及交付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率5%,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2000年5月5日,因转产,该设备不需用,将其出售,价款120000元(已收存银行)。出售时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3500元、为购买单位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费1500元。清理完毕,清理损益转入当月损益。

三、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必要的会计分录。

设备交付使用(假定该企业所得税率25%):

设备成本=150000+4500=154500(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车间)154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31625

递延所得税负债43875

银行存款4500至2000年5月已计折旧:

98年6月至99年6月折旧额=2÷5×154500=61800(元)

99年7月至2000年5月折旧额=2÷5×(154500-61800)÷12×11=33990(元)

累计折旧=61800+33990=95790(元)

固定资产出售清理:

借:累计折旧95790

固定资产清理63710

贷:固定资产——××设备(××车间)154500

银行存款5000出售设备收取价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5629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56290借:递延所得税负债438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3875

练习十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由于人为责任事故,报废设备一台,原值10000元,已提折旧4000元。在清理中,支付清理费800元,收到过失人赔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共计2000元。全部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三、要求:编制上述业务会计分录。

冲销资产账户:

借:累计折旧4000

固定资产清理6000

贷:固定资产——×××10000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

贷:银行存款800收到残值变现收入及赔款:

借:银行存款1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结转清理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利失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000

练习十一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2000年4月发生下列固定资产修理业务。

(1)第一生产车间修理机器,领用备件800元。

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8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备件800(2)委托修理队维修厂部办公楼,修理完工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2000元。

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2000

贷:银行存款2000(3)第二车间进行设备大修理支付修理费50000元,其中,领用各种备件2万元,领用产成品生产成本10000元市场售价15000元,增值税税率17%,修理人员工资2450元(不考虑工资福利费),其余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以前已预提大修理费40000元。

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10000

预提费用——第二车间设备大修费40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备件20000

库存商品——××产品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2450

银行存款15000(4)第三车间共计发生支付修理费2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因数额较大,决定分4个月分摊。

借:待摊费用——第三车间大修费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5000

贷:待摊费用——第三车间大修费5000

三、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说明“预提费用”、“待摊费用”两个科目的余额及月末资产负债表“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项目的金额。

练习十二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资料:

资料1:沿用练习六资料。

资料2:

(1)该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固定资产净残值率10%,使用年限10年。

2004年6月10日固定资产入账金额529570元。

2004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额=2÷10×529570÷2=52957(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52957

贷:累计折旧52957

(2)2006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减值5万元。

2006年折旧额=42366+2÷10×(529570-190646)÷2=76258(元)

2006年12月31日累计折旧额=52957+95323+76258

=105914+84732+33892=224538(元)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529570-224538-50000=255032(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76258

贷:累计折旧76258

借:资产减值损失——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

(3)200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价值恢复5万元。

2007年12月31日折旧额=2÷7×255032=72866(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72866

贷:累计折旧72866

(4)2008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减值2万元。

2008年12月31日折旧额=2÷7×(255032-72866)=52047(元)

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255032-72866-52047-20000=110119(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52047

贷:累计折旧52047

借:资产减值损失——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5)2009年5月10日,该项固定资产报废清理,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2万元;估价3万元的零部件转入低值易耗品;估价1万元的材料转入原材料;1万元残料变价收入收存银行。应收××保险公司理赔2万元。

2009年5月10日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额=2÷5×110119÷12×5=18353(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18353

贷:累计折旧1835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529570-(110119-18353+70000)

=52957+95323+76258+72866+52047+18353=367804(元)

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36780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0000

固定资产清理91766

贷:固定资产——×××529570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零件30000

原材料——辅助材料——××修理材料10000

银行存款10000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0000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利失41766

贷:固定资产清理41766

三、要求:

(1)计算2004年的折旧额并作出账务处理。

(2)2006年12月31日,作出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3)2007年12月31日,作出固定资产价值恢复的会计处理。

(4)2008年12月31日,作出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5)分别计算2006年、2007年和2008年3年的折旧额。(6)作出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固定资产报告

第七章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有哪些特征?确认固定资产应满足哪些条件? 2.固定资产应如何分类? 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包括哪些内容? 4.各类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如何确定? 5.试述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6.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应如何计算? 7.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如何处理? 8.固定资产清查净损益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9.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0.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有哪些? 11如何认定资产组?如何进行资产组的减值测试? 二、名词解释 固定资产弃置费用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资产组资产组组合固定资产减值总部资产 三、单项选择题 1.企业购人福利部门使用设备一套,买价200 000元,增值税额3 4 000元,运杂费10 000元,起吊费2 000元,安装人员工资薪酬4 000元,则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D )元。 A.210 000 B.244 000 C. 246 000 D. 250 000 2.采用出包方式购建固定资产,按合同预付工程款时,应借记的账户是(‘C)。 A.“库存现金”B.“应付账款”C.“在建工程”D.“银行存款” 3、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 5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工程用材料价值1 000元(不含税),购进该批工程用材料的增值税额为170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工资薪酬2 000元。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入账价值为( D )元。 A. 63 170 B. 60 000 C. 63 000 D. 54 500 4.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在信用期内计入当期损益 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 5.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 C )。 A.固定资产B.营业外支出C.在建工程 D. 应交税费 6.企业一次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各项固定资产的原价按( B )确定。 A.各项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B.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配 C.各项同类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D.各项同类固定资产的净值 7.某企业上月计提折旧额22 000元。上月减少设备一台,月折旧额500元;上月增加设备一台,月折旧额1 000元;本月减少设备一台,月折旧额400元;本月增加设备二台,月折旧额1 200元。则本月企业应提折旧额为( C )元。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第7章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答案

第7章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复习思考题答案 1.简述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是: ⑴固定资产数据存储量大,企业固定资产价值高,数量多,反映每一项资产的信息项目也比较多,要为每项固定资产建立卡片,因此数据存储量大。 ⑵日常输入数据少,一般只有在固定资产发生购入以及内部调动等情况下需要输入新数据。 ⑶输出数据多。系统日常输出的数据比日常输入的数据要多。 2..简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过程。 固定资产系统操作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固定资产初始化、固定资产日常业务处理、固定资产期末业务处理。 ⑴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工作主要包括:卡片项目定义、卡片样式定义、折旧方法定义、部门设置、资产类别设置、使用状况定义、增减方式定义等,通过初始化设置,将一个通用的固定资产系统转化成符合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需要的专用固定资产系统。 ⑵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固定资产卡片台账管理,另一个是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卡片台账从卡片修改、删除2个方面来实现卡片的管理,通过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资产变动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处理,实现自动制作记账凭证再传送到总账系统中。 ⑶固定资产期末处理主要是在月末对各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通过折旧分配表自动产生折旧费用分摊凭证进行转账处理,月末进行固定资产系统对账、结账并查询固定资产相关账表。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要进行哪些初始化设置?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设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是: ⑴以“账套主管”身份登录“用友通”主界面,单击“固定资产”图标,由于是第一次进入固定资产模块,系统将弹出提示页面。 ⑵在“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提示”页面,单击“是(Y)”按钮,后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1”页面。 ⑶在“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1”页面,在该页面选择“我同意”,单击“下一步”按钮,系统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2”页面。 ⑷在“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2”页面,选择“账套启用月份”,单击“下一步”,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3”页面 ⑸在“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3”页面,在“主要折旧方法”栏选择“折旧方法”后,单击“下一步”,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4”页面。 ⑹在“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4”页面,在“资产类别编码方式”、“固定资产编码方式”栏选择系统默认方式后,单击“下一步”,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5”页面。 ⑺在“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5”页面,在“与账务系统进行对账”前打上“√”标志,在“固定资产对账科目”处选择“1601 固定资产”,在“累计折旧对账科目”栏选择“1602 累计折旧”后,单击“下一步”,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6”页面。 ⑻在“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6”页面,系统把固定资产账套的主要参数都显示出来,如设置不正确,可单击“上一步”按钮退回进行修改,如设置正确单击“完成”按钮,系统“提示保存正确的设置”页面。

第七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精品资料 第七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 二、资料: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 ,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 1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小轿车一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价款200000 元,全部款项开出转账支票付讫。小轿车已交付公司行政科使用。 初始成本= 20 ×( 1 +17 %)= 23.4 (万元) 借:固定资产——小轿车(行政部门)2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 ( 2 )购入需要安装的乙设备一套,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价款78000 元,包装费 5000 元,运杂费 3000 元,价税款尚未支付;包装费、运杂费开出转账支票付讫。乙设 备投入安装,领用原材料实际成本 10000 元,领用产成品实际成本 10000 元,售价 18000 元,安装人员工资 5000 元(职工福利费按14% 比例提取)。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购入设备: 借:工程物资——乙设备8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260 贷:银行存款8000 应付账款——×××91260 设备投入安装: 借:在建工程——乙设备安装工程114760 贷:工程物资——乙设备86000 原材料——×××10000 库存商品——×××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5000 ——应付福利费700 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 乙设备初始成本= 86000 + 10000 + 10000 + 3060 + 5000 +700 = 114760 (元)借:固定资产——乙设备114760 贷:在建工程——乙设备安装工程114760 三、要求:分别计算小轿车、乙设备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练习二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二、资料:某企业有一辆生产用卡车,价值200000元,使用年限 5 年,估计有效行驶总 里程为 300000公里,净残值率为5% 。 三、要求:( 1 )使用直线法计算年、月折旧额和折旧率。(2)使用工作量法计算第三年全 年的折旧额(第三年全年行驶有效里程25000公里)。 ( 1 )直线法 年折旧额= 20 ×( 1 -5 %)÷ 5 = 3.8 (万元)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第七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一、单项选择 1、甲公司一台用于生产M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M产品各年产量比较均匀,下列折旧方法中,能够使该设备第一年折旧金额最多的是(D )(2014年考题) A工作量法B年限平均法C年数总和法D双倍余额递减法 2、甲公司某项固定资产已完成改造,累计发生的改造成本400万元,拆除部分的原价200万元,改造前,该固定资产原价800万元,已计提折旧2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固定资产改造后的价值为(B)(2013年考题) A750 B 812.5 C 950 D 1000 800 250 改造后价值=(800-200)-(250-62.5)+400 =812.5 3、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建造了一座核电站,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累计发生的资本化支出210000万元,当日,甲公司预计在使用寿命届满时为恢复环境发生的弃置费用10000万元,其现值8200万元,该核电站的入账价值为( C )(2011年考题) A200000 B210000 C 218200 D 220000

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于2009年2月3日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收到的专用发票标明的价款3000万元,增值税额510万元,款项已经支付,另支付保险费15万元,装卸费5万元,当日,该设备投入使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设备的初始入账价值为(B )(2010年考题) A 30000 B 3020 C 3510 D 3530 5、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大型生产用设备,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材料成本2000万元,人工费用800万元,资本化借款费用50万元,安装费用100万元,为达到正常运转发生的测试费20万元,外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费10万元,员工培训费8万元,甲公司建造该设备成本为(C )万元 A 2988 B 2960 C 2980 D2930 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6年4月日对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当日,该厂房原价1000万元,累计折旧100万元,减值准备100万元,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劳务费用400万元,领用本公司材料一批,成本100万元,购进时的进项税17万元,经更新改造后的厂房于2016年6月2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假定上述更新改造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更新改造后厂房的入账价值为(B)万元 A1300 B1317 C 917 D 1517 1000-100-100+400+100+17=1300,营改增前后处理不同,营改增前选B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第七章 固定资产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固定资产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般采用()。 A、市价 B、实际成本 C、重置完全价值 D、净值 2.下列哪种固定资产可以采用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A、从外部购入的固定资产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D、盘盈的固定资产 3.购入消费类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 A、固定资产原值 B、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4.固定资产购建过程发生非正常中断时间较长的,其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计入()。 A、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B、当期损益 C、生产成本 D、递延资产 5.固定资产之所以计提折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固定资产是用于经营活动而不是用于出售 B、固定资产是有价值的 C、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很长 D、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6.下列发生的哪项费用有可能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A、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 B、购入时交纳的其他有关税金 C、购建过程中发生较短的非正常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 D、购建过程中发生正常必要的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期间较长,一般要达到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以上。 A、30% B、50% C、60% D、75% 8.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前期不考虑其净残值的折旧方法是()。 A、使用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年数总和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9.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按规定交纳的营业税应计入()。 A、其他业务成本 B、主营业税金及附加 C、固定资产清理 D、主营业务成本 10.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预计残值6000元、清理费960元、使用年限8年。采用使用年限法,该项固定资产每月应提折旧额为()元。 A、1500 B、1562.50 C、1510 D、1572.50 11.企业购入的用于工程施工的材料,应记入()账户。 A、在建工程 B、工程物资 C、原材料 D、库存商品 12.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权责发生制 B、谨慎性 C、客观性 D、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13.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购入固定资产支出的运杂费 B、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支出 D、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的借款利息支出 14.下列那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A、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B、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 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D、季节性和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