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能源设备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ESE2018

第四届能源设备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ESE2018
第四届能源设备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ESE2018

第四届能源设备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ESE2018)

时间:2018年12月28-30日地点:中国西安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91734393.html,邮箱:iceese2018@https://www.360docs.net/doc/c91734393.html,

参会回执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Please fill in, save the file and feedback via Email: iceese2018@https://www.360docs.net/doc/c91734393.html,.

*Registration fees includes conference materials, banquet, lunches, gifts, tea break.

*此表复制有效,请填写完整后发送至会议秘书处:iceese2018@https://www.360docs.net/doc/c91734393.html,。注册缴费、住宿、议程等安排请查看后续会务邮件,或登陆大会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91734393.html,,关注会议最新动态。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于2011年设立的本科专业。我校于2009年率先开设太阳能利用专业方向,2011年获批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当时国内首批招收该专业的16所高校之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淮海工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一、规划与发展 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涵盖太阳能、风电、生物质、海洋能、核能等,产业种类齐全,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太阳能企业群集,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其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必须与当地或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并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 1.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决定了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配置、实验室建设与设备添置、课程与教学计划的设置,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是侧重于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同时兼顾其他新能源利用,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太阳能利用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具备设计、制造太阳能利用产品等相关能力,为太阳能利用产业一线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 2.发展目标 1)构建以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新能源利用

为方向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完善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2)根据专业的规模需求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本专业专职教师达到17人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培养或引进教授1-3人,聘请兼职教授及工程一线专家5-8人。 3)建成与“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系列特色教材3-5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书3-5部。 4)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15项,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6-8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15篇。 5)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和学生创新实验比例,保证100%的实验开出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与改进实验。 6)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各类新能源利用企业及光电企业的合作。稳定现有实习基地,适当建设新的实习基地,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 7)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竞赛,到2015年,力争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3-5项,成为本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3.专业建设思路及改革规划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势明显的专业教学团队。 (1)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学缘结构。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分析

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分析 章崇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广西!南宁,,&##"!) !摘要"!根据国内外资料#分析开发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必然性#阐述动力电池工程机械$双动力工程机械$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等多种型号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特点#对加大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开发力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X N"!!!文献标识码"

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doc

2019年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共有50所开设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重庆大学,以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列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哈尔滨工业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重庆大学4河海大学5合肥工业大学6长安大学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8北京建筑大学9太原理工大学10华侨大学11浙江工商大学12贵州大学13武汉科技大学14华东交通大学15长沙理工大学16青海大学17新疆大学18青岛理工大学19兰州交通大学20山东建筑大学21河北农业大学22济南大学23湖南工业大学24安徽建筑大学25武汉轻工大学26安徽工业大学27河北科技大学28江西理工大学29南昌航空大学30武汉纺织大学31兰州理工大学32湖南科技大学33吉林建筑大学34河北建筑工程学院3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6内蒙古科技大学37长春工程学院38河北工程大学39西南林业大学40山东农业大学41湖北工程学院42湖北理工学院43吉林化工学院44华中科

技大学武昌分校45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46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47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48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49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50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以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录取分数线为依据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该领域的各种微电子材料、器件、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is program trains advanced talents with basic knowledg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necessary for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se talents can be engaged in various works in microelectronic materials, devices, packaging,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system as well a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management.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Learning Outcomes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制造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电子材料及器件性能分析、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4、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前景,了解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状况。 The program requires that the learners hav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listed as follows: 1. Have solid found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basic fine knowledge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工程机械技术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 近几年,世界工程机械的格局变数迭起,卡特彼勒、VOLVO、斗山、现代等都在强化自己的扩张战略。而工程机械市场的高速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本论文通过对工程机械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研究,从主导的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设备入手,详尽分析了工程机械从引进国外技术研发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工程机械对世界工程机械的格局影响逐渐扩大。然后将眼光投向国外发达国家,找出我国和上述国家及地区的行业差距,从而提出我国将来应作出的对策。我们的政府和协会面对国际化变革形势,积极从政策上、制度上、前瞻性上引导支持国内企业创新发展;发挥协力,重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帮助国内企业建立增强核心竞争力。分析近几年的工程机械需求量,从而作出行业前景预测。西部工程机械有其自身特点,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指引下,其工程机械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是重要挑战。 关键词:工程机械,现状,发展,市场、对策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从业人员33.85万人,全行业销售收入达3157亿元;201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达4367亿元,截止2011年全年,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68.87亿元,同比增长35.73%;实现销售产值5792.26亿元,同比增长35.56%。 总体来看,工程机械行业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我们多数的企业在规模、形式方面已经像模像样了,但在内涵方面还缺乏积淀;在技术研发方面多数采用跟随式;管理也比较粗放,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积淀不够。所以,我们必须避免浮躁心态,沉下心来做事。主要解决以下比较突出问题: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建环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我们学校的锅炉房、换热站、别的地方的空调制冷机房以及关于建筑节能环保的建筑。这其中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供热系统,我们参观了两个校区的锅炉房(8月28日、9月6日),二是空调系统,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郑州市植物园、金杯冷库、校办公楼和郑航专家楼小区(8月29日、8月31日、9月3日、9 月4日、9月5日),三是关于建筑节能环保的,我们参观了中原首家节 能环保的建筑——“双零楼”(8月30日)。 一、供热系统 1、实习工程的概况 关于供热系统,我们两个校区的锅炉房和换热站,新校区的比较整洁、干净,而且管理方便,相对于老校区的比较先进。 2、实习的主要内容 在参观锅炉房和换热站的时候,我看到有很多设备,比如有全自动燃油/气蒸汽锅炉、分汽缸、浮动盘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机组、循环泵和隔膜气压罐等等。通过老师讲解以及查资料,我了解到换热站功能是把热电站或锅炉房产生的高温蒸汽或高温热水转换成低温热水,再供给用户供暖热水和生活热水。 下面是换热站的工艺流程: 在学校的换热站内,我见到还有不同的换热设备,有板式热交换机组、浮动盘管式热交换机器、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由冲压成形的凹凸不锈钢板组成。两相临板片之间的凹凸纹路成180度相对组合,因此板式热交换器两板片之间的凹凸脊线形成了交错的接触点,将接触点以真空焊接方式结合后,就形成了板式热交换器的耐高压交错流通结构,这些交错的流通结构使得板式热交换器内的冷热流体产生强烈紊流而达到高换热效果。 板式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如图: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阅读精选(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 本专业重视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学生创新潜力较强,曾获得国际数模大赛金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内重大比赛中均取得了较本专业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签约率到达100%。每年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40%以上。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工作适应潜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类其它专业的相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在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或博士点进行深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电子公司、通信公司都欢迎本专业的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会为将来的发展带给更雄厚的知识资本。另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还能够自主创业,从事计算机、IT行业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近代电子材料、固态电子器件、光电子技术等,以及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红外技术、红外物理、电介质物理、物理化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专业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光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领域、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潜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光电子材料、光器件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或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适应现代通信、信息科学和光电子等行业需要,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应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阅读精选(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潜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潜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课程设置学院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注意理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潜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工程机械产业链知识讲解

一、工程机械产业链 (一)产业链 (二)关键技术 工程机械产品虚拟开发和装配技术、工程机械结构参数优化和系统集成技术、工程机械配套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技术、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制造技术及电、液系统智能化精确控制技术、远程操控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整机系统匹配和优化技术、混合动力技术等。 精品文档

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一)产业链 (二)关键技术 重载货运机车、车辆装备技术(轴重30吨以上,速度120km/h以上)、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100%低地板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轨车辆、机车车辆牵引制动技术,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110-130km/h)、高速铁路在线检测技术等。

三、光伏产业链(一)产业链 晶体硅电池

(二)薄弱环节或关键技术 电子级三氯氢硅提纯技术,多晶硅生产中的超高纯检测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适用于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储能技术,高功率光伏逆变器开发,产业链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开发或升级换代,太阳能硅片精密切割工艺,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工艺 四、风电产业链 (一)产业链 (二)薄弱环节或关键技术 材料、热处理技术、大型机械的加工能力和工艺,叶片的气动翼型设计能力。 五、智能电网产业链

(二)关键技术 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高级传感与计量技术,智能电表,储能设备,充电装置。 六、水污染防治产业链 (一)产业链 (二)关键技术

工业高浓度、难降解、高含盐、高含硫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 七、物联网产业链 (一)产业链 (二)关键技术 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共性支撑技术。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蓝梅主编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部分课文翻译中文版

第四单元给水系统 一般来说,供水系统可划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1)水源和取水工程(2)水处理和存储(3)输水干管和配水管网。常见的未处理的水或者说是原水的来源是像河流、湖泊、泉水、人造水库之类的地表水源以及像岩洞和水井之类的地下水源。修建取水构筑物和泵站是为了从这些水源中取水。原水通过输水干管输送到自来水厂进行处理并且处理后的出水储存到清水池。处理的程度取决于原水的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有时候,地下水的水质是如此的好以至于在供给给用户之前只需消毒即可。由于自来水厂一般是根据平均日需求流量设计的,所以,清水池为水需求日变化量提供了一个缓冲区。 水通过输水干管长距离输送。如果输水干管中的水流是通过泵所产生的压力水头维持的,那么我们称这个干管为增压管。另外,如果输水干管中的水流是靠由于高差产生的可获得的重力势能维持的,那么我们称这个干管为重力管。在输水干管中没有中间取水。与输水干管类似,在配水管网中水流的维持要么靠泵增压,要么靠重力势能。一般来说,在平坦地区,大的配水管网中的水压是靠泵提供的,然而,在不平坦的地区,配水管网中的压力水头是靠重力势能维持的。 一个配水管网通过引入管连接配水给用户。这样的配水管网可能有不同的形状,并且这些形状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布局。一般地,配水管网有环状或枝状的管道结构,但是,根据当地城市道路和街区总体布局计划,有时候环状和枝状结构合用。城市配水管网大多上是环状形式,然而,乡村地区的管网是枝状形式。由于供水服务可靠性要求高,环状管网优于枝状管网。 配水管网的成本取决于对管网的几何形状合适的选择。城市计划采用的街道布局的选择对提供一个最小成本的供水系统来说是重要的。环状管网最常见的两个供水结构是方格状、环状和辐射状;然而,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几何形状而使得成本最低。 一般地,城镇供水系统是单入口环状管系统。如上所说,环状系统有一些通过系统相互连接的管道使得通过这些连接接的管道,可以供水到同一个需水点。与枝状系统不同,在环状系统中,由于需水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管道中的水流方向并非不变。 环状管网可为系统提供余量,提高系统应对局部变化的能力,并且保证管道故障时为用户供水。从水质方面来说,环状形状可减少水龄,因此被推广。管道的尺寸和配水系统的设计对减少水龄来说是重要的因素。由于多方向水流模式和系统中流动模式随时间的变化,水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这样减少了水龄。环状配水系统的优缺点如表4.1所述。 优点:1.Minimize loss of services.as main breaks can be isolated due to multidirectional flow to demand points.2.Reliability for fire protection is higher due to redundancy in the system.3.Likely to meet increase in water demand -higher capacity and lower velocities.4.Better residual chlorine due to in line mixing and fewer dead ends. 5.Reduced water age. 在文献中曾记载过,只考虑最低成本设计的环状管网系统会转化成树状似的结构,这一做法导致在最终的设计中失去最初的几何形状。环状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因此,一个只考虑最低成本为依据的设计打败了在环状管网中所提供的基本功能。有文献记载设计环状管网系统的方法。尽管这个方法也是仅以考虑最低成本为基础,它通过对管网中所有管道最优化规划从而保持了管网的环状结构。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认识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地认识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地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地祖先借山洞栖息, 躲避风雨严寒. 随着时代地前进,科学技术地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地庇护之所. 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地,人们还希望自己地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地城市, 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地水电暖服务. 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 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地环境中度过愉快地时光. 而这方面地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 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地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 备地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地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 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地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地建筑, 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地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 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 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地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地阶段. 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地建筑物内部, 明显地存在通风不好导致地空气质量下降, 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 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 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地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地设计. 可见,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专业人员有很大地施展空间. 一般来讲,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地基本理论, 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地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地基本知识, 以掌握各种系统地设计及相关设备地选择, 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地初步能力. 因此, 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地数学和物理基础地同学来学习, 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地学习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专业创始于1952 年, 首批开办地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1955 年,哈工大首届研究生毕业后分赴各地, 又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成立了暖通专业,与前四校一起,通常称之为“老八校”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77 年58 多所,2007 年148所,现在200多所.1998 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修订要求, 本科专业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与“城市燃气工程” 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专业. 适当增加部分室内给排水和电气工程地内容.扩大了原有专业范围, 逐渐形成具有专业范围更宽、就业面更广地新本科专业. 建筑环境:建筑物内地各种人工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 建筑设备:建筑物内各种公共设施: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建筑给排水设备(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等)、建筑电气设备(照明、家用电器、通讯等)、燃气供应设备等. 通过本专业人员对建筑物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燃气系统地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创造一种适合人们生活或生产需要地人 工环境. 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 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地一个专业, 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地支柱专业. 在初期有一些影响地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 当时有一大批优秀地该领域人才, 如清华大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方向)专业 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微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方法,可以在电子系统、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开发中承担任务,拥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电子科学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经营管理等工作,并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关领域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预期发展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本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二、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微电子技术基本技能与方法,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问题分析、研究、解决方案的设计、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并且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此外,毕业生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毕业要求 具体地说,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毕业要求包括如下12项基本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并能够在设计与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序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二、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和学位要求 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北京交通大学授予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突出以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泵站与给排水管道工程等课程为主线兼顾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膜法水处理、水处理自动控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相关课程为特色教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培养目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的数学、外语、物理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当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给水排水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能够引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潜质,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标准,同时将培养标准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构建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格式如下: 表1 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方内培养标实现环节或途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微积分几何与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环境科学信息科学了解现代物理大学物理物理 实验自然科学基础知通识核心课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任选课;环境学概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通识核心课全校任人文社科基础知 课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术等方面的基础知工程项目经济与管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环境分析化 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理化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化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知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画法几何;工程制图; 测量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环境工程原掌握环境工程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专业基本理论知水质工程学;泵站与给水

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

附件 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过程管理和验收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要求,现对《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科技〔2013〕227号)中关于项目过程管理和验收工作条款做出如下补充规定。 第一章管理职责 第一条国家能源局是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过程管理和验收的组织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相关管理制度; (二)组织开展项目年度及中期管理、监督检查等; (三)根据项目所属行业,按照国家有关招投标、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择优确定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项目的调整变更评审、年度及中期评审、验收等工作; (四)其他有关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条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签订的项目任务合同书组织实施项目,履行项目任务合同书各项条款,落实配套条件,完成项目研发任务和目标; (二)严格执行国家科研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各项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科研、财务等内部管理制度,落实国家激励科研人员的政策措施; (三)牵头组织编报项目年度报告、项目中期报告,及时按程序报批项目执行中的重大事项及调整变更事项等; (四)接受国家能源局指导,并牵头配合做好项目监督检查、评审验收等工作; (五)其他有关项目组织实施的牵头工作。 第三条项目下设课题的,课题承担单位应强化课题责任,依据项目实施总体要求完成课题任务、实现课题目标。课题承担单位须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 第四条第三方机构根据委托函,本着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开展好项目的年度和中期评审、变更调整评审及验收等工作,提出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意见,并对相关结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章项目过程管理 第五条项目牵头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应根据项目任务合同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分工安排,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按进度高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8104 课程中文名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n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1,3 总学时:16 总学分:1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微电子学,微电子学的目的任务,微电子专业将要学习的课程和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软件,微电子学的历史和典型微电子器件,微电子学的发展和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微电子学有一个总体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微电子学的兴趣,了解微电子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和深造情况。相关知识包括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初步知识,握半导体物理及微电子器件知识,微电子工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MEMS(微机电系统)相关知识,还将讲解学生关心的最新的数码、电脑硬件及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以及选购知识。通过学习使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对微电子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微电子学各门专业课准备好必要条件。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内涵、涉及领域、发展概况; (2)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知识领域、课程设置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应用,课程的先后承接关系及选课注意事项; (4)微电子学研究的内容,领域,研究方向和学习的课程及相关软件,微电子学的就业和深造情况。 (5)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初步,半导体的基本电学性质,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职业生涯规划3

贵州理工学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罗xx 学号:201907xxx 班级:能源1xx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2020年06月21日

目录 前言 (4) 一、自我认识 (5) (一)个人特质 (5) (二)职业兴趣 (5) (三)职业能力 (6) (四)职业价值观 (6) (五)胜任能力 (6) (六)自我分析小结 (7) 二、职业认知 (7) (一)专业前景分析 (7) (二)家庭环境分析 (7) (三)学校环境分析 (8) (四)社会环境分析 (8) (五)就业环境分析 (8) 三、职业决策 (9) (一)选择职位分析 (9) (二)优势因素(S) (9) (三)弱势因素(W) (10) (四)机会因素 (O) (10) (五)威胁因素(T) (10) (六)结论 (10) 1.职业目标 (10) 2.职业发展路径 (11) 四、计划与行动 (11) (一)大学期间 (11) (二)大学毕业后5年内 (12)

(三)大学毕业后5-10年 (12) 五、反馈与修正 (13)

前言 “职业没有规划,你离失业仅有三年。”初听此话,心底蓦然一动。作为一名生活浑浑噩噩的学生,每日三点一线,没有担忧与烦恼,没有竞争和压力。在这高墙里,一切使我如此颓废,日日如行尸走肉般活着……常常在想,几年后毕业时,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却对职业一脸的茫然。这将是一个多么荒唐的杯具!此刻学会规划自我的未来,才是智者的选择,而职业规划似乎是位领跑者,引领着我们走正确的路,做有意义的事。所以此刻,拿起手中的笔,认真地思考,记录下自我的梦想吧。

一、自我认识 (一)个人特质 大家都说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很善于与人交流,人缘也比较好,可是很多时候在一些场合缺乏自信,有的时候患得患失,总是研究的太多,所以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机会。从小到大都比较要强,不服输,总想必别人做的更好,可是来到大学,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开始懂得只要自我努力了就不后悔,不管结果是不是第一,只要自我尽力了就是最好的了。性格比较直爽,有的时候容易伤人,虽然在尽力在改变,可是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做事踏实认真,大家交给我的事情总能很好的完成,一丝不苟。 (二)职业兴趣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艺术型、社会型、实用型、。我的具体情景是: 具有艺术创造力,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我的才能,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一样的成果。擅长做策划工作,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喜欢做艺术设计师、广告制作人、建筑师,主持人。 喜欢与人交往,结识朋友,坦率热情,关心社会问题,同情弱者,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渴望发挥自我的社会作用。喜欢从事供给培训,启迪,帮忙等工作。适合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务员)。 具有领导才能,具备经营,管理,监督的领导本事,善于全局性,系统性分析和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会事先研究周到,然后实施。适合做一名项目经理、企业领导、政府官员。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团体中去,乐于助人,虚心好学,能够为团体增加一份活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毕业设计课题报告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宣城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系部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61021班 学生姓名曾刚 指导教师段鹏 辅导教师 开题报告时间 2015年10月15日

宣城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学生:曾刚,城市建设系 指导教师:段鹏,城市建设系 一、题目来源 由指导教师提供,结合社会实际。 二、研究(设计)目的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起,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建筑仅仅只提供生产生活需求的基本功能,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其中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便是中央空调设计的目的所在,使建筑内环境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各种高密度的住宅、商业中心、工厂由于人口众多,建筑内部的装修使用大量合成材料,甲醛、苯、氨等有害物的溢出,以及为了节约成本而减少新风的输入,而导致病态建筑的出现,影响在该类建筑中生产生活的人,让人产生头疼、气闷和嗜睡等症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营造良好建筑内环境的空调系统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之一。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建筑物的年耗能量中空调系统所占的比例约为50%,怎么解决营造舒适的建筑环境和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所以能够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减少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建筑物自身的环境性能,提高节能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在保证建筑环境在最佳舒适度的前提下节能环保,也是中央空调设计的意义所在。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A、设计计算部分参考资料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创)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 创) 一、职业规划自测结果 1.自我分析 性格:有点内向,乐观,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分享太多兴趣爱好:大篮球,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情绪情感状况: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情绪会低落意志力状况:不够坚强 已具备经验:当过七年的寄宿生,当过一个月的超市服务生,大学刚开始时为班上的同学团购收音机,在老家干过农活,已具备能力:可以照顾好自己,可以好好的关心他人,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件事 现学专业:微电子 现有外语计算机水平:CET--4、计算机二级2.社会中的自我评估他人对你的看法与期望: 父亲:爸爸总认为我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他希望我将来能走政治的路子母亲:妈妈是认为我是家中最乖的孩子,她只希望我的将来的生活美好亲戚:都认为我念书好,都认为我将来能成就一翻事业 二、环境与职业分析 1.人际关系分析1).校园环境对你的成才影响学校:某大学院系:专业:微电子学 2).人才供应状况与就业形势分析

对人才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微电子学基本理论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 3.)对知识的要求及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从事该项职业有帮助:通过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微电子学知识﹑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能力 三、建立初步目标 1.初步职业理想:做一名资深集成电路开发工程师 2.描述:职业类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为公司开发新产品工作待遇:享受应有的待遇职业地域:集成电路产业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外企 章或是浏览英语网站。下自习后回宿舍和室友用英语交谈。然后利用一些时间预习第二天要上的课程。晚上十二点准时入睡。 六,综述 以上就是我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所学到的。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如没有灯塔的小船。如何才能有效地生活,目标与规划可以给我们答案。当然,目标定的很好,规划做的很严谨,若是缺少坚持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我们仍旧离期望很远。但是目标和规划永远是成功的基石。对于我们大二学生来讲,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不管以后是就业还是考研,在为大方向做准备的基础上努力按照预定的计划走下去不失为良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503T) 1、专业导师 (1)刘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能源系主任。全国新能源专业联盟常务理事,电力行业高端专家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投资协会能源专委会专家、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学科竞赛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出版著作3部,授权专利17项。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适应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旺盛需求,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基础,培养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领域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严谨科学态度、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特色 围绕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创新与应用,强化实践教学,为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专业授课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多数具有海外留学、工作,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以及电力行业高级工程人才的实践工作经历。 本专业特色是以机电技术为基础,讲授机电技术在新能源风电装备与太阳能领域的具体应用,有别于以材料学、热能动力工程、控制工程为基础的培养不同,本专业培养学生既掌握机电技术,又掌握风电装备的设计制造与控制技术、太阳能系统的设计与建造,就业与考研领域宽泛。 4、主干课程 (1)专业课程:新能源技术与应用、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风电机组运行与维护,太阳能转换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工程、分布式光伏系统工程设计、太阳能利用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2)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控制工程、电机学、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力电子、电子技术、电工技术、PLC、单片机的控制应用实训等。 5、毕业前景 新能源是新兴行业、朝阳产业,蕴含大量创新创业机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检测与运维;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建造,以及新能源项目的管理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与努力,未来可成长为新能源风电与太阳能工程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