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电子政务的过程是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
■应用系统整合:多个应用系统整合成一个系统; ■数据平台的整合:数据平台从低到高,数据由小分
散到集中,数据标准从零乱到规范; ■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数据集中、数据提炼、数据 分析、数据共享; ■机构、职能的整合: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7.电子政务的基础在于内部政务流程的电子化 没有内部政务流程的电子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电 子政务; 没有内部政务流程的信息化,外网网站是“形同虚 设”;“七分内部,三分外部”, 不要搞形象工程。
3.电子政务的作用在于全面提升政府效能 政府效能:责任、公平、廉洁、公益、廉价、法治 电子政务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无纸化办公”和效益问 题 作用: 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提高政府监管能力; 是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行政,彰显廉政 与公平; 是公共行政的发展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最终目的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 的质量,建设政府与公众、企业、社会和谐融洽关系 ,从而促进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电子政务更加强调面向公共服务 ■ 2002年17号文中,电子政务优先次序是 监管、效率、服务 ■ 2006年11号文中,电子政务优先次序是 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强调服务,不是不要管理(监管) ,而是要寓管 理(监管)于服务之中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理念是各国电子政 务建设的共识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与落实 ■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优化工作模式与流程 ■以服务对象的满意为目标 ■服务对象的方便性高于工作人员的方便性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共享协同集成的重要性 ■是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关键措施 ■是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抓手 ■是使受众满意的重要因素 总之,如不解决共享协同集成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 边际效益将日益递减,电子政务发展将不可持续
政务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 ■政务信息共享是政务协同的必要条件
■ 政务信息共享可以基本不改变共享单位各自的 内部业务流程实现工作协调 ■辅助业务整合外包,辅助业务信息共享,强化 各自核心业务,是当前政务业务协同与流程优化 的重点
1.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过程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 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 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理解:信息化并不等于电子政务,范围更广,内涵 更多;但政府信息化就是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容 1、网络建设:要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高速公 路) 2、应用建设:要有一套处理工作的软件; (车) 3、数据建设:要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利用;(货) 4、安全建设:要确保网络的安全、畅通;(交警) 5、标准建设:要使网络、软件、数据等建设格式一致 ,确保网络互联互通、软件与数据互用共享;(规划 师) 6、建设保障:要保证建设机构、人员、建设经费、维 护经费(机构、人员、经费)
4.电子政务建设关键在于政务系统重组
■电子政务应当重政务轻电子,重组是关键。 ■不是流程的简单复制,是提升与再造; ■要充分应用新技术; ■研究新技术对业务流程改进的可能性; ■研究新流程对组织机构改进的可能性。
5.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是业务部门
电子政务是将政务工作电子化,建设主体是业务部门不是技术 部门,系统应用业务部门是第一责任人。软件是业务流程的固 化。 软件系统形成过程: 建议阶段: 业务部门提出; 需求分析阶段:梳理业务流程,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形成业务 需求; 可研阶段:业务与技术部门商讨项目建设可行性; 开发阶段:业务与技术部门共同开发,边开发边分析; 试点阶段:业务部门部署试点任务,技术部门保障; 培训阶段:业务部门主讲业务流程,部署应用要求; 推广阶段:业务部门直接应用; 完善阶段:业务部门提出修改意见,技术部门修改。 信息化不是信息中心的信息化,是每个人、每个部门的信息化 。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国家金审、金盾工程(一期)通过验收,其他金字工 程都取得巨大进展。 ■先进地区电子政务达到新高度,北京市主要部门核 心业务信息化达90%。 ■大规模建设时期基本过去,发展趋势是提高、优化 ,工作重点是整合、共享。
电子政务发展四阶段模式
■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简单应用 ■单项应用阶段:政务核心业务单项应用,多个单项 应用,全面单项应用 ■共享协同集成应用阶段:部门间政务信息共享与政 务协同应用,部门内集成应用 ■深入应用阶段:政务流程再造,跨部门政务业务无 缝集成,创新的公共服务 北京处于2-3阶段之间
8.电子政务的瓶颈在于政府部门资源分割
■网络、设备、机构、人员资源分割,多重投入; ■信息(数据)资源分割,各自建设,互不兼容;
公共资源独占,互不共享; ■缺乏有力的政府电子政务管理部门。(规划、协调 、兼并) ■解决办法是一抓“顶层设计”,二抓共享区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的致胜之道)
9.电子政务的投入持久但高产出高回报 ■电子政务投入“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电子政务建设经济效益高。每天省10分钟,工作成 本每人每分钟2元,一天就可省20元,一年省5000元 。 ■电子政务建设整合效益更高,规模出效益,整合更 关键。如网络整合,应用融合,数据整合,共建IDC 。 ■电子政务建设要走服务外包之路。网络、IDC、维 护等外包。
电子政务新趋势
中国计算机报政策研究室 赵海军
目录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二、电子政务建设四个关键点 三、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 四、政府网站建设典型案例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电子政务定义很多,叫法各异,政府办公自动化、数 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府等,但时代发展,内涵不 断扩大。 电子政务定义: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内 部和外部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进行组织结构、工作 流程、政府资源优化重组,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隔限 制,通过网站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高效、透明的管理 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