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介绍:肉鸡禽流感与肾传支混合感染的诊治

成功案例介绍:肉鸡禽流感与肾传支混合感染的诊治

新解析肾传支及保健治疗方案

新解析肾传支及保健治疗方案 时间:2011-04-18来源:作者: 肾型传支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症,又称尿毒症,该病多发于1-5周龄的雏鸡群。在疫区流行时无明显的季节性,但相对秋冬季节发病率更高。因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使在密集饲养的肉仔鸡群呈暴发性流行。近年来,各地肾型传支发病显著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严重地影响养禽业的发展。 一、肾传支的流行特点 1、本病只感染鸡,肉鸡特别易感,温差过大和寒冷季节多发。以地区散发形式为特点,多发生在低温育雏或育雏阶段温差变化较大的鸡群; 2、近年来主要发生在10-25日龄的鸡群,并且临床症状要比以往严重的多,肉仔鸡群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发病急,呼吸道症状,咳嗽、气管内有痰液、气管出血;2-3天后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饮水增多,排白色石灰样稀粪,死亡率为5%-30%;剖检可见特征病变:肾脏显著肿大,花斑肾,而且大群出现以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要症状的大肠杆菌感染; 3、混合感染增多,主要与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比较多;最近两年与鸡新城疫混合感染死淘率比较高; 4、发病严重程度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感染雏鸡母源抗体、性别、营养 (喂高蛋白饲料的鸡死亡率高于喂低蛋白饲料的鸡) 、饲养密度(密度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鸡舍温度(寒冷会加重病情)、通风情况、应激程度、鸡日龄 (日龄越小发病越重)等。

二、肾传支的病程变化 1、急性期: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两眼流泪,鼻流清涕,呼噜、干咳,甩头等;在夜间表现比较明显,随后出现症状消失的“康复”阶段,常常容易被忽视;病鸡对应激敏感,能自由饮食,此时不出现死亡; 2、肾变期:在感染5-6天后,病鸡精神沉郁、站立打盹,采食量减少但饮水剧增,怕冷乍毛、扎堆,排水样白色稀便,病鸡迅速脱水失重,腿趾干瘪,开始出现散发死亡,常常伴有呼吸道疾病;剖检可见肾脏稍肿或严重肿胀,有的呈花斑肾,表面及切面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内脏器官及腹壁有白色石灰样尿酸盐沉积; 3、继发病多发期:肾传支病原有很强的排它性特点。在其致病期间,除病前已患疾病以外,一般少见并发其他的疾病。但进入肾变后期,当肾脏开始消肿,尿酸盐已基本排空时,由于机体衰竭脱水,抗病机能降低,许多环境病原开始侵袭鸡群。其中最易多发的是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支原体和禽流感,由此引起的肾传支的第二个死亡高潮,甚至超过原发病期的损失。 三、肾传支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在饲料中加入螯合参华素; 2、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感染,所以加强带鸡消毒对本病能有很好的控制; 3、在适当的日龄,做好肾传支疫苗的防疫工作;

家禽扑杀仍是控制禽流感的最佳方式

美国农业部:家禽扑杀仍是控制禽流感的最佳方式 美国农业部实施的禽只扑杀计划仍是控制禽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手段。 国际媒体2015年6月10日报道,在6月10日(美国中部时间)举行的“禽流感控制措施与贸易影响”的网络研讨会上,美国农业部东南家禽研究实验室(USDA Southeast Poultry Research Laboratory)主任David E. Swayne称,虽然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研究仍在继续,但是美国农业部实施的禽只扑杀计划仍是控制禽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手段。 Swayne称,根据以往的经验,通过感染禽只扑杀的计划来清除禽流感病毒是控制疫情的唯一策略。 美国农业部的禽只扑杀计划包含4个基本原则: 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禽流感传播至未感染的农场,或帮助防止禽流感病毒从感染农场向外扩散。 2.实施诊断和监控措施,快速锁定禽流感感染。 3.清除、扑杀感染或易感禽只。 4.对家禽生产周期中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控制禽流感疫病责任的教育。

Swayne说:“只有人人都遵守这4项基本原则,禽流感病毒的清除计划才能有所成效。” 单纯依赖疫苗不能解决问题 Swayne表示,禽流感疫苗接种可以对防御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要实施疫苗接种计划,则必须配合禽只的扑杀计划,这一点很重要。 “禽流感疫苗接种计划本身是不能清除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接种计划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感染禽只的扑杀是必须执行的一个核心环节。” Swayne同时也谈及了禽流感疫苗接种的不足之处。与疫苗接种和扑杀计划的联合实施相比,在早期受到感染的禽群中实施扑杀计划进而清除病毒,所需的时间更短。 另外,实施疫苗接种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它可能会使家禽生产商产生自满情绪。他们可能倾向于认为家禽一旦接种疫苗,生物安全措施的工作就可以放松了,这可能最终导致病毒扩散的速度加快。 【国际畜牧网独家编译】

突发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突发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有效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领导 1.领导小组及有关人员职责为切实做好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成立医院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全权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和疫情突发后所有应急处理工作。人禽流感防治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兼职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医院禽流感防治工作。 2.领导小组所属机构职责及组成人员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个工作组根据职能确定人数,并结合实际进行增减。 (1)人禽流感防治办公室(医务部):具体负责人禽流感防治的日常工作,上报情况,落实上级精神。 (2)医疗组:负责全院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诊断、治疗指导工作,参与和组织全市疫情处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3)护理组: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中的整个护理工作。 (4)专家组:负责院内人禽流感防治的技术指导和会诊、排查。 (5)院前急救小组:负责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院前急救工作,随时听从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调遣。 (6)物品供应小组:负责人禽流感防治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

品、卫生材料的供应。 (7)专业流调组:负责医院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搞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8)医护人员防护小组: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的防护工作,对职工和社会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9)后勤服务小组:负责医护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 3.对领导小组和所属工作机构的要求 (1)对领导小组全体人员的要求是头脑清晰,决策果断,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安排周密,行动迅速,紧张有序,确保工作高效率,令行禁止。 (2)对办公室和各个小组的要求是必须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做好本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3)遇有突发疫情,应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各组组长、副组长要保证24h通讯畅通,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掌握人禽流感防治信息和国家对人禽流感防治的各种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加强医院人禽流感的预防 1.医院成立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最新人禽流感诊断知识和防护标准。 2.加强对人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要求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内容,固定专职宣传人员。

鸡传支

鸡传支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鸡呼吸道传染病。蔓延迅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冬季发病率较高,常造成雏鸡死亡,还可使鸡的生长受损害,尤其是正在发育的鸡生殖器官遭受永久性破坏。 1传播 本病容易经空气或其它的接触方法传播。典型病例。在发病后能迅速地使整个鸡群遭受感染,呼吸道的发病过程可持续l0-l4天。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天。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垫料传播。本病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几乎全群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较为严重。 2症状 潜伏期为18-36小时。在幼鸡和成年鸡中,由于气管中有很多粘液,以致呼吸道罗音明显,以及气喘、咳嗽。幼鸡在鼻腔内有多量分泌物,眼睛似流泪样的湿润,并可见窦道肿胀。病鸡呆钝、食欲减退。幼鸡死亡率有时可高达60%。 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发生多、流行范围较广的,20-30日龄是其高发阶段。病初,病鸡表现怕冷、喷嚏和咳嗽,有的张口喘气及气管罗音,2-3天后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厌食、拱背、饮量增大,拉白色水样粪便,粪便中含有大量尿酸盐。病鸡失水,肌肉干燥,冠髯及皮肤发绀。 3病变 在剖检雏鸡的尸体时,可见鼻道、窦道,以及气管都有卡他性炎症。气管下段和支气管内,均可见有干酪状堵塞物。气囊中常有一些干酪状物质,或气囊呈混浊状,但其它一些呼吸道疾病,尤其败血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的气囊,也有类似的病变。肾病变型,呼吸道无明显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引起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被尿酸盐结晶充盈并扩张,肾脏外观呈花斑状。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进一步的确诊需作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在临床上应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及传染性鼻炎等相区别。新城疫一般要比传染性支气管炎更为严重,雏鸡有时可见神经症状,产蛋鸡群产蛋量的下降则更为明显;传染性喉气管炎在鸡群中的扩散与本病相比相对较慢,但呼吸症状则常更为严重,且很少发生于雏鸡,而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传染性鼻炎的病鸡常见面部肿胀,而在本病则很少见。此外,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能引起肾病变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相比,法氏囊病变不明显。 5防制 本病一旦发生,难以控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缓解病情,并在饲料中和饮水内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以增强鸡体的抗病力。 (1)疫苗接种 预防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可以迅速地产生免疫力。目前常用的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我国广泛应用的活苗是H120和H52株疫苗,H120株疫苗用于雏鸡和其它日龄的鸡,H52用于经H120免疫过的大鸡,育成鸡开产时可选用H52疫苗,或在雏鸡阶段选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灭活油乳剂苗主要在种鸡及产蛋鸡开产时应用。 一般的免疫程序是4-5日龄接种H120弱毒苗,而后1月龄接种第二次或种用鸡在2-4月龄加强一次,用毒力较强的H52疫苗,种鸡和蛋鸡在开产前用油乳剂灭活苗再接种一次。活苗免疫可用滴鼻、气雾和饮水方法,灭活苗可以肌肉注射。 (2)中药治疗

肉鸡肾肿原因与控制

肉鸡肾肿原因与控制 1肾肿发生原因 1.1饲料因素 1.1.1蛋白质含量过高 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过高,超出肉鸡生长和生产的需要,多余的蛋白质会分解为尿酸,血浆中的尿酸含量增高,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时就会导致大量的尿酸盐沉积,进而引起肾肿甚至痛风;尿酸在肾内的蓄积又进一步影响尿酸的排除,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导致了肾病的发生。 饲料蛋白质种类和性质与肾肿的发生有关,如动物内脏、肉骨粉、鱼粉、大豆等比例过大时,这些饲料富含的核蛋白和嘌呤碱易引起发病。核蛋白在家禽体内不断产生核酸,其代谢产物进一步代谢为黄嘌呤,并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尿酸,使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对肾脏造成损害。 1.1.2钙盐、维生素D含量过多,钙磷比例不当 日粮中的石粉、贝壳粉、骨粉超出肉鸡机体的吸收和排泄能力时,大量的钙盐会从血液中析出并沉积在肾脏,引起肾肿;维生素D长期过量使用可引起肾小管的营养不良性钙化,造成肾脏损伤;饲料中钙过多或是磷过多时,肾脏的排除就会增多,过多的钙、磷和尿酸结合成不溶性的尿酸盐,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盐的沉积。 1.1.3维生素A缺乏或失活

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若日粮中的维生素A 缺乏或被破坏失活,肾小管细胞的完整性就会遭到破坏,造成肾小管的吸收和排泄障碍,导致尿酸盐沉积。 种鸡饲粮缺乏维生素A,种蛋内维生素A严重缺乏也可造成胚胎和出壳雏鸡肾小球肿胀,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坏死与钙化,肾功能衰竭及造成尿酸在胚胎和雏鸡内脏器官中大量沉积。 1.1.4饲料污染 洁霉素、赫曲霉素和卵孢霉素都对肾脏具有毒性,若饲料被污染,可影响肾功能,这也是导致家禽肾肿的重要原因。 1.2管理因素 1.2.1饮水不足 饮水器堵塞而没有及时维修,控水时间过长,高温季节或长途运输都可导致机体脱水。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可造成尿酸盐沉积,引起肾肿。 1.2.2环境不良 舍内温度不恒定易诱发肾型传支并导致肾肿。另外,低温、高温、低湿、碱性饲粮、寒冷刺激等各种因素都可诱发肾肿。 1.3疾病因素 1.3.1传染性疾病 肾肿是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继发症。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肾毒株、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肾炎病毒、败血性支原体、弧菌、

我国肉鸡生产水平的现状

浅谈我国家禽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及与国外的差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比例的家禽业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改善了以前人们缺蛋少肉的生活。但是我国畜禽业从家庭副业的散养方式向规模集约化进程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及其根源是解决问题、提升家禽业生产水平的基础。本文将从我国家禽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明确差距,以便推动我国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禽业生产现状 1.1蛋鸡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蛋鸡行业主力小规模养鸡业,虽经过多年的发展,为行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运作能力,但由于大多养殖企业“大群体小规模”的局限性,行业整体过于关注眼前利益,所以在设备、设施上往往因陋就简,生产工艺上有时也不能严格按照全进全出原则。使得我国平均每只入舍鸡72周产蛋量只有16~17公斤,与世界先进水平20~22公斤相比,差距巨大。由于蛋鸡行业特殊的市场特点,企业经常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从众心理严重,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偏大,生产周期平衡受到影响,时而造成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而小规模大群体在祖代种禽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更表现为恶性竞争和对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国际对引种总量的调控。但总体上看,经过严峻市场考验,技术水平高,管理得当的优势企业发展速度明显,优势企业在提高行业整体生产力水平上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强势祖代种禽企业,由于与国际相关行业往来密切,技术力量雄厚, 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1.2肉鸡行业现状 自1993年以来,我国鸡肉产量超过巴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据统计,1998年我国鸡肉产量为774万t(不包括淘汰母鸡所提供的肉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10%。从国际贸易情况看,近年来我国仍属于鸡肉进口大国。1998年、1999年我国鸡肉的出口量分别为35.4万t 和34万t,而进口量分别为80万t和120万t,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鸡肉进口大国。但是,进出口值基本相似,因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分割鸡和西装鸡,而进口的主要是价值较低的鸡翅、鸡脚等。从鸡肉进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来看,美国、巴西、泰国等是鸡肉出口的主要国家,很少进口。1998年供港鸡肉30.6万t,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鸡肉的主要进口国。从鸡肉进口国(或地区)的分布看我们同样具有地理方面的优势。我国禽肉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和1999年世界人均禽肉占有量分别约为10.3 kg和10.9 kg,我国则约为9.4 kg和9.9 kg。国内生产的鸡肉可以分为4个大的类型:快大型肉鸡、黄(麻)羽优质肉鸡、土鸡和淘汰母鸡。其中土鸡在南方各省区和北方一些成市中的销售价格最高,快大型肉鸡、黄(麻)羽优质肉鸡次之,淘汰母鸡只是在部分省市的城镇和多数省市的农村被食

鸡肾型传支病毒繁毒规律及其血凝特性研究

第7卷 第3期天津农学院学报V o l17ΚN o13 2000年9月Jou rnal of T ian jin A gricu ltu ral Co llege Sep tem berΚ2000文章编号Π1008-5394;2000Γ03-0027-03 鸡肾型传支病毒繁毒规律及其血凝特性研究Ξ 刘田生 马文芝 李继蓉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系Κ天津300384Γ 摘 要Π9日和10日龄鸡胚尿囊腔中接种稀释比例为1 100~1 500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 炎病毒Κ常规培养48h进行繁毒规律和血凝特性分析Λ结果表明Κ10日龄鸡胚尿囊液收毒量大 于9日龄鸡胚Λ1?的胰酶37℃作用1~4hΚ作用时间对血凝价影响差异不显著Κ56℃1?的 胰酶作用0.5~2hΚ作用时间对血凝价影响差异显著Λ0.5?~1?鸡红细胞对血凝价影响差 异不显著Λ9日龄以1 100种毒繁毒后凝集价最高Κ10日龄以1 400种毒繁毒后血凝价最高Λ 关 键 词Π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凝集试验 血凝集价 中图分类号ΠS858.315.3 文献标识码ΠA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 BVΓ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Κ可引起雏鸡和成年鸡发生急性接触性传染病Κ造成雏鸡严重死亡Κ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1]Λ肾型传支为I BV诸多血清型中的肾病型主要侵害鸡的肾脏Κ主要病理变化为肾脏肿大Κ内有尿酸盐沉积Λ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Κ就胰酶作用时间、红细胞浓度、种毒稀释比例和鸡胚日龄对病毒繁毒量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试验分析Κ结果报告如下Λ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I BV种毒Π本研究室保存并提供Λ 1.2 鸡胚Π购自天津市华兴养殖厂Κ无I BV母源抗体Λ 1.3 胰酶Π上海秦镇化工厂生产Κ批号Π19980301Κ配成1?的胰酶溶液冰冻保存Λ 1.4 红细胞Π采自本室的健康鸡Κ按常规方法处理配成1?、0.8?、0.5?的混悬液Λ 1.5 病毒处理Π将I BV种毒配成1 100、1 200、1 300、1 400、1 500五种不同浓度的稀释液Κ分别接种到9日龄和10日龄鸡胚的尿囊腔中Κ每胚0.2mLΛ37℃培养48hΚ不同处理组各收取10枚鸡胚的尿囊液Κ记录收毒总量Κ尿囊液冰冻保存Λ 1.6 病毒血凝价;HAΓ的测定Π按常规方法用96孔微量滴定板测定[3]Λ 1.7 尿囊液处理 1.7.1 取9日龄和10日龄的尿囊液各0.8mLΚ分别加1?胰酶0.2mLΚ37℃水浴处理Λ作用时间分别为1h、2h、3h、4hΚ用0.8?的鸡红细胞测HAΛ 1.7.2 取10日龄尿囊液0.8mLΚ加1?胰酶0.2mLΚ56℃水浴作用Κ作用时间分别为0.5h、1h、2hΚ用0.8?鸡红细胞测HAΛ 1.7.3 取9日龄尿囊液0.8mLΚ加1?胰酶0.2mLΚ37℃作用2hΛ然后分别用0.5?、0.8?、1?的红细胞测HAΛ Ξ收稿日期Π2000206208 作者简介Π刘田生;1962— ΓΚ男;汉族ΓΚ讲师Κ硕士Κ主要从事兽医药理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教学与研究Λ

鸡禽流感有什么症状,鸡禽流感症状表现,鸡得了禽流感的症状

鸡禽流感有什么症状,鸡禽流感症状表现,鸡得了禽流感的症状 H9亚型禽流感是低致病性禽流感,与高致病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共存,且关系极为密切,前者在世界范围内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996年韩国由该亚型引起的禽流感的暴发导致10~30%的致死率。 预防和治疗鸡禽流感,就用东方健的禽益健,东方禽益健治疗鸡禽流感效果显著。该亚型病毒不仅给世界养禽业带来广泛、严重的威胁,而且也发现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并且是97香港禽流感事件的H5N1内部基因的供体。该病具有反复暴发的特点,例如韩国1999年暴发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就是由1996年的流行株进化来的。 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商品蛋鸡场及养鸡专业村的AI调查中发现,H9亚型阳性鸣群占总的禽流感病抗体阳性鸡群的93.67%,其中绝大部分是H9N2亚型,说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现有禽流感病的主要亚型。 诊断要点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禽中引起的大多数感染都不产生临诊症状,鸡和火鸡的变现为呼吸、消化、泌尿和繁殖器官的异常,以轻度乃至严重的呼吸道临诊症状最为常见,如咳嗽、打喷嚏、啰音、喘鸣和流泪等。

此外还有堆挤、羽毛松乱、精神不振、厌动、饲料和饮水消耗减少,间或下痢,H9N2亚型病毒在肉鸡引起的低致病性禽流感,有时死亡率可高达20%-30%。产蛋鸡在感染H9N2等低致病力病毒后, 最常见的症状是产蛋率下降,但下降程度不一,有时可以从90%的产蛋率在几天内下降到10%,有的仅下降10%-30%,产蛋率受影响严重较严重的鸡群,蛋壳可能褪色、变薄。 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道,尤其是窦的损害,以卡他性、纤维性、脓性、或纤维脓性炎症为特征。气管渗出从浆液性到干酪性不等,有时可造成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眶下窦肿胀,有浆液性到浆液脓性渗出物。 防治 使用H9亚型禽流感疫苗做好免疫接种,现有单苗和联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仍有一些预防、减轻症状和减少损失作用。金刚烷胺、盐酸金刚乙胺、病毒唑级一些中草药也有减轻禽流感损害的作用。 或在感染早期在饮水中加入氟加砜霉素、利高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或肌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均可减少死亡。在发病期间如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往往会增加禽群的死亡数。 定期消毒将环境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消灭或降低到最低数量,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做好禽群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病等的免疫接种,定期用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或喷雾免疫以加强呼吸道局部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对减轻禽流感的发生和损失有一定作用。

肉鸡流感的治疗,禽流感鸡怎么处理

肉鸡流感的治疗,禽流感鸡怎么处理 控制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引起H5N1流感流行广泛的因素 气候持续性突变 我国气温变化过于频繁,温差过大,候鸟异常迁徙,大范围刮风,风频是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 免疫误区多,导致H5感染 只注重防疫H9,使用新支流偏多,使用H5H9二联偏多,经检测使用二联苗产生H5ih抗体 明显弱于H9ih抗体。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填补免疫空白期,治疗和预防家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推荐用东方禽益健,拌料:每吨饲料添加禽益健一到两公斤;饮水:每一公斤禽益健兑水 一到两吨水。 我国家禽免疫抑制问题客观普遍存在 尤其是祖代种禽的免疫病的问题严重,使父母代、商品代家禽免疫更为普遍。肿瘤病毒、传 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等病毒在商品代家禽群中,隐性感染率极高。直接影响到商品 代蛋禽、肉禽的抗病力、免疫力问题;导致禽群极易感染传染性病毒病等,如流感病毒。同 时也导致接种疫苗后特异性抗体产生受阻,或抗体滴度维持时间短(免疫球蛋白形成受限);导致接种效果不佳现象的产生,从而更易流行流感病。 霉变饲料问题普遍存在 饲料霉变导致毒素中毒现象,在规模较小的禽场多见。部分鸡毒素中毒后,免疫组织受到损害;抗体水平出现异常,导致个体出现感染;并由个体感染波及全群。由于H9病毒普遍存在,H5病毒症状流行传播;使这些禽群更早更易发生AI。由于我国小规模化,管理粗放场 占多数,因此,这些场(户)发病后,淘汰、生物安全措施处置不当引起周围,乃至更大范 围家禽发病,导致禽流感流行。 病毒变异 疫苗接种程序问题 禽群接种次数、密度不佳(基础免疫差)。部分养户(场)对接种H5流感疫苗存在严重偏见,普遍存在侥幸心理,重视度不够。一般接种H5疫苗间隔4-5个月者居多,注射剂量偏小。很多散养户甚至不接种H5疫苗现象较为常见,都可以导致禽流感多发或发生。 饲养管理跟不上 “养鸡是养空气”已经在家禽养殖中达成共识,但是,具体到场(户)他们不能认清良好的禽 舍空气是养好家禽的前提;在操作过程中仍是“省钱第一、通风第二”。我国大部分蛋鸡是小 规模缺乏科学管理,禽群状况差易感染发病,尤其是禽流感;导致小规模流行,到全国大面 积流行。

鸡肾传支怎么治肉鸡蛋鸡保健

传支:1.呼吸型传支,发病后一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 甩头。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病后12天鸡群开始出现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时呼吸症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蛋壳粗糙,多维畸形蛋,蛋壳颜色变浅,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多天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以20-40日龄左右的雏鸡多发,发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症状不明显,排水样白色或黄绿色稀便,打喷嚏,咳嗽、有气管罗音,有的呼吸困难,抬头伸颈,张口呼吸,口鼻硫磺粗带泡沫的黄色粘液,病鸡甩头,叫声嘶哑。 3.腺胃型传支以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种类型的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症状明显,且严重。鸡群呈现下痢。死亡缓慢,但是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天之久。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同时具备上述两型外表症状,成年鸡感染后很快出现产蛋下降,畸形蛋明显增多,蛋壳颜色变白。治疗方案: 1.【天下无毒】100g兑水150公斤+杆净100g兑水150公斤,【健肾宝】全天量自由饮水,一天一次,连用5天。 2.【天下无毒】100g兑水150公斤+【呼喘清】100g兑水200公斤,【健肾宝】全天量自由饮水,一天一次,连用5天。 天下无毒 主治:畜禽病毒病的终结者 【兽药名称】通用名:金翘败毒散提取物 主治:畜禽病毒病的终结者 拼音Jinqiaobaidusantiquwu 【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柴胡、大青叶、植物血凝素、伐昔洛韦、聚肌胞等。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粉末。 【药理作用】1、根据目前家畜家禽的病毒病的流行特点,本公司特别研制出以讴歌中西结合的治疗畜禽疾病的新药。对禽非典型新城疫,四季感冒,传支,传喉, 鸭瘟,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畜温和型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疾病 有良好的效果。 2、伐昔洛韦进入动物体内迅速转变成喷昔洛韦,喷昔洛韦可被病毒编码的胸 苷激活酶磷酸转化成OCV单磷酸,再经宿主的磷酸化为喷昔洛韦三磷酸盐,从而抑制病毒的代谢,并杀灭病毒。 3、聚肌胞:虫多分子核苷酸组合而成,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对多病毒引起 的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增强抗体形成和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产品特点】1、吸收快:给药40分钟后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血药浓度,能迅速控制病情。 2、增强机体免疫力:诱生机体产生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吞噬病毒的能力,机体免疫增强。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止咳 【适应症】1、迅速控制疾病发展,用药6小时后能迅速控制死亡及粪便明显改善。 2、精神状态快速恢复:使用30分钟后,精神恢复后,采食量增强。 3、提高产蛋性能:适用于不明原因引起的产蛋下降。 【用法用量】家禽混饮:本品100g兑水300-400kg,一天一次,集中使用,连用3-5天。 家畜混饲:本品100g拌料200kg,一天一次,集中使用,连用3-5天。 【注意事项】孕畜禁用。

三黄鸡肾传支治疗保健方案

一例岭南黄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发病情况: 浙江金华某养殖户邵先生,养殖岭南黄肉鸡5800羽,21日龄,突发呼吸道,咳嗽,甩鼻,(发病前突然降温,养殖户没做任何预防措施)自己投服呼吸道药物(阿奇霉素)不见效果,3天后大群死鸡严重,平均一日死亡50—60只,晚上死亡量较大,大群饮水量大,采食量降低,大群拉白色石灰浆样稀便,病死鸡脚爪干瘪,个别鸡可见张口伸颈呼吸。 临床症状: 脚趾发干,脱水严重,肛门周围羽毛被白色粪便污染,肌肉与皮肤紧连,肌肉暗红色,气管内有痰液,个别有栓塞物,气管环出血,气囊炎,肾脏肿大,内有尿酸盐沉积,肾脏呈“花斑状”,在直肠和泄殖腔内可见有黄色石灰浆样物质,个别在盲肠内也可见。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治疗: 结合肾型传支的治疗方案:抗病毒、通肾、降饲料蛋白、防继发感染。特制定治疗方案如下: 速效肾传支(抗病毒、通肾双效合一)全天量集中10小时喝完。 神剑+倍耐欣(增强自身免疫力,防大肠杆菌继发感染)连用4天。 建议: 以上药物使用4天后,其死亡量基本得到控制,大群饮水量基本恢复正常,呼吸道不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养殖户再用一疗程的大肠杆菌药(强力卡星),同时2‰小苏打水晚上饮用一个晚上。防止肾脏病变复发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 总结: 1、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温度的剧烈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常常因气温的急剧变化导致鸡的气温应激而发生呼吸道,有时此类疾病也可因鸡群受凉发病。因此,预防此病要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保温工作。 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是:通肾、降低饲料蛋白、抗病毒、防继发感染。 3、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相当顽固,因此要应用两个疗程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4、本病主要侵害肾脏,因此在预防大肠杆菌时,不可应用伤肾药物,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

肾传支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专题 也谈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和预防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理表现形式。1962年由Cosgrove首先发现并描述,其最具代表性的毒株是澳大利亚的T株。肾型传支现已遍布世界各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亚洲地区开始流行。泰国(1990)、马来西亚、台湾(1996)、中国大陆、韩国(1998)均有初报。近年来,尤其是去冬今春以来,我国山东省,尤其青岛地区肾型传支发病率显著升高,造成养鸡业,特别是肉鸡饲养业不小的经济损失,从而引起广泛关注。 肾型传支并不是由独立病毒引起的一种独立性疾病,它是传支病毒株在鸡的泌尿器官上的一种特殊表型;或者说,它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性传支病毒对鸡的全身性感染过程中在肾脏上的一种突出表现。 研究表明,全世界所有肾型传支病毒株的总和并不显示其可构成一个独立的传支血清型。实际上,可以说任何一个血清型中的传支病毒都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其致肾病变作用。举例说,肾型传支在澳大利亚很普遍,除著名的“T株”外,几乎所有在澳大利亚分离的传支病毒都可或多或少地引起肾脏病变。对1990年自泰国分离的肾传支病毒株 C90/66进行血清中和试验的结果表明,它不属于T株,与英国的IBV4/91株也没有关系,却和Mass型H120毒株关系密切。传支病毒的变异是十分复杂的。人类至今尚未完全理解和掌握它的全部秘密。也许我们现在可以说,肾型传支病毒(株)是在一定条件下,普遍的呼吸型传支病毒在生物学特性及血清型水平上的一些变异种。 本病只感染鸡,肉鸡特别易感,其他家禽不感染。雨季和寒冷季节多发。以地区性散发形式为特点。易感日龄在15~50日龄之间,尤以3~6周龄为发病高峰,此点与传染性法氏囊病几乎雷同。 肾型传支的典型病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周龄左右)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常被忽视而在2~4d后消失;第二阶段在发病后7~10d(即4周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鸡群全身症状突然加重,精神沉郁,厌食,排出灰白色稀便或白色糊状粪便,有时呈水样

如何预防禽流感 教案

如何预防禽流感教案 3 一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禽流感怎么样预防 二教学重难点预防禽流感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2、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 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3、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 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5、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人感染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人感染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婴幼儿或老年人得了流感,易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2.命名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可能引起区域性流行,丙型只引起散发病例。 H和N是构成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成分糖蛋白(蛋白质),分别代表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H又可分为H1~H16十六个不同的型别,N又可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这就像同胞兄弟姐妹长相一样,既相似又不同。不同的H和不同的N会组成一个个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专业术语称之为流感病毒亚型。 3.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为鸡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禽流感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 4.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禽流感病毒及其他流感病毒一样怕阳光、怕热,普通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通过加热(60℃30分钟,100℃2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均可杀灭病毒。 5.什么是人感染禽流感? 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引起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其轻型病例仅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流感样症状;重者可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发生呼吸道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且病情逐渐加重、病死率较高。 6.对人类有威胁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哪几种? 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 1997年,在我国香港地区暴发由H5N1型的导致的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H7N9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2013年3月30日,我国确诊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上海市2例(均死亡),安徽省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下旬及3月中旬。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7.H7N9病毒及既往H1N1、H5N1等其他流感病毒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 由于目前只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8.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浅析诊治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浅析诊治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目前,我国养殖场中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问题,极大地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对此,必须弄清基本病情、病因进行综合防治,保证肉鸡尽早解除疾病恢复健康。下文将对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初探。 一、流行病学范畴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于流行病学范畴,该病的诱因是冠状病毒。这种疾病只在鸡身上才发生,并且是发生在不同年龄的鸡身上,但是发生在雏鸡身上的病症非常严重,特别是出生不到40天的雏鸡。本病主要是经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还有未消毒的饲养器具,被污染的饲料、饮用水等通过消化道器官来进行传播。由于通风不良、污染密度过大、室内过于干燥、昼夜温差大以及饲料营养成分缺乏等因素的存在,此病就会不期而发。 二、发病过程及病程变化 此病发作早期,尤其在晚上,病鸡会作出伸颈、张口呼吸、甩头的动作,伴有咳嗽、呼吸发出的罗音。通过兽医人员呼吸道给药服用3天,咳嗽、罗音症状减慢有所好转。但是接下来,病鸡却会表现出沉郁的精神状态、食量迅速减少,呆立、畏寒、饮水量增加,排出许多类似白色石灰水的稀便,翅膀呈下垂状等症状,因为代谢功能的紊乱和急速的脱水而导致生命衰竭。病死的肉鸡有肠炎的相关症状,气管黏膜充血、气管黏液增多、气管黏膜有干酪样渗出物,并伴有白色块状的分泌物于气管和支气管的结合处;气囊会伴有轻微干酪样渗出物表现的混浊不清;肺尖部会发现有出血斑;肾脏极度肿大、苍白现象明显,输尿管、肾小管内充塞着众多白色的尿酸盐而变粗,肉眼观察显示花斑状。 三、发病原因及诊治预防措施 1、病因分析 (1)通风情况不良。一方面,通风与保温措施不当。在每年春冬季节,管理员只注意鸡舍的温度而忘了给鸡舍进行适当通风,以至于鸡舍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的浓度增高,极大地损害了肉鸡的眼睛、鼻喉、气管粘膜,伤口感染。另一方面,通风过量。目前,很多大型鸡舍都实行标准化肉鸡管理,通风过大,这是主要诱因。 (2)温度过低。温度如果忽上忽下,肉鸡鸡群突然受凉,就会导致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鸡群受凉是应激性条件,过低的温度,鸡群的疾病抵抗力会迅速下降。 (3)密度过大。肉鸡养殖密度过大,造成圈舍的排泄物增多,有害气体密度增加,鸡舍环境难以清理控制。过大的密度会造成对鸡群的强应激性,使肉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 (4)免疫方式不当。没有选择冻干苗,免疫程序的点眼、喷雾、滴鼻方式不当。应该在肉鸡眨眼后进行点眼;喷雾时的剂量、时间要严格控制,保证每只鸡被喷到;滴鼻时首先堵住一侧鼻孔,进行另一侧鼻孔的疫苗滴入,在鸡将疫苗全部吸进后将鸡放下。 2、实验室诊断方法 (1)利用鸡胚接种。首先取6只出生12天的雏鸡,将雏鸡肾组织液经过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然后给这些雏鸡鸡胚进行接种。每只鸡的尿囊腔内都分别接种0.1毫升,把接种后的鸡胚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通过四天的连续观察,第三天时有5只死亡,最后一天有1只死亡。通过剥开死鸡的蛋壳,发现雏鸡所有胚体均极度萎缩变成侏儒状。 (2)采用细菌学原理。通过镜检和革兰氏染色检查病鸡的肾脏、心血涂片,没有观察到细菌;通过在一般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将病死鸡的肾、肝脏进行接种,然后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进行24小时的培养,也没有发现细菌滋生。 (3)采用荧光抗体。采用IBV 荧光抗体染色办法,首先取患病肉鸡的气管、肾脏组织开展冰冻切片,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肉鸡的气管粘膜上,有亮绿色的荧光斑块呈现在细胞浆内和组织切片中。 3、治疗方法

肉鸡常见病的治疗方案

新城疫 本品是一种热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高、因本品首次发生在新城、因此定位ND 本病发病特点:1、一年四季可发生,以春动季节易感。 2、传播途径:呼吸道、眼结膜、消化道。 临床:1、体温升高43 ℃~44.5℃闭目呆立。 2、呼吸困难、饮水增多、排黄绿色稀粪。 3、气管环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 4、十二指肠淋血、滤泡出血。 5、肠道有枣核状溃肠粒,盲肠扁桃体出血坏死。 6、直肠处条纹状出血。 此病以多发群感为主。 1、混合大肠杆菌治疗方案:杆特(或感快好)+瘟独康、聚能甘 2、混合支原体治疗方案:杆呼双效(或杆特)、+佑福A+瘟疫清 3、如果做疫苗用药方案:呼特(或喘停)+聚能甘(双黄连、独特) 治疗时一定整好养殖环境,加强通风换气、注意温度湿度严重时可先退热后治疗。 联系QQ:848564161 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95643483.html,

肠毒综合征 肠毒综合症:又称坏死性肠炎,由产生夹膜杆菌、球虫、肠炎、拉稀过料引起的疾病。 本病剖检症状:1、此病前期肠壁增厚,打开肠道肠壁自动外翻,刮肠道内壁可见很多碎米糊(虫卵)。 2、后期严重的引起猝死,其症状:增粗肠道壁内有气体打开有酸腥臭味。本病在大肉食中最常见:一般在9~15日龄、23~25日龄、32~37日龄为多。表现症状为瘫痪,粪便呈圆柱状或黄色(粉碎)过料稀粪,引起死亡时间在凌晨一点 到四点钟死前有的出现尖叫翻腾仰肚姿势以俯卧两腿向后直伸,或肚向上 在小肉鸡中都是以过料为猝死为主,但大都在中后期出现。 预防: 肉食鸡在4日龄时开始控制光照,4~9日龄每天在傍晚晚开电源30分钟 从日龄增加黑暗时间,每天上升30分钟到四小时停止,让其心脏、肺脏、 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一直控制到25日龄,9~25日龄是该品种生长骨骼发 育,拉骨架的时间不宜过度分胖肥胖,过度肥料会导致心脏、肺脏过度疲 老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导致肠道毛细血扩张,渗透压失去平衡,钾 离子与钠离子一出现问题从而导致酸碱度差异大。利于原虫产气夹膜杆菌 以细菌的兹生,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肠道过料,导致营养吸收差,从

禽流感防治手册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禽流感防治手册简易版

禽流感防治手册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 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 (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 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二、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 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 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 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 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

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三、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

肉鸡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及规程

家禽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及规程 (一)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1、质量安全组织机构图 2、职责和权限 (1) 场长 A 、组织制订养殖场年度工作计划; B 、批准发布养殖场的管理文件; C 、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提供资金保障; D 、为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提供人力资源; E 、定期组织对生产过程控制的有效性的评审; (2)办公室 1、负责具体提供质量管理评审所需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包括法律法规、各类标准及客户资料; 2、负责对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管理归档,包括发放、回收、更改、销毁和保存等,并做好相关记录。保存的形式可以采用文字文件和电子文件。 3、负责员工的招聘、教育和培训; 4、负责安排员工健康检查工作。 财务科 业务科 仓储科 检验科 生产 科 办 公 室

(3)财务科 1、拟定财务计划,财务规章,批准后组织实施; 2、实施做好财务核算,做到日清月结月报; 3、搞好财务分折,当好领导参谋; 4、负责应收应付款的摧讨和支付; 5、搞好财务监管,确保财务法规贯彻和财务审批制度落实。 (4)业务科 1、负责对鸡苗、饲料、兽药等供应商的评价。 2、负责种鸡、饲料、兽药等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运输; 3、负责市场调研、顾客满意度调查等管理工作。 (5)生产科 1、负责对鸡场疾病的防治及用药、免疫情况的记录; 2、负责健全和完善养殖场的疫病防治体系,制定或修改各种免疫程序、鸡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及饲养管理等规章制度; 3、负责肉鸡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日常记录。 (6)检验科 1、负责兽药、饲料入库前的检验和检查; 2、负责对鸡场常见疾病的检验和监督; 3、负责对病死鸡病理的检验。 (7)仓储科 1、负责兽药、饲料、包装材料的接收、保管、防护与发放,并做好记录; 2、负责仓库安全卫生工作; 3、负责有毒有害化合物的保管及发放工作。 (二) 疫病防治措施 1、鸡场的总体卫生要求 (1)本鸡场建在地势高燥、略平坦的下垟村后山上,周围5km内没有各类企业、工厂,且远离居民区和公路主干线3km以上。鸡场内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设有消毒池、消毒室、消毒喷雾器等消毒防疫设施。 (2)鸡场严格执行如下消毒程序: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