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8讲人类遗传病培优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8讲人类遗传病培优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8讲人类遗传病培优学案

第18讲人类遗传病

[考纲明细]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4.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特点及实例

二、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主要手段

(1)遗传咨询: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2)产前诊断:包含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三、调查人类遗传病

1.原理

(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了解发病情况。

2.数据处理

(1)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100%。

(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

1.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意义: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预防人类疾病。

◆深入思考

1.能否在普通学校调查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概率?

提示不能,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做到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2.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患遗传病吗?

提示不一定。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也导致遗传病发生。如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

◆自查诊断

1.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

答案√

2.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

答案×

3.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

答案×

4.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实验误差。( ) 答案×

5.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时,不宜选多基因遗传病。( )

答案√

板块二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和预防

[2016·全国卷Ⅰ]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解析] 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基因频率p+q=1,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满足(p+q)2=p2+2pq+q2。若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无关,发病率应为基因频率的平方(即q2),A错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为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p2+2pq,B错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情况相同,女性的发病率为p2+2pq,C错误;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故男性的发病率即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

[答案] D

题型一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1.[2017·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苯丙酮尿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

D.胎儿出生前,可通过普通显微镜观察确定其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答案 D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A错误;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C错误;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通过普通显微镜检查染色体的数目进行诊断,D正确。

2.[2017·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②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三倍体个体③可通过羊水检测、B超检查、DNA测序分析等基因诊断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④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⑤成功改造过造血干细胞、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的某女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 A

解析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错误;②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错误;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对胎儿的DNA测序分析,是基因诊断,也利用B超检查脏腑及组织病变,或通过检测脱落的胎儿细胞及DNA情况,但二者不是基因诊断,错误;④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正确;⑤成功改造过造血干细胞,但生殖细胞没有改造,其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后代仍会遗传来自女性的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故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正确。

知识拓展

(1)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携带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可通过基因检测、遗传咨询等方式进行诊断。

(3)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的,可通过产前诊断等方式进行检测。

(4)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母亲妊娠前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而使胎儿患先天性白内障。

(5)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于食物中缺少维生素A,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夜盲症。

(6)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题型二由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遗传病分析

3.[2017·湖北荆州中学摸底]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B.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

C.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

D.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答案 A

解析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个体可能由正常精子(22+Y)和异常卵子(22+XX)结合形成,也有可能由异常精子(22+XY)和正常卵子(22+X)结合形成。双亲正常,孩子色盲,则孩子基因型为X b X b Y,则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则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A 正确;双亲正常,孩子不患色盲,异常配子可能为精子也可能为卵细胞,B错误;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会产生四种配子X∶XY∶XX∶Y=2∶2∶1∶1,其中含X染色体的配子占5/6,C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不会出现四分体,D错误。

4.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B.卵细胞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答案 A

解析据该男孩父母的性状,可推测其不患病的原因是其父亲产生了同时具有X和Y 染色体的异常配子。该配子形成的原因是其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知识拓展

1.常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问题

假设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

2.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异常分离问题

题型三遗传病的预防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5.人类的染色体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各包括( )

①46条染色体②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③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④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人体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题中②);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生物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因X、Y染色体分别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所以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应测定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题中③)。

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可以直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DNA序列

B.测定人类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所有的DNA序列

C.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诊治人类遗传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D.对于某多倍体植物来说,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有几个基因组

答案 D

解析水稻属于雌雄同株植物,无性染色体,所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的DNA序列就能完成基因组的测序工作,A正确;测定人类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其中有22条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X和Y),B正确;对于某多倍体植物来说,基因组只有一个,而染色体组可以有多个,D错误。

技法提升

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的区别

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在XY(或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组是常染色体的一半加上一对性染色体。即基因组=1/2常染色体+X+Y,一个染色体组=1/2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X或Y)。

(2)对于无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是本物种染色体的一半。如水稻有24条染色体,它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其单倍体基因组也有12条染色体。

实验九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红绿色盲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

①从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从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患者家族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④在患者家族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遗传病调查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在人群中调查发病率;(2)在患者家系中研究遗传方式。发病率是指所有患者占所有被调查者的百分比,所以不能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需要通过性状表现分析致病基因的遗传路线,所以只能在患者家系中展开调查与分析。

[答案] D

1.[2017·邯郸摸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中抽样调查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答案 D

解析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能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而应在该遗传病的家系中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影响因素多,调查难度大,应选单基因遗传病。

2.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了某些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调查最好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单基因遗传病”或“多基因遗传病”)。

(2)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作为调查对象。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调查对象。

(3)请你为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答案(1)单基因遗传病

(2)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族(系) 随机选择一个较大群体

(3)表格如下:

解析(1)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2)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以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3)本小题研究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因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不同,对结果统计时,既要分正常和色盲患者,也要有携带者。

易错警示

关于遗传病调查的注意事项

1.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范围不同

2.并非所有遗传病都可进行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

遗传病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宜作为调查对象。

3.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可以用于遗传方式的分析。若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则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则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男女发病率相近,则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

微专题七

遗传系谱图中性状遗传问题

一系谱图的判断及概率计算

1.“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2.“十字相乘法”解决两病的患病概率问题

当两种遗传病(如甲病和乙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先计算出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及分析不患病概率(如图),再根据乘法原理解决各种概率

(1)两病兼患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mn。

(2)只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不患乙病概率=m(1-n)。

(3)只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不患甲病概率=n(1-m)。

(4)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1-m)(1-n)。

3.“男孩患病”与“患病男孩”的概率计算方法

(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

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2)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②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占的比例。

1.下面是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如果个体4与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A.1/3 B.5/6 C.1/8 D.1/6

答案 A

解析由图示可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和a,则1号、2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1/3AA、2/3Aa;4号与患该遗传病的女性(基因组成为aa)结婚,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3×1+2/3×1/2)×1/2=1/3。

2.[2015·浙江高考]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 D

解析假设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对于甲病来说,由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却生了患甲病的Ⅲ7,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X A X a和X A Y。对于乙病来说,由不患乙病的Ⅱ1和Ⅱ2生了患乙病的Ⅲ1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Bb。由Ⅲ3可推知Ⅱ1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X A X a,由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可推知,Ⅲ5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1/2X A X A或1/2X A X a,由患乙病的Ⅲ4可推知,Ⅱ3和Ⅱ4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Bb和bb,由此可知Ⅲ5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Bb,所以Ⅱ1的基因型是BbX A X a,Ⅲ5的基因型是1/2BbX A X A或1/2BbX A X a,故Ⅱ1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A、B错误;前面已经推出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 A X a和bbX A Y,理论上Ⅱ3和Ⅱ4的后代有2×4=8种基因型、2×3=6种表现型(Bb和bb杂交,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X A X a和X A Y杂交,4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C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甲病,故其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X a X a Y,据题干可知其父亲(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两条X染色体必然来自其母亲,D正确。

二系谱图中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遗传病问题

最近几年,遗传系谱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一种遗传病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对于此类问题,利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准确判断遗传方式。只能结合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正常与患病)的实例进行分析。

3.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当个体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和B基因时个体表现正常,当个体基因型中只含有A或B基因时或不含有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为患病。Ⅱ2和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说明其子代基因型同时含有A和B基因,结合Ⅱ2、Ⅱ3的表现型及Ⅰ1的基因型,可判定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Ⅲ1和Ⅲ2的基因型为AaBb,C错误,B正确;Ⅰ3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A错误;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婚配,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A_bb) +3/16(aaB_)+1/16(aabb)=7/16,D错误。

三遗传系谱图与电泳图相结合问题

电泳是利用带电分子或离子所带电荷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电场中移动距离(或速度)不同的原理分离分子或离子的方法,如等位基因A与a,经限制酶切开后,由于相关片段相对分子质量等差异,在电场中移动距离不同,从而使两种基因得以分离。

4.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

答案 B

解析分析题图:1号和2号个体均正常,而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而5号个体只有条带2,说明条带2对应的是基因a,则条带1对应的是基因A。因此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A正确;由于13号的基因型为AA,因此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后代不会患病,B错误;由于8号和9号均为AA,而10号为Aa,因此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基因型为AA)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D正确。

5.[2017·河北冀州中学检测]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或a

表示。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2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X A X A

C.酶切时需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答案 B

解析由Ⅰ1、Ⅰ2均正常而Ⅱ1患病,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对比电泳结果可知Ⅰ1不含致病基因,由此可推测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 A Y、X A X a,Ⅱ2的基因型为X A X a或X A X A(各占1/2),B正确;进行酶切时,只需要限制酶,不需要DNA连接酶,C错误;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D错误。

板块三方向·真题体验

1.[2015·全国卷Ⅰ]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 B

解析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病率男女均等,A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B、b,则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 b X b,其中一个X b来自父亲,故父亲的基因型为X b Y,为色盲患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是显性遗传病的特点,而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具备上述特点,D错误。

2.[2015·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 A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A正确。

3.[2017·海南高考]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a B.b C.c D.d

答案 D

解析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如果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故D可以排除。

4.[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答案 D

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并不单是由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A 错误;先天性和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B错误;杂合子筛查对预防隐性遗传病有重要意义,C错误;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D正确。

5.[2017·全国卷Ⅱ]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

(2)1/8 1/4 (3)0.01 1.98%

解析(1)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父亲正常,两个女儿一定正常,但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大女儿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该男孩的X染色体肯定来自其母亲(大女儿),说明大女儿为血友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绘制系谱图时要注意标出世代等,具体见答案。

(2)小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则她与正常男子婚配,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设相关基因为H、h,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即都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X H X h),则小女儿所生后代基因型可能为X H X H、X H X h、X H Y、X h Y,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1/4。

(3)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X h=1%。又由“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可知女性群体中基因H、h的频率是:X h=1%、X H=99%,则在女性群体中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比例为2×99%×1%=1.98%。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2017·贵州月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遗传给子代

B.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C.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适合中学生进行遗传病调查

D.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答案 C

解析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不携带致病基因,但该病能遗传给子代,A正确;血友病、红绿色盲等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正确;遗传病调查宜选择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D正确。

2.[2017·遵义模拟]下列关于优生措施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对预防遗传病有重要意义

B.羊水检测可检查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C.基因诊断出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也可能患先天性疾病

D.经B超检查无缺陷的胎儿也可能患遗传病

答案 B

解析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对预防遗传病有重要意义,A正确;羊水检测可检查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一般查不出多基因遗传病,B错误;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基因诊断出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也有可能患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正确;B超检查能检查出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畸形,不能检查出是否患有遗传病,所以经B超检查无缺陷的胎儿也可能患遗传病,D正确。

3.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小芳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

D.小芳的弟弟和表弟(舅舅的孩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答案 D

解析由小芳患病,其父母患病,弟弟正常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但不能断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论哪种情况,小芳的母亲均为杂合子。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均正常,生下孩子正常的概率为1。小芳的弟弟与表弟均正常,故基因型相同。

4.[2017·河南三门峡一模]一个家庭中,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是1/8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答案 C

解析设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白化病兼红绿色盲孩子的基因型为aaX b Y,其中X b肯定来自母亲,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祖母,A错误;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B Y、AaX B X b,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是1/4,B错误;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B Y×AaX B X b,他们

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C正确;父亲的基因型为AaX B Y,其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D错误。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的疾病可能是遗传病,①错误;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等,②错误;若为隐性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Aa或X A X a)不会患遗传病,③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此遗传病患病个体不携带遗传病基因,④错误。故选择D。

6.

[2017·沙市模拟]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遗传病时,发现小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并及时对小琳的家系进行了调查,构建的遗传系谱图如上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

B.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D.图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总是相同的

答案 B

解析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错误;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均为1/2,C正确;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总是相同的,D正确。

7.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随机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

B.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C.该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D.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 D

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随机被调查的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发病率,A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但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不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的现象,B错误;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而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发病率不存在种族差异,C错误;由于女性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中必定有一条来自父亲,而且儿子的X染色体必定来自母亲,所以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D正确。

8.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答案 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Ⅲ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并且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A、C错误;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D错误;尽管Ⅱ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但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完全相同,有时患病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如①X a X a×X A Y 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②X a X a×X a Y 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B正确。

9.[2017·武汉调研]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错误的是 ( )

答案 C

解析地中海贫血病是常染色隐性遗传,Aa×Aa后代正常的基因型为Aa或AA,aa是患者,因此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指导优生;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 h X h×X H Y后代女性都不患病,男性都是患者,因此可以选择生女孩;白化病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不能通过选择生男孩或女孩降低后代的发病率;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X d X d×X D Y 后代的女性都患病,男性都正常,因此可以选择生男孩避免该遗传病的发生。

10.[2017·山西四校联考]图示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 的基因突变所致。通过基因测序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

A.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

B.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D.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十201907150237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十) 生物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B.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氮元素 C.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D. 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 2. 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乙丙丁 A. 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 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 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 3. 右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 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 B. 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 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 D. 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4. 某实验小组利用从3种生物材料中提取的H2O2酶分别探究其最适pH,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新鲜猪肝中提取H2O2酶时,需将鲜猪肝充分研磨,以利于H2O2 酶从细胞中释放 B. 酵母菌前期培养可在25 ℃、一定转速的摇瓶中进行,以利于 酵母菌大量繁殖 C. 图示马铃薯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7.2,鲜猪肝酶液中H2O2 酶的最适pH为6.8 D. 图示pH范围内,三种材料中的H2O2酶活性比较是鲜猪肝>马铃 薯>酵母菌 5. 右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3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

人类遗传病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下列最可能属于遗传病的是( ) A.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症 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了夜盲症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 D.一家三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 2.唇裂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该病属于什么类型的遗传病?下列哪些疾病与其属同类型 ( ) ①单基因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④线粒体疾病(因线粒体代 谢过程中某些酶缺乏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 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⑥原发性高血压 ⑦并指⑧青少年型糖尿病⑨先天性聋哑⑩无脑儿 A.①,⑤⑥⑦ B.②,④⑤⑧ C.③,⑥⑦⑩ D.②,⑥⑧⑩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4.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C.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D.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知识点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5.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6.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 ( ) 类别ⅠⅡⅢⅣ 父亲+-+- 母亲-++- 儿子++++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V)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V) 一、单项选择(每个2分,60分)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有的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 C.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2.水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D.和ATP—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3.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经人为加工制成,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可能被癌细胞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识别 B.蝎子毒液中的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线粒体 C.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由蝎子细胞的核糖体合成 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方便制定医疗方案 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需先对细胞进行盐酸水解,然后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分别给涂片进行染色 B.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细胞能看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在“探究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5.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前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均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人教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作业 [基础对点] 知识点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遗传病是指()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B.先天性疾病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答案C 解析具有家族史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可能是传染病,A错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B错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C正确;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患者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改变,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D 错误。 2.下列人类遗传病依次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①原发性高血压②先天性愚型③囊性纤维病④青少年型糖尿病⑤性腺发育不全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⑦哮喘⑧猫叫综合征⑨先天性聋哑 A.③⑥⑨②⑤⑧①④⑦

B.③⑥⑨①④⑦②⑤⑧ C.①④⑦②⑤⑧③⑥⑨ D.②⑤⑧③⑥⑨①④⑦ 答案 B 3.关于人类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都与致病基因有关 B.后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C.遗传病都能遗传给后代 D.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可能存在4个致病基因 答案 B 解析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不含致病基因,A错误;凡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均称为遗传病,后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B正确;因体细胞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的遗传病,一般不能传给后代,C错误;隐性纯合子中存在两个致病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致病基因的数目可以达到4个,D错误。 4.下列哪种人类疾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A.单基因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 C.传染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 A 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研究的是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或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而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各对基因单独作用微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遗传无关,C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病,也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5.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2019届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最新2019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1.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 A.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无细胞壁 B.前者无核糖体,后者有核糖体 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前者无染色体,后者有染色体 2.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染色体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B.有O2时,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C.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球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叶绿体 D.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B.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C.在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但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D.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4.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A.C、H、O B.C、H、O、N C.O、H D.H、P 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在任何活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C.同一种植物中萌发的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多

D.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6.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是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7.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没有DNA的生物一定没有细胞结构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含量可能都不相同 C.细胞衰老时,核质比不变或减少 D.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用于合成ATP 8.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B.叶绿体、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 C.糖原、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D.储存于肌肉细胞中的乳糖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腺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促性腺激素的刺激 B.T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和运输 C.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D.神经细胞的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都与兴奋的传递有关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

精选2019届高三生物统测试题一

2019届高三年级统测(一)试题 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有关麻风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两者蛋白质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DNA是裸露的 D.两者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2. 下列是有关细胞中化合物和化学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鲜重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自然界和生物界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大致相同,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根据化学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组成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得到 3. 下列有关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离子 B. 细胞中的许多生化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C.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平衡的主要离子是Na+、Cl- D. 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9届高三生物12月联考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东湖高中、宜都二中)2019届高三生物12月联考试 题 (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o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少 B.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 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D.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关于显色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溴麝香草酚蓝能与CO2反应,使溶液出现蓝色 B.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反应,使溶液颜色呈现蓝→绿→黄的变化 C. 健那绿是活细胞染色剂,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 龙胆紫等碱性染液能将DNA染成绿色 3、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的成熟红细胞离体培养在无氧的环境中,会影响其对离子的吸收 B. 同样大小的物质有些能通过有些不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物质离子的快慢与温度等因素相关 D. 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往往伴随ATP的水解 4、如图为 ATP 的结构和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甲图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优质教案

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一、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 (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2.能力目标: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

学习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学生分组讨论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生物3月适应性练习(零模)试题(含解析)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生物3月适应性练习(零模)试题(含解 析)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利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 B. 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C. 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 D. 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 2.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衣藻、小球藻等原生生物也有叶绿体。液泡不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真菌中的酵母菌细胞、某些动物细胞、某些原生生物细胞中也有液泡。 【详解】心肌细胞的代谢能力较强,其中具有较多的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A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B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浆细胞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细胞壁有机械支持作用,伸缩性很小,所以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形态由细胞壁决定,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D正确。故选B。

必修二5-3人类遗传病

必修二5-3人类遗传病 一、选择题 1.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征D.多指症 答案 C 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变异。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 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 答案 D 3.关于多基因遗传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起源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B.受多对基因控制 C.在同胞中发病率高 D.在群体中发病率高 答案 C 解析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同胞中发病率相对较低。 4.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 ①23A+X②22A+X③21A+Y④22A+Y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先天愚型是由于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常染色体(第21号染色体是3条),其原因是减数分裂进行时,第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具有24条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 5.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答案 D 解析产前诊断是为了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不是为了确定胎儿性别。该题考查了优生的措施。 6.下列哪项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A.白化病 B.先天性聋哑 C.苯丙酮尿症 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答案 D 解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7.(2009·广东理基)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下列遗传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①哮喘病②21三体综合征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④青少年型糖尿病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5章 第3节 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第3节人类遗传病 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 1.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重点) 2.解释遗传病的致病机理。(难点) 3.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1.阐明人类遗传病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 2.通过参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培养获取、分析数据的能力。 3.明确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类型和实例 ①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②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等。 3.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特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 (3)实例: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2)类型 ①染色体结构异常,如猫叫综合征等。 ②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等。 5.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2)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公式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100%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2.产前诊断

3.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考 生物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年级12月份联考试卷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 B.所有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甲、乙两种细胞器 C.甲、乙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甲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腺嘌呤,P表示磷酸 B.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1molATP水解,释放出30.54J的能量自两个高能磷酸键 D.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供能或降低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将DNA分子中的碱基连接起 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过程②③④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B.过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 C.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 D.过程③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5.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错误的是 A. 可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 原性糖的实验材料 B.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C.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先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D.提取含DNA的滤液可用香蕉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研磨 6.图甲、乙、丙、丁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近六年高考题考点题型归纳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原创shandongsheng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012天津)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 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答案】D 【解析】①、②两过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A正确。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可能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因此B正确。采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并且不会发生性质分离,育种年限短,因此选低芥酸油 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C正确。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 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未非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知识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 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杆。 请回答: 原创 shandongsheng 原创shandongsheng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 具有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2019届高三生物全真模拟试题(一)人教新目标 版

2019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一) 理科综合生物 1、下列关于细胞内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种单糖可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组分与RNA的组分 B、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可参与神经活动的调节 C、膜上的受体蛋白质可参与物质的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 D、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一定是含有氮元素的大分子 2.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现象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3.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后,将产生的mRNA与分开的SP8—DNA的每条单链混合并进行核酸分子的杂交实验,检测发现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碱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检测核酸的杂交结果,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 B.转录及上述核酸分子的杂交过程遵循相同的碱基配对原则 C.上述mRNA是以DNA中富含嘌呤碱的重链为模板转录而来 D.上述mRNA是在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 4. 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 B. 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 C.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 D. 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 5.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学典:5.3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5.3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 A.镰状细胞贫血 B.哮喘 C. 21三体综合征 D.乙肝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患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征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C.在人群中红绿色肓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片段引起的 4、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次级卵母细胞 ⑤成熟的生殖细胞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 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6、下列有关多基因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三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B.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唐氏综合征等都是多基因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和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的特点 D.多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观察胎儿体细胞组织切片来确定 7、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 8、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9、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10、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下列关于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 B.近亲结婚不影响该病的发病率 C.该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会增加 D.“选择放松”不会造成该病基因频率的显著增加 11、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时,正确的做法是() A.宜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河南省2019届高三5月模拟(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 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肌细胞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内质网发生功能障碍会影响动物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D. 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呈现砖红色反应,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A、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有肽键,故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 B、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B正确; 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膜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故内质网若发生功能障碍会影响动物细胞间的相互识别,C正确; D、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是环状的,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 故选D。 2.CO2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CO2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B. 适当提高胞间CO2浓度,植物的光补偿点将增大 C. 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循环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 化碳。 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 【详解】A、人体细胞经过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内液中CO2浓 度高于组织液,A正确; 的B、适当提高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加快,呼吸速率不变,植物的光补偿点将减小,B错 误; C、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 基质,C正确; D、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含碳有机 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故选B。 3.如图表示某种卵胎生蜥蜴孕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幼仔的性别比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A. 该种蜥蜴的性别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 图示3种温度下,25℃时该种蜥蜴幼仔的雌雄比例最接近 C. 若有10只蜥蜴在32℃环境中出生,则可能全为雄性 D. 在自然状态下,该种蜥蜴的雌雄比例一定是大致相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人类遗传病

1.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由多个基因的异常所致 C.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治疗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措施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对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B错误;遗传咨询可以为遗传病患者或遗传性异常性状表现者及家属作出诊断,估计疾病或异常性状再度发生的可能性,无法对疾病进行治疗,C错误;禁止近亲结婚、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等方式都能较好地预防该病,D错误。]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A.1/12B.1/8 C.1/6 D.1/3 A[据题意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的致病基因为a,其正常的等位基因为A,则儿子的基因型为1/3AA和2/3Aa,该儿子与半乳糖血症的携带者女性结婚,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的可能性为2/3×1/4×1/2=1/12。] 3.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可排除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是()

A.a B.b C.c D.d D[甲、乙、丙系谱图均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即a、b、c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B、C不符合题意;根据丁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但第二代女患者的父亲正常,说明d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只要没有致病基因,就一定不会患遗传病 C.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产前诊断一定程度上能预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D[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B错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家族性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有可能是传染病,C错误。] 5.一项关于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母亲年龄(岁) 20~24 25~29 30~34 ≥35 唐氏患儿发生率(×10-4) 1.19 2.03 2.76 9.42 A.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 C.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只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无关 D.应加强35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 C[根据表格信息只能说明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与母亲年龄有关,但是并不

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附答案

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附答案 生物(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体内某个细胞连续变化的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 B.丁细胞可能是卵细胞 C.甲细胞中具有4个染色体组 D.图示涉及两种分裂方式和至少三次细胞分裂 2.下列关于细胞的信息分子以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靶器官和靶细胞内的多种生理过程 B.细胞间信息交流都需要依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才能实现 C.胰岛素、性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其受体均在细胞膜上 D.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的 3.下列实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用碘液检测时,60℃处理的试管蓝色最深 C.用KNO3取代蔗糖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观察到细胞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D.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后期的原液计数,则难以数清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5.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

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析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白色絮状物 B.油料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增加 C.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 D.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 2.中科院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 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 下图是相关调节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 B.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 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D.线粒体释放出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后,仍能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 3.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4.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0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4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D.在该光照条件下,t4温度下装置内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并非都能分裂,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 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mRNA C. 细胞分化、衰老都受基因控制,而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 细胞癌变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7.氧气和水均能通过细胞膜和脂双层膜(无蛋白),而镁离子和葡萄糖能通过细胞膜却不能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