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

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
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

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

煤矿开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煤炭作为我国目前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要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随着我国对于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煤炭资源在日益迅速的减少。在我国分布的各个大中小型煤矿是其开采和运输的主要场所。因此,勘察和研究煤矿区地质构造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首先探讨了地质构造与煤矿开采之间的关系,并从煤矿矿井地质构造和煤矿矿井地质构造的预测两个方面剖析了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

标签:煤矿开采;地质构造;重要性分析

煤炭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对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煤矿资源在日益迅速的减少。同时,煤炭的开采也严重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影响煤矿开采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岩浆岩侵入体等。

1 地质构造与煤矿开采之间的关系

1.1 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

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煤矿地质构造的变化是导致矿井水灾事故发生的关键。因此,加强对矿井地质构造分析,并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前部署和落实相应的应急措施,是提高煤矿安全开采和回采的关键,对于延长矿井的生产年限也是关键的。同时,这对于日益枯竭的煤矿资源,剩余储备量受水威胁严重的煤矿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煤矿采煤工作地质构造主要包括不良封闭钻孔,岩浆岩侵入体等。目前,我国很多的煤矿地质灾害性水灾都是因为这些地质构造。因此,研究分析导致煤矿矿井发生的原因,尤其是弄清楚由于各种不同地质构造而导致的矿井出水,掌握矿井出水的原因和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

(1)在矿井水灾发生的位置,发生的位点主要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掘进过程中对于掘进前方地质构造的未知,容易造成不同来源的水突然进入到矿井。

(2)采煤工作层面夹水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采煤的回采过程中遇到工作层面内部的地质构造和顶底板采煤发生晃动而诱导的导水破裂带疏导不畅通而引起的不同水源夹入煤矿矿井。

1.2 地质构造和煤矿瓦斯事故的关系

煤矿开采中,必须要时刻关注和重视可能出现的任何瓦斯爆炸事故,并有预警和相应的防护急救措施。现在已经证实了,煤矿中瓦斯事故的发生和地质构造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煤矿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显示,煤矿地质构造的不同分级、分区和分带是导致煤矿中瓦斯事故发生不均匀和不均衡的关

磁珠(Ferrite Bead 即 FB)介绍

什么是磁珠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他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他比普通的电感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在高频时呈现阻性,所以能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提高调频滤波效果。 作为电源滤波,可以使用电感。磁珠的电路符号就是电感但是型号上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磁珠在电路功能上,磁珠和电感是原理相同的,只是频率特性不同罢了。 磁珠由氧磁体组成,电感由磁心和线圈组成,磁珠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电感把交流存储起来,缓慢的释放出去。 磁珠对高频信号才有较大阻碍作用,一般规格有100欧/100mMHZ ,它在低频时电阻比电感小得多。 铁氧体磁珠 (Ferrite Bead) 是目前应用发展很快的一种抗干扰组件,廉价、易用,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着。 在电路中只要导线穿过它即可(我用的都是象普通电阻模样的,导线已穿过并胶合,也有表面贴装的形式,但很少见到卖的)。当导线中电流穿过时,铁氧体对低频电流几乎没有什么阻抗,而对较高频率的电流会产生较大衰减作用。高频电流在其中以热量形式散发,其等效电路为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串联,两个组件的值都与磁珠的长度成比例。磁珠种类很多,制造商应提供技术指标说明,特别是磁珠的阻抗与频率关系的曲线。 有的磁珠上有多个孔洞,用导线穿过可增加组件阻抗(穿过磁珠次数的平方),不过在高频时所增加的抑制噪声能力不可能如预期的多,而用多串联几个磁珠的办法会好些。 铁氧体是磁性材料,会因通过电流过大而产生磁饱和,导磁率急剧下降。大电流滤波应采用结构上专门设计的磁珠,还要注意其散热措施。 铁氧体磁珠不仅可用于电源电路中滤除高频噪声(可用于直流和交流输出),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电路,其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由于脉冲信号含有频率很高的高次谐波,也是电路高频辐射的主要根源,所以可在这种场合发挥磁珠的作用。 铁氧体磁珠还广泛应用于信号电缆的噪声滤除。 以常用于电源滤波的HH-1H3216-500为例,其型号各字段含义依次为: HH 是其一个系列,主要用于电源滤波,用于信号线是HB系列; 1 表示一个组件封装了一个磁珠,若为4则是并排封装四个的; H 表示组成物质,H、C、M为中频应用(50-200MHz), T低频应用(50MHz),S高频应用(200MHz); 3216 封装尺寸,长3.2mm,宽1.6mm,即1206封装;

第四章 地壳运动及变化(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E单元地壳运动及变化 E1地壳物质循环 5.E1 6.E1 [2017·江苏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6.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E1[2017·天津卷] 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3.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2020年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04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含解析)

重难点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 〖重难点解读〗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 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 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 重点。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 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典例探究〗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 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 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 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汇总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 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3.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照一定比例缩 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并标明图名、比例、图例、和接图等。 4.常见的地质图包括普通地质图、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基岩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等六种。 二、名词解释 地壳运动:主要有地球内力引起的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地球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破坏和建造作用。 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 确定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为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2.试简述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度关系的“V”字型法则。 岩层产状岩层倾角与地面坡向关系岩层出露线与等高线关系 水平岩层二者平行或重合 倾斜岩层相反(不论倾角大小)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二者反向弯曲,“V”尖向沟谷下游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直立岩层岩层出露线为直线,不受地形影 响 3.简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地质构造控制地质结构和地质 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分析)。 运动构造形成并控制着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其中前者控制着区域地壳结构(或区域构造)和地质体结构即土体结构和岩体结构;后者则控制地壳稳定性(地震活动、地壳升降活动、断层活动及地壳活动引起的地壳表层活动)、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体中的地应力、地下水和地温等因素。上述不同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可从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地下工程等不同种类的情况具体分析。 4.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 岩层一般泛指各种成层岩石,是由层状的沉积岩(固结的岩石或松散堆积物)、火山岩和它们的变质岩组成,不具有时代的概念。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代的地层,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时间概念,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岩层或岩层组合。 5.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及主要依据?

地质构造常识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 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征:

上集_磁珠(Bead)_电感(L)_电阻(R)_电容(C)于噪声抑制上之剖析与探讨

电容
由[1]可知,当两个金属很靠近时,便形成了电容。
而由[2-5]可知,通常电源输出端,其电压并非理想的恒定值,而是会有涟波与 噪声,
而由[6]可知, GSM 为分时多工机制, 其讯号为 Burst 形式, 故其 PA 会一直 On/Off 不停地切换,导致其 PA 电源端,会有瞬时电流。而要抑制这些会危害电路的涟 波、噪声、以及瞬时电流,最常见的手法,便是摆放落地电容,接下来便探讨电 容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1

由[8]可知,任何讯号都会有回流电流,整体路径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回路。回 路面积越小,产生的 EMI 干扰就越小。而回路面积取决于讯号路径长度,以及 回流电流路径长度。因此不只讯号长度越短越好,其回流电流路径长度也是越 短越好,如此才能使回路面积缩到最小。
因此, 落地电容的作用, 便是提供噪声一个低阻抗的路径, 使整体回路面积变小, 来降低 EMI 干扰,且避免噪声透过耦合方式,干扰其他讯号。
2

由[3]可知,摆放稳压电容,确实可减少电源的涟波。
而由下图可知,虽然 C3114,已有稳压效果,但不够靠近收发器,以至于稳压效 果不如预期,而因为 LO 电源,会影响调变的精确度,如此便导致调制频谱正负 1.6MHz 处超标,而将 C3115 更换成 4.7uF 的稳压电容后,
可看到调制频谱改善许多[6]。
3

由[9]可知,电容在高频时,会有寄生电感(Equivalent Series Inductance, ESL), 与寄生电阻(EquivalentSeries Resistance, ESR),其等效模型如下 :
因此其频率响应如下 :
由上图可知,电容会有自我谐振频率,简称 SRF(Self Resonant Frequency),与 电容值,以及 ESL 有关,过了 SRF 后,则该电容会变电感,这使得抑制噪声, 以及稳压的能力会下降,因此 ESL 越小越好,即 SRF 越高,如此便可确保电容 性的频率范围越广。
4

地质地貌专题练习

地质地貌知识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南方某一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1—3题。 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 2.若在乙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是() A.火山爆发B.断层下陷 C.地下溶洞塌陷D.地下冻土融化 3.图中岩石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是() A.砂岩B.砾岩C.石灰岩D.花岗岩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4—5题。 4.表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A.a图B.b图 C.c图D.d图 5.C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作用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6.对图a地貌景观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地貌景观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B.该地貌景观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C.湖南张家界有该地貌景观分布 D.我国云贵高原上有该地貌景观分布 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8.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9.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读图10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0~11题。

10.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读图,回答15—16题: 12.右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13.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⑤D.③④⑤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15、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16、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有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向斜 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 D.山谷背斜 18.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如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在该图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C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19.下列物质中属于地壳中的矿物的是( ) A.从月球表面取回的标本 B.各种水泥制品 C.由赤铁矿和黄铁矿组成的混合物 D.金刚石、石英 20.下列事物是地质作用的结果的是( ) A.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B.荷兰的围海造田 C.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D.大寨的梯田

地质构造类型及简介

第三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一、地质构造空间位置的测定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组成地壳的岩石从总体上看,岩浆岩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变质岩,沉积岩仅占地壳岩石总量的5%左右。但从地壳表层(0-3km)的岩石看,具层状构造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超过岩石总量的80%。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在层状岩石中发育最好,表现得最清楚。下面着重介绍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一)岩层的产状(attitude of stratum)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12-4)。 1.走向(strike)层面与水平面相交所得的直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指示的方向即是岩层的走向。它有两个方向(二者相差180°)。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延长方向。2.倾向(dip)在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为真倾斜线,此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为真倾向线,真倾向线指示的方向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倾向只有一个,表示岩层向下倾斜的方位。层面上与走向斜交的直线均为视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视倾向线,其方向均为视倾向。 3.倾角(dip angle)层面上真倾斜线与真倾向线的夹角为岩层的真倾角,简称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为视倾角。所有的视倾角均小于真倾角。岩层层面的产状须在野外的岩石露头上用地质罗盘直接测量。所测量的层面应具有代表性,即其能代表露头上显现的层面总的方位。测量数据立即记录在野外地质记录本上,或在掌上

汽车轮胎的构造功用

汽车轮胎的功用、结构 1 汽车轮胎的功用 现代汽车大都采用充气式轮胎。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直接与路面接触。它的功用 有以下几点。 (1)承受载荷:支承汽车的质量,承受路面传来的各种载荷和作用力。 (2)产生驱动力与制动力:因为轮胎是汽车上唯一与路面接触的部位,保证车和路 面有良好的附着性,因此,不论是汽车的起动、行驶、还是制动、停车都要通过胎与路面“沟通”,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3)缓冲和吸震: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减轻和吸收汽 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 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 能经济性。 (4)改变汽车行驶方向:汽车不论是转向还是制动都需要由汽车的轮胎来完成,它 经常要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来改变汽车行驶的方向和行驶速度。正因为轮胎具有上述四大作用。因此汽车才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安全、自由、迅速、舒适的行驶, 所以,轮胎在整个汽车零部件中才显得特别的重要。换句话说,人和车在行驶过程 中的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轮胎好坏而定。 2 汽车轮胎的结构 2 . 1 轮胎的类型 (1)按轮胎内空气压力的大小,轮胎分为高压胎(0.5~0.7MPa)、低压胎(0.2~0.5MPa)和超低压胎(0.2MPa以下)三种。低压胎弹性好、减振性能强、壁薄散热性好、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附着性好, 因而广泛用汽车轮胎的功用、结构及使用维护 1 胎面(Tread) (1)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它应该在保护胎体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刺穿性。 (2)其表面刻有不同的胎面花纹,在湿的地面上行驶时能有效的排水。在受驱动力和制动力作用时有防止打滑的功用。 2 胎肩(Shoulder) 是轮胎的肩膀部分,具有保护胎体的使命。 3 胎侧(Sidewall) (1)行驶时曲挠最严重的部分。 (2)具有保护胎体的功用。 (3)在此处印有轮胎规格,制造商和花纹等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运动类 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冬=~挤压 匚―f _张裂 盆地广/\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我国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 系 ① 它们相伴发生 ② 在不冋时期和不冋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 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3)(2013天津文综)下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 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搬 运作用。( )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和3日10时43分,图示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 震级分别为里氏8.2级和里氏7.8级。据此回答2?3题。 2 .图中山脉的成因主要是 ( ) A. 地壳水平运动 B. 地壳垂直运动 C. 地震活动频繁 D. 大规模火山喷发 3 .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 ) ① 地壳厚度很薄 ②地壳张裂地带 ③地壳碰撞挤压 ④地壳运动活跃 A. ①③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 侵蚀 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地貌) 太半洋础瑚礁i 岛)分布示盘图 /!仝

流水侵蚀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型谷;使坡面破 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红 色沙漠” “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 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 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咯斯特地 貌,般地表崎岖,地表水勿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 (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 仙境) 冰川侵 蚀 形成冰斗、角峰、“ 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 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 海水 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沉积,形 成冰磧地貌 颗粒大、密度大 的先沉积,颗粒 小、密度小的后 沉积(具有明显 的分选性) 在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 (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黄河三角 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其邻近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水 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 (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 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回答第1 题。 3b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自主学习 ____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错动,形成断层。 (3)了解地质构造在寻找自然资源和工程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 ①资源:________、________----背斜构造;地下水----________构造。 ②工程建设----隧道、水库、交通线路尽量避开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重力作用、化学作用等形式。(1)流水作用: ①________作用:形成峡谷、瀑布等; ②搬运作用; ③________作用:山麓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中下游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 (2)风力作用: ①侵蚀作用:戈壁、________、风蚀蘑菇等________地貌; ②搬运作用; ③沉积作用:________、沙垄等________地貌。 能力提升 一、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二、图文分析地质构造的应用 三、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 (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 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四、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地层与地质构造

第二章 地层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 一、地壳运动的概念→指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 ?? ?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基本运动形式1 ????? ? ?板块构造说地球自转说均衡说 对流说、运动成因理论2 二、地质作用的概念 →指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 ??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又叫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1 ????? ?? ??重力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 风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2 第二节 岩层及岩层产状 ??? ??断裂褶皱 倾斜岩层 后被保留下来的形态。引起地壳岩层变形变位地质构造:指构造运动 ?? ??? ?????=?????? >? ?=?

二、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 ??? ??)(倾角:岩层的倾斜程度) (OD 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OA或OB)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 、产状要素α'1 真倾角(α):岩层在野外的倾角。 视倾角(β):岩层在剖面上的倾角。 θαβsin ?=tg tg (θ为剖面线与岩层走向线所夹锐角) 2 (1? ???? ??? ?方位角法相限角法 )记录(2 (3)图示:正常岩层: 30o ; 倒转岩层: 30o 第三节 地层概念 一、为什么要学习地层及地质年代: 确定构造形态:如: 单斜岩层 背斜 向斜 断层 断层 选择和评价建筑场地: 阅读地质图: 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称为该时代的地层。 二、绝对年代法: 用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确定岩石形成时间。(即蜕变时间) 蜕变:放射性元素自形成之日起,就稳定地放射出a (粒子)、b (电子)、g (电磁幅 射量子)射线,并形成稳定的新元素。如:206 238b P U ???→?蜕变后形成 蜕变时间可用下式确定: ?? ? ?? += P D t 1ln 1 λ N45oE ∠30o s E 走向 倾角 倾向 135o ∠30o 倾向 倾角 4 3 2 3 2 1 2 1 2 3 2 2 1 2 6 5 2

普通地质学—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第八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是海陆变迁、岩石变形变位和矿产形成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 第一节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 一、构造运动(地壳运动)概念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岩石圈的变形、变位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构造运动的结果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发生变形和变位: 1、一方面引起地表形态大规模变化:如山脉形成、海陆变迁、大陆分裂与大洋扩张等; 2、另一方面,使岩石圈中岩石发生变形:如地层的倾斜与弯曲、岩石块体的破裂与相对错动等。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构造运动具有方向性 构造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岩石圈空间变形的两个分量,它们总是相伴而生。 1、水平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表现为地质体的相互分离、会聚或平移错动。造成岩层的褶皱与断裂,在岩石圈的软弱层中则可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常把产生大规模、强烈的岩石变形(褶皱与断裂等)并与山系形成紧密相关的水平运动,称为造山运动。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相邻块体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分做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一般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形成大型的隆起和拗陷,引起海侵和海退。造成地表地势高差的改变,引起海陆变迁,上升可成陆,下降可成海等。传统上称为造陆运动。 (二)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1、构造运动有快有慢,但多数是长期缓慢的运动。 2、构造运动的幅度,是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不论垂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只要运动方向不变,时间愈长,运动幅度愈大;同一时间内,速度愈快,运动幅度愈大。 3、一般来说构造运动的幅度大小,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地壳的活动性。 三、构造运动的类型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 古构造运动:新近纪(25Ma年)之前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第二节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沉积岩的原始状态都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变成种种复杂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同样可以变得“柔软”。岩石在长期的受力环境里也会发生变形和变位。 构造变形:使地质体原有形态和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作用。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产物。 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研究得也最清楚。故主要讲述岩层中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一、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水平岩层的主要特征: 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老岩层在下(谷底),新岩层在上(山顶); 3、岩层顶、底之间的高差为岩层的厚度。 二、倾斜构造

磁珠(FerriteBead)

磁珠(Ferrite Bead) 什么是磁珠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他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他比普通的电感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在高频时呈现阻性,所以能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提高调频滤波效果。作为电源滤波,可以使用电感。磁珠的电路符号就是电感但是型号上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磁珠在电路功能上,磁珠和电感是原理相同的,只是频率特性不同罢了磁珠由氧磁体组成,电感由磁心和线圈组成,磁珠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电感把交流存储起来,缓慢的释放出去。 磁珠对高频信号才有较大阻碍作用,一般规格有100欧/100mMHZ ,它在低频时电阻比电感小得多。 铁氧体磁珠 (Ferrite Bead) 是目前应用发展很快的一种抗干扰组件,廉价、易用,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着。 在电路中只要导线穿过它即可(我用的都是象普通电阻模样的,导线已穿过并胶合,也有表面贴装的形式,但很少见到卖的)。当导线中电流穿过时,铁氧体对低频电流几乎没有什么阻抗,而对较高频率的电流会产生较大衰减作用。高频电流在其中以热量形式散发,其等效电路为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串联,两个组件的值都与磁珠的长度成比例。磁珠种类很多,制造商应提供技术指标说明,特别是磁珠的阻抗与频率关系的曲线。 有的磁珠上有多个孔洞,用导线穿过可增加组件阻抗(穿过磁珠次数的平方),不过在高频时所增加的抑制噪声能力不可能如预期的多,而用多串联几个磁珠的办法会好些。 铁氧体是磁性材料,会因通过电流过大而产生磁饱和,导磁率急剧下降。大电流滤波应采用结构上专门设计的磁珠,还要注意其散热措施。 铁氧体磁珠不仅可用于电源电路中滤除高频噪声(可用于直流和交流输出),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电路,其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由于脉冲信号含有频率很高的高次谐波,也是电路高频辐射的主要根源,所以可在这种场合发挥磁珠的作用。 铁氧体磁珠还广泛应用于信号电缆的噪声滤除。 以常用于电源滤波的HH-1H3216-500为例,其型号各字段含义依次为: HH 是其一个系列,主要用于电源滤波,用于信号线是HB系列; 1 表示一个组件封装了一个磁珠,若为4则是并排封装四个的; H 表示组成物质,H、C、M为中频应用(50-200MHz), T低频应用(50MHz),S高频应用(200MHz); 3216 封装尺寸,长3.2mm,宽1.6mm,即1206封装; 500 阻抗(一般为100MHz时),50 ohm。 其产品参数主要有三项: 阻抗[Z]@100MHz (ohm) : Typical 50, Minimum 37; 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m ohm): Maximum 20;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mA): 2500. 回答了什么磁珠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之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图1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肠构造。其形成过程为: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做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岩层剖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据图完成1~2题。 图1 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 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②受到强大的压力 ③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④火山活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流域内在1952—2009年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图2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输沙量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3~5题。 图2 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 A.坡地改梯田 B.种植苹果树 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 4.图X5-2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 A.腾库容为了防灾 B.以涵养水源为主 C.以拦截粗砂为主 D.建设的规模较小

5.该河在1952—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 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 在柴达木盆地边缘,隐藏着中国最大的一片水上雅丹地貌群,其主体是7500万年前的湖泊沉积物,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奇异地貌。图3为该水上雅丹景观图,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图3 图4 6.组成图3景观的岩石,对应图X5-4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图3中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 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某考察队对某海滩进行考察,图5示意以该海滩某测量点为起点的海滩地形剖面图及颗粒物特征表。平均粒径表示颗粒的大小,其数值越大说明其颗粒越小。分选系数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其越接近0,说明其分选性越好。据此完成8~9题。 图5 8.形成a地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海浪沉积

关于bead的构造和作用

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 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 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错50MHZ。 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电路)中的RF噪声,RF能量是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射频RF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该器件允许直流信号通过,而滤除交流信号。通常高频信号为30MHz以上,然而,低频信号也会受到片式磁珠的影响。 片式磁珠由软磁铁氧体材料组成,构成高体积电阻率的独石结构。涡流损耗同铁氧体材料的电阻率成反比。涡流损耗随信号频率的平方成正比。使用片式磁珠的好处:小型化和轻量化在射频噪声频率范围内具有高阻抗,消除传输线中的电磁干扰。闭合磁路结构,更好地消除信号的串绕。极好的磁屏蔽结构。降低直流电阻,以免对有用信号产生过大的衰减。显著的高频特性和阻抗特性(更好的消除RF能量)。在高频放大电路中消除寄生振荡。有效的工作在几个MHz 到几百MHz的频率范围内。 要正确的选择磁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需要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多少; 2、噪声源是谁; 3、需要多大的噪声衰减; 4、环境条件是什么(温度,直流电压,结构强度); 5、电路和负载阻抗是多少; 6、是否有空间在PCB板上放置磁珠; 前三条通过观察厂家提供的阻抗频率曲线就可以判断。在阻抗曲线中三条曲线都非常重要,即电阻,感抗和总阻抗。总阻抗通过ZR22πfL()2+:=fL来描述。通过这一曲线,选择在希望衰减噪声的频率范围内具有最大阻抗而在低频和直流下信号衰减尽量小的磁珠型号。片式磁珠在过大的直流电压下,阻抗特性会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工作温升过高,或者外部磁场过大,磁珠的阻抗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使用片式磁珠和片式电感的原因:是使用片式磁珠还是片式电感主要还在于应用。在谐振电路中需要使用片式电感。而需要消除不需要的EMI噪声时,使用片式磁珠是最佳的选择。片式磁珠和片式电感的应用场合: 片式电感:射频(RF)和无线通讯,信息技术设备,雷达检波器,汽车,蜂窝电话,寻呼机,音频设备,PDAs(个人数字助理),无线遥控系统以及低压供电模块等。 片式磁珠:时钟发生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的滤波,I/O输入/输出内部连接器(比如串口,并口,键盘,鼠标,长途电信,本地局域网),射频(RF)电路和易受干扰的逻辑设备之间,供电电路中滤除高频传导干扰,计算机,打印机,录像机(VCRS),电视系统和手提电话中的EMI噪声抑止。电子PCB 回答者:jay282415379 - 试用期一级 2-1 08:37 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