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中医辨证论治word精品

疮疡中医辨证论治word精品
疮疡中医辨证论治word精品

一.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是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有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种,一般性感染有痈、疖、疔、发、有头疽等;特异性感染有流痰、烂疔、疫疔等。疮疡的临床特点,在肿疡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痈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但不同于西医所称的“痈”。痈有内外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生于体表,两者虽同属“痈”,但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辨证论治和护理也不同,本节仅叙述外痈。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直径多在6?9cm, 有红肿热痛,易起、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和内陷。

西医学中的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外伤邪毒导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热毒蕴结,故患部赤热。热毒较盛,腐血烂肉乃成脓。气血虚弱之体,因毒滞难化,不易透毒外出,常致病情加重。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如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痈、委中痈等,但多数性质、诊治护理原则基本相同。根据所兼邪毒的差异,辨证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发于头面部者,常夹风温和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夹

有湿火和湿热;发于中部者,多夹有气郁或火郁。

(二)辨证分型

1.风热毒盛(初期)

证候表现:初起时皮肉间突然肿胀,表皮灼红,疼痛,逐渐高肿,可见发热、头痛等热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2.湿热火毒(成脓期)

证候表现:患处肿热高突,痛如鸡啄,纳呆口苦,壮热不退。若局部中软应指,示脓以形成,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外治宜切开排脓。初溃时用九一丹纱条填塞引流,外敷金黄散。

3.脓泄邪退(溃后期)

证候表现:患处脓出,症状减轻。若排脓通畅,则肿消痛止。若脓出而疮口四周仍坚硬,或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为流脓不畅,或体质虚弱,不易收口。

护治法则:调补气血。(治疗代表方:八珍汤)

痈外治法:

1.初起宜清热消肿,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或取金黄散、玉露散

以冷开水或醋等调成糊状外敷;或太乙膏掺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外

贴。

2.成脓宜切开排脓。

3.溃后宜提脓祛腐,用八二丹或九一丹,并用药线引流,再用金黄膏或

玉露膏盖贴。

4.收口脓腐已尽,宜生肌收敛,以生肌散掺入疮口中,病用红油膏、太

乙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5.脓出不畅,若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则扩疮引

流。

有头疽有头疽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莲蓬、蜂窝。由于脓液一时不易畅流排泄,而向周围蔓延扩展变大,范围常超过9cm,甚至大于30cm.好发于颈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一般说来,发于项后、背部者,常不易透脓,内陷变证较为多见,故病情较重;发于四肢者,容易透脓,内陷变证少见,故病情较轻。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尤其以消渴患者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痈),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多有外感风寒、湿热、火毒之邪,内有七情内郁,气郁化火;或劳伤精气,水不济火;或恣食膏粱厚味,内生湿热火毒,最终导致脏腑蕴毒,气血阻滞,毒邪凝滞肌肉而发为疽。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辨虚实:实证多属火毒凝结或湿热壅滞,局部红肿高突,疼痛灼热,根脚收束,脓液稠黄,伴发热、口渴等,舌红,苔黄,脉数;虚证多为阴虚火炽或

气虚毒滞,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黯或晦黯,疼痛剧烈或闷肿胀痛,脓腐难化,脓液稀少或带血水,口渴喜热饮,舌红,苔白或微黄或黄而干,脉细数。

(二)辨证分型

1. 火毒凝结证候表现: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脓液稠黄,能迅速化脓脱腐,全身发热,口渴,尿赤,苔黄,脉数有力。

护治法则: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2. 湿热壅滞证候表现:局部症状与火毒凝结证相同,全身壮热,朝轻暮重,胸闷呕恶,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护治法则: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

3 .阴虚火炽

证候表现;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滞,疼痛剧烈,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全身发热烦躁,口渴多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细弦数。

护治法则: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治疗代表方:竹叶黄芪汤)

4. 气虚毒滞

证候表现:肿势平塌, 根脚散漫,皮色晦黯不泽,胀重疼痛,腐肉不化,脓液稀少,易成空腔。畏寒高热或身热不扬,小便频数,口渴喜热饮,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白或微黄,脉数无力。

护治法则:扶正托毒。(治疗代表方:托里消毒散加减)

5. 气血两虚

证候表现: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新肌色淡、淡红而不鲜或黯红,愈合

缓慢,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舌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护治法则:气血双补。(治疗代表方:十全大补汤)

有头疽外治法:

1.初期未溃者,患处红肿,脓头尚未破溃,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

证,用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用冲和膏外

敷。

2.酿脓期,以八二丹掺疮口,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改用七三丹,外

敷金黄膏。待脓腐大多脱落,创面渐洁,改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

3.收口期,创面脓腐已静,新肉渐生,以生肌散掺疮口,外

敷白玉膏。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可用垫棉法加

压包扎。

4.若脓腐阻塞疮口,脓液蓄积,引流不畅者,可用五五丹药线或八二丹

药线多枚分别插入疮口,蚀脓引流。或用棉球蘸五五丹或八二丹,松

松填于脓腔以祛腐。

疮疡中医辨证论治

一.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是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有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种,一般性感染有痈、疖、疔、发、有头疽等;特异性感染有流痰、烂疔、疫疔等。疮疡的临床特点,在肿疡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痈 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但不同于西医所称的“痈”。痈有内外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生于体表,两者虽同属“痈”,但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辨证论治和护理也不同,本节仅叙述外痈。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直径多在6~9cm,有红肿热痛,易起、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和内陷。 西医学中的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外伤邪毒导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热毒蕴结,故患部赤热。热毒较盛,腐血烂肉乃成脓。气血虚弱之体,因毒滞难化,不易透毒外出,常致病情加重。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如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痈、委中痈等,但多数性质、诊治护理原则基本相同。根据所兼邪毒的差异,辨证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发于头面部者,常夹风温和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火和湿热;发于中部者,多夹有气郁或火郁。 (二)辨证分型 1.风热毒盛(初期) 证候表现:初起时皮肉间突然肿胀,表皮灼红,疼痛,逐渐高肿,可见发热、头痛等热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热火毒(成脓期) 证候表现:患处肿热高突,痛如鸡啄,纳呆口苦,壮热不退。若局部中软应指,示脓以形成,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外治宜切开排脓。初溃时用九一丹纱条填塞引流,外敷金黄散。 3.脓泄邪退(溃后期) 证候表现:患处脓出,症状减轻。若排脓通畅,则肿消痛止。若脓出而疮口四周仍坚硬,或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为流脓不畅,或体质虚弱,不易收口。

疮疡中医辨证论治

.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是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有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种,一般性感染有痈、疖、疔、发、有头疽等;特异性感染有流痰、烂疔、疫疔等。疮疡的临床特点,在肿疡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痈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但不同于西医所称的“痈”。痈有内外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生于体表,两者虽同属“痈”,但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辨证论治和护理也不同,本节仅叙述外痈。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直径多在6?9cm 有红肿热痛,易起、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和内陷。 西医学中的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外伤邪毒导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热毒蕴结,故患部赤热。热毒较盛,腐血烂肉乃成脓。气血虚弱之体,因毒滞难化,不易透毒外出,常致病情加重。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如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痈、委中痈等,但多数性质、诊治护理原则基本相同。根据所兼邪毒的差异,辨证

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发于头面部者,常夹风温和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火和湿热;发于中部者,多夹有气郁或火郁。 (二)辨证分型 1.风热毒盛(初期) 证候表现:初起时皮肉间突然肿胀,表皮灼红,疼痛,逐渐高肿,可见发热、头痛等热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2.湿热火毒(成脓期) 证候表现:患处肿热高突,痛如鸡啄,纳呆口苦,壮热不退。若局部中软应指,示脓以形成,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外治宜切开排脓。初溃时用九一丹纱条填塞引流,外敷金黄散。 3.脓泄邪退(溃后期) 证候表现:患处脓出,症状减轻。若排脓通畅,则肿消痛止。若脓出而疮口四周仍坚硬,或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为流脓不畅,或体质虚弱,不易收口。 护治法则:调补气血。(治疗代表方:八珍汤) 痈外治法: 1.初起宜清热消肿,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或取金黄散、玉露散 以冷开水或醋等调成糊状外敷;或太乙膏掺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外 贴。 2.成脓宜切开排脓。

中医外科学第七章疮疡

第七章疮疡 第一节疖 疖: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病因、症候不同,分为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面部)、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 西医名称:疖(毛囊炎)、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特点:①好发:暑季,小儿 ②色红、灼热、根浅突起、多在3厘米。 (石疖——有一脓头;软疖——无头)。 ③易脓、易溃、易敛,出脓即愈。 病因病机:暑毒或汗出不畅或痱子抓伤染毒 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1.内治法:轻者无须内治。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增液汤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化湿,清化湿热——五神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法: 初:金黄膏外敷,每日一次 中:切开排脓 后期:生肌长皮——生肌橡皮膏蝼蛄疖——十字切开,有死骨者取出 第二节疔 疔:发病急,易于变化而危险性极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分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 特点:①好发:手足、颜面。 ②疮形如粟,根深而硬,肿痛并见,寒热并现。 ③如处理不当,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 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其功能 1.颜面部疔疮 西医名称:颜面部疖、痈 病因病机:因火毒之热为患 治法: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火热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②火热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外治: ①初起——箍脓消肿——金黄散、玉露散 ②脓成——提脓去腐——九一丹、八二丹 ③溃后——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生肌散、白玉膏

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分析

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5-10-30T15:48:12.6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作者:陈中伟[导读] 郴洲市中医医院 423000 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5.79%,且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郴洲市中医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疮疡患者共1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予中医外科“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5.79%,且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中医外科;消法;疮疡;疗效疮疡属于中医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祖国医学认为,疮疡主要是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导致气血凝滞所引起,其包括体表上肿疡、溃疡及其相关皮肤病内容[1]。本病治疗应以内外结合为主,由此,本研究对76例疮疡患者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疮疡患者共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41:35,年龄11-64岁,平均(39.85±2.50)岁,病程4d-2m,平均(1.13±0.25)m;研究组男女比例42:34,年龄12-63岁,平均(39.50±3.13)岁,病程3d-2m,平均(1.02±0.19)m。两组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病情轻重为抗生素药物及剂量选择的依据:病情轻者予以口服头孢拉定(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8844,0.5g)治疗,0.5g/次,3 次/d;病情较重者予以静滴1520u青霉素[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H45020511,0.96g(160万单位)]+500ml5%葡萄糖液,1 次/d。研究组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本组患者均行中药的内服和外敷结合治疗,内服中药(基础为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以清热解毒消痈汤的代表方剂,其配方为:银花、紫花地丁各15g,30g蒲公英,蚤休、紫背天葵、赤芍、夏枯草各12g,丹皮、川贝母、川芎、陈皮各10g,6g生甘草。痛者添加元胡索和金铃子,发热者添加牛蒡子、黑山栀和大青叶;病灶位于头面部者添加羌活和香白芷,病灶位于下肢者添加怀牛夕和独活。该汤剂用量为1剂/d,煎沸后取药汁,分早、晚口服。外敷中药以阴阳两证区分,阳证者在纱布上涂上芙蓉软膏,其后将纱布直接外敷在患处;阴证者予以外敷本院自制活血消肿膏。两组均以5d 为1疗程,共2疗程。 1.3疗效观察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疗效标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判断,显效为疮疡消散,疼痛消失;有效为疮疡基本消失,疼痛缓解;无效为疮疡无变化,疼痛未消失,病情或加重[2]。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研究组 76 42(58.33) 30(39.47) 4(5.26) 72(94.74)* 对照组 76 30(50.00) 36(50.00) 15(19.74) 60(78.9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5.79%(12/76),其中恶心4例,腹泻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5例。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疮疡源于火毒,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营卫不和,还可导致经络相隔、气血凝滞,本病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为初期临床症状表现,在中医治疗中,其主要以消法为主[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2例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疮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实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中医外科治疗的总法则是消、托、补,“消法”为其首要大法,“消法”是指采用消散药物以消散患处初期的外疡,其不仅可缩短治疗时间,还可免除患者的手术痛苦,因而易被患者接受[4]。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的78.95%相比较高,表明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这是因为,中医外科“消法”结合内消与外治两种方案治疗,配合使用行气和营、活血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多种方法,即行中药内服与外敷结合治疗。内服中药清热解毒消痈汤中以银花、生甘草、川贝母、蚤休、赤芍、蒲公英、夏枯草均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痂的功效,紫背天葵可止血抗病毒,丹皮、川芎可活血散瘀、辅以紫花地丁治疗,可发挥凉血消肿的功效。外疡发病于局部体表,而内痈发病于体内脏腑,故治疗疮疡需要立足于整体,并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方法,行内销外治二法方可取得良好疗效。而本院配置清热解毒消痈汤可发挥清热解毒、化瘀散痂的功效,而外敷药物具有清热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故内消与外治结合在治疗疮疡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5]。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未发生不良事件,提示采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疮疡的有效方案。

疮疡治法方药的现代认识

三、“以色治色”法的临床研究 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将符合病铡纳入标准的自癜风患者74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自合裁治疗组4l侧和8-MOP片对照组33例,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消自合剂.每次160ml,每天1次;对照组El服8-MOP片,每次10rag,每天3次,连续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病学组标准)。结果治疗组41例其中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痊愈率为29,27%:对照组33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79%,痊愈率为9.09%。消白合剂疗效明显优于8-MOP片。总有效率与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5)。 祛斑合帮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黄褐斑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斑合剂治疗组34例和沙棘冲剂对照组33例。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祛斑合剂,每次15,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沙棘冲剂,每次15,每天3次,连续服药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病学组标准)。结果治疗组34例其中基本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痊愈率为32.35%;对照组33例其中基本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痊愈率为1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o.05) 四、问题与展望 经过初步的理论探讨、临床验证及实验研究,我们认为“以色治色”法运用于临床具有可行性、实用性、优势性,尽管“以色治色” 法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色治色”法将会成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广为推广的方法之一。 疮疡治法方药的现代认识 天津市中医医院王建平(∞0124)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李兰青(300120) 疡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经验宝贵,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疮疡的诊治病种多属疮、疡、痈、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感染。在治疗疮疡疾患时,常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尤其外用中药的使用较西医有很大的优势,很多疑难疾患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均获得很好的疗效。要继承发展疡科,需要对疮疡治法进行分析,并对方药的现代药理作用有所研究,这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疮疡疾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谨对疮疡内治法及方药予以探讨。 1、古医疮疡常用方药研究 应用文献回顾方法,查询了自晋代以来约30余部有关疡科的专著,结果发现300首治疗肿疡(相当于急性、亚急性感染红肿热痛来溃破时)方剂中出现率较高的药物排序为甘草(76.33%)、当归(55.67%)、金银花(44.67%)、芍药0833%)、防风(32.33%)、黄芪(31.339钉、连

中医(专长)-中医外科学-疮 疡

第二单元疮疡 细目一疖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病因、证候不同,又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其特点是肿势限局,范围多在3cm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一)病因病机 常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 患疖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引起脓毒潴留,或搔抓染毒,致脓毒旁窜,在头顶皮肉较薄处易蔓延、窜空而成蝼蛄疖。 凡体质虚弱者,由于皮毛不固,外邪容易侵袭肌肤,若伴消渴、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疾病阴虚内热者,或脾虚便溏者,更易染毒发病,并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二)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 (1)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cm大小,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 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窜穴之状。 (4)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三)辨证论治 以清热解毒为主。暑疖需兼清暑化湿;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并施。 1.热毒蕴结证 主症:常见于气实火盛患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两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常用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黄连、栀子、黄芩、黄柏等。 2.暑热浸淫证 主症: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常用连翘、花粉、赤芍、甘草、滑石、车前子、银花、泽泻、淡竹叶等。 3.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 主症: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常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常用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尾、甘草、银花、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陈皮、防风、贝母、白芷、生地黄、玄参、麦冬等。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 主症: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收口时间均较长,脓水稀薄。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茯苓、银花、牛膝、车前子、紫花地丁、白扁豆、党参、白术、炙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砂仁等。 (四)外治法 1.初起小者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紫金锭水调外敷。

中医外科疮疡考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执业医师考点总结疮疡 一、疮疡暑疖1.内治: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2.外治: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2)珠疖:清黛散3)成脓:切开排脓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5)并发湿疮:清黛散疖病1.内治: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体虚毒恋:养阴清热解毒-防风通圣散 2.外治:千捶膏。三黄膏 二、疔疮颜面疔1.内治: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火毒炽盛: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2.外治:1)初期:箍毒消毒─玉露散。千捶膏2)中期:提脓祛腐─九一丹。八二丹。玉露膏。千捶膏3)后期:生肌收口─太乙膏。红油膏。 红丝疔1.外治:1)初起:太乙膏掺红灵丹2)成脓:切开引流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红油膏4)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三、痈颈痈1.内治:风热痰毒: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2.外治:1)初起:金黄膏2)溃后:八二丹。金黄膏。红油膏3)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四、丹毒五龙普柴1.内治:风热蕴毒:散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湿热毒蕴:清热利湿解毒-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五、发锁喉痈1.内治:1)初起:。痰热蕴结: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热盛肉腐:清热化痰,和营托毒-普济消毒饮热伤胃阴:

清养胃阴-益胃汤2.外治:玉露散。双柏散臀痈湿火蕴结:清热解毒,和营化湿-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湿痰凝滞:和营活血,利湿化痰-仙方活命饮气血两虚:调补气血-八珍汤 六、有头疽1.内治:火毒凝结:和营托毒,清热泻火-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气虚毒滞:扶正托毒-托里消毒散收口期:气血两虚:调补气血-十全大补汤2.外治:1)初期:金黄膏。千捶膏2)溃脓期:八二丹。金黄膏3)收口期:白玉膏。生肌散七、无头疽黄八仙附骨疽1.内治:1)湿热瘀阻:清热化湿。行瘀通络─仙方活命饮合五神汤2)热毒炽盛:清热化湿。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3)脓毒蚀骨:调补气血。清化余毒─八珍汤。 2.外治:1)初起:金黄膏。玉露散2)成脓:切开引流3)溃后: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冲和膏 八、走黄与内陷1.走黄:热毒入血: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2.内陷:1)邪盛热极: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2)正虚邪盛: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3)脾肾阳衰:温补脾肾。 4)阴伤未败:生津养胃 九、瘰疬1.内治:香开六骨1)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逍遥散合二陈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加清骨散3)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2.外治:1)初起:冲和膏。阳和解凝膏2)中期:冲和膏。阳和解凝膏3)后期: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

中医外科学第七章 疮疡

第七章疮疡 第一节疖 疖: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得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病因、症候不同,分为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面部)、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 西医名称:疖(毛囊炎)、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特点:①好发:暑季,小儿 ②色红、灼热、根浅突起、多在3厘米。 (石疖——有一脓头;软疖——无头)。 ③易脓、易溃、易敛,出脓即愈。 病因病机:暑毒或汗出不畅或痱子抓伤染毒 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1、内治法:轻者无须内治。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增液汤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化湿,清化湿热——五神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法: 初:金黄膏外敷,每日一次 中:切开排脓 后期:生肌长皮——生肌橡皮膏蝼蛄疖——十字切开,有死骨者取出

第二节疔 疔:发病急,易于变化而危险性极大得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与手足等处)。 分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 特点:①好发:手足、颜面。 ②疮形如粟,根深而硬,肿痛并见,寒热并现。 ③如处理不当,颜面部得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 手足部得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其功能 1、颜面部疔疮 西医名称:颜面部疖、痈 病因病机:因火毒之热为患 治法: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火热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②火热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外治: ①初起——箍脓消肿——金黄散、玉露散 ②脓成——提脓去腐——九一丹、八二丹 ③溃后——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生肌散、白玉膏 2手足部疔疮 西医名称: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 病因病机:内因脏腑火毒炽盛,外因手足部外伤染毒

中医外科学

疡:外疡,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疮疡: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破溃后,出现过度生长于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腐肉. 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 应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肿范围.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徐疾袋底.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 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包括瘘管和窦道. 痰: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 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岩:病变部位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 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队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 顺证:顺就是按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 垫棉法: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方法,借着加压的力量,是溃疡的脓液不致发生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黏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常伴有消渴习惯性便秘等 红丝疔:指发生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 烂疔:发生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气性坏疽 疫疔:是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其状如疔,相当于皮肤炭疽. 痈: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西医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颈痈: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称痰毒又称时毒,相当于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痄腮:发于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濡肿,酸胀少痛,颊粘膜腮腺开口处可有红肿,进食时局部疼痛,一般不化脓,约1~2周左右小腿,有传染性. 委中毒:是发在腘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西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与痄腮区别:痄腮多发于5-15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 丹毒:指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无头疽:指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初起无头故名,相当于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发于四肢骨干,以胫骨最常见股骨次之. 走黄与内陷:是阳证疮疡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症候,相当于全身性急性化脓性疾病,属于中医的逆证恶证.继发于疔疮的常称走黄.因疽毒或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称为内陷. 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可随痰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组织间隙,壅阻而形成的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又以后期可出现虚痨症状,称骨痨.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 褥疮: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皮肤溃烂称席疮.

中医外科学名解

《中医外科学》 名词解释 1.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总称。疡科及外科。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生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而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6.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内痈和外痈两大类。 7.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分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8.盘根: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界清楚。 9.跟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10.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11.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12.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13.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称为痔。 14.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的病理改变,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与外口;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15.痰:外科之痰多指发生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性。 16.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皮里膜外表浅部位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学之结核病。 17.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猴年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石,故称之谓岩。 18.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因素统称为毒。 19.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20.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21.顺证:“顺”就是正常征象,但并非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中,按照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22.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的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 23.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4.劳伤虚损:主要是指劳力过度、劳神、房事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受阻,阴阳失和,是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 25.气血凝滞:是指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致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26.部位辩证: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辩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 27.经络:是体表组织与脏腑器官之间的重要联络渠道。 28.肿: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表症状。 29.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起、丹毒等。 30.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31.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疮疡的中医护理措施

疔疮的中医护理措施 摘要:疔疮主要是因感受外邪、脏腑蕴热所致的热毒蕴蒸于经络肌肤,气血凝滞而起,所以我们在护理疔疮疾病患者时应该从情志、饮食、生活起居、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 疔疮是指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的疔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属于疮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是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邪毒走散。多发于颜面、手足等处。根据其发病的部位和性质可分为:颜面部疔疮、红丝疔、烂疔、手足部疔疮等。 当我们在护理疔疮疾病患者时,应当着重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保持环境及个人卫生;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物;预防发生走黄内陷等危证。 首先是情志护理。发生疔疮疾病的患者时刻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内心难免生出一些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以及疼痛带来的烦躁不安。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患者减轻疼痛,打消恐惧和焦虑,帮助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情绪中。当患者发生局部剧烈疼痛时,可酌情冷敷;或用紫花地丁、苍耳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中药洗净,捣烂外敷,以清热解毒;或按摩合谷、外关、曲池等穴位以清泄热毒。疼痛甚者,按医嘱予以止痛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经常与之交谈,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适时向患者提供安慰和鼓励,使他有信心战胜疾病。在允许的情况下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之放松。 其次是饮食的护理。疔疮患者的饮食应当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宜清凉流质或半流质,如梨汁、苹果汁、西瓜汁、赤豆汤、绿豆汤、丝瓜汤、冬瓜汤等。宜用山药粥、小米粥等;鼓励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干锅、烧烤等。脾胃虚寒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寒凉饮食。减少咀嚼,有利于病灶局限。食后可以用金银花熬制的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再是生活起居的护理。①保持病室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减少探视。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汗出过多应及时擦干,并更换衣被,同时注意防止受凉。③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或金银花煎水漱口。④病重者应该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⑤衣服应该宽松,透气,柔软,切忌挤压,避免刺激局部。必要时将患处固定,减少活动。 最后是健康教育。患者发生疔疮时,我们应该告知其保护好皮肤,避免在阳光下暴晒,避免蚊虫叮咬、挠抓碰伤。修剪指甲不宜过深,避免针尖、竹、木、鱼骨刺伤;避免赤足劳动。彻底治愈手足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平时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忌膏粱厚味,酗酒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大便通畅。患病期间注意休息,保护患处,防止损伤,遵医嘱用药。恢复期注意保护患处,避免污染,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徐桂华,张先庚,等. 中医临床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李小寒,尚少梅,等. 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陆德铭,等. 中医外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戴新娟,王正值,等.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陈实功. 外科正宗[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全文1060字

疮疡肿毒中医怎样治疗

疮疡肿毒中医怎样治疗 文章目录*一、疮疡肿毒中医怎样治疗1. 疮疡肿毒中医怎样治疗2. 疮疡肿毒的原因3. 疮疡肿毒的症状*二、如何预防疮疡肿毒*三、疮疡肿毒的食疗 疮疡肿毒中医怎样治疗 1、疮疡肿毒中医怎样治疗补中益气汤:黄祗、人参、甘草、柴胡、升麻、白术、当归、陈皮,水煎,姜枣引。有汗用白术,无汗用苍术,治疟加青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四两) 黄芩人参甘草生姜茯苓铅丹龙骨牡蛎(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川连茯苓汤:黄连茯苓(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 车前子(炒) 通草远志(去心,姜汁制炒,各半两)半夏(汤洗去滑) 黄芩甘草(炙,各一分)。 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薄荷叶、大黄(炒)、山栀仁、赤芍、麻黄(去节)、连翘、石膏、黄芩、桔梗、滑石、荆芥、白术、甘草,加干葛,生姜引。备化汤:木瓜干茯神(去木,各一两) 牛膝(酒浸) 附子(炮,去皮脐,各三分) 熟地黄覆盆子(各半两) 甘草(一分) 生姜(三分)。 2、疮疡肿毒的原因大多因虚致病,且多属于慢性,如肾虚络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 而成瘰疬这类疮疡的初、中期多具有阴证疮疡的特点。此外,由

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之单为外邪引起者多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疖、有头疽等。故疮疡的发生,普遍认为从外感受者轻,脏腑蕴毒从内而发者重。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 3、疮疡肿毒的症状无论哪一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疮疡,均能导致局部和全身一系列病理反应。当上述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就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如人体抗病能力低下,以及病邪不能及时控制, 则进一步形成热胜肉腐,肉腐为脓,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在内脏的结块、疼痛、化脓,同样是由于脏腑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的结果。疮疡毒邪炽盛时,也可破坏人体防御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影响或侵人内脏,引起一系列的内在病理反应。轻则出现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症;重则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甚或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疮疡肿毒1、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认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2、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要“恬`孕槲

疮疡的中医治疗

疮疡的中医治疗 文章目录*一、疮疡的中医治疗1. 疮疡的中医治疗2. 疮疡如何形成的3. 疮疡的发病的特点*二、疮疡如何预防*三、疮疡的外治方法 疮疡的中医治疗 1、疮疡的中医治疗针对疮疡久病气血亏虚者,殷银霞善用大剂量黄芪用量30~60克,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对疮疡溃破久不收口者,常配合白及,三七等药治疗。《珍珠囊》言:“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处方: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皂角刺6克,炮山甲10克,天花粉15克,牡蛎20克(先煎),浙贝母2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黄芩10克,白芷15克,当归10克,苍术10 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黄芪30克。1 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2、疮疡如何形成的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因为疮疡一般都由外来创伤所致,所以在古

代“疡医”也被用来泛指从事外科、皮科的中医。疮疡长体质差、气血不足的人身上,往往缠绵不愈。出现低烧不煺、四肢厥逆、疮疡塌陷晦暗、脓汁清淡稀冷、神智萎靡、昏昏欲睡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鼓舞阳气,补益气血。 3、疮疡的发病的特点疮疡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理变化造成的特殊形态,或由于功能障碍产生的特殊体形,对诊断常有一定意义。如颜面疔疮者步态蹒跚,局部突然伤口凹陷,皮色暗红,常是「走黄」的先兆。红丝疔必有红丝一条或数条; 蛇头疔溃后二周,仍形如蛇头,不见消煺,多是损骨;胸椎流痰的形如「鸡胸」、「驼背」; 髋关节流痰因大小腿肌肉萎缩而形状如鹤膝;指关节流痰则指肿如蝉腹,骼窝流注每见患肢屈曲难伸。 疮疡如何预防1、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认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2、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要“恬惔虚无”,“积精全神”,“精神内守”,从而使“形体不蔽,精神不散”。 3、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各种养生方法都是为了保护和强壮正气为基本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