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合成橡胶工业----格式要求

合集下载

合成橡胶简介

合成橡胶简介

合成橡胶工业简介兰州寰球工程公司目 录1.橡胶概述 2.丁苯橡胶 3.丁腈橡胶 4.丁基橡胶 5 异戊橡胶 5. 6 顺丁橡胶 6. 7.乙丙橡胶兰州寰球工程公司橡胶的分类按来源分类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树、 虫胶、 琥珀等由单体合成或 天然高聚物改 性获得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天然橡胶天然 橡胶是从天然植物中采集出来的一种高弹性材料, 经采集、凝聚、洗涤、干燥等过程即得。

制造各种轮胎以及工业橡胶制品,如胶管、胶带和工 业用橡胶杂品;日常生活用品如胶鞋、雨衣以及医疗卫生 用品等 用品等。

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合成橡胶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因 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兰州寰球工程公司橡胶的分类橡胶 天然橡胶(NR) 合成橡胶(SR) 热塑性弹性体(TPE) 苯乙烯类 SBS、SIS、SEBS、SEPS 烯烃类(TPO、TPV)通用橡胶特种橡胶顺丁橡胶(BR)硅橡胶(SI或Q)丁苯橡胶(SBR)氟橡胶(FPM)双烯类(TPB、TPI)丁睛橡胶(NBR)聚氨酯橡胶(EU或AU)氯乙烯类(TPVC、TCPE)氯丁橡胶(CR)丙烯酸酯橡胶(ACM或AEM)乙丙橡胶(EPDM)氯醚橡胶(CO或ECO)丁基橡胶(IIR)异戊橡胶(IR)兰州寰球工程公司主要的合成橡胶 要的合成橡胶合成橡胶(SR):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各种轮胎及一般工 业橡胶制品。

业橡胶制品 顺丁橡胶是丁二烯的聚合物。

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聚合物。

丁腈橡胶是丁二烯和丙烯晴的聚合物。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聚合物。

异戊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

异戊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 乙丙橡胶是乙烯和丙烯的聚合物。

氯丁橡胶是氯丁二烯的聚合物。

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合成橡胶橡胶装置特点流程复杂(100PID张左右)、辅助原料多、工艺设备多( 500 1000台套) 投资大(3 15亿元) 500-1000台套)、投资大(3-15亿元) 2012年我国轮胎产量4.8亿条,目前国外正在布局中国轮胎基地。

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设计方案

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设计方案
• ② 用钛或钴催化体系生产顺丁橡胶,一般选用苯或甲苯作溶剂,制得顺丁橡胶的顺式1,4含量高,硫化胶的 物理性能类似,不同的是钛系顺丁橡胶的分子量分布窄、冷流倾向大,加工性能也不如钴系和镍系顺丁橡胶 好。
• ③ 用镍系催化剂生产顺丁橡胶,芳烃(如苯或甲苯)和脂肪烃(如环己烷、己烷、庚烷或加氢汽油)均可作 为聚合溶剂,而且都得到高分子量、高顺式顺丁橡胶,以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作催化剂、 以抽余油作溶剂生产顺丁橡胶的技术(我国生产橡胶的主要技术方法),中国自1959年开始研究,于1971年 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并投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链的终止?在一定的聚合条件和环境中链增长到一定长度之后由于某种化学或物理因素的影响活性中心从增长链上脱落再生出活性中心而使原有的增长链终止变为无活性的聚丁二烯分子或者是增长链遇到单体催化剂溶剂或杂质后活性中心发生转移使原有的增长链终止称为链转移终止
• 通过与天然橡胶相比,顺丁橡胶具有弹性高、耐低温性好、耐磨性 佳、滞后损失和生热性小、耐挠曲性及动态性能好以及耐老化、而 永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轮胎加工行业。但它也有加工性欠佳、 强度较差、抗湿滑性不好、有冷流性倾向等不足。
• 顺丁橡胶的性能一看生胶的性能(可塑性、加工性、外观、颜色等)好 坏,影响它因素有聚合方法、引发剂系统、生胶的分子结构、门尼 粘度、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凝胶含量、灰分、挥发份等。二 看硫化后的硫化胶性能(抗张强度、300%定拉伸强力、伸长率、硬 度、回弹性、生成热、永久变形、磨耗量等),影响硫化胶的因素有 门尼粘度、凝胶含量、加工用的配合剂(种类、用量、配方)加工方法 等。上述这些可以用表格列出数据对常见橡胶胶进行比较显示。
• 合格胶液被喷到凝聚釜内,在热水、机械搅拌和蒸汽加热的作用下,进行充分凝聚形成颗粒,并蒸出溶剂油溶剂和少量丁二 烯。釜项被蒸发的气体有水蒸汽、部分丁二 烯和绝大部分溶剂油溶剂,气体经过两个并联的循环水冷凝冷却器,冷凝物进入 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溶剂油用油泵送往溶剂回收罐区,水经油水分离罐底部由液面调节阀控制排出,经二次净化分离 罐排入地沟。釜底胶粒和循环热水经颗粒泵送入洗胶岗的缓冲罐,再经1号振动筛分离出胶粒送至洗胶罐。

丁基橡胶的合成

丁基橡胶的合成

高分子化学丁基橡胶的合成工艺专业:材料化学学号:姓名:丁基橡胶的合成工艺1941年由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合成以后,丁基橡胶的生产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

阳离子聚合工业化的品种相对较少,只有丁基橡胶、聚异丁烯、聚乙烯基醚、石油树脂等,其中丁基橡胶是阳离子聚合中规模最大的工业化产品,且该体系的性质决定了聚合反应需要在一100 ℃条件下进行。

因此,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在阳离子聚合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理论基础:由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为异丁烯的1.5~4.5%)共聚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双键来提高其硫化性能,所得产物即丁基橡胶。

以氯甲烷为溶剂、三氯化铝为引发剂、在-100℃低温下进行阳离子共聚合,聚合反应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由于异丁烯分子中有两个供电子的甲基使其端基=CH₂的亲核性增加,反应速率极快,可在不到1s的时间内发生爆炸性的聚合。

在一般情况下,可在1min 左右即完成放热反应,因此聚合反应必须在一100℃左右,快速搅拌下进行。

异丁烯[MI]与异戊二烯[M 2]的共聚遵循一般共聚组成的方程式:在一100℃下,以三氯化铝为引发剂时,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r₁与r₂分别为2.5土o.5和o.4土o.1。

因此在间歇聚合釜中,必须控制转化率<60%,在连续聚合釜中必须及时添加异丁烯才能保持设定聚合物的组成。

阳离子聚合的机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其中转移是终止的主要方式,是影响聚合度的主要因素。

除羰基化合物、杂环外,阳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主要是带有供电子集团的异丁烯、烷基乙烯基醚,以及有共轭结构的苯乙烯类、二烯烃等少数几种。

异丁烯几乎是单烯烃中能阳离子聚合的主要单体。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通常是缺电子的亲电试剂,它可以是一个单一的正离子(正碳离子或质子),也可以在引发聚合前由几种物质反应产生引发活性种,此时称其为引发体系。

引发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质子酸和Lewis酸两大类。

质子酸引发阳离子为离解生成的H+, 而离解生成的酸根离子则作为碳阳离子活性中心的抗衡阴离子(反离子)。

合成橡胶总结

合成橡胶总结

橡胶合成简介合成简介合成橡胶:在一定温度围具有高度的弹性,可用来替代天然橡胶的一类聚合物通称为合成橡胶。

合成生产工艺特点:合成橡胶最常用的聚合实施方法是乳液聚合,其次,溶液聚合〔包括淤浆聚合〕,本体聚合根本不用。

工艺包括:a.单体准备与精制;b.反响介质和辅助剂等的准备;c.聚合;d.单体和溶剂的回收;e.橡胶的别离;f.橡胶后处理〔洗胶、脱水、枯燥〕;g.成型和包装。

(一)顺丁橡胶〔BR〕由丁二烯聚合制得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生产工艺——溶液聚合A.催化剂催化剂类型:钛系催化剂、钴系催化剂、镍系催化剂、稀土催化剂。

1.钛系催化剂TiCl4—AlR3、TiCl4—AlR3—I (R是乙基或异丁基),优点是产品的凝胶含量低,充油和碳黑量高。

但是催化剂的价格高,不可溶,产品的分子量分布窄,不利于加工冷流倾向大。

2.钴系催化剂是由主催化剂二价钴化合物〔氯化物、氧化物、有机酸盐和吡啶络合物〕和助催化剂〔AlR2Cl、AlCl3、Al2Et3Cl3等〕组成。

为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可参加第三组分,水、有机过氧化物、卤素、醇等。

优点:由于可溶,催化剂可形成均相引发体系,活性大为提高可参加给电子体提高溶解性,但不能多加,否那么形成反式-1,4-聚丁二烯,配置催化剂时,参加二烯烃易形成π络合物,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缺点是分子量大,易产生凝胶,产品加工性能不好,因聚合物的规整性高,影响聚合物的结晶想、倾向,降低橡胶弹性。

3.镍系催化剂镍系催化剂属于均相催化剂有机镍〔环烷酸镍、辛酸镍、硬脂酸镍、苯甲酸镍等〕该组分是组成催化剂的核心,主要起定向作用,具有高顺式能力,环烷酸镍较为常用。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与烷基铝共同提供催化剂活性和提高聚合物分子量,能提高收率,凝胶含量降低。

烷基铝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复原镍,且有去除杂质的作用。

在镍系催化剂中,在环烷酸镍和烷基铝反响前,可参加少量丁二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与聚合物的分子量。

企业文件格式规范

企业文件格式规范

企业文件格式规范
精品文档
文件格式规范要求
公司的标准字体为黑体和宋体,如无特殊说明,公司所有文件执行以下标准:一、文件编号结构
□□□—□□□—□□—□□□□—□□□
XXX
文件编号
[XXXX]
文件年份文件级别文件管理体系公司名称缩写
文件编号由五部分组成,每部分之间用“—”连接XDF)第一部分:公司名称缩写(大写第二部分:文件管理体系第三部分:文件级别)第四部分:文件发文的年份(四位数表示[XXXX] ,在每年日自动归零。

)1月1第五部门:文件发文编号(三位数表示XXX 、各部分表示方法:1 第二部分)(1
代号体系名称安全管理体系SM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环境管理体系EM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MD综合管理体系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department质量管理体系QM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
精品文档
文件格式二、
公司文件的标准字体为黑体和宋体,如无特殊说明,公司所有文件执行以下
封面示例: XXXX
化工科技. 精品文档
有限公司
XDF-CMD-01-[2015]-001
册手理管
审批审核编制
二○一五年一月一日发布二○一五年一月一日实施
三、文件存档规定文档为基文档除流程、计划使用、1EXCEL文档方式存档外,其他均以WORD.
精品文档
本存档方式进行存档。

2、所有文档必须经审批后由行政人事部进行存档备案。

3、每份文档编号具有唯一性,不得存在重复。

.。

什么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的特点

什么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的特点

什么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的特点 合成橡胶是由⼈⼯合成的⾼弹性聚合物。

也称合成弹性体,是三⼤合成材料之⼀,其产量仅低于合成树脂(或塑料)、合成纤维。

那么你对合成橡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合成橡胶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合成橡胶的定义 ⼴义上指⽤化学⽅法合成制得的橡胶,以区别于从橡胶树⽣产出的天然橡胶。

⼈⼯合成的⾼弹性聚合物,也称合成弹性体。

产量仅低于合成树脂(或塑料)、合成纤维。

其性能因单体不同⽽异,少数品种的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

橡胶是制造飞机、军舰、汽车、拖拉机、收割机、⽔利排灌机械、医疗器械等所必需的材料。

根据来源不同,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中有少数品种的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多数与天然橡胶不同,但两者都是⾼弹性的⾼分⼦材料,⼀般均需经过硫化和加⼯之后,才具有实⽤性和使⽤价值。

合成橡胶在20世纪初开始⽣产,从40年代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合成橡胶⼀般在性能上不如天然橡胶全⾯,但它具有⾼弹性、绝缘性、⽓密性、耐油、耐⾼温或低温等性能,因⽽⼴泛应⽤于⼯农业、国防、交通及⽇常⽣活中。

近⼏年来,合成橡胶产业的发展态势让⼈欣喜。

随着⽣产规模的不断扩⼤,合成橡胶产业将在我国产业经济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通过⼏年的发展,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取得了长⾜的进步。

⽆论是年产量和消费量,都已经挤⼊世界前列。

许多国家都有各⾃的系统命名法。

时下世界上较为通⽤的命名法是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此法是取相应单体的英⽂名称或关键词的第⼀个⼤写字母,其后缀以“橡胶”英⽂名第⼀个字母R来命名。

例如丁苯橡胶是由苯⼄烯与丁⼆烯共聚⽽成的合成橡胶,故称SBR;同理,丁腈橡胶称NBR;氯丁橡胶称CR等。

中国的命名⽅法:对于共聚物是在相应单体之后缀以共聚物橡胶如丁⼆烯-苯⼄烯共聚物橡胶,简称丁苯橡胶;对于均聚物,则在相应单体之前冠以“聚”字,⽽在聚合物之后缀以“橡胶”如顺式-1,4-聚异戊⼆烯橡胶(简称异戊橡胶)顺式-1,4-聚丁⼆烯橡胶(简称顺丁橡胶)等。

2020年现代工业橡胶的配方设计原理及方法参照模板

2020年现代工业橡胶的配方设计原理及方法参照模板

❖ ⑷ 生产配方












4.2配合体系与制品性能的关系
4. 2.1 配合体系与拉伸强度的关系 拉伸强度是指试片受拉伸作用至断裂时单位面积
上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单位MPa。在硫化胶的 测定项目中一般都包括这项指标。工业用橡胶制品, 多以拉伸强度作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 ⑴ 橡胶品种 ❖ 主链上有极性取代基或芳基的橡胶的拉伸强度较高。 就纯橡胶配合而言,天然橡胶和聚氨酯橡胶的拉伸 强度最高,丁基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次之, 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较差•。
❖ 所谓配方设计就是如何确定这种比例关系,是橡胶 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1.1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
橡胶配方设计的任务是力求使橡胶制品在性能、成本和 工艺可行性三个方面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通常,要 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 ⑴ 充分了解制品的性能要求、使用条件;半成品的性 能一般应高于成品指标的15%。
❖ ⑵ 硫化体系
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定伸应力随之增加。因此,调整 硫化体系中硫黄及促进剂的用量来增大交联密度,进而 提高定伸应力。
❖ ⑶ 填充体系
增加粒度小、结构性高的高活性填充剂的用量可提高定 伸应力。以炭黑的效果最为•显著。对丁苯橡胶来说,主
4.2.4 配合体系与回弹性的关系
回弹性又称冲击弹性,是指橡胶受冲击以后恢复原状的 能力。试验的时候是使一定高度的重物自由落到橡胶试 样表面上,用重物回弹的高度来评价。抓住主要矛盾,平衡次要矛盾;
❖ ⑶ 对多部件制品,要从整体考虑;
❖ ⑷ 平衡使用性能与加工性能;
❖ ⑸ 考虑配合剂之间的相互影响;

合成橡胶(SR)及其主要单体丁二烯

合成橡胶(SR)及其主要单体丁二烯

溶液聚合 ……
悬浮聚合 …… 气相聚合 …… 反应加工技术 …… (3)聚合釜 …
第二节
合成橡胶的生产技术
3、脱气、混料和凝聚工序 (1)脱气 … (2)混料 …
(3)凝聚 …
4、后处理工序 ……
5、回收工序 ……
第三节
工业生产丁二烯
一、工业生产丁二烯的进展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曾先后采用乙醇脱水、乙炔合成、丁烷 催化脱氢、丁烯催化脱氢或氧化脱氢的方法制取丁二烯。六
合成橡胶(SR) 及其主要 单体丁二烯(BD)简介
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节 合成橡胶的发展与用途 第二节 合成橡胶的生产技术 第三节 工业生产丁二烯
第一节
• • • • • • • • • • • • •
合成橡胶的发展与用途
一、通用合成橡胶 1、世界通用合成橡胶的发展 十八世纪发现天然橡胶可硫化特性 十九世纪中期发现天然橡胶的构成组分为异戊二烯,并合成出橡胶固体物 20世纪30年代 丁钠橡胶 单体为丁二烯 1937年 丁腈橡胶(NBR) 单体为丁二烯和丙烯腈 1940年 氯丁橡胶(CR) 单体为氯丁二烯 1943年 丁基橡胶(IIR) 单体为异丁烯和异戊二烯 1960年 异戊橡胶(IR) 单体为异戊二烯 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BR) 单体为丁二烯 1961年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 单体为丁二烯 1963年 二元乙丙橡胶(EPM)单体为乙烯和丙烯 三元乙丙橡胶(EPDM)单体为乙烯、丙烯和二烯烃 1960’s 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 其单体均为丁二烯和苯乙烯 1996年世界通用SR工业总生产能力约为13Mt/a,各胶种生产能力及其所占 比例…。
十年代以来,利用副产碳四馏分制取丁二烯已成为主要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格式要求
《合成橡胶工业》杂志作者及其单位书写格式要求
1 英文摘要及英文目次页中,作者姓名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包括“夫姓+父姓”、“父姓+母姓”)中加连字符。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如: ZHANG Ying(张颖 ) , WANG Xi-lian( 王锡联 ) , ZHUGE Hua( 诸葛华 ) , FAN-XU
Li-tai( 范徐丽泰 ) 。

2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若一作者属于多个与该文有关的单位 , 可将其一并列出 ; 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例:韩英铎 1 ,王仲鸿1,李古兴 2 ,相永康 2 ,黄其励1,
3 ,蒋建民 3 (1.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100084;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武汉430027;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沈阳110006)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 , 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小写的英文字母 , 并在其下级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上相同的小写英文字母。

例:邢茂1a ,张恩娟1a ,叶欣1b,张林 2 (1. 北京理工大学 a. 化工与材料学院 ;b. 机电工程学院 , 北京 100081 ; 2. 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94)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一级单位 , 阿拉伯数字序号可省略。

例:张坤 a ,向文娟 a ,高朋芬 b (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a. 肝胆外科 ;b. 眼科 , 福州 350025)
3 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省会城市可略去省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合肥230001)
4 作者简介部分修改为:姓名 ( 出生年—) ,性别,籍贯,学历,职称。

研究方向,已发表论文或专著数,获省部级以上(含部级)奖励名称。

增加籍贯和研究方向,籍贯以后各项视个人情况而定。

《合成橡胶工业》投稿须知
《合成橡胶工业》杂志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主办的高分子弹性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专业性科学技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曾荣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系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本刊坚持工业与学科相结合、合成与加工应用相结合的办刊思想,以从事工业生产和技术开发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供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1 报道范围合成橡胶或弹性体及其单体,经改性制得的高聚物共混材料,合成胶乳及乳液,合成橡胶、弹性体、高聚物共混材料、胶乳和乳液的加工应用技术及其产品,合成和加工所需的专用助剂、溶剂、催化剂,与合成橡胶、弹性体、高聚物共混材料、胶乳及乳液生产和加工应用有关的工业装备(聚合工程、加工工程、化工机械设备、自
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维护与检修等)。

2 投稿要求来稿应符合下列条件:(1)进展、研究报告应由作者单位负责保密审查;研究快讯仅受理英文稿,并须附有2名教授级专业人员的推荐、评审函,文责自负。

(2)多作者稿署名中,如第一作者不是通讯联系人,应另加注释。

(3)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

研究方向,已发表论文或专著数,获省部级以上(含部级)奖励名称。

如系多作者,仅介绍第一作者。

(4)基金项目: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或项目合同编号)。

(5)对外籍作者来稿和优秀论文稿,本刊兼收英文稿,文后附中文题名、摘要和关键词。

3 稿件受理
3.1 来稿一经受理即回复作者。

自收到答复之日起,3个月内作者不得将同一稿件向其他刊物投寄。

来稿经审查录用后,一般由编辑部直接进行修改;如需返回作者修改,作者返回退修稿时,应附有对审稿意见的说明,以便复核。

作者如在2个月内不返回退修稿,除特殊情况外,则视作者自行撤稿。

编辑部对所有来稿及退修稿有权做文字性修改、删节或摘要发表。

3.2 作者对校样仅限于进行技术校核,不得做大的改动,并在收到校样后的3日内返回编辑部。

4 对文稿的要求
4.1 行文要准确、简明,叙述清晰,逻辑严谨,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简化汉字一律使用《简化字总表》中的规范字。

文题应简洁、
明确,并尽量避免使用副标题。

各类论文的篇幅(含参考文献、图、表所占位置)如下:研究报告3 000~5 000字;简报和进展不超过3 000字;研究快讯正文用英文撰写,文后附中文摘要,限1个版面(约4 000字符);论坛不超过1 200字,述评、专论和综述不超过8 000字。

研究报告如属系列文章,应加注前报出处。

4.2 来稿请用Word软件编排,通过电子邮件投稿。

请不要重复发送或邮寄(如有重复请说明)。

来稿请写明作者或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电子信箱地址。

4.3 文稿应附有中文摘要。

摘要撰写要求如下:(1)研究报告(含简报)应撰写成记述新颖信息的报道性摘要,并应定量表述。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一般在250字左右。

(2)述评、专论与综述宜撰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需指明论题的背景、深度和范围,着重提示其中的创新及规律性原理;述评还应包括论题的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及相应的评估、论证和建议。

一般在150字左右。

4.4 图、表应尽量精简,一般均不超过6个,同一来源的数据不应在图、表中重复引用。

图、表一律用英文书写(包括题名、注释)。

插图要求实验点精确,文字和线条清晰。

坐标轴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语必须与正文一致。

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应注明标尺比例或放大倍数等。

图应位于相应正文之后,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号、图题和图注。

4.5 公式和反应式应另行居中书写。

结构式不应夹于行文中,而应采用化合物名称和分子式。

4.6 科技术语及名词尽可能采用通用名称,如属新名词,应附有外文
名词。

外文简称、缩写、代号首次出现应附有中文全名。

外文人名、地名、企业名称一律不译出。

4.7 明确区分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及其大小写,各种符号的上、下标必须明确。

4.8 量、单位及其符号,应执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9 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并择最主要的列出。

参考文献表中各篇文献按正文引用顺序编号。

日文文献应译成中文,并在出版物名称后注明“(日文)”。

外籍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其名可以缩写(日本人的姓名如译成拉丁文,不能缩写)。

外文刊名和团体名可按标准缩写。

凡缩写字,其后均不加缩写点。

著录格式中“作者”项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后加“等”、“et al”。

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其他刊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 其他书名信息[M].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等).版本(第1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M].析出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等)//专著作者.专著题名.版本(第1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论文集及会议录】[序号] 责任者.论文集或会议录名称:其他题名信息[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集及会议录中析出的文献】[序号] 作者.题名[C]//论文集或会议录责任者.论文集或会议录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专利】[序号] 申请者或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其他题名信息[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标准】[序号] 提出者.编号及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来稿请寄:730060兰州市西固区合水北路1号《合成橡胶工业》编辑部;
联系电话:(0931)7983734,7983185;E-mail:HCX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