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论文

合集下载

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问题

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问题

M ASS TRANSIT城市交通概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的大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线网规划发展线网规划的历史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

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

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

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建设一条线、研究一条线”,强调本线的合理性、忽视线网整体的科学性。

我国受前苏联的影响,从50年代开始就比较注重线网规划工作。

但是,我国的线网规划由于缺乏完整的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支持,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线网规划开始自1996年《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此规划中提出的一套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对我国大城市线网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许多城市均采用这套方法进行了新一轮线网规划。

线网规划的目的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同样是需求和供给平衡下的出行选择。

城市公交线网层次规划法及其应用

城市公交线网层次规划法及其应用

关 键 词 :公 交线路 ;线网;等级 ;层次规划
Grd n a n n f Ur a u e w r n I e a i g H n i g o b n B s N t o k a d t Us s
Fr rnh C m ay Z oghn B sC roai Z eg Qo g n itBac o p n, hnsa u op r o s t n hn i f g na
规划 目标一般包括 以下几方面内容 I: I
交 出行需 求特 征 调查 ,可 以看 出居 民乘 坐 公交 的
不 同出行 目的对 于公交 的服务水 平有 不 同的要求 。
居 民对公 交 出行质 量 的要 求 主 要体 现 在速 度 、舒 适 性 、便捷性 、准点等方 面 1 民出行需 求 的 。居 多样性 ,决定 了公 交系统 的适 应性 — — 公交 线路
学 海 j 泛 舟
h meh i n rd c d n o t e n t o k p a n n n Z o g h n te to d s i t u e it h e r l n ig i h n s a . o w
Ke r s Bu o t ; Ne o k; Grd ; Gr d n l n i g y wo d : s rue w t r ae a ig pa nn
分级服务 。
()为更多的乘客提供服务 ; 1 ()使全体乘 客的总 出行 时间更小 ,要求 尽可 2 能地组织 直达运输 ,提 高公交 运营速度 ,减 少换乘
次数等; ( )保证适 当的公 交线 网密度 ,即 良好 的可达 3
- - - … 性;
参照道路 的划分标准 ,将公交线路 划分为 3 个
p t fr a d t e r a b s n w r g a i g p a n n meh d h t i Gr d n D p o me t P i r a d u o w r h u b n u e o k r d n l n ig t o t a s a ig e ly n , r ma y n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的探讨和实践——以济宁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的探讨和实践——以济宁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的探讨和实践——以济宁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中最主要、最基础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发挥。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而济宁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新兴城市,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因此,本文以济宁市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为例,探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具体实践。

二、选题意义1.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制定,可以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线路调整、车辆配备、换乘设置等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城市公共交通能够提供更为高效、便利、快捷的服务。

2.促进城市交通建设和发展。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城市公共交通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制定,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的有序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3.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不仅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还能够减少个人私家车的使用,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济宁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相关制定过程。

2.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济宁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满意度等情况。

(3)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济宁市公共交通的线路规划、车辆配置、服务质量等情况。

(4)SWOT分析法: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济宁市公共交通规划制定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四、论文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分析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济宁市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分析济宁市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包括线路规划、车辆配备、服务质量等方面。

第三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制定原则。

介绍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制定的原则,包括公平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等方面。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运营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运营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运营管理城市的交通状况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承载城市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城市公共交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城市公共交通也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因此,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运营管理成为城市化发展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那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运营管理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城市的形态、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建立合理的市政交通系统。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路网规划,规划形式包括地下隧道、地面交通以及高架桥等,同时还需要合理布置公共交通站点和车站。

其次,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特点在人口密集区域及主干道二级道路加强交通管制和规划,控制车辆通行数量,缓解拥堵。

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和班次,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包括公共交通车辆的购置维护、运营管理、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等多个方面。

首先,公交车需要选择合适的车辆类型,根据城市特点定制车辆调度计划。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车辆保养、维护体系,定期检修保养车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

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公交线路、发车时间,根据不同时段及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优化调整。

此外,还需要建设车站和服务设施,提供乘客便利,加强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等,提高市民出行体验。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运营管理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更加强调公共交通的智能化运营管理。

智能公交可以通过全面升级车辆、设施、技术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升级,打造高效、绿色、人性化、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例如,城市公共交通可以借助新一代移动支付等新兴科技,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联通,方便市民出行;通过物联网等科技应用监控公共交通运营情况,提高运营的准确性和信息化程度;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运营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与预测,实现优化运营和安全管控等。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与运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交通规划和高效的运营管理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还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和技术的应用。

一、引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涉及到整个城市的交通体系,其目标是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出行选择。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必须考虑人口、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以确保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重要性1. 缓解交通拥堵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公共交通资源,可以减少私人车辆数量,降低道路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状况。

例如,可以通过开辟专用公交车道、建设地铁和轻轨交通等方式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2. 提高出行便利性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通过规划合理的线路网络,确保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覆盖城市的主要区域和重要场所,市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到达目的地。

此外,还可以优化换乘系统,减少换乘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3. 减少环境污染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第三个重要目标是减少环境污染。

私人车辆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噪音污染,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改变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三、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挑战1. 安全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安全管理。

因为公共交通系统涉及大量的乘客和车辆,必须加强安全监控和预防措施,确保乘客乘坐的安全性。

例如,可以加装安全监控设备、加强车辆维护等方式来降低运营风险。

2. 运营效率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另一个挑战是提高运营效率。

为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必须合理安排车辆和线路,确保运力充足。

同时,还需要运用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如实时调度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等,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站点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站点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站点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在解决交通拥堵、减少污染、提高出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站点设计对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至关重要。

一、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重要性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理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首先,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能够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高效和便捷。

相比于其他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具有运力大、速度快、运行稳定等优势,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

其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可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交通拥堵。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引导和分流城市交通流量,减少道路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再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比于汽车等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原则在进行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布局和走向。

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确保轨道交通线路能够服务于城市的主要交通流量,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其次,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的连通性和互通性。

不同线路之间应该有良好的衔接和换乘条件,方便乘客的出行。

同时,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交通网络,提高出行的便利性。

此外,还要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要进行经济评估,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轨道交通站点设计的重要性轨道交通站点是乘客进出轨道交通的重要场所,站点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交通效率。

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一体化规划方法

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一体化规划方法
r d c e a t ci no u l a i . h s a c ee e c st e b c b n e wo kt e r , ln e Ir e e u et t a t f bi t fc T e r e r h r f r n h r o p cr e e a k o e n t r o y pa st g h h h a
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增长快速 ,居 民出行 程,使其更具实用性;陆建等人提出了公共交 距离 加大,交通 需求也呈现分 区化的特点。 通 线 网分 级理论 规 划思想 与理念 【 。 目前的公共交通线 网结构 不合理 、密度低 、 交通枢 纽布局 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专家咨
重复率高,甚至存在公共交通服务盲 区;线 询法 、微分法、运筹法、物流中心选址法和交 网功能单一,没有按客流量和出行距离 的不 通配流法等[ ] 6 。专家咨询法受到专家主客观
同需求,对线网进行分层分级 ( 快线少 、小区
因素的影响可能得不到最优方案,而其他方法 将枢纽布局归结为一个非线性规划或凸规 划
支线匮乏) ,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下 、出
行时间长、速度低 、等车换乘时间长 ( 准点率 问题来求解,均含有多个 目标函数和多种约束 较差) 等问题。此外,许多大城市在公共交通 条件,在实际工程项 目规划过程中,由于交通 的规划和建设过程 中,忽视 了公共交通各种 网络庞大、约束条件严格等原因,不仅难以操
n帕m删 Th r r o r be k r t n Irfcn t r.o d n i n c ewel o n cin e eaes me po lmsI eiai a a f ewo k Iw e sya dI kt lc n e t i r o t i t a h o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规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公共交通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高效、便捷、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仅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建设规范应首先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布局。

这意味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分布等情况。

例如,在新城区的规划中,应提前预留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用地,确保公交线路和站点能够与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紧密结合。

对于老城区,则需要通过优化线路、调整站点等方式,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公共交通的线路规划是关键环节之一。

线路的设置应遵循便捷、直达、高效的原则。

要避免线路迂回、重叠过多,同时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确保线路能够连接城市的各个主要功能区。

比如,在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设置高频次的公交线路,方便居民上下班和购物出行;在学校周边设置特定时间段的公交线路,满足学生上下学的需求。

站点的布局也不容忽视。

站点的间距应适中,既要方便乘客上下车,又不能过于密集导致车辆运行效率低下。

一般来说,市区内的站点间距可以在 500 米至 800 米之间,郊区可以适当增大。

站点的位置应选择在人流量较大、易于识别和到达的地方,如路口、商场门口、小区出入口等。

同时,站点应配备完善的候车设施,如候车亭、座椅、站牌等,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要因地制宜。

对于大城市,可以优先发展地铁、轻轨等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对于中小城市,公交车则可能是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此外,还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引入快速公交系统(BRT)、有轨电车等多样化的交通方式。

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应相互衔接、互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交通设施的建设方面,要注重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要为公共交通开辟专用车道,确保公交车能够快速、顺畅地行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逐
渐扩大,居民出行带来的交通量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承载能力提出
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城
市公共交通线网的优化发展等作进一步认真的思考。本文对城市公
共交通系统的规划理念、规划线网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指出城市轨
道公共交通产生的条件,及其线网规划的基础,以及公共交通与城
市道路系统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城市道路系
统;交通量
1 引言
我国公共交通的规划思想基于《马丘比丘宪章》的”优先发展
公共交通”原则,其指导思想是要在城市客运系统中把公共交通作
为主体,其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公共交通服
务,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客流,使城市交通结构更为合理,运行更
为通畅。
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理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轨道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和准公共交通
三部分组成,所谓准公共交通主要指包括小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在
内的各种交通载体。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
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线路网、换乘枢纽
站场设施用地等,并应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流的需求。
3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3.1 系统确定
公共交通线路系统的形式要根据不同城市规模、道路系统结构、
用地布局和居民出行特征进行选定。
大中城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取代远距离出行的自行车,
对于特大城市,当城市居民出行大大增加,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的
通行能力不能适应客运量的发展,应该考虑逐步将大运量的城市客
运交通从城市道路上分离出来,规划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线网。
近年来,在北京等城市出现快速公交系统(brt),即在城市道
路中央设置专用的公交车道,设置专用的停靠站台,运行专用的公
共汽车和交通信号。其经济性优于轨道交通,但其占用城市道路空
间,对于拥挤的老城区,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面对地面交通的拥挤,地下轨道交通呼之欲出,它利用地下空
间有效地缓解城市公共交通,但其经济成本较高,且对工程地址有
一定要求。辽宁沈阳,近年来兴建地铁。目前,地铁1、2号线均
已运行,与城市公交系统共同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租车除
外),有机地组织了交通出行,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既经济又便捷的
出行方式。
3.2 线网规划
城市客运交通需要有为大运量、中运距离交通需求服务的主要
公共交通线路,又需要有为分散城区服务的组团级公共交通线路;
既需要实现快速服务的骨干线路,又需要方面服务的普通线路。通
常线路的性质从所选用的城市道路的性质和等级均有所体现。
3.2.1 轨道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81号文明确提出:“所有拟建设城
轨交通项目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
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订城轨交通建设规划,
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
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的建设包括规划设计均需考虑其经济成本,
其线路的选择主要参考客运交通量集中的吸引点,如城市对外客运
枢纽、城市中心的客运枢纽、组团级客运枢纽、或特定公交设施换
乘枢纽、城市重要旅游景点等,再结合各枢纽点的客流相互流动的
空间分布要求等,还需考虑其工程地址条件等等,综合拟定。对于
新建城区,其轨道交通规划预留控制较好,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
城区,轨道交通要受到多方制约,尤其是其工程造价。
3.2.2 公共汽车线网规划
(1)现状城区公共汽车线网规划
现状城区公共汽车线路网规划通常应在现有公共交通线路基础
上,根据客流变化情况、道路建设及新客流吸引中心的需要,对原
有线路的走线、站点位置、运营指标等进行调整,或开辟新的公共
交通线路。除非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干路网发生大的变动(如对外
客运交通的迁建、新交通干路的开辟),或开通新的大运量快速轨
道客运线路,一般不做大的调整。
开辟新公共汽车线路一是满足城市新的出发点和吸引点出行;
另外,对于原有线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时,则需要结合od
调查,在交通量大的线路增设复线。
(2)新建城区公共汽车线网规划
新建城市或规划期内将有大的发展的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线路
网需要密切配合城市用地规划结构和城市道路网规划结构进行全
面规划。
(3)分析城区主要活动中心的空间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
居住区、小区中心,工业、办公等就业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娱
体育中心、对外客运交通中心,公园等游憩中心,以及公共交通系
统中可能的客运枢纽等。
(4)结合城区居民出行调查(od调查)和交通规划的客运分配,
分析城市客流吸引线及吸引量,综合城区各活动中心客流相互流动
的空间分布要求,以城市道路网为基础,把各居民出行的主要出发
点和吸引点联系起来。
(5)根据城市总客流量的要求及公共交通运营的要求及线路网
设计参数要求,如,线路非直线系数、乘客平均换乘系数等,进行
线路网的优化设计,满足各项规划指标,确定规划公共汽车线路网。
3.3.3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关系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的规划在某一层面上来说是依附于城市道
路系统的结构等级及其布局形式的,当城市道路不能承担疏散日益
增长的交通量时,即道路系统不能提供优化的疏散交通能力,或已
达到道路运营承载能力时,此时如何优化公共汽车线路网都不能很
好地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此时轨道公共交通便呼之欲出,与公
共汽车交通共同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从而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
力,优化了城市道路网系统。
3.4 小结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的规划要有预见性,尽量满足未来城市发展
的需要,一般对已形成的公共汽车线路网调整均是基于原线路微
调,或增设线路;对于轨道公共交通线网,规划会预留站点,但对
于已建成线路调整余地很小,一般通过增设线路达到调整目的。
4 结语
无论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上,公共交通相比其
它交通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城市道路不能承担疏散日益增长
的交通量时,轨道公共交通便呼之欲出。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线网
规划都是基于城市居民出行调查(od调查)、城市道路网系统结构、
城市总客流量的要求,及客流相互流动的空间分布。城市公共交通
方式及其线路网是随着城市发展规模在不断变化的。
参考文献
[1] 马林,徐循初.城市规划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9
[2] 涂时英.城市规划原理[m].中南大学.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