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一、温度:

摄氏度(C)与华氏度(F)

华氏度= 32 + 摄氏度× 1.8

摄氏度=(华氏度-32)/1.8

开氏温度(K)与摄氏度(C)

开氏温度(K)=摄氏度(C)+273.15

二、压力的换算:

Mpa、Kpa、pa、bar

1Mpa=1000Kpa;

1Kpa=1000pa;

1Mpa=10bar;

1bar=0.1Mpa=100Kpa;

1大气压=101.325Kpa=1bar=1公斤;

1bar=14.5psi;

1psi=6.895Kpa;

1 kg/cm2=105=10 mH2O=1 bar=0.1 MPa

1 Pa=0.1 mmH2O=0.0001 mH2O

1 mH2O=104 Pa=10 kPa

三、风速、体积的换算:

1CFM(立方英尺/分钟)=1.699 M3/H=0.4719 l/s 1M3/H=0.5886CFM(立方英尺/分钟)

1l/s=2.119CFM(立方英尺/分钟)

1fpm(英尺每分钟)=0.3048 m/min=0.00508 m/s

四、制冷量与功率:

1KW=1000 W

1KW=861Kcal/h(大卡)=0.39 P(冷量)

1W= 1 J/s(焦/秒)

1USTR(美国冷吨)=3024Kcal/h=3517W(冷量)1BTU(英热单位)=0.252kcal/h=1055J

1BTU/H(英热单位/小时)=0.252kcal/h

1BTU/H(英热单位/小时)=0.2931W(冷量)

1MTU/H(千英热单位/小时)=0.2931KW(冷量)

1HP(电)=0.75KW(电)

1KW(电)=1.34HP(电)

1RT(冷量)=3.517KW(冷量)

1KW(冷量)=3.412MBH(103英热单位/小时)

1P(冷量)=2200kcal/h=2.56KW

1kcal/h=1.163W

五、空调安装粗细与制冷量:

1.5mm2是12A-20A(2650~4500W)1P~2P

2.5mm2是20-25A(4500~5500W)2P

4mm2是25-32A(5500~7500W)2P~3P

6mm2是32-40A(7500~8500W)3P~4P

六、制冷剂计算公式:

1、膨胀阀选型:冷吨+1.25%余量

2、压机功率:1P=0.735KW

3、制冷剂充注量:制冷量(KW)÷3.516×0.58

4、风冷机水流量:制冷量(KW)÷温差÷1.163

5、水冷螺杆机冷水流量:制冷量(KW)×0.86÷温差

6、水冷螺杆机冷却水流量:(制冷量KW+压机功率)×0.86÷温差

7、总热量QT=QS+QL

8、空气冷却:QT =0.24*∝*L*(h1-h2)

9、显热量空气冷却:QS=Cp*∝*L*(T1-T2)

10、潜热量空气冷却:QL=600*∝*L*(W1-W2)

11、冷冻水量:L/sV1= Q1/(4.187△T1)

12、冷却水量:L/sV2=Q2/(4.187△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13、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14、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1/(0.01/A+0.42/B+0.45/C+0.12/D)

15、满载电流(三相):FLA=N/√3 UCOSφ

16、新风量:Lo=nV

17、送风量:L=Qs/〔Cp*∝*(T1-T2)〕

18、风机功率:N1=L1*H1/(102*n1*n2)

19、水泵功率:N2= L2*H2*r/(102*n3*n4)

20、水管管径:D=√4*1000L2/(π*v) 20、风管面积:F=a*b*L1/(1000u)

最新暖通空调施工方案(通用版)

最新暖通空调施工方案(通用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 建筑概况 (1) 三、施工准备及工作计划 (1) 3.1技术准备 (1) 3.2现场准备 (1) 3.3机具准备 (2) 3.4材料准备 (2) 3.5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 (2) 四、通风工程施工工艺 (3) 4.1 镀锌钢板风管的制作 (3) 4.2 风管制作工艺 (5) 4.3 风管加固 (8) 4.4 风管安装 (9) 五、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13) 5.1 材料设备检查 (13) 5.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与安装要求 (13) 5.3 风机安装 (13) 5.4 漏风量测试 (14) 六、采暖系统安装 (14)

6.1材料要求及连接方式 (14) 6.2材料质量要求 (15) 6.3管道连接 (15) 6.4 管道支架制作、安装 (15) 6.5管道安装 (15) 6.6阀门安装 (16) 6.7管道系统试压和清洗 (16) 6.8管道保温 (16) 6.9系统调试 (16) 七、工期保证措施 (17) 八、成品保护 (17) 九、安全文明施工 (18) 一、编制依据 本工程总承包合同;本工程施工图纸;国家、行业相关现行规范、规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质量、安全、环境体系程序文件;***地方相关标准、规程等。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暖通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要求

Xxxx酒店暖通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酒店空调通风工程 2、工程地点:xxxxx中心区 3、工程规模: 本项目为x级假日酒店,空调面积约5.4万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十六层。 4、招标条件及注意事项: (1)、现场情况: (2)、承包人的现场办公和生活可到现场总包单位租用活动房,或自行到外面租房,费用承包人自行负责。施工现场不许住人。 (3)、招标方交付的设计图纸,说明和有关技术资料,投标方必须在投标前对其设计的合理性及缺漏予以复核,如有设计错误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应立即作出书面响应,由招标方及时会同设计等单位作出修改意见或变更设计文件,并及时将修改或变更的设计文件送达投标方,投标方应按修改或变更的设计文件进行投标报价,并作为施工的有效依据。日后施工过程中,如施工方对设计合理性及错漏有异议,其一切责任由投标方承担,为弥补设计错漏或不合理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和责任由投标方承担,该弥补方案须经发标方及设计批准;同时投标方不得以此为由暂停施工,对此招标方有权自行解除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发标方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投标方承担。 二、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 1、投标人必须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具有同类型工程施工的独立法人资格。

2、投标人资质等级必须具备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三级资质以上资质。 3、由于投标人因资质证书缺陷而影响工程不能按合同条款如期开工或本工程验收,投标人必须向建设单位赔偿由此引致的一切损失。 4、投标单位必须具有足够的资产及能力来有效地履行合同。 5、投标人需提供曾牵涉在内的任何仲裁或诉讼事件的声明,并具体列出该事件的现况及对投标人的潜在财政影响。 6、投标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及良好的社会信誉: 7、投标单位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有串通投标不良行为记录或涉嫌串通投标并正在接受我市主管部门调查的投标申请人将不被接受。 三、工程技术性说明 A部关于工程承包范围的详细说明 1、按经甲方确认及提供的xxxx酒店空调通风安装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包括:水循环系统、空调风系统、通风送排风系统等。 (1)水循环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后的冷水循环系统、冷水机组及冷却塔之间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却塔前的补排水系统、冷水补水系统、板式换热器后的热水循环系统;其中: (i)冷水机组后的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水机组(不含该机组)后的进出水口后的管道、阀门、分水器、水泵、风机盘管、风柜、泳池除湿热泵(不含该热泵)、集水器等; (ii)冷水机组及冷却塔之间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水机组(不含该机组)前进出水口及冷却塔(不含该机组)后进出水口之间的管道、阀门、水泵等;

暖通空调系统安装及调试的注意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安装及调试的注意问题 发表时间:2016-06-08T14:14:08.9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4期作者:崔雪梅 [导读]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哈尔滨东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暖通空调在当今的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占据了非常广阔得市场,而暖通空调的安装调试是一个相对比较繁杂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体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暖通空调系统安装及调试的注意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暖通空调;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暖通空调系统在很多领域当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十分有效的对生产进行优化处理,同时还能有效的改善生活环境,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果是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建筑物,在其吊顶空间的内部通常会安装上冷凝水管、电气桥架、喷淋管和排风管等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管道管线,这些管线如果在图纸上并没有清晰的标明,在初期进行管道安装的过程中会比较便利,而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其会存在非常明显的障碍,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将系统安装在不应该安装的位置,这样也就使得暖通空调系统安装的质量及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 一、各种噪声问题 1、设备噪声的处理 通常,空调机和新风机主要是安装弹簧阻尼减震器来减少噪音的问题,不同的风管和风机之间的衔接采用的是软接头连接的方法,其中,采用弹簧挂钩去连接水管和风机盘管,采用软管对各条水管进行连接处理,在吸音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中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机房的内部粘贴上一些平整度不是很高的吸声材料,使其发挥吸音板的作用。或者是在空调机房的内部将所用的隔声材料作为维护结构来使用,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噪声向外传播的情况,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还要减少门窗的数量,尽量选择吸声百叶窗,这样也就可以十分有效的减少噪声的向外传播。 2、水管与风系统安装噪声的处理 在水管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参考国家所制定的有关标准,冷却水管吊架或者是冷水主干管都需要采用弹簧减震吊架去处理,这样的吊架一般情况下不能将其固定在楼板的上端,我们需要在梁端对其进行固定处理,或者是应用梁和梁间的槽钢横梁来完成固定工作。如果在水管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穿过楼板或是墙壁,我们就需要科学的应用套管,而套管和水管的缝隙采用的是阻燃材料进行填充处理。 在风管制作和安装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参考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将抗消声器安装于风机进口的位置,同时将消声百叶窗设置在新风进口的位置,此外还要设置消声器,将消声弯头安装在风管弯头的位置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空调外部和新风消声器必须要选择那些质量相对比较好的材料,送回风管道一定要在风量较大,风速较低的情况下才能降低噪音,此外,风管截面积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风管安装的强度和刚度无法满足工程的要求就可能会产生噪音,所以在安装调试中,风管不能产生振动噪音。 3、冷冻水管主管支架安装噪声的处理 如果一项暖通空调安装工程的水管直径大,出现轻微振动,通过检查各项安装环节发现各种噪音借助冷冻主管道这个中介进行传递,在出口部位通常能达到(70~80)dB(A),在距离出口20m的位置可能会降低至50dB(A)。传过来的轻微震动沿着刚性导体进一步传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将对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当进行研究试验以后,进一步完善刚性支架,可以在原有刚性的主管道支架加设弹簧减振器,有效消除在刚性支架和楼板之间的因为振动产生的噪音。 二、水循环问题 在中央空调施工整个过程中水系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此环节发生异常直接降低系统工作效率,继而可能导致冷冻水系统管道流通循环受到一定限度的阻塞。导致管道循环问题的原因为:①由于各专业管线相互交叉,加之施工过程中未及时协调处理啊,导致管道管网系统中产生很多气囊,对管网的循环带来不良影响;②空调水系统管道未清洗干净,导致空调水系统出现堵塞。 对于①,只需要强化施工之前的管理工作。对坡度、管线标高问题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规避气囊现象的目的。针对个别部位不可避免地出现气囊则可以采用安装排气阀的方法,将排气管出口直接与整个系统的排气系统进行连接即可。对于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先要在焊接各种类型钢管前彻底清理掉污垢、锈斑。当把管道内部的杂物清除完毕后,及时封闭管道入口为下一步安装提供便利。在对管道施工时如果发现未封闭好管口则做好临时的封堵性工作,坚决不允许污染物侵入,注意检查是否存在麻丝、焊渣等污染物,如有立即清理。一般情况下,在管网最低点安装大型排污阀,如果安装的排污阀太小,起不到良好的排污效果,需多次反复清洗,降低工作效率;如果排污的位置不是最低,也会影响排污效果。具体在铺设各种管网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临时用到的过滤器、旁边相通的冲洗阀门等。在连接各种设备之前,分段清洗通水试压的设备,完成各种清洗工作以后,借助水循环系统调试,将管网系统中的污染物质集中在过滤器内部,最后通过拆洗过滤器,达到彻底清理污染物的目的。 三、结露滴水问题 在暖通空调系统实际安装调试的过程中,诱发空调系统结露滴水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管道和管件、与设备之间未进行紧密连接,管道安装与保温等问题。导致漏水的因素为:管道安装未严格依照操作流程施工;管件与管道材料质量较差,在进入安装现场时忽视检查工作,整个系统未严格依照标准实施水压试验。 由于冷凝水管线路较长,在安装过程中难免和吊顶发生碰撞,且存在较大坡度,如果出现冷凝水管倒坡极易诱发滴水观象;同时空调机组的冷凝水管由于在负压位置未设置水封,不能有效排除机组空调的冷凝水。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得力措施是就近排放冷凝水,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管道,以规避冷凝水管倒坡积水,及其和吊顶摩擦的情况。柜机的冷凝水管可以依据机器内负压大小设置水封,确保冷凝水的排放无任何障碍。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方案(通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建筑概况 (1) 三、施工准备及工作计划 (1) 3.1技术准备 (1) 3.2现场准备 (1) 3.3机具准备 (2) 3.4材料准备 (2) 3.5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 (2) 四、通风工程施工工艺 (3) 4.1 镀锌钢板风管的制作 (3) 4.2 风管制作工艺 (5) 4.3 风管加固 (8) 4.4 风管安装 (9) 五、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13) 5.1 材料设备检查 (13) 5.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与安装要求 (13) 5.3 风机安装 (13) 5.4 漏风量测试 (14) 六、采暖系统安装 (14) 6.1材料要求及连接方式 (14) 6.2材料质量要求 (15) 6.3管道连接 (15) 6.4 管道支架制作、安装 (15) 6.5管道安装 (15) 6.6阀门安装 (16) 6.7管道系统试压和清洗 (16) 6.8管道保温 (16)

6.9系统调试 (16) 七、工期保证措施 (17) 八、成品保护 (17) 九、安全文明施工 (18)

一、编制依据 本工程总承包合同;本工程施工图纸;国家、行业相关现行规范、规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质量、安全、环境体系程序文件;延安地方相关标准、规程等。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K132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延安市新天地商业步行街(西区)工程 2、工程地点:延安新区(北区) 3、建筑面积:50865.60平方米,商业街 4、结构类别:框架结构 5、建设单位:延安市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6、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承包范围: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 三、施工准备及工作计划 3.1技术准备 3.1.1认真熟悉图纸,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配合图纸会审等相关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3.2现场准备 3.2.1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和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施工现场平面。 3.3机具准备 机具在人员进场之后,施工之前运入现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定位,本工程所有使用的主要机具名称、数量详见下表5:

暖通空调施工技术分析探讨

暖通空调施工技术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7-12-11T16:07:41.0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作者:马夕阳 [导读] 笔者在文中对暖通空调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对施工产生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摘要:就目前来讲,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进步,人们物质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同时人们又提高了对自己的物质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尤其在对居住环境的选择方面,人民越发的重视。高层建筑大量存在于城市中,作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暖通空调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在文中对暖通空调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对施工产生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技术 引言:暖通空调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实现,所以,重视这一施工技术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为了节约我国国内可用土地资源急剧减少的问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而目前的高层建筑一般都配有暖通空调系统,主要是为了调节室内的温度,在外界温度低的时候把温度提升上来,在外界温度高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降低温度,从而给住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室内的空气质量条件也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1暖通空调技术的重要性 人们对建筑物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居住环境,而居住环境会受到暖通空调设备的影响。城市化的加快使得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高层建筑受到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的青睐与普遍欢迎,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物,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高度非同寻常,所以加大了调节室内温度和环境的难度。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单位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想要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头羊的地位,完善暖通空调施工技术是当务之急,如果施工技术过硬,就会受到开发商的欢迎,所以,施工单位要下大功夫引进空调系统安装方面的人才,组建一支具有超高安装水平的团队,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让竞争对手心服口服,让自己稳稳的立足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之上。 2技术问题 2.1 材料、设备问题 施工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暖通空调系统施工,但是某些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施工材料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盲目的采购材料,不仅无法保证材料的质量,还会加大成本投入,当材料进入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场地之后,质量检测人员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检测,直接投入使用,加大了暖通空调系统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安全隐患也因此产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一方面会使空调系统在工作的时候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污染的存在直接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会使得空调系统难以运行。如果空调系统安装不到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其正常功能的发挥,空调系统的安装有着明确的安装规范和准则,但是某些安装单位自作主张、主观臆断,不能很好地组合系统中的各种不同设备,致使整个系统存在很大的漏洞和诸多的缺陷。安装空调系统的时候,多种设备必须同时运行,并且要开展密切的配合与协作,例如诱导机、风机通道等设备,而且消音设备和除尘器也不可或缺。由此不难发现,如果不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空调系统的安装,就会造成巨大的麻烦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毕竟一个高层建筑配备着数不胜数的空调系统。 2.2 安装技术问题 在暖通空调系统施工中,操作员的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而对于安装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技术操作人员技术能力不足或者一般都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在安装系统设备的过程中,必须将室内结构以及设备的组装、安装等因素考虑在内,尤其针对室内管线的布局。在铺设管线时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隐形管线的安装,其技术主要表现为下线安装。 2.3 水循环问题 空调的水循环问题是影响整个供热通风及空调安装使用的常见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循环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导致管网中出现气囊因而影响了空调的水循环二令冻水不能及时的循环严重影响空调的正常作用; 水线管道没有及时的清理导致空调在运作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阻塞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 3施工技术完善措施 施工单位的技术含量、管理机构的管理力度、外在的客观环境等许多的方面都影响着供热通风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安装,所以,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必须从以上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质量的监管,加大监管力度;第二,提高安装队伍技术能力;第三,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第四,构建网络化工程技术平台。接下来笔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3.1 加强质量监管 质量监管主要从材料和设备两方面来着手。首先是施工材料,施工材料是施工中最基础的要素,只有材料质量得到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所以,对材料的控制也不容忽视。采购空调系统施工材料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产品质量出厂合格证书的厂家,从源头处保证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之前,要进行抽样调查,确保质量符合规定,在进场之后,还要进行再一次的检查,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立即弃用,从每一个环节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和规定;其次是设备,设备在暖通空调施工中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要提高设备的准入门槛,保证引进的设备都是质量最高的,只有使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才能做好整体的空调系统的施工。 3.2 提高安装队伍技术能力 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企业单位之间竞争的核心,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了然于胸,企业单位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尽心尽力,缺乏了人才,企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很难立足。暖通空调施工技术单位也不例外,应该给予其以应有的重视,大力引进和培养暖通空调安装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处理空调的水循环方面工作人员进行大力的培训,使得安装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达到安装技术的标准和规定。 3.3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强化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以完善整个工程体系。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具体的施工的程序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尽量公开化施工的具体环节最大限度的避免操作性的失误。

暖通专业技术措施(CCDA) 2011.4.13

民 用 建筑 工程 设计暖通专业技术措施2010

前言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和各专业的设计规范、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工程设计机电各专业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我们组织编写了《CCDI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机电各专业技术措施》,供全公司机电各专业设计人员使用。 在本《技术措施》的编写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本《技术措施》内容不求全、不求多、不求大;凡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中已有的内容,原则上不在本《技术措施》中抄录;力求写出CCDI的设计经验和设计特点。 因此,可以将本《技术措施》看作为《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补充,在工程设计中,二者应同时使用。 我们希望全公司机电各专业设计人员认真总结、不断积累设计经验,也注意对本《技术措施》提出批评意见,以便今后不断修订和更新。 《技术措施》暖通专业分册的编写、审查人员为(按姓氏笔画): 丁瑞星毛红卫牛晓阳平川卢仲炜朱宛中陈萍沈锡骞苏艳辉赵磊彭洲程新红蔡敬琅 术部 二0一0年十二月

目录 1会展类建筑 ............................................................................................................................... - 1 - 1.1室内设计参数 (1) 1.2采暖 (1) 1.3通风与防排烟 (1) 1.4空调 (1) 1.5冷热源 (2) 2商业类建筑 ............................................................................................................................... - 3 - 2.1室内设计参数 (3) 2.2采暖 (3) 2.3通风与防排烟 (3) 2.4空调 (3) 2.5冷热源 (4) 3办公类建筑 ............................................................................................................................... - 5 - 3.1室内设计参数 (5) 3.2采暖 (5) 3.3通风与防排烟 (5) 3.4空调 (5) 3.5冷热源 (6) 4酒店类建筑 ............................................................................................................................... - 7 - 4.1室内设计参数 (7) 4.2采暖 (7) 4.3通风与防排烟 (8) 4.4空调 (8) 4.5冷热源 (8) 5铁路站房类建筑...................................................................................................................... - 11 - 5.1一般规定 (11) 5.2设计参数 (11) 5.3采暖 (13) 5.4通风与防排烟 (16) 5.5空调 (17) 5.6冷热源 (22) 5.7管线综合与设备布置 (23) 6学校类建筑 ............................................................................................................................. - 26 - 6.1一般规定 (26) 6.2采暖 (26) 6.3通风 (26) 6.4声学 (2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暖通空调·动力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2月第一版目录 1 基本规定 1.1 总则 1.2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二.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3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估算指标 2 采暖与供热 2.1 采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2.2 采暖负荷计算 2.3 散热器 2.4 室内散热器采暖 2.5 热风采暖与空气幕 2.6 地板辐射采暖 2.7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2.8 室内采暖管道及其他 2.9 室外供热管道 3 空气调节 3.1 一般规定和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 3.2 负荷计算 3.3 系统设计 3.4 送风量和气流组织 3.5 空气处理 4 通风与防火 4.1 防火排烟 4.2 厨房通风 4.3 洗衣房通风 4.4 汽车库通风 4.5 电气及设备用房通风 4.6 卫生间通风及其他 4.7 通风机及风道系统 5 消声与减振 5.1 一般规定 5.2 噪声及振动标准 5.3 设备噪声及隔声处理 5.4 风道系统的消声设计 5.5 减振设计 6 制冷装置 6.1 一般规定 6.2 制冷机房、制冷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布置原则 6.3 制冷管道的施工设计 6.4 制冷机控制及安全保护 6.5 蓄冷系统的设计

6.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6.7 空调水系统 7 控制与监测 7.1 一般规定 7.2 传感器、调节阀和执行器 7.3 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的控制与监测 7.4 空调机组的控制与监测 7.5 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控制与监测 7.6 采暖通风系统控制 7.7 防火及防排烟系统的控制 7.8 中央监控管理系统 8 锅炉房和热交换站设计 8.1 民用锅炉房设计概述 8.2 锅炉房工艺布置和锅炉选型 8.3 锅炉房的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及给排水设计要求 8.4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 8.5 蒸汽锅炉房汽水系统设计 8.6 热水锅炉房系统设计 8.7 锅炉水处理 8.8 锅炉房运煤、除渣和烟气净化系统设计 8.9 锅炉房燃油系统设计 8.10 锅炉房燃气系统设计 8.11 常压热水锅炉、真空相变锅炉及模块化锅炉房设计 8.12 电锅炉房设计 8.13 锅炉房的热工监测和热工控制 8.14 热交换站 9 燃气供应 9.1 总则 9.2 燃气供应方式的确定 9.3 燃气计算流量的确定 9.4 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9.5 室外燃气管道设计 9.6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9.7 调压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9.8 计量装置的选择及布置 9.9 液化石油气供应 9.10 用气设备的设置要求 9.11 排烟设施的设计要求 9.12 燃气的安全监控设施

暖通空调系统调试方案最新版本

暖通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调试准备 ㈠、调试部署 1、调试小组 建立调试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各施工单位专业工程师、专业分包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物业公司工程人员、设备供应厂家(冷冻机或锅炉厂家、冷却塔厂家、板换厂家、空调末端厂家、水泵厂家、楼控厂家、配电柜厂家、风机厂家等))技术人员为组员。编制调试小组通讯录,统一调试对讲机通话频道。 2、职责 ⑴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调试工作,组织专业工程师编制调试方案和调试计划,协调解决调试过程中各专业间相互配合和出现的问题,监督、检查调试进度。 ⑵项目部专业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负责编制空调系统调试方案和调试计划。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各相关单位实施具体的调试,对参加调试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⑶各施工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 负责本专业的调试,共同完成暖通空调系统的联合试运行。 ⑷设备供应商 设备供应厂家负责所供应设备的技术性能保证。对调试人员进行设备技术性能的培训,指导设备的调试,及时解决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㈡、调试准备 1、技术准备 (1)调试前,调试人员应熟悉空调系统全部设计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工艺流程及空调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清楚送、排风系统、冷冻水、采暖水、冷却水及自动调节系统之相互间的关系。 (2)调试前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对调试人员进行培训。 (3)项目工程师对调试人员进行调试方案技术交底(包括安全措施)。 (4)项目工程师、监理、施工单位调试人员、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等一起深入现场,检查空调系统工程安装质量和各设备机房、管井土建完成情况,有不合格或不完善的地方,做好记录,限期整改。

暖通空调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1 工艺流程 1.1 通风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 风管制作 2.1 材料要求 (1)所使用板材、型钢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2)制作风管及配件的镀锌钢板厚度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3)风管法兰规格按下表选取。

2.2 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板材下料后在轧口之前,必须用倒角机或剪刀进行倒角工作。 (3)板材剪切必须进行下料的复核,以免有误,按划线形状用机械剪刀和手工剪刀进行剪切。 (4)剪切时,手严禁伸入机械压板空隙中。上刀架不准放置工具等物品,调整板料时,脚不能放在踏板上。使用固定式震动剪两手要扶稳钢板,手离开刀口不得小于5cm ,用力均匀适当。 (5)金属薄板制作的风管采用咬口连接、铆钉连接、焊接等不同方法。 咬口连接类型可采用平咬口和角咬口,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而定。 钢板厚度 平咬口宽 角咬口宽 0.7以下 6--8 6--7 0.7—0.82 8--10 7--8 领料 展开下 剪切 倒角 咬口制 风管折 成型 方法兰下料 焊接 冲孔打眼 找平找 打孔打 划线下 圆法兰卷圆 铆法兰 翻边 检验

0.9--1.210--129--10 焊接时可采用气焊、电焊或接触焊,焊缝形式应根据风管的构造和焊接方法而定,可选用:对接焊、搭接焊、角缝、搭接角缝等几种形式。 铆钉连接时,必须使铆钉中心线垂直于板面,铆钉头应把板材压紧,使板缝密合并且铆钉排列整齐、均匀。板材之间铆接一般中间可不加垫料,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要求进行。 (6)咬口连接根据使用范围选择咬口形式。 (7)咬口时手指距滚轮护壳不小于50mm,手不准放在咬口机轨道上,扶稳板料。(8)咬口后的板料将画好的折方线放在折方机上,置于下模的中心线。操作时使机械上刀片中心线与下模中心线重合,折成所需要的角度。 (9)折方时应互相配合并与折方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翻转的钢板或配件碰伤。 (10)法兰加工 矩形风管法兰加工:方法兰由四根角钢组焊而成,划线下料时应注意使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小于风管的外径,用型钢切割机按线切断。下料调直后放在冲床上冲铆钉孔及螺栓孔,孔距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冲孔后的角钢放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焊接时用各规格模具卡紧。矩形法兰用料规格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11)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其管段长度在1.2m以上均应采取加固措施。(12)风管与法兰组合成形时,风管与扁钢法兰可用翻边连接;与角钢法兰连接时,风管壁厚小于或等于1.5mm时可采用翻边铆接,铆钉规格、铆孔尺寸见下表。 类型风管规格铆孔尺寸铆钉规格 方法兰120--630φ4.5φ4×8 800--2000φ5.5φ5×10 (13)风管与法兰铆接前先进行技术质量复核,合格后将法兰套在风管上,管端留出10mm左右翻边量,管折方线与法兰平面应垂直,然后使用液压铆钉钳或手动夹眼钳用铆钉将风管与法兰铆固,并留出四周翻边。 (14)翻边应平整,不应遮住螺孔,四角应铲平,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 (15)风管与小部件(短支管等)连接处、三通、四通分支处要严密,缝隙处应用密封胶堵严以免漏风。 3 风管及部件安装 3.1 材料要求

暖通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暖通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一、地下车库 1. 设置原则: 2. 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 二、地下需要设计空调房间 1. 设置原则: 2. 机房面积: 三、地下仅设计通风及防排烟房间 1. 设置原则: 2. 机房面积:

四、地下室设备房 1. 设置原则: 2. 机房面积: 五、机械防排烟 1、需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防烟楼梯间设加压送风其前室可不设);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中避难走道的前室; 5)封闭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时按防烟楼梯考虑。 2、以上部位可开启外窗面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时,宜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2)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自然通风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室外 房间 带阳台的防烟楼梯间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场所,其自然通风口的净面积应满足以下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 m2,且顶层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0.8 m2。3)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避难层(间)应设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且每个朝向的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m2。 4)中庭、剧场舞台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5)需要排烟的疏散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6)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7)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8)建筑面积大于500m2且净空高度大于6m的大空间场所,不应小于该场所地面面积的5%。 4、建筑面积大于500m2且室内净高大于6m的中庭、展览厅、观众厅、营业厅、体育馆、客运站、航站楼等公共场 所采用自然排烟时,应设置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或由其他电动设施控制启闭的自动排烟窗。自动排烟窗附近同时应设置便于操作的手动开启装置。 5、需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风量风井参数 注意: 1)以下表格风量按照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1.75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易小于0.7m/s。 2)如果防烟楼梯间为剪刀楼梯间,则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应乘以2.0系数。 3)超过32层时,需分段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4)风井需安装风口的墙体净宽度不小于500mm。 (一)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加压送风 说明: 1. ( ) 内数值为剪刀楼梯间合用一个风井时的面积。 2.地下室楼梯间与地上合用时风井面积应增加0.5 m2

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物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和热水供应等需求方面的能耗,而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又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构成部分,占30%~50%。因此,有效地较低暖通空调的能耗,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大意义。 一、围护结构 1、采用必要的遮阳、隔热措施 建筑物的屋顶、外墙与外窗传入室内的热量较多,建议多采用必要的遮阳措施,如选用遮阳板、双层玻璃等。屋顶宜采取隔热措施,如设置遮阳棚,屋顶花园等。 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损失 建议围护结构加设外保温材料,采用气密性较好的门窗,加设密闭条提高门窗气密性。 二、空调室内参数设置 1、室内温度 建议降低室内温度的设置标准。在满足室内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夏季室内温度和降低冬季室内温度。室内制冷时温度宜设置在26℃以上,制热温度宜设置在20℃以下。 2、室内湿度 对于对室内相对湿度无严格要求的对象,建议降低室内相对湿度的设置标准。夏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70%,冬季相对湿度不小于30%。 3、新风量 应合理地控制新风量。对于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空调房间,新风量俞大,系统能耗愈大,在这种情况下,新风量宜控制到卫生要求的最小值。在过渡季节,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新风机组的运行时间。 在符合室内卫生条件的基础上,应利用有效手段对新风量进行控制。比如:缩减房间的换气频次;在新风入口加设旁通,设置双风机;在回风处安装CO2检测仪器,按照回风中气体的浓度自动调整新风风门的开启大小;尽量利用室外的天然新风;按照室内人员变化规律,确立新风风阀控制方式。 三、空调风系统 1、宜采用尽可能大的送风温度差,减少送风量,从而降低能耗。 2、应根据温湿度控制标准、控制精度、房间朝向、使用时间、洁净度等级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空调区域,从而避免过冷过热,减少冷热抵消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建议使用变风量系统代替定风量系统,对风量进行变频控制调节,能随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运行状况, 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建议选用变频风机,使风机的工作频率能够以实际需求情况为依据来选择,避免了一直处于全负荷的工作状态,以节省能耗。 5、空气处理设备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回风,新风量宜采用允许的最小新风量标准不要随意扩大。 6、对风管应进行必要的保温防潮处理,减少冷热损失。

暖通工程调试方案详解

xxxxxxxxxxxx项目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零年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建筑总高度22.8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具体实施范围包括以下三个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数据机房楼空调室内负荷为6170KW,新风及办公区域冷负荷为95KW,机房辅助区域(风机盘管系统)的空调冷负荷为106KW。 (1)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 ?空调冷源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站设置3台3517KW(1000RT)冷水机组,按照(2+1)配置。冬季设置板式换热器,环境温度低时采用自然冷 却提供冷量,每台冷冻机配一台换热器,规格大小与冷冻机相匹配;换 热器的配置与冷冻机相同,换热器同冷冻机串联安装,冬季可提供部分 或全部自然冷却冷量,以节省能耗。 ?为确保制冷系统能连续制冷,保证数据中心机房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之内,设置一个有效容量为248m3的蓄冷罐作为不间断供冷系统,蓄水储冷水 罐内水温设计为12度,可以满足不小于10分钟的全荷载设计供冷量。 ?冷冻水系统共设置2套自动补水排气定压装置(1用1备),采用单罐双泵型自动控制补水,负责对机房及其支持区冷冻水系统进行自动补水。 ?每台冷水机组设置与之配套的冷却塔、板式换热器、冷水一次泵、冷水二次泵。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12/18℃。冷冻水采用一、二次泵系统,一 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运行。 ?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供给冷水机组冷凝器循环冷却用水;在冬季亦直接为空调冷水系统板式换热器提供冷却水。本次工程采用冷却塔与冷冻机 一对一的布置方式,每组冷却塔及相应冷却水泵随联动的冷水机组开/ 停;屋面共设置冷却塔三组,要求屋面布置的其他室外机散热设备距离 冷却塔的距离大于3米。本次冷却塔选型原则为按照夏季极端湿球温度 进行选型。冷却塔夏季进水温度38℃,出水温度32℃,设计湿球温度 28.8℃;冬季进水温度15℃,回水温度10℃,设计湿球温度1℃。 ?精密空调机组自带有电动两通调节阀,水源热泵新风机组及水源热泵多联机外机的回水管上均设置电动调节阀回水管上设置电动两通阀(开关 型),确保系统按需供水,保证空调效果,节省运行能耗。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王博洋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王博洋 发表时间:2019-11-22T10:33:01.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王博洋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暖通空调设计是民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舒适度和设计质量。 西部机场集团建设工程(西安)有限公司西安 71007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暖通空调设计是民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舒适度和设计质量。使用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价值,这要求相关人员关注暖通空调设计,分析常见问题,不断创新设计。 关键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引言 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正逐渐趋向超大、超高及使用功能复杂的建筑形式,这虽然节省了土地资源,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空间,但是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是民用建筑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建筑室内调节温度,如果它的设计不够合理,就可能会引起空调能耗过高、噪音过大、温度调节作用不佳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体验。 1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特性 1.1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民用建筑通风采暖应用要求方案必须要满足具有可操作性。设计方案顺应国家与政府以及制定要求,同时满足供电、供气、供热要求,尤其是这些条件具有不稳定性。温湿度等参数要求严格稳或特殊的工艺暖通空调设计项目,综合分析设计方案,保证全年室内气象条件适应性。难以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状态,非标准设备制定详细参数要求,参数具有可操作性。 1.2调节性和可行性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容量应按照最不利气象环境。所以,空调暖通系统应具备较强的调节性才能顺应荷载变化。较好的调节性方案经济投入较多、能耗较小,需要综合考量。同时,空调系统管理操作稳便捷与自动控制有直接关系,设计过程中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技术经济性对比。空调系统自动控制,降低系统管理的人员与人力强度,人工管理费用,但经济投入较高,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要求严格。方案设计要秉承着大型空调系统、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建议选择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尽量简化才能增强系统经济性、稳定性。 1.3稳定性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稳定性分为人为环境、防火安全、易燃易爆环境、系统设备等问题,比如:空气传染性疾病与有毒有害气体在空调系统的扩散、蔓延。暖通空调系统稳定需重视设备研制、运行控制、技术措施,比如:设计库房、煤矿等易燃易爆的通风空调系统稳定性是主要影响要素,要求制定防爆技术方案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要避免液体泄漏危险、可燃性气体安全性,要求安装可燃性气体泄漏报警系统、事故通风系统。防火安全应根据防火设计要求分析,设备安装运行问题包括制冷系统。 2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2.1采暖系统设计 采暖系统设计可以选择引入市政热源,并且根据具体的负荷来分配。在系统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热交换站,决定热交换站的数量及其供回水温度。民用建筑的采暖热水干管系统可以选择双管下供下回式,由定压站统一定压。在地下室设置热力小室,配置总热量表,以及相关配件。对于建筑内的采暖主管、采暖管井、户用热计量表等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 2.2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设计对于确保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的安全使用意义重大,在系统中应该设置有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还必须设置有防烟分区,以及排烟机房。在通风系统中,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可以兼用,排风和排烟的换气量应该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排烟或排风可以经由井道排到室外,在每个防火分区中还应该设置有自然补风口,通过接管至排烟或排风口连接,通风系统的送排风机可以选择变频风机。 2.3冷热源系统设计 对于一个高层民用建筑项目而言,无论是其物业管理、能耗计量,还是产权等问题,均十分复杂。为了能够良好地匹配建筑的平面布置及适应室内负荷的频繁变化,常需在建筑内设计三个相对独立的冷热源系统(图1):一个是商铺区的冷热源系统,其一般处于地下1~2层及地上2~3层,分设1~2台离心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一个是步行街与公共空间的冷热源系统,其一般处于地上2~3层,设多台离心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冬季还可动用冷却塔供冷系统;还有一个是餐饮区与娱乐区的冷热源系统,其一般处于地上3~4层,设多台离心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 图1 冷热源系统设计 2.4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在现代的高层民用建筑中,都是采用的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其中的一项关键就是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目前多采用多工况空调运行模式来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自控,因为通过该模式可以实时控制风机和电动阀门,并且能够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另外,除了建筑中应用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区域外,其他区域均可设计一次泵负荷侧变流量系统和冷热源侧定流量系统。在供回水总管内,应设计压差旁通装置;在回水管上,应设计电动二通阀;在新风管、排风管及回风管上,则应设计电动风阀和温湿度传感器。此外,少部分的情况下可能

暖通空调调试方案

1. 编制依据与系统原理 1.1编制依据 根据目前施工进展,室外管网系统及各楼栋的暖通空调系统管线测试基本上已施工完毕,吊顶内风口安装、机房内的管线设备接驳及竖向管道保温也正在进行,现已进入试运转及系统测试阶段,编制该调试方案,旨在优质优速的完成暖通空调系统的后期调试任务。 编制该方案的理论依据为: 1.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1.1. 2.《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1.1.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1.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1.1. 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 1.1.7.《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0-96)。 1.2系统原理 本工程制冷机房设于软件开发楼地库层,设有两台约克螺杆式冷水机组,供应7/12度冷冻水,冷却塔设在生活区二层屋顶上,空调热源由锅炉房供给,分别供给软件开发楼、生活楼、动力区等。空调凝

结水各层集中后,排向卫生间或新风机房内地漏。新风由新风机组经风道送至各房间。 软件开发楼的办公、会议、终端机房、测试机房等用房冬夏外区设风机盘管供冷供热;阶梯教室、多功能厅设定风量全空气系统,过度季节采用全新风系统;电话机房、消防控制中心等设有新风系统,并预留独立冷热源的分体空调器电源。在软件楼的防烟楼梯间设正压送风系统。无外窗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风机采用消防电源。 各排烟口设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生产楼计算机房专门选用风冷冷媒直接热泵空调机。 本工程的空调水系统为分区两管制,冷热源为四管制,末端为两管制,异程式另在水平干管设置平衡阀。本工程的通风系统完善,室内及走廊间设置导气管以维持压力平衡。软件开发楼地库层的变配电室及设备机房设单独的送排风系统。 2.施工部署及准备工作 2.1人员机构组成 整个系统的调试由周晓钟负责,唐伟配合电气操作,李达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张雪峰对整个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史云祥对该系统的质量安全负责,王红星对该系统的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负责。项目配备各专业班组中有一名任组长,每天严格按计划执行次日的施工任务。 具体详见“调试人员机构表”。 2.2根据本调试任务的工作量,划分为六个阶段: 2.2.1、准备阶段(包括调试计划、人力分工安排、施工机具仪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