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院感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覃金球;丘岳;郭世辉;李萌;林发全;万瑞融;温燕【摘要】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科室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Compact 60自动分析仪与纸片扩散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对其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及常用2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取非重复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53株,痰液标本检出最多,308株,占40.9%;其次尿液137株,占18.2%;分离自年龄>60岁患者菌株307株,占40.8%;检出率高的科室前2位的是ICU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26株(16.7%)和103株(13.7%);同期以呼吸系统感染收治入院者144例,分离得肺炎克雷伯菌103株,该菌感染率71.5%.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为66.3%、60.8%和59.4%,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与2.0%;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410株(54.4%),耐碳青霉烯类菌株29株(3.9%);多重耐药(MDR)菌株492株(65.3%).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其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标本,ESBL阳性菌株与MDR菌株检出率均较高,医院需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的目标性监测,控制MDR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流行.%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file of K.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patients for better management of K.pneumoniae infections.Methods Nonduplicate K.pneumoniae strain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5.K.pneumonia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by VITEK 2-Compact 60 and tested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by KirbyBauer method.Results A total of 753 strainsofK.pneumoniae were included,most (40.9%,308/753) of which wereisolated from sputum,followed by urine (18.2%,137/753).Most of the strains were from old patients at least 60 years of age (40.8%,307/753),and primarily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s (16.7%,126/753) and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13.7%,103/753).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found in 144 patients,of which 71.5% (103/144) were due toK.pneumoniae.More than half of the K.pneumoniae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piperacillin (66.3 %),cefazolin (60.8 %) and cefitroxime (59.4 %).Only a few strain were resistant to imipenem (2.4 %) and meropenem (2.0).ESBLs were produced in 410 (54.4 %) of the 753 strains,and 29 (3.9 %) strains were carbapenem-resistant,492 (65.3 %)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multiple antimicrobial agents.Conclusions Clinical K.pneumoniae isolates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most of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 tested.The strains were mostly isolated from sputum and urine,and positive for ESBLs.MDRK.pneumoniae sWains are emerging.K.pneumoniae isolates are still very susceptible to carbapenems in vitro.【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7(017)003【总页数】4页(P269-272)【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作者】覃金球;丘岳;郭世辉;李萌;林发全;万瑞融;温燕【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机会性感染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与肠道,具有多种耐药机制,可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尿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型和整合子分析

ZHANG Ku i ( De p a r t me n t of L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 t h e Gu l o u H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Me di c a l S c h o o l o f Na n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Me di c a l S c h o o l , Na n i i n g 2 1 0 0 0 8, Ch i n a )
曹小利 , 徐 学静 , 张 之烽 , 沈 瀚 , 宁明 哲 , 周 万青 , 张 葵 ( 南京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鼓楼 医 院检验 科 , 南京
摘
2 1 0 0 0 8 )
要: 目的 分 析 尿 培 养 肺 炎克 雷 伯 杆 茵 的 耐 药性 和 产 超 广 谱 B 一 内酰胺酶 ( E S B L s ) 的产 生情况 , 并对 产 E S B L s的 菌 株
o f bl a T EM , bl a SH V , bl a CTX- M a n d i nt e gr o ns a mo ng s t r a i ns p r odu c i ng ESBLs we r e a l s o i n ve s t i ga t e d. Me t h od s Kl e b s i e l l a pn e u mo ni a e i s o l a t e s c u l t u r e d f r o m mi ds t r e a m u r i ne du r i n g 2 01 2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W H O N ET 5 .6 wa s us e d t o a na l y z e t he r e s i s t a n c e; ESBLs c o nf i r ma t o r y t e s t i ng wa s c a r r i e d ou t t o s c r e e n t he s t r a i n s pr o du c i n g ESBLs . PCR a nd D NA s e que nc i ng we r e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布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t n, e a tmai d n i c t n o c o ilsr i sc l n n tu n ri e t c t n a d me ii e s n i v t - i t u o t i e t a i fmi r b a t n oo y i s me t d n i a i n d cn e st i a o h c i f o a r o f i f o i y
t ra r ssa tt o e i e it n o c mmo l s d a i c o i g ns i ih, ni c o ila e t h u d b h s n a c r i g t n n y u e nt mir b a a e t sh g a t l mir b a g n ss o l e c o e c o d n o a - tmi r b a u c p i ii e tr s ls i c o i s s e tb lt ts e u t. l y Ke y wor s: e mo i ly ”b ce a;Re it n e c ng d Pn u n a c a a tr i ssa c ha e;Ant o is;ES s i tc bi BL
第 1 0卷第 3期
21 0 2年 9月
延安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J unlo Y n n U ie i Me c) o ra f a a n r t v s y( dS i
Vo|1 . l 0 No 3 S p. 01 e 2 2
延 安大 学 附属 医院肺 炎 克 雷伯 氏菌 的 分布 状 况及 耐 药 性 分析
nay i. s ls 2 0 sr i s o n u n a ca “b ce i r s l td. % b r ah me ii e”1 0% b e v l ss Re u t 0 tan fp e mo i ly a t ra we e ioa e 22 y b e t d cn 8. y n re s r e y; puum p cme s7 ug r S t s e i n 7% , lo p cme c o n e r9% . r e a n a u p to nz me r t f3 1 , bo d s e i n a c u td f o Th e n u lo t u fe y ae o 5. %
痰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耐药分析的开题报告

痰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耐药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当使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其中,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及多种β-内酰胺酶都为其主要耐药机制。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痰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析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炎克雷伯菌的增多及其耐药性。
2. 研究方法2.1 痰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痰标本将由临床实验室负责采集和处理,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处理过程包括细胞分离、离心、重复洗涤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化的菌液。
2.2 氯仿提取基因组DNA纯化的菌液将进行氯仿提取基因组DNA,提取过程包括裂解菌细胞、酶解蛋白质、氯仿提取、乙醇沉淀、洗涤和溶解等步骤。
最终得到基因组DNA,用以后续PCR扩增及耐药基因检测。
2.3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CR扩增过程包括反应体系的制备、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及扩增产物的检测等步骤。
扩增产物将通过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析,检测所需耐药基因的扩增情况。
2.4 耐药基因测序和分析耐药基因扩增的PCR产物将进行Sanger测序,并通过基因数据库的比对和分析,确定所检测到的耐药基因类型和数量。
同时,将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其耐药性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3. 预期研究成果和意义研究预期将确定痰标本中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类型和分布情况,了解其耐药性机制及其与药物使用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特点及其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并为耐药性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临床治疗的规范化和最优化。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感染现状及治疗进展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感染现状及治疗进展摘要:本文首先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的感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抗感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按照药物种类从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现综述如下:关键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抗感染;耐药;机制由于临床抗生素的长期大量应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耐药性的增加,使得治疗该病可供选择的药物类型不断减少,临床治疗难度提升。
对比,本文针对CRKP的感染现状及治疗的最新进展开展综述,以期能为循证医学提供临床指导。
2.1感染现状其中CRKP占CRE菌种感染的73.9%;从国内的耐药区域分布分析,河南省最高;从感染部位上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
近年来CRKP的检出率正不断上升,2014年数据为6.4%,而2019年数据则攀升至10.9%,可见细菌耐药已成为危害全球卫生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之一[1]。
2.2治疗进展2.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中以药物阿维巴坦为代表,该药物抑酶作用较为长效。
临床为强化该药的抗菌活性,常采用复合给药的方式,与头孢他啶相联合。
临床给药时,针对老年人,给药依据参照患者肾功能水平;而针对≥18岁以上人群,建议根据血药浓度水平及年龄调整剂量。
最新研究显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杀灭肺炎克雷伯菌的效果较为显著。
数据结果显示,90%的抑菌浓度为8mg/L、50%的抑菌浓度为4mg/L[2]。
2.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以美罗培南为代表,该药物的抗菌效果较为强力。
最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菌群最低抑菌浓度≤8mg/L的KPC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应用美罗培南治疗,患者存活率提升较为显著。
研究者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将菌群的最低抑菌浓度调整至≥16mg/L,结果显示美罗培南同样具备保护患者的效果。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

王玉红,邓敏,曾吉.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述,2007,17(4):478-480.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药物包括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帕尼培南)。
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或联合治疗方 案。
预防措施
1、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临床消毒、隔离制度 的落实,医务人员勤洗手;
2、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ß-内酰 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3、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小结
2.生物被膜形成
生物被膜耐药机制主要是: 1、生物被膜的多聚糖基质有效阻止外来大分子物质
渗入; 2、与抗菌药物结合,限制其弥散到生物被膜内部,
致细菌接触的抗菌药物浓度过低而产生耐药。
王玉红,邓敏,曾吉.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 述,2007,17(4):478-480.
3.外膜孔蛋白缺失 抗菌药物一旦外膜孔蛋白缺失或减少就会引
起通透率下降,从而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 量大减,引起耐药。
王玉红,邓敏,曾吉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 述,2007,17(4):478480
4.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水平播散
肺炎克雷伯菌编码DNA旋转酶的gyrA基因及编码拓 扑异构酶Ⅳ的parC基因变异,导致这两种酶的结构、 构象发生变化,使药物不能与酶一DNA复合物稳定 结合,从而引起耐药。
2010,13(3):229-230. 王玉红,邓敏,曾吉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 述,2007,17(4):478-480.
2015-2019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特征与耐药机制

文章编号:1001-8689(2021)05-0468-06收稿日期:2020-10-29作者简介:黄晓琳,生于1922年,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微生物检验和耐药机制,E-mail:********************通讯作者:E-mail:*****************2015—2019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特征与耐药机制黄晓琳1 李明2 范晓怡1 刘菊珍1 黄云祖1 李小丽1 邹海珠1*(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广州 510630; 2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东莞 523000)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变迁,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防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2019年分离的151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耐药性变化等分析,并对其中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CIM)和EDTA 碳青霉烯类失活法(eCIM)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试验,并通过PCR 方法检测bla KPC 、bla VIM 、bla IMP 和bla NDM 4种最常见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结果 2015—2019年期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每年的平均分离率为9.44%,从临床标本分布来看,主要分离自痰液(47.36%)、尿液(23.51%)和血液(16.51%);从临床科室分布来看,分离率最高的依次是ICU 病区(17.83%)、呼吸病房(17.83%)和神外病房(9.11%)。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10%~30%),但在2019年明显上升;对喹诺酮类、头孢类、单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30%~50%);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
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耐药性

贺秀琴*
摘 要: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及产 ESBLs细 菌 的 耐 药 特 征。 方 法:细 菌 鉴 定 采 用 VITEK-60 细 菌 鉴 定 仪,药敏实验采用 K-B纸片扩散法。结果:肺炎 克 雷 伯 菌 对 头 孢 类 抗 菌 药 物 如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曲 松、头 孢 吡 肟、头 孢 呋 辛、头 孢 唑 啉 、头 孢 噻 肟 的 耐 药 率 分 别 为 49.8% 、48.9% 、51.7% 、48.1% 、50.3% 和 54.1% ,亚 胺 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 和 美 洛 培 南 未 发 生 耐 药 ,氨 曲 南 、头 孢 西 丁 的 耐 药 率 达 48.6% 和 42.6,丁 胺 卡 那 耐 药 率 为 24.3% ,复 方 磺 胺 耐 药 率 为 62.8% ,加 酶 抑 制 剂 的 头 孢 哌 酮/舒 巴 哌 拉 西 林/他 唑 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3.1%,13.4%;检出产 ESBLs细菌73株,检出率51.7%。结论: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 南 未 发 生耐药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已高度耐药;产 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 ESBLs株。 关 键 词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耐 药 性 ;抗 菌 药 物 ;ESBLs
Key words:K.pneumonia;Drug resistance;antibacterial agent;ESBLs
为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现对我院2010年1~12 月 临 床 分 离 的 142 株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的 药 敏 结 果 分 析 如 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菌株来源:142株肺炎 克 雷 伯 菌 来 自 我 院 检 验 科 细 菌 室 , 标 本 分 离 按 全 国 统 一 操 作 规 程 ,均 为 合 格 标 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克雷伯菌院感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
方法:对临床分离出来的28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标本,科室分布的统计及耐药性分析,并对其中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等试验。
结果286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占79.72%(228/286),其次为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74%(25/286),5.59%(16/286);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分别占56.29%(161/286),27.62%(79/28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62株,检出率为56.64%(162/286),产AmpC酶检出39株,检出率为13.64%(39/286),产KPC酶28株,检出率为9.79%(28/286),产NDM-1检出2株,检出率为0.70%(2/286)。
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以ICU感染最为严重,其次为呼吸内科,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高,且耐药表型多样,对多重耐药株检测耐药机制非常重要,以便控制医院的感染。
关键词: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医院感染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Klebsiella pneumoniaeXiao Qi-guo Tang Mei-hua(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Central Hospitalof Hengyang City,Hunan 421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Kpn)isolated from clinical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and to guid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and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Method A total of 286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patients were collected,the specimen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were analyed.ESBLs,AmpCenzyme,carbapenemase and NDM-1enzymes tes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Results The 286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were mainly isolated from sputum,accounting for 79.72%(228/286),followed by urine and wound secretions,accounting for 8.74%(25/286)and 5.59%(16/286)respectively;The strai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ICU and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accounting for 56.29%(161/286)and 27.62%(79/286)respectively,162 strains producing ESBLs Klebsiella pneumoniae were detected,the detection rate was 56.64%(162/286),39 strains producing AmpC enzyme were detected,the detection rate was 13.64%(39/286),28 strains producing KPC enzyme were detected,the detection rate was 9.79%(28/286),2 strains producing NDM-1 enzyme were detected,the detection rate was 0.70%(2/286).Conlusion Klebsiella pneumoniae was mainly isolated from sputum specimens in the hospital,most seriously infected was ICU,followed by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the resistance rat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wa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phenotype of drug resistance was divers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ct the mechanism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order to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Key words】 Multi drug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s Drug sensitivity test nosocomial infection肺炎克雷伯菌(Kpn)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原体类型,广泛分布于人体皮肤中,鼻咽部及呼吸道,肠道以及自然界的水土中[1]。
常定植于人体呼吸道与肠道,可通过侵入性操作侵犯伤口和泌尿道而引起感染,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感染,甚至败血症[2-4]。
近年来,由于各类广谱抗菌药物大量应用于临床,同时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获得多重耐药性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出现,使其耐药性日趋严峻[5],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目前临床中主要是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于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是以产AmpC酶,碳青霉烯酶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此次样本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我医院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并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旨在对临床合理用药产生指导性意义,并对此种细菌的院内感染加以有效控制。
现进行具体阐述。
1.材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参与此次样本分析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进行治疗患者,收入时间范围控制在2015.1至2016.12,取患者痰,咽拭子,尿,血液等标本分离的286株肺炎克雷伯菌。
1.2仪器与试剂包括:①TDR-300B微生物鉴定分析仪;②离心机;③MH琼脂平板;④比浊仪;⑤游标卡尺;⑥OXOID药敏纸片;⑦三洋低温冰箱MDFU32V;⑧ESBLs检测试剂盒。
1.3方法1.3.1药敏试验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4年版[8]的具体规定。
采用纸片法(K-B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检测KPN对以下药物的耐药性:a.头孢曲松,b..哌拉西林/他唑巴坦,c.阿米卡星,d.头孢唑林,e.头孢他啶,f.哌拉西林,g.头孢呋辛,h.氨苄西林/舒巴坦,i.头孢吡肟,j.氨苄西林,k.头孢噻肟,l.妥布霉素,m.头孢西丁,n.庆大霉素,o.氨曲南,p.左氧氟沙星,q.亚胺培南,r.洛美沙星,s.环丙沙星,t.复方新诺明。
1.3.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表型筛选与确证筛选出药敏试验中的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包括抑菌环直径头孢他啶小于或等于22 毫米,头孢噻肟小于或等于27 毫米,头孢曲松不大于25 毫米以及氨曲南小于或等于27毫米。
使用K-B纸片扩散法对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进行试验确证,使用复合纸片进行试验,包括:a.30微克的头孢他啶,b.30微克头孢噻肟纸片,c.30微克的头孢他啶/10微克的克拉维酸,d.30微克的头孢噻肟/10微克的克拉维酸,如果复合药敏纸片中的抑菌圈直径与其单独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之差≥5 mm,即可确认为产 ESBLs株。
1.3.3筛查碳青霉烯酶表型的试验根据2014年版的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使用琼脂扩散法,如果10微克美罗培南或者10微克亚胺培南的抑菌圈直径呈现出小于或等于22毫米的最终状态,则说明表型筛查结果呈现阳性。
1.3.4确诊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的试验采用10微克亚胺培南或者10微克美洛培南,1500微克EDTA两种纸片,用K-B法进行双纸片协同试验,确保两种纸片的距离控制在10至15毫米,如果美洛培南或亚胺培南抑菌圈直径在含EDTA纸片方向处逐渐变大,则说明存在金属酶;复合纸片K-B法采用10微克亚胺培南或者10微克美洛培南/EDTA 的复合纸片,与单药纸片相比,复合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增大值大于或等于5毫米,即可判定产金属酶。
1.3.5 改良霍奇试验制备好0.5的麦氏浊度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菌悬液,然后将菌悬液进行10倍稀释,并使用棉签将其均匀的涂布于MH平板中,然后在平板中央贴含10微克美洛培南的纸片。
使用接种环挑取受试菌自纸片边缘向平板边缘划线接种。
35。
C孵育过夜,如果矢状生长存在于美洛培南抑菌圈与待测菌株接种线交界处,则说明碳青霉烯酶呈现阳性。
1.3.5 AmpCβ内酰胺酶的表型筛选以及确认用头孢西丁(FOX)纸片使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菌株。
当抑菌圈直径小于或等于18毫米时,说明对FOX产生耐药或中介,可能为产生AmpCβ内酰胺酶菌株,提示AmpC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呈现阳性;AmpCβ内酰胺酶的确认实验:FOX三维确认试验是检测AmpC酶的经典方法,在涂布了0.5麦氏浊度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的平板上贴头孢西丁纸片,向离心方向使用无菌刀片切一裂隙,距纸片边缘5毫米处,将30至40微升的待检菌株β-内酰胺酶初提液(过滤或低温超速离心除去活菌)加入进裂缝当中,并防止酶的初提液溢出裂隙,进行过夜培养,温度在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