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鉴赏素材

合集下载

紫砂壶鉴赏

紫砂壶鉴赏
前墅龙窑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前墅龙窑: 明代建造,为了保 护古窑,现今仍在 使用中。一年会烧 几次,一次需要烧 掉1.7-2万斤松枝。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养护、开壶
开壶的目的: 是把壶内的杂质去掉,里 面有制作茶壶的泥料碎 屑, 白色的是石英粉,烧 成时放壶口上防止壶口盖 粘连的,用清水清理干净 过,再用热水清理下。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的四大优点:
一是紫砂原料可塑性好,产品不易变形; 二是它的器孔率介于一般陶器与瓷器之间,用来沏茶,香蓄味醇; 三是泥料分子有特殊的鳞片状排列结构,因此冷热急变性好,不烫手,不易炸裂; 四是紫砂壶颜色多,都是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质朴高雅,异彩纷呈。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借助模具制作身桶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拍打泥片,切割造型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拍打壶身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制作壶口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修饰壶身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前墅龙窑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之制作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放置要稳妥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开水浇淋、养护刷刷洗能使壶身更润泽
茶艺 紫砂壶 鉴 赏
紫砂壶养护——养壶
养壶也养性,心急是大忌
像儿女在父母的养育下变得丰盈、丰富、饱满、 可以有感恩的色泽流露出来, 可是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 需要用心地、带着好奇心、带着爱一点点地渗 透进入。

对紫砂壶的赞美句子

对紫砂壶的赞美句子

对紫砂壶的赞美句子对紫砂壶的赞美句子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对紫砂壶的赞美句子吧!一、紫砂壶神韵悠长紫砂壶因独特的手感和调制茶汤的效果而在茶文化中得到广泛传承与推崇,其神韵悠长,不断地提醒人们要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紫砂壶精雕细琢紫砂壶经过制造工艺的反复打磨和精雕细琢,表面光滑细腻,纹理清晰,设计独特,成为了一种艺术品与摆件,同时也是一种注重品质与文化内涵的盛器。

三、紫砂壶骨感十足紫砂壶的材质有砂壶泥和紫泥壶两种,砂壶泥紧实厚重,表面粗糙有骨感,而紫泥壶则犹如羊脂玉,感觉凉滑温润。

两者尽显独特魅力,令人们无法抗拒。

四、紫砂壶品茶艺之高紫砂壶的原产地是江苏宜兴,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而紫砂壶的关键身价不在于其材质、工艺,而在于品茶的艺术,让人们由此领会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五、紫砂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紫砂壶不仅是一种用于煮茶的工具,而更是一种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间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的认可和推广,既能带动紫砂壶手工艺术发展,同时对传承中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六、紫砂壶品味生活紫砂壶是一种修身之器,它能够提供茶味的丰富性,把品茶过程变成一种协调优美的音乐,配合着香气空气的升华,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慢时光。

品味生活,从喝茶开始。

总之,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仅是一种器物,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珍爱紫砂壶的卓越价值,以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崛起。

赞美紫砂壶的四言八句

赞美紫砂壶的四言八句

赞美紫砂壶的四言八句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优雅的外观,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收藏品和展示物。

下面是对紫砂壶的四言八句赞美,以表达对紫砂壶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1. 经典之器,紫砂壶者。

深藏其内的匠心独具,流露出岁月洗礼的温润之意。

如八卦变化,展现着设计与艺术的无穷魅力。

2. 内含泥土的香气,外散着历史的韵味。

简约而不简单,庄重而不失灵动。

置之案头,犹如一件文雅的艺术品,令人陶醉其间。

3. 匠心独运,倾注心血。

每一把紫砂壶都是艺术家思想的结晶,琢磨出的无数画龙点睛之笔,使其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4. 圆润温暖的质感,犹如楠木细砂磨就的细腻触感。

手握之时,仿佛与紫砂壶融为一体,感受它的生命力与灵气。

5. 线条简洁流畅,匠心独具。

凝结了设计师的智慧与匠人的精雕细琢。

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使紫砂壶成为人们艳羡的对象。

6. 清亮的滤孔,宛如春天的花蕊。

每一口冲泡的茶水,都化作了生活的乐趣。

举饮瓯碗,端觥顷刻间,让华夏文明的魅力在唇齿间流转。

7. 堆砌千层质感,花瓣般的外观。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细腻的纹理展示了中国古老智慧与恢弘气象,诉说着厚重文化历史。

8. 厚重含蓄的色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每一次品味,都仿佛是给自己倒上一杯山泉,提醒我们内心的深层渴望。

紫砂壶,它不仅是一个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它蕴含了无数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心血,展现着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灵动。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紫砂壶的世界中,体验茶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美好时光。

名家紫砂竹节壶赏析

名家紫砂竹节壶赏析

名家紫砂⽵节壶赏析
井波制宜兴风光四⼤紫砂名壶之“⽵的海洋”
据了解,现存年代最早的⼀把以⽵为题材的紫砂壶,是由明代紫砂名⼿陈仲美创作的“束⽵柴圆壶”;这把壶外观呈⽶黄⾊,造型以⽵⼦和⽊材为原型,构思巧妙、刻划精细⼊微,现藏于⾹港茶具⽂物馆中。

明代陈仲美束⽵柴圆壶
在陈仲美制出《束⽵柴圆壶》近200年之后,清代制壶名⼿邵⼤亨以64跟⽵⼦为原型、代表《周易》的64卦,再融合太极、⼋卦、飞龙等元素,创作出著名的《⼋卦龙头⼀捆⽵壶》,成为⽵形壶的代表、也成为历代许多壶艺师仿制的对象。

清代邵⼤亨⼋卦龙头⼀捆⽵壶
随着历代紫砂艺⼈的传承,紫砂壶的制作技艺也越来越趋向精细化。

民国时期,曾荣获1935年英国伦敦艺术博览会⾦奖的紫砂名家范⼤⽣制出《⽵顶隐⾓四⽅壶》;该把壶以⽵的造型通贯全器,壶⾝、盖皆作四⽅隐⾓,流、钮、把塑以⽵节,筋纹肌理极富层次变化,充分表现出了⽵⼦的苍劲挺拔、⽣意盎然。

民国范⼤⽣⽵顶隐⾓四⽅壶
当然,现代也有许多以⽵为主题的紫砂佳作,包括李昌鸿和沈遽华夫妇联合创作的《⽵简茶具》、汪寅仙的《蝉⾐斑⽵壶》、何道洪的《⼗六⽵壶》等。

李昌鸿、沈遽华⽵简茶具
汪寅仙蝉⾐斑⽵壶
何道洪⼗六⽵壶。

紫砂壶鉴赏..46页PPT

紫砂壶鉴赏..46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紫砂壶鉴赏..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ENDLeabharlann

紫砂壶作品赏析

紫砂壶作品赏析

紫砂壶作品赏析(明代紫砂壶)供春:供春,又名龚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宜兴人,原是宜城进士、官四川参政吴仕的书僮。

吴仕年少时在湖滏山中金沙寺读书。

寺内有位老僧,不知其姓名,人称"金沙寺僧",是制陶名手,特别擅长制作紫砂壶。

供春在空暇时,总是喜欢蹲在一边偷看老僧制壶,暗地学做,终于掌握了制壶技艺。

据传说他仿照寺内天井中的一棵百年银杏树瘤的模样,试制"树瘿壶"。

其壶刻划生动,形象逼真,后称"供春壶"。

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据传即为供春所制。

供春树瘿壶∙此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

壶盖止口外缘刻有45字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为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

"∙高:102毫米∙宽:195毫米∙中国北京历史博物馆藏品。

∙来源:《中国紫砂鉴赏》,熊建新编著,蓝天出版社,2006年2月,26页时大彬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为紫砂名工时鹏之子。

茗壶制作技艺传至时大彬已较为成熟,大彬对茗壶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传世品有圆壶、六方、三足、提梁、书扁、僧帽、印包、葵花、开光方等式,蔚为大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

他的门下弟子多为当时名手。

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

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

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壶艺正宗。

传世作品较多,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博物馆均有收藏。

三足圆壶∙明崇祯二年(1629)∙高:113毫米∙口径:84毫米∙把梢下刻款:大彬∙此壶于1984年出土于无锡明代墓中,墓主是明代有名的华老太师华察的孙子华师伊,为崇祯二年墓葬。

紫砂壶详解

紫砂壶详解

吴建平《景舟石瓢》300cc 老段泥
周志良《四方石瓢》300cc 老紫泥
紫砂壶的种类
花货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建芳《荸荠壶》 350cc 一厂老红泥 薄胎制作
紫砂壶的种类
筋囊货
骆耀明《矮天香》350cc 底槽清
范宜娟《金秋飘香》 400cc 老紫泥
紫砂壶的种类
? 紫砂壶按商品档次可分为粗货、细货及特种工艺品三类。 (1)粗货产品:例如“贡壶”“飘壶”“四方”“六 方”、“寿星”“牛盖洋桶壶”等,江南茶馆及城乡一般 群众家庭普遍应用这类紫砂壶。
紫砂陶原料—五色土
? 质性特殊的紫砂陶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颜色鲜艳。有紫色的砂泥,奶 色的白泥,橘色的黄泥,猩红的原泥,黛色的绿色……斑斑斓斓,被誉为“五色土”。这 些陶土烧成之后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表现着一种砂质效果,所以称之 为紫砂、紫砂器或紫砂陶,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陶器。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潘持 平《青狮壶》 250cc 老绿 泥调砂
江苏省大师毛国强《大 得福》 580cc 老清水泥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路 朔良《小蟠垆》 150cc 朱泥大红袍
紫砂壶的成型方法
?打身筒成型法 ?镶身筒成型法
?挡坯成型法 ?灌浆成型法 ?手拉成型法






挡 胚
倒 桨
手 拉 胚
紫砂壶的烧炼的艺术
泥料的种类(3种):
(1)紫泥(分紫泥、清水泥、底槽青三种)
老清水
底槽青
紫砂壶的鉴赏
(2)段(团)泥(包括本山绿泥)
老段泥
(3)红泥(包括朱泥)
本山绿泥
纯朱泥
红泥
紫砂壶的鉴赏

36种光货紫砂壶型鉴赏【下】

36种光货紫砂壶型鉴赏【下】

36种光货紫砂壶型鉴赏【下】紫砂壶的造型大致可分为三类:花货、光货、筋囊货,其中的光货造型最为常见。

光货以几何形体为主体变化而来,讲究外轮廓线的组合,面、线与角的表现,以自然淳朴、简练、高雅取胜,以简洁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生命力,深受大家的喜爱,光货的造型也是变化丰富,正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19、汉瓦壶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

盖平略见弧,桥式钮。

20、美人肩壶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

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21、柱础壶柱础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

柱础,是用来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一块垫基石。

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为了不让木制的立柱受潮湿而腐烂,于是在木柱的底下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隔离开,起到了相对防潮作用。

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22、唐羽壶“唐羽壶”为光素器形,为创新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佳作。

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它的造型与之非常贴近,唐人饮茶与今日沏茶不同,有点类似现在煮咖啡,因而壶的手柄一般都较细长,似有羽翼飞升之感。

其创意也可以诠释为唐代陆羽之壶。

手中把玩似有拉回时空,重温唐风,再现历史的美妙感觉。

23、东坡提梁壶传苏东坡喜欢喝茶,当时的紫砂茶壶很小,喝茶麻烦。

苏东坡因此买来了紫砂天青泥,想做大壶,几月未果。

某夜,书童打着灯笼来请苏东坡去吃夜点心,苏东坡看着灯笼计上心来,按此做出了大肚皮的灯笼壶,因其光滑不易拿,于是搓条泥巴,做了提手,恰似房屋上头的梁,于是就取名“提梁壶”。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大文人,后人就把这种提梁式的壶称为“东坡提梁壶”。

24、鹧鸪提梁壶这把提梁壶的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见棱见方的三柱高提梁,从侧面望去犹如一只飞翔着的鸟儿的头部,原创者顾景舟大师为其命名“鹧鸪提梁壶”,在这只外型仿鹧鸪鸟的壶身上寄托自己凄血哀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