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CT影像诊断
肺结核影像诊断

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如区 分肺结核与肺部肿瘤、肺炎等其
他肺部疾病。
肺结核的MRI表现
MRI检查在显示肺部病变方面不如CT 检查清晰,但对于某些类型的肺结核 ,如肺门淋巴结结核,MRI检查具有 一定的优势。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肺结核,如肺外 结核,MRI检查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 价值。
初步阅片
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初步 观察,判断是否存在异
常。
深入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 现及其他检查结果,对 异常部位进行深入分析
。
诊断意见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肺 结核的诊断意见,包括 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
程度。
报告撰写
将分析过程及结论整理 成书面报告,便于临床
医生参考。
04
肺结核影像诊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告知
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 、过程及注 Nhomakorabea事项,确保 患者配合。
影像检查的实施
定位与摆位
根据检查部位,指导患者 正确摆位,确保图像质量 。
参数设置
根据设备类型和检查目的 ,设置合适的参数,如电 压、电流、层厚等。
扫描过程
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扫描, 确保扫描范围、角度准确 。
影像检查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影像诊断的准确性问题
01
总结词
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是评估肺结核病情的重要指标,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一
定难度。
02 03
详细描述
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容易与其他肺部疾病混淆,如肺炎、肺癌 等。此外,肺结核病变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像表现差异较大,给准确诊断 带来挑战。
解决方案
采用高分辨率CT、X线等影像技术,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加强医生专业培训和经验交流,提 高诊断水平。
活动性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2013)

经皮肺穿刺 经皮胸膜活检 纤维胸腔镜
内科 外科
病原学(33%)
PPD试验(感染和接种)
即结核菌素试验。
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
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 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判断标准: 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 5~9mm为弱阳性(+), 10~19mm为阳性(++)], 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 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结核抗体(感染和接种)
最新进展
作为一种结核菌素试验的替代,一些其他
的测试也正在发展。QuantiFERONTBGold(全血干扰素试剂检验)是一种血液测 试方法,测量患者对结核细菌的免疫反应。 QuantiFERON-TBGold已在美国被FDA批准, 在欧洲获得了CE标志认证,在日本已经被 MHLW批准。
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协和医院
体征
依据病情而定
检查
病原学
痰检
涂片 培养
病理学 影像学
胸片 CT 结素试验 PPD ,替代QuantiFERON-TBGold 结核抗体 结核-DNA 噬菌体裂解法 纤维支气管镜
活检 灌洗 纤刷
实验室化验
病史:女,19岁,06年9月发现肺结核病,痰菌:(+)
左主支气管结核肉芽,左上叶干酪物堵塞
小结 肺结核病的影像诊断仅能是疑似病例, 须要结合临床痰检、抗体检测、病理 及PCR等
谢谢阅读,希望本课件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1. 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
其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 结核球结核球是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结核病灶,通常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在1-3cm。
结核球的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常伴有周围纤维包膜。
结核球在平片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密度增高的病灶。
2.2 平滑性空洞平滑性空洞是肺结核的一个典型表现,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边缘光滑的透亮区域。
空洞内可见液平面,常伴有周围粟粒状影。
2.3 粟粒状影粟粒状影是由肺内多个小型结核球或结核结节组成的影像学表现,呈点状、小片状或弥漫分布。
粟粒状影常见于结核病的播散期,表明结核病已经广泛侵犯肺组织。
2.4 纤维化改变在肺结核的晚期,由于肺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会出现不规则的纤维条索影,常伴有肺容积减小。
2.5 闭塞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是指由于结核球、纤维化改变等引起的血管阻塞,导致肺组织供血不足的情况。
闭塞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为肺血管树的变细或消失。
3. 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胸部CT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等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观察到肺部的异常阴影,如结核球、平滑性空洞等。
但胸部X线检查对于早期和轻型肺结核的检出率较低。
3.2 胸部CT胸部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影像学信息,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结核球、粟粒状影和纤维化改变等。
3.3 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取肺部病变组织的方法,通过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肺结核。
4.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肺结核的病情。
胸部X线检查、胸部CT 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肺结核ct报告

肺结核ct报告近年来,肺结核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之一。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率高、传播性强、病程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确诊和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关键步骤。
肺结核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肺结核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报告是诊断肺结核重要的重要步骤之一。
肺结核CT报告内容通常包含以下方面:一、CT表现特征比较典型的肺结核CT表现包括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树枝状影、空洞、结节等。
此外,还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以及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二、影像学诊断根据肺结核CT表现,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可以进行影像学诊断。
此时需要比较典型的影像表现,分析和评估病灶的定位、大小、数量、形态等,确诊是否为肺结核。
同时,还需要对哪部位的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治疗、疗效判断等作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三、综合分析肺结核CT报告需要综合分析影像表现、病史、临床表现等各项诊断信息,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判断。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正确诊断,才能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减少病情恶化,防止病情传播。
肺结核CT报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肺结核CT报告,能够了解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等,及时应对并制定合理治疗计划。
该报告此外还能提供肺部疾病信息,如肺泡炎、肺不张、肺结节等等,为患者接下来治疗或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误诊率。
当然,正如任何一份医学报告一样,肺结核CT报告也需要依据专业标准和规范制作。
这意味着,制作和解读肺结核CT报告的医生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更好地服务公众和社会。
综上所述,肺结核CT报告在肺结核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制定和解读肺结核CT报告,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传播风险。
解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CT检查的作用

解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CT检查的作用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病灶好发于双肺尖后段、下叶背段等。
活动性肺结核指的是新涂阳患者、复治涂阳患者及新涂阴患者。
对于人身健康而言,活动性肺结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低热、盗汗、咳嗽、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活动性肺结核分四型:(1)原发性肺结核,(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继发性肺结核,(4)结核性胸膜炎。
通常继发性肺结核是最常见的活动性肺结核。
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通常采用X线胸片、胸部CT检查以及查痰检测抗酸杆菌。
尽管痰细菌学检查仍然是活动性肺结核确诊的金标准,是肺结核活动性和疗效判定最主要手段。
不过,常规进行诊断的X线片、抗酸杆菌等检查均不能取得较高的诊断率,抗酸杆菌的漏诊率约为50%,X线片的漏诊率约为20%,痰菌检查阴性的患者,采用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
CT是除分子生物学和组织活检外较理想的检查方法。
二、活动性肺结核CT基本征象典型继发性肺结核大多具有典型的好发部位,病灶构成与影像表现多样性。
活动性肺结核主要影像特点是以亚段以上肺实变、小叶中心结节、小叶样实变、空洞征、树芽征、磨玻璃影。
CT在判断复发肺结核和新发肺结核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CT基本征象如下:1.肺结核征象中,小叶中心结节影最为常见,可经支气管播散,呈节段性分布,是极具特征性的活动性肺结核征象。
根据相关报道,复发与新发患者都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80%。
2.树芽征是小叶中央支气管及其远端气管扩张、黏液嵌塞,在不同截面组合在一起,形似春天发芽的征象叫做树芽征。
树芽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弥漫性分布的,提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第二种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段非均匀分布的,提示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是早期结核菌经支气管播散的CT征象,可用来评估肺结核的活动性。
树芽征检出率70%,是结核菌经支气管播散的一种相对特异性影像表现。
3.班片状阴影,呈分散的班片状或斑点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模糊,其没内可见钙化和小空洞及小支气管充气征。
肺结核CT影像诊断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诊断要点】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发病急剧,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盗汗、气急或呼 吸困难等,多见于以渗出干酪性病灶为主的病例。 2.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差异甚大,与结核菌的数量、播散速度及 患者体质有关,一般症状较轻,可有低热、咳嗽、咯血、盗汗、乏力及消瘦等, 有的仅有呼吸道症状。 3.实验室检查: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血沉多增快,白细胞总数可降低,结核菌素 试验可为阴性。 4.X线胸片: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为两肺野均匀分布、大小一致及密度相同的粟 粒状病灶。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及密 度不同的多种性质病灶。
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CT表现】 斑片状阴影:呈分散的小片状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密度均匀或
不均匀,可伴有小空洞或钙化。常发生在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右肺下叶背段斑片状阴影,其内有一小空洞
继发性肺结核
右肺上叶后段不规则斑片状及结节状阴影, 部分边缘模糊
肺结核伴急性出血:左肺上叶上舌段小斑片状 阴影,局部肺呈毛玻璃样影,为急性出血改变
(2)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①矽肺:多见于两肺中部,结节大小为2~3mm,边缘清楚,两肺门可增大。 ②肺泡细胞癌:多见于两肺中、下野,常呈小结节状或小斑片状影,分布不均匀, 也可有较大的结节灶或融合灶,痰可找到癌细胞,抗结核治疗无效。
结核球
结核球(tuberculoma)为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表现,结核性干酪病变被纤维组织包 围所致。约占肺结核的20.7%。多数直径在3cm以下,其内主要为干酪物质或肉芽组织, 常有钙化及液化溶解区。 【诊断要点】 1.有肺结核病史。 2.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3.X线检查: (1)X线胸片:①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②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单发 多见,偶有分叶,密度较高且较均匀。③常可见斑点状或沙粒状钙化,若发现球内有 层状钙化或裂隙样空洞则为典型所见。④灶周有斑点状或结节状卫星灶。 (2)高千伏或体层摄片:更好地显示肿块的轮廓和球内结构,如钙化、空洞等。 4.开胸活检:CT仍不能定性或难以与肺癌相区别,必要时可采用开胸活检。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影像学诊断方法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射线胸片和CT扫描。
X射线胸片是一种常见的筛查工具,能够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的大致位置,但对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限。
而CT扫描则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信息,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定位更具准确性。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结节影、浸润影、空洞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等。
1. 结节影:肺结核常呈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病变。
在X射线胸片上,结节影可以呈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状阴影,密度较高。
在CT扫描中,结节影可以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区域。
2. 浸润影:肺结核的浸润影通常表现为肺部病变的弥漫性分布。
在X射线胸片上,浸润影可以呈现为模糊的阴影,通常伴有肺纹理增多。
在CT扫描中,浸润影可以呈现为肺实质密度增高、纹理增多的区域。
3. 空洞:肺结核的空洞形成是由于结核菌侵犯肺组织而导致组织坏死。
在X射线胸片上,空洞呈现为中空的区域,边界清晰。
在CT扫描中,空洞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域,边缘可见增厚的壁。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的纵隔淋巴结增大通常是由于病原体侵犯引起的淋巴结炎症反应。
在X射线胸片上,纵隔淋巴结增大可以呈现为纵隔阴影的增大。
在CT扫描中,纵隔淋巴结呈现为增大的淋巴结结构,并可见增强。
结论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一步,能够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X射线胸片和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工具,能够显示肺结核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定位病变。
熟悉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性肺结核X线与CT征像分析(附病例318例)

如树 芽征C 表现为如树枝状分布的阴影 t胸膜改变表 现为胸膜的 T 增厚 以及胸 前积 液的出现 ;纵隔或肺 门淋 巴结增大可见肺 门部及气管
前方肿大的淋 巴结阴影。 3讨 论
( 12 占1. %),干酪性 肺炎伴小空洞形成2 例 ( . %);粟粒 型 3 4 占7 5 5
或小 叶浸润 型l例 ( .3 6 占5 %) ;陈旧型硬结灶 或纤维化或胸膜炎 型 0
6 例 ( 1. %) 茅征 2 1 l 占 91 ;树 8 7 例患者 ( 8. %) 占 5 2 ;胸膜 改 变 1 例 ( 7 2 ;纵 隔或肺 门淋 巴结增 大 2 例 ( 6 0 。结论 活 动性 2 6 占 . %) o 2 占 . %) 9
肺结核 的 X 线和 C T表现 相结合 ,对提 高结核病 的诊 断率 可起到促进作 用。
本组 3 1 例患 者 中,男 1 8 ,女 l 0 ;最 大年 龄8 岁 ,最小 8 4例 7例 0
增厚 、肋膈 角变 钝等情 况 ,部分患 者甚 至 出现 渗 出性 胸膜 炎的x线
表现 。 2 . 2胸部C 扫描所见 T
小叶 中心 结节影2 5 ( 01 );磨 玻璃样密度 影 17 ( 5例 占8.9 6例 占 5 .2 25%) ;肺 内实变 影7 例患 者 ( 32 %) }空洞 影6 例 ( 4 占2 .7 l 占
【 关键词 】活 动性肺结核 ;x 线诊断 ;C T
中图分类 号 :R2 51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0 04 — 2 6 1 8 9 21 )1- 10 0 7
肺结核为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 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 中青年人 ,近 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 、咳嗽 、消 瘦、乏力、食欲差等症状 ,痰检查结核菌阳性 ,影像学检查科协助诊 断。但是由于患者 临床表 现及 影像学 检查表 现多样 ,临床上时有误诊 的发生_ l J 。如何更好 的认识活动性肺结核其x 线及C 表现,提高诊断正 T 确率 ,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 问题 。20 年5 】 07 月至20年5 ,白城传 09 月 染病医院共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38 ,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 下。 1例 1 资料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盗汗。 伴随肺外症状:相应部位临床表现。
肺结核—临床分期
进展期: 新发现活动性病变; 病变较前增大增多; 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 痰内结核菌阳性。 以上任意一项都属进展期。
肺结核—临床分期
好转期: 病变较前缩小;空洞闭合或缩小; 痰菌转阴连续3个月,每月至少一次涂片或 集菌法检查。
磨玻璃密度影(GGO)
病理:病灶周围密度轻微增高区,为无 数微小肉芽肿或代表活动性肺泡炎。
磨玻璃影为渗出性病变,出现在结核炎 症的早期或病灶出现恶化时。
CT表现为分布斑片状影,内见血管影, 多分布在病灶周围。
并非肺结核特异性。
GG0
定义:密度高于正常肺组织, 又没有掩盖肺纹理的改变。
纵隔窗无法显示。
GGO
磨玻璃:相当胸片云絮状
A、片状(边界模糊)B、片状(边界清晰) C、结节状
二、树芽征:
树芽征:
概念:由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病变形成的 小结节影与分支细线影构成的酷似春天的树枝 发芽状,称“树芽征”
CT表现:在肺外围支气管的末梢呈2-4MM大 小结节与树枝状的高密度影。
意义:表明小气道病变,肺结核活动病灶或播 散病灶。
结核多姿多彩 点、条
结节
空洞
磨玻璃 树芽
片絮状
肺结核影像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CT影像 可疑肺结核活动CT影像 肺结核非活动CT影像
一、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
磨玻璃征 树芽征 小叶中心结节和分支线
影 小叶状实变 肺实变 厚壁空洞 支气管壁增厚
一、磨玻璃密度影(GGO)
CT表现为肺野低密度背景上略高密 度影,边界可清晰也可不清晰,透过其 中可显示肺纹理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 管征;GGO即可发生在肺间质,也可发 生在肺实质病变
明确以下数据的应用
直径<5mm称微结节 (2~3mm粟粒结节) 直径5 ~10mm称小结节 >10mm者统称结节 > 3.0cm者称为肿块。
1.肺部粟粒结节
粟粒结节:直径在1-3.0mm之间
1.肺部小结节
小结节:直径小于1.0cm的结节
三多 三少
在肺结核的CT诊断中, 归纳总结“三多”,即肺结核的多
活动性肺结核CT影像诊断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 桑雅荣 2015.12.22
?
肺结核分型(新的分型5型)
原发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亚急性及慢
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
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纤维空 洞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其它肺外结核
肺结核—临床表现
灶性、多态性、多钙化性、 “三少”的特征:少肿块性、少结
节堆聚性、少增强性。
三多:
1、多灶性: 肺结核的多灶性往往表现在以上叶
为主,其余肺叶肺段也出现斑点状、 细结节状、索条状影,这是因为干 酪物质进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播散 所致,甚引起胸水、胸膜增厚粘连。
三多:
2、多态性: 在同一次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变时
肺结核的病理基础
肺结核的病理基础是以渗出、干酪 坏死、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慢性 演变过程,
病理上分渗出、增殖、干酪、空洞 四个期,因此,CT影像特征与这四 个不同时期的病理基础有关。
肺结核影像上有那些:
粟粒、结节、磨玻璃、树芽征、实 变、支气管壁增厚、空洞、条索、 钙化、积液、包裹、胸膜肥厚等
呈节段性分布,直径5-8MM,边缘模糊 小叶中心结节,伴或不伴分支线样影
意义:结核活动一项指标。
三、小叶中心结节及线状影
四、小叶实变
小叶及大叶实变
肺段或肺叶阴影:病理基础可为渗出性泡炎、 干酪性肺炎,也可为增殖性肺结核及慢性肺组 织炎。
三少:
少结节堆聚性: 肺结核病灶以增殖——干酪为主时,
呈结节状,往往是均匀分散在一定 的范围内,密度均匀,很少表现数 个结节堆聚在一起。
三少:
少增强性:
若表现为结节或类肿块病变不易鉴别时, 应进行增强扫描,肺结核病变由于缺乏 血供,因而造影剂进入病灶中心量少, 故强化不明显,增强前后CT值差< 30Hu;肺癌的血供较丰富,因而强化明 显,增强前后CT值差>30Hu。
二、树芽征
树 芽 检征查方法与价值
末梢细支气管与肺泡结核灶及播散——酷似“树芽征”
树芽征
树芽征
结核树芽征
树芽征
树芽征
病理:干酪样物质占据细支气管和 肺泡管,
是结核经支气管播散的早期特征性 CT征象,对肺结核活动性判断有重 要意义
三、小叶中心结节及线状影
病理:小叶中心结节为细支气管或动脉 受累,并造成周围间质和肺泡炎症或纤 维化。
三少:
少肿块性: 在胸片上有时表现为肿块样改变,
而CT横断扫描每一层所表现出的病 灶,往往是斑片状、棉絮状、索条 状或空洞,每层形态各一,不能堆 塑成肿块,这是因为X线片是重叠图 像,而CT分层图像。。
三少:
既使是结核球,它也具有结核的特 征,即多灶性表现为卫星灶、多钙 化性表现为环状钙化或整个球形病 变CT值高>80Hu,易与肺癌相鉴 别
期的多种形态: ①渗出病变表现为磨玻璃状、云雾
状、棉絮状; ②增殖病灶表现为结节状; ③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
三多:
⑤钙化表出为点状或斑块状致密影 (CT值100Hu以上);
⑥播散病灶表现为粟粒状或细结节 状
④干酪坏死表现为空洞;
三多:
3、多钙化性:
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局 之一,病灶在转归过程中,往往为渗出 →增殖或纤维化→钙化这样的变化,所 以在肺结核病变中,钙化是最为常见的 一个特征,往往表现多个钙化灶,球形 病灶钙化往往表现在其边缘呈环状。由 于CT密度分辨率极高,所以CT能发现X 线胸片上不易发现的钙化灶,有利于鉴 别诊断。
稳定期: 病变无活动,空洞闭合,痰菌连续6个月以 上阴性; 空洞仍存在,痰菌连续阴性一年以上。 属于临床治愈。再2年,连续阴性,则为临床
肺结核—病理改变及演变
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变质性病变
肺结核—病理改变及演变
病理演变: 干酪样坏死:渗出凝固性坏死 液化和空洞形成:液化坏死空洞。 结核的愈合: 消散: 纤维化: 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