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ADMA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ADMA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t i t i s :I s t i me f o r a n e w p r e v e n t i v e a p p r o a c h ?[ J ] .
W0 r 1 d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1 .2 0 1 2 S e p 1 4; 1 8( 3 4 ): n z e r B J ,S c h e i ma n J M ,L e h ma n GA , e t a 1 . A [ 1 ] El
r a n d o mi z e d t r i a 1 o f r e c t a l i n d o me t h a c i n t o p r e v e n t
[ 5 ]
Ta mma r o S, Ca r us o R , Pa l l one F, e t a 1 . Pos t - e nd o—
s c o p i c r e t r o g r a d e c h o l a n g i o — p a n c r e a t o g r a p h y p a n c r e a —
2 O 1 2 J u 1 1 9 ; 3 6 7 ( 3 ) : 2 7 8 .
行E R C P检 查 者 的研 究 发 现 , E RC P术 后 高 淀 粉 酶 血症 发生 率 有 降低 。钱建 清 等 ] 对3 4 8例接 受 E R—
C P检查 者 进 行 了研 究 , 发 现 吲 哚美 辛 组 E R C P术 后 高淀 粉 酶 血症 发 生 率 为 3 . 3 , 对照组为 8 . 4 , 两组 差别 有 统 计 学 意义 。夏 挺 松 等 _ 】 叩在 进 行 的研 究 中也得 出 吲 哚 美 辛 组 E R C P术 后 高 淀 粉 酶 血 症 发生 率 与对 照组 比较 , 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本 研 究 发现 , 吲哚美 辛组 E R C P术 后 高 淀 粉 酶血 症 的发 生

组蛋白去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组蛋白去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组蛋白去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是由不同类型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调控的。

其中,组蛋白蛋白质在基因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组蛋白可以与DNA紧密结合,形成染色质结构,并影响基因的可读性,因此组蛋白修饰对于基因表达调控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中,蛋白质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是组蛋白修饰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生物学机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组蛋白去甲基化是指将组蛋白上的甲基氨基酸基团去除,从而使组蛋白失去甲基化修饰。

这一修饰过程可以在转录因子结合区的组蛋白上发生,从而影响基因的可读性,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组蛋白去甲基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组蛋白去甲基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叫做DNA甲基转移酶(DNMT)。

这种酶可以将甲基团添加到DNA碱基中的胞嘧啶(C)上,从而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酶叫做去甲基化酶(Tet),它可以将DNA上的甲基团去除,从而实现DNA去甲基化。

除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外,组蛋白也可以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

组蛋白的甲基化通常发生在赖氨酸(K)和精氨酸(R)上,目前已经发现至少有9种不同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以及3种去甲基化酶。

组蛋白去甲基化的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去甲基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去甲基化酶,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其中,TET家族的去甲基化酶被认为是组蛋白去甲基化的主要酶。

TET酶家族共有三种成员:TET1、TET2和TET3。

这三种酶都可以将5-甲基胞嘧啶转化成5-羟甲基胞嘧啶(5-hmC),随后,5-hmC可以被进一步氧化形成5-甲酰胞嘧啶(5-fC)和5-羧甲基胞嘧啶(5-caC)。

这些被氧化的甲基化修饰可以被另外一种去甲基化酶TDG(thymine DNA glycosylase)清除,最终实现组蛋白的去甲基化修饰。

组蛋白去甲基化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组蛋白去甲基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prmt5作用原理

prmt5作用原理

prmt5作用原理PRMT5是一种酶,它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PRMT5的作用原理,并探讨其在细胞中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PRMT5是一种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它能够将精氨酸的侧链甲基化。

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它能够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PRMT5通过将甲基基团转移给特定的精氨酸残基,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PRMT5在细胞中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参与了细胞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的形成。

RNP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它在基因表达和RNA的加工修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PRMT5能够甲基化RNP复合物中的蛋白质成分,从而调节RNP 复合物的组装和功能。

PRMT5还参与了染色质的调控。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它可以决定基因的表达。

PRMT5能够甲基化染色质上的蛋白质,从而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状态,进而改变基因的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PRMT5能够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影响细胞的功能和发育。

PRMT5还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是细胞从诞生到分裂再到再生的一个循环过程。

PRMT5能够甲基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从而影响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细胞周期的进行。

通过这种方式,PRMT5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PRMT5是一种重要的酶,它通过甲基化蛋白质来调节细胞的功能和生物学活动。

它参与了RNP复合物的形成、染色质的调控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等多个方面的生物过程。

PRMT5的功能和调节作用在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PRMT5的过度或异常活化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PRMT5的异常活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因此,PRMT5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药物靶点。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针对PRMT5的抑制剂,以期能够通过干扰PRMT5的功能来治疗癌症等疾病。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PRMT5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沉默PRMT5基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沉默PRMT5基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7·国际消化病杂志2022年2月第42卷第1期 Int J Dig Dis, February 25, 2022, Vol. 42,No. 1·论著·沉默PRMT5基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 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付 波 吴雅琼 王黎黎 【摘要】 目的 探究沉默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基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对数生长期的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PRM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将SGC-7901细胞分为control组(不做处理)、NC组(转染阴性对照载体)、PRMT5小干扰RNA (siRNA)组(转染PRMT5 siRNA)、PRMT5 si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组(转染PRMT5 siRNA,加入IGF-Ⅰ并使其终浓度为10 ng/mL)。转染48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PRMT5、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GES-1细胞比较,SGC-7901细胞中PRM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NC组比较,PRMT5 siRNA组PRM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低,G0/G1期细胞的占比、细胞凋亡率较高,

而S期、G2

/M期细胞的占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RMT5

siRNA组比较,PRMT5 siRNA+IGF-Ⅰ组PRM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高,G0/G1

期细胞的占比、细胞凋亡率较低,而S期、G2

/M期细胞的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trol组、NC组比较,PRMT5 siRNA组p-AKT/AKT、p-mTOR/mTOR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RMT5 siRNA组比

蛋白质的甲基化

蛋白质的甲基化

• 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位点
•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主要发生在组蛋白H3 和H4 上。目前研究较多的有6 个位点, 其 中有5 个存在于H3 组蛋白, 它们分别位于 N 末端(H3K4、H3K9、H3K27 和H3K36)和球 状区域中(H3K79), 另一个位于H4 组蛋白 赖氨酸N 末端的K20,还可发生在H1的N端。 • H3-K9, H3-K27, H4-K20 的甲基化与染色 体的钝化过程有关, 而H4-K9 的甲基化可 能与大范围的染色质水平的抑制有关. H3K4, H3-K36, H3-K79 位的甲基化与染色体 转录激活过程有关, 其中H3-K4 的单甲基 化修饰可以对抗H4-K9 甲基化所导致的基 因抑制
甲基化与癌
• 将能使组蛋白特异性修饰的酶比喻为 “写手(writers)”,将能除去组蛋 白修饰的酶比喻为“擦皮 (erasers)”,将能识别组蛋白特异 性修饰并与其结合的蛋白比喻为“读 者(readers)”,这样就构成了“书 写(writing)”,“阅读 (reading )”和“涂去(erasing)” 的环路,调节局部染色质的生物学活 性和基因表达。
2/6/2015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是由组蛋白赖氨 酸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Histone demethylases)两大酶类所催化。 •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HKMTs)能够特异 地使组蛋白赖氨酸发生甲基化修饰, 并可 能使修饰位点出现不同的甲基化状态, 如 单甲基化(me1)、双甲基化(me2)和三甲基 化(me3)。
组蛋白的甲基化
甲基化的定义
甲基化(英语:Methylation)是指 向底物分子引入甲基的过程,一般 是指由甲基转移酶催化以甲基取代 氢原子。 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由酶来催 化。甲基化可以涉及在重金属的修 饰、基因表现的调整、蛋白质功能 调整、及核糖核酸(RNA)的代谢。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

HEREDITAS (Beijing) 2011年4月, 33(4): 285―292 ISSN 0253-9772 综 述收稿日期: 2010−09−25; 修回日期: 2010−1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0919030, 30921062)资助作者简介:宋博研,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表观遗传学。

E-mail: songboyan@通讯作者:朱卫国,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表观遗传学。

E-mail: zhuweiguo@DOI: 10.3724/SP.J.1005.2011.00285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宋博研, 朱卫国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北京 100191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有多种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共同调节组蛋白的修饰状态, 在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确定后, 多种效应分子特异的读取修饰信息, 从而参与基因转录调控过程。

文章从组蛋白甲基化效应分子的作用机制方面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效应蛋白; 基因转录调控Advances in effector protein of histone methylationSONG Bo-Yan, ZHU Wei-Guo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 Health Science Center,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As a significant epigenetic regulation mechanism, histone methy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cells, there are various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s and histone demethylases working cooperatively to re-gulate the histone methylation state. Upon histone modification, effector proteins recognize modification sites specifically, and affect gene transcriptional process. 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s on recent advances in histone methylation effector pro-tein’s function mechanism.Keywords: epigenetics; histone modification; effector protein of methylated histone; gene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各两个H2A 、H2B 、H3、H4亚基组成组蛋白八聚体, 146 bp 的DNA 围绕着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核小体。

精氨酸结构范文

精氨酸结构范文

精氨酸结构范文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与人体的许多生化过程密切相关。

其化学结构为C5H14N4O2,分子量为146.19 g / mol。

在生物体内,精氨酸可以由谷氨酸转化而来,同时也可以通过代谢作用转化为尿素。

精氨酸的结构主要由一个正电荷氮原子和一个胺基团组成。

其化学结构式为H2N-C-(NH)2-CH2-CH2-CH2-COOH。

这是一种具有两个氨基基团的胺类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精氨酸可以接受一个额外的甲基基团,从而形成辅酶A。

这个过程是由甲基转移酶催化的,这样的转移反应在许多细胞过程中都是必需的。

精氨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精氨酸是合成肌肉蛋白质的必需物质之一、它是肌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其次,精氨酸在合成刺激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前体,这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血管扩张和神经传导。

此外,精氨酸也参与合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

这些物质在人体中起着调节心率、血压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作用。

精氨酸还与蛋白质甲基化相关。

在DNA和蛋白质修饰过程中,甲基基团被传递给甲基转移酶从而实现甲基化。

这种甲基化作用对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精氨酸可以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接受一个甲基基团,从而参与这一过程。

精氨酸还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它可以通过捕捉自由基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氧化物种,它们在人体内产生,并可以对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分子造成损伤。

精氨酸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造成的损害,保护细胞的健康。

精氨酸在实验室中也被广泛应用。

由于其结构独特,它可以用作聚合物材料的添加剂,改善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此外,精氨酸还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盐,并在药物制剂中用作控释剂或成膜剂。

总之,精氨酸是一种在生物体内起着多种重要作用的氨基酸。

它在合成肌肉蛋白质、合成刺激素、甲基化调节、抗氧化和实验室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结构中的甲基化修饰

蛋白质结构中的甲基化修饰

蛋白质结构中的甲基化修饰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是生命体系中最复杂的分子之一。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它们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蛋白质结构的不同部位可以发生各种化学修饰,其中甲基化修饰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蛋白质结构中的甲基化修饰是通过加入甲基基团改变特定氨基酸的性质而实现的。

甲基化修饰可以发生在各种氨基酸上,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赖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这三种氨基酸。

它们的甲基化修饰分别形成了N^ε-甲基赖氨酸(MeLys)、N^δ-甲基精氨酸(MeArg)和N^α-甲基谷氨酸(MeGlu)。

甲基化修饰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酶催化和非酶催化。

酶催化的甲基化修饰是指通过蛋白质甲基转移酶(Protein Methyltransferases)催化加入甲基基团。

不同的蛋白质甲基转移酶具有不同的基因,它们在选择性、底物特异性和酶动力学等方面存在差异。

甲基化修饰不仅可以改变氨基酸的化学性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甲基化修饰不仅能够影响蛋白质的翻译、折叠和稳定,还能够控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当蛋白质发生甲基化修饰时,甲基的加入会改变氨基酸侧链中的电荷分布,从而改变蛋白质与其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甲基化修饰也可以调节基因表达。

在真核生物中,大约90%的基因启动子上均含有高甲基化岛(CpG岛)。

CpG岛是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其在甲基化修饰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生成过程中,甲基基团可以被记录在蛋白质的结构中。

这些记录可以传递到下一代细胞,从而影响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和功能。

甲基化修饰在癌症等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蛋白质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

并且,甲基化修饰不仅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水平,也能够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

因此,甲基化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结构中甲基化修饰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比如,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质谱成像技术应用到蛋白质甲基化修饰的研究中,这为解决相关基本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methylarginines,ADMA);II型PRMT可在精氨酸 侧链的W.N生成MMA和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symmetrically dimethylarginine,SDMA);111型PRMT 仅能在精氨酸侧链W—N生成MMA;Ⅳ型PRMT在精 氨酸侧链的8-N生成MMA。其中,PRMT2与 

生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46卷第6期 PRMT1、PRMT3、PRMT4/CARM 1、PRMT6和 PRMT8同属于I型PRMT。最初发现的PRMT2甲 基化作用底物是人纤维蛋白,表明PRMT2具有甲基 转移酶活性,生成产物ADMA和MMA,因此将其归 类为I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图2)。 

-毋 脯 r / \c/ \ 

}¨+AdoHcy NI F bT yl ̄e|+AdoMtrAdoMct(CI ̄I2‘ … I + )3 I RM l 

” \\ b …。 

I I l / \ 

Argininc residue 

”。 I N— ¨ l 

图2 PRMT2化学反应示意图[ ] I、Ⅱ、Ⅲ型PRMTs均能利用甲基供体AdoMet甲基化精氨酸侧链的W—N生成MMA和AdoHcy,I型PRMTs进一步二甲基化 同位点W—N生成ADMA和AdoHcy,II型PRMTs进一步二甲基化对称位W—N生成SDMA和AdoHcy,Ⅳ型PRMT则甲基化精 氨酸侧链的8一N生成MMA和AdoHcy。MMA:单甲基精氨酸,SDMA: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doMet:S-隙苷一甲硫氨酸,AdoHcy: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二、PRMT2的生物学功能 (一)参与RNA代谢过程真核细胞中,前体 mRNA(pre.mRNA)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录后加工 过程形成成熟的mRNA,大量蛋白质和加工因子有 序汇集在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中参与前体RNA加工 过程,其中蛋白质部分主要是由核不均一性核糖核 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hnRNP)组成。hnRNP家族各成员及其它与RNA代 谢有关的蛋白质大多包含GAR共有序列而成为 PRMTs主要的作用靶标,并已证明hnRNP-A1、 hnRNP-U精氨酸甲基化位点位于GAR序列,甲基 化产物为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E1B—AP5 (hnRPUL1)是hnRNP家族新成员,序列与hnRNP-U 和hnRNP.G相似,在功能上也与其它hnRNP家族 成员相似,结合mRNA参与其加工和输出过程,在 RNA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E1 B.AP5的c.羧基端 含有丰富的GAR序列,此GAR序列介导了E1B— AP5与RNA结合。据文献报道,E1B.AP5的GAR 序列是PRMT2的甲基化作用位点,PRMT2通过调 控E1B—AP5中GAR序列的甲基化影响E1B-AP5与 RNA结合能力,调节RNA代谢 j。 (二)参与转录调节 1.甲基化组蛋白:早在1967年就发现组蛋白 为甲基转移酶底物,现已确定组蛋白是PRMT1、 PRMT4、PRMT5和PRMT2的底物。目前,已检测到 PRMT2特异性作用位点分别在H4的N一末端和 H3R8。Blythe研究发现,PRMT2是B一连环蛋白下 游蛋白,通过甲基化H3R8参与Wnt通路信号转导, 影响两栖及硬骨鱼类动物胚胎发育和背腹轴形 成 J。Wnt/[3.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调控生物的胚胎 发育、细胞命运及组织器官形态发生,在生物生长发 育中具有重要作用。Wnt/13一连环蛋白被激活后招 

~ 型大鼠与正常大鼠PRMT2的表达有差异,表明 PRMT2可能在支气管管壁炎性损伤过程中发挥 作用。 三、PRMT2与疾病 (一)乳腺癌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 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低。目前已发现甲 基化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乳腺癌细胞系 和人类乳腺癌样本中PRMT2蛋白及mRNA水平较 正常组织或细胞均有所降低,且PRMT2的表达水平 与ER阳性状态有关 12 J。PRMT2基因敲除的肿瘤 移植小鼠与PRMT2正常表达的肿瘤移植小鼠相比, 肿瘤体积明显增大。在雌激素存在的情况下,沉默 PRMT2基因可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除此 之外,PRMT2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乳腺癌患者生存 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ce metastasis free sur. vival,DMFS)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基因芯片数据 分析显示,PRMT2可调控众多肿瘤、增殖相关基因, 通过多重途径参与调节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大量研究报道,PRMT2可直接作用于增殖相关 基因及其蛋白,如周期蛋白Cyclin D1、细胞周期素 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E2F等,通过甲基化或蛋 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作用方式调节细胞周 期,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对乳腺癌细胞异常增殖及 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14]。PRMT2对肿瘤 细胞的迁移、侵袭同样具有抑制作用。此外,PRMT2 在DNA损伤修复及同源重组DNA修复过程中也发 挥着重要作用,多种参与维持染色质稳定、DNA损 伤修复的基因表达,如驱动蛋白KIF2C、乳腺癌1号 基因BRCA1、极光激酶B、动粒微管蛋白等均受 PRMT2调控。最重要的是,PRMT2作为ERa共激 活因子可参与雌激素受体转录调控,在雌激素存在 的条件下,PRMT2增强ERa转录活性至正常水平 的8倍 。乳腺癌是激素相关性疾病,乳腺癌患者 体内的癌组织中存在大量雌激素受体,而乳腺癌患 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高于常人。静息状态时,核 受体hER与热休克蛋白Hsp90结合,形成寡聚体复 合物,处于非激活状态。雌激素与nER结合后,引 起ER构象变化、Hspg0游离,暴露ER的二聚化表 面和DNA结合域,随后以异源二聚体形式结合到靶 基因ERE上,招募共激活因子并释放出共抑制因 子,进而调控其下游靶基因转录导致乳腺癌相关癌 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还有众多与细胞增殖、迁 移相关基因表达改变,从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及肿瘤的形成。PRMT2是ER仅转录所必需的重要 生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46卷第6期 辅助因子之一,PRMT2可通过调节ERa的转录活 性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凋亡及侵袭能力。目前,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药物 治疗策略主要是改变ER信号转导或转录途径中某 些重要生物学分子的活性,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增殖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因此PRMT2将有 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分子靶标。 (二)心血管疾病Hihunen等首先发现人类、 小鼠和兔子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模型中全基因组的甲 基化水平低下¨ 。Yoshimoto等动物实验结果表 明,PRMT2基因敲除小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未表现 出任何病征,给予病理因素(如血管损伤)干扰后, 与正常小鼠相比,PRMT2基因敲除小鼠动脉呈现出 异常且显著的血管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 ,提示 PRMT2在心血管疾病进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ADMA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 危险因子。PRMT2属于I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催 化底物精氨酸位点生成产物MMA与ADMA,而AD. MA是一种强效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物,I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表达 或活性增加将使血浆内ADMA水平升高,NOS活性 降低,减少NO生成。NO为血管内皮合成和释放的 重要活性物质,除调节血管张力外,还具有抗炎、抗 氧化等多种作用。ADMA不仅能竞争性抑制NOS 活性,减少NO生成外,还能诱导“NOS脱偶联”,增 加氧自由基生成,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大量研 究发现,ADMA与大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心 肌梗死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显著相关。 然而,据文献报道,PRMT2酶活性较家族主要 成员PRMT1弱,且机体内80%的ADMA是由 PRMT1催化生成,表明PRMT2在心血管中的作用 可能不是或主要不是通过甲基化产物ADMA介 导¨ ,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早前大量研究发现,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等多种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NF—K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心血管疾病诱发机制 中众多信号通路的重要中间环节。已证实NF—KB 靶基因包括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 sion molecule—l,VCAM)一1、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 lar adhesion molecule一1,IAM)一1、内皮白细胞粘附分 子(endothelial 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ELAM)一 1、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白介素(interleukin, IL)_l5/一8、原癌基因c—myc、一氧化氮合酶(nitrie OX— ide synthase,NOS)、巨细胞菌落刺激因子(macro— 生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46卷第6期 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单核细胞趋 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等,它 通过调节这些炎症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细胞 粘附分子以及一些急性期反应蛋白的表达促进心肌 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 殖、白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形成等,导致心血管结构 和功能改变,诱发心血管疾病。PRMT2可能是通过 调节炎症反应,包括NF.KB的转录活性及各种炎症 因子的表达,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PRMT2 还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和血管内胰岛素 的信号转导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血管 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关 于PRMT2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表 观遗传学研究尚未见报道,进一步解析PRMT2在心 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将为心血管疾 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四、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PRMT2通过甲基化组蛋白、转录因 子精氨酸位点和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 式多途径调节基因转录,影响细胞生物学行为,在生 物个体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表观遗传调控 作用。虽然人们对PRMT2的生化特性有了一定的 认识,但其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调控网络还知之甚 少。因此,深入探索PRMT2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及调 控机理都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1 2 

3 4 

5 

参考文献 Wang YC,Li C.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protein arginine methyhransferases in non—mammalian animal systems.FEBS J,2012,279:932—945. Katsanis N,Yaspo ML,Fisher EM.Identification and map— ping of a novel human gene,HRMT1 L1,homologous to the rat protein arginine N—methyhransferase 1(PRMT1)gene. Mannalian Genome,2007,8:526—529. Hussein MA,Shrestha E,Ouimet M,et a1.LXR—mediated ABCA1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are modulated by high glu— cose and PRMT2.PLoS One,2015,10:e0135218. Blythe SA,Cha SW,Tadjuidje E,et a1.B—catenin primes organizer gene expression by recruiting a histone H3 arginine 8 methyhransferase,Prmt2.Dev Cell,2010,19:220~ 231. McGraw S,Vigneault C,Sirard MA.Tempor ̄expression of factors involved in chromatin remodeling and in gene regula— tion during early bovine in vitro embryo development.Repro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