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左肺封堵-裴焕爽

合集下载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定位: 1.听诊双肺呼吸音,无特殊后注入空气至封堵管套囊(约5ml),
注意气囊内压力,过高易造成移位或通气不足,过低易造成 堵塞不完全。听诊双肺,如目标侧肺无呼吸音,对侧肺呼音 完整清晰,则封堵位置准确。(封堵位置正确) 2.听诊双肺均无呼吸音,通气阻力大,考虑封堵管放置过浅在 主支气管内,套囊抽气后继续向前推送至目标支气管,再充 气后听诊,直至正确。(封堵过浅) 3.听诊右中下肺无呼吸音,而左肺,右上肺有呼吸音,套囊抽气 后回退1cm后再充气听诊,直至正确(右封堵过深) 4.听诊左下肺无呼吸音,左上肺及右肺有呼吸音,考虑封堵管置 入过深,套囊抽气后回退1cm后再充气听诊,直至正确(左封 堵过深) 纤支镜定位:纤支镜引导下调整封堵管位置,明视下套囊充气, 评估封堵效果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汇报人:王长明
置管:全麻诱导后,常规气管插管(注意气管侧口方向,气 管插管不宜过深,置入过深,气管导管距离隆突过近可引起 封堵器置入受阻或调整方向困难),吸痰;用润滑剂(禁止 使用石蜡油,石蜡油会使封堵管套囊变脆,弹性减小,充气 后胀破)充分润滑封堵器套囊及连接杆前1/3;插入封堵器, 封堵器套囊方向朝向12点位置(避免封堵管进入气管导管侧 口),缓慢前进,感受封堵器突破单腔导管的落空感后转向 需封堵侧,继续缓慢前进,到封堵器刻度约30cm。
谢谢批评指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支气管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左肺封堵(课堂PPT)

支气管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左肺封堵(课堂PPT)

3
1
2
5
4
右封堵
左封堵
2020/4/8
21
套囊位置
2020/4/8
22
两种情况 1、置入顺畅(1分46秒)(最期待)
2、置入不顺畅(4分3秒 最想了解?)
两种情况视频略去
2020/4/8
23
1、置入顺畅
封堵器(左肺封堵)插入与定位视频 先盲插,后纤支镜加听诊相结合
左肺封堵盲插(顺畅).mp4
2020/4/8
34
1、右肺封堵坦帕角朝向右侧,充分润滑后 经单腔管插入
2、盲探插入后纤支镜定位 3、结合听诊法
2020/4/8
35
右肺封堵(套囊位置)
插入过深
2020/4/8
36
插入和定位同前,只是套囊位置不同 意义: 基础肺功能不好,肥胖病人,尤其是
右开胸手术,术中低氧血症时的处理 策略(提供不同程度肺萎陷,保证病 人安全同时为术者提供操作空间)
封堵器套囊置于此处左右封堵正确
套囊充气后,右肺中下叶无呼吸音,而左 肺、右上肺有呼吸音,此时放掉封堵器套 囊气体后将封堵器管退出1cm,再充气听诊
双肺呼吸音,直至正确 右封堵过深
2020/4/8
46
1、封堵器在胸腔手术气道管理上提供新思路 2、封堵器临床使用广泛,胸科、骨科心外等 3、封堵器操作管理简单,损伤小,微创气道 4、封堵器插入和定位(纤支镜、盲插、相结合法) 5、无纤支镜医院,若外科要求单肺通气,封堵器
2020/3/25
1
麻醉一科
胸心外科、脑外科等、胸科气道管理单肺通 气,两肺分别通气、封堵技术、 心肺复苏麻醉篇、困难气道流程、清醒插管、 椎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视化等技术

成人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改良型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左侧的定位

成人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改良型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左侧的定位

成人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改良型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左侧的定位李强;卢彬;缪冬梅【期刊名称】《四川医学》【年(卷),期】2013(34)4【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下行国人改良型无菌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的左侧定位的可行性.方法 50例全麻下需(经左侧开胸)行左侧支气管插管的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听诊组(T组n=25)及纤维支气管镜组(F组n=25),听诊组使用常规听诊法插管定位(如定位失败或者体位搬动导致封堵器位置改变则改为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精确定位.记录两组患者定位成功率、所需时间、插管并发症及各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T组和F组定位成功率分别为52%和96%、定位所需时间分别为(93.7±35.8)s和(61.3±16.5)s、支气管损伤例数分别为5例和0例,F组在定位成功率和所需时间方面明显优于T组(P<0.05),但两组在各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改良型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左侧定位,可明显提高定位成功率、降低因反复插管对气道的损伤、缩短定位时间,是改良型可控左侧支气管封堵导管插管定位的良好方法,安全可行.%Objective To study the use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the positioning of improved disposable unilateral bronchial blockers tube feasibility.Methods 50 patients who accepted thoracic surgical procedures with the left bronchial intubation and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groups:conventional auscultation group(T group n =25) an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roup(F group n =25).Patients in conventional auscultation group were subjectedbronchial intubation using conventional auscultation (if it couldn't went on,followed by precise positioning us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 while patients in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roup accepte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uided improved disposable unilateral bronchial blockers tube placement.The case number and duration of precise positioning using fiberoptie bronehoscopy of patients in 2 groups were recorded.The injure of bronchial,Heart rate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observed.Results T group and T group Precise positioning were performed in 52% and 96%.The mean duration of precise positioning of patients in T group and F group were (93.7 ±35.8)s and (61.3 ± 16.5)s,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The injure of bronchial of patients were 5 and 0 (P <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heart rate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t each time point(P > 0.05).Conclusion Fiberoptic bronchoscopy-guided improved disposable unilateral bronchial blockers tube placement ma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recise positioning of improved disposable unilateral bronchial blockers tube,lower the injure of airway and educe the duration of positioning.【总页数】3页(P513-515)【作者】李强;卢彬;缪冬梅【作者单位】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自贡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自贡6430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1【相关文献】1.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比较 [J], 王磊;姚尚龙2.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体会 [J], 李桂华3.改良型支气管封堵导管用于胸腔镜下Nuss手术临床观察 [J], 畅文丽;何伟;原庆会4.国产明视插管软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对比研究 [J], 卢增停;何绮桃;涂泽华;王立勋;李瑞钰;胡浩翔;叶茜琳;许锦雄5.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侧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比较 [J], 王梅;徐兰华;缪长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

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

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梁飞; 郑诗; 李俊; 肖晓山; 文立红; 林建国【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9(040)012【总页数】4页(P1791-1794)【关键词】可视单腔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器; 单肺通气; 插管对位【作者】梁飞; 郑诗; 李俊; 肖晓山; 文立红; 林建国【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1; R768在胸科手术中,常需要在术中实施单肺通气,主要是为了方便手术操作或保护健侧肺免受到术侧肺污染。

支气管封堵器联合普通单腔气管导管因其创伤小,操作方便,得到临床麻醉医师青睐。

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由于体位变动或者手术操作导致封堵套囊的移位影响单肺通气,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进行再次对位调整,由此必然影响手术进程,同时也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和纤支镜的损耗。

可视气管导管(ETView tracheoscopic ventilation tube,ETView TVT)是目前临床新型气道工具,目前国内将可视单腔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单肺通气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试将可视单腔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运用于需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中,探究其可行性及其在单肺通气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2018年1—12月我院心胸外科择期手术80例。

ASAⅠ~Ⅱ级,年龄41~66岁,男54例,女26例。

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组(A组,n=40);可视单腔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组(B组,n=40)。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例)男女体重(kg)身高(cm)A组4054±11261463±6167±17B组4053±12281259±6165±181.1.1 纳入标准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42~65岁;ASA分级Ⅰ~Ⅲ级;择期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Ⅱ级。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摘要: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方法,本文旨在研究在胸科手术中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通过选择40例需要进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腔支气管法,实验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与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使用结果,最后得出支气管封堵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单肺通气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应用研究单肺通气在胸腔外科学中应用广泛,常用的方法有双腔支气管法和支气管封堵器法,双腔支气管法最早与1949年被应用于临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肺隔离技术,但随着技术的创新与时代医学的需求,以及微创技术在胸科手术中的普及应用,支气管镜、开胸活检等多项诊断性操作也逐渐被加入临床中,这些无疑对单肺通气技术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双腔支气管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逐渐无法保障。

近些年兴起的支气管封堵器技术在单肺通气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选择40例单肺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法与支气管封堵法对进行胸科手术的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单肺通气不同时间段时的酸碱度、氧分压、气道压以及术中塌陷肺的数量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通过对比后得出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1相关概念单肺通气技术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在为胸科手术提供良好视野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患侧出血和肺脓液流向健侧,并能在肺顺应性改变时提供充分的气体交换。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单肺通气方法有传统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法与新兴的支气管封堵法,支气管封堵器主要用于上下气道异常,患者需要进行肺隔离、胸腔镜手术,尤其需要阻塞支气管扩张、出血、肺脓肿、支气管瘘等现象;术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的胸科手术环着避免反复插管。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支气管封堵器以其生理损伤小、肺隔离完善、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胸科单肺通气麻醉中。

支气管封堵器开展工作小结

支气管封堵器开展工作小结

支气管封堵器开展工作小结
主要适用于上下气道异常,患者需要行肺隔离、胸腔镜的手术,尤其是需要堵塞叶支气管的支气管扩张、出血、肺脓肿、支气管瘘;术后需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可避免反复插管;困难气道、小儿需单肺通气患者。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前了解病史,复阅气管镜报告(特别是封堵右肺时注意右肺上叶开口与隆突位置关系,肺癌是否累及左、右主支气管),检查喉镜、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管路是否堵塞,套囊是否易脱落)等器械、牙垫、胶布、听诊器、吸引器等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准备纤维支气管镜备用。

术者戴口罩、帽子、洗手。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余根远【摘要】目的对胸科手术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的差别.方法方便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术前访视患者对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分为Ⅰ~Ⅲ级(Mallampati分级)需单肺通气胸科手术的患者全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双腔气管导管组和支气管封堵器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定位完成插管.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术中气道压(cmH2O)变化,两组插管时间(min)及成功率(%).结果两组插管后MAP、HR均较插管前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插管后双腔气管导管的MAP(99.3±11.6)mmHg,HR(90.4±12.1)次均较封堵器组(81.4±11.1)mmHg,(76.5±10.2)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前后气道峰压封堵器组(24±4.0)cmH2O双腔气管导管组(25±3.0)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气道分级Ⅰ~Ⅲ级插管成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Ⅳ级气道封堵器组(3∕4)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双腔气管导管组(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24 h 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双腔气管导管组90.0%(36∕40),封堵器组35.0%(14∕40)双腔气管导管组明显增高.两组中双腔气管导管组2例,封堵器组3例在术中移位.结论支气管封堵器其操作简单,插管及拔管时对循环功能的干扰小,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低,调整套囊位置容易,对分泌物少,手术时间短的开胸手术是一种简单、实用、行单肺通气的方法.【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13【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双腔气管导管;单肺通气【作者】余根远【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南平 3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随着微创技术在胸外科领域广泛应用,支气管镜、纵膈镜及开胸活检等诊断性操作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对麻醉科的单肺通气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左肺封堵

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左肺封堵

单腔管+封堵器
3、胸科手术困难气道但术中需单肺通气(口插
或鼻插单腔管+封堵器)
单腔管+封堵器
4、基础肺功能差低氧血症但术中要求行一定程度肺
萎陷时可选择叶封堵
单腔管+封堵器
5、女性,肥胖患者(101.5kg)右肺下叶结节行开
胸探查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后选择性右肺
中下叶封堵,肺萎陷良好

单腔管+封堵器
目前实现单肺通气常 用方式: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阻塞技术
封堵器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实现单肺通气
➢满足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能选择性封堵全肺和肺叶 ➢能改善术中低氧血症(可选择性肺叶封堵)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 ➢移位后易调整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二、简单介绍封堵器 三、封堵器应用方式 四、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六、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7、左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左主支2cm处充气和放 气检测;右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右主支充气和放 气检测
8、翻身等体位变动时再次纤支镜定位调整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右主与纵轴 约20~300
左主与纵轴 约40~450
1、插入环节:
① 单腔气管导管不易插入过深尤其左肺封堵时; ② 封堵器套囊充分润滑; ③ 封堵器前端朝向; ④ 看准封堵器上刻度(20cm;30cm);
6、心外冠心病病人,左肺有结节,不停跳搭桥+
左肺结节楔形切除术,术中单肺通气(心外联合
胸外科)
单腔管+封堵器
7、骨科椎体手术行胸腔入路 单腔管+封堵器
8、骨科椎体肿瘤侵及胸壁 (骨科联合胸外科)
单腔管+封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5
4
右封堵
左封堵
套囊位置
两种情况 1、置入顺畅(1分46秒)(最期待)
2、置入不顺畅(4分3秒
最想了解?)
两种情况视频略去
1、置入顺畅
封堵器(左肺封堵)插入与定位视频
先盲插,后纤支镜加听诊相结合 左肺封堵盲插(顺畅).mp4
注: 1、坦帕角朝向 2、过单腔管时的突破感,对应刻度约20cm 3、进左主支气管的刻度约30cm 4、下封堵器时间(1分46秒)

6、纤支镜检引导、定位,同时结合听诊法
7、左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左主支2cm处充气和放 气检测;右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右主支充气和放 气检测 8、翻身等体位变动时再次纤支镜定位调整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右主与纵轴 约20~300
左主与纵轴 约40~450
1、插入环节:
① ② ③ ④
单腔气管导管不易插入过深尤其左肺封堵时; 封堵器套囊充分润滑; 封堵器前端朝向; 看准封堵器上刻度(20cm;30cm);
病例数不多,今后进一步研究
套囊位置
套囊位置

1、封堵器套囊及连接杆前1/3充分润滑 2、准备与之匹配的单腔导管:男8.0;女7.5 (6.0)

3、单腔导管勿插入过深(尤其左侧) 4、坦帕角朝向开胸手术需封堵侧
成人门齿距隆突 28~32cm

5、插入封堵器,缓慢前进,看封堵器刻度(门 齿处20cm),感受封堵器突破单腔导管时的落空 感,继续前进,看封堵器刻度(门齿处30cm), 停止前进
麻醉一科
胸心外科、脑外科等、胸科气道管理单肺通 气,两肺分别通气、封堵技术、 心肺复苏麻醉篇、困难气道流程、清醒插管、 椎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视化等技术
说我呢
封堵器为胸腔内操作手术提供肺萎陷
实现单肺通气医疗器械 开胸手术气道管理工具一种思路——支气管封堵器
导管选择需具备 操作简单 盲插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下切除术,术前评估病人有困难气道

单腔管+封堵器 单腔管+封堵器
3、胸科手术困难气道但术中需单肺通气(口插
或鼻插单腔管+封堵器)
4、基础肺功能差低氧血症但术中要求行一定程度肺
萎陷时可选择叶封堵
单腔管+封堵器
5、女性,肥胖患者(101.5kg)右肺下叶结节行开
胸探查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后选择性右肺 中下叶封堵,肺萎陷良好
六、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较短而粗,长约 2.5cm,直径约 1.4~2.3cm,与气 管纵轴的延长线约 成20°~30°角 较细而长,长约5cm,直 径约1.0~1.5cm,与气 管纵轴成40~45°角
成人 门齿距隆突 28~32cm
封堵器套囊位置
套囊在支气管内可 移动的安全范围 左主支长约5cm
10、心外手术不停跳搭桥+肺叶楔形切除术,术中
需单肺通气,单腔管+封堵器,术毕转心外监护室, 不需更换导管,避免二次换管带来的风险
三、封堵器应用方式





1、左全肺封堵(本次重点讲解) 2、右全肺封堵 3、选择性左肺下叶封堵 4、选择性右肺中下叶封堵 …… 如何选择封堵方式,需考虑: 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为术者提供满意操作空间 3、麻醉医生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四、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1、全程纤支镜引导插入与定位(无“坦帕角” 少用


2、盲插与听诊法定位(无纤支镜)常用 (因“坦帕角”接近解剖,盲插成功率高)
3、先盲插,后纤支镜调整与听诊相结合 (有时隆突有变异结合听诊) 力荐 (重点讲解3)

体外操作演示(视频略去)
1
2
目前实现单肺通气常 用方式: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阻塞技术
封堵器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实现单肺通气
满足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能选择性封堵全肺和肺叶 能改善术中低氧血症(可选择性肺叶封堵)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 移位后易调整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二、简单介绍封堵器 三、封堵器应用方式 四、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单腔管+封堵器
6、心外冠心病病人,左肺有结节,不停跳搭桥+
左肺结节楔形切除术,术中单肺通气(心外联合 胸外科)
7、骨科椎体手术行胸腔入路 8、骨科椎体肿瘤侵及胸壁

单腔管+封堵器 单腔管+封堵器
单腔管+封堵器
(骨科联合胸外科)
9、病人高龄,术前基础情况较差,经胸腔操作手
术,术后直接转ICU,不必更换导管
左肺封堵
2、置入不顺畅
封堵器(左肺封堵)插入与定位视频
先盲插,后纤支镜加听诊相结合 左肺封堵先盲插后纤支镜定位.mp4 左肺封堵纤支镜定位后听诊.mp4
注: 1、坦帕角朝向 2、过单腔管时的突破感,对应刻度约20cm 3、进左主支气管的刻度约30cm 4、置入封堵器时间(4分3秒 原因?)
看到了什么?
封堵器置入时间稍长的原因?
单腔气管导管 插入气管深度
导管尖端距隆突距离
回撤导管
套囊距隆突位置 安全移动范围 左主长约5cm
左肺封堵
(1 盲插后纤支镜定位;2 侧卧位后;3 侧卧位后再次纤支镜定位)
1
2
3
左肺封堵术中效果(肺萎陷、呼吸参数、血气结果)
左肺封堵单肺通气时
左肺封堵 术中效果
二、简单介绍封堵器
成人 门齿距隆 突28~32cm
刻度标志 坦帕角
40
30
20
10cm
套囊充气处 纤支镜插口 吸痰管插口
优势 接近解剖 盲插成功 率高
在胸外科应用 1、常规胸科手术如贲门癌、食管癌、肺癌、纵
膈肿物行开胸术或经胸腔镜手术
常规下封堵器
2、行左右两侧胸腔手术的,如双肺结节胸腔镜
套囊位置
1、右肺封堵坦帕角朝向右侧,充分润滑后 经单腔管插入 2、盲探插入后纤支镜定位 3、结合听诊法

右肺封堵(套囊位置)
插入过深
插入和定位同前,只是套囊位置不同 意义: 基础肺功能不好,肥胖病人,尤其是
右开胸手术,术中低氧血症时的处理 策略(提供不同程度肺萎陷,保证病 人安全同时为术者提供操作空间)
成人门齿距隆突 距离28~32cm
2、定位环节:
左主支气管 长约5cm



可移动安全范围; 相对理想到位位置(防止翻身摆体位时移位); 翻身后进行重新定位
3、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见下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