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哈布特盖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内蒙古哈布特盖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内蒙古哈布特盖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内蒙古哈布特盖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摘要】哈布特盖银铅锌矿分布于西组紧密线状褶皱的南东冀上,矿体集中出露于次级近东西向扬起的向斜核部。根据周边火山机构,火山热液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该矿属于中低温火山热液型矿床,其生成时代应于晚侏罗世早中期。

【关键词】哈布特盖银铅锌矿;林西组;矿体形态;成矿规律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哈布特盖矿区银铅锌多金属矿地层较简单,地层出露较差,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

1.1.1上二叠统林西组(P2l)

矿区广泛分布,为林西组组成,由灰色、灰黑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夹含植物碎片的细砂岩,局部夹少量碳质板岩。

矿体多赋存于林西组的灰色、灰黑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之中。

1.1.2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

分布于矿区东北和矿区西北,为灰白色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岩夹凝灰质砂砾岩等。

1.2火山岩

晚侏罗世火山岩分布广泛,占总面积15%左右,属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区内还有少量早白垩世梅勒图组(K1ml)分布。岩石类型有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及次火山岩类。火山活动的晚期或期后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局部岩石蚀变较强。

1.3构造

矿区主体位于林西组紧密线状褶皱的南东冀上,矿体集中出露于次级近东西向扬起的向斜核部,并伴随近东西向的逆断层破碎带;矿体发育在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内,该破碎带位于火山机构外围,火山热液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其生成时代应于晚侏罗世早中期。矿区内火山及次火山多次活动,致使早期形成的东西向再次复活,在断裂带及两侧宽约2500m、长大于5000m的范围内形成一系列的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这些断裂为矿液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空间。赋矿构造

内蒙古铅锌矿分布

内蒙古铅锌矿资源简报 铅、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约占10 种常用有色金属生产、消费总量的30% 以上。铅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 铅酸蓄电池) 、铅管、合金等, 而锌主要应用于镀锌、制造黄铜和铸造合金。我国铅锌矿资源丰富, 在铅锌矿地质研究、勘查、采矿及矿物加工工艺水平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是铅锌矿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总体看, 我国铅锌工业总体形势较好, 但在铅锌矿的勘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1、世界铅锌储量与分布 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15亿多吨,铅储量7900万吨,储量基础17000万吨(表1)。世界铅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四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0.3%,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1.2%,见表1。 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19亿多吨,锌储量18000万吨,储量基础48000万吨。世界锌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美国和哈萨克五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7.2%,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0.9%,见表2。 2、我国铅锌矿的储量与分布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11年底, 全国共查明铅资源储量5954.5万t ,查明锌资源储量基础12479.5万t。我国除上海、天津和香

港以外,各省区均有铅锌矿床产出,但从富集程度和现有储量看,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湖南和广西等7省区(图1),7省区合计铅和锌储量分别占全国铅和锌储量的57.66% 和65.88% 。 表1 世界铅储量分布 表2 世界锌储量分布 1998年~2008年,中国铅矿山产量从58.05万吨增加到151.5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1%;精炼铅产量从75.69万吨增加到320.6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5%;再生铅产量从24.16万吨增加到95.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8%。同期,中国铅矿山产量从58.05万吨增加到151.56万

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 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 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 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铅锌矿

闪锌矿(sphalerite) 化学成分为ZnS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成分相同而属于六方晶系的则称纤锌矿闪锌矿含锌6 7.1%;通常含铁,铁含量最高可达30%,含铁量大于10%的称为铁闪锌矿;此外常含锰、镉、铟、铊、镓、锗等稀有元素。因此闪锌矿不仅是提炼锌的最重要矿物原料,还是提取上述稀有元素的原料。纯闪锌矿近于无色,但通常因含铁而呈浅黄、黄褐、棕甚至黑色,随含铁量的增加而变深;透明度相应地由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泽则由金刚光泽、树脂光泽变至半金属光泽。摩斯硬度3.5~4.0,比重3.9~4.2,随铁含量的增高,硬度增大而比重降低。具完全的菱形十二面体解理。晶体形态呈四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通常成粒状集合体产出。闪锌矿是分布最广的锌矿物,主要为热液成因,几乎总是与方铅矿共生。闪锌矿在地表易风化成菱锌矿。 中国铅锌矿产地以云南金顶、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最著名,世界上著名产地有澳大利亚的布罗肯希尔、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地区等。

菱锌矿Smithsonite 菱锌矿 ::矿物概述 菱锌矿是一种成分为碳酸锌的矿物,在人们发现闪锌矿之前,它一直被作为锌的主要来源。菱锌矿一般产出在金属矿床中的氧化带里,它是原来某种锌矿物蚀变成的,这叫作次生矿。纯的菱锌矿是白色的,如果含有其他元素,则会带上绿、黄、褐、黑等颜色,它们具有玻璃光泽,像葡萄、肾球、钟乳等形状,有的甚至像土的样子。有些好看的菱锌矿还可做成工艺品。 化学组成:ZnCO3;ZnO64.90%,CO235.10%; 菱锌矿 鉴定特征:以其形态、产状及其粉末加冷盐酸起泡为鉴定特征,与本亚族其他矿物的区别在于比重较大,菱面体解理较不完全; 成因产状:产于铅锌矿床氧化带,是由闪锌矿氧化分解所产生的硫酸锌,交代碳酸盐围岩或原生矿石中的方解石而成,常与孔雀石、蓝铜矿等次生矿物伴生;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的产地有意大利撒丁岛(Masua,Sardinia);墨西哥的北部;希腊的Laurium;波兰;比利时;非洲的Zambia和South-WestAfrica;美国的Colorado和Utah州和中国广西融县等地。 名称来源:以美国华盛顿Smithsonian研究院的奠基人,英国矿物学家James Smithson (1754-1829)的姓名而命名; ::晶体形态 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晶类;呈菱面体,e,f及复三方偏三角面体v,和六方柱m的聚形; ::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三方晶系,D63d—R-3c; 晶胞参数:arh=5.67Å,α=48°26′; 粉晶数据:2.75(1)3.55(0.5)1.703(0.45) ::物理性质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差,仅见个别小矿体。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论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某处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与成矿规律等为研究内容,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论文中的观点为笔者研究所得,其中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批评指正。 标签:铅锌矿床地质成矿规律 1引言 铅锌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随着资源开采的速度加快,资源稀缺导致的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而更加深入的研究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的保障。 2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 (1)地层:本文研究的铅锌矿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的出露地层的分布为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下石灰统城墙沟组,其中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的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等深变质岩系;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为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喷发熔岩,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沉积;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为断续式的分布,岩性为细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和紫红色复成份砂岩;下石灰统城墙沟组为黄色、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 (2)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构造带的三级盆地内,在盆地的下部发育一系列同生断裂,滩涧山群包括火山岩沉积组和紫红色砂岩组,其中上部和下部都为火山岩沉积组,而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组,而岩性的组成与变质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分别成型与岛弧火山环境和弧后盆地环境,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铅锌矿为一套富含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等,总体是以层状赋存于下部火山岩组的大理石中,大理石以厚层状为主。 (3)矿体特征:矿体的走向为连续型的。其总体的趋势由北西向东南,规模是由大至小,探明的矿体超过了120个,参加储量计算的接近90个。这些铅锌矿主要存在于大理岩边部或大理岩中,按照矿体的分布和结构形状等特点,可以将硫化矿体分为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其中层状矿体具有过渡性质,且随着矿体和大理岩等地质体的方向呈明显的分带状;而非层状矿体分布在深部,与层状矿体的郏县大体在29线附近,产于厚层大理岩中,与层状矿体有明显的不用矿床地质特征。 (4)铅锌矿石的组成和类型特征:铅锌矿石的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金银矿等形式,其中矿物的主要载体是方解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导读:世界锌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单一的锌金属矿床,通常情况锌与铅、铜、金等金属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锌储量22,000万吨,储量基础为46,000万吨(见表一)。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秘鲁和墨西哥等。世界锌资源地理分布广泛。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四国的矿石储量占世界锌储量的57%左右,占世界储量基础的64.66%。【欢迎分别回复螺纹| 橡胶| 铝| PTA | 煤炭| 石油| 铜| 铁矿石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工业品』干货集锦】 本文来自:百度文库 图一世界锌资源的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我国已知的锌矿物大约有55种,其中约13种锌矿物有经济价值。闪锌矿(ZnS)是最富含锌的矿物,占锌总产量90%左右。重要的锌矿物还包括纤锌矿、异极矿、菱锌矿、水锌矿、红锌矿、硅锌矿等。 我国的锌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至2004年底,我国锌的地质保有储量为9,200万吨(其中A+B+C级3,300万吨),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目前全国已探明的锌矿床778处,保有地质储量较多的

省份有云南、广东、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四川和青海等地。我国锌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开采难度较大。 尽管我国锌矿的开采条件较差,但根据2004年全球前十位锌精矿生产国产量的统计资料,我国2005年锌精矿产量达到271万吨,约占全球锌精矿产量的26.5%,是全球最大的锌矿产资源生产国,在全球锌矿产资源的配制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 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104-2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 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

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8-08-06T14:15:32.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钟英法 [导读] 摘要:对我国铅铮矿产的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铅铅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滇南地质大队云南省开远市 661600 摘要:对我国铅铮矿产的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铅铅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总结。据此提出了我国铅辞矿资源开发利用建议转变经济增长方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尾矿综合利用和铅辞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铅辞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发展建议 1前言 我国铅钵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生产能力、消费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是我国的优势矿种。我国铅储量位于澳大利亚之后列世界第2位,占世界铅储量的12.5%,目前保有储量840.85万t,基础储量1247.97万t,资源量2273万t,已查明资源总量3482万t。铸储量位于澳大利亚、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铸储量的10.7%,现保有储量2513.02万t,基础储量3762.46万t,资源量5731万t,资源总量9172万t,尽管我国铅铸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4.5%和60.6%。2006年我国铅铮产量达到588.85万t,同比增长15.68%,比2005年净增72万t,占10种有色金总产量的30.70%。其中铅273.55万t,同比增长15.00%,约占世界冶炼铅总产量的35%;铮315.30万t,同比增长16.31%,约占世界铸总产量的30%。我国金属铅已连续5a、金属铮已连续15a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铅铸矿分布广泛,主要有陕甘,滇、湖南、广东、辽宁五个采选冶集中区。主要矿山有凡口、黄沙坪、水口山、挑林、凤太、李家河、锡铁山、白银厂、大厂、会泽、天宝山、大梁子等。 2我国铅铸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我国铅铮矿矿产资源在华南、西部分布较多,总体特征是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才半生元素较多,矿石类型复杂,开采难度较大。 2.1矿产地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 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铸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于6个省区,铅辞合计储量大于800万t 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662.91万t、内蒙古 1 609.87万t、甘肃l122.49万 t、广东l077.32万t、湖南888.59万t、广西878.80万t,合计为8 239.98万t,占全国铅辞储量的64%。从三大经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铅储量占73.8%,辞储量占74.8%。 2.2成矿区域和成矿期相对集中 从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大中型矿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秦岭祁连山、内蒙古狼山和大兴安岭、南岭等五大成矿集中区。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复合成矿期。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铅辞矿床的成矿期,前寒武期占6%、加里东期占3%、海西期占12%、印支期占l.3%、燕山期占39%、喜马拉雅期占0.7%、多期占38%。 2.3 大中型矿床占有储量多,矿石类型复杂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铅辞矿产资源品质中等,既有云南兰坪、甘肃厂坝、广东凡口这样储量超过千万吨的世界级大型铅铸矿,更有众多中小型矿藏。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云南会泽铜铸矿,广东凡口铅辞矿,云南兰坪铅辛辛矿,四川白玉铅铮矿,湖南黄沙坪铜铸矿,浙江龙泉铅辞矿,贵州普安铅矿等大中型矿床的铅、铸储量分别占81.1%和88.4%。矿石类型主要有硫化铅矿、硫化铸矿、氧化铅矿、氧化铸矿、硫化铅钵矿、氧化铅铸矿以及混合铅辞矿等。以铮为主的铅钵矿床和铜铸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钵矿床不多,单铅矿床更少。 2.4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 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In、Ga、Ge、Se、四、Sc等元素。有些矿床伴生元素达 50 多种。特别是近 20a 来,通过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证实许多铅铸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辞银矿床或银铅铸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银产量的70% 80%'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可观。 2.5贫矿多、富矿少 目前开采的矿床,铅辛辛平均品位3.74%,铸高于铅,铅辞比为l:2.5,国外多为l:l.2。矿石组分复杂,有的人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属难选矿石类型。 3铅铸矿尾矿的综合利用我国资源利用率和选矿回收率都远低于发达国家,矿山生产的尾矿数量多,大量尾矿只能长期堆放在尾矿库,既要占用大量农用、林用土地,矿山企业又要花费巨额资金建设尾矿库及尾矿库的维护。大量尾矿已成为制约矿山可持续发展、危及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凡口铅铮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特大型铅铮金属生产矿山,现每年产生的尾矿已达60万t。除部分用于井下充填和前期进行少量的综合利用外,其它均堆存在离矿区13km的尾矿库。由于尾矿数量的不断增加,从1990-1995 年,每年投入40多万元加高加固尾矿坝,1996年又花巨资新建一个6万旷的尾矿库。尾矿再选,在矿石日趋贫化、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解决尾矿困扰的根本出路必须依赖于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我国很多铅铮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凡具备条件的矿山大都开始了尾矿的再选工作,尾矿中利用价值较高的元素像铁、铅、铮、嫁、金、银、硫、错、铜、铺等,特别是稀散金属嫁、错的再选将大有可为,目前很多矿山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4 结语 2000年5月,国务院撤消了中国铜铅铸集团公司,同年7月中国铜铅铮集团公司所属全部企事业单位交由地方管理。国家关于铅铸工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是:支持铸冶炼企业围绕节能降耗、污染治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冶炼工艺和低浓度二氧化硫制酸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鼓励冶炼企业投资矿山企业,培育一批采、选、冶一体化的铅铸工业优势企业;支持铮再生利用企业做优、做强;严格控制铅铸冶炼能力的扩大,加快淘汰落后的铸冶炼工艺和设备。 参考文献: [1]我国主要矿产开采利用状[EB/OL].全球金属网,2005,8; [2]我国铅铮工业现状[EB/OL]大越期货网2007,3; [3]马永刚.铸精矿短缺制约我国铅铮工业长足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5):36.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赵新跃,李永怀,丁天柱 (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一四川会东县一615205) 摘一要:大梁子铅锌矿位于攀西裂谷成矿带中,为典型裂谷成因铅锌矿床,矿床特征是 三控一储 ,前人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深部钻孔探矿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结合大梁子铅锌矿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分析控矿特征,总结矿床成因特点,并根据幔汁理论,预测深部找矿靶区,提高矿山服务年限. 关键词:铅锌矿;幔汁理论;深部找矿;地质特征 一一大梁子铅锌矿从20世纪50年代开采至今,已累计探明储量锌+铅金属量200万t.为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大梁矿业投入大量工程进行深部探矿工作,但探矿效果欠佳.系统总结前期勘查成败得失,确定找矿有利地段,合理部署勘查工作为当前迫切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不断提出新的成矿理论过程中,幔汁理论在地质勘查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尝试从幔汁理论观点出发论述矿床控矿地质特征,进行矿山的深部找矿工作. 1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大梁子铅锌矿所处的会东地区位于攀西裂谷中段,隶属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南北向小江断裂二北东向会东-永善断裂二北西向垭都-紫云断裂圈闭的三角形区域内,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明显.基底构造有会理群和昆阳群组成,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北西向次之;盖层包括震旦系到第四系,除石炭系二第三系缺失和志留系二泥盆系部分缺失外,其余地层均有发育,构造线以南北向,北东向,东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向;重要构造运动有澄江运动二晋宁运动二东吴运动和印支运动,区内褶皱有南北向和东西向两组.东西向断裂主要沿南北向褶皱带轴部通过(见图1). 2一矿床地质特征 2.1一地层控矿规律 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灰质白云岩与寒武系筇竹寺组(?1q)黑灰色粉砂岩之间,地层划分因麦地坪组含磷白云岩组厚度小划归震旦系灯影组灰质白云岩中.杜乐天等在研究华南地区磷矿时发现震旦系与寒武系接触面附近形成黑色硅质白云岩是热液沉积岩,岩石中有氟的存在为证明,后将该地层简称碳硅泥岩系.对矿区南北两端金川磷矿及撒海卡磷铅锌及发箐铅锌矿的研究发现,大梁子周边地区磷与铅锌以伴生或者单独形式存在于黑色硅质白云岩中,说明该规律具有普遍代表性;另外对矿区南部的淌塘铜矿含矿围岩的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灰黑色碳质凝灰质千枚岩,碳质绢云千枚岩,凝灰质绢云千枚岩中.说明碳硅岩系不仅是磷及铅锌的含矿围岩,同样也是铜矿和其他金属矿床的含矿围岩和流体通道(见图2). 图1一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简图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根据区域地质图修改) 2.2一构造控矿特点 矿区内构造主要有北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近东向构造三组.其中控制矿液运移和矿体侧付方向的是北东向和东西向构造,该构造以逆掩推覆走滑和叠瓦状为特征;深部延伸方向向西.北北西向和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形成刺穿构造,矿体主要 I S S N1671-2900 C N43-1347/T D采矿技术一第18卷一第4期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18,N o.42018年7月J u l.2018

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

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 绪言 建国以来,我国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评价并勘探了近六百处铅锌矿产地,探明的铅锌储量跃居世界前列,提交了许多可供矿山建设依据的地质勘探报告,积累了丰富的勘探铅锌矿床的经验,为我国发展铅锌工业和地质勘探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实践表明,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应坚持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地质条件的可能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勘探矿区;合理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矿床地质研究程度;认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勘探;讲究经济效益,缩短勘探周期,用相对较少的投资和工作量,提交符合质量要求的地质勘探报告。 本规范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收集探采对比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的经验,根据原国家地质总局1977年颁发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的原则而制定的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要求。它是我国现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下,指导铅锌矿地质勘探和审批提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要求。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各矿床地质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具体运用。 第一章工业要求 第一条:铅、锌矿的特性及用途 铅是兰灰色金属,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沸点1525℃;能与锌、锡、锑、砷等金属组成合金。铅的展性良好,延性甚微;在干燥空气中,铅不发生化学变化;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铅薄膜覆盖其表面;常温下,铅几乎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但溶于硝酸,铅对碱、氨、氰酸及有机盐具有较好的防腐蚀能力。 锌是兰白色金属,硬度2.0,熔点419℃,沸点906℃,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延性,压延后比重为7.19,锌能与铅、锡、锑、镍、铜等金属组成合金。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锌不起变化;在潮湿空气中,其表面生成致密的碱性碳酸锌薄膜,可保护锌金属内部和镀锌金属表面不再氧化受腐蚀。

内蒙古紫金矿业铅锌矿选矿简介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和区域

内蒙古紫金矿业铅锌矿选矿 一、简介 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三贵口南矿段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东升庙镇北东 3km 处,南距包(头)—兰(州)铁路线临河火车站 52km,距青山镇(炭窖口)34km,距巴彦淖尔紫金公司 10万吨锌冶炼厂11km,均有县级柏油公路相通,交通便利。项目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乌拉特后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东升庙镇现为乌拉特后旗旗政府所在地,从 2000年起随着东升庙矿业公司、万城矿业公司,特别是紫金矿业公司进入本区,矿山采选生产能力已近 200 万 t,矿山企业效益较好。尤其是巴彦淖尔紫金公司 10 万吨锌冶炼厂的建成投产,对拉动当地矿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乌拉特后旗的重要支柱产业。矿区南临的河套平原是巴彦淖尔市粮油甜菜产地,地区经济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 二、矿石特征 (1)矿物成分 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含铁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菱铁矿、白铁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石墨(碳质)、云母类矿物、重晶石、磷灰石、透闪石等。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布及组合与容矿岩石的岩性关系密切。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状结构;充填结构;交代结构;糙面结构;莓球状结构;其他还有片状、星散状、土状和胶体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9号矿体中他形粒状闪锌矿70%粒度为0.06~0.3mm,其它颗粒以0.01~0.06mm 为主;他形粒状方铅矿粒度主要为0.04~0.074mm。 (3)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中有益组分为锌、硫、铅、铜、银、钴、锗、镉;有害组分为氟、碳、砷。其中锌、硫、铅、铜具综合利用价值;银、钴含量具一定综合利用价值,但不能单独成矿;锗、镉不具综合利用价值。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本文章对安徽省某一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其成矿成因。 标签:安徽省区域成矿铅锌矿地质特征矿产成因 该区铅锌矿床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宁芜陷断束,贵池~繁昌断褶束。从志留纪系中三叠世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沉积了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齐全,厚度基本稳定,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浆活动贫乏,构造活动微弱,显示了地台型的构造属性。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带,使构造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域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的新阶段,并将地层卷入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中。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内分布的地层从下二叠统孤峰组开始至下三叠统南陵湖组,自老到新从南到北分布。二叠系位于平地,三叠系组成山区,南陵湖组分布最高。出露比较好的为下三叠统各组,余为第四系或火山岩覆盖。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1.2构造 1.2.1褶皱构造 ①基底沉积岩,为繁昌复向斜舒家店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东倾斜,倾角平缓,约每隔200米出现一次由陡到缓或由缓到陡的台阶,陡的倾角约40°,缓的倾角小于20°。 ②盖层火山岩,为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八分村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向南东倾斜,倾角30°~40°,有火山岩且产状向北倾斜或近直立,则为次火山岩的侵出相或溢出相及次火山岩相。 1.2.2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全是基底褶皱构造的横向或斜交断裂,对矿体影响不大。 1.2.3火山口构造

(冶金行业)铅锌矿地质报告

(冶金行业)铅锌矿地质报 告

铅锌矿预查地质报告 壹、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采取了全面收集预查区内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各种大量信息;了解到预查区内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情况和矿石品位,物理成份,结构构造,自然类型和贫、富集特征;同时了解了水文地质环境等。通过大量的槽探工作,使西藏自治区昌都江达铅矿预查取得了重大发现,已知14平方公里矿体规模达到大型(总储量达到1.8千万吨),获得333-334岩金资源量(3800公斤),银资源量(600万公斤),固定矿体七个成因型为火山岩浆积型,按其产出地貌单元可分为沿山坡铅矿带和河床流域边温坡铅矿带。 二、区域范围及地理经济条件 预查区位和西藏和四川、青海交界处,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管辖,探矿权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2。26’00”~32。28’OO”;东经97。20’0O”~97。23’00”,面积为14km2,交通不甚方便,距公路四十余公里,从公路到矿区仅有简易小路可通往矿区(小车可通行)。预查区地处三江深切割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峭险峻,平均海拨4500米,主要矿带在4200米区域;相对高差大。区内主要水系波结涌河属通天河支流,工作区内气候属高原季节凉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4度。7-8月多雨,年降水800MM,但因位于原始森林地区,不缺氧。 区内人烟稀少,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带,基本为藏民,以牧业为主。区内水利、森林及铜、铅、锌、砂金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三、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以往各勘查单位在预查区内工作程度不深,1965年----1970年间青海省地质测量队在完成1:100万玉树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本区东北部进行了小比例尺的路线穿越和普查找矿工作。此后西藏地质壹大队对三江以北地区展开了解1:50万地质调查。90年代初由西藏区域地质大队完成了解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近年来有不少地质队伍前往踏勘,但工作程度都不深。 四、预查工作程序及方法 1、在综合分析普查区已有累计成果资料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最新找矿及研究成果,总结该区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2、对成矿有利地带且开展1/1万地质调查及地表揭露工作。 3、评价区内找矿前景,圈定了进壹步工作区域,提出了进壹步工作建议。 4、工作布置 1)1/1万路线地质调查:在已知蚀变区进行,用于了解矿区基本地质情况且发现新的铅矿(化)体。 2)探槽:对地表发现的矿(化)体利用探槽进行初步揭露,探槽深度1-3米,共计1600多米长。 3)综合已有成果资料,和典型矿床对比,初步建立起了找矿标志和总结成矿规律,为下壹步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5、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铅锌矿资源特点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主要特点 (1)矿产地分布广, 集中度高。我国铅锌矿产资源分布广, 铅锌合计储量超过800 万t 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 662.91 万t、内蒙古1 609. 87 万t、甘肃1 122. 49 万t、广东1 077. 32 万t、湖南888. 59 万t、广西878. 80万t , 合计为8 239. 98 万t, 占全国铅锌合计储量的64% 。 (2)大中型矿床占有储量多, 矿石类型复杂。大中型矿床的铅、锌储量分别占72% 和88. 4%。矿石类型复杂, 单一的铅或锌矿石类型少, 矿石类型比较复杂, 主要矿石类型为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铅锌锡锑矿石、锌铜矿石等。 (3)共伴生组分多, 综合利用价值大。我国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有50 余种元素, 主要有金、银、铜、锡、镉、硫、萤石及稀有分散元素。在银铅锌矿床和铅锌银矿床中, 其银的储量占到全国银资源储量的60%以上, 此外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的高。 (4) 贫矿多, 富矿少, 易选矿少。根据国土资源部2001 年所作的一项调查, 我国铅矿山中实际最低工业品位, 最低的为0. 5% , 最高的为4% , 平均1. 39% , 而以0. 7% ~ 1%之间的矿山最多, 占47. 27% ; 锌矿山中实际最低工业品位, 最低的矿山为0. 7% , 最高的矿山为18%, 平均为2. 95% , 而实际最低工业品位在1%~ 3% 之间的矿山最多, 占73. 17% 。矿山铅锌品位之和多在5% ~ 10% 之间, 大于10% 品位的矿石仅占总储量的15%, 而外国矿山品位一般都比较高, 铅加锌大都在10% 以上。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内蒙白音诺铅锌矿pdf

iven. [收稿日期]2002-01-16 [作者简介]陈玉清(1959-),男,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高级工程师,白音诺尔铅锌矿技术管理副矿长。 白音诺尔铅锌矿发现于1970年,1971年至1989年分别由内蒙古自治区区调二队及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地质大队二分队进行普查,于1989年底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白音诺尔铅锌矿区详细普查报告》。报告提交矿石量3272.87万t ;铅金属量66.08万t ;锌金属量177.94万t ;银金属量1026.33t 。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总矿体数162个,南矿带有矿体54个,主要矿体1、 2、3、3~4号等;北矿带有矿体108个,主要矿体4~8、17、18、19、19~4号等。根据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爆烈温度等资料标明,该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大型、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体勘探类型为第Ⅲ勘探类型,个别矿体属第Ⅳ勘探类型。经过20多年的开采和900m 以上探采对比,该矿区主要矿体为第Ⅳ勘探类型, 个别矿体为第Ⅲ勘探类型。1探采对比分析 1981年以来,通过对1、2、3、3~4、4~8、17、18、 19、19~4号矿体900m 以上各中段生产探矿发现,矿体形态和品位变化较大,单个矿体规模一般为小型,少部分矿体为中型,矿体走向长小于200m ,厚1 ~30m 不等, 且矿体形态复杂。(1)生产勘探获得的矿石量(B +C 级)与地质 勘探获得的矿石量(C +D 级)差别较大,生产勘探与地质勘探的地质品位变化也较大,见表1。(2)生产勘探发现,矿体在勘探线和中段平面图上的面积变化较大,矿量明显减少,个别中段矿量减少50%。 (3)经生产勘探和地质勘探对比后发现,矿体规模变小,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且矿体形态比较复杂,大部分形态属于不规则状,有用组份分布不均匀,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囊状、树枝状等,见图1与图2。

我国铅锌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浅析

我国铅锌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浅析 近年来,中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其中,铅、锌的消费量也增长迅速。铅锌矿产在我国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铅锌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它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建筑交通运输行业和电信行业。可以说,铅锌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确划分矿床类型对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评价十分重要。就我国铅锌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本文作了浅析。 标签:铅锌矿床类型地质特征 铅锌矿床是有色金属矿床之一。该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形成,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世界铅、锌资源十分丰富,其产量仅次于铁、铝、铜,而中国铅、锌资源量在世界排名中靠前。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铅、锌资源就在人类经济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5 800年前,埃及人就用铅铸造神像;5000年前,中国人就用铅铸钱币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应用相当广泛。 近年来,由于海相火山作用、层控理论和多成因观点被较早引进,以及现代洋底热水成矿作用的观察,包裹体、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测试成果的综合研究,使铅锌矿床分类日趋完善。 1根据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其具体可被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形成的矿床,成矿介质是热水溶液。按成矿温度可分为:300-500°C高温热液矿床(火成岩体内外接触带及浅变质岩内),深度变化大,一般3-4公里。200-300°C中温热液矿床,具有高中温矿物组合,深度变化大,一般1.5-3公里。50-200°C低温热液矿床,形成深度一般为2公里左右,形态变化大。 (2)同生矿床:是针对各种层状、似层状金属矿床尤其是争论较多的金属硫化矿床提出的一种矿床成因假说。认为矿床是在同生作用形成的,包括沉积或火山--喷气--沉积作用等形成的矿床,时间和成因上和围岩相同或相似(准同生矿床)。 (3)沉积-改造矿床:是指在沉积成岩形成矿源层(体)后,经后期主要是经地下(深潜)热水的改造,使成矿物质溶解、活化、转移,沿构造迁移至有利的容矿部位重新沉淀,进一步富集形成的矿床。 (4)层控矿床:局限在某一固定地层单位的矿床,矿体的局部产状可以严格地与地层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斜交或穿插层理。其物质来源一般是多来源的,成因以沉积和多来源为主,具有外生与内生的某些特点,以兼有同生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