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

涂装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 10831 学号:1008030111 学生姓名:陈绍诚

导师姓名:赵春英

完成日期: 2013年6月25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节:工艺流程图-------------------------------------------------2

第二节:工艺设计说明----------------------------------------------2

一、前处理--------------------------------------------------------------------2

二、涂装-----------------------------------------------------------------------5 第三节:设备选用----------------------------------------------------6

第四节:废液处理----------------------------------------------------7

一、设备

二、废液处理

第五节:设计评述及工艺汇总-------------------------------------8【参考文献】

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前言

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车辆,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在日本称为“自転车”;在中国大陆、台湾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物美价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因而为人们所广泛使用。自行车发展到现在在使用功能上说变化已很少了,现在自行车的主要发展在于车架的造型行变化,表面的处理如烤漆、商标的变化使其外观更美。自行车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车架一般是由热轧钢板经冲压成型、铆接或焊接组装而成,由于车架系车下部件,使用条件苛刻,要求有较好的耐腐蚀涂装保护,其主要涂装工艺有喷漆、浸漆和阴(阳)极电泳涂装。以一条自行车车架涂装生产线为例,论述了以碳钢为基材的涂装生产线,并设计合理的涂装前处理工艺以及涂装工艺和后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各个工序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简单绘制了工艺流程示意图。

设计思路:首先确定车架基材(碳钢),根据基材选择前处理工艺。前处理过后是涂漆,一般先涂底漆,再涂中间漆,最后涂面漆,为了提高防护性和装饰性,在涂面漆后进行罩光。涂漆过程中的涂装方法选择操作方便,效果达标的方法。根据基材选择合适的底漆以及配套性的中间漆和面漆,整个工艺过程所使用的溶液以及漆料应该是价格实惠,无毒无害无污染。

与阳极电泳涂装法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被涂物不发生阳极溶解,使涂膜与底材的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均有所提高;漆基中含有防止底材腐蚀的基团(如含氮基团),耐腐蚀性和泳透力均高于阳极电泳涂料,因而使被涂物的内腔和焊缝泳涂得更好。所以涂底漆选用阴极电泳。由于基材是碳钢,选用的涂料是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涂料,它具有抗腐蚀性能及机械性能优异、泳透力高、漆膜外观优良等特点,尤其防腐性能优越,产品调配、使用、管理方便,安全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具有良好的施工和贮存稳定性。

对于中间层,采用涂装效率高,涂膜质量好的无空气喷涂。所用涂料是881-Z01环氧云铁中间漆,由环氧树脂、片状云母氧化铁、助剂、改性固化剂等组成的双组份涂料,具有优异的抗渗透屏蔽性能,良好的耐水、耐海水性能,耐化学品性能优异,漆膜坚韧,耐冲击。主要用于底漆和面漆之间,主要作用是增加涂层厚度,降低造价,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能。

面漆采用可喷范围广,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强的空气喷涂。由于前道漆采用环氧云铁中间漆,为了与其配套,所用面漆使用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是一种防护涂料,良好的耐水性,漆膜坚韧,光泽好,具有优异的装饰性能。

罩光可选用聚氨酯清漆,其漆膜丰满光亮,坚硬耐磨,附着力强,并且具有耐湿,耐潮,适用于木器,家俱及金属制品表面作保护之用

设计方案:对于碳钢基材,前处理工序主要包括除油、除锈,中和,表调,磷化;涂装工序主要包括涂底漆(阴极电泳涂装),涂中间漆(无空气喷涂),涂面漆(空气喷涂),罩光(空气喷涂)

第一节 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 工艺设计说明

一、前处理

1、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是利用热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和乳化作用,将零件表面油污除去的过程。

碱性

溶液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另一部分是硅酸钠、乳化剂等表面活性物质。碱性物质的皂化作用除去可皂化油,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除去不可皂化油。化学除油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除油液无毒、不易燃等特点。

NaOH 60~80g/L 温度80 ~90℃

Na2CO3 20~60g/L 时间2~10min

Na3PO4 15~30g/L pH 12~14

Na2SiO4 5~10g/L

2、热水洗

流动热水

温度>80℃

时间 20~30s

pH 8~9

3、冷水洗

流动冷水

温度常温

时间 20~30s

PH 7

4、电解除油

电化学除油除了具有化学除油的皂化与乳化作用外,还具有电化学作用。在电解条件下,电极的极化作用降低了油与溶液的界面张力,溶液对零件表面的润湿性增加,使油膜与金属间的黏附力降低,使油污易于剥离并分散到溶液中乳化而除去。在电化学除油时,不论是制件作为阳极还是阴极,其表面上都有大量气体析出。当零件为阴极时(阴极除油),其表面进行的是还原反应,析出氢气;零件为阳极时(阳极除油),其表面进行的是氧化反应,析出氧气。电解时金属与溶液界面所释放的氧气或氢气在溶液中起乳化作用。因为小气泡很容易吸附在油膜表面,随着气泡的增多和长大,这些气泡将油膜撕裂成小油滴并带到液面上,同时对溶液起到搅拌作用,加速了零件表面油污的脱除速度。由于阳极除油不彻底,而阴极除油彻底但容易使碳钢件产生氢脆,所以一般情况下采用阴阳极联合除油。

NaOH 10~20g/L 温度60~80℃

Na2CO350~60g/L 电流密度5~10A/dm2

Na3PO450~60g/L 时间阴极1min 阳极15s

5、酸洗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

HCl 20%~80%

温度 50℃~80℃

时间 1min

6、冷水洗

流动蒸馏水

温度常温

时间 1min

PH 4~5

7、中和

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所生成的物质失去酸和渐的性质。这种反应是所

有的酸和碱的特征。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组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中和的过程中,酸里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会结合成水。中和反应的过程会释放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其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该工序的中和是为了除去酸洗中的盐酸。

Na2CO310~20g/L

温度40~50℃

时间1min

PH 9~11

8、水洗

流动蒸馏水

温度常温

时间 1min

9、表调

简单的讲:表调是为磷化而作准备的。通常是用弱碱性的胶体磷酸钛盐溶液对钢铁表面进行处理,其活化过程可简述为,磷酸钛盐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乳液,正常情况下,带负电荷的胶体钛粒子(其粒径为100~1000nm)吸附在工件表面上,形成无数个活性点(Ti盐)为磷化晶体生长提供晶核,磷化时首先在表面活性点上形成磷酸盐晶核,然后晶体继续生长生成磷化膜。

多聚磷酸钠 3g/L 温度 55~65℃

K2TiF6·H2O 1g/L 时间 30~90s

NaH2PO4 1g/L pH 4~5

方式沉浸

10、水洗

流动蒸馏水

温度常温

时间 1min

11、磷化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磷化按磷化液成分分类可分为锌系磷化、锌钙系磷化、铁系磷化、锰系磷化、复合磷化。该工艺过程中选用锌系磷化。

Zn(H2PO4)2 40g/L 温度 60~70℃

Zn(NO3)2120g/L 时间 3~7min

总酸度80~85点pH 2~3

游离酸度6~6.5点方式沉浸

12、热水洗

流动热水

温度>70℃

时间 1min

13、冷水洗×2

流动蒸馏水

温度常温

时间 1min

二、涂装

1、阴极电泳(底漆)

阴极电泳涂装是一种特殊的涂膜形成方法,以被涂物为阴极,所采用的电泳涂料是阳离子型(带正电荷)它是将具有导电性的被涂物浸渍在装满水稀释的、浓度比较低的电泳涂料槽中作为阳极,在槽中另设置与其相对应的阳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在被涂物上析出均一、水不溶的涂膜的一种涂装方法。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和其它浸涂、喷涂水性烘烤漆相比,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涂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涂底漆工序可实现完全自动化,适用于大流水生产;可得到均一的膜厚;泳透性好,提高了工件内腔的防腐蚀性,尤其是阴极电泳涂膜的耐腐蚀性;涂料利用率高;安全性比较高,是低公害涂料;涂膜的外观好,烘干时有较好的展平性。

环氧树脂 1.0 温度常温

二乙醇胺 1.2 时间1~3min

甲苯二异氰酸酯 1.0 pH 6.0

异辛醇 1.1

2、二级冲洗

二级冲洗是对电泳涂层做两次冲洗。在次系统中,超滤透过液仅供给最后一级(第二级)冲洗水槽。第一级冲洗用水是由第二级冲洗之后的水来补充的。二级冲洗可减少对超滤液的需要量,涂层的冲洗质量也较好。

3、冷水洗

流动蒸馏水

温度常温

时间 1min

4、烘干

5、无空气喷涂(中间漆)

无气喷涂是利用柱塞泵、隔膜泵等形式的增压泵将液体状的涂料增压,然后经高压软管输送至无气喷枪,最后在无气喷嘴处释放液压、瞬时雾化后喷向被涂物表面,形成涂膜层。由于涂料里不含有空气,所以被称为无空气喷涂,简称无气喷涂。

881-Z01环氧树脂52.0%黏度0.22~0.24Pa·s

铝粉浆10.0%压力>11.77MPa

催干剂 2.2%

二甲苯 6.8%

云铁13.0%

氧化铁红 1.0%

偏硼酸钡12.0%

氧化锌 4.0%

6、烘干

7、空气喷涂(面漆)

空气喷涂是目前油漆涂装施工中采用得较广泛的一种涂饰工艺。空气喷涂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气流,流过喷枪喷嘴孔形成负压,负压使漆料从吸管吸入,经喷嘴喷出,形成漆雾,漆

雾喷身到被涂饰零部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漆膜。空气喷涂可以产生均匀的漆,涂层细腻光滑;对于零部件的较隐蔽部件(如缝隙、凹凸),也可均匀地喷涂。用于各种材质、形状大小不同的工件涂装,如机械、化工、船舶、车辆、电器、仪器仪表、玩具、纸张、钟表、乐器等。

羟基丙烯酸树脂55.0%黏度0.35~0.46Pa·s

钛白粉25.0%压力0.4MPa

填料 6.5%

流平剂 2.0%

分散剂 3.5%

干燥剂 1.5%

防沉剂 2.0%

混合溶剂 4.5%

8、烘干

9、罩光

为了保护漆层(或贴花)、提高面漆层的光泽及装饰性,面漆层最后涂一道清漆的工序。

原料固化剂97.75%

无水溶剂 2.25%

羟基醇酸树脂84.8%

催化剂0.54%

流平剂0.45%

溶剂14.2%

10、烘干

第三节设备选用

1、前处理工艺过程中,采用全浸式处理,利用天车将工件吊浸于药液池中,通过物理及化学方式,完成对工件表面的处理。适合于表面复杂,生锈严重的工件脱脂、皮膜槽设置气管,对处理液进行搅拌视工件的具体情况,可在药液槽内设加热装置,提高处理效率设置简单

2、所用的化学除油水槽,酸洗水槽,中和水槽,表调水槽,热水水洗槽,冷水水洗槽均为PP材质的水槽;电解除油水槽采用铁板制水槽。

3、加热系统采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槽液加热到工艺温度所需时间最长为4h。

4、烘干设备:烘干设备包括电泳、中涂、面漆烘干室,采用π型结构。

烘干室保温层厚度为150㎜,内皮材料为渗铝钢板,外皮材料为镀锌波纹板。保温材料采用密度为120kg/m3的矿物棉。

5、磷化设备:由于自行车车架的体积比较小,所以采用喷淋磷化设备即喷淋式清洗机。

通道式前处理设备:结构包括贮液槽、泵、喷射系统通风系统及包覆喷射系统的壳体。

贮液槽:作用是贮存和净化槽液,保证槽液的正常工作循环

设备壳体:是连接各部件的主体。

喷射系统:完成工件喷淋的主要工作部分,包括喷管、喷嘴、水泵。

加热装置:基本与侵渍设备相同。

通风装置:喷射式前处理设备的通风装置作用第一是在设备进出口设置抽风,以防止喷淋区的槽液蒸汽扩散至车间内;第二是在表面调整和磷化工序送风,在磷化后抽风,以抑制磷化酸雾的不良影响。

6、电泳涂装设备:除车架全浸入的电泳槽外,还要有一套设备系统来保障。主要由漆液搅拌设置、直流电源、导电机构、冲洗设备、烘烤设备、挂具。电泳槽采用圆弧形状,电泳槽

体用6.5mm厚碳钢制作,6mm厚的环氧玻璃钢做衬里,保证衬里的绝缘性能;泵循环搅拌;恒压直流电源;滚轮导电机构;烘烤设备采用红外线烘炉;挂具采用铜制材料。

7、无空气喷涂设备:无空气喷枪。

8、空气喷涂设备:压送式喷枪。

第四节废液处理

一、设备

混凝反应法处理涂装废水装置,一般应包括废水贮槽、前处理槽、原水贮槽、反应沉淀槽、反应气浮槽、清水槽,若干废水贮槽分别管道连接置有COD在线控制仪的前处理槽。前处理槽由破乳区、PH调节区、混凝区组成,前处理槽出水管管道依次顺序连接原水贮槽、反应沉淀槽、反应气浮槽和清水槽,装置中各槽均线路接通工控机,通过加设置有COD在线控制仪的前处理槽,将各种废水预先动态混合,调节进行混凝沉淀反应前污水中的COD,确保水质水量稳定,提高处理效率。

二、废液处理

1、磷化喷涂废水的处理

综合废水经格栅拦截杂物后自流至隔油调节池中,浮油被拦截后,废水溢流至混合反应池中(也可以通过水泵将调节池中废水泵人中和反应池中),中和反应池中的废水在空气搅拌下投加石灰等药剂,将PH调节8.5-9之间(由于随着PH的升高,Zn(OH)2又有部分呈锌酸盐而溶解),主要的反应有:

OH- +H+→H2O

3Ca2++2PO43-→Ca3(PO4)2↓

Ca2++HPO42-→CaHPO4↓

3Zn2++ 2PO43-→Zn3(PO4)2↓

Zn2++ 2OH-→Zn(OH)2↓

然后加入适量的PAC和PAM。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后压滤水至中间水池,在正常情况下压滤出水可以满足纳管要求,为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以及部分回用于生产,在本方案中对压滤出水进行砂滤及活性炭过滤处理,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进行去除。

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后的污泥外运(属于危险固废)。

2、电泳涂装废水处理方法有混凝法,生物处理法,膜分离法等。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在废水中加入无机混凝剂或高分子混凝剂,破坏其溶液的沉降稳定性,使其凝集,析出,生成凝集块,而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

(2)生化处理法

生化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即生物化学作用,进行氧化分解电泳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法.生特处理法能够去除废水中溶解的胶体有机物质(电泳废水中主要是溶解性有机物),处理效率高,成本较低,净化后的水质可达到排入标准。

(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借助外来压力,利用外来压力,利用半透过膜,实现溶剂分离的过程,膜分离法包括超滤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三种,而用在处理电泳涂装废水的膜分离法,多为超滤和反渗透法两种。

3、喷涂废水处理工艺

(1)物理处理法。有分离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等。喷涂污水的物理处理法,主要是用于去除悬浮物、胶状物等物质;而采用蒸发结晶和高磁分离法,主要是用于去除胶状物、悬

浮物和可溶性盐类以及各种金属离子。若投加磁铁粉和凝聚剂,还能去除其他非金属杂质。(2)化学处理法。有中和法、凝聚法、氧化还原法等。

(3)物理化学法。用此法处理污水有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气浮分离、汽提、吹脱、吸附、萃取等方法。物理化学法主要用于分离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回收有用的物质成分,使污水得到深度处理。

(4)生物处理法:也称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群的新陈代谢过程,使污水中的复杂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生物法的种类很多,按生物法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四大类,即自然氧化法、生物滤池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厌氧发酵法。

第五节设计评述

这次工艺设计针对自行车车架(铬钼钢)涂装而设计的,涉及有涂装前处理工艺、涂装工艺和后处理工艺。设计中选择的涂料在当前的涂料品种中性能较为优良,涂装工艺方法和操作方法也较为适宜。设计中对自行车车架(铬钼钢)涂装过程中的废液处理也有提及,方便参考。此外还设计配套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和环保工艺设计,以确保工艺的正常运行和对环境、操作者的保护。设计过程中感谢有老师的指导和同组同学的帮助,使得设计很顺利。设计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参阅了大量的文献,搜索不少的参考资料,可以说整个设计过程是艰苦的,但整个设计过程也是收获良多。我本意是希望这个设计尽善尽美的,但由于自身知识的不完善和设计时间的仓促,漏洞、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会多加注意,尽量使设计更完善。

涂装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

电镀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丽.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进展.广州化工.2008,36(3):17~18. 【2】周莹莹.二乙醇胺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研究.涂料工艺.

2011,14(1):48~50.

【3】艾宝英.高固体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开发与应用.涂料与应用.

20090,10(2):11~14.

【4】王治富.硅烷表面处理材料在车架涂装线上的应用.2012,4:25-31.

【5】程宣端.涂装前处理自动补水系统设计.会议论文2012.

【6】张天鹏.车架电泳前处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电镀与涂装

2008,27(7):50~59.

【7】姜盖汕.浅谈车架涂装生产线工艺设计.现代涂装.2012.15(7):38~43. 【8】唐辉宇.涂装前处理工艺的选择.涂料工业.2005,35(11):41-43

【9】王殊.自行车车架材料以及镁合金的应用.材料导报.2006,20(8):87~93. 【10】吴涛.国内外车架涂装工艺的发展现状.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4(1):15~17.

【11】安茂忠.电镀理论与技术.电化学系列丛书.2004,8(1):56~7

【12】赵春英,管秀荣,谭勇,文松林.涂装工艺学.2012.9:93~172.

成绩评定表

自行车车圈电镀车间工艺设计 推荐

年产量400万辆永久牌自行车车圈电镀 车间设计 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 化工与材料学院 应用化学(电化学方向) 学号: 职称: 汪烈焰工程师 中国·珠海 二○一二年十二月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承诺呈交的毕业设计《年产量400万辆永久牌自行车车圈的电镀车间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其参考文献,设计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 本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年产量400万辆永久牌自行车车圈电镀车间设计 摘要 本文针对自行车的车圈电镀车间的设计,主要包括了工艺过程的拟定和相应工艺规范,生产设备设计和计算,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生产用物料的计算,生产用水、电、气的消耗量等进行阐述,同时还包括了工作人员的数目的确定和三废处理等,其中重点在介绍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以及物料衡算,包括工作时间,镀槽规格,各个物料的消耗量。 关键词:生产设备设计;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车间设计

Annual output of 4 million cars “forever” bicycle rim electroplating workshop desig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icycle rim electroplating workshop design,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and corresponding technology standard,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water, electricity, gas consumption were reviewed, as well as the staff number of identified and "three wastes" treatment, of which mainly introduced in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design and material balance, including working time, plating tank specifications, various material consumption. Keywords: equipment design; process design; material balance; workshop design;

自行车车架设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要求下,自行车的设计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速度快、造型美观适用.在当代制造工艺已 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自行车的造型设计变得相当重要.知识工程(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KBE)具有多种知识表示和推理决策的能力,将其运用于快速处理自行车车架的工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过程及决策过程,可有效处理复杂的工艺知识和各种图形知识,达到快速设计的目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要求下,自行车的设计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速度快、造型美观适用。在当代制造工艺已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自行车的造型设计变得相当重要。知识工程(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KBE)具有多种知识表示和推理决策的能力,将其运用于快速处理自行车车架的工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过程及决策过程,可有效处理复杂的工艺知识和各种图形知识,达到快速设计的目的。 一、KBE技术的内涵和关键技术 KBE的基本思想是在工程设计中重复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以各种形式存在,如设计手册、工程公式、经验数据表格和专家设计经验等。KBE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是KBE系统的三个关键技术。知识表示即怎样系统地陈述问题并使它们易于求解;知识利用中最主要的是搜索技术,怎样聪明地控制解的查找,使其不至于使用太多的时间和花费过多的计算机存储空间;知识的获取和编码则是KBE系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二、自行车设计概况 1.国内外自行车设计概况 有前人用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在自行车车架设计上做过研究,但是成果并不明显。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用AutoCAD内部嵌入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AutoLisp来完成常用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同时又能调用几乎全部的绘图命令。使用该程序能自动完成车架简图的绘制,然后自动提取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判别并反馈出最后结果,以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 还有人在自行车CAD技术上做过参数化设计方面的研究。建立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描述参数和尺寸之间关系的约束方程,然后根据一组尺寸参数求解出新的设计参数。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仅需输入必要的参数,计算机就可自动生产出所需部件的图样。这种方案只适用于结构变化不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部件的设计与绘图。结合自行车设计的特点,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对于造型设计复杂、变化多样的情况,则是不能满足实际设计要求的。 采用三维软件进行设计可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的效果,还能使二维平面设计软件不容易表达的曲线和曲面在三维设计上变得容易实现,且效果直观,有利于设计人员和客户之间的直接沟通。 2 .自行车基本结构及工厂设计流程 自行车由九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车体。车体由车架、前叉、车头组件、中轴组件、鞍管组件和贴花等组成。

自行车车架角度和尺寸

有很多朋友都在纠结尺寸,或者是车架大小。特别是几位想买DH车架的朋友,这个是很头疼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整理一下DH车架几何名称和相对的意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借用Scott官网的图,这个图的标注很全面。

在这幅图里: A,Head Tube Angle,车架头管角度。 B,Headtube Lengh,车架头管长度(对双肩叉应该买何种插肩有帮助) C,Toptube Length(Horizontal),车架上管长度,或者说头管上端到座管的水平长度。 E,Seat Tube Angle,座管角度。 F,Seat Tube Length,座管长度。 H,ChainStay Length,链条驱动长度,或者说后轴距,五通到后轮距离都行。 I,BB Drop,BB与轴线的距离。 J,BB Hight, BB离地高度。 K,Stand Over Hight,站立高度,应该是车架上管最低点的离地距离,也有厂家将上管中点的离地距离作为SOH。 L,WheelBase,轮距或轴距。 M,Reach,头管上端到BB的水平距离。 N,Stack,头管上端到五通的垂直距离。 对于车架大小来说,很多人看的比较多的就是SX,S,M,L之类的统称,然而各个厂家对这几个尺码相对应的几何却完全不一样,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比如捷安特和美利达)。那么这个时候,TTH,SOH,STL,Reach这四个值,会对衡量车架的大小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对于在同一种车型中,选择你喜欢的车架,那么就需要看HTA,CSL,BB Hight,WB。 比如,现在你想选择一款AM或者DH车架,然而在众多车架厂商的产品中选花了眼。那么,根据这几个几何值,可以简单的作比较。 HTA,头管角度。角度越小,前叉越趋于水平,这时候对地面冲击更敏感,人体感觉的震动更小,更适合下坡偏多的骑行方式。角度越大,车身转向更灵活,车轮滚组小。CSL,后轮与BB距离,这个距离越小,车子对于滞空动作更灵活。地面动作如大家熟知的兔跳,更容易做到并且维持,在空中的转体动作更灵活。 BB Hight,五通离地越近,骑行重型越低,很简单。中心低,骑行和转向相对更稳。但对于大多数DH车架,为了做出更大的行程,不得不增大这一数字来保证不会在避震打底的时候,压盘触地。 WB,轴距。轴距不是越长越好,长轴距能对连续颠簸的通过性有所帮助,但是长轴距会使车身不灵活,根据赛道情况取舍就好。现在很多厂商的车架具备调节行程,车架角度,轴距的能力,很方便。 特别要说明Head Tube Length,Stand Over Hight,Reach,和Stack这四个值。 Head Tube Length,对于单肩前叉的车型来说,这个值最对是衡量你买二手的时候,剩下的头管长度是否够长。而对于DH车型来说,这个值需要考量。双肩叉,对于两肩之间的距离是有最小要求的。然而,大多数车手喜欢将更多的叉管长度往下放,拉高车头高度,减小头管实际角度,帮助下坡骑行更加顺畅(DH骑行)。但是有些车架的头管相对很短,比如Giant Glory。这时候,可能车架就不允许使用高肩的插肩,而要使用平叉肩来保证安全距离。 Stand Over Hight,这个值也是很少被人注意的值。这个值的解释就是,上管最低点的离地距离。那么可想而知,假如这个值大于你的跨高,那么可能你坐在上管上,也只能踮脚着地,甚至够不着地面。

汽车研发的五大阶段及制造的四大工艺

汽车研发的五大阶段及制造的四大工艺 汽车研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甚至需要上千人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的周期也在缩短,当然,我们说的是正向设计,事实上很多国内的厂家都是逆向设计,但即使是逆向设计同样也需要很多的时间。我们可以仿制别人的外观,但是我们无法仿制别人的工艺,我们依然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构分析、材料分析、力学分析等,依然需要去试制、测试、检测等等,这些研发的过程是无法省略的。 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略有不同,下面讲述的是正向开发的一般研发流程: 一.市场调研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经过很细致的市场调研可能就会“打水漂”了;现在国内有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汽车公司会委托他们对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习惯等做出调研,明确车型形式和市场目标,即价格策略,很多车型的失败都是因为市场调研没有做好。譬如:当年雪铁龙固执的在中国推广两厢车,而忽视了国人对“三厢”的情有独钟,致使两厢车进入中国市场太早,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总体布置、造型设计、制作油泥模型。 1.总体布置 总布设计是汽车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厢及驾驶室的布置,发动机与离合器及变速器的布置、传动轴的布置、车架和承载式车身底板的布置、前后悬架的布置、制动系的布置、油箱、备胎和行李箱等的布置、空调装置的布置。 2.造型设计 在进行了总体布置草图设计以后,就可以在其确定的基本尺寸的上进行造型设计了。包括外形和内饰设计两部分。设计草图是设计师快速捕捉创意灵感的最好方法,最初的设计草图都比较简单,它也许只有几根线条,但是能够勾勒出设计造型的神韵,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设计草图来尽可能多的提出新的创意。这个车到底是简洁、还是稳重、是复古、还是动感都是在此确定的。 当然,如果是逆向设计,则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了,把别人的车型直接进行点阵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进行造型勾画就行了。 3. 制作油泥模型

汽车车架设计指南

目录 第三章车架 1 车架的主要功能 (3) 2 车架的类型 (3) 2.1 主要类型 (3) 2.2 车架的主要结构件 (4) 3 车架的功能设计要求 (8) 4 车架的设计和计算 (8) 4.1 车架的主要载荷 (8) 4.2 车架的主要设计内容 (9) 4.3 车架的设计计算举例 (10) 5 车架的工艺介绍 (12) 5.1 副车架的制造 (12) 5.2 总成检验 (13) 5.3 质量保证 (13) 5.4 生产技术新动向 (13) 6 车架常用材料的选择 (14)

第三章车架

1 车架的主要功能 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上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是整改底盘的骨架。 2 车架的类型 2.1 主要类型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或称脊骨式车架)和综合式车架。其中以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下图的车架就属于此类型,如下图1。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形,也有的做成Z字形或箱形断面。其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被广泛采用在载货汽车,皮卡和大多数的越野汽车上。近代轿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整车性能,尽量降低中心和有利于前后悬架的布置,把结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车架加工工艺性,所以车架形状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实用。 图1车架 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骨式车架,中梁的断面可以做成管型或箱型。

自行车车架材料

自行车入门-车架篇 在自行车王国中,山地自行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种类、花样之繁多,是其他的车种所不可比拟的。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入门的自行车爱好者并没有买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山地车。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爱好者,他们看到FR或DH车看起来很COOL,就跑去买FR 和DH,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只是公路骑行,结果因为FR和DH那过大的重量而叫苦不迭;又或者看到碟刹的外型很COOL,并且相对其他的刹车来说很贵,就以为碟刹一定很好,非碟刹不买。这种盲目消费的最终结果就是资金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运动自行车的零配件无论是在使用设计上还是在搭配上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涉及其中的原理和细节部分完全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准则: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无论是多么高档的零件,都不能发挥它的原有的作用。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配件,进而组装出适合自己的车子呢?首先让我们从车子的灵魂——车架谈起。 车架的重要性 车架是整个车子的灵魂,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很多新手在装车的时候,往往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车架的重要性。他们考虑的是装什么XTR的套件,什么档次的前叉,等自己的预算用得差不多了,再去随便选购一个架子。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车子看起来很高档,骑起

来却不是那么回事。症结何在呢?就是他们选购了不合适的架子。让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粗略地讨论一下车架的重要性吧: 1.车架决定了车子的类型。举个例子,如果你要组装一台DH车,你会不会去选购一个1400克的GIANT的XTC-TEAM呢?或者换句话说,你会不会在自己的轻量化的XC上装上一支DNM的行程长达20CM的双肩前叉?当然不会。所以说,车架的类型也就决定了整个车子的类型。 2.车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车子的各个方面的性能。什么影响着车子的操纵性?什么决定着车子的稳定性?什么决定着车子的转弯的快 慢?什么决定着车子的舒适程度?是不是XTR的套件,是不是ROCKSHOX 的前叉?是,但又不是。因为要使这些零件发挥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车架。一个200元的车架和一个2000元的车架,即使最后装出来的成车的价格完全相同,实际骑起来的感觉也会判若云泥。 3.车架的尺寸也决定了车子是否合适自己。即使车架的种类选对了,性能也不差,但是如果车架的大小不合适,那也如同鸡肋,只能割爱了。因为尺寸不合适的车子骑起来不仅不能良好的锻炼身体,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的讲解。以上我们对车架的重要性有了大致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车子的灵魂吧。车架的种类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了几十年,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类型。每一种的比赛方式、比赛的过程、甚至比赛的激烈

自行车车架选择

山地车车架完全手册 最近研究自行车~~发现篇好文不敢独享转上坛子给大家看看 山地车车架完全手册 在自行车王国中,山地自行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种类、花样之繁多,是其他的车种所不可比拟的。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入门的自行车爱好者并没有买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山地车。(非狼便是如此)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爱好者,他们看到FR或DH车看起来很COOL,就跑去买FR和DH,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只是公路骑行,结果因为FR和DH那过大的重量而叫苦不迭;又或者看到碟刹的外型很COOL,并且相对其他的刹车来说很贵,就以为碟刹一定很好,非碟刹不买。这种盲目消费的最终结果就是资金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运动自行车的零配件无论是在使用设计上还是在搭配上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涉及其中的原理和细节部分完全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准则: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无论是多么高档的零件,都不能发挥它的原有的作 用。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配件,进而组装出适合自己的车子呢?首先让我们从 车子的灵魂——车架谈起。 车架的重要性 在上文中我提到,车架是整个车子的灵魂,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很多新手在装车的时候,往往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车架的重要性。他们考虑的是装什么XTR 的套件,什么档次的前叉,等自己的预算用得差不多了,再去随便选购一个架子。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车子看起来很高档,骑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症结 何在呢?就是他们选购了不合适的架子。 让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粗略地讨论一下车架的重要性吧: 1.车架决定了车子的类型。举个例子,如果你要组装一台DH车,你会不会去选购一个1400克的GIANT的XTC-TEAM呢?或者换句话说,你会不会在自己的轻量化的XC上装上一支DNM的行程长达20CM的双肩前叉?当然不会。所以说,车 架的类型也就决定了整个车子的类型。 2.车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车子的各个方面的性能。什么影响着车子的操纵性?什么决定着车子的稳定性?什么决定着车子的转弯的快慢?什么决定着车子的舒适程度?是不是XTR的套件,是不是ROCKSHOX的前叉?是,但又不是。因为要使这些零件发挥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车架。一个200元的车架和一个2000元的车架,即使最后装出来的成车的价格完全相同,实际骑起来的感觉也会判若云泥。 3.车架的尺寸也决定了车子是否合适自己。即使车架的种类选对了,性能也不差,但是如果车架的大小不合适,那也如同鸡肋,只能割爱了。(非狼又是如此,没有办法,之前只是讲骑公路的,后来越野就觉得架子大了,不易操控,最后忍痛割爱了....)因为尺寸不合适的车子骑起来不仅不能良好的锻炼身体,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的讲解。 以上我们对车架的重要性有了大致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车

车架车间工艺规划

车架车间工艺规划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车架联合厂房工艺规划 本公司车架联合厂房由三跨组成,每跨分别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它们分别是下料冲压车间、车架铆接车间、车架涂装车间。它们的关系为:下料冲压车间(下料、生产纵梁、横梁、支架)——车架铆接车间(纵梁、横梁、支架间的铆接和螺栓联接)——车架涂装车间(车架整体电泳涂装)。 一、下料冲压车间 1.车间任务 车间面积4500 m2 (=187.5m×24m) 下料冲压车间承担本公司系列卡车车型的车架纵梁、横梁、支架等的冲压件制造,同时承担钢板存放、毛坯存放、纵横梁等下料的生产任务,并对模具进行存放和保养。 2.规划设计原则 1)本次工艺设计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了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相较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先进性。设计中我们尽可能做到精确和细致,力争在设备投入、人员配置、工序连接、物流运转等方面保持经济和高效; 2)下料冲压车间主要由备料工段、生产工段、模具维护保养工段组成; 3)车架纵梁板材毛坯不考虑自动开卷及下料工序,原材料毛坯采用板料定长配送方式。纵梁和横梁采用热轧钢板,且均由剪板机分块下料、冲压件成形、制孔; 4)设备的选型立足于国内。选用的设备要求制造精良、可靠性高,售后服务好,性价比高,节能和环保;

5)物料的存贮和转运都得用工位器具和托盘,全部加工过程零件、坯件不落地。 6)对设备和模具确立强制保养制度,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模具定期清洗和保养,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3.主要工艺及说明 1)纵梁工艺 下料(剪板机)—数控冲孔—数控等离子切割外形—冲压成形—抛丸清理—内外梁镶合—纵梁钻孔、补孔 2)工艺说明 ①纵梁坯料用一台12m长的厚板剪板机下料,12m的剪切宽度基本上完全满足了我们所有纵梁的下料。剪板机为液压剪切,平稳、安全、精度高; ②纵梁制孔采用平板数控冲孔机,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好。国内传统制孔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大批量生产,采用模具冲孔,但成本高,且常有冲头折断需补孔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摇臂钻用钻模钻孔,但此方法效率低,钻模板随产品的改型会越积越多,管理难度增加,此方法现仅为一些小厂所用,趋于淘汰; ③数控等离子切割外形是现今常用的纵梁外形的制造方法,如果工厂批量尚小,可暂时用一般的小型等离子切割机代替,借助模板切割外形和工艺孔等不宜冲制的孔,但必须预留工作场地,待产量大的时候再投入。以前纵梁外形的制备很多时是依靠模具来实现的,投入较大; ④纵梁的成形一般采用5000或6000吨的压机压制,6000吨的压机压制质量会更好一些。目前国内关于此压机的投入一般走两条路线,一种是大投入路

轻型货车车架设计讲解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轻型货车车架设计 班级M11车辆工程 姓名刘符利 学号 1121111015 指导教师智淑亚 2014年12

摘要 本设计课题是关于轻型载货汽车的车架设计。所设计的车架结构形式是前后等宽的边梁式车架,其中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都采用槽型,纵梁与横梁通过焊接连接。本说明书涉及了现阶段载货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载货汽车车架的发展状。 关键词:轻型货车、车架、设计

1 绪论 1.1概述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是将汽车的主要总成和部件连接成汽车整体的金属构架,对于这种金属构架式车架,生产厂家在生产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合理,生产工艺规范,要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工艺缺陷,保证它在各种复杂的受力情况下不至于被破坏。 车架作为汽车的承载基体,为货车、中型及以下的客车、中高级和高级轿车所采用,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载式车身和货箱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为此,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与寿命,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车架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 本说明书只是叙述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形式中单独的车架系统。承载式汽车,前、后悬架装置,发动机及变速器等传动系部件施加的作用力均由车架承受,所以,车架总成的刚性、强度及振动特性等几乎完全决定了车辆整体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特性。设计时在确保车架总成性能的同时,还应对车架性能和匹配性进行认真的研究。车架结构很多都是用电弧焊焊接而成,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在设计方面对精度有要求的部位不得出现集中焊接,或者从部件结构方面下工夫,尽量确保各个总成的精度。另外,与其他焊接方法相对比,采用电弧焊的话,后端部容易出现比较大的缺口,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以,应对接头位置和焊接端部进行处理。 车架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汽车静止时,它在悬架系统的支撑下,承受着汽车各部件及载荷的重力,引起纵梁的弯曲和偏心扭转。如汽车所处的路面不平,车架还将呈现整体扭转。汽车行驶时,载荷和汽车各部件的自身质量及其工作载荷(如驱动力、制动力和转向力等)将使车架各部件承受着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和随机变化的动载荷,车架的弯曲、偏心扭转和整体扭转将更严重,同时还会出现侧弯、菱形倾向,以及各种弯曲和扭转振动。同时,有些装置件还可能使车架产生较大的装置载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阶段,对车架静应力、刚度、振动模态以至动应力和碰撞安全等已可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其轻量化、使用寿命,以及振

关于一些车子的一些自行车各个部件的名称

关于一些车子的一些自行车各个部件的名称 自行车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尤其在欧洲,自行车运动非常普及;在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骑车通勤,而不是开车上班,在欧美国家是非常令人尊重的。在国内,由于经济文化不发达,自行车主要作为通勤工具,大家对自行车运动的认识还比较少,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车运动深入人心也是必然的,欧美的今天就是我 们的明天啊,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自行车和跑步、游泳并称三大有氧运动。与跑步、游泳相比,自行车有它的特殊性。跑步可能对服装和跑鞋比较在意;游泳涉及的装备也较少;而自行车是一架由数千零件组成的,处处凝聚着高科技结晶的复杂机械,相比较而言,需要对器材的了解就多了许多。当然,这不是说自行车运动就要花更多的钱,就比跑步游泳高级。我们知 道,一双运动员使用的专业跑鞋,同样是价格不菲的。 每项运动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跑步、游泳、自行车也不例外。比如跑步,对膝盖的压力比较大,体重太大的人可能就不合适;而自行车对膝盖的压力就要小得多。所以,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果你选择了自行车运动,那么,很高兴,我们有共同的运动项目,希望有机会多多交流!自行车运动又有很多分类。我选择的是山地车(MTB)中的越野车,英文叫CrossCountry,简称XC。我所了解的知识,主要限于这部 分,以后我提到的自行车,除了特殊说明外,都是指XC。 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自行车各个部件的名称吧 1、车架 第一步就是车架了,车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还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公式。 这里提到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当然只是山地车架方面。 一般厂商都会提供车架的几何尺寸图,例如: 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长度(TT值),如上图的D。也有人着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上图A)。 没错,这些数据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 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从地面到车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点)顶部的距离。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也叫安全距离。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摔车是很正常的事。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后果可想而知。 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Standover 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 当然,仅仅达到碰不到是不够的,那么多大的安全距离算合适呢?这方面的标准也很多,和你的骑行环境也有关 系,这里只列出其中一种,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是可以的: 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骑行,从不进行off-road的骑行,安全距离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 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应该是3英寸(7.5cm); 越野以上的话,至少应该是4英寸(10cm),或者更大。 实际上不一定要达到这么严格,尤其对于一些个头较小的车友来说,要找那么小的车架有时是很难的。而且同一个车架,使用不同行程的避震前叉,不同宽度的轮胎,都会影响到这个值。我个人认为,保持个6cm左右的下限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那么完美。必要时,可能需要牺牲大行程前叉和肥胎的选择,不过对于标准的XC而言,对 前叉行程和轮胎的宽度要求本来就不是很大。 按上述标准选择的车架,你可能会觉得小,其实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小那是因为以前的大了。有人说山地车架要 比一般的车架小两三号,就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你再来考虑车架的TT值、CT值和CC值,你会发现它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大。有人说,按这个标准的架子太小了,需要把座杆拔得老高,担心会不会断裂。其实,由于山地车架基本都是压缩架,座杆都需要较长,市面上35cm、41cm长度的座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长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在对重量克克计较的自行车上,可以缩短的话,决没人愿意加长的,厂家不是傻瓜。只要不超过它的安全线,体重不超过设计规格,那 就不应该有问题,当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不在讨论之列。 立管同尺寸的车架,上管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TT值不同,那么该选择多大的TT值呢?这个跟把立的长 度有关,需要接合下面关于把立选择部分进行。 尺寸合适的车架,也就是我所说的“合适”的车架。这里没涉及车架材料、车架品牌、车架价格、硬尾软尾等方面,当然不是说这些方面不重要,只是有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有关这些方面,可接合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进

自行车车架分析报告

自 行 车 车 架 分 析 报 告 2014年11月4号

一、自行车车架材料分析 车架材料最早是使用铬钼钢,然后进化到使用铝合金,再然后是复合材料的使用如碳纤维。厂商不断的在研发新材料配方,提升管件和结构设计能力,并创新加工技术。为的就是让车架更轻、更强、更舒适和美观。目前,制造自行车车架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钪合金,碳纤维等。一般市场上出现的车架主要有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 Ⅰ.铬钼钢(Fe-Cr-Mo) 在自行车的100年历史当中,铁素材是刚性与重量方面都均衡的理想素材。铁制车架的最大特徵是可在各种成份,各种粗细厚薄的铁管中,任意选择所需要的铁管进行加快。因此可以选择最适合于的尺寸、刚性、骑感的车架,这对于数毫米的差异也敏感的老车手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它的最大的缺点是比起其他的素材重(过去)。但是最近的铁素材车架经过热处理,把薄的管道做成粗的管来使用,其重量不会输给轻的合金。 铬钼钢是铬、钼的合金。它的性能如下: ○淬火性好。 ○对回火处理的抵抗性大。 ○回火脆性倾向少。 ○高温加工性好,加工后美观。 ○熔接性好。 ●铬钼钢车架的优点 (1).加工性好 铬钼钢的车架是历史最久的车架,因此对它的研究时间也最长。现在能做到车架所需强度的极薄的管道。 (2).冲击的吸收性能好 骑感极好,如「像弹簧般的骑感」。构成车架的铬钼钢管道有优异的吸收冲击的性能。 (3).焊接容易 铬钼钢比起钛、铝焊接容易。可以设计成名种形状。另外,焊接后也不需要热处理,因此不需要大型的热处理设备,成本低。 (4).价格便宜 虽然有些高挡次的铬钼钢车架价格贵,但一般价格便宜。也可以说,用便宜的价格买到高挡次的车架。 ●铬钼钢车架的缺点 (1).容易生锈 车架用的铬钼钢含有铬,但是添加量少(不锈钢含有12%的铬)的铁系合金。若没有施有表面处理的话,有伤口时容易生锈。但是一般都有进行防锈加工。自行车的场合,管道的肉压薄,生锈后的影响将会非大。生锈→肉压减少→强度下降(应力集中)。

车架车间工艺规划

车架车间工艺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车架联合厂房工艺规划本公司车架联合厂房由三跨组成,每跨分别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它们分别是下料冲压车间、车架铆接车间、车架涂装车间。它们的关系为:下料冲压车间(下料、生产纵梁、横梁、支架)——车架铆接车间(纵梁、横梁、支架间的铆接和螺栓联接)——车架涂装车间(车架整体电泳涂装)。 一、下料冲压车间 1.车间任务 车间面积4500m2(=×24m) 下料冲压车间承担本公司系列卡车车型的车架纵梁、横梁、支架等的冲压件制造,同时承担钢板存放、毛坯存放、纵横梁等下料的生产任务,并对模具进行存放和保养。 2.规划设计原则 1)本次工艺设计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了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相较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先进性。设计中我们尽可能做到精确和细致,力争在设备投入、人员配置、工序连接、物流运转等方面保持经济和高效; 2)下料冲压车间主要由备料工段、生产工段、模具维护保养工段组成; 3)车架纵梁板材毛坯不考虑自动开卷及下料工序,原材料毛坯采用板料定长配送方式。纵梁和横梁采用热轧钢板,且均由剪板机分块下料、冲压件成形、制孔; 4)设备的选型立足于国内。选用的设备要求制造精良、可靠性高,售后服务好,性价比高,节能和环保; 5)物料的存贮和转运都得用工位器具和托盘,全部加工过程零件、坯件不落地。6)对设备和模具确立强制保养制度,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模具定期清洗和保养,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3.主要工艺及说明 1)纵梁工艺 下料(剪板机)—数控冲孔—数控等离子切割外形—冲压成形—抛丸清理—内外梁镶合—纵梁钻孔、补孔 2)工艺说明 ①纵梁坯料用一台12m长的厚板剪板机下料,12m的剪切宽度基本上完全满足了我们所有纵梁的下料。剪板机为液压剪切,平稳、安全、精度高; ②纵梁制孔采用平板数控冲孔机,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好。国内传统制孔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大批量生产,采用模具冲孔,但成本高,且常有冲头折断需补孔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摇臂钻用钻模钻孔,但此方法效率低,钻模板随产品的改型会越积越多,管理难度增加,此方法现仅为一些小厂所用,趋于淘汰; ③数控等离子切割外形是现今常用的纵梁外形的制造方法,如果工厂批量尚小,可暂时用一般的小型等离子切割机代替,借助模板切割外形和工艺孔等不宜冲制的孔,但必须预留工作场地,待产量大的时候再投入。以前纵梁外形的制备很多时是依靠模具来实现的,投入较大; ④纵梁的成形一般采用5000或6000吨的压机压制,6000吨的压机压制质量会更好一些。目前国内关于此压机的投入一般走两条路线,一种是大投入路线,一次性购买整体框架式压力机,配以先进的辅助设施,以高效的生产保证产品产量;另一种是以较小的投入,即购买6台1000吨压力机使之联动而达到6000的吨位,此方法生产效率稍低。我们此次拟采用第二种方法投入6000吨压力机; ⑤抛丸清理实际上是车架涂装前对纵梁的一次预处理,此处理线又称通过式清洗、抛丸处理线,它是利用高温蒸汽及清洗剂清除纵梁成形时喷涂的润滑油,经高温

自行车车架排行

转贴[山地] 世界山地车品牌排名(车架,前插,刹车,传动,等) 玩车的人都是自己买零件攒的~~因为各个牌子都有最好的零件~~所以只能说是零件排名~~如下 每个人对于一辆终极全地形山地车的零件都有自己的观点。许多因素影响个人对于终极零件的选择:当地的地形特点、技术水平、年龄、骑行目的和经验等等。经验丰富技术可靠的老手会通常选择行程较短、重量较轻的车子,以便在远距离骑行中最大化提高骑行效率;相反,则会选择行程较长,舒适性较好的车子。 对于终极全地形车会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吗?看上去不太可能。 被调查者在车架、避震器、传动系统、刹车、轮组和其他附件等项目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终极零件。 我们收到了6500份问卷,从中选出了各种零件的冠军,并以此拼装成了消费者心中的终极全地形车。 车架 三家公司脱颖而出,他们是:圣*克鲁兹(Santa Cruz )、闪电、intense。但是他们都遇到了没有预料的问题:他们众多的型号分散了有限的选票。如果闪电的粉丝们一致地将选票投给s-works stumpjumper碳纤维版本或者enduro,冠军将会是闪电。intense 5.5EVP和6-Point-6 split选票相加也能超过圣*克鲁兹。然而最终的冠军毕竟还是圣克鲁兹的Nomad车架,以14%的选票获得优胜,该品牌获得所有选票的22%。闪电s -works stumpjumper碳纤维版获得第二,有9%选票,品牌获得14%支持。intense则获得第三。 以下是车架选票结果:(前二十名) 1. Santa Cruz Nomad 14% 2. Specialized S-Works SJ Carbon 9% 3. Intense 6.6 8% 4. Intense 5.5 6% 5. Ellsworth Moment 6% 6. Turner 5 Spot 5% 7. Santa Cruz Blur LT 4% 8. Titus Moto Lite Exogrid 3% 9. Ellsworth Epiphany 3% 10. Specialized Enduro 3% 11. Titus Racer-X 3% 12. Titus Moto Lite 3% 13. Rocky Mountain Slayer 2% 14. Turner Flux 2% 15. Specialized Epic 2% 16. Santa Cruz Blur XC 2% 17. Foes FXR 2:1 2% 18. Turner 6 Pack 1% 19. Cannondale Rush 1%

车架车间工艺规划

车架联合厂房工艺规划 本公司车架联合厂房由三跨组成,每跨分别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它们分别是下料冲压车间、车架铆接车间、车架涂装车间。它们的关系为:下料冲压车间(下料、生产纵梁、横梁、支架)一一车架铆接车间(纵梁、横梁、支架间的铆接和螺栓联接)一一车架涂装车间(车架整体电泳涂装)。 一、下料冲压车间 1?车间任务 车间面积4500 m2 (=187.5m X 24m) 下料冲压车间承担本公司系列卡车车型的车架纵梁、横梁、支架等的冲压件制造,同 时承担钢板存放、毛坯存放、纵横梁等下料的生产任务,并对模具进行存放和保养。 2.规划设计原则 1)本次工艺设计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了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相较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先进性。设计中我们尽可能做到精确和细致,力争在设备投入、人员配置、工序连接、物流运转等方面保持经济和高效; 2)下料冲压车间主要由备料工段、生产工段、模具维护保养工段组成; 3)车架纵梁板材毛坯不考虑自动开卷及下料工序,原材料毛坯采用板料定长配送方式。 纵梁和横梁采用热轧钢板,且均由剪板机分块下料、冲压件成形、制孔; 4)设备的选型立足于国内。选用的设备要求制造精良、可靠性高,售后服务好,性价比高,节能和环保; 5)物料的存贮和转运都得用工位器具和托盘,全部加工过程零件、坯件不落地。 6)对设备和模具确立强制保养制度,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模具定期清洗和保养,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3.主要工艺及说明 1)纵梁工艺 下料(剪板机)一数控冲孔一数控等离子切割外形一冲压成形一抛丸清理一内外梁镶合一纵梁钻孔、补孔 2)工艺说明 ①纵梁坯料用一台12m长的厚板剪板机下料,12m的剪切宽度基本上完全满足了我们所有纵梁的下料。剪板机为液压剪切,平稳、安全、精度高; ②纵梁制孔采用平板数控冲孔机,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好。国内传统制孔方法分两种,

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涂装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自行车车架涂装工艺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学号:1108030324 学生姓名:孙冰峰 导师姓名:赵春英 完成日期:2013年6月19日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摘要 ----------------------------------------------------------------------1 引言----------------------------------------------------------------------1 设计思路----------------------------------------------------------------1 设计方案----------------------------------------------------------------2 论述正文----------------------------------------------------------------2 第一章:工艺流程图------------------------------------------2 第二章:工艺设计过程---------------------------------------3 1.前处理--------------------------------------------------------------------3 2.涂装-----------------------------------------------------------------------5

自行车车架设计

自行车车架设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要求下,自行车的设计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速度快、造型美观适用.在当代制造工艺已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自行车的造型设计变得相当重要.知识工程(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KBE)具有多种知识表示和推理决策的能力,将其运用于快速处理自行车车架的工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过程及决策过程,可有效处理复杂的工艺知识和各种图形知识,达到快速设计的目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要求下,自行车的设计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速度快、造型美观适用。在当代制造工艺已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自行车的造型设计变得相当重要。知识工程(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KBE)具有多种知识表示和推理决策的能力,将其运用于快速处理自行车车架的工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过程及决策过程,可有效处理复杂的工艺知识和各种图形知识,达到快速设计的目的。 一、KBE技术的内涵和关键技术 KBE的基本思想是在工程设计中重复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以各种形式存在,如设计手册、工程公式、经验数据表格和专家设计经验等。KBE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是KBE系统的三个关键技术。知识表示即怎样系统地陈述问题并使它们易于求解;知识利用中最主要的是搜索技术,怎样聪明地控制解的查找,使其不至于使用太多的时间和花费过多的计算机存储空间;知识的获取和编码则是KBE系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二、自行车设计概况 1.国内外自行车设计概况 有前人用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在自行车车架设计上做过研究,但是成果并不明显。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用AutoCAD内部嵌入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AutoLisp来完成常用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同时又能调用几乎全部的绘图命令。使用该程序能自动完成车架简图的绘制,然后自动提取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判别并反馈出最后结果,以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 还有人在自行车CAD技术上做过参数化设计方面的研究。建立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描述参数和尺寸之间关系的约束方程,然后根据一组尺寸参数求解出新的设计参数。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仅需输入必要的参数,计算机就可自动生产出所需部件的图样。这种方案只适用于结构变化不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部件的设计与绘图。结合自行车设计的特点,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对于造型设计复杂、变化多样的情况,则是不能满足实际设计要求的。 采用三维软件进行设计可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的效果,还能使二维平面设计软件不容易表达的曲

自行车入门知识 ——基本构造篇

自行车入门知识 ——基本构造篇 当第一台商业自行车问世至今,厂商在对它进行不断改进、提升的同时,也将其基本结构做了系统性的规范。为了使大众消费者对自行车结构有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类划分。当然,各家对自行车名称解释、结构分类也不尽相同。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了解使用: 1.1 自行车基本构造 1.1.1 车身系统:包括车架、座垫杆、座垫 1.1.2 转向系统:包括把手套、车把手、车手竖杆、车首碗、车首管、前叉 1.1.3 传动系统:包括脚踏、曲柄、齿盘、主轴、链条、飞轮 1.1.4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把手、变速内线、变速外线、变速器 1.1.5 避震系统:包括避震前叉、避震竖杆、避震座杆、后避震器 1.1.6 刹车系统:包括刹把、刹车内外线、刹车夹器、刹车块 1.1.7 轮组系统:包括花鼓、幅条、轮圈、衬带、内胎、外胎 1.2 车身系统 1.2.1 定义:安装、承载所有自行车相关零部件,使各机件发挥功能,成为一台自行车。 1.2.2 系统构成:主要包括车首管、上管、下管、中管、五通管、座杆夹、座垫、座杆、后上叉、后下叉、刹车固 定座。 1.2.3 材质:包括高碳钢、铬钼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等.。 1.3 转向系统 1.3.1 定义:控制车辆行进方向的操控系统 1.3.2 系统构成:主要包括车把套、车把手、车首竖杆、碗组、前叉。 1.3.3 分类: 1.3.3.1 车把手一般区分一字平把、小燕把、公路车用弯把、高翘把,长度以cm 标示。 1.3.3.2 车首竖杆分有牙式、无牙式 1.3.3.3 碗组主要包含上下底档、珠巢、垫圈、顶盖、压紧螺丝,根据设计分滚珠、滚针、轴承。 1.3.3.4 前叉包含前叉上管、叉肩、下管、桶身、前叉脚。 1.4 传动系统 1.4.1 定义:将双脚产生的动能传送至车轮使自行车能够行进的部件组合。 1.4.2 系统构成:.包括脚踏板、曲柄、齿盘、主轴、链条、飞轮。 1.4.3 分类: 1.4.3.1 .脚踏分左(L)右(R)踏板。左踏板为反向牙纹,右踏板为正向牙纹;一般使用塑料或金属(铁质/铝合 金/镁合金) 材质;较专业高级的使用卡式踏板。 1.4.3.2 曲柄分为左右曲柄,有曲柄一般与齿盘连接合为一体。依材质区分铁质、铝合金;齿盘分单片齿盘、 二片齿盘、三片齿盘,用于休闲车或通勤车上的大齿盘通常还会附加齿盘保护盘盖。 D o c u C o m P D F T r i a l w w w .p d f w i z a r d .c 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