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84445备课讲稿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84445备课讲稿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84445备课讲稿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84445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九册P39-4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 ,7÷

3=7/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数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除法》,就显得比较轻松,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在以后的应用比较少,因此要求不必过高,难度不要过大,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2、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块?(分别用除法和分数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探究新知

1、你能找出下面每句话中的单位“1”吗?试一试。(课件出示)(1)、小青课外书的数量是小亮课外书的2/3;

(2)、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是全校老师的8/127。

2、说说下面分数的意义:

(1)、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

(2)、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13;

3、列式计算:

(1)、把48棵树苗平均分给8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2)、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师: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4、舞台前面的边长为4米,把它平均分成5份,便于摆花盆,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师:每1米平均分成5份,1份是1/5米;4个1/5米就是4/5米。

5、先用除法表示,再用分数表示:

(1)、把1千克大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千克?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块?

3÷4= 3/4(块)

3/4的意义是:把()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

6、讨论交流: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课件出示)

联系区别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是一个数可以看作两

个数相除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注意:

除法算式中的除数不能为0,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为0。

7、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⑴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自学39页第二题。

小结: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就是整数部分,除数是分母,余数是分子。

九年思品备课组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

九年思品备课组第二学期集体备课计划一备课组基本情况分析:我们九年思品备课组是有两位教师的备课组,第二学期的九年思品教学而言,主要是进行系统复习,以课本为主,踏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理清各种知识点、概念、知识结构、各框节之间的关系等等,为中考作好准备。近年来的中考,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而这一点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备课组精诚团结,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教学成绩,才能真正发挥九年思品备课组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 二年级学生现状: 1从上学期的期末成绩看,该年级学生成绩并不是很好,显示了基础还有很大差距,多数学生并不能合理的、有效的安排时间。。 2九年级的思品知识性、理论性很强,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整体上来说,对思品学科存在偏见,认为思品就是要“划一划——考一考——找一找”;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思品缺少兴趣,导致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3学生知识面很窄,对时事知识了解较少,缺少正确的认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强,也是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 三教学策略: 为了进一步适应中考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力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思品成绩。初三思品备课组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当中,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课改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形成课改的新动力。 四教学实施: 1通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三步完成; 2.编写了每一节课的训练题,既加强了基本知识的练习,又为以后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进行了初步的解题能力训练,教育学生基本掌握各种政治考核题型的解答能力 4.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学会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5. 关注近4年中考命题情况,热点与重点问题,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附:集体备课计划表

集体备课----五年级组(分数加减法)资料讲解

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集体备课记录卡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 2019 年 2 月 19日

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 (2)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情况并用分数表示。 (3)请你估计一下,他们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想一想,这个要怎么列式?生列式并分类(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 (4)那么,你们知道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学生汇报,生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 引导: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怎么求它们的和? ①1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②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③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加减。 ④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小结: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练一练第1题 2、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相减 (出示例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师小结补充。 小结: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提高 拓展:如果我们班全体同学参加大扫除劳动,2/5的同学打扫教室,1/3的同学打扫室外卫生区,其余的同学去打扫阅览室,打扫教室和卫生区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打扫阅览室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回顾整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九册P39-4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 ,7÷3=7/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数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除法》,就显得比较轻松,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在以后的应用比较少,因此要求不必过高,难度不要过大,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2、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块(分别用除法和分数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探究新知 1、你能找出下面每句话中的单位“1”吗?试一试。(课件出示)(1)、小青课外书的数量是小亮课外书的2/3; (2)、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是全校老师的8/127。 2、说说下面分数的意义: (1)、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 (2)、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13; 3、列式计算: (1)、把48棵树苗平均分给8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2)、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主题这是我能做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可以做哪些事、该承担哪些责任。 2.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并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了解什么是集体主义,为什么应该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集体的事;知道意见分歧时,能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决,小我服从大我,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集体。教学准备: 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集体。 1.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课件出示歌词:想想刚才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歌曲中哪些信息给你的印象最深? 2.这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团结就是什么?(生:力量)很好,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本单元的主题二《我和我们——这是我能做的》(板书) 二、活动体验,走进集体 1、师:一次班会上,一位叫张扬的同学获得了“香香芝麻官”的称号,老师让他讲讲自己的感受,他只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又为什么被评为“香香芝麻官”呢?想不想走进张扬,了解他的故事?下面我们就通过一段文字来了解他的故事。(课件出示文字)

2、思考:故事中的张扬为班级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同学们都说张扬是好样的芝麻官?你喜欢张扬这样的做法吗? 老师小结:象张扬这样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而且认真做好,我们就给他一个美称“香香的芝麻” 3、寻找班上“香香的芝麻”,夸夸我们身边的同学,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同学们:用山东快书的形式,夸夸别人,也夸夸自己。 出示表格: 填好表格,在组内说一说,再跟全班同学交流分享,你都找到了那些“香芝麻”呢? 我们班有这么多“香芝麻”,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其中的一项是“拔河比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4.现场举行拔河比赛。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有每个人的付出---这是我能做的。 老师:同学们,通过拔河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粒香香的芝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张情境图,思考:为什么火炉越来越冷,火炉里的柴应该由谁来添,大家坐在火炉旁,为什么一点都不暖和呢? 5.老师:组内讨论一下,如果把集体比作一个“火炉”,看到上面的情景,或者是以下的情况:当教室里地板脏了、桌子倒了、黑板写满了、张贴物掉了,你会怎么做? 小结:每一个“我”,都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在分享大家庭的快乐的时候,别忘了为她多出点力。 三、拓展深化,融入集体 在班集体中,有快乐也有分歧,分享快乐,解决分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活动一:出黑板报时,当同学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怎样解决问题?请你帮他们出主意。 1.师:同学们,我们的黑板报都是哪几位同学出的呢?你们是怎么安排的?请主负责人来说说。现在请大家前后桌围成一组,讨论一下课本第26页的插图,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来讨论,想一想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几位朋友,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 生答: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 师:话说唐僧师徒4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很辛苦。一日。他们赶了一整天的路,又累又饿。不过,运气不错,夜晚十分,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打算讨些斋饭。你别说,收获真不小,(课件出示:8个鸡蛋,1个西瓜、一张饼)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食物。 生:有8个鸡蛋,1个西瓜。 师:看到这么多食物,八戒可乐坏了,伸手就去拿,师傅急忙说:“且慢,我们还没想好怎么分呢?”同学们愿意来帮他们分分 吗?可以怎样分? 生:一样一样分。 生:平均分。

师:别急,我们先来一样一样分,先来分鸡蛋,谁来列式? 生:8÷4=2(个) 师:为什么选择用除法? 生: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一般用除法。 师:说得好!接着分什么?怎样列式? 生:分西瓜。 生:1÷4=0.25(个) 生:1÷4= (个) 师:为什么得个?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所以每人平均分得块。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不错。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在我们计算除法时,得到的商也许是整数,也许是小数,还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也说明,分数与除法之间关系,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帮唐僧师徒分完了其中的2种食物,可是还有一种食物到底该怎样分,却把他们难住了。(课件出示) 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能列式吗? 生:3÷4= (张) 师:都同意吗?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生合作、汇报展示。 生:一张张分饼,每张饼平均分4份,每人分,三张饼,分到三个,再把3个拼在一起,得出每人能分到张; 生:把三张饼摞一起,平均分成4份,再把每份的3个拼在一起,得到每人能分到张。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013山东人民出版社)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013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五 科目 社会 时间 2013、10、10 单元序号 二 单元内容 天涯若比邻 备课小组成员 全体五年级社会老师 中心发言人 孙淑云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 2、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重难点 重点: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 难点: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单元练习 1、课后思考题。 2、《同步基础训练》中的题。 检测时间 2013年10月8日 课时分配

123复习、测试 3323共计11课时 单元授 课时间 从第6周至第11周10月11日至11月22日课时教案 课题 电话连着你我他 教案序号 7—2—1 授课时间 2013年10月15日 课型 新授 教

目 标1、了解电话的种类和发展过程,感受发明创造在人类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培养儿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2、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号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号码的重要性。难点:培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具 等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电话连着你我他 1876年英国贝尔电话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主要有两大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包括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等,移动电话又包括手机、小灵通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没嘴它会说话,没耳它能听话,细细一条线,连着千万家。同学们猜猜看,它是什么? (师板书“电话连着你我他”) 二、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师:哪些同学家有电话?是什么样的电话?(生讨论) 师小结: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主要有两大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包括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等,移动电话又包括手机、小灵通等。 师:想一想你都用电话干过什么?生活中爸爸妈妈还利用电话做过哪些事呢?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适时进行板书(交流信息、报警、查询、服务、娱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 湖南中心小学二部卓国龙 一、集备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六节,其中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第2节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即分数概念的引申;第4节约分、第5节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最后一节沟通了分数与小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 四、教学方法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2. 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比较1/3与1/2的大小,有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由此得出1/3可能比1/2大,也可能比1/2小,还可能和1/2相等。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直观,而没有及时抽象。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3. 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集体备课

五数集体备课材料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单元备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加、减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在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起点上学习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知识,新授时出现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把新知识“转化”为熟悉的旧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注重把新知识“转化”为熟悉的旧知识,注重了“转化思想”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知的学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切入点是“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一原理,因此,本节课以这个切入点为主线,将其贯穿教学的始终。在复习时,我们出示了25-13、25-1.3、这四道计算,以整数、小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引导学生感悟“只有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2、自主探索、适当引领、适时提升,展开对新知的探究。 新授时出现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把新知识“转化”为熟悉的旧知识,注重了“转化思想”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了画图法和化小数法等方法的局限性,认同“先通分,把分母不同的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计算”是适用于任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3、巩固应用,活跃思维 4、反思总结,情感体验 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公开课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能力目标: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 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 的商。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蛋糕。 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蛋糕哦,他可是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问题呢!是这样的,有一群小朋友分蛋糕,可是怎么分他们也分不平均。那怎么办呢?他们就想请大家来帮忙,大家愿意帮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就一起帮他们来分蛋糕。 (出示课件) 1.把1快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生1:1/2 块 师:还可以是多少? 生2:(0.5块) 2.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把分到的结果画到纸上。 师:谁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7/3 块 生2:21/3块 3、谁能列个算式表示吗? 生:1÷27÷3 (1)它们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能用等号连接? (3谁来再给大家举个类似的例子 (4)老师也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师:像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多少个?(无数)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可以转化成分数的形式? 生:是 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发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6)那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下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

五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力求做到教为学服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课前准备:录像片、多媒体课件及有关文字资料;食品包装袋;每小组一份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猜猜:食物从哪里来说到美食,每年最丰盛的一定是年夜饭。大家看----出示CAI课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享受着丰富的佳肴)这顿美食你们感不感兴趣呀?你们家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美食呢? 引导观察:同学们,你们餐桌上的食物可真丰富啊!可是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来自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们的家吧!(出示一组农作物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 小结:看到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米饭,大家有没有想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新授 1.了解农业老师这里有个录像片请同学们看一看。(放一段农业生产活动的录像片。)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生回答:在参加农业生产,在干农活。。。。。。)那么,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生:种麦子、种花生、、种菜、养鸡……) 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教师介绍农业的种类 2.算一算:民以食为天让我们来看看农民一年要为我们种植多少粮食?大家来算一算,一个人大概每天要消耗0.4公斤粮食,我国

小学数学_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68~69页。[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运用直观模型、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发展学生归纳、概括、推理等数学能力。 3.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两种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4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醒知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参观校园艺术节。课件出示(见下图)。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课件出示。) 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 ②师: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4=2(米) 师:为什么用除法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均分。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引入新课,打破认知冲突: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课件出示。) 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 ②师: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4=(米) 师:1÷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后课件梳理: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份用分数14 表示,一份长14 米 [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问题“其中一份有多长”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告知学生其中一份是14 米,打破学生认为分数只能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分数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课件出示。) 平均每幅画用多少个圆片? 师: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4= (米) 师:为什么用除法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 师:3÷4等于多少呢?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温馨提示,学生探究有方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10分钟)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 曲阜市姚村镇薛村小学邢媛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5~6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3的1/4就是1的3/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启动研究问题。 1、4个1/5是( ). 2、3个1/8是( ). 3、5/7里有( )个1/7. 4、3/4里有3个().

5、1里有( )个1/25. 6、3/4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取这样的()份的数。 7、有1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是()个。 8、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情境图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把当作一个蛋糕,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生①:1÷3= 结果是多少张?你是怎样想的?(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1个蛋糕的1/3,就是1/3个。 1÷3=1/3(个)(板书)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个?

想一想怎样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折一折,看看怎么分,结果是多少?学生动手做,汇报。 2、出示例2 (1)师:如果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生①:3÷4 师:结果是多少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小组活动(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 (3)交流 方法一:一个一个分,把一块月饼平分成4份,1份是1/4块,3个1/4块就是3/4块; 方法二:三个月饼摞起来一起分,平均分成四摞,每摞中有3个1/4块,就是3/4块。 方法三:三个一齐分,把每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共有12个1/4块,每人3个1/4块,就是3/4块。 方法四:两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1/2块,第三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1/4块,每人得3/4块。

小学数学_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68~69页。[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运用直观模型、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发展学生归纳、概括、推理等数学能力。 3.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两种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小圆片数个,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实践课上同学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来欣赏下面的作品吧!课件出示(见图1)。 学生看图。 师: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图的意思?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 师:怎样列算式? 生:4÷4=1(米)(教师及时板书)

继续看这幅图,和前面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用的毛线长度不同,第二幅图用了1米长的毛线,第一幅用了4米。 师:怎样列式? 生:1÷4= 师: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小数知识来计算一下。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0.25同意吗?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你是怎样得到1/4的? 生1:1米长的毛线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2:一米长的毛线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4,也就是1/4米。 师:那也就是说1米的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一米。那1米的四分之三是多少米?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地说一说?(学生复述) 我们知道了一米的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一米,一米的四分之三是四分之三米,那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米的几分之几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恩,你的发现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 同学们,我们在做除法时,如果得不到整数商,除了能用小数表示外,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看来除法和分数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关系的,今天这节课,

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赵云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例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例4: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减算。本单元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集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4.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关键: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

分数与除法教案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 1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自学要求: 1自学P65、66页例1和例2 2、 (一)导入 1 .口算。 3 . 8 + 1 . 29 = 0 . 6 × 0 . 5 = 12 一3 . 6 = 7 . 4 –3 . 6 = 2 .14 + 0 . 6 = 1 . 5 ÷ 0 . 3 = 2 . 口答 (1) 表求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二)教学实施 1 .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 。 ( l )投影出示例题。 把1 个蛋糕平均分给3 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 2 )请学生读题。 ( 3 )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4 )指名学生把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我解答这道题列式是1 ÷ 3 ,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 ÷ 3 ,就是把1 个蛋糕看成单位“1 " ,把单位“1 ”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 块的就是块。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 3 = ) 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 ÷ 3 和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

2 .学习例2 。 ( 1 )板书例题。 把3 块月饼平均分给4 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 2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 ÷4 老师:3 ÷ 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把3 块月饼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 个1 个地分,先把1 块月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3 块月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月饼。 方法二:可以把3 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月饼,所以两人分得块。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 3 )理解。 老师:个饼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甲:表示把3 个饼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学生乙:表示把1 个饼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3 份的数。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单位“1 ' 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3 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4 )练习。 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3 .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l )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1 ÷ 3 = (米)3 ÷ 4 = (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通过一个实例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4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体 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经历探究过程,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剪刀胶棒或双面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今天,班里同学来家里做客,妈妈烙饼来招待大家。 二、复习旧知,探究新知。 1、引入题 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 (1)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口答列式,教师板书:6÷3=2(张) (2)把1张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口答列式,教师板书:1÷2=0.5(张) (平均分问题用除法来解决。) 2、教学例1 (1)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2)尝试口答列式,教师板书:1÷3= (3)引导学生理解1÷3,就是把1张饼平均分成3份,每人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张饼。 (4)用多媒体课件图解结果完善板书:1÷3= (张)。 2、教学例2。(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例2。 (1)课件出示题目。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2)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 2÷3=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__10_册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主备人分管领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计算异分母分数的 加减运算。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修正人 我的修正一、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风筝会在什么时间举行吗?(4月20日) 那我们作为潍坊的小市民应该怎样做呢?(讲文明树新 风,讲卫生爱环保……..),为了迎接风筝会的到来潍坊 各个部门都在做着充分的准备,看,空气质量监测中心 的叔叔阿姨们为改善空气质量,还特地计划实施了“蓝 天工程”。(多媒体展示) 师谈话:根据二月份的统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更多数学问题,依 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板书以下两个问题: ①表格中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 数的几分之几? ②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 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①。 (1)指多名学生口头列式,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分数式子,和前面我们学过的 分数加法有何不同?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共 同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能直接计算吗?分母不同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四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 个问题。 (4)各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方法二:我们小组通过画图,借助直观图形理解算理。

品社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品社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今天我们举行了品社集体备课,,我们品社集体备课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正日益翻新,要想紧扣教材体现新课标、新理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还鼓励教师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家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意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

3、教师教学相长,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 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组内教师齐心协力,教学成效显著、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承担备课任务的教师严格按备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在备课探讨时,组内教师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统一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上周教学的心得或反思等。每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体现个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老师们结合研究课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落实观课、议课活动,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使个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每件事都多一点认真、多一点主动。 4 王春侠老师讲得齐心真好通过集体备课,各位老师纷纷发表意见,,说出这节课的优缺点.然后,王老师又进行了二次备课.我组教师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总之,我们品生品社组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 虽然我们已做到了很多,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自己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