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ppt
合集下载
新版小学语文新课标PPT课件

23
阅读教学学段目标
学段
语言学习目标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凸显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凸显词和段的教学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力 求读写结合
CHENLI
24
写作教学学段目标
学段
训练目标
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穿插在语文课堂各个 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便可开始让学生尝试用 汉语拼音写话。从学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 话,最后学会简单的日记甚至短文。
体、美的和谐发展。
性和健全的人格。
CHENLI
Hale Waihona Puke 19(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CHENLI
20
(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1. 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
CHENLI
21
(三)在教学实践中突显语言中心
CHENLI
22
(三)在教学实践中突显语言中心 1、把握学段目标
CHENLI
三、教学建议(分别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 习提出建议)
四、评价建议
CHENLI
6
改动内容: (1)前言部分导语完全重写,
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补充,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上有较多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的总体目标与内
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也有较多修改 (识字、写字)
17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猴王出世 人教部编版(共38张PPT)优质教学PPT

品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 析 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
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 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都称“千岁大王”。
从石猴的话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敏、爽朗、 坦率;看出他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 材料。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 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
简介作者: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 男,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 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 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 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 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 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 闭门著述。先后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 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 念他。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 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 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玄 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 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 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 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 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 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 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 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都称“千岁大王”。
从石猴的话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敏、爽朗、 坦率;看出他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 材料。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 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
简介作者: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 男,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 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 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 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 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 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 闭门著述。先后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 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 念他。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 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 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玄 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 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 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 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 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 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 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13.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背。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 注释3
欢快的蝴蝶时时起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4
上一页
自在的黄莺恰恰啼叫。
1。背诵这首诗。
2。课后搜集杜甫的诗,下节 课朗诵给同学们听。看谁读 的最好。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背。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 注释3
欢快的蝴蝶时时起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4
上一页
自在的黄莺恰恰啼叫。
1。背诵这首诗。
2。课后搜集杜甫的诗,下节 课朗诵给同学们听。看谁读 的最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8课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课件PPT

词语积累
描写小船的词语: 轻快 灵活 弯弯 轻巧 平稳 结实
精致 牢固
听写词语
我们一起来听写词语吧!写完后 认真看书写指导,用心复习哟!
初读感知
1.课文中提到威尼斯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
有点像独木舟。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
近义词: 寂静 安静
拟人手法: 写出威尼斯在小艇停泊之后的安宁。
板书设计
威 特点
外形 行动
水
尼
城
斯 的
船夫技术
操纵自如
特 有
小 艇
作用
白天 夜晚
风 光
写作手法
学习运用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手法
【抓住事物特点描写】“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 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句话描 写了小艇的主要特点,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小艇的样子。
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 生活的情景,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我”会坐着小艇到处游 玩,会领略威尼斯的水上风光,会体会船 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更会感受到小艇在生 活中的作用。
课后作业
1. 把描写威尼斯小艇的句子抄下来。 2. 课下观察一种交通工具,请你以小短文的形
式展示一下,写出这种交通工具的特点。
西北岸重要港口。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
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
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会认字
ní
威尼斯 纵横
情趣 簇拥
耸立
huá
哗笑
shāo
船艄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PPT课件

2.读书时如果只需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3.一般翻阅报刊、读各类故事、浏览新书 时,为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需要的 材料和信息等,一般使用这种阅读方法,会 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CHENLI
9
➢用略读的阅读方法阅 读《开天辟地》。
➢交流读书情况。
CHENLI
10
开天辟地
他把左眼变成了( );右眼变成了( )。
我爱读书
——阅读方法指导
老湖镇中心小学 赵丽
书籍是人 类进步的阶 梯。
世界上最宝贵的珍宝是知识,这些知识大 部分是来自书籍。
——古希腊哲学家
我爱读书
你一言我一语
1.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2.说说你喜欢读哪类的书? 怎样读的?
说说你打算 怎样读一本书或 一篇文章?
CHENLI
5
分类
一目十行 咬文嚼字 逐字逐句 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透彻理解
他的头发和胡子变成了( )。
…… …… ……
CHENLI
11
推荐阅读
我向大家推荐《 理由是(
》, )。
CHENLI
12
名人名言:
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
泉!
——高尔基
2、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
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
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CHENLI
13
结束语
要让读书成为乐趣,成为咱们的一 种习惯,就要努力去培养。只要从小培 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 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我 们最知心的朋友。
CHENLI
14
谢谢指导!
CHENLI
15
精读:
“精读”也叫“细读”。 就是一字一句地精细地读, 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 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优 美片段。
3.一般翻阅报刊、读各类故事、浏览新书 时,为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需要的 材料和信息等,一般使用这种阅读方法,会 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CHENLI
9
➢用略读的阅读方法阅 读《开天辟地》。
➢交流读书情况。
CHENLI
10
开天辟地
他把左眼变成了( );右眼变成了( )。
我爱读书
——阅读方法指导
老湖镇中心小学 赵丽
书籍是人 类进步的阶 梯。
世界上最宝贵的珍宝是知识,这些知识大 部分是来自书籍。
——古希腊哲学家
我爱读书
你一言我一语
1.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2.说说你喜欢读哪类的书? 怎样读的?
说说你打算 怎样读一本书或 一篇文章?
CHENLI
5
分类
一目十行 咬文嚼字 逐字逐句 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透彻理解
他的头发和胡子变成了( )。
…… …… ……
CHENLI
11
推荐阅读
我向大家推荐《 理由是(
》, )。
CHENLI
12
名人名言:
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
泉!
——高尔基
2、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
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
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CHENLI
13
结束语
要让读书成为乐趣,成为咱们的一 种习惯,就要努力去培养。只要从小培 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 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我 们最知心的朋友。
CHENLI
14
谢谢指导!
CHENLI
15
精读:
“精读”也叫“细读”。 就是一字一句地精细地读, 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 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优 美片段。
小学语文《习作一那一刻,我长大了》说课稿(附板书)课件PPT(共2课时)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习作 中自由表达,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成长的瞬间、成长的故 事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通过点评式的总结 引导,让学生感悟到:成长的瞬间很多都藏在日常的生活细节里,只要认真 观察生活,就能发现这样的素材。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次习作教材由两部分组成:文字和插图。文字部分引导学生围绕“那一刻,我长大 了”进行思考和选择材料,对学生习作和修改提出了具体要求。插图部分配合文字内 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找成长中让自己受到感触的那个时刻。
教师追问:你有没有因为他人的一句话、一个鼓励而得到改变的经历? 预设6:我总认为自己的声音不好听,不敢大声说话,有一次,一个不认识的阿姨听到我唱歌,夸我唱的好,我一下子就有自信了 。 教师总结:成长往往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生,可能因为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鼓励我们就感到了一丝触动,获得了一次成 长,或是懂事了、或是感恩了、或是自信了、或是懂得了某种道理,或是学会了某种方法……长大是一种独有的感受,自己内心的 波动、思想的变化、认识的提高,都是“长大”的表现。(板书:长大 独有的感受) 2、回忆成长经历,启发思路 教师提问:请你想一想,在自己的成长旅途中,哪些事让你获得了成长,哪一刻让你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想好之后,可以和大家进行分享。 教师点拨:除了学校和家里可以写,旅途中也可以写。除了父母、朋友给自己的感动,陌生人可能也会在一个瞬间给自己一些启发 ,让自己懂得某种道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三个事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长大”是一种独有的感受,如自己内心有波动、思想有变化、 认识有提高,都是“长大”的表现。并以这三个事例为契机,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让自己“长大”的事情,选定写作 素材。) 环节三、整理思路,突破难点 1、提出要求:请学生回忆自己想要描写的事情的经过,在稿纸上列出提纲,要交待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教师引导:写作时,我们还需要把当时让自己长大的那一个瞬间写具体。如何才能把这一瞬间写具体呢? 预设1:要写出那一刻自己看到的具体画面。 预设2:要写出那一刻自己心里是话导入,启发思考。 导入新课:同学们,时光在飞逝,我们也在不断成长。成长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它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睿智,成为 更好的自己。今天,我们就来记录一下自己成长旅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我们会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 (板书:那一刻,我长大了) (设计意图:通过“成长”的话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于“成长”的思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环节二、感悟成长,启发思路。 1.学习例文,感悟成长 教师提问:请你读一读课文第14页的几段话,思考从这些文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成长,并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预设1:第一段话从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时,我发现了妈妈的皱纹,体会到妈妈为我日夜操劳,变得苍老,感受到妈妈的艰辛 ,学会了关心妈妈。 教师追问:你有没有在某一刻感受到了父母的付出和不易? 预设2:有一次,妈妈辅导我写作业时,我看到妈妈的头上长出了几丝白发,突然就感到妈妈太辛苦了,我应该多关心妈妈,多帮 妈妈分担一些家务。 预设3:第二段话通过爷爷走很远的路给我买心爱的球鞋,感受到爷爷对我毫无保留的爱。 教师追问:你有在某一刻突然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爱的经历吗? 预设4:奶奶生病了还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红烧鱼,让我很感动,那次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孝顺奶奶。 预设5:第三段话写我在当众发言时,得到了大家的鼓励,由紧张变得自信起来。从此我会更有勇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精品PPT教学课件

点明了飞机是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思考: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这里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飞机 在夜间能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 示,引起人们对下文的关注和思考。
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科学家做了几 次试验?证明了什么呢?
说明很久之前人 们就在研究蝙蝠 飞行的秘密了。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 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写的是实验的结果, 说明蝙蝠飞行时不是 靠眼睛辨认方向的。
第二、三次试验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 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思考: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呢?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 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 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 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 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 向。
朗读课文8自然段,思考: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 示后,是怎么做的?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 探路类似。
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 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 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 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 听觉上限而得名。
课文结构
发现问题:蝙蝠夜间飞行 反复试验
蝙蝠和雷达 潮来之前 不断研究
热爱科学
得出结论 受到启发:为飞机装雷达
这句话点明了雷达和 蝙蝠的关系。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思考: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这里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飞机 在夜间能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 示,引起人们对下文的关注和思考。
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科学家做了几 次试验?证明了什么呢?
说明很久之前人 们就在研究蝙蝠 飞行的秘密了。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 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写的是实验的结果, 说明蝙蝠飞行时不是 靠眼睛辨认方向的。
第二、三次试验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 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思考: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呢?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 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 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 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 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 向。
朗读课文8自然段,思考: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 示后,是怎么做的?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 探路类似。
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 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 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 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 听觉上限而得名。
课文结构
发现问题:蝙蝠夜间飞行 反复试验
蝙蝠和雷达 潮来之前 不断研究
热爱科学
得出结论 受到启发:为飞机装雷达
这句话点明了雷达和 蝙蝠的关系。
2016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PPT

新特点
1.没有专题识字课。
2.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
3.口语交际中增设了写一写栏目。
4.课文后安排了我知道。语文园地设置了宽带网
目录
教 材 编 写 体 例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生字表(一).(二)
后记部分
研说流程
教材
知识整合
1
春 天 里 的 发 现
2 奉 献 与 关 爱
3 爱祖 国, 爱家 乡
4 怎样 看问 题想 问题
(2)声情并茂型:指侧重人文情感的读 (学习下册第一、第二、第三单元时多采用 此种方式)如: 《找春天》——找出描绘春天美丽可爱的句 子,读出美感。 《笋芽儿》——找出笋芽儿生长的句子,要 响亮的、清脆的读一读。 《丑小鸭》——丑小鸭很可怜的句子,要轻 声读,慢慢读。
课前就先要布 置学生进行手 工小制作。
阅读 口语交际
识字与写字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 想到的写下来。学习使用逗 号、句号、问号和叹号等常 用标点符号。学习写日记。
写话
说 教 材
编 写 特 点 编 写 体 例 内容结构 立体整合
说教材
本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
5、热爱自然,
4、用心思考, 勇于创造 3、爱祖国, 爱家乡
识字写字
1·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 生认清字形、读准字 音。2· 借助字典识字 的能力。3· 关注学生 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1· 阅读评价要综 合考察其阅读的兴 趣,方法与习惯。 2· 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 朗读课文。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 交际情境中进行,以 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 交际水平。
评 价 建 议
二年级(上)
4、具有口语交际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5、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 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