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声音实现技术论文
虚拟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运用论文

浅论虚拟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运用当前,虚拟现实技术(简称虚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为虚拟实验的发展已经带来了新的变化,虚拟技术采用了3d数字化技术与多传感交互技术,可视化技术能够进行高分辨显示,虚拟技术还能够生成逼真的虚拟场景,能够使用户与场景之间进行实时交互与感知以及操作虚拟对象等。
因此,虚拟技术运用到中学物理实验中,其产生的性能于教学效果会更好更佳。
一、虚拟技术与虚拟实验概况虚拟技术的概念最先在1989年的美国提出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在计算机领域产生的最新技术。
虚拟技术的特点在于以模拟的方式为需求用户创造特定虚拟的环境,并使用户通过视、听、触等感知行为能够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特殊感觉,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相互作用并且引起虚拟环境的按照要求实时变化。
目前的虚拟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科研系统仿真与科学可视化以及三维动画等方面。
虚拟技术已经发展为计算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近年来逐渐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并且在应用领域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
虚拟技术是一系列高新技术的集合,同时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与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实时生成技术与网络技术,同时还汇聚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
所有这些技术高层次的集成与渗透必然使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给用户以逼真与奇妙的环境体验,可以使用户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全部投入到这个特殊环境中,能够去探索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直接观察的事物运动变化等规律。
虚拟技术可以界定为,是一种逼真地模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运动等行为的人机接口关键技术。
虚拟技术利用3d数字化系统与多传感交互技术和高分辨显示技术的科学可视化技术等,在整体上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于特定设备,就可以进入到特定虚拟空间,并且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方便地进行实时交互,进而感知与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虚拟对象,真正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会。
本科论文设计-基于unity3d的移动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Unity3D的移动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在生活中随着3D技术的快速发展,3D引擎在这个领域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中新兴平台Uinty3D可以嵌套多种开发语言的功能和特点,使得其在VR 项目上得了到认可。
用三维软件3DMax 实现建模和贴图,然后导入Unity3D,用Unity3D作为开发平台,讨论并实现3D虚拟工厂的场景游历。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Unity3D虚拟现实开发平台,导入工厂、设备等3D模型,以Android为移动运行发布环境,实现用户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完成3D虚拟工厂的场景游历,并可通过Web Service与制造数据中心通信,达到将实时生产指令(开工、暂停、停工、产线调度等)发布到移动终端和实时工况(监控点定位、报警、维修、工序状态等)汇报到制造数据中心的目的。
关键词:Unity3D,3D,虚拟Mobil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Design AndImplementation Are Based On Unity3D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3D technology, 3D engine in this area played a key role in life. Uinty3D emerging platforms which can be nested functions and features a variety of development languages, making it the VR project had to recogniti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mapping software 3DMax achieve, and then import Unity3D, using Unity3D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to discuss and implement 3D virtual factory scenes tour.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based on Unity3D import plant, equipment and other 3D model to run Android for mobile publishing environment, users can achieve on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mobile terminals, to complete 3D virtual factory tour scene, and through the Web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data center communications, to the real-time production order (start, pause, shutdown, production line scheduling, etc.) and real-time publishing to mobile terminal condition (monitoring point positioning, alarm, maintenance, process status, etc.) to report to the purpose of manufacturing data centers .Key words: Unity3D,3D,Virtua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简介 (2)1.3应用范围 (2)第2章项目实施方案 (3)2.1概述 (3)2.1.1概述 (3)2.1.2 3DMax介绍 (5)2.1.3 Unity3D介绍 (5)2.1.4 GPS介绍 (6)2.2开发环境 (8)2.3软件设计 (8)2.4关键技术 (8)2.4.1场景建模技术 (8)第3章项目实施过程 (9)3.1软件实现过程 (9)3.1.1 3DMax建模 (9)3.1.2 Unity3D虚拟 (9)3.3调试过程 (10)3.3.1交互技术 (10)3.3.2串口通信 (10)第4章项目成果 (13)4.1成果物 (13)4.1.1 (13)4.1.2 (13)第5章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技术作为许多高科技领域交叉、集合的产物,它的地位十分之高。
产品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论文

浅析产品设计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摘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优点,重点提出了虚拟现实系统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优点,突出虚拟现实系统在产品设计中的高效率特征,明确虚拟现实系统在产品设计中所处的位置、工作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产品设计虚拟现实交互性计算机模型计算机图像近年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重大成就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在虚拟的工程空间里,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设计、检测、组装和测试各种模拟对象。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也主要是着重于设计展示和方案交流,这给产品设计的过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提升。
1 虚拟现实的定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计算机界面技术。
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现实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通过这种计算机接口给用户同时提供诸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直观、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工具,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根据虚拟现实所应用的对象不同,虚拟现实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虚拟现实可以将设计理念或者方案可视化和可操作化,让用户直接体验到设计所带来的优越性和人性化,更加客观的去评估设计,实现逼真的现场效果等。
虚拟现实是基于计算机生成的一种模拟环境(如飞机的驾驶舱),通过多种外接的传感设备(包括立体头盔head mounteddisplay、数据手套data grove、数据衣data suit等)穿戴于用户身上,使用户进入到计算机模拟的环境中,从而实现该用户与计算机模拟的环境进行更为直接的交互技术。
而这种模拟的环境实际上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具有色彩和肌理的三维立体图形,它既可以是某一特定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一个人类大脑凭空虚构的世界。
而人与计算机自然交互的内容包括对模拟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操作(如触摸模拟环境中的物体、行走、跳舞、射击等等)并得到真实的反馈。
2 虚拟现实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虚拟现实是对现实世界进行五维时空的仿真,所谓的五维时空仿真也就是指除了对三维空间和一维时空的仿真外,还包括对自然交互方式的仿真。
真实还原耳机声场模拟技术

真实还原耳机声场模拟技术耳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娱乐、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都离不开它们。
然而,由于限制了音频信号的传输方式,传统的耳机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声场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耳机声场模拟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耳机声场模拟技术在音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一、音频领域的声场模拟技术发展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声场模拟技术在音频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
早期的立体声技术可以实现声音的左右分离,但无法给使用者带来真实的听觉感受。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兴起,人们对于真实还原的声场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将声场模拟技术应用于耳机中,旨在让使用者在戴上耳机后能够感受到真实的环境声音。
二、耳机声场模拟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耳机声场模拟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数学算法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模拟不同的听觉场景和环境声音。
主要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多声道技术:通过增加耳机内的振动单元和声学隔离来模拟不同角度和距离的声源,使得声音呈现出立体、具有深度感的效果。
2. 混响模拟技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模拟不同空间环境中声音的反射、衍射和衰减,使得耳机输出的声音更加真实、自然。
3. 跨聆模拟技术:通过计算和模拟人耳的频率响应和声定位能力,可以实现声音的全向感知,给人以真实的环绕声效果。
4. 自适应滤波技术:根据不同人的耳朵形状、听觉特征和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滤波器来调整声音的频率响应,使得每个人在使用耳机时能够得到最佳的听觉体验。
三、耳机声场模拟技术的应用领域耳机声场模拟技术在音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游戏娱乐:耳机声场模拟技术可以将游戏声音还原得更加真实、立体,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提高游戏乐趣和沉浸感。
2. 影音娱乐:通过耳机声场模拟技术,用户可以在家中享受到电影院级别的环绕音效,提升影音娱乐的观影体验。
3.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声场还原效果,才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融入虚拟环境中,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毕业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毕业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教育领域作为应用领域之一,也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效果评估。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1 教学实验与模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真实感的实验与模拟。
例如,在化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室可以进行危险试剂的操作,而不需要担心任何安全问题。
这种模拟实验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2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以三维模型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地理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球上飞行,探索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1.3 远程教育与交流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远程教育和交流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分享知识和体验。
这种远程教育模式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教育资源,促进了跨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1.4 教学游戏与趣味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教育融入到游戏中,提供趣味学习的方式。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数学迷宫,解决各种数学难题,同时享受游戏的乐趣。
这种趣味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效果评估2.1 学习成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能够提供直观、刺激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一些研究发现,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升,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力更加牢固。
2.2 提升学习质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多种科学技术的计算机领域新技术,是国内外计算机仿真应用研究的热点,涉及众多发展和应用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本文针对虚拟现实的历史、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同时还对虚拟现实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初步的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交互技术虚拟环境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述VR的发展概括起来大致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索阶段;80年代前中期,是虚拟现实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的阶段;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时期。
1965年“虚拟现实技术之父”Lvan Sutherland博士在《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随后几年又展开了头盔式显示器(HMD)的研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这一理论影响至今。
在第一个HMD的样机完成不久,研制者又把能模拟力量和触觉的力反馈装置加入到这个系统中。
1970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HMD系统。
基于从6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美国的JaronLanier在上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了“VirtualReality”一词。
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关注。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1、军事与航空航天虚拟现实的技术根源可以追随到军事领域,军事应用是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虚拟现实系统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
模拟训练一直是军事与航天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为VR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湾战争的美国士兵对周边的环境不觉得陌生,是由于虚拟现实已把他们带入那漫无边际的风尘黄沙,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大漠的荒凉。
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课题局(DARPA)自80年代初起一直致力于研究称为SIMNET的虚拟战场系统,这个课题结果产生了仿真网络,连到美国和德国200多个坦克仿真器。
(VR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毕业设计论文

(VR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毕业设计论文编号:审定成绩:注:本论文仅供参考学习,不得用于抄袭或商用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虚拟环境人物动作控制研究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陈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410702学号:07100217指导教师:魏秉铎答辩组负责人:邓亚平填表时间:二0一一年六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非常前沿的技术。
它一经应用,就向人们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因此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很多都为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虚拟场景人物动作控制研究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地位之关键,不容置疑。
不管将其应用于商业,应用于娱乐,应用于军事演习,还是应用于各大工业仿真,它都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控制虚拟环境中人物的各种动作,便成为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重点。
经过一番讨论,本次毕业设计决定运用Unity3D虚拟现实软件,加以3DS Max 建模软件配合,虚拟出场景和人物作为研究手段,然后在虚拟现实的大环境下,以脚本进行对虚拟人物动作控制的研究,实现人物与场景相结合,场景的天气控制,网络多人交互,网络坐标方向同步,网络人物动作同步,即时聊天等等。
经过一番比较深入的研究,基本上完成了在设计阶段定下的指标。
在作品里,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
然后,用户还可以自己取一个喜欢的名字,便可以登录搭建好的虚拟社区里了。
之后,用户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可以在虚拟的环境里面自由活动,任意交互,上可谈天论地,登高望远;下可穿梭丛林,一窥海底之奥。
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对其他也在虚拟社区中活动的用户做一些特殊的动作,比如弹跳、赛跑等。
整个设计作品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留连忘返。
用户不再只是单单观看者,也成为了影响社区的参与者!在网络方面,也是令我煞费苦心。
网络虚拟社区的具体搭建,第一是要有内部的互动,然后就是要有外部网络之间的交流。
因此这就涉及到Unity3D软件,建模软件,贴图软件以及服务器等关键技术了。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的论文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及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实例,探讨了虚拟驾驶系统在应用中反映出的教学规律与教学理论。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中职教育;应用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场景生成技术、仿真技术等的飞速发展,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创设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可能。
虚拟现实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不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中职教育也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自身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虚拟现实的内涵(一)定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
虚拟现实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现实世界通过数据处理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并与使用者产生视、听、触一体化交互环境。
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这个环境中的事物,进行着认知与情感意识流动从而实现特殊目的。
(二)基本特征对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不同文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概况起来有三个,即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
沉浸感又称临场感,指用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多途径的感官与系统互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人与虚拟环境融为一体,让使用者相信这与现实世界一样。
交互性包含两层意义,一方面,使用者对虚拟环境内实物的操作感受符合现实中的感知规律,如物体运动规律等;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在环境中得到实时性的反馈,如使用者进行虚拟驾驶时手直接抓取操作物,这时手不但有握着东西的感觉,并可通过发出动作,使场景产生实时的变化。
构想性强调虚拟现实技术为使用者提供探索的空间,通过相应提示让使用者在环境中深化概念、萌生创意,进而发现更多的规律和有效的操作。
虚拟现实应用于中职教育的价值(一)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职业院校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大多沿袭师徒模式,即教师与学生“一对多”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虚拟现实声音实现技术的研究 班级:计科1201 姓名:汪敏倩 学号:201226100117
摘要 听觉信息是人类仅次于视觉信息的第二传感通道,是增强人在虚拟现实中的浸没感和交互性的重要途径。它作为多通道感知虚拟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负责用户与虚拟环境的语音输入,另一方面生成虚拟世界中的三维虚拟声音。本文首先描述了虚拟声音的概念、作用及特征,能够形成对虚拟声音的大概认识。然后着重介绍了各种听觉模型、语音识别合成技术、语音定位等关键技术。最后就虚拟现实声音领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领域、发展前景加以描述。
正文 ●三维虚拟声音的概念与作用 ①概念介绍: 三维虚拟声音与人们熟悉的立体声音不同。就立体声音而言,我们可以调整它的左右声道,但是,整体来说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立体声音还是来自于听者的某一个平面。而三维虚拟声音的体验,听者可以感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相当于整个声音系统像一个球形空间围绕着听者的双耳,所以听者可以感受到整个球形空间的任何地方的声音。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在体验一个虚拟现实的射击游戏,你作为游戏中的战斗者,当听到了敌人的射击枪声时,你可以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能够及时准确得分辨出枪声的来源方位,如果敌人在你背后你也可以分辨出来,而这在平时的立体声音中是完全体会不到的。所以,三维虚拟声音更加符合我们在真实境界中听觉方式。
图1三维虚拟声音示意图 ②三维虚拟声音的作用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加入与视觉并行的三维虚拟声音,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弱大脑对于视觉的依赖性,降低沉浸感对视觉信息的要求,使用户体验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带来的双重信息享受。总得来说,声音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声音可以作为用户和虚拟环境的一种交互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语音交流与虚拟世界取得联系; ●数据驱动的声音能传递对象的基本属性信息; ●增强空间信息,特别是当空间超出了视觉范围,这个时候,就完全要靠声音来识别。 ●三维虚拟声音的特征 三维虚拟声音主要的特征有全向三维定位特征、三维实时跟踪特性以及沉浸感与交互性。下面对它们分别做介绍: ①全向三维定位特性是指在三维虚拟空间中把实际声音信号定位到特定虚拟专用源的能力。它能使用户准确得判断出声源的位置,非常符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听觉感受。举个例子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先听到声响,然后再用眼睛去看这个地方,三维声音系统允许用户根据眼睛注视的方向以及根据所有可能的位置来监视和识别各种信息源,由此可以看出,三维声音系统可以利用粗调的机制用以引导较为细调的视觉能力的注意。在有视觉干扰的虚拟环境中,这一点尤其重要,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通过听觉感受来引导肉眼对于目标位置的搜索,这种方法肯定要优于没有任何辅助而直接用肉眼搜索目标。即使是对处于视野中心的物体也是如此,这就是声学信号的全向特性。 ②三维实时跟踪特性是指在三维虚拟空间中实时跟踪虚拟声源位置变化或景象变化的能力。比如说,当用户的头部转动时,虽然虚拟声源在虚拟场景中的绝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它相对于用户头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用户的听觉感受也应该发生变化,从而使用户感受到声源位置的固定性。而当虚拟发声物体移动位置时,用户的听觉感受也应随之改变。只有声音效果与实时变化的视觉相一致,才能产生视觉与听觉的叠加与同步效应。如果三维虚拟声音系统不具备这样的实时变化能力,看到的景象与听到的声音就会相互矛盾,听觉就会削弱视觉的沉浸感。 ③三维虚拟声音的沉浸感就是指在三维场景中加入三维虚拟声音后,能够使用户在听觉与视觉交互的同时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有助于增强临场效果。三维声音的交互特性是指随用户的运动而产生的临场反应和实时响应的能力。 ●三维虚拟声音的建模方法 为了建立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虚拟声音,一般从最简单的单耳声源开始,然后通过专门的三维虚拟声音系统的处理,生成分离的左右信号,分别传入听者的左右耳朵。以此来使听者准确定位声音的位置。目前常用的听觉模型包括头部相关传递函数、房间声学模型、增强现实中的声音显示。 ①有很多致力于研究从声源发出的声波是如何传输到人耳中的,声波从声源处到鼓膜处的变化其实可以看做是人的双耳对声波的滤波作用,它主要表现为人的头、躯干和外耳构成的复杂外形对声波产生的散射、折射和吸收作用,人们将声波从自由场传到鼓膜处的变换函数称之为与头部相关的传递函数HRTF(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由于每个人的头、耳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所以HRTF也因人而异。但是这些函数通常是从一群人获得的,因而它是一组平均特征值。获取HRTF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测量外界声音及人耳鼓膜上的声音频谱差异,即可获得声音在耳附近发生的频谱波形;随后利用这些数据对声波与人耳的交互方式进行编码,即可得出HRTF,并确定双耳的信号传播延迟特点。 然而HRTF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耳廓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有头部、耳道、肩膀、躯体等等。这些影响因素里面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与方向有关的因素,包括躯体影响、肩膀反射等,还有一种是与方向无关的因素,包括耳控共振以及耳道与鼓膜的阻抗,示例图如下: ②房间声学模型的目标就是计算第二声源的空间图,也就是为初始声源计算一组离散的第二声源(回声)。因为在声音的传输过程中如果能够模拟声音与虚拟场景的反射效果,那么即使只有少量的一阶和二阶反射,也可以增加声音效果的真实性。对于第二声源可以由三个主要特性描述:距离上有延迟;相对第一声源的频谱有改变(空气吸收、表面发射等);与听者的入射方向有变化。通常找到第二声源有两种方法:镜面图像法和射线跟踪法。镜面图像法能够保证找到所有几何正确的声音路径,不过由于该算法是递归的所以不容易改变尺度。射线跟踪法使用一系列射线的反射和折射寻找第二声源,它的缺点在于很难确定所需射线数目。主要优点是即使处理时间很短,也能产生不错的合理的听觉效果,而且通过调节可用射线的数目,很容易以给定的帧频工作。 ③增强现实中的声音显示是指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合成的声音信号与真实的声音信号叠加在一起,真实的声音信号可以由定位麦克风采样得到,可以是当地环境的,也可以是借助遥操作系统来自远地环境的。 这个声音增强系统应该是能够接受任何环境中麦克风接受的信号,用来适应给定情况的方式变化这些信号,然后把它们叠加到虚拟现实系统提供的声音信号上。 ●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语音识别的过程分为:参数提取、参数模式建立、模式识别等过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我们对着话筒讲话,这句话传入到系统中,系统先把他转换成数据文件,然后相应的软件便开始识别,主要是把用户输入的样本与事先存储好的样本进行对比,系统选出它认为最像的声音序列号,通过这些序列号的拼接,可以知道用户刚才念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实在语音识别方面还有很大的困难,因为要真正建立识别率高的语音识别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每个使用者的语音长度、音调、频率都不一致,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念出来相同的声音,波形却也不尽相同,如果所在环境有杂音的话就更加识别不出来了。就像我们平时手机上使用的小欧助手之类的语音软件,很多时候它都是不能识别出来我们讲的是什么意思。不过现在也有很多科研人员在尽力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应该会识别度越来越高。 ●语音的合成 语音合成技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生成语音的技术,相当于是语音识别的逆过程。一般来说,用户对于语音的要求是可懂、清晰、自然、具有表现力。 目前来讲,实现语音输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录音/重放,另一种是文-语转换。对第一种方法,我们首先要把模拟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序列,编码,然后暂存于存储设别,就是把真实声音保存起来。需要时,再经过解码操作,重建声音信号(重放),就是把这个声音再放出来。运用此种方法,可以获得高音质声音,并能保留特定人的音色。但所需的存储容量随发音时间线性增长。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声音合成技术的一种声音产生技术。主要是把计算机内的文本转换成连续自然的语声流。使用这种方法,应该事先建立语音参数数据库、发音规则库等。需要输出语音时,系统先合成语音单元,再按照语音学规则连接成自然的语流。
●三维虚拟声音应用领域 不管是在任何虚拟场景中,增加了虚拟声音,都会使用户体验感更加真实。所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即存在虚拟声音。主要应用领域罗列如下: ①工程领域的应用 在工程应用领域中,我们可以把它用于航空航天、潜水等方面,通过通过模拟虚拟环境,使工作人员可以更早更好得适应环境。还可以用于建筑设计方面,设计建筑的声音反射次数、衰减情况,使真实入住以后更加舒适。 ②艺术与娱乐领域的应用 主要是游戏方面,可以创造更加真实的游戏体验环境,使游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就是电影电视产业方面的应用,也可以使观众有不一样的独特体验。 ④虚拟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虚拟消防学院、飞行仿真、以及虚拟军事训练方面。在虚拟环境中,也可以有真实训练的感觉,比如听到子弹枪击的声音等等。
●虚拟声音技术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虚拟声音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有些地方确实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举如下: ①听觉定位的混淆问题。无论应用哪一种听觉定位方法,通过耳机定位,常常导致定位声音的前后颠倒和上下颠倒,所以会大大得降低立体定位的性能和声源形象化。这主要是因为耳机掩蔽了听觉辅助器官的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听觉定位锥。 ②虚拟声音环境的可视化问题。虚拟声音通常与视频技术结合创造一个虚拟视听环境。把视觉背景作为听觉补偿,可以提高声音环境的逼真度和降低听觉定位混淆。但是,如果听觉通道信息与视觉通道信息互相冲突,反而会降低虚拟视听环境的逼真度,所以,视听保持同步、头部运动补偿等问题都会影响虚拟声音。视听同步不仅包括声音事件与运动事件在时间上的同步,而且与声音控制系统参数保持同步映射关系。 ③听觉心理学和听觉生理学的限制。相对而言,对外围听觉系统的研究比较充分,而对于听觉通路及中枢听觉的研究则很不充分。由于听觉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对于它的机理还有很多不清楚。从生理学来看,听觉系统对于声音的频率、强度以及各种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外围听觉系统处理的非线性,从而要用响度、音调以及临界带宽等加以描述。至于更高层次,要涉及到听者的认知系统以及各种知识源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于听觉系统还需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胡小强 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2第1版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安维华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