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经贸部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2011秋级)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外科护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专业护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着手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护理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扩展;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和加强。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医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

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

(二)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

康评估。

2、掌握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

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运用护理程序,学会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旅游经贸部2011春季级共1个班,每周5节课;由于本教材为学年教材,本学期为每周5课时,下学期为每周3课时。外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体系中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基于医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学与健康评估之上的临床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必要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掌握外科护理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打好基础。四、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人卫版《外科护理》,在医学领域,外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体系中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基于医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学与健康评估之上的临床专业课程。尤其严谨的系统性、科学性;而中职外科护理课程,则定位于一般护理岗位的基本需求,打破学科的系统性,遵循护理岗位系统化工作过程,研究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问题,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以减轻病痛、促进康复、保持身心健康的一门护理临床课程。

四、具体措施

(一)积极收集相关材料,如图谱、视频、模型、案例等,采取多媒体授课,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二)加强课前复习提问与巩固练习并加强实际操作训练的力度,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评估。(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说明

《外科护理》以采用闭卷考试考核方法为主,试卷构成主要以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单、案例等题型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及编码:《外科护理学》 二、计划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实训3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 生的一重要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四、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1.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操作 2)能自主进行疾病的分析并加以初步处理 3)能熟练做好心理护理 3.态度培养目标 在学习《外科护理技术》的过程中,要求护生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对患者充满爱心。在评估和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

优美、关切和高度的责任感。 五、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护理评估,基础护理学。 六、教学内容和要求 1.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能熟练为病人做好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工作。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知道各种手术的备皮范围。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之间并能很好的相互合作。 2.麻醉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麻醉前的常规准备工作;能通过案例进行判断分析;能对麻醉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 知识目标:能描述麻醉的分类及各种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知道局麻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学会椎管内麻病人及全麻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态度培养目标: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尊重与关爱;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3.手术室护理工作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示教学生能按规范操作进行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手臂的清洁和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及病人手术体位的安置;学会手术中的配合和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知识目标:能描述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并能说明其用途;知道手术室的设施与布局;理解手术室管理的规则。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表现出严格的无菌观念,工作认真负责,动作灵活敏捷。 4.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病案分析能对手术后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现代护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医学知识,有较强实践技能与健康教育能力的,能适应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服务于临床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保健护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方面 1、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 2、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二)文化业务方面 1、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基本医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并具备探索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的素质;具备现代护理理念,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2、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和身心整体护理能力; (3)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药物反应的观察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病人的初步应急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病房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刊,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三)其他方面 1、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 三、学制:三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35学分(护理学中专生源毕业最低学分为129学分)。 五、主要课程简介 1、人体解剖学学时:80 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则的学科。分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及编码:《外科护理学》 二、计划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实训3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重要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四、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 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1.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操作 2)能自主进行疾病的分析并加以初步处理 3)能熟练做好心理护理 3.态度培养目标 在学习《外科护理技术》的过程中,要求护生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对患者充满爱心。在评估和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

优美、关切和咼度的责任感 五、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护理评估,基础护理学。 六、教学内容和要求 1.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能熟练为病人做好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工作。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知道各种手术的备皮范围。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之间并能很好的相互合作。 2.麻醉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对病人进行麻醉前的常规准备工作;能通过案例进行判断分 析;能对麻醉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 知识目标:能描述麻醉的分类及各种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知道局麻病人的病情观 察与护理;学会椎管内麻病人及全麻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态度培养目标: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尊重与关爱;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3.手术室护理工作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示教学生能按规范操作进行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手臂的清洁和 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及病人手术体位的安置;学会手术中的配合和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知识目标:能描述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并能说明其用途;知道手术室的设施与布局;理解手术室管理的规则。 态度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表现出严格的无菌观念,工作认真负责,动作灵活敏捷。 4.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通过病案分析能对手术后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描述手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知道手术后常见并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修订稿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经贸部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2011秋级)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外科护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专业护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着手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护理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扩展;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和加强。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医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 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 (二)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 康评估。 2、掌握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 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运用护理程序,学会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情况分析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健康体质、较高政治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系统掌握医学科学、现代护理和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及其初步科研工作的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 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 2、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基本知识; 3、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专门监护的技能; 4、医院护理管理及科室护理管理的初步能力; 5、护理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及文献检索的方法; 7、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三、学制和时间安排 标准学制为5年(时间安排见表1),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完成学业,但延后最多不超过2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五部分,即通修课、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五部分。 其中,通修课66学分,专业主修课78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任意选修课15学分,共计195学分。 实践教学:指军训、学科见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共42学分。 六、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课程成绩考核按学期进行。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 按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符合《潍坊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外科护理学教案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2)

教案第次课 授课课题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 2 课型理论教学方法知识回顾、讲解、讨论、点评 教学目的1、了解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病因、病理。 2.熟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掌握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重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一)病因 1.胆道感染 2.代谢异常 3.其他:胆汁瘀滞、胆汁pH过低 (二)类型 1、按结石组成成分不同分三类 胆固醇性、胆色素性、混合性 2、按结石的部位分 胆囊结石、胆道结石 (三)病理生理 (四)治疗原则 1.胆囊结石:手术为主传统切除、LC 2.胆管结石:手术为主 (1)常用方法: (2)非手术治疗教学活动 引言 导入新课讲解 精讲点拨致病因素病理生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一般资料、既往史、其他疾病史 2.身体状况 (1)胆囊结石:症状?体征?并发 症?墨菲征(Murphy)阳性? (2)肝外胆管结石:夏科(Charcot) 三联症有何特点? (3)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感染后有何 表现? 3.辅助检查检查方法?有何发现? 4.心理状况 5.手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引流管的位置及数量; ②身体状况: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 质、量,切口及引流管出口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 1.急性疼痛 2.体液不足 3.体温过高 4.营养失调: 5.潜在并发症: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胆瘘、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等。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1.致病因素 2.病理生理 3.治疗原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护理要点:①询问腹痛的诱因、部位、性质及有无放射痛;腹痛时是否伴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食欲是否正常;②护理体检检查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有无黄疸、腹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膜刺激征等。介绍LC胆囊切除的方法、优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 教案 (供护理学专业的教学使用) 教研室: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教研室授课教师: 时间: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3-5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的意义 2、了解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以及脱水的分度及处理原则, 熟悉三种脱水的鉴别诊断 3、掌握低血钾、高血钾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补钾原则 4、熟悉血清钙的正常含量,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了解血浆PH的正常值及酸碱平衡调节,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代 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6、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 2、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3、钾代谢异常 4、钙、镁和磷代谢异常 5、酸碱平衡失调 重点难点 重点: 1、水中毒、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含义与临床表现、脱 水的分度; 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补钾原则; 3、反常性酸性尿; 4、血钙的正常值,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各类酸碱平衡的概念、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难点: 1. 体液代谢失衡的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 2、各类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 3.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3-5 教学内容第三章休克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休克的意义和病因与分类,了解休克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外科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病因与分类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处理原则 5、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重点: 1、休克的定义、分类; 2、休克各期典型的临床表现; 3、休克病人的一般紧急处理则 难点: 1、休克各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休克病人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 3.分组讨论10分钟 4.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外科护理学教学计划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经贸部 《外科护理》教学计划(2011 秋级)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外科护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从现代护理观出发,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专业护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普通外科护理,颅脑、胸部、泌尿、骨关节等系统的护理以及常用的外科护理操作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着手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介绍护理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扩展;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和加强。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医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 风。 (二)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评估。 2、掌握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 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 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运用护理程序,学会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旅游经贸部2011春季级共1个班,每周5节课;由于本教材为学年教材,本学期为每周5课时,下学期为每周3课时。外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体系中一门重要核

学习资料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doc

.精品. 教案 专业护理学 学科外科护理学内容腰腿痛 授课对象 科室骨科 教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第1页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新课导入:我们骨科患者大多数是以“腰腿痛”为首要症状而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同学们实习这段时间应该深有感受。 一、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常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一)病因◆ ?腰部疾病 ?损伤性:抬重物用力不当,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强度过大或运动量大腰部手术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 等急性或慢性损伤。如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退行性:腰部长时间承受各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等 ?肿瘤:转移癌,原发于脊柱的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其他: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如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内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妇科疾病:子宫体炎、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甲亢等 (二)腰椎解剖概要 注:★——掌握 ●——熟悉 ◆——了解 ◎——难点 3min 通过图片举例加深同学对腰腿痛病因的理解 2min 通过图片、腰椎模型讲解复习腰椎解剖概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铺垫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 第3页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体征 ?腰椎侧凸: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障碍:前屈受限最明显 ?压痛、叩痛: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侧1cm处有深压痛、叩痛,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 ?CT: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 ?MRI:显示椎管形态、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四)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初次发作,病程短且休息后可明显缓解,影像学无严重突出者,80%-90%可痊愈 ?绝对卧床休息 ?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持续2周 ?物理治疗:理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激素可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髓核化学溶解法:胶原酶-突出髓核-溶解-减轻症状 图片 图片 简略讲解1min 简略讲解2min

外科护理教案设计(绪论、体液平衡)

《外科(皮肤)护理学》 教 案 上课学院: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上课时间: 目录

1.第1单元…………………………………………………绪论 2.第2单元……………………………外科体液代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一单元第 1 周 1 学时 单元标题: 外科(皮肤)护理学绪论 教学地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容和地位 2.技能目标: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指导。 3. 情感目标: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外科护士素质基本要求。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材料及工具: 考核与评价方式 (Testing & Evaluating Mode):

主要教学容及过程 一、学习任务 1、外科护理学的畴、容和地位 2、外科护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任务实施 外科护理发展史的疾病畴 1、外科护理学发展 (1)、我国古代外科 殷商甲骨文“疮、疥”;周代“疡医”;汉代华佗“麻沸散”剖腹死骨剔除。南北朝《渭子鬼移方》;随代巢元方对外科的病因病理和病症有记载。唐代《理伤续断方》骨科专著。元代《世医得效方》、明代《外科准绳》、《外科正宗》外科专著。 此期“护理”仅为家庭生活照料。 (2)、近代外科及外科护理发展史 西方19世纪止痛、止血、感染的基础手术上发展起来的。 本世纪40年代输血和抗生素X线核素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 50年代体外循环和低温麻醉心手术 19世纪,费罗伦斯、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斗中的护理工作,使伤员的病死率从50%下降至2.2%,从而创建成了护理专业。随后伴随着外科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念,护士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对健康者的预防保健,工作场所从医院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护理方式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护士的职能由单纯“照顾者”转达变为:“照顾者、管理者、支持者、教育者和保护者”。 2、外科护理疾病畴 感染病人、损伤病人、肿瘤病人、畸形病人、分泌疾病病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胰岛细胞瘤等。器官移植病人、寄生虫病病人:(肝棘球蚴病和胆道蛔虫症)、功能障碍(梗阻性疾病、血管疾病和门脉高压症) 外科护理学的性质 1、外科学-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手术技术以及 术前术后处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2、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包含了医学基础 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 3、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 (1)、树立正确和稳固的职业思想 (2)、以现代观为指导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1)、高度的责任心具备高度责任心,爱岗敬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护理教学计划

贵州新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2016年8月20日修订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普通护理(10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卫生系统各医疗机构,基层医院,乡村卫生院,各单位医疗养老院从事普通护理工作人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说明: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医疗 单位的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具有与病人沟通的能力,礼仪言行 举止得当。 3、具有良好的护理工作应变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护理临床 的病变应急能力。 4、具有护理临床治疗方案变化的初步预测能力和应变措施。 5、具有阅读病历和治疗措施变化,阅读护理的关文献的能力。 6、具有户外急救护理措施,抢救病人的初步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基础护理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2、掌握中、西医护理治疗理论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中、西医药配制混合治疗的基础知识。 4、能熟练应用各种护理措施的医疗器具的操作能力。 5、掌握门诊、病房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的护理措施和 方法技巧的能力。 6、能熟练地配制治疗用药、打针、输液、导尿的护理操作能力。 7、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做手续时要的各种医疗器具的能力。 8、能熟练地对各种治疗措施的护理技能。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高级护理、助产、涉外护理 本科:高级护理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总学时为3768学时,理论实训课程为2168学时(占57%)实习课时为1600学时(占43%)。

外科护理专业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适用阶段:高职阶段 适用类型:普专类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成人护理二(外科护理)》面向护理专业,属于专业核心课,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岗位群中,外科护理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对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通过《外科护理》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外科护理技术来解决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问题。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解剖》、《护用药理》、《基础护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成人护理一(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一起构成临床护理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的外科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基本技术、普外科护理技术、脑外科护理技术、胸外科护理技术、泌尿外科护理技术、骨外科护理技术。该课程理论与技能并重,二者相互结合。 (二)制定依据和思路 《成人护理二(外科护理)》课程设置“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素质能 力为本位”为依据来确定其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的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外科护理相关知识为主,同时由学校、行业共同 开发,完全基于护理工作过程,按“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设计安 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学习情境的编排以外科护理中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力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典型的临床病例为载体,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根据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处置,通过角色扮演、分析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沟通、合作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让学生熟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职

临床护理教学计划2018年

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 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培养实习生成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护理人员。 一、第一阶段,岗前培训 为使新来院实习的护生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护理部在护生临床实习前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旨在培养护生的职业安全防范意思和职业认同感,提高护生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避免医疗护理差错。确保实习计划高质量顺利完成,培训内容如下: 1、介绍医院环境、医院组织体系、护理队伍概况等。 2、学习相关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要求护生熟悉掌握。医德医风、健康教育、消防安全等。 3、学习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包括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的防护等。 4、进行护士礼仪规范、护患沟通技巧培训、 5、进行医疗护理安全培训,学习常规护理问题的处理,常规用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等。 6、培训结束进行考核,以了解护生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合格后入科实习。 以上培训时间计划7-10天(具体见各种培训安排表)。 培训地点:门诊综合大楼六楼会议室(理论培训);内三科楼下示教室(操作培训) 二、第二阶段,熟悉病区环境,了解各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 1、进入科室第一天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负责对实习生介绍本科室环境布局(包括床位号顺序、病房结构、常见物品、抢救药品的放置、消防设施)、专业特点、护理常规、技术操作、人员分工等,使

她们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了解各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各种规章制度。 2、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应严格操作规程进行,加强安全知识学习,确保安全。 三、第三阶段,强化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疾病的常规护理及技能操作和护患沟通技巧。 1、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实习生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首先让护生从理论上熟悉操作程序,再通过实践掌握。第一遍操作由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第二遍由护生独立操作。老师帮助完成。操作完毕进行讲评,指出问题所在,再让护生强化训练。对动手能力较弱的护生,带教老师应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鼓励护生大胆操作,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应及时纠正,增强护生的自信心使其尽快适应角色。 2、注重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整个临床护理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护理操作示教和床边指导对护生进行操作训练,鼓励护生多问,不断完善护生的知识体系,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强烈的责任心。 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教学查房中要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求护生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鼓励护生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在做各种检查、饮食、用药、治疗、护理操作等前详细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从患者入院宣教到出院指导,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患者进行宣教,以提高护患沟通的能力。 四、第四阶段,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培养护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因人施教。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实习生进行理论授课,每两月一次,共五次,以掌握新知识、新理论。结合各专科工作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徐州医学院 教案 讲授章节 第四十四章骨折病人的护理 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 授课日期2016年4月教学时数3学时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 2. 掌握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3.熟悉骨折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四肢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外伤的处理原则;脊椎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4. 了解骨折的成因、移位;手外伤的检查;关节脱位的概述、病因。 教学重点 1. 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 2. 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教学难点 骨折的愈合病理过程、骨筋膜室综合症

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 一、教学方法与设计 用骨折病例的X照片及损伤手术图片介绍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比较直观、易理解。 用提问法介绍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对临床新进展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环节 1.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为什么容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 三、教学中的创新点 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用骨关节解剖生理功能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骨折的发生机制。(2)用典型病例的护理程序方法指导学生向骨关节损伤、骨关节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外科护理学》课程

《外科护理学》课程 自评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2010年3月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整个医学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更新变化。早在19世纪中期,随着无菌技术、止血、止痛、输血、麻醉镇痛等技术的相继问世,促使外科学飞跃的发展。与此同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因在战时护理伤病员的卓越成绩,由此创建了护理学,并延伸出外科护理学。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创办于1984年。成立26年以来,外科护理学作为本科生护理专业的主修课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贴近临床的专业课程。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从外科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技能两方面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奠定坚实基础。 外科护理学任课的主讲教师11人,临床实践教师14人,总计2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副主任护师4名,其余均为讲师/主管护师。另外,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基地包括13个临床科室,拥有20余名护理临床带教教师。一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有专职护理辅导教师。承担学校五个院系部三个层次多个轨道的外科护理学理论授课教学工作,包括: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五年制护理本科、三年制护理专升本科、中外合作办学3+1本科项目;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护理专业六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二年制专升本科;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护理专业五年制本科;中国医科大学高等技术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及四年制中专;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学院护理专业本科。 外科护理学教师队伍始终是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一支主力军,教学力量雄厚,师资配置精良。近五年,主编和副主编教材7部,参编16部;曾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15项;发表外科护理学术论文65篇;连续多年荣获院、校“优秀教师”4人次,“十佳教师”2人次,“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1人次,“讲课标兵称号”1人次,“白求恩奖章称号”2人次,“优秀临床带教科室”2个科室。获得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5名教师分别担任辽宁省和沈阳市护

《外科护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10020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学分:6.6 总学时:156学时 理论学时:88学时 实验学时:68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护理学基础、护理理论、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健康评估等护理学基础课 适应专业:护理本科 教材: 外科护理学,曹伟新,李乐之主编,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 1. 吴在德.外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郭光金、孙大成、余汇洋.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第一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涉及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护理等知识。其目的是通过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的知识,能实践外科疾病的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其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知识进行外科护理操作,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为从事临床外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护理提供理论和时间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观察外科病人的症状体征,判断病情变化,配合对外科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处理。 2.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并独立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

3.应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外科病人进行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有关的家庭及社区护理。 4.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1)熟悉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2)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5.基本技能 (1)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紧急处理。 (2) 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技能。 (3) 掌握胃肠减压、三腔两囊管、胸腔闭式引流、泌尿系导管、石膏绷带、牵引器具的使用和护理。 三、学时安排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Surgical Nursing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外科护理学(surgery nursing)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和病人的护理等。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运用上述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地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应学科发展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具有较强的临床外科护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等)。 4、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5、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6、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7、具备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有关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8、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二、考核方式 《外科护理学》是考试课程,采用课堂提问、操作考核、实习检查、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与实践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70%和30%。 三、学时分配表 本门课程总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96学时、见习12学时。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绪论 2 0 外科无菌技术 4 外科无菌技术 3 水、电解质及酸解失衡病人的护 3 理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各章节)含答案电子教案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各章节)含答案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三) 第二章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的护理 1成年男性体液总量E A.20% B.30% C.40% D.50% E.60% 2.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离子是D A.K B.Ca C.Mg D.Na E.Cl 3.关于钾的代谢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B.钾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C.钾的来源全靠食物摄入D.硷中毒时钾进入细胞,故细胞外液低钾E.以上均不对 4.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引起高 渗性脱水E A.上消化道梗阻 B.危重病人给水不足 C.静脉大量等渗盐水 D.高热大汗 E.大面积烧伤早期 5.高渗性脱水造成E A.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 B.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C.细胞内外液无转移 D.血浆向组织间液转移 E.以上都不是 6.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最少低 于(mmol/L)C A.2.5 B.3.0 C.3.5 D.4.0 E.4.5 7.严重低血钾症不出现的是C A.腹胀、恶心、呕吐、肠鸣 音消失 B.神志淡漠或嗜睡 C.心率缓慢、心律失常 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 软瘫 E.心电图 T波低平,ST段 降低,QT间期延长 8.低血钾症时,不会出现下 列哪一项症状D A.肌肉软弱乏力、腱反射减 弱或消失 B.腹胀、恶心、呕吐 C.神志淡漠或嗜睡 D.心动过缓 E.心律不齐,血压下降 9.某成年病人,腹部手术 后,胃肠减压5天,每日输 10% GS 2000ml,5%GNS 1000 ml,尿量每天2000 ml。病人诉乏力、嗜瞬虎腹

胀恶心、心率110次/分问应补充下列何种药物C A. 5% NaHCO3 B.10% CaCl C.10% KCl D. 5% NaCl E.ATP 10.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A A.0.3% B.0.5% C.0.8% D.1% E.3% 11.低血钾的病因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长期禁食 B.胃肠液丢失过多 C.长期使用利尿剂 D大量输入葡萄糖、胰岛素E.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12.引起低血钾症的病因有E A.摄入不足B.排出过多 C.体内钾转移 D.碱中毒 E.以上都是 13.低血钾症时下列症状不出 现D A.软弱无力 B.腹胀 C.神志淡漠 D.心动过缓 E.心律不齐 14.关于低血钾症的治疗,下 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口服钾盐最为安全 B.严重缺钾又不能口服者, 以10%氯化钾10 ml静脉缓 慢推注 C.补液之前应了解肾功能状 态,要求尿量在30 ml/小时 以上 D.严重缺钾时,24小时内补 钾量也不宜超过6~8克 E.必要时测定血清钾和进行 心电图监护 15.关于低血钾的治疗,下列 哪项是错误的E A.术后禁食 2天以上病人应 补钾 B.尿量30ml/小时以上可方 静脉补钾 C.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 0.3% D.静脉补钾速度不超过60 滴/分钟 E.严重低血钾应用10%氯化 钾20ml静注 16.高血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 一项是错误的D A.肌肉无力,软瘫 B.四肢有麻木和异常感 C.可有呼吸困难 D.有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 E.心电图出现T波高耸, QRS 波群异常增宽 17.代谢性碱中毒原因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