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知识点

油气集输知识点
油气集输知识点

声明:均为个人整理,仅供参考,大家努力复习,正道沧桑。PS :祝考研同学金榜题名

一班肖帅

绪论

一、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将分散在油田各处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有、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运输。

二、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和建设特点

图1表示油气生产工艺的全部内容及其产品。

油井生产的产物,经集中并初步分离为油、气、水三种流体。含污水经水处理后,由注水井回注地层,以保持地层的能量。

原油经脱盐降低盐含量后,进行稳定或拔顶(从塔器顶部抽出轻质油蒸汽),稳定后的原油作为油田产品送往炼厂。

含222H S CO H O 、、的酸性湿天然气进行初步脱水,以控制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然后,脱除2H S 和2CO ,使天然气变为“甜”天然气(对!!!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从脱出的2H S 内回收硫磺,为制酸工业提供原料。2CO 或回注地层、或出售、或放空。 “甜”天然气需进一步脱水,并和原油稳定单元来的拔顶气汇合,在烃液回收单元将气体内较重的烃类变成液体,这项工作称天然气凝液回收,或称轻烃回收。天然气凝液加工成液化

石油气(34C C 、烷烃)和稳定的轻烃5C (也称天然气汽油或轻质石脑油)。液化石油气

作为油田产品外销,或供石油化工厂做原料,或再气化为用户提供调峰天然气。

三、油气集输系统工作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油井计量 测出每口油井产物内的原油、天然气、采出水的产量,作为分析油藏开发动态的依据。

2、集油 将计量后的油井产物(油、气、水)或油水混合物集中,通过管线输送至有关站场经行处理。

3、集气 将油田内部一级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天然气通过管线输送至气体处理厂进行净化和加工。

4、油气水分离 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必要时,还需要分离出井流中所含的固体杂质。

5、原油处理(脱水) 含水原油经破乳、沉降、分离,脱除游离水、乳化水和悬浮固体杂质,使商品原油含水率小于规定的质量标准。

6、原油稳定 脱出原油内易挥发组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稳定过程中产生的呈气态易挥发组分送气体处理厂回收凝液。

7、原油储存 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的原油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不平衡。

8、天然气净化 净化包括脱出天然气中的饱和水和酸性气体(2H S 、2CO )。

9、、天然气凝液回收 油田伴生气含有较多的、容易液化的丙烷和比丙烷重的烃类,回收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凝析液,可满足商品天然气对烃露点的要求。

10、凝液储存 将轻烃产品储存在压力储罐中,以调节生产和销售的不平衡。

11、采出水处理 将分离后的油田采出水进行除油,初机械杂质,除氧,杀菌等处理。

四、集气流程

1、产量特别高的油井,每口井有单独的分离、计量设备,有时还有单独的油气处理设

备,该流程经济性差。

2、计量站集油流程,每口油井有单独的出油管线把油井产物送往(分井)计量站,在计量站内轮流计量每口井的油气产量,此后与其他油井产物汇合输往集中处理站,该流程广泛应用。

3、多井串联集油流程,若干口井共用一根出油管线,将产物送往集中处理站。

五、在应用计量站集油流程和多井串联集油流程时,我国石油界常按流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命名集油流程,具体有:

1、按集油加热方式

2、按集油管网形态

3、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量

4、按集油系统的布站级数注:一级半布站:是在集中处理站之外,布置若干选井点,选井点仅设分井计量用的选井阀组,不设计量分离器和计量仪表。

5、按流程的密闭性

六、各集油流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1、不加热集油流程:如图5,油井以单独的出油管线与计量站相连,各井产物在计量站轮流计量,计量分离器将井流分离成气、液两相分别计量气、液量后,再次混合其他油井产物汇合流至集中处理站。

2、加热集油流程:如图6,在井场设加热炉提高油井井流温度后,沿出油管线流入计

量站,被计量油井井流先经加热后进入计量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分成气、液两相并在计量后重新汇合,不计量的油井井流在计量站管汇处混合后,经加热并和计量油井井流混合送往下游。

3、掺热水(热油)集油流程:如图7所示,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分出的油井采出水(或热油)在供热站加热、增压后通过单独的管线送至计量站,经计量站阀组分配、输送到各井井口。热水(油)由井口掺入油井出油管线。

4、热水、蒸汽伴热集油流程:如图8所示,热水伴热集油流程与掺水流程类似,循环水泵自水罐吸水,增压、加热后,经阀组分配、经保温的热水管线送至各井口,回水管线与

油井出油管线用保温层包扎在一起,经过保温的热交换加热油井井流,达到安全集油的目的。

第一章

一、石油:由拉丁语“岩石”与“油”两个字拼写而成的,指具有天然产状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同它的是气体、液体、固体(除煤以外)或他们的混合物无关。

二、石油生成理论:①有机成因理论:水中的微生物死后沉积于水域的底部,随后被沉积的泥沙所掩埋,这些尸体在地下高温、高压和缺氧条件下分解成石油 ②无机成因理论:碳和氢在地壳内部高温、高压下由化学反应生成石油。

三、油气藏分类:

分为五个类型见图1-4

①不饱和油藏:(a )为油中不含溶解气,这

种油藏极少;(b )中为油中含有溶解气。

②饱和油藏:油藏具有气顶,但原油占主要份

额。原油中有溶解气,气顶气内有溶解油,如

图(c )所示

③油环气藏:气藏内油气两相共存,在气与水

之间存在油环的少量油相,油的相对密度为

0.6~0.9,如图(d )所示

④凝析气藏:气藏的温度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

凝析温度之间,气体内含有大量在常态下为液

相的轻烃(丙烷及重于丙烷的组分),气藏内

气体对水的相对密度可以达到0.4,见图(e )。

⑤气藏:非甲烷烃类气体份额极少(<10%),

但可能含有较多量的2N 和2CO ,气藏常处于

超临界状态,见图(f )。

四、孔隙度:由于沉积条件不同,不同岩层或同一层的不同部位,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大小各不相同,常用孔隙度表示孔隙的相对体积。若岩石孔隙体积为P V ,总体积为f V ,孔隙度 可表示为:

f =P V V φ 若P V 指岩石层孔隙体积tp V ,则φ称绝对孔隙度,并以a φ表示;若P V 指有效孔隙体积ep V , 则φ为有效孔隙度,以e φ表示。

五、最终采收率:指油藏枯竭时,已开采原油累积量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之比。

=原始含有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最终采收率原始含油饱和度

六、水压驱动:①刚性水压驱动:当水源十分充足,采出原油所亏空的体积能及时而充分地由水源补充,油藏压力基本不变、没有弹性能量出现时,称刚性水压驱动。 ②弹性水压驱动:当进入油藏的水量不足以补偿产油量,油藏压力和产量下降,岩石、油、水的体积膨胀,弹性能量参与驱油时,称为弹性水压驱动。

七、自喷井:在油田开采初期,油藏往往具有较大的能量,是有依靠油藏能量可由地下至地面,即为自喷井。人工举升井: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油藏能量的不断的消耗,当油藏能量不足以使石油沿井筒流至地面时,必须认为的补充能量才能使石油流至地面,即为人工举升井。

八、根据气油比不同,油气混合物在井筒中的流

动形态,称为流型,如图1-25所示,从左至右分

别为:

(1)气泡流 气体以气泡形式分布于原油中。

(2)段塞流 原油中析出大量气体,气泡合并扩

大成气团,气团占据了油管的大部分通道面积,

油气混合物呈气团和液柱在油管中交替流动,此

时油井的生产很不顺利、有压力脉动现象。

(3)乳沫状流 随气量增多,气体对液体产生激

烈搅拌,使液体形状很不规则。

(4)环状流 气量继续增多,在管子中兴星辰连

续的气流,液体被挤向管壁,靠气体与液体的摩

擦力使液体沿管壁向上运动,此时液相中有小气泡,气相中有雾状液滴。

九、深井泵采油:

①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 图1-35

②水力活塞泵 图1-37

③电动离心泵 图1-39

第二章

一、国内外计量气体体积采用的状态标准常不同,常见的有三种①压力101.325kPa 、温

度20C o ,是我国天然气计量的法定状态; ②英美法等西方国家,以1atm 、60F o (15C o

)为标准状态; ③书刊中也常用101.325kPa 、温度0C o

为标准状态。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为:13m (20C o )=0.9853m (15C o )=0.9323m (0C o )。

二、原油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烃类和非烃类的液态混合物,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别为85%、12%左右,其余的为硫、氮、氧和金属氧化物。

三、原油分类:按气油比分类①死油,从油藏压力降至大气压,原油内无溶解气体析出; ②黑油或称普通原油,气油比小于3563m /3m 的原油; ③挥发性原油,气油比在356~5883m /3m 范围内的原油; ④凝析气,气油比在588~89053m /3m ; ⑤湿气,气油比大于89053m /3m ; ⑥干气,不含液体的天然气。

四、API o 相对密度:描述石油及其产品时,西方国家用API o 相对密度,其范围从0~100o ,与我国惯用的相对密度Δ的关系为

141.5131.5API =-?o o

式中 ?o ——15C o ,原油对同温度下的水的相对密度

由上式可知,水的API o 为10;油品愈轻,API o 的相对密度越大。

五、天然气溶解度:单位体积脱气原油在某一压力、温度下的溶解天然气体积数(折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称为天然气溶解度,或称溶解气油比,以S R 表示,常以3m /3m 为单位。

六、倾点:在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下,试管内油品在5s 内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油品在倾斜45o

角试管内停留1min 不流动的最高温度。

七、密度:若已知20C o 时油品密度,则在0~50C o 范围内、温度为t 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t 20=t 20ρρξ--()

式中 t ρ、20ρ——温度为t C o 和20C o 的原油密度,kg/3

m ;

ξ——温度系数,kg/(3m g C o

),ξ=1.828-0.0013220ρ

在20~120C o 范围内,原油密度为 ()20120t t ρρα=+-

780≦20ρ≦860,()3320=3.083 2.6381010αρ---?

860≦20ρ≦960,()

3320=2.513 1.9751010αρ---?

八、气液相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组成一定的物系,当气液两相接触时,相间将发生物质交换,直到各相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气、液相组成等)不再变化为止。达到这种状态时,称该物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九、 第三章

一、什么是矿场集输管路:管路是连接油气田各种设施的纽带,从油气井到矿场原油库、长距离输油管和输气站首站之间、矿场地域内的所有输送工艺流体(原油和天然气)的管路统称为矿场集输管路。

二、集输管路的分类:1、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两相和多相流管路。2、按管路工作的范围和性质,集输管路可分为出流管、采气管,集油、集气管,输油、输气管等。3、按管路结构,集输管路又可以分为简单管和复杂管两类。

三、油气混输管路:用一条管路输送一口或多口油气井所产产物的管子,只要管路内存在气液两相,都称为油气混输管路,或称两相流(油气)和多相流(油气水或油气水固)管路。

二、气液含率:描述管路气液含率常用三种方式,即气液质量、体积和截面含率。

1、气液质量含率:

质量含气率:气相质量流量与混合质量流量之比。在水-蒸汽系统内质量含气率也称干度,或称空泡份额或空泡率。

//g g x M M G G ==

质量含液率:()1//L L x M M G G -==。

2、气液体积含率:

气液体积含率:管路流通截面上气相体积流量与气液混合物总体积流量之比,即

=/g Q Q β

体积含液率:在文献中常用L R 表示,()1/L L R Q Q β=-=。

3、气液界面率:

截面含气率:气相流通面积与管路总流通面积之比,又是也只某一管段内气体所占流道体积的份额。

=/g A A ?

截面含液率:文献常用L H 表示,()1/L L H A A ?=-=。

三、T-D 流型划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两个英国科学家Taitel (男)和Dukler (男),他俩在玩过家家,恩???你懂得。看到自己家门前有根大管子,就回家拿钢锯把管子锯开了,于是得到下图。注:他俩是不是英国人我不知道,瞎编的,仅供娱乐!!

分离流:包括:分层流、波浪流和环状流。气液均为连续相,管路压力较为平稳。 间歇流:包括:气团流和段塞流。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压力有较大波动。

分散流:包括:汽包流,分散气泡流和弥散流。一种流体以细小颗粒分散于另一种流体内,压力比较平稳。

四、多相流计算特点:1、流型变化多,2、存在相间能量消耗,3、存在相间传质,4、流动不稳定,5、非牛顿流体水合物。

五、段塞流分类:

1、水动力段塞流 管内气液表现流速处于流型图段塞流范围内诱发的段塞流,其诱发机理如图3-8所示

机理:管内液体流量较大、管内液位L h 较高时,气流

吹起的液波波幅高达到管顶,当阻塞气体流通截面积

时,就由分层流转变成间歇流(段

塞流)。

2、地形起伏段诱发的段塞流 由

于液相在管路低洼处聚集、局部堵

塞气体通道而诱发的段塞流,常在

较低气液流量下发生。如图3-20所示。

3、强烈段塞流 液塞长度大于立管高度的一种段塞流,其特征是气液流量和出油管压力有周期的强烈波动。

第四章

一、平衡分离:组成一定的石油,在某一压力和温度下,就有明确的气液相组成和数量,压

力温度变化时,气液相组成和数量也就随之而变。

二、物理(机械)分离:为满足油气井产品计量、矿场加工、储存和管道输送的需要,必须将已经形成的气液两相分开,用不同的管线输送。

三、分离器的类型:按照外形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即立式和卧式分离器。偶尔还有球形和卧式双筒体分离器。1按分离器的功能分为油气两相分离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从高气液比流体中分离夹带油滴的涤气器;用于分离从高压降为低压时,液体释放气体的闪蒸罐;用于高气液比管线分离气体和游离液体的分液器。2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真空、低压、中压和高压分离器;按其工作温度可分为常温和低温分离器。3按实现气液分离所利用的能量可分为重力式、离心式和混合分离器。

四、卧式分离器:进入分离器的流体,经入口分流器时,油、气流向和流速突然改变,使得油气得以初步分离。经入口分流器初步分离后的原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分离器的集液区。来自入口分流器的气体水平通过液面上方的重力沉降区,被气流携带的油滴在该区内靠重力沉降至集液区。未沉降至液面的、粒径更小的油滴随气体流经捕雾器,在捕雾器内聚结、合成大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液区。脱除尤迪德气体经压力控制阀流入集气管线。

五、立式分离器:立式分离器与卧式分离器原理相同,但是分离器内携带油滴的沉降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液体内夹带气泡的上浮方向和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六、卧式分离器与立式分离器的比

较:在重力沉降和集液区内,立式分

离器的分散运动与连续运动方向相

反,而卧式是垂直。所以卧式机械分

离性能优于立式。在卧式分离器中,

气液界面面积大,有利于气液达到平

衡,所以平衡分离也优于立式,即:

在相同气液量处理下,卧式分离器尺寸较小、制造成本低。同时

卧式分离器具有较大的集液区体积,适合处理发泡原油和伴生气

的分离以及油气水三相分离。来叶柳变化量时,卧式分离器的液

位变化较小,缓冲能力强,能向下游设备提供稳定的流量。卧式

分离器还有易于安装、检查、保养,易于制成撬装装置的优点。

立式分离器适合处理含固体物较多的油气混合物,立式分离器占

地小,对海洋采油采气很重要。

总之,对于普通油气分离,特别是可能存在乳状液、泡沫或用于

高气油比油气混合物时,卧式分离器比较经济;在气油比很高和

气体流量较小时(如涤气器),常采用立式分离器。

七、影响分离性能的因素:1油气最大、最小和平均流量2分离压力和温度3油气混合物进入分离器时形成段塞流的倾向4油气物性5原油发泡倾向6砂、铁锈等固体杂质含量7油气混合物的腐蚀性。

八、油滴沉降速度:假设1油滴为球形,不聚结不破碎2油滴与其他之间没有作用力3流动稳定。则油滴沉降公式为:

()0.5

43d o g d D g gd C ρρυρ??-=??????

()

0.522430.34Re Re 18D d o g d g

C d g ρρυμ=

++-= o ρ、g ρ——分离条件下油滴和气体的密度

g ——重力加速度

d υ——油滴沉积速度

D C ——阻力系数

g μ——分离条件下的气体的动力粘度

d d ——油滴直径

计算沉降速度d υ的4种方法:1按相关式计算2按流态分区计算3图解法4阿基米德准数法。

油滴沉降的必要条件:油滴沉降速度d υ必须等于或大于气体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速g υ。

九、影响流出原油含气率的主要因素为:1原油粘度2原油在分离器停留时间3分离压力4分离器入口元件的压降。

十、发泡原油对原油分离器的危害:1液位控制困难2减小了重力沉降和集液区的有效体积,是油气分离工况恶化3气体中带油量和原油带气量增多。

十一、龟腚:非发泡原油在分离器内停留时间为1~3分钟,发泡原油为5~20分钟。

十二、一级分离: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保持接触条件下逐渐降低压力,最后流入常压罐,在罐内进行气液分离。(实际并不采用)

十三、连续分离:随油气混合物在管路内压力的降低,不断的将析出的平衡气排出,直至压力降为常压,平衡气亦最终排除干净,剩下

的液相进入储罐。(很难实现)

十四、多级分离:油气两相保持接触条件下,

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把降压过程中析出的

气体排出;脱除气体的原油继续沿管路流动,

压力降至另一较低值时,把该段降压过程中

从油中析出的气体排出,如此反复,直至系

统的压力降为常压,产品进入储罐为止。

十四、多级分离的优点:1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密度小、组成合理。2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中碳1含量少,蒸汽压低,蒸发损失少3多级分离所得的天然气数量少,重组分咋爱气体的比例少4多级分离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减少输气成本。

十五、携带作用:在多元物系中,运动速度较高的轻组分分子在运动中,与速度低的重组分分子相撞击,使前者失去原本可以使其进入气相的能量,而后者获得能量进入气相。

第五章

一、原油处理的目的:1满足对商品原油水含量、盐含量的行业或国家标准.2商品原油交易时要扣除原油含水量,原油密度则按含水原油密度计。3从井口到矿场油库,原油在收集、、矿场加工、储存过程中,不时需要加热升温,原油含水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占用了部分集油、加热、加工资源,增加了原油的生产成本。4原油含水增加了原油粘度和管输费用。5原油内的含盐水常引起金属管路和运输设备的结构与腐蚀,泥沙等固体杂质使泵、管路和其他设备产生激烈的机械磨损,降低了管路和设备的使用寿命。6影响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原油乳状液:原油中所含有的水分,有的在常温下用静止沉降法短时间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这类水称为游离水;有的则很难用沉降法从油中分离出来,这类水称为乳化水,它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或原油乳状液。

三、乳状液类型:一种是水以极微小的颗粒分散于原油中,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号W/O 表示,此时水是内相或称为分散相,油是外相或称为连续相,W/O 乳状液是最常见的原油乳状液。另一种是油以极细微小颗粒分散于水中,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符号O/W 表示,此时油是内相,水是外相。很少见。

四、形成乳状液条件:1系统中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液体。2有强烈的搅动,使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3要有乳化剂的存在,使分散的微小液滴能稳定的存在于另一种液体中。

五、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1分散相粒径。2外相原油粘度。3油水密度差。4界面膜和界面张力。5老化。6内相颗粒表面带电。7温度。8原油类型。9相体积比。10水相盐含量。11、pH 值。

六、原油处理的常用方法:化学破乳剂、重力沉降、加热、机械、电脱水。

七、破乳:乳状液的破坏。

八、絮凝: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的长链分子具有多个活性,分别吸附在各个水滴上,使大量乳化水滴聚集在一起,但水滴的界面膜是连续的、没有破裂,水滴也没有形成大水滴。

九、聚结:乳状液处理器内小粒径水滴的合并,变成能在龟腚停留时间内沉降至容器底部水层的大粒径水滴的过程。

十、水洗:常使油水混合物进入乳状液处理器的底部水层,使乳状液向上通过水层,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很大,使原油中的游离水、粒径较大的水滴、盐类和亲水性固体杂质并进入水层。 十一、沉降:不会解释

十二、破乳剂的作用:1破乳剂较乳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2破乳剂能消除水滴间的静电斥力,使水滴絮凝。3有聚结作用。4能润湿固体,防止固体粉末乳化剂构成的界面膜阻碍水滴聚结。

十三、破乳剂类型:按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镶嵌模式、聚合段数、起始剂具有活泼氢官能团的数量、溶解性能、化合物类别等进行分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能电离出的就是离子型,离子型又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

十四、评价破乳剂的优劣指标:1脱水率。2出水速度。3油水界面状态4脱出水的含油率5最佳用量6低温脱水性能。

十五、按容器的耐压能力,容器分为耐压的游离水脱离器、压力沉降罐和不耐压的常压沉降罐两类。 十六、沉降罐:o w f C o w

h h h h ρρ=+- w h ——水层高度

o h ——油层高度

h——储罐底部至虹吸管顶

C

部的距离

h——污水流经虹吸管上行

f

管和液力阀是的水力损失

我对常压沉降罐的理解就是把

油通入到洗气瓶,溶于水的全

留在水里,油的密度小,就抽

最上层的油,就是沉降比较好

的原油了。

第六章

一、原有稳定的目的:①降低原油蒸气压,满足原油储存、

管输、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安全和环保规定。②某些酸

性原油内溶有硫化氢气体、挥发性硫化物和具有放射性的

氡气,因而从原油内分出对人类有害的溶解杂质气体是原

油稳定的另一目的。③原油稳定中追求最大利润,因为

原油密度越小售价越高,所以追求储罐原油体积最多、密

度最小是原油稳定的经济目的。

二、多级分离:多级分离实质上是利用若干次减压闪蒸使

原油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其流程见图6-3。

三、闪蒸稳定:利用闪蒸原理使原油蒸气压降低,称为闪

蒸稳定。

四、闪蒸稳定原理流程

图6-5为原油负压闪蒸原理流程。脱水后的原油经节流减

压后呈气液两相状态进入稳定塔,进料温度一般为脱水温

度约在50~70C o范围内,塔顶与压缩机入口相连,由于进口节流和压缩机的抽吸,使塔的操作压力为0.05~0.07MPa,形成负压(真空)。原油在塔内闪蒸,易挥发组分在负压下析出进入气相,并从塔顶流出。气体增压、冷却至20~40C o左右,在三相分离器中分离出不凝气、凝析油(或称粗轻油)和污水。不凝气送往气体处理厂,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凝析油可单独输送至气体处理厂加工成液体石油产品;可回掺至稳定原油内增加原油数量、提高原油质量;也可回掺至末级分离器或闪蒸塔入口原油内,提高油气分离效率。由塔底流出的稳定原油,增压后送往矿场油库。

五、负压稳定塔的关键参数:操作压力、温度和汽化率。

油气集输大队2014年设备管理基础常识概述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红色的为重点学习内容,请于每季度底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组织内容考试一次,大队检查设备工作时抽查岗位员工的内容。请将2014年3月5日(星期三)通知“设备管理基础知识”登记在《设备管理通知单》上。 一、设备管理基本常识 (一)设备管理方针:保养为主、维修为辅、节能为佐。 (二)设备管理目标:最终实现设备的“TPM”管理。“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护”的缩写。 (三)设备管理的总体要求:部件齐、声音正、马力足、仪表灵、资料全。 (四)“十字作业”内容: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五)设备管理中的“四懂、三会、三好”: 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六)设备事故处理中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经处理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七)设备维护保养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八)设备管理中“三快、四勤、六清”: 三快:发现问题快、反映问题快、解决问题快 四勤:勤看、勤听、勤闻、勤摸 六清:设备结构原清、设备运转动态清、设备运转资料清、交接班清、环境卫生清、工具清 (九)设备管理的“两不见天、三不落地”:两不见天:油料加注不

见天、清洗过的精密机件不见天;三不落地:油料、机件、工具不落地。 (十)设备运行中“四个禁止”:禁止超压、禁止超速、禁止超温、禁止超负荷。 (十一)设备维修中的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十二)润滑油的作用:润滑、冷却、防腐、清洁、密封。 (十三)润滑管理“十六字”方针:专储专罐、密闭输送、油品对路、按质更换。 (十四)“三过滤、一沉淀”:油品入库过滤,油品装加油桶(壶)过滤,油品加注到设备机身过滤。油品入库进罐沉淀。 (十五)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 (十六)润滑油换油制度:按质换油(根据检测结果更换)。 (十七)冷却液的作用:冷却、防腐、防垢、防冻。 (十八)红旗设备的标准: 1.完成任务好,做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 2.技术性能好,动力达到铭牌规定要求; 3.零部件、随机工作完整齐全; 4.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好。 5.使用维修记录齐全、准确。 二、润滑油 (一)润滑油检测方法:斑点(滤纸)、介电常数(快速分析仪)、理化分析(化验室)。通常斑点分为五级(1、2、3级为合格,4、5级通知换油),介电常数柴油机油一般超过18-19为换油,汽油机油一般超过17-18为换油。固定设备一般采用现场快速分析和理化分析。我厂主要采取的是介电常数检测方法,使用的仪器为HF-1型快速分析仪。 (二)润滑油选用标准: 1.在保证润滑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运动粘度小的润滑油;

油气集输期末考试知识点

流动三部曲:石油在地层内向井底的流动;②石油沿井筒由井底向井口的流动;③石油在地面集输系统内的流动。 分离器的分类:功能不同,气液两相分离器和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两种;按其形状不同,分卧式分离器、立式分离器、球形分离器等;按其作用:分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等;按其工作压力不同,又可分为真空分离器、低压分离器、中压分离器和高压分离器。液体分离分为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和多级分离三种。 天然气矿场集输管网是集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集输管线包括采气管线、集气支线和干线。集气管网通常分为枝状、放射状、环状和成组状管网. 平衡常数通常是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函数 目前较常用混输管道流型图:贝克流型图,曼德汉流型图 分离器试压通常分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压两个阶段进行。试压介质一般用清水。天然气按压力-温度相特性:干气、湿气、凝析气、伴生气 按气体含量:世界上开采的天然气中约有30%含有H2S和CO。H2S >1%和/或CO2>2%的天然气称为酸天然气,否则称甜天然气。 PR方程是目前在油气藏烃类体系相态模拟计算使用最为普遍。 8种流型气泡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段塞、不完全环状、环状、弥散流 根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气液两相管路处理常用的三种模型: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流型模型 均相流模型用于计算气泡流和弥散流混输管道的压降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分相流模型与分层流、波状流和环状流的情况比较接近。 三相分离器具有将油井产物分离为油、气、水三相的功能,适用于有大量游离水的油井产物的处理。这种分离器在油田中高含水生产期的集输联合站内。 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天然气脱水、天然气加热、降压法、天然气中注入水合物抑制剂 油气藏分为五种类型:不饱和油藏、饱和油藏、油环气藏、凝析气藏、气藏 油藏的驱动方式有: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重力驱动 按汽油比将油气井井流产物分:死油;黑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气;湿气;干气蒸馏共有三种方式:闪蒸-平衡汽化、简单蒸馏-渐次汽化、精馏。精馏过程实质上是多次平衡汽化和冷凝的过程 天然气:气藏气、凝析气藏气和油藏伴生气。注蒸气蒸气驱动和蒸气吞吐两种方式分馏法可分为常压分馏和压力分馏。根据精馏塔的结构和回流方式的不同,分馏法又可分为提馏稳定法、精馏稳定法和全塔分馏稳定法等三种。 流程内只有集中处理站的称一级布站,有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的称二级布站,三级布站有计量站、转接站(为井流液相增压的设备)和集中处理站。 一级半布站:集中处理站之外,布置若干选井点,选井点仅设分井计量用的选井阀组,不设计量分离器和计量仪表。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有:①酸的类型;②酸的浓度;③面容比;④酸液的流⑤地层温度;⑥地层压力。 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分: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两相和多相流管路。输油管和输气管都属于单相管路。矿物集输管路中大约有70%属于两相或多相混输管路。按管路工作范围和性质分:集输管路分为油管、采气管、集油(气)管和输油/气管。常把段塞流分为三种:水动力段塞流;地形起伏诱发的段塞流;强烈段塞流。 强烈段塞流具有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大致分为以下四个过程:①立管底部堵塞; ②立管排液;③液塞加速;④立管排气。

油气集输知识点复习

1、露点 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应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低环境温度5℃。 2、硫化氢含量:不大于20mg/m3。 3、C5+含量:不大于10g/m3。 4、有机硫含量:不大于250mg/m3 1、组成要求 C1+C2含量:不大于3%(分子百分数); C5+含量:不大于2%(分子百分数); 2、饱和蒸汽压要求 38℃时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15个大气压(绝对); -10℃时的饱和蒸汽压大于3个大气压(绝对); 3、体积含水量要求 不大于0.5%; 油田生产的特点是连续的、又是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 a.油井数量增加,含水量上升,产液量增加; b.自喷井间歇自喷或改抽; c.个别抽油井改为注水井; d.生产层系调整,油品物性发生变化。 可见,一元体系的相特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纯烃的饱和蒸气压仅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压力愈高,其饱和蒸气压愈大 ?纯烃气体温度愈高,愈不容易液化 ?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是气夜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 可见,二元体系的相特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由P-T 图可以看出,相特性与二元体系的组成有关,重组分越多,特性向右偏移?饱和蒸气压不再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在某一温度下,气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压力有一个范围,其大小和汽化率有关,汽化率愈小,饱和蒸气压愈大?二元体系的临界温度在构成二元体系的组分临界温度之间,临界压力多数情况下高于纯组分的临界压力 ?临界冷凝温度、临界冷凝压力是气液两相能平衡共存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在二元体系中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不再是气液能平衡共存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二元体系内,温度高于轻组分临界温度时,仍能使轻组分部分或全部液化 ?临界点附近存在反常区,有反常冷凝和反常汽化现象 强列断塞流的抑制 ?设计 ?减小立管直径 ?增加附加设备 ?立管底部注气 ?采用海底气液分离器或海底液塞捕集器 ?在海底或平台利用多相泵增压 ?立管顶部节流 多级分离与一级分离的比较 ◆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 ◆多级分离所得的原油密度小 ◆原油组成合理,蒸汽压低,蒸发损耗少,效果好

油气集输

油气集输 油(气)田开发包括(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及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将分散在油田各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油,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汽油)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同时油气集输系统还为油藏工程提供分析藏油动态的基础信息. 油气集输系统工作内容(1)油井计量(2)集油(3)集气(4)油气水分离(5)原油处理(脱水)(6)原油稳定(7)原油储存(8)天然气净化(9)天然气凝液回收(10)凝液储存(11)采出水处理 工艺流程:收集油井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按一定顺序通过管道,连续地进入各种设备和装置进行处理,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输送到指定地点的全过程. 集油流程大体分三类:(1)产量特高的油井(2)计量站集油流程(3)多井串联集油流程. 我国石油界按流程中最有特色部分命名集油流程:(1)按集油加热方式(2)按集油管网形态(3)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量(4)按集油系统的布站级数(5)按流程的密闭性(开式集油流程和闭式集油流程之分) 加热流程适用于倾点和粘度较高的石蜡基原油. 多井串联集油流程:优点:钢材耗量少,建设速度和投产见效快.缺点:①计量点,加热点多而分散,不便于操作管理和自动化的实施②各井的生产相互干扰,流程适应能力差并不便于调查和改造. 选择流程依据:(1)集油流程的选择应以确定的油气储量,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方案为基础(2)油气物性(3)油田的布井方式,驱油方式和采油方式以及开发过程中预期的井网调整及驱油方式和采油工艺的变化等(4)油田所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条件以及油田所在地的工农业发展情况,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居民点和配套设施分布等社会条件(5)已开发类似油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选择原则:(1)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2)满足油田开发,开采设计调整的要求和适应油田生产动态变化的要求(3)贯彻节约能源原则(4)充分利用油气资源(5)贯彻”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原则(6)注意保护环境.

油气储运工程概述

概述: 本专业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培养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石油天然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与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和化工过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油气质量检测、油气储运设备的防腐与安全保障技术; ◆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熟悉油气储运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干学科 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 4、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5、实践教学 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主要专业实验: 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相关专业 交通工程。 9、原专业名 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 二、专业综合介绍

油气集输安全操作管理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23 油气集输安全操作管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油气集输安全操作管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节、概述 一、矿场油气集输的任务 矿场油气集输是将油井采出的油、水、气混和物进行收集、暂存、初步处理并输送到指定的容器或装置的全部生产过程。其主要任务是: (1)、收集油井产出物; (2)、对油、气、水、轻烃、杂质的分离和净化等初步处理,输出四种合格产品(即:净化原油、轻烃、净化伴生气、净化水); (3)、分别对油、气进行计量; (4)、分别将油、气输送到指定的油库(站)或炼油厂和化工厂等用户。 二、油气集输管理的基本要求 (1)、保证集输平衡,并达到规定的储油能力; (2)、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3)、计量准确,输差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 (4)、油气损耗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及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及工艺流程 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石油工程系 专业:油田化学3班 姓名:王华乔 学号:52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及工艺流程 摘要:油气集输工程要根据油田开发设计、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自然条 件等进行设计和建设。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要求做到:①合理利用油井压力,尽量减少接转增压次数,减少能耗;②综合考虑各工艺环节的热力条件,减少重复加热次数,进行热平衡,降低燃料消耗;③流程密闭,减少油气损耗;④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油气集输,作为油田生产油气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四个方面:(1)将开采出来的石 油气、液混合物传输到处理站,将油气进行分离以及脱水,使原油达到国家要求 标准;(2)将合格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原油储存库进行储存;(3)将分离出 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再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4) 分别把经过处理,可以使用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给客户。由于油气集输涉及到整 个油田的各户钻井,因此相较于其它环节,油气集输铺设范围广,注意部位多等 诸多相关难题,因此,一个油田油气集输环节技术水平的高低,可能会直接波及 到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和能力。下面笔者对油气集输进行相关介绍,希望对 读者有所帮助。 一、油气收集包括集输管网设置、油井产物计量、气液分离、接转增压和油罐烃蒸气回收等,全过程密闭进行。 1、集输管网用钢管、管件和阀件连接油井井口至各种集输油气站的站外 管网系统(图1)。管线一般敷设在地下,并经防腐蚀处理。 油田油气集输集输管网系统的布局须根据油田面积和形状,油田地面的地形和地物,油井的产品和产能等条件。一般面积大的油田,可分片建立若干个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系统;面积小的油田,建立一个系统。系统内从各油井井口到计量站为出油管线;从若干座计量站到接转站为集油管线。在这两种管线中,油、气、水三相介质在同一管线内混相输送。在接转站,气、液经分离后,油水混合物密闭地泵送到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脱水原油继续输送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从接转站经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原油输送管线为输油管线。利用接转站上分离缓冲罐的压力,把油田气输送到集中处理站或压气

油气集输知识总结

绪论 1、油田集输系统的功能:将分散在油田各处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油、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汽油)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同时油气集输系统还为油藏工程提供分析油藏动态的基础信息,使油藏工作者能加深对油藏的认识。 2、油气集输的流程和分类: a从油井到集中处理站的流程称集油流程;从集中处理站到矿场油库的流程称输油流程。 b国内外的集油流程大体为三大类:产量特高的油井、计量站集油流程、多井串联集油流程。 c我国石油界常按流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命名集油流程,具体有: 按集油加热方式分为:不加热集油流程、井场加热流程、热水伴热流程、蒸气伴热流程、掺热水集油流程、掺热油集油流程、掺蒸气集油流程。 按集油管网的形态分为:树枝状集油流程、辐射状集油流程、环状集油流程、多井串联集油流程。 按集油系统的布站级数:流程内只有集中处理站的称为一级布站;有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的称为二级布站;三级布站有计量站、转接站、集中处理站。 按流程的密闭性分为:开式集油流程和密闭集油流程。 3、气田集气系统与油田集输系统不同的是:a气藏压力一般较高;b从气藏至用户,气体处在同一高压、密闭的水力系统内,集气、加工、净化、输气、用气等环节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c集气系统内会形成固态水合物堵塞管线和设备,因此防止水合物形成是集气系统的重要工作;d 气田气与油田伴生气组成不同。 第二章 1、平衡常数K: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平衡时,物系中组分i在气相与液相中浓度之比。平衡常数K可作为组分挥发性强弱的衡量标准。K i=y i/x i 2、蒸馏:使多组分混合物原料发生部分汽化或部分冷凝的相变,气相内浓集了原料中的易挥发组分,而液相内浓集了原料中的难挥发组分,使原料按挥发度不同实施一定程度的分离,这一工艺称蒸馏。 蒸馏共有三种方式:闪蒸、简单蒸馏、精馏。 3、闪蒸:原料以某种方式被加热和或减压至部分汽化,进入容器空间内,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气液两相迅即分离,得到气液相产物,称为闪蒸。 4、精馏:精馏是使液体混合物依据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而达到较完善分离,产品收率较高的一种蒸馏操作。 5、气液相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组成一定的物系,当气液两相接触时,相间将发生物质交换,直至各相的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气、液相组成等)不再变化为止。达到这种状态时,称该物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6、原油的分类: a按组成分类:烷烃>75%为石蜡基,环烷烃>75%为环烷基,芳香烃>50%为芳香基,沥青质>50%为沥青基。b按气油比分类可将油气井井流分为:死油、黑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气、湿气、干气。 c按硫含量分类:把硫含量高的原油称为酸性原油。 d按收缩性分类:低收缩原油、高收缩原油。 e按相对密度和粘度分类:普通原油、重质原油、特重质原油、天然沥青。f我国原油分类,按关键馏分分类:以常压沸点250-275℃和395-425℃两个关键馏分油的密度来划分原油级别。 7、天然气的分类:天然气包括:气藏气、凝析气藏气、油藏伴生气。 a按相特性分类:干气、湿气、凝析气、伴生气。 b按酸气含量分类:H2S>1%或CO2>2%的天然气称为酸性天然气,否则称为“甜”性天然气。 c按液烃含量分类:贫气、富气、极富气。第三章 1、混输管路:用一条管路输送一口 或多口油气井所产产物的管路,只要 管路内存在气液两相,都称为油气混 输管路。 2、流动密度:单位时间内流过管截 面的两相混合物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意义:流动密度常用来计算气液混合 物沿管路流动时的摩阻损失。 3、真实密度:在ΔL长度管段内气液 混合物质量与其体积之比。意义:真 实密度用于计算由于管路高程变化 引起的附加压力损失。 4、按管路工作的范围和性质,集输 管路可分为:出油管,采气管,集油、 集气管,输油、输气管。 5、折算系数:在气液两相混输管路 摩擦压降的计算中,常使用折算系数 把两相流动的压降梯度与单相流动 的压降梯度相关联。 6、Alves将两相流的流型分为:气泡 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流、段塞 流、环状流、弥散流。 Taitel和Dukler根据气液界面的结 构特征和管壁压力波动的功率频谱 密度记录图的特征,将气液两相流动 分成三种基本流型:分离流、间歇流、 分散流。 7、测定流型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类:a 目测法,包括肉眼观察、高速摄影; b测定某一参数的波动量并与流型建 立某种联系,例如测量压力波动、探 针与管壁间导电率波动、x射线被管 内流体吸收量的波动等;c由辐射射 线的吸收量确定气液混合物的密度 和流型,如x射线照相、多束γ射线 密度计等。 8、与气液单相管路相比,油气或油 气水多相流管路计算特点:a流型变 化多;b存在相同能量消耗;c存在 相间传质;d流动不稳定;e非牛顿 流体和水合物,在油田的多相流管路 内,油水混合物为非牛顿流体,其表 观粘度随剪切历史和剪切强度而变。 在气田的多相流管路内,在高压、低 温条件下管路内可能形成固态水合 物。 9、段塞流可分为三类:水动力段塞 流、地形起伏诱发段塞流、强烈段塞 流。 10、强烈段塞流一个周期内的四个过 程:立管底部堵塞、立管排液、液塞 加速、立管排气(看书P201,有可 能展开考简答题)。 强烈段塞流的抑制:强烈段塞流的抑 制就是破坏其形成的条件,即破坏出 油管的气液分层流动并防止立管底 部被液体堵塞。其方法较多,基本上 从设计和增加附加设备两方面解决。 例如:a减小立管直径,增加出油管 压力和立管内的气液流速;b立管底 部注气,减小立管内气液混合物柱的 静压,使气体带液能力增强;c采用 海底气液分离器或海底液塞捕集器; d在海底或平台利用多相泵增压;e 立管顶部节流。 11、清管的目的:a定期清管是提高 管路输送效率的有效措施b在管路竣 工阶段,可清除管内杂质c可为管路 内壁涂敷树脂类防腐层d对湿天然气 管路,投产前需用清管器和干燥剂对 管路进行干燥,防止残留水与天然气 生成水合物。 12、管路干燥的方法:a用液氨干燥 管路;b用露点-60℃的、极干燥的空 气推动清管器;c用甲醇吸收管内水 分。 13、多相泵的优点:a减少边缘井井 口回压,增加油井产量,延长油井寿 命;b对于产量和储量不大的边缘油 田,能降低生产成本,使边缘油田得 以经济开采;c与常规流程相比,采 用多相泵的占地面积小、生产流程简 单、流程的密闭性好。 14、对多相泵的要求:a能适应气液 体积流量和气液比大幅变化的能力; b有较强的抗磨、抗蚀能力;c能适 应不同环境的要求。 第四章 1、分离器按功能可分为:油气两相 分离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计量分 离器、生产分离器;从高气液比流体 中分离出夹带油滴的涤气器;用于分 离从高压降为低压时,液体及其释放 气体的闪蒸罐;用于高气液比管线分 离气体和游离液体的分液器等。 2、立式、卧式分离器优缺点比较:a 在立式分离器重力沉降和集液区内, 分散相运动方向与连续相运动方向 相反,而在卧式分离器内,两者相互 垂直。显然,卧式分离器的气液机械 分离性能优于立式;b在卧式分离器 内,气液界面面积大,有利于分离器 内气液达到相平衡,即在相同气液处 理量下,卧式分离器尺寸较小,制造 成本较低;c卧式分离器有较大的集 液区体积,适合处理发泡原油和伴生 气的分离以及油气水三相分离;d来 液流量变化时,卧式分离器的液位变 化较小,缓冲能力较强,能向下游设 备提供较稳定的流量;e卧式分离器 还有易于安装、检查、保养,易于制 成橇装装置等优点;f立式分离器适 合于处理含固态杂质较多的油气混 合物,可以在底部设置排污口定期排 污;g立式分离器占地面积小,这对 海洋采油、采气至关重要;h立式分 离器液位控制灵敏;i对于普通油气 分离,特别是可能存在乳状液、泡沫 或用于高气油比油气混合物时,卧式 分离器较经济;在气油比很高和气体 流量较小时(如涤气器),常采用立 式分离器。 3、立式分离器中,油滴能沉降的必 要条件:油滴的沉降速度v d必须等于 或大于气体在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 速v g,即v d≥v g。 在卧式分离器中,油滴能沉降至集液 区的必要条件:油滴沉降至气液界面 所需的时间应小于或等于油滴随气 体流过重力沉降区所需时间。 4、分离器基本组成:入口分流器, 重力沉降区,集液区,捕雾器,压力、 液位控制,安全防护部件。 5、对分离器的质量要求:原油脱气 程度、天然气通过分离器后的质量增 加百分数、气体带液率k o 、液体带气 率k g、气体和原油在分离器内必需的 停留时间、气体的允许流速。 6、经重力沉降后,气体内所携带的 油滴粒径应小于150~500μm,常用捕 雾器以碰撞和聚结原理从气流中分 离这种小油滴,捕雾器中分出的液珠 直径应小于100μm。捕雾器可分为: 折板式捕雾器、丝网式捕雾器、填料 式捕雾器、离心式捕雾器。 7、发泡原油:有些原油所含气泡上 升至油气界面后并不立即破裂,在气 泡消失前有一段寿命,使许多气泡聚 集在油面上形成泡沫层,泡沫层的体 积甚至可占分离器容积的一半,具有 这种性质的原油称发泡原油。 原油发泡危害:a液位控制困难;b 减小了重力沉降和集液区的有效体 积,使油气分离工况恶化;c气体中 带油量和原油中带气量增多。 原因:由于原油内存在许多天然表面 活性剂,如胶质、沥青质、蜡、微小 固体杂质等,分散在原油内的这些天 然表面活性剂会浓集于原油表层内, 降低了原油的表面能,因而气泡不易 破裂、形成较稳定的泡沫层。 抑制措施:a降低分离器上游油气混 合物的流速,以降低油气流动中所受 的剪切力;b分离器采用的入口分流 器应能避免流体发生剧烈湍流,减小 入口分离器压降避免析出较多的溶 解气;c增大分离器集液区体积,使 原油在分离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使泡沫破灭;d使用消泡剂;e提高 油气混合物分离温度。 8、分离器内部构件:入口分流器(功 能:a减小流体动量,有效地进行气 液初步分离;b尽量使分出的气液在 各自的流道内分布均匀;c防止分出 液体的破碎和液体的再携带)、防涡 器(防止漩涡产生)、防波板(阻止 液面波浪的传播)、消泡板(使气泡 聚结、破灭)。分离器各种内部构件 作用:强化油气平衡分离和机械分离 作用,减小分离器外形尺寸。 9、分离方式:一级分离、连续分离、 多级分离。 一次分离:一次分离是指混合物的气 液两相在保持接触条件下逐渐降低 压力,最后流入常压储罐,在罐内实 行气液分离。 连续分离:随油气混合物在管路内压 力的降低,不断的将析出的平衡气排 出,直至压力降为常压,平衡气亦最 终排除干净,剩下的液相进入储罐。 多级分离:指油气两相保持接触条件 下,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把压降过 程中析出的气体排出;脱除气体的原 油继续沿管路流动,压力降到另一较 低值时,把该段降压过程中从油中析 出的气体排出,如此反复,直至系统 的压力降为常压,产品进入储罐为 止。每排一次气,作为一级;排几次 气,称为几级分离。 多级分离的优点:a多级分离所得的 储罐原油收率高,密度小,组成合理; b多级分离所得储罐原油中C1含量 少,蒸汽压低,蒸发损失少;c多级 分离所得天然气数量少,重组分在气 体中的比例少;d多级分离能充分利 用地层能量、减少输气成本。 10、液体再携带是气液分离的逆过 程,即已得到分离的液体再次被气体 卷起成油雾,随气体流出分离器。 非发泡原油在分离器内停留时间为 1-3min,发泡原油5-20min。 11、★用分子运动学理论来解释多级 分离为什么会获得较多的液体量,而 且液体相组合较合理? 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本来应处 于液态的分子量较大的烃类,在多元 物系中所以能有分子进入气相,以及 在纯态时呈气态的烃类在多元物系 中所以能部分存在于液相中,其原因 是:在多元物系中,运动速度较高的 轻组分分子在运动过程中,与速度低 的重组分分子相撞击,使前者失去原 本可以使其进入气相的能量,而后者 获得能量进入气相,这种现象称为携 带作用。平衡物系压力较高时,分子 间距小、分子间引力大,分子需具备 较大能量才能进入气相。能量低的重 组分分子进入气相更困难,所以平衡 物系内气相数量较少,重组分在气相 中的浓度也较低。气体排出愈及时, 以后携带蒸发的机率愈少。由此可以 得出如下结论:连续分离所得的液体 量最多,一次平衡分离所得的液量最 少,多级分离居中。 第五章 1、原油处理是指对原油脱水、脱盐、 脱除泥砂等机械杂质。 2、原油处理的目的:a满足对商品原 油水含量、盐含量的行业或国家标 准;b商品原油交易时要扣除原油水 含量,原油密度则按含水原油密度 计;c从井口到矿场油库,原油在收 集、矿场加工、储存过程中,不时需 要加热升温,原油含水增大了燃料消 耗,占用了部分集油、加热、加工资 源,增加了原油生产成本;d原油含 水增加了原油粘度和管输费用;e原 油内的含盐水常引起金属管路和运 输设备的结垢与腐蚀,泥砂等固体杂 质使泵、管路和其他设备产生激烈的 机械磨损,降低管路和设备的使用寿 命;f影响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3、原油中水存在的形式:原油中所 含的水分,有的在常温下用静止沉降 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这 类水称为游离水;有的则很难用沉降 法从油中分离出来,这类水称为乳化 水,它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 液,或原油乳状液。 4、形成乳状液的三个条件:a系统中 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 相溶)的液体;b有强烈的搅动,使 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 另一种液体中;c要有乳化剂的存在, 使分散的微小液滴能稳定地存在于 另一种液体中。 5、形成乳状液的因素:a原油中含水 并有足够数量的天然乳化剂是生成 原油乳状液的内在因素b在石油生产 中还常使用缓蚀剂、杀菌剂、润湿剂 和强化采油的各种化学剂等都是促 使生成乳状液的乳化剂;c各种强化 采油方法都会促使生成稳定的原油 乳状液,如油层压裂、酸化、修井等 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剂常产生特别稳 定的乳状液;d井筒和地面集输系统 内的压力骤降、伴生气析出、泵对油 水增压、清管、油气混输等都会强烈 搅拌油和水,促使乳状液的形成和稳 定。 6、乳状液预防的方法:a尽量减少对 油水混合物的剪切和搅拌;b尽早脱 水。 7、乳状液稳定性是指乳状液抗油水 分层的能力。 试述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任选5个)? a分散相粒径。分散相粒径愈小,愈 均匀,乳状液愈稳定;b外相原油粘 度。在同样剪切条件下,外相原油粘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1.集油:是收集与计量油井产物的过程。集油流程的分类;1.产量特高的油井,每口井有单独的分离、计量设备、有时还有单独的油气处理设备 2.计量站集油流程。 3.多井串联集油流程2.油井至计量站的加热方式有:不加热、在井场加热后井流进入出油管线、热伴随、掺输。按照加热方式命名为:不加热集油流程、井场加热流程、热水伴热流程、蒸汽伴热流程、掺热水集油流程、掺热油集油流程、掺蒸汽集油流程。 3.集油管网形态分为:树状集油流程、辐射状集油流程、环状集油流程、多井串联集油流程 4.流程的密闭性分为:开式集油流程、密闭集油流程 5.常压储罐不能避免原油的:工作损耗、呼吸损耗、闪蒸损耗 6.原油按汽油比分类:死油、黑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气、湿气、干气 7.水的°API为10,油品愈轻,°API相对密度愈大 8.原油溶入天然气后粘度减小 9.倾点:在规定一期试验条件下,试管内油品在5S内流动的最低温度 10.凝点:油品在倾斜45℃角试管内停留1分钟不流动的最高温

11.凝点和倾点是衡量油品流动性的条件指标 12.天然气安特性分类:干气、湿气、凝析气、伴生气 13.油气混输管路:用一条管路输送一口或多口油气井所产产物的管路,管路内存在气液两相。又称两相流或多项流管路 14.滑移速度是气相速度与液相速度之差Ws=Wg—Wl 15.滑动比是气相速度与液相速度之比s=Wg/Wl 16.流行划分:Alves管内气液比由小到大,气泡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流、段塞流、环状流,弥散流Taitei-Dukler 分为:分层光滑流、分层波浪流、间歇流、环状雾状流,分散气泡流 17.多相流计算特点:流型变化多、存在相间能量消耗、存在相间传质、流动不稳定、非牛顿流体和水合物 18.段塞流的分类:水动力段塞流、地形起伏诱发的段塞流、强烈段塞流 19.常用的清管器:密闭型清管器,或为圆盘式,或为球型清管器 20.清管频率与关路中段捕集器液体处理能力有关 21.多项泵的类型:螺旋轴向泵、双螺杆多相泵、步进腔室多相

油气储运工程介绍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为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开发西部、保护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规划了“西气东输”工程、跨国油气管道工程以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大型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其中正在实施的天然气管道近7000公里(总投资约650亿元),拟议中的跨国油气长距离输送管道16000公里。 简介 “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油气储运工程 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 油气储运 现代输气管道发源于美国。1886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工业规模的长距离输气管线。自20世纪60年油气储运工程 代以来,全球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迅速。在北美、独联体国家及欧洲,天然气管道已连接成地区性、全国性乃至跨国性的大型供气系统。,全球干线输气管道的总长度已超过140万千米,约占全球油气干线管道总长度的70%。最早的一条原油输送管道,是美国于1865年10月在宾夕法尼亚州修建的一条管径50毫米长9756米从油田输送原油到火车站的管道,从此开始了管道输油工业。但油气管道运输是从1928年电弧焊技术问世,以及无缝钢管的应用而得到发展和初具规模的。管道输送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对油轮的袭击,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油料供应,美国于1942年初开始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紧急建成了一条全长2018千米,管径分别为600毫米(当时最大的)和500毫米的原油管道,保障了原油的供应。半年之后又投用了一条长2373千米、管径为500毫米的成品油管道。对保证盟国的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道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大型输油管道系统有:(1)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它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的原油管道,其北、南线长度分别为4412千米和5500千米,管径为426~1220毫米,年输原油量超过1亿吨,管道工作压力4.9~6.28兆帕。(2)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其全长1287千米,管径1220毫米,工作压力8.23兆帕,设计输油能力1亿吨/年。(3)沙特阿拉伯的东-西原油管道。其管径1220毫米,全长1202千米,工作压力5.88兆帕,输油能力1.37亿立方米/年。(4)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该管道系统干线管径为750~1020毫米,总长4613千米,干线与支线总长8413千米,有10个供油点和281个出油点,主要输送汽油、柴油、燃料油等100多个品级和牌号的油品。全系统的输油能力为1.4亿吨/年。中国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全长147千米,管径150毫米。60年代后,随着大庆、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开发,兴建了贯穿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原油管道网。东北地区的大庆-铁岭(复线)、铁岭-大连、铁岭-秦皇岛4条干线管径均为720毫米,总长2181千米,形成了从大庆到秦皇岛和大庆到大连的两大输油动脉,年输油能力4000万吨。到1995年底,中国共有9272千米的干线原油管道,年输送原油量约1.2亿吨。1997年,中国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常温输送的库尔勒-鄯善原油管道。到1989年,中国在四川、重庆地区已形成了一个总长度达1400多千米的环形干线输气管网。中国其他地区已建成的输气管道主要有:华北至北京输气管线(两条)、大港至天津输气管线、中沧线(濮阳至沧州)、中开线(濮阳至开封)、天沧线(天津至沧州)、陕京线(靖边至北京)、靖西线(靖边至西安)、靖银线(靖边至银川)、轮库线(轮南至库尔勒)、吐乌线(吐鲁番至乌鲁木齐)等。此外,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还建成了两条长距离海底输气管道。一条是南海崖13-l气田至香港输气管线,另一条是东海平湖凝析气田至上海的湿天然气管线。,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机遇,酝酿多年的“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建成。这项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建设一条从新疆塔里木到上海、总长度达4000多千米的大型干线输气管道。 学科发展 中国正在启动国家油气储备计划建设,在镇海、舟山、黄岛和大连建设四个石油储备基地。同时在大庆、天津、濮阳和江苏的“五大储气库”工程也在规划之中,并在北京、信阳、上海及武汉设立四大调配枢纽油气储运工程 以配合五大气库,以便于调配特大型管网的配气量。预计在2010年左右,中国油气储运管网将逐步建成和完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能源消耗相对较高的地区,同时又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有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征石化公司、镇海石化公司,金山石化公司及高桥石化公司等。另外,在江苏省内还有江苏油田、江苏气田。近期完成的甬-沪-宁管线将宁波港上岸原油输送到上海、南京等石化企业和化工基地,江苏省省内成品油供应管线联网正在酝酿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西气东输”的终端,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未来的全国天然气总体布局中,超过30%的工程涉及江苏省。成品油销售系统更是遍布省内的各个角落,2001年6月的一次普查表明,全省拥有成品油库96个,加油站4924座,2001年全省加油站成品油销售超过580万吨。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油气储运新技术研究,提高油气储运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进而为我省油气储运及能源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油气储运技术人才,因此油气储运学科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奠定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油气集输系统的任务、研究对象和油气集输流程以及各主要工艺环节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集输研究对象、流程及发展;油气性质、烃系的相特性、相平衡计算;油气混输管路的参数和术语、混输管路的特点以及气液两相管路的压降计算,分离方式、分离级数和分离压力的选择、油气两相分离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离器设计的工艺计算方法、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和界面控制;原油乳状液的定义、生成机理和其性质、原油脱水各方法的原理、所用容器设备的结构以及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原油稳定的原理、方法和原理流程、原油稳定深度以及工艺方案的确定、比较和选择。使学生掌握油气集输的基本内容和工艺流程以及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油气集输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油气集输系统各工艺环节的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较快地承担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本章主要讲述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油气集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油田主要产品及其质量指标、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油气集输流程以及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等问题,以期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油气集输这门课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并且对油田油气集输所涉及的内容有较全面的认识。本章的重点为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油田产品及其质量指标和油气集输流程等部分的知识。 一、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生产中的地位 1、研究对象由石油院校的院系构成和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安排可以了解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主要任务是寻找石油资源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学院):主要任务是通过钻井,采出石油,使石油由地下流至地面上来,这时流出的石油包含了水、砂、硫、盐等杂质;同时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还开设了《油库设计》、《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等课程,它们所涉及到的理论是为储存和运输商品原油、天然气以及石油产品服务的。 因此说油气集输(也叫作油气田地面工程)是继石油工程之后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把油田中分散的油、气进行集中、输送和必要的处理加工,使之成为石油产品,即商品原油和天然气。 由此可以看出,油气集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和输送问题。 2、地位油田的工业开采价值被确定后,在油田地面上需要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 施,以

油气集输 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专业班级:油气储运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科技大楼_______设计题目:_ 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置 ——分离器计算(两相几旋风)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目录 1. 引言 (1) 2. 设计说明书 (2) 2.1 概述 (2) 2.1.1 设计任务 (2) 2.1.2 设计内容和及要求 (2) 2.1.3 设计依据以及遵循的主要的规范和标准 (2) 2.2 工艺设计说明 (2) 2.2.1 工艺方法选择 (2) 2.2.2 课题总工艺流程简介 (2) 3. 计算说明书 (3) 3.1 设计的基本参数 (3) 3.2 需要计算的参数 (3) 4. 立式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4) 4.1 天然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4) 4.2 压缩因子的计算 (4) 4.3 天然气流量的计算 (5) 4.4 液滴沉降速度计算 (5) 4.4.1 天然气密度的计算 (5) 4.4.2 临界温度、压力的计算 (5) 4.4.3 天然气粘度的计算 (7) 4.5 立式两相分离器的计算 (9) 4.5.1 立式两相分离器直径的计算 (9) 4.5.2 立式两相分离器高度的计算 (10) 4.5.3 立式两相分离器进出口直径的计算 (10) 5. 旋风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11) 5.1 旋风分离器的直径计算 (11) 5.2 旋风分离器的长度计算 (11) 5.3 旋风分离器的进出口管径计算 (11) 6. 结论 (13) 6.1 设计思路 (13) 6.2 所做工作 (13) 6.3 得到的结果 (13) 7. 参考文献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