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摇篮,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地理学科有着丰盛的德育内涵,理应担当德育教育的严重角色。而学校德育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之中,我努力尝试把德育融入地理教学,让地理课堂盛开德育之花,从而使我的地理教学渐入佳境。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有用地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钻研教材内容,挖掘xx因素

地理教材包含着及其丰盛的德育内容。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结合教学充分发掘其本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如通过学习祖国历史、地大物博、山川雄壮等内容,增强学生心爱祖国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心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醉心;对祖国前途的高度关心和坚定信念;为了祖国人民甘愿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地理教材中的内容是地理教育和思想渗透的依据基础,但是教材在编写时,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对于发展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没有开采和捕捉到,所以充分发挥教材本身教育因素的同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趣味化的材料,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我们在联系实际时,决不能脱离教材悬空说教。详尽内容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世界各国发展现状、国内外巨大的政治事件、联系乡土人情等。例如,在讲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教材中并没有把人口和资源联系过多,教师可根据中国的人口有关材料,补充一些人口与资源的反比例性,介绍一些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以及民族政策。

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便可使学生感受到党领导人民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工作难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这里便渗透可对党和社会主义的心爱之情。

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性、层次性和连贯性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广博而不集中,不详尽,因此德育渗透要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有层次性的计划。地理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开发教材中思想教育的潜力。

要明确每一章节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遵循教学原则、设计好教学程序方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同时注意不要使德育渗透“成人化”、“呆板花”要有层次阶梯性贴近未成年人进行。使整个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全面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这样,德育渗透才能够收到明明的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是看得见、感受得到、摸得着的地方。通过亲身的感受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总有一种分外的感情。杜甫有“霜从白露起,月是故乡明”的绝句,歌曲中赞美家乡的更是举不胜举。由此可见,爱家乡之情人皆有之。因此,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可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家乡、真切地心爱家乡,自然会萌发建设家乡的剧烈愿望,而爱国之心与爱家乡之情是息息相通的,进而升华为心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崇高理想。

四、合适运用比较法的有用途径渗透德育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大量事实材料,对从中比较所得的结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学生易于接受,迅速改变观念,教育效果自然明明。但要注意,对比的事物要具有类比性。例如,中印两国是人口多、底子薄的文明古国,但印度粮食总产量尚不到我国的一半,工业等也远不如我国,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4%以下,而印度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我国。通过对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良于资本主义制度欣然被学生认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良性。

当然,在对比时,我们应该承认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各项发展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来,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现实,教育学生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激励学生发奋图强,艰苦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

“地理知识教育、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三大任务。”在完成三大任务的同时,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方法、途径,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通过地理知

识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意义,进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简谈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油田一中地理组

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