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与NGN》综合练习题解答
软交换技术-试题(空)

姓名:成绩:第一部分单项选择(共45分,每题1.5分)1.从狭义来讲,NGN特指以()设备为控制中心,能够实现业务与控制、接入与承载相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
A、多业务传送平台B、软交换C、智能光网络D、无源光网络2.软交换也可以向()提供可编程能力。
A、程控交换机厂商B、软件第三方C、软交换厂设备厂商D、路由器设备厂商3.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增加程控交换机软件B、增加路由器软件C、API和应用服务器D、增加媒体网管软件4.软交换系统中信令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的中继、翻译或终结处理。
A、信令消息B、媒体信息C、管理信息D、控制信息5.软交换系统中媒体网关用来处理电路交换网和IP网的()的互通。
A、信令消息B、媒体信息C、管理信息D、控制信息6.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主要针对传统的()网中的媒体流的汇接接入。
A、帧中继B、ADSL用户C、PSTN/ISDND、以太网用户7.NGN的分层结构中,()层由各种媒体网关或智能终端设备组成,其功能是通过各种接入手段将各类用户连接至网络,并将用户信息格式转换成为能够在分组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格式。
A、传输B、控制C、媒体接入D、业务应用8.NGN的()层是一个开放、综合的业务接入平台,在电信网络环境中,智能地接入各种业务,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A、业务应用层B、媒体接入C、传送D、控制9.SIP协议称()协议。
A、初始会话B、多媒体通信C、媒体网关D、呼叫控制与承载无关10.H.248/Megaco协议称()协议。
A、初始会话B、多媒体通信C、媒体网关控制D、呼叫控制与承载无关11.NGN的主要技术中,采用()技术,承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融合。
A、MPLSB、Ipv6C、ASOND、IP12.NGN小规模用户采用的接入设备是()。
A SG设备B TG设备C IAD设备D AG设备13.下述哪一个协议不是NGN专有的()A SIPB H.248C MGCPD SNMP14、下列哪一个网元完成的功能相当于程控交换机用户模块完成的功能( )A AGB TGC SGD MGC15、IPv4地址按()划分成A、B、C三类。
华工 现代交换技术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什么特点?(1)面向连接网络对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信息、释放连接三个阶段,而无连接网络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
(2)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必须为每一个呼叫选路,一旦路由确定连接即建立,路由中各节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的状态;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组独立选路,但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
(3)用户信息较长时,面向连接方式通信效率较高;反之,使用无连接方式要好一些。
2.软交换、NGN、IMS的含义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含义:(1)软交换:a.狭义上看: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软交换设备),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则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b.广义上看:软交换式是NGN的体系结构(2)NGN:下一代网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a.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各自独立发展。
b.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
c.基于统一协议(一般为IP)的分组承载网络。
ITU-T对NGN的定义: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
ETSI则将NGN定义:为一种规范和部署网络的概念,通过使用分层、分面和开放接口的方式,给业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逐步演进,以生成、部署和管理新的业务。
NGN有关问题

希望了解的NGN相关问题1.目前ngn软交换系统各厂家之间互连互通的情况。
包括互通的程度(业务类型、应用范围等)、互通的协议、方法等。
答:上海贝尔阿尔卡特NGN产品全部采用通用的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通性,并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商用。
2002年作为MSF(Multiservice Switching Forum多业务交换组织)的重要成员,阿尔卡特参加了MSF组织的GMI(Global MSF Interoperability)2002 MSF全球互操作性测试,这次GMI是对前几年各项标准协议在各开发商应用情况的阶段性总结测试,主要考察各种设备的协议互通性。
阿尔卡特的NGN产品在此次互通性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L1 - 基本呼叫 - 登记,摘机,振铃,挂机L2 - 基本呼叫- 包括L1,但具有北美拨号计划(d ia ling p la n d id itm a p)L3 - 基本呼叫 - 包括L1,L2,但具有号码检查和出错处理2M G - 基本呼叫,但有两个网关MSF互操作性测试结果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产品可以采用SIP-T,H.323,SIP中的任何一种与其他软交换互通;软交换产品可以采用Megaco,MGCP,H.323,SIP,LPDC 中的任何一种控制网关;同样,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中继网关设备可以采用Megaco,MGCP,H.323,LPDC,Q.931中的任何一种与软交换或MGC互通。
以下列表均为阿尔卡特在全球多家企业客户的商用及试验网中的真实数据。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设备成功实现互通的其他厂家软交换MGC/GK/Proxy列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设备 其他厂家软交换MGC/GK/Proxy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设备 其他厂家网关列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中继网关设备 互通的其他厂家设备列表:在国内的互通情况,2004年,中国电信组织软交换互连互通测试,ASB的软交换与华为和中兴的软交换完成了互连互通测试,测试协议采用SIP。
《软交换技术与设备》练习册1(2)

第一章一、选择题:1.软交换网络共分成几层结构?( B )A. 3B. 4C. 5D. 62.DTMF 电话是指( C )A. 可视电话B. 脉冲电话C. 双音多频电话D. 数字电话3.MG之间、MG与SIP终端之间使用( C )协议传输媒体流A. MGCPB. SIPC. RTP/RTCPD. TCP4.NGN是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ATM/IP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提供( A )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
A. 语音、视频、数据B. 语音、视频C. 语音、数据D. 数据、视频5.Softswitch的网络结构为( A )A. 分级B. 平面C. 星型D. 环状6.Softswitch通过( A )来识别不同的MGA. IP 地址/域名B. 设备标识C. 电话号码D. MAC地址7.Softswitch位于网络的( D )层A. 业务层B. 核心(传输)层C. 接入层D. 控制层8.下列( B )协议是属于媒体流实时传输协议A. SIPB. RTPC. H323D. TRIP9.下列网元中不属于接入层的是?( A )A. IADB. TGC. SHLRD. BGW10.以下编码方法中,音质最佳的是( A )A. G.711B. G.723C. G.726D. G.72911.下列不属于软交换网络中的网元的是?( A )A. MSCB. TGC. SGD. AG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结构。
2.简述我国本地电话网的基本结构。
3.什么是信令?画出七号信令网的协议栈结构。
4.接入层的作用是什么?简要介绍接入层的主要网元及其功能。
5.ZTE的软交换系统产品(针对控制层和接入层)主要有哪些?ZXMSG9000可以当成哪些网元使用?6.软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7.媒体网关设备(MG)包含哪几种网元?MG的功能是什么?8.信令网关(SG)的作用是什么?9.软交换体系的协议有哪些类型?简述主要协议的特点及作用。
软交换与NGN阶段作业一-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100.0分)1.在H.248协议中,()描述网关向远端实体发送的媒体流特性。
A. 本地描述符B. 远端描述符C. 事件描述符D. 本地控制描述符2.3.以下消息中,该呼叫采用的消息体结构使用的协议是( )。
INVITE Sip:watson @ SIP/2.0Via: SIP/2.0/UDP From: A. Bell ( Sip: a.g.bell @ )To: T. Watson (Sip: watson @ ); tag = 37462311Call-ID: 3298420296 @ CSeq: 1 INVITEContact: Sip: a.g.bell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Content-Length =……v=0o = Watson 4858949 4858949 IN IP4 192.1.2.3s = I'm on my wayc = IN IP4 m = audio 5004 RTP/AVP 0 3A. UDPB. TCPC. SDPD. RTP4.SIP协议网络模型中,( ) 完成用户请求的转发。
A. 重定向服务器B. 代理服务器C. 定位服务器D. 注册服务器5.6.以下协议中,( )协议能够为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需实时传输的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输功能。
A. TCPB. RTPC. SCTPD. RTCP7.8.以下协议中,( )协议主要用来在IP网络中传送电话网的信令。
A. TCPB. RTPC. SCTPD. RTCP9.。
交换和NGN基础简答题(带答案)

简答题:1、简述128模交换机8K版本指定中继拨测,准确的解释其各个参数。
8K版本中对指定中继呼叫功能有较大优化,可支持对V5TK和PRA中继的指定呼叫。
其中“MMM”为指定电路所在的模块号,必须为三位,不足三位如1模块,需输入“001”。
“TTTTT”是5位电路号,不足五位在前面加0补足。
A的含义有扩展:“0”为指定出局中继(包括七号信令中继和中国一号信令中继),8K中新增的PRA、V5TK,也选择A=“0”;“1”为指定RSMII与SM模块之间的话路;“2”为指定SM或SMII与AM之间的话路,注意不要指定被用作模块间通信链路的时隙;2、请写出128模交换机修改模块最大元组数的详细步骤。
1、进行备份数据库操作,并将数据拷贝到其他介质上,对有用户/V5用户的模块,建议还需BKP NSV备份新业务。
2、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格式转换后注意查询一下告警,看转换过程是否正确完成,并检查格式化后的静态数据db_?.dat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3、使用RST BILPOL命令更新计次表,再使用STR BILIF立即取话单。
话单取完后,使用LST BILPOL命令查询主机话单池信息,确认话单已经取完。
4、删除需加载的模块的补丁,主要是MPU和SPC,128模AM模块的补丁可以不删。
5、对需要加载的模块使用SET BAKMODE命令将备份开关置位OFF。
6、查询主机的备份开关状态,确认为不备份状态。
并对MPU/SPC的主备板的开关状态进行确认。
例如模块的带宽,加载模式,是否允许写数据等开关是否正确。
7、对目前单板状态进行记录,例如哪些单板是故障的,七号、V5链路是否正常,TUP、ISUP、V5电路是否正常。
8、使用RST EX 命令对备机进行三级再启动,主备机选择备机,复位级别选择3。
9、可以利用告警台查看加载进度,确认加载结束。
10、发出RST EX命令后,备机变成红色,表示准备加载,然后变成绿色,表示正在加载。
NGN复习题

《软交换技术与NGN》练习题一、填空题1.广义的下一代网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实际上包含下一代传送网、、下一代交换网、和。
2.狭义的下一代网络特指以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3.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核心媒体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4.下一代网络能够实现与呼叫控制分离、与接入和承载分离。
5.下一代网络的运送层主要完成和信令流的传送,一般为网络或ATM网络。
6.软交换网络以网作为承载网络,呼叫控制集中在设备上。
7.对本地网络进行智能化改造,就是在固定电话本地网建立、和,通过三个中心快速实现网络低成本快速化、移动化和综合化。
8.本地网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思想是建立本地网集中的,对本地网所有的用户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在每次呼叫接续前增加用户业务属性查询机制。
9.基于R4的移动核心网CS域中MSC被分为和,实现了CS域中呼叫与承载的分离,并支持信令的承载。
10.接口是R4核心网中MSC Server与媒体网关MGW之间的接口,接口上采用协议,该协议增加了针对3GPP特殊需求的及定义。
11.Nc接口是R4核心网中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该接口采用协议,该协议提供在宽带转输网上等同于的信令功能。
12.Nb接口是R4核心网中之间的接口,用来在R4核心网内承载用户的话音媒体流,有与承载两种方式。
13.IP协议采用的地址是。
14.IP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两部分,现在采用的IPv4地址包含位二进制数。
15.在无类别域间选路CIDR中,网络地址的长度由来确定。
16.128.211.168.0/22表示该网络中的最低地址是,该网络的网络地址占位二进制数,该网络的主机的地址占位二进制数,该网络能所包含的最大主机数目为。
17.IP网络中的路由器根据目的主机的来寻址选路,完成数据转发。
18.Internet传输层有三个传输协议,分别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其中主要用来在IP网络中传送电话网的信令。
吉大18秋学期《软交换与NGN》在线作业二(满分)

------------------------------------------------------------------------------------------------------------------------------ (单选题) 1: 软交换体系中的哪个设备具体完成呼叫路由的选择()。
A: 软交换控制设备B: 路由器C: GKD: MG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媒体资源服务器与媒体网关或IP终端之间采用()协议来实时传送媒体流。
A: H.248B: BICCC: RTPD: SIP正确答案:(单选题) 3: 软交换网络的分层结构中,()层完成所有的信令流和媒体流的传递。
A: 业务/应用B: 控制C: 传送D: 媒体/接入正确答案:(单选题) 4: H.248协议是()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接口协议。
A: 软交换设备B: 媒体资源服务器C: 信令网关D: 应用服务器正确答案:(单选题) 5: R4核心网中(G)MSC Server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采用()协议。
A: H.248B: BICCC: SIP4D: SIGTRAN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在软交换网络中处于接入层的位置,负责不同媒体格式之间的转换。
A: 媒体网关B: 媒体资源服务器C: 信令网关D: 应用服务器正确答案:(单选题) 7: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 增加程控交换机软件B: 增加路由器软件C: API和应用服务器D: 增加媒体网管软件正确答案:(单选题) 8: ()用在No.7信令网与IP网的关口,对信令消息进行中继翻译或终结处理。
------------------------------------------------------------------------------------------------------------------------------ A: 媒体网关B: 媒体资源服务器C: 信令网关D: 应用服务器正确答案:(单选题) 9: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为()A: 分级B: 平面C: 星型D: 环状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NGN的()层是一个开放、综合的业务接入平台,在电信网络环境中,智能地接入各种业务,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交换技术与NGN》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广义的下一代网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实际上包含下一代传送网、 下一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互联网 和 下一代移动网 。 2. 狭义的下一代网络特指以 软交换设备 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 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3. 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 媒体/接入层 、核心媒体层、 呼叫控制层 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4. 下一代网络能够实现 业务控制 与呼叫控制分离、 呼叫控制 与接入和承载分离。 5. 下一代网络的运送层主要完成 媒体流 和信令流的传送,一般为 IP 网络或ATM网络。 6. 软交换网络以 分组 网作为承载网络,呼叫控制集中在 软交换 设备上。 7. 对本地网络进行智能化改造,就是在固定电话本地网建立 业务交换中心 、 用户数据中心 和 智能业务中心 ,通过三个中心快速实现网络低成本快速化、移动化和综合化。 8. 本地网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思想是建立本地网集中的 用户数据中心 ,对本地网所有的用户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在每次呼叫接续前增加用户业务属性查询机制。 9. 基于R4的移动核心网CS域中MSC被分为 MSC服务器(MSCServer) 和 媒体网关(MGW) ,实现了CS域中呼叫与承载的分离,并支持信令的 IP 承载。 10. Mc 接口是R4核心网中MSC Server与媒体网关MGW之间的接口,接口上采用H.248 协议,该协议增加了针对3GPP特殊需求的 扩展事务(Transaction) 及包(Package) 定义。 11. Nc接口是R4核心网中 MSC Server 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该接口采用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 协议,该协议提供在宽带转输网上等同于 ISUP 的信令功能。 12. Nb接口是R4核心网中 MGW 之间的接口,用来在R4核心网内承载用户的话音媒体流,有 IP 与 ATM 承载两种方式。 13. IP协议采用的地址是 IP地址 。 14. IP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 主机地址 两部分,现在采用的IPv4地址包含 32 位二进制数。 15. 在无类别域间选路CIDR中,网络地址的长度由 32比特的掩码中包含的连续的1的位数 来确定。 16. 128.211.168.0/22表示该网络中的最低地址是 128.211.168.0 ,该网络的网络地址占 22 位二进制数,该网络的主机的地址占 10 位二进制数,该网络能所包含的最大主机数目为 (210-2) 。 17. IP网络中的路由器根据目的主机的 IP地址 来寻址选路,完成数据转发。 18. Internet传输层有三个传输协议,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 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 ,其中 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 主要用来在IP网络中传送电话网的信令。 19. 传输层的 UDP 协议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包进行可靠保证,适合于一次传输少量数据或实时性较高的流媒体数据。 20. RTP 协议能够为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需实时传输的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输功能,它实际上包含两个相关的协议: RTP 协议和 RTCP 协议。 21. RTCP 协议用来传送监视实时数据传送质量的统计数据,同时可以在会议业务中传送与会者的信息。 22. RTP的数据通过 偶数 的UDP端口传送,而对应RTCP数据使用 比RTP端口大1的奇数 UDP端口传送。 23. G.729和G.723.1是我国下一代网络中常用的参数语音编码,其中G.729编码的比特率为 8kbit/s ,G.723.1编码的比特率是 5.3kbit/s和6.3kbit/s 。 24. SIP协议的网络模型结构中有两类基本的网络实体,其中 用户代理 是驻存在终端系统中的功能块, SIP服务器 则是处理与多个呼叫相关联信令的网络设备。 25. 在SIP协议网络模型中, 用户代理 是直接和用户发生交互作用的功能实体,它能够代理用户的所有请求或响应。 26. 在SIP协议网络模型中, 代理服务器 是代表其他客户机发起请求,既充当服务器又充当客户机的中间程序。 27. 在SIP协议网络模型中, 重定向服务器 把请求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地址映射成零个或更多个新地址,向请求方发送应答以指示被叫用户的地址。 28. 为了实现漫游,SIP用户需要将当前所在位置登记到网络中的 注册服务器 上,以便其他用户能够通过位置服务器确定该用户的位置。 29. SIP协议使用SIP的 通用资源定位器(URL) 来标识用户、进行寻址,该地址实际上就是SIP服务器的应用层地址,采用 user@host 格式。 30. SIP协议消息分为 请求 和响应两类。其中, 请求 消息从客户机发往服务器,响应消息则从 服务器 发往 客户机 。 31. 一个SIP请求消息由请求行开始,请求行由一个 方法符号 、一个 REQUEST-URL 、一个SIP的版本指示组成。 32. SIP应答消息的起始行是状态行, 状态行由SIP 版本号开始,接着是一个表示应答结果的 3位十进制数字的状态码 ,起始行还可能包含一个原因说明,用文本形式对结果进行描述。 33. 当接收到INVITE消息的 最终应答 时,发送这个INVITE消息的客户端将发送一个ACK消息进行确认。 34. 在SIP中, CANCEL 消息用来终止一个等待处理或正在处理的请求。 35. SIP系统中,用户代理客户端使用 REGISTER 方法来登录并且把它的地址注册到SIP服务器。 36. SIP协议的 Max-Forwards 头字段限定一个请求消息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允许经过的最大跳数。 37. SIP协议的 Via 头字段用以指示请求历经的路径。它可以防止请求消息传送产生环路,并确保应答和请求消息选择同样的路径,以保证通过防火墙或满足其它特定的选路要求。 38. 当SIP消息中Content- Type头部字段为:“Content- Type:application/sdp”时,说明该消息的消息体类型为 SDP 。 39. H.248协议是 软交换设备 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接口协议。 40. H.248提出了网关的连接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构件有 终端 和 关联域 。 41. H.248协议中的 终端 是MG上的一个逻辑实体,它可以发送和/或接收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流。终端分为半永久性终端和临时性终端两种。 半永久终端 代表物理实体,临时性终端代表 临时的信息流 。 42. H.248协议中 关联域 代表一组终端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际上对应为呼叫,在同一个关联域 中的终端之间可相互通信。 43. H.248协议可以采用 TCP 、UDP或 SCTP 用作协议的传输层协议。 44. 媒体网关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一组 命令 组成了事务交互。事务交互可以由 事务标识符Transaction ID 来标识。 45. 在H.248协议中,命令的参数定义为 描述符 。其中, 本地描述符 描述网关自远端实体接收的媒体流的特性, 远端描述符 描述网关向远端实体发送的媒体流特性。 46. R4核心网中MSC Server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采用 BICC 协议,这种协议在 ISUP 信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解决了呼叫控制和 承载控制 分离的问题。 47. BICC新增的APM机制使得Nc接口两端的呼叫控制节点间可以交互 承载 相关的信息,BICC还可为MGW间的承载控制信令在Nc接口上提供 隧道 传输功能。 48. BICC消息由 呼叫实例码 、消息类型编码、 必备固定部分 、必备可变部分和任选部分组成,其中, 呼叫实例码 是局间呼叫关系对应的逻辑编号,指示了该消息对应于哪一次呼叫实例。 49. SIGTRAN协议体系主要由两个部件组成,即 信令适配层 和信令传送层,信令传送层采用 SCTP 协议,该协议在网络层标准的 互联网 协议支持下工作。 50. SCTP 偶联 是在两个SCTP 端点间的一个对应关系,可以通过 传送地址 来唯一识别。 51. No.7信令网的节点通过信令网关访问软交换时可采用四种适配层协议: M2UA 、M2PA、 M3UA 和SUA,其中 M3UA 是信令网关应用的主流协议。 52. 信令网关进程和应用服务器间No.7信令消息的分配由 选路关键字 和相关的选路上下文 确定。 53. 与固定软交换设备比较,移动软交换服务器需增加 移动性管理 功能、 安全保密 功能,同时在移动软交换系统中增加 来访位置寄存器 ,用来保存当前在其管辖范围内活动的移动用户的用户数据。 54. 软交换系统容量是指软交换可接入的 用户数 或 中继数 。 55. 软交换设备的处理能力以 忙时试呼次数BHCA 为衡量单位。 56. 软交换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由网络接口、 业务处理子系统 、 核心交换网络 、后台的维护管理子系统和计费网关组成。其中, 业务处理子系统 又称为“主机”或“前台”,是软交换控制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业务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 57. 软交换设备的运行软件由 程序 和 数据 两大部份组成。 58.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软交换设备的数据分为局数据和 用户 数据。局数据又包括基础数据、 对接 数据和 业务 数据。这些数据基本固定,在需要时可由维护管理人员通过 人机命令 修改。 59. 媒体网关在软交换网络中处于 接入 层,负责不同 媒体格式 之间的转换。 60. 按照媒体网关所在位置的不同,媒体网关可分为 中继媒体网关 和接入媒体网关。 61. 中继 媒体网关是在电路交换网和IP分组网络之间的网关;而 接入 媒体网关在用户终端设备和核心分组网之间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业务接入。 62. 综合接入设备(IAD) 是软交换体系中的小型用户接入层设备,用来将用户的数据、语音及视频等业务接入到分组网络中,其用户端口数一般不超过48个。 63. 综合媒体网关可以完成 中继 媒体网关和 接入 媒体网关的功能,也可以包含信令 网关的功能。 64. IP中继媒体网关与电路交换网络之间采用 电路 交换方式,其媒体流采用TDM(时分复用模式) 格式。IP中继媒体网关与IP网络之间采用 分组 交换方式,其媒体流采用 RTP 格式。 65. 当综合媒体网关设备作为移动媒体网关时,除了支持G.711、G.729、G.723.1编码,还应支持 UMTS-AMR2 编解码。 66. IP网中路由的不对称性以及分组在各个节点的处理时间的不同,将会造成分组的 时延抖动 ,因此网关必须设有 输入缓冲 ,以尽可能地消除其对通话质量的影响。 67. 综合接入设备IAD在用户侧接口主要提供接入 模拟电话机 的接口,当有数据接入功能时,用户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