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发性硬化炎症细胞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炎症细胞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Xi — u . p rme t f Ne r lg , h i t Af l td Ho p t lo h n q n d c l Unv r i C o g i g n y e De a t n u oo y T e F r f i e s i f C o g ig Me ia ie t o s ia a s y, h n q n 4 0 1 C ia 0 0 6, h n
多发性硬化( u ies e s , S 是中枢神经 M l l cri M ) t los p 系统常见 的慢性炎 症 性 自身 免 疫 性 疾病 , 累及 中 常
青 年人 群 。 目前 MS病 因及 发 病 机 制 尚不 清 楚 , 也 没 有治 愈此 病 的方 法 。 近 年来 , MS患 者 及 实 验 在 性 自身 免 疫 性 脑 脊 髓 炎 ( xe metlatm ve E pr na uo m n i i ecp a m et ,A ) 型 中 , 现 多 种 与 自身 免 nehl yli E E 模 0 is 发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 钾离子通道 ; 炎性 细胞 中图分类号 :R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39 2 0 )30 5 -4 59 0 426 ( 0 8 0 —1 1 0 A v n e f oas m h n e nif mmao ycl lpeslrs a e t L OJ — n , I d a cs ts u c a n lo l op i s na tr e snmut l c oi p t ns U i migQ N li i e s i a
Ke r y wo ds: utp e s lr ss; ts i m ha e ;n a M lil c eo i Poa su c nn l I f mm ao el l tr c l y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斑块形成。

由于M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与治疗存在诸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MS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提高我国MS的诊疗水平,我们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制定了《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规范我国MS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随访管理,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建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共识的推广与实施,提升我国MS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共识的内容涵盖了M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随访管理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MS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及针对M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本共识的发布,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MS诊疗参考,推动我国MS诊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MS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诊断方法的选择、治疗原则的制定、以及患者的长期管理等方面,以期为我国MS的诊疗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病变为特点。

其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较大,但多数患者具有以下典型症状。

肢体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不对称的肢体无力,如下肢重于上肢,可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视觉障碍: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

平衡失调:部分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蹒跚等。

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彭真;张礼标;吴洁;孙云霄【摘要】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神经系统的疑难重病,对其病理过程、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都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论文从实验动物选择、几种重要的诱导方法及模型的行为学、影像学及病理评价等多方面对M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介绍.%Multiple sclerosis(MS)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d a difficult case in clinical nervous system.Appropriate animal models play a key role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and mechanisms,drug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In this review,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n MS models from animal selection,induction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behavior,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aspects.【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动物模型【作者】彭真;张礼标;吴洁;孙云霄【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基因药物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基因药物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34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炎性浸润(视神经、脑、脊髓)、脱髓鞘以及轴突损伤、胶质增生等,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极其易变。

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20例多发性硬化神经痛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号随机法分二组。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实施普瑞巴林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表NRS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数字表NRS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发性硬化神经痛患者实施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更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和改善睡眠、生活质量,且相比于卡马西平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卡马西平;普瑞巴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疗效;差异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类固醇治疗,但该疗法时间长、副作用严重、疗效有限。

因此,临床使用者的治疗满意度不是很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甲基强的松龙已被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本药物用药时间短,副作用较小,疗效明显,其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受到更多患者的欢迎,但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痛症状。

在多发性硬化症的传统概念中,一般认为多发性硬化症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脱髓鞘,而不累及周围神经,但研究提示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痛累及脊髓前角或周围神经,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理改变可能不仅累及白质,还可能累及延髓内的灰质和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痛。

多发性硬化神经痛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反复发作、阵发性剧痛等特点,一般不堪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本病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较常用的是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这两种药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1-2]。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分析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分析

免疫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 治的 72 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大剂量甲
性病变,可累及多部位,且伴随反应性的神经胶质增生现 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各 36 例。
象,可损伤轴突,根据病情发展的程度不同,多发性硬化症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男性 12 例,女性 24 例,
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多发性硬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19.18.0102.03
多发性硬化在临床上是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自身
选取红安县人民医院 2014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 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
性肿瘤患者。
分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大剂量
1.2 治疗方法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生活自理能力、延伸残疾状况
地塞米松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批号 2011-05-05,广西 评估表评分值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72 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研 平均年龄(35.35±2.56)岁;出现运动障碍 32 例,出现视力
究,随机分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组和地塞米松 障碍 21 例,出现感觉障碍 30 例,出现眼球震颤 5 例,出现
治疗组,每组各 36 例,地塞米松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 眼肌麻痹 5 例,出现脱髓鞘改变 3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
□ 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效果。

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3例患者经治疗其中有12例有明显的缓解,视神经损害缓解,复发2~3次,经治疗后逐渐好转。

1例病情无级解吴缓慢进展。

结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62-02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灶性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相性是其最重要的临床特点[1]。

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3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5岁。

均为急性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单眼视力障碍2例,双眼视力障碍1例,单肢或多肢无力麻木8例,发作性症状1例,眩晕、恶心呕吐1例。

有肢体瘫痪10例,感觉障碍10例,二便障碍8例,视力障碍5例,视神经萎缩1例,水平眼震3例,共济失调2例。

1.2 方法1.2.1糖皮质激素和ACTH ①甲泼尼龙起效快,不良反应较轻,对急性发作的恢复优于其他皮质类固醇和ACTH,1g溶于5%葡萄糖溶液,静脉点滴3~4小时,1次/d,连用3~5天,之后泼尼松60mg/d口服,12后逐渐减量停药。

②ACTH以80mU/d静脉点滴或肌注1周,之后3~7天减半,逐渐停药。

③泼尼松80mg/d口服1周,5~7天减量10~20mg,4~6周为一疗程。

④地塞米松30~40mg,溶于5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间隔2~3天一次,连续5~7次,或2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连续10~15天,之后减半,3~4周后改口服泼尼松相应剂量[2]。

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陈永妍;李林;张旗;尹琳琳【摘要】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该病的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是研究该病病因和研发治疗药物的有效工具.【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3(033)011【总页数】4页(P1500-1503)【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自身免疫;髓鞘多肽;病毒;神经毒素【作者】陈永妍;李林;张旗;尹琳琳【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属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反应脱髓鞘疾病,是CNS脱髓鞘疾病的典型代表[1-2]。

目前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较为公认的学说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引发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3]。

由于神经组织取样的局限性,为了获得疾病不同方面的信息,采用动物模型模拟MS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征是十分必需和必要的。

1 髓鞘多肽片段诱导的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xperimentally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以特异性致敏的CD4+和CD8+T细胞介导为主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血管周围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是人类多发性硬化经典的实验动物模型[4]。

致脑炎物质能够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xperimentally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5],这些物质主要包括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MBP)、蛋白脂质蛋白(proteolipid protein,PLP)、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 rotein,MOG)或合成的能够替代上述蛋白的多肽序列。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治疗

1999:8
2024/12/17
19
病理(PATHOLOGY)
在某一特定时期,某病人所有病
灶有共同的病理形式。但随病程
延长,新旧病灶交织,这为治疗
设计增加了难度。 传导阻滞可由阶段性脱髓鞘和暴
露的轴索易接触到炎症反应产生
的NO、自由基等毒性物质引起。
2024/12/17
20
体液免疫
非特异性
特异性
6.25
Xu X-H. Detection of IgG fraction band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by highly sensitive specific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 method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1985;3(1):9-15
)
2024/12/17
18
Imaging Studi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Routine
Quantitative
张华、许贤豪、国红、李宝林、冯颍、刘广志、张星虎、王红.
MRI定量分析以及在多发性硬化(MS)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届全
国神经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999年10月,北京
这些为早期轴索丧失提供间接证据。也提 示:轴索损害既发生在病灶内(炎症的结果 ),又发生在貌似正常的白质中(轴索横断 后继发性轴索变性和炎变小病灶共同作用 结果)
2024/12/17
17
新的MRI技术包括:磁共振波谱分 析(MRS, Spectrum)、磁共振传递成 像(MTI)、弥散加权成像(DWI)。 这些为早期轴索丧失提供间接证据 。也提示:轴索损害既发生在病灶 内(炎症的结果),又发生在貌似正 常的白质中(轴索横断后继发性轴 索变性和炎变小病灶共同作用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