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型乳化剂对SBS乳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不同类型乳化剂复配在微乳化生物柴油中的研究

不同类型乳化剂复配在微乳化生物柴油中的研究李蕴颖;孙坚;杨敬一;徐延学;徐心茹【摘要】采用油酸和二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油酸二乙酰胺乳化剂.当油酸与二乙醇胺摩尔比为1∶1.2时,反应得到的合成产物——油酸二乙酰胺,对生物柴油微乳化效果最佳.通过对油酸二乙酰胺与不同碳链数的醇类助乳化剂以及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如NP-4,LAS,Span80,Tween80和CTAB等)进行复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24%的ODEA,2.16%的NP-4和0.6%的正丁醇复配的乳化剂具有最佳的微乳化效果.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微乳液平均粒径为18 nm,微乳化生物柴油的颜色透明,稳定性良好.【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年(卷),期】2015(033)008【总页数】6页(P1257-1262)【关键词】微乳化;生物柴油;油酸二乙酰胺;非离子乳化剂【作者】李蕴颖;孙坚;杨敬一;徐延学;徐心茹【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0 引言随着国内外对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新型能源得到加速发展。
生物柴油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3]。
生物柴油微乳液可通过“微爆”作用、水煤气反应和水滴气化吸热等提高燃烧效率,抑制黑烟现象[4]~[6]。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微乳化的作用开展了深入研究。
Oliver[7]将离子液体作为表面活性剂,癸醇作为助乳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微乳液。
Wang[8]将葡萄糖、香草醛及乙醛等加入到植物油中与柴油相混合,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作为乳化剂,研究其对于柴油/生物柴油微乳液制备的影响。
国内学者[9]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Ll2(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缩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作为复配乳化剂制备含水量为5%的微乳化生物柴油。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乳化剂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其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机理使其在化妆品配方中占据重要地位。
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并详细分析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以期为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乳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不同类型乳化剂的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乳化剂的作用机理,包括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行为、降低界面张力的机制,以及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和稳定性原理。
随后,本文将重点分析乳化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
我们将讨论乳化剂在不同类型化妆品(如乳液、膏霜、洗发水等)中的作用和选择原则,并探讨乳化剂与其他原料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性。
我们还将关注乳化剂对化妆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总结乳化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以及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为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乳化剂的性能乳化剂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通常包含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两部分。
这种两亲性结构使得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具有高度的活性,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从而实现油水混合体系的稳定化。
乳化剂的主要性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界面活性:乳化剂能够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膜层,有效降低界面张力,这是乳化剂实现乳化作用的基础。
界面活性越高,乳化效果越好。
乳化能力:乳化剂能够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形成稳定的乳状液,防止油水分离。
乳化剂的乳化能力与其分子结构、浓度、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稳定性:乳化剂形成的乳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油水混合体系的稳定。
稳定性好的乳化剂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安全性:乳化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保证其对人体皮肤的安全性。
浅谈乳化沥青的破乳

浅谈乳化沥青的破乳田应刚【摘要】介绍了乳化沥青吸附于矿料表、在矿料表面的破乳以及乳化沥青自身的聚乳以及沥青的熔结和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
【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1页(P37-37)【关键词】乳化沥青;破乳【作者】田应刚【作者单位】贵州通力达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铜仁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2171 乳化剂分子吸附于矿料表面乳化沥青中有自由阳离子乳化剂存在,当它与矿料接触后,由于阳离子乳化剂与矿料表面的电荷作用强,乳化剂分子亲水基本身与矿料亲和性也强,所以,新型乳化沥青中的自由乳化剂分子会很快吸附于矿料表面,形成亲水基伸向矿料,亲油基伸向乳化沥青的结构,使矿料表面具有亲油性。
2 乳化沥青在矿料表面的破乳在乳化剂分子的牵动下,乳化沥青在矿料表面展开,将矿料裹覆于其中,乳化沥青胶团相互聚并,形成连续的沥青膜。
3 乳化沥青自身的聚并破乳由于乳化剂分子在沥青微滴表面吸附形成乳化沥青胶团是动态的,当乳化剂分子吸附于矿料表面后,部分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的乳化剂分子脱附,游离于水中,平衡水中乳化剂的浓度,使乳化沥青胶团中的乳化剂分子减少,乳化沥青的平衡体系被打破,乳化沥青发生自身的聚并破乳。
新型乳化沥青由于阳离子和非离子乳化剂形成的复合界面膜强度大,体系平衡被打破后,形成乳化沥青胶团的絮凝体,胶团间有大量的分散介质,絮凝体比较疏松,沥青微粒间仍有距离,要使乳化沥青发生自身的聚并破乳,必须使其具有一定的能量以克服微粒之间的界面膜屏障作用,或沉淀放置较长时间,使小颗粒凝结成大颗粒,出现颗粒间连接。
4 沥青的熔结随着时间延长,水分蒸发,在相似相容作用下,乳化沥青恢复沥青的特性。
5 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5.1 乳化工艺(1)温度要求沥青及水的温度是乳化工艺中较重要的一个工艺参数。
如果乳化前沥青温度过低,沥青粘度大,流动困难,功率消耗很大,也影响乳化质量;如果沥青及水的温度过高,不仅消耗能源,增加成本,而且还会使水汽化,水的汽化将导致乳液的油水比例发生变化,同时也导致乳液的质量和产量降低。
乳化石蜡实验报告

乳化⽯蜡实验报告基础化学综合实验之三乳化⽯蜡的制备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录⼀、前⾔…………………………………………………………………⼆、原理…………………………………………………………………三、仪器与药品…………………………………………………………四、实验流程及⽅法……………………………………………………1、实验流程图……………………………………………………………2、样品配⽅………………………………………………………………3、操作条件………………………………………………………………五、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2、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经验……………………………………………3、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六、结论…………………………………………………………………七、参考⽂献……………………………………………………………⼋、实验总结……………………………………………………………前⾔蜡是重要的化⼯原料,从表1中我们可看出其在化⼯、建材、造纸、⽪⾰、农业、医药等⾏业有⼴泛⽤途。
蜡在常温下是固体,其最多的使⽤形式是乳化蜡。
乳化蜡是⼀种在乳化剂作⽤下,将蜡以微⼩颗粒分散在⽔中的乳⽩⾊流体,属⽔包油型乳状液。
乳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形成的分散系统,与乳化技术在⾷品、建筑、医药、⽯油化⼯、农业、炸药、化妆品、洗涤液、⾼分⼦材料等诸多领域都有⼴泛的应⽤。
从2O世纪5O年代开始美国便开展了乳化蜡的研究与应⽤开发⼯作,美国Mobil已开发100多个品种的乳化蜡产品,⽣产和应⽤都有相当规模。
Mobil公司⽣产的乳化蜡具有粒径⼩、乳液稳定、使⽤⽅便、使⽤效果好等优点,应⽤⼴泛;⽇本精蜡株式会社也形成了多种系列乳化蜡产品。
随着纳⽶科技的发展,把纳⽶技术引⼊乳化蜡的制备将成为趋势,各⾏业对蜡的需求已向多种类、精细化⽅向发展。
烷基糖苷的制备及其乳化性的研究

烷基糖苷的制备及其乳化性的研究刘芳;施祺儒【摘要】采用转糖苷化法合成了淀粉烷基糖苷,对合成的产品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确定该产品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此外,将烷基糖苷与常用乳化剂进行复配,通过实验得到最佳的复配体系:m(烷基糖苷)∶m(OP-10)∶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7.15∶1.75∶2.1,其乳化力为5066 s.将该体系用于制取微乳柴油,结果表明该微乳柴油的最大加水量为柴油质量的6%,测得该微乳柴油的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期刊名称】《塑料助剂》【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转糖苷化法;烷基糖苷;乳化性能;复配;微乳柴油【作者】刘芳;施祺儒【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烷基糖苷是一类性能较全面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普通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它以碳水化合物和天然脂肪醇为原料制成,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态安全和相溶性[1]。
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不仅表面活性高、乳化能力强、润湿性能好、去污能力强,而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合用时有明显的协同效应,配伍性能极佳。
此外,该类型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生物降解速度快,安全无毒害等优点,因而烷基糖苷也被称为21世纪世界级绿色表面活性剂[2-5]。
因此,开发和利用此类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烷基糖苷的开发可以解决人们对石油基表面活性剂的依赖,也可以解决大量使用石油基表面活性剂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本课题合成的淀粉基烷基糖苷对环境友好且原料便宜易得。
将烷基糖苷与市售的乳化剂进行复配,得到性能更加优越的复合乳化剂,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化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
由于复合乳化剂拥有更好的乳化性能,将其应用于微乳柴油的制备,制备的微乳柴油具有节能、效率高、防止污染环境等特点。
1 实验部分1.1 主要试剂与仪器淀粉,工业级,甘肃省龙飞集团淀粉厂;十二醇,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对甲苯磺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二醇,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吐温80,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OP-10,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液体石蜡,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司盘80,化学纯,莱阳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纯,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AEO9,化学纯,南京栖霞山印染助剂厂。
含功能性单体的阳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

含功能性单体的阳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马凤国;孟凡磊;徐丽丽【摘要】The cationic acrylate emulsion with functional monomers was prepared by pre-emulsified semi-con-tinuous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emulsifier systems,initiator systems,fuctional mon-omers o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ulsion exhibited suprior stability when using AIBA as the initiator and hydroxyropyl acrylate as the functioal monomer.%以预乳化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
探讨了不同的乳化体系和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功能性单体种类及功能性单体的添加方式对乳液聚合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以AIBA为引发剂,使用丙烯酸羟丙酯( HPA)为功能性单体,并以后滴加方式加入时,制得乳液性能较好。
【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6(045)002【总页数】7页(P5-11)【关键词】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乳化体系;聚合工艺;功能性单体【作者】马凤国;孟凡磊;徐丽丽【作者单位】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1.4+7功能性单体可提高乳液聚合稳定性,改善合成乳液的应用性能等优势。
液体石蜡的乳化研究

液体石蜡的乳化研究段月英;丛玉凤;黄玮;赵红丽;唐东;白双福;郭金鹏;高瞩【摘要】以液体石蜡为原料,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制备了石蜡乳液。
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其质量分数、乳化水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好,各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乳化水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m (单甘脂)/m (Twee-80)=3∶4,乳化剂质量分数0.9%,乳化温度85℃,乳化时间50 min,乳化水质量分数62.0%,转速1100 r/min。
石蜡乳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好,密度符合要求。
%Paraffin emulsion was prepared from liquid paraffin by the means of adding coemulsifier.The effects of the emulsifie species and their dosages,water dosage,emulsifying temperature,and emulsifying time on the paraffin emulsion propertie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site emulsifiers could provide better performance for the paraffin emulsion.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be arranged in order:water dosage > emulsifier dosage > emulsifying temperature >emulsifying time.Stable paraffin emulsion can be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m (glycerol monostearate )/m (Tween-80)=3∶4,emulsifier dosage0.9%,emulsifying temperature 85 ℃,emulsifying time 50 min,water dosage 62.0%and stirring speed 1 100 r/min.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liquid paraffin-emulsion had better stability density and dispersibility.【期刊名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6)005【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液体石蜡;助剂;复配乳化剂【作者】段月英;丛玉凤;黄玮;赵红丽;唐东;白双福;郭金鹏;高瞩【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辽宁盘锦 12400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液体石蜡又称白油或石蜡油,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一定黏度的液体,主要来源于石油馏分中的低碳C10~C18正构烷烃系列,工业上主要用分子筛脱蜡生产液体石蜡[1]。
煤焦油乳化研究

煤焦油乳化研究马卓慧【摘要】Binding relative literature reprots,the selection of emulsifier and emulsification process of coal tar are explored.The emulsifier selection need considering emulsifier types,emulsifier remixed,cosolvent,et al.The emulsification process need considering emulsified equipment such as mechanical stirring,colloid mill,homogenizer,ultrasonic wave method et al,the emulsification methods such as transfer phase emulsion,natural emulsifying,generation of complex interface,alternate dosing method are consider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orkers of relative filed.%结合相关的文献报道,从理论上探讨了煤焦油乳化剂、乳化过程的选择,乳化剂的选择要考虑乳化剂的类型、乳化剂的复配、助溶剂等。
乳化过程的选择要考虑乳化设备如机械搅拌、胶体磨、均化器、超声波法等;考虑乳化方法如转相乳化法、自然乳化分散法、界面复合物生成法、轮流加液法等。
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1(000)013【总页数】4页(P27-29,32)【关键词】煤焦油;乳化剂;乳化过程【作者】马卓慧【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2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黑色或黑褐色黏稠状液体(简称煤焦油),是煤炭加工工业的重要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