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变迁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婚俗变迁的调查

摘要:婚俗变化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体现了这个社会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中国是最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婚俗也有所差异,可谓是丰富多彩。通过对中国婚俗变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婚俗的变化直接折射出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本调查在通过分析中国婚俗变化的结果,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婚俗;婚俗形式;婚俗观念;社会状况;影响

结婚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大事。中国上下五千年,结婚习俗发生了许多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政治经济的进步,婚礼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礼仪。婚俗文化既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种特殊形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婚礼习俗已经做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植根于整个中华文化之中。通过对婚俗文化的研究,对了解中国民族,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有具有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我们组在假期实践中的调查,婚俗的变迁我们主要分为开四大方面来进行调查,下面就是我们针对提出问题所做的调研结果:

一、婚俗形式的变化

1.婚礼形式的繁简转化

就形式上来说,中国婚俗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继又由简到繁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婚礼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礼仪,其形式也随其地位的提升而愈加复杂。根据儒家经典的记载,我国传统的婚聘礼仪,最突出、最典型的是“六礼”。中国婚姻制度的第一个转折点应该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一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的开放为各种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捷径。旧文化和新文化互相激烈碰撞,在交流中逐渐融合。西学中用,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缩影。婚俗制度更是不例外。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但总体上看,中国传统婚俗仍然占据着中国人婚俗的主流。显然在这件事情上中国的被动开国利占了上风。这是思想解放的重要表现,动摇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第二个转折点应该就算是改革开放之后了,这也是我们重点调研的变迁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传统婚俗慢慢变淡(虽然至今仍未消失)。虽然没有和传统婚俗那样繁杂的程序,但是现时的中国婚俗又经历着另一种由简到繁的转变。当然,与过去相比自然少了许多形式性的步骤。而传统的婚礼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只是在少数偏远的山村至今仍保留着古代的婚俗),大多的青年都选择了中西合璧式的,甚至是纯西式的。据有关资料显示47.5%会选择个性化婚礼。最近我在我们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个调查(如图表 1婚礼形式)

图表 1婚礼形式

2.“嫁妆”“聘礼”的增加

对于不同年代的婚礼,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八十年代要三转一响,九十年代要三电一轮,21世纪要三子一本”。透过这生动的婚嫁变奏曲,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如今,婚礼越来越讲究情调,讲究个性,讲究排场,讲究浪漫。豪华车队,高贵服饰都成了炫耀的资本。婚前拍照,婚后蜜月。所有的步骤都要花费上万。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是奢侈攀比之风的“恶果”。

二、观念转变

婚俗的变化当然也包括了婚俗观念。就观念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接下来我将从古代和现代的对比中来展现婚俗巨大的变化。

如今,婚礼越来越讲究情调,讲究个性,讲究排场,讲究浪漫。豪华车队,星级酒家,可以让新人觉得幸福,让亲戚觉得够面子。婚俗的“脸”悄悄在改变,步入婚龄的青年人,更倾向于委托婚庆公司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婚礼。

而到了九十年代,一裙白纱礼服衬上一套“派头”的西装成为照相馆炙手可热的“招牌”。当时婚纱影楼还不多,几乎每一对新人都是穿着均码的礼服拍照,姿势也是一成不变的男左女右。

进入90年代中后期,大大小小的婚纱影楼开始在热闹的大街亮相,影楼的档次越来越高,可选的礼服款式也越来越多,甚至连婚纱照的版式也不落俗了,屏风式、卷帘式等层出不穷。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现代婚姻习俗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

一夫多妻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从原始社会时期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此期间社会体制虽几经变换,但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却没有变。虽然这样的制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稳定,是家天下的形式得以更好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这是需要被摒弃的。不利于女性人权的解放,这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受西方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在中国的土地上确立的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人思想的解放,是中国妇女的胜利,也是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

调查还表明,在以前的婚姻观念中,婚姻几乎是没有自由的,必须遵从父母之命,是古代婚姻的一项原则。“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也就是说,一男一女,没有父母之命而自由结合,是家庭和社会都不允许的。恩格斯也指出:“古代婚姻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这样的原则对现在的男女青年也仍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现在的社会更倾向于自由恋爱。

受儒家三从四德等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妇女一直尊崇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的古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休妻的感念逐渐被离婚这样的概念所取代。单纯从字面理解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平等的体现。

然而对于当今社会的恋爱及婚姻形式看法,有人认为,太随便,没有责任感,有人则不以为然。随着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变化,人的恋爱及婚姻都各有着不同的观念。有的偏重物质享受,有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走在一起的,当然很多还是注重感情,还有些是不知情为何物但也凑合着结婚了,也许是对爱情要求不高。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在回答“你认为‘爱人只能一个,情人可以多个’这句话”时,认为“有一定道理”(男生28.57%女生18.37%)和正确(男生12.24%女生4.54%)相加达到40.8%女生22.91%在回答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时,有34%的学生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其中17%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9%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要顺其自然。“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一致束缚了中国妇女几千年,而如今婚前同居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个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如图表 2所示)。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和以前相比,思想上确实开放很多,不能说其好也不能说不好,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相信婚姻的变迁将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大家都会身具责任感。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有利于双方的思想的磨合,为婚后生活打基础。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强烈的反对。于其利弊,我们现在也无法很好衡量,只能说是利弊参半吧。

图表 2是否赞成婚前同居

当然在不断的变化中有的东西也是不变的,门当户对和婚礼时间的选择就是两个个很好的例子,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50.9%表示婚礼会选择良辰吉日。对于婚姻需不需要“门当户对”,调查显示,52.2%的人认为需要,27.2%的认为不需要,20.7%的人感觉不好说(如图表3所示)。而其中大部分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