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咸阳段行洪能力及桥梁壅水的水力计算
咸阳市天然气输配三期渭河穿越工程防洪评价

咸阳市天然气输配三期渭河穿越工程防洪评价刘素梅【摘要】介绍了咸阳市天然气输配三期渭河穿越工程项目概况.通过现场查勘,对项目区河道历史演变概况、近期演变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理论(经验)公式、面积比拟法,计算分析穿越工程设计洪水和河道行洪、冲刷淤积数据,核定管道穿越断面在河段的设计洪水及冲刷深度等,探讨了工程建设可能给河道防洪、河岸防护、安全度汛、工程管理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最后作出综合评价:项目可以顺利实施.【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天然气输配;渭河;防洪评价;河道;演变;咸阳【作者】刘素梅【作者单位】三原县水利工作队,陕西三原 71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71 概况为了满足咸阳市发展需求,规划建设咸阳市城市天然气输配三期工程。
工程供气范围为:东起西咸交界,北至三原县。
渭河两岸河堤之间的宽度约1 197 m,勘察期穿越区河流主槽水位最深约0.7 m。
本项目管段采用定向钻穿越,穿越等级为河流大型穿越,设计洪水频率1%。
根据涉河工程建设的有关法规和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需对该工程项目进行防洪评价。
2 河道演变分析在距今大约20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渭河河道演变可分为历史时期、三门峡水库修建前、修建后3个发育阶段。
本次河道演变分析以1960年三门峡水库修建前作为历史时期,1960年以后按近期演变进行分析。
2.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据大量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近2000余年来渭河中下游河道侧蚀北移。
将古河道与今日渭河河道做比较,可以看出,渭河从一级阶地形成以来河道不断向北偏移的规律,项目段渭河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移动。
2.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2.2.1 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图1 渭河下游历年累计淤积体积变化图(1)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1960年以后,渭河下游的侵蚀基本面迅速抬升,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淤积,排洪能力迅速降低,淤积末端不断上延,改变了60年代以前天然河道的性质。
城市跨河桥梁工程防洪综合评价及管理措施

城市跨河桥梁工程防洪综合评价及管理措施摘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出于城市美化等角度考虑,往往存在着河流从城市中穿过的现象,致使区域城市防洪工作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
为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加强河流两岸的交通衔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跨河桥梁的建设尤为重要。
城市涉河建筑物必然与城市防洪问题紧密相连,因此,城市跨河桥梁建设对于区域城市防洪的影响逐渐成为热点话题。
综合分析某区域城市防洪特点,结合桥梁所在河段情况及设计方案本文对城市跨河桥梁工程进行防洪综合评价及并提出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防洪综合评价;管理引言跨河桥梁建设对河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的桥墩束窄了河道过水断面,水流过桥墩时需克服桥墩阻力,造成局部能量的损失,从而在桥墩前形成一定水位壅高和水头损失,增加了防洪压力。
1概述拟建铧山大桥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窟野河中游干流上,左岸为神木老城区滨河大道,右岸为铧西区铧山小区。
本次设计拆除既有窟野河铧山桥,在原址新建一座桥梁,新铧山大桥全长595m,孔跨布设从左岸至右岸为(3×25)m+(3×30)m+(2×67.6)m+(104+152)m+(25)m,主桥横跨窟野河,左侧引桥上跨滨河大道下接铧山路,右侧引桥上跨既有辅道,涉河桥长323.6m,主桥以全桥跨方式跨越窟野河,1#桥墩位于右岸基岩山体上,4#桥墩位于河道左岸滨河大道东,在河道内布设桥墩两组,分别为2#和3#桥墩,2#桥墩宽6m,3#桥墩宽3m。
河道内梁底最低高程948.29m,大桥跨左岸河堤为67.6m连续箱梁,桥梁轴线方向与左岸河堤夹角约90°,左岸现状堤顶高程为931.80m,桥梁左岸堤防处最低下弦高程为948.17m,现状梁底净空为16.37m。
堤防临水侧桥墩承台距堤脚5.29m,距离桥墩墩柱7.7m,背水侧距离人行梯道墩柱1.62m。
该桥为城市主干路上的特大桥,设计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
桥渡群壅水特性及对河势演变的影响

验, 对拟建二跨 渭河桥 附近河段的演变特点 以及桥 渡群 对河势
调整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 以使桥渡群设计满足既经济 又安全
的要 求 。
水沙系列 与“0渭河规划 ” 10年 一遇洪水过程 及 30年一 9 的 0 0
遇洪水 的洪峰流量 , 型沙采用郑州热电厂粉煤灰 。 模
3 河床演变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处有上涨渡控导 工程 。这些 工程对控 导 主流 、 稳定 河势 、 保护
堤 防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划桥渡群河段按微弯方案整 治 , 设计
制导线宽 6 0m, 0 整治流量为 350m。s 0 / 。
桥位河段 自 15 95年 以来 河势摆 动 剧烈 ,2 纪 6 0世 o一7 0 年代虽然陆续修 建了部分河道整治和堤 防工程 , 使得河道 主流 基本得到了控制 , 河势 日趋稳定 , 但河势仍 比较散乱 , 弯顶不断
沙量为 2 3 . 5亿 t《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3 0年一遇洪 水 中 0
的洪峰流量 ( 华县站 ) 1 0 。s 为 38 0m / 。 拟建桥位河段两岸堤 防防洪标 准均为 5 0年一 遇 , 位上 桥
游 15 . m 处 有 河滩 李 和八 里 店 2处 控 导 工程 , 游 5k . ~26k 下 m
3 2 桥 渡群河 段冲淤 及河势变 化分 析 .
据水沙资料分析 , 位所 在 的临潼一华县 ( 淤 1 桥 渭 0—2 ) 6 河段 在 30年一 遇 和 10年 一 遇洪 水 时, 积厚 度 分别 为 0 0 淤 0 6 80 4 1m。由套绘 的不同 时期 桥位 ( .0 、. 7 渭淤 1 7断面 ) 河道 断面 的冲 淤变 化 可 以看 出 , 淤 1 渭 7断面 自 17 9 3年 1 0月 到 20 0 5年 1 0月断面平均淤积高达 10 桥渡群 的相互作用使 . 8m, 得桥位及上游河段主槽 冲淤变化 比较大 , 滩面不断淤积抬高。
河道水面线推求及参数选取方法

设计洪水水面线推算根据沿程比降、流量、建筑物及支流汇入情况,水面线分段进行推算。
(1)水面线推算的基本公式水面线计算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能量方程,在相邻断面之间建立方程,采用逐段试算法从下游往上游进行推算。
具体如下:2g2g 21w 2221V h V Z Z αα-++= 式中: 1Z 、1V —-上游断面的水位和平均流速;2Z 、2V ——下游断面的水位和平均流速;j f w h h h +=——上、下游断面之间的能量损失;l RC Vh f 22=-—上、下游断面之间的沿程水头损失; )22(2221gV g V h j -=ζ—-上、下游断面之间的局部水头损失; 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根据《水力计算手册》,由于断面逐渐扩大的ζ取值0.333,桥渡处ζ取值0。
05~0。
1。
C —-谢才系数;R ——水力半径;α——动能修正系数。
(2)河道糙率河道的粗糙系数受到河床组成床面特性、平面形态及水流流态、植物、岸壁特性等影响,情况复杂,不易估计,本工程河道基本顺直,床面平整,经过整治的河床粗糙系数可以采用《水工设计手册》第一卷P1—404介绍的当量粗糙系数x Nxnn ∑=1当 ;设总湿周x 的各组成部分1x ,2x ,……N x 及所对应的粗糙系数分别为n 1,n 2……n N 。
1糙率的选取河道糙率影响因素有河槽方面也有水流方面。
河槽边壁及河床粗糙程度,滩地植被,河槽纵横形态的变化是主要因素。
大洪水糙率小于小洪水糙率,若附近有大洪水资料时可采用河段附近现状河道纵横断面资料反推综合糙率;若河道纵横断面于大洪水有较大变化时应在河道原貌的基础上反推糙率;反推糙率实际上小于实际糙率.无资料时可根据经验参照水力计算手册确定,偏重于安全考虑,在河道整治工作中糙率适当选小些,在防洪规划中适当大一些。
2起推断面与起推水位的确定水流为缓流时起推断面一般选在推算河段下游,急流时选在上游,附近下游有水文站时以水文站为起推断面,依据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不同标准洪水位,当缺乏高标准的水位流量关系时可适当将水位流量关系外延。
HEC-RAS在跨河桥梁防洪壅水计算中的应用

HEC-RAS在跨河桥梁防洪壅水计算中的应用李宗伟;陈锋彪【摘要】利用H EC-RAS计算了两种洪水工况下跨河桥梁建设前后的水面线,确定了桥梁建设后引起壅水的高度,并利用规范的经验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者的计算值相差均较小,HEC-RAS用于跨河桥梁的壅水计算是合适的.【期刊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16)004【总页数】3页(P49-50,67)【关键词】HEC-RAS;防洪;壅水高度;水面线【作者】李宗伟;陈锋彪【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长春130012;山东省东明县水务局,山东菏泽27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1.4跨河桥梁的建设侵占行洪断面[1]面积,给河道行洪和两岸堤防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桥梁设计本身也要考虑由于河道行洪断面的减少引起的壅水。
为保证河道的行洪安全以及两岸堤防和桥梁本身的安全运行,需要开展跨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2]工作,研究由于跨河桥梁建设引起的水位壅高[3]。
本文基于HEC-RAS[4]模型对跨河桥梁的壅水进行了研究。
HEC-RAS是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文工程中心研发的一维河流分析系统,包括稳定流、非稳定流的水面线[5]计算,泥沙分析和水力设计功能。
稳定流可对河网或单河段的各种流态进行水面线计算。
计算原理基于一维能量方程,逐个断面的通过标准步进法求解。
能量方程如下:,图1清晰地展示了能量方程中的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其中,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采用稳定流计算对防洪评价中的建筑物壅水进行计算。
2.1 工程概况某大桥跨越珲春河干流,位于骆驼河口上游1 797m处,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本桥设置于桩号:K2+827。
桥梁总长990m,共31孔,桥梁结构型式为5×30 m+6×40m+20×30 m简支转连续T梁(箱梁)桥,其中30 m跨径采用箱梁结构,40 m跨径采用T梁结构,桥梁的起始端和末端采用跨越方式跨过堤防。
关于咸阳市渭河横桥工程桥梁用地面积的说明

关于咸阳市渭河横桥工程桥梁用地面积的说明
(一)、渭河横桥工程西安侧管理范围内共分三部分:
(1)西安引道部分桥梁段,(0~14#墩)渭河横桥长度为439.147m,宽
度为50m(11m辅道+28m桥梁+11m辅道),投影面积为439.147×50m=21957.35㎡;
(2)南大堤部分,顺桥向长度为83.455m(11.325m南大堤南侧坡长+49m
大堤宽度+23.13m南大堤北侧坡长),宽度为28m,投影面积为2336.74㎡;
(3)渭河河槽西安管理范围:渭河河槽中心里程为K2+487.5m,此范围
桥梁长度为1191.598m,宽度为28m,桥梁投影面积为1191.598×28m=33364.744㎡.
以上三部分渭河横桥工程总投影面积为57658.834㎡.
(二)、渭河横桥工程西安管理范围内桥墩台身投影面积总计为953.32㎡.
具体每个墩墩身投影面积及重要里程见附表。
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2024修正)

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2024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30•【字号】•【施行日期】2024.05.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2000年12月2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3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2010年3月26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5月3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等十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4年5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河道整治与建设第三章河道保护第四章河道清障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和工程安全完整,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滞洪区)的整治、利用、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国家和本省有关航道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河道管理范围是:有堤防的河道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划定并公告,由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明示界桩。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三门峡库区管理机构受国家流域管理机构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在三门峡库区范围内履行管理职责。
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方法及基本参数的分析

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方法及基本参数的分析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是河道防洪规划和整治建设工作的基础,是河道堤防工程设计的依据,水面线推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水利工程的投资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天然河道水面线的计算方法及基本参数的选取原则,为今后相关工程水力计算作参考。
标签: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基本参数分析1、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公式天然河道因其断面几何尺寸、坡度、粗糙系数一般沿程均会发生变化,水流一般为非均匀流。
水面线计算主要理论依据是伯努利能量守恒方程,从下游向上游断面逐段推算水位,最终得出整个河段的水面线。
基本方程式如下:2、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中参数的确定水面线计算中参数确定很重要,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如糙率、比降均沿流程都有变化,而要准确确定参数,就必须尽可能的收集水文、泥沙、断面及河道地形等基础资料,包括历史洪水调查资料。
2.1河道糙率确定河道糙率是反应河流阻力的一个综合性系数,也是衡量河流能量损失大小的一个特征量,它是水流与河槽相互相互作用的产物。
所以影响河道糙率的因素有河槽方面也有水流方面,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无明显的划分界限。
河槽边壁及河床粗糙程度,滩地植被,河槽纵横形态、水位的高低变化等是主要因素。
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糙率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有实测资料时,可采用河段附近现状河道纵横断面资料反推综合糙率;二是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河道现状平面形态、河床组成、床面及滩地植被情况,参照《水力计算手册》和以往同类工程确定,偏重于安全考虑,在河道整治工作中糙率适当选小些,在防洪规划中适当大一些。
2.2起推断面与起推水位的确定一是水流为缓流时起推断面一般选在推算河段下游,急流时选在上游;二是附近下游有水文站时以水文站为起推断面,依据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不同标准洪水位,当缺乏高标准的水位流量关系时可适当将水位流量关系外延;三是附近下游有调查的历史洪水的水位流量关系时可以采用均匀法求调查断面近似的水位流量关系,从而确定起推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四是没有实测资料时,起推断面大多选定与有设计校核水位流量关系的跨河桥或其他有控制的断面,应由此修正起推断面的水位;五是当没有水文站或控制工程时,起推断面一般由河段末端向下游延伸一段距离,距离的长短与河道纵坡有关,当起推断面的水位较难准确确定或不能确定起推断面是否受下游壅水影响时,应进行敏感性分析,即假定起推水位变化时,若河段末端水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起推断面位置相对合适,否则向下游重新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