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布袋戏传统戏台的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1期2009年1月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malofJim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V01.12.No.1

Jan..2009漳州布袋戏传统戏台的形态

郑雷莹

(漳州市木偶剧团,福建漳州36300)

[摘要]布袋木偶戏戏台设计艺术是布袋戏艺术的分支艺术,应与布袋木偶戏表演艺术一样受到重视。漳州布袋戏传统戏台的形制及戏台设计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布袋戏戏台的初始形态、坐式单秀时期的窗式戏棚形态、坐式双弄时期的牌楼式戏棚形态。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布袋戏戏台的艺术发展规律,布袋戏戏台的形制结构受到布袋戏表演形式的限制,布袋戏戏台与布袋戏表演方式是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漳州布袋戏;传统戏台;形制结构;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123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9x(2009)01.82-05

木偶戏,旧称傀儡戏,是由艺人操纵木偶人(假人)进行表演的艺术。掌中木偶戏是众多傀儡戏家族成员中的一种,是把木偶套在手掌上,由指掌直接操纵木偶来表演的一种戏。掌中木偶戏在闽南一带及台湾地区俗称“布袋戏”。布袋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精湛的木偶制做工艺和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一直为广大观众所赞叹。然而,作为衬托木偶表演的布袋戏戏台美术的研究创作和继承发展等问题却处于被忽略状态,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在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该文化遗产的具体科目里,布袋戏戏台艺术作为其衍生分支艺术,它的发生发展同样反映出民间乡土文化繁衍的轨迹,对它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也是必不可少的。布袋戏戏台设计属于布袋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统布袋戏戏台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沿革同时也反映出每个历史时期布袋戏表演艺术的发展规律。

布袋戏戏台的初始形态

布袋戏历史悠久,但究竟起源于何时,由于有关布袋傀儡的历史文献记载较少,目前尚无确切定论,只能从不多的一些民间资料、地方志或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记载中,觅其初始时期舞台形态的踪迹,如晋代王嘉《拾遗记》中所述: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或变为虎凹,口中生人。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问,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玄丽于时。乐府皆传此伎,至末代犹学焉。…

文中对掌中傀儡的表演形式特征做了描述“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并且其形象“神怪倏忽”,其中未提及专供表演的台子、戏台之类,可见当时布袋戏作为娱乐技艺或依托于某种仪式的道具而存在,其表演空间是随机的、不定的。又如敦煌莫高窟第31窟有一幅唐代壁画《弄雏》,画中有一位妇女手托木偶在给身边的孩童表演,其木偶的形状大小与传统的布袋木偶十分相似。④从这幅壁画上的内容可看出当时布袋傀儡作为游戏把玩的介质存在于民间,它的表演性质是即兴的,谈不上固定专用的表演空间。

由此,可以约略估计布袋戏的初始形态是作为娱乐或依托于某种宗教仪式配套而存在的技艺,其表演空间是随机的或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场所,还未形成专供表演的台子、戏台之类的建制。

[收稿日期]2008—12—01

[作者简介]郑雷莹(1972一),女,福建漳州人,三级舞美设计师,主要从事木偶美术研究。

①洪永宏《福建布袋木偶戏史考源》,引自《偶人世界》,福建艺术学校龙溪木偶班编印,1984年,第67页。

第1期郑雷莹:漳州布袋戏传统戏台的形态83

形态

二、坐式单弄时期的窗式戏棚

在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布袋傀儡开始用于演绎情节故事——演戏的早期,布袋戏表演技艺逐渐脱离纯粹耍弄把玩的形式,成了一些民间艺人谋生的职业。艺人配备了戏具戏袋(箱)等操演戏偶的专门用具,这些戬具戏袋(箱)经过简易拼装即成了专供戏偶表演的台子。它的特点是简单而易拆装,便于游走乡里。这从“布袋戏”名称由来的说法中可得到证实——之所以叫“布袋戏”,是因为演布袋戏的行头装备简单轻便,用布袋就能装上所有的戏具,往肩上一挑就可以到处游乡演出,很方便,当地人称它为(担)布袋的戏班。旧1

到了清初,民间已十分盛行这种掌中傀儡,早期的演出方式为坐式单弄,因戏班行囊戏具挑起来仅一担,故而又有“肩担戏”之称(也有称“扁担戏”),从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所载可见一斑:

凤阳人围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闹,词白则以叫嗓子,均一人为之,谓之肩担戏。[3]

图1清代民间肩担戏戏棚

(吕理政《布袋戏笔记》)

“围布作房,支以一木”,即用一根木棍把小戏台支撑起来,戏台下方围上布幔,以遮挡在布幔房里操弄戏偶的艺人不让观众看到(见图1)。肩担戏的戏台小巧玲珑,用木框搭建,戏台上方有中国式的屋顶。现在尚有少数肩担戏形态的木偶戏流传在民间,仍以穿街走巷的形式演出(见图2)。与肩担戏同宗的北方“傀儡子”戏台样式也大致相同,且看清代蔡省吾的《燕市货声》的记载:

傀儡子,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以肩担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戏台,下垂其蓝布围,人笼皆在其中,笼内取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1

图2崇明县肩担戏小戏台

(《上海木偶皮影戏志》)

“耍时以肩担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戏台”,这里用于支撑小戏台的支架是扁担,戏台也是木头雕制的,艺人钻进布幔中,以手托木偶,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脚踩锣鼓、口中念唱或塞进哨子发出动物和自然界的响声。至今福建境内仍保留有早期坐式单弄戏棚的样式,这种坐式单弄戏棚为窗式结构,戏台台板④高度与肩基本持平,戏台表演区宽约0.8米,台板以上高约0.5米,深0.38米,早期戏偶身高约20~27厘米,这样的舞台空问尺寸刚好适合一个人左右两手同时曲臂平

①俗称“走马板”,布袋戏偶演出时象征地板的舞台板,也是操偶艺人托偶表演时手臂倚靠的水平参照面板。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

举操弄戏偶活动的范围。上述摘文中“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这里的“囊”即装行头的布袋,“笼”即竹蔑编的戏笼(戏箱),就是内装木偶、道具、奏乐用的鼓锣钹之类乐器等戏具的箱子,戏箱有木制也有竹制,各地略有不同。演出时拿出戏箱内器物后供艺人落坐,戏箱两侧各捆扎两根小木柱以支撑起戏棚的后半部分。戏棚后部分的高度和宽度与前棚相同,深度则比前棚小戏台稍深一点,外围通常也用布幔遮掩。棚后区是艺人操偶的“后台”重地,艺人落坐于棚后区下方的戏箱上操偶,身后棚内左右各有一横架,上捆扎竹签,用于插供换身的众多戏偶;棚两侧架下挂锣、钹等乐器和道具袋;戏师前面膝盖上方的部位,还悬挂一u形布槽(俗称“布斗”),用来搁放即将上场的戏偶(见图3)。

图3坐式单弄戏台侧面结构图(郑雷莹绘)

坐式单弄时期布袋戏台的形态特征综合出来有以下几点:戏棚一般搭建在祠庙的大戏台上、民宅大厅的方桌或平地上,拼装起来的戏棚体积小巧玲珑,拆卸后的戏具行囊简单轻便,易以携带,方便游走四方,这种可拆装组合,轻装简带的特征使布袋戏演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自由性;中心视点——小戏台在戏棚前上方,呈窗式结构;用于搭建戏棚的戏具戏箱具备多种用途,如戏箱既是装戏偶戏具的容器,又能用作加固支撑戏棚的小木柱的基础重物,同时还是艺人落坐操偶的座椅;戏棚后半部加固的横支架可插挂备用戏偶、道具袋和乐器等;小戏台台板下的布围既遮挡了操偶艺人免于穿帮,其内侧艺人坐着的膝盖上方空间又能悬挂布斗来搁放即将上场之戏偶。戏棚虽小,功能却很齐全。这种能够使说、唱、耍戏偶、奏乐、戏偶换身、换道具等繁杂程序皆由一个艺人来完成的戏棚设计,如果在结构功能与实用表演的结合上没有十分严密、合理、紧凑的安排是做不到的。

三、坐式双弄时期的牌楼式戏棚形态

清代中叶,傀儡戏在漳州城镇迅速发展,各地请神、祭祖、庙会、喜庆、还愿等社庙醮仪都少不了请傀儡戏到场演出。当时布袋戏班已相当专业化,并产生大量布袋戏班社,众多的戏班社争奇斗艳,上演的剧目十分丰富,多数为幕表戏(口述本),其中有全本戏、坠子戏(折子戏)、连台本戏等。这些戏中,人物角色众多,有的戏要连演十几个小时,而单人自唱、自演、自伴奏的表演方式已不适应演出需要,因此布袋戏的表演姿势开始由坐式单弄演变为坐式双弄,即前台操弄戏偶的艺人由一人发展到两人,一个为头手(正手或上手),另一个为二手(副手或下手),并增加了后台伴奏乐队三到四人,打杂一人,形成了有一定规制的戏班(见图4)。

勿庸置疑,随着戏班操演规制改变之后,戏台结构形态也随之改进,首先戏台加宽加大到约1.4~1.5米,可容纳正副手两位操偶艺人并排落坐,原有兼坐椅功能的戏箱置于艺人身后,代之以高度相当的长条木凳,台板上方表演区纵深比单弄时期增加了近一倍,约O.5~0.6米;其次,戏台造型模仿中国吉建筑宫殿、坛庙的形状,讲究美观;第三,演奏配乐不再由操偶艺人兼管,而有专门的乐师候坐于木偶戏台的左边,戏棚体积加大后已不适合搭设在方桌上,必须搭建在寺庙旁的大戏台上或街边、庭院的平地上,即落地式戏棚。p。

这个时期的戏棚因外观模仿古建筑宫殿、坛庙的牌坊楼阁之形状,故称牌楼式戏棚。牌楼式戏棚发展到民国时期其雕饰工艺已相当考究,牌楼的结构分三个部分:上部分的盖子(或顶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